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装机工艺规范V1.0(2019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装机工艺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2019年4月目录1、FTTH方式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3)1.1 基本步骤 (3)1.2 各类场景下装机蝶形光缆布放标准 (3)1.2.1 驻地网小区 (3)1.2.2 沿街商铺及自然村 (4)1.2.3 用户室内布线 (9)1.2.4 蝶形光缆成端制作 (10)1.3定长光缆布线施工规范 (11)1.4隐形光缆布线施工规范 (13)1.5 FTTH放装工艺规范 (17)1.5.1 热熔工艺规范 (17)1.5.2 快速接头及冷接工艺规范 (28)1.6 FTTH安装材料 (36)2、FTTB小区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43)2.1 ONU箱内工艺 (43)2.2 楼道及室外侧工艺 (45)2.3 用户侧工艺 (47)2.4 FTTB装机常用材料 (48)3、互联网电视装机规范 (51)3.1布线总体原则 (51)3.2线路布放工艺要求 (51)3.3 无线布放工艺要求 (52)4、家庭网关装机工艺 (53)4.1 安装布线规范 (53)4.2 业务测试要求 (53)1、FTTH方式宽带装机工艺规范1.1 基本步骤1.首先至分纤箱侧进行上行分光器端口收光测试,测试合格则将分光器端口与用户侧光缆成端连接可靠,并将跳纤做好标签。
2.至用户侧进行光缆接续:(1)光缆采用热熔方式:建议采用皮缆专用熔接机,原则上热缩套管需要加保护盒;(2)光缆采用冷接方式:开拨和剪切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操作,不可使用替代工具,接续工序严格按照接头厂家要求,在用户侧信息箱内的皮线光缆弯直径不能小于6厘米。
3.接续完成进行光功率测试,光功率达标定义:ONU侧收光达标范围class B为(-8,-25)dBm,class C 为(-8,-27)dBm。
4.ONU设备上电测试正常且与光缆连接可靠后,进行ONU数据制作操作。
5.数据制作完成,观察PON灯变为常亮后使用笔记本电脑在ONU端口进行网速及业务测试。
光缆分纤箱 技术规范书

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书总则工程概述本项目为2015年光缆分纤箱采购。
本技术规范书作为比选文件使用。
1.1 本项目采购产品清单如下:表一表二1.2 卖方所提供的所有各项设备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
1.3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必须为成熟、稳定的商用产品,其功能、性能、容量等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规范和标准,并保证设备的功能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如果买方在工程实施和运行中发现卖方所提供的各项设备及功能、性能未达到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卖方应免费改进设备,并使之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对于本规范书未规定的有关设备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
1.4卖方若对本文件中的部分要求不能满足或者有不同于本文件相关要求的其他建议,均应在建议书中详细说明。
1.5买方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稿作为合同附件。
在任何时候,买方保留对本文件的解释权。
1.6补充要求(1) 随着市场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卖方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以保证所提供的设备能充分满足买方的业务发展的要求。
(2) 卖方应提出近期有无设备更新计划。
若有,则应给出更新后设备的结构、容量等详细说明,并注明新旧设备的功能差异。
(3) 如在卖方提供的应答和配置清单中存在疏漏,则视为卖方免费提供。
(4)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应不具备“知识产权”、“专利”的瑕疵。
如因“知识产权”、“专利”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全部由卖方承担。
规范书应答要求2.1 卖方需进行点对点应答的范围,包括:本技术规范书及附件,以及随本技术规范书下发的所有相关规范。
2.2 点对点应答要求:(1) 对规范的点对点应答,要求必须在引用规范书的基础上进行逐条逐项答复, 即: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
(2) 若答复为“满足”,则视为卖方本次提供的设备在本期工程中为买方提供此项要求,即报价中已经包含相关费用(除要求中明确说明是本期工程不需要的,只是要求卖方承诺将来支持);对于本次提供的设备已经支持,但报价中未包含的部分应明确说明,否则视为报价中已包含;对于答复“不满足”、“部分满足”的内容应说明具体原因、满足时间、满足方法及产品型号。
中国移动PON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P O N 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C C P a s s i v e 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QB-╳╳-╳╳╳-╳╳╳╳目录前言本标准是为了保证PON网络工程建设质量而制定,适用于PON网络接入系统及承载的各类业务工程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PON系统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系统检测、工程验收、竣工文件编制等具体要求,并规范了工程验收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例[1][2][3][4][5][6][7]…………本标准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F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C、D、E、G、H、I、J、K、L、M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昶、张国强、姜岩、吴振海、高军诗、张德朝、张大虎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基于EPON/GPON技术的新建宽带光接入网工程的随工检查、初验和终验(竣工验收)工作,对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0.2本规范未具体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应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验收指标要求,可依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1.0.3在执行本规范时,如与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相矛盾,应以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为准。
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自行制定的规程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
光缆分纤箱 技术规范书

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书总则工程概述本项目为2015年光缆分纤箱采购。
本技术规范书作为比选文件使用。
1.1 本项目采购产品清单如下:表一表二1.2 卖方所提供的所有各项设备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
1.3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必须为成熟、稳定的商用产品,其功能、性能、容量等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规范和标准,并保证设备的功能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如果买方在工程实施和运行中发现卖方所提供的各项设备及功能、性能未达到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卖方应免费改进设备,并使之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对于本规范书未规定的有关设备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
1.4卖方若对本文件中的部分要求不能满足或者有不同于本文件相关要求的其他建议,均应在建议书中详细说明。
1.5买方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稿作为合同附件。
在任何时候,买方保留对本文件的解释权。
1.6补充要求(1) 随着市场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卖方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以保证所提供的设备能充分满足买方的业务发展的要求。
(2) 卖方应提出近期有无设备更新计划。
若有,则应给出更新后设备的结构、容量等详细说明,并注明新旧设备的功能差异。
(3) 如在卖方提供的应答和配置清单中存在疏漏,则视为卖方免费提供。
(4)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应不具备“知识产权”、“专利”的瑕疵。
如因“知识产权”、“专利”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全部由卖方承担。
规范书应答要求2.1 卖方需进行点对点应答的范围,包括:本技术规范书及附件,以及随本技术规范书下发的所有相关规范。
2.2 点对点应答要求:(1) 对规范的点对点应答,要求必须在引用规范书的基础上进行逐条逐项答复, 即: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
(2) 若答复为“满足”,则视为卖方本次提供的设备在本期工程中为买方提供此项要求,即报价中已经包含相关费用(除要求中明确说明是本期工程不需要的,只是要求卖方承诺将来支持);对于本次提供的设备已经支持,但报价中未包含的部分应明确说明,否则视为报价中已包含;对于答复“不满足”、“部分满足”的内容应说明具体原因、满足时间、满足方法及产品型号。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及宽带接入(客户侧)项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及宽带接入(客户侧)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版本号:1.0.0编制日期:2012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录1、总则 (1)2、引用标准 (2)3、术语和符号 (4)3.1术语 (4)3.2符号 (5)4、安装环境要求及安全检查 (6)4.1 客户侧机房总体要求 (6)4.2 安装环境检查 (7)4.2.1 机房环境检查 (7)4.2.2 楼宇设备间环境检查 (7)4.2.3 楼宇挂墙环境检查 (8)4.2.4 入户终端的安装环境检查 (8)5、设备和材料的检验 (9)5.1 一般规定 (9)5.2 设备和安装器材的检验 (9)5.3 光缆单盘检验 (10)5.4 其它线路器材及设备检验 (11)6、客户侧设备安装 (13)6.1 设备机架/箱安装 (13)6.1.1 机架 (13)6.1.2 楼道/户外综合箱 (14)6.1.3 家庭信息箱 (15)6.2 客户侧设备安装 (16)6.2.1总体要求 (16)6.2.2机房环境下设备安装 (16)6.2.3非机房环境下设备安装 (17)6.3 视频监控设备安装 (17)6.3.1摄像头 (17)6.3.2云台 (18)6.3.3编码器与配套设备 (18)6.3.4用户侧监控设备 (18)6.4客户侧设备接地要求 (18)6.4.1工作接地 (18)6.4.2防雷接地 (19)7、线路施工工艺标准 (20)7.1管道施工 (20)7.1.1管道施工的原则 (20)7.1.2管道施工注意事项 (20)7.1.3小区及商住楼建筑地下通信管道建设要求 (20)7.2线缆施工 (23)7.2.1敷设线缆 (23)7.2.1.1敷设光缆的一般要求 (23)7.2.1.2光跳线的敷设要求 (24)7.2.1.3光缆、光纤的接续要求 (24)7.2.1.4室外光缆的施工 (25)7.2.1.4.1架空与墙挂方式敷设光缆的工艺要求 (25)7.2.1.4.2管道方式敷设光缆的工艺要求 (26)7.2.1.5室内线缆的施工 (26)7.2.1.5.1楼内配线管网建设要求 (26)7.2.1.5.2用户布线系统建设要求 (27)7.2.1.5.3用户引入光缆建设要求 (30)7.2.1.6线缆保护措施 (33)7.2.2敷设电源线 (36)7.3线路终端设备安装 (36)7.3.1室外配线设备安装一般要求 (36)7.3.2室内配线设备安装一般要求 (37)7.3.3光分路器安装标准 (38)7.3.4光纤信息面板安装要求 (39)7.3.5光交接点的安装要求 (39)7.3.6分线箱安装要求 (40)7.3.7接头盒的安装要求 (40)8、工程验收 (41)8.1工程验收的一般规定 (41)8.2工程施工工艺验收附表 (41)8.3工程验收资料文件 (50)8.4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50)8.5工程验收报告报备 (51)附录1:分路器命名规则 (52)附录2:光交接点命名规则 (52)1、光交接箱的命名 (52)2、光交接箱模块的命名 (53)3、光分纤箱的命名 (53)4、光分纤箱端子的命名 (53)5、光缆预留的命名 (54)6、光缆分歧接头的命名 (54)7、光缆直通接头的命名 (55)8、光终端盒的命名 (55)9、光终端盒端子的命名 (55)附录3:设备现场安装示意图 (55)1、总则1)为了加强中国移动集团客户及宽带接入(客户侧)的工程质量管理,根据相关法规、行业标准、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结合中国移动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光分纤箱技术规范(北京)

Q/BJTsQ/BJT 08—2011目 次前 言 (V)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相关释义 (1)3.1 名词解释 (1)3.2 单位缩写 (2)4 组成、分类及命名 (2)4.1 组成 (2)4.2 分类 (2)4.3 型号和标记 (3)4.3.1 型号 (3)4.3.2 标记 (4)5 要求 (4)5.1 使用条件 (4)5.2 外观与结构 (4)5.2.1 尺寸 (4)5.2.2 外观 (5)5.2.3 结构 (5)5.3 功能要求 (5)5.3.1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5)5.3.2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6)5.3.3 光纤接续保护功能 (6)5.3.4 调线功能 (6)5.3.5 容量 (6)5.3.6 箱体及门锁 (6)5.3.7 光分纤箱进出光缆数量 (7)5.3.8 箱体内部功能区划分 (7)Q/BJT 08—20115.3.9 箱体的安装与固定 (8)5.3.10 标识记录功能 (8)5.3.11 蝶形光缆的固定功能 (8)5.4 光组件技术指标 (9)5.4.1 光纤连接器 (9)5.4.2 熔纤盘 (10)5.4.3 固定与接地装置 (10)5.5 高压防护性能 (10)5.5.1 耐电压水平 (10)5.5.2 绝缘电阻 (10)5.6 机械物理性能 (10)5.7 密封性能 (11)5.8 燃烧性能 (11)5.9 环境性能 (11)5.9.1 低温试验要求 (11)5.9.2 高温试验要求 (12)5.9.3 湿热试验要求 (12)5.9.4 振动试验要求 (12)5.9.5 盐雾试验要求 (12)5.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12)6 试验方法 (13)6.1 试验环境条件 (13)6.2 外观结构检查 (13)6.3 功能检查 (13)6.4 光组件性能试验 (13)6.4.1 插入损耗测试 (13)6.4.2 回波损耗测试 (14)6.4.2.1 替代法 (14)6.4.2.2 基准法 (15)Q/BJT 08—2011 6.4.3 光纤连接器端面几何尺寸测试 (15)6.4.4 连接器互换性试验 (15)6.4.5 连接器机械耐久性试验 (15)6.4.6 连接器抗拉试验 (15)6.5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16)6.5.1 耐电压水平 (16)6.5.2 绝缘电阻试验 (16)6.6 机械物理性能检查 (16)6.6.1 箱体表面机械强度试验 (16)6.6.2 箱门机械强度试验 (17)6.6.3 光缆拉伸试验 (17)6.6.4 光缆扭转试验 (17)6.6.5 门限位试验 (17)6.7 密封性试验 (17)6.8 燃烧性能试验 (18)6.9 环境条件试验 (18)6.9.1 低温试验 (18)6.9.2 高温试验 (18)6.9.3 湿热试验 (18)6.9.4 振动试验 (18)6.9.5 盐雾试验 (19)6.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19)7 检验规则 (19)7.1 总则 (19)7.2 出厂检验 (19)7.3 型式检验 (21)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2)8.1 标志 (22)8.2 包装 (22)Q/BJT 08—20118.3 运输 (22)8.4 贮存 (22)前 言为满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宽带提速和光进铜退的发展目标,指导和规范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光接入网络建设中光分纤箱的设计、建设和使用工作,符合光纤光缆的成端要求,合理管理光纤成端,特制定本规范。
中国移动公司年分光分纤箱采购项目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公司年分光分纤箱采购项目技术规范书1. 引言本技术规范书旨在规范中国移动公司年分光分纤箱采购项目的技术参数、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以确保采购的分光分纤箱能够满足公司的通信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术语和定义•分光分纤箱:用于光纤网络中将主干光缆分配到用户光缆的设备。
•通信需求:指中国移动公司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对分光分纤箱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
•可靠性:指分光分纤箱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续运行的能力。
3. 技术参数3.1 尺寸分光分纤箱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 外形尺寸:300毫米(长)×200毫米(宽)×100毫米(高) - 端子盒尺寸:30毫米(长)×20毫米(宽)×10毫米(高)3.2 光纤接口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以下光纤接口: - 光纤输入端口:SC连接器 - 光纤输出端口:LC连接器3.3 光纤容量分光分纤箱的光纤容量应为24芯,以满足中国移动公司的通信需求。
4. 功能要求4.1 分光功能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良好的分光功能,能够将主干光缆输入的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用户光缆中,并保持信号的传输稳定。
4.2 分纤功能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良好的分纤功能,能够将用户光缆输入的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分光功能中,并保持信号的传输稳定。
4.3 光纤保护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良好的光纤保护功能,能够在光纤信号丢失或断裂时自动切换到备用光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4.4 温度适应性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良好的温度适应性,能够在-40℃至85℃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性能指标。
4.5 防尘防湿性能分光分纤箱需要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湿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并保证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和长久的使用寿命。
5. 质量标准5.1 材料质量分光分纤箱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 - 外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 端子盒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防火性能5.2 工艺质量分光分纤箱的制造工艺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 - 外壳制造工艺:表面光滑、无毛刺、无明显缺陷 - 端子盒制造工艺:连接牢固、焊接良好、无漏焊现象5.3 电气性能分光分纤箱的电气性能应符合以下质量标准: - 剩余波纹系数:小于0.3dB - 插入损耗:小于0.2dB - 退耦效果:大于50dB6. 结论本技术规范书详细阐述了中国移动公司年分光分纤箱采购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其中包括了尺寸、光纤接口、光纤容量、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通信公司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1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8月目录前言 0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分类和型号 (2)4.1 产品分类 (2)4.2 产品型号 (2)5. 基本要求 (4)5.1 环境条件 (4)5.2 外观与表面处理 (4)5.3 结构要求 (5)5.4 箱体功能 (7)6. 功能要求 (8)6.1 FTTx分光分纤箱(楼道型) (8)6.2 FTTx分光分纤箱(室外型) (10)7. 环境适应性要求 (10)7.1 温度适应性 (10)7.2 防盐雾腐蚀 (11)7.3 防水 (11)7.4 防尘 (11)8. 机械性能要求 (11)9. 安全要求 (11)9.1 一般要求 (11)9.2 接地保护 (12)9.3 防盗保护 (12)10. 检验 (12)10.1 出厂检验 (12)10.2 型式检验 (13)10.3 质量合格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抽样方式与判定 (13)10.5 光分插片的检验 (15)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5)11.1 标志 (16)11.2 包装 (16)11.3 运输、贮存 (16)12. 质量保证体系 (17)13. 技术文件 (17)附录A: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联合LOGO样式 (18)附录B:FTTx分光分纤箱(复合材料)参考结构 (19)附录E(资料性附录)光分插片相关参数 (31)前言本技术规范是为配合FTTH建设提出来的,是用于规范FTTH建设中分光、熔纤、配纤的箱体开发、生产及配合相关设备(施)的安装所制定的技术规范书。
对于楼宇内或室外杆路安装的FTTx分光分纤箱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从适用的范围、引用文件、基本要求、功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机械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其它附件要求及机箱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H-024-2014中国移动光缆分纤箱技术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O p t i c a l f i b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o x o f C M C C版本号:1.0.02014-12-30发布2014-12-3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73.1 术语及定义73.1.1 光缆分纤箱73.1.2 尾纤73.1.3 跳纤73.1.4 适配器73.1.5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73.1.6 光纤终接装置73.1.7 光纤存储装置83.1.8 熔接保护套管83.2 缩略语84.组成、分类及命名84.1 组成84.2 分类84.3 命名95.环境描述105.1使用环境105.2 测试环境106.外观要求106.1 表面要求106.2 丝印与标示116.3设备箱体标识117.结构要求127.1 总体要求127.2 外形尺寸及容量137.3 箱体结构及内部走线路由147.3.1 A型光缆分纤箱147.3.2 B型光缆分纤箱177.3.3 C型光缆分纤箱207.3.4 D型光缆分纤箱237.3.5 E型光缆分纤箱247.4 光纤光缆布放要求267.5 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267.5.1 结构要求267.5.2 托盘标签要求277.6 12芯适配器安装条287.7 熔接盘297.8 盒式光分路器297.9插片式光分路器317.10 导轨板327.11 绕纤轮327.12 光纤连接器328.功能要求338.1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338.2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338.3光纤熔接接头保护功能338.4缆纤适用性要求338.5调纤功能348.6光纤分路和配线功能348.7 智能化升级能力要求349.性能要求349.1 密封性能349.2 光纤连接器性能359.2.1 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要求35 9.2.2光纤连接器端面要求359.3 尾纤性能369.4 接地性能379.4.1 箱体接地要求379.4.2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379.5 机械物理性能389.6 环境性能389.6.1低温试验要求389.6.2高温试验要求399.6.3湿热试验要求399.6.4振动试验要求3910.材料要求4010.1 箱体材料4010.1.1 非金属箱体4010.1.2 金属箱体4010.2 内部构件材料4010.3 塑料件材料4110.4 光纤活动连接器材料41 10.5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4110.6 燃烧要求4210.7 防腐要求4211.出厂包装要求4212.编制历史43前言本标准为优化通信系统资源配置、提高配线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制定,在工程配套设备采购时一律遵从本标准。
本标准期望达到如下目标:不同设备厂家生产的产品在风格、外形、颜色、结构、功能、安装方式上一致。
在网络维护时,同一类设备单元(不包含智能化板件及单元)均可以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进行更换,更换后的外观及使用效果与更换前一致。
本标准包括产品的总体要求、功能结构要求、技术要求、材料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及质量判定、出厂包装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图纸。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建设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昶宋力白立荣李鑫周洁娟王迎春闫明强张德朝卜洁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集团光缆分纤箱的技术要求、检验要求、智能化升级要求及安装维护、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供光接入网等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端接末端接入光缆、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适用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光缆分纤箱。
投标人应答:满足。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投标人应答:满足。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及定义3.1.1 光缆分纤箱用于室外、楼道内或室内末端接入光缆分纤、配线等功能的接口设备。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2 尾纤一根一端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3 跳纤一根两端都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4 适配器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5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由适配器、适配器卡座、安装板或适配器及适配器安装板组装而成,供尾纤与跳线或两根跳线分别插入适配器外线侧和内线侧而完成活动连接的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6 光纤终接装置供光缆纤芯线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7 光纤存储装置供富余尾纤或跳纤盘绕的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1.8 熔接保护套管对光纤熔接接头提供保护的材料或构件。
投标人应答:满足。
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3-1 缩略语投标人应答:满足。
4.组成、分类及命名4.1 组成光缆分纤箱由箱体、内部结构件与工作单元、光纤活动连接器及附件等组成。
投标人应答:满足。
4.2 分类(1)按使用地点分为室内型、室外型。
(2)按箱体材料分为SMC、工程塑料、不锈钢、冷轧钢板。
(3)按安装方式分为落地型、壁挂型、抱杆型、嵌壁型。
(4)按功能方式分为A型箱体、B型箱体、C型箱体、D型箱体、E型箱体:A型箱体:箱体内部采用熔配分离、左右分区结构,具备熔接及配线功能,可安装盒式光分路器,支持智能化升级。
B型箱体:箱体内部采用熔配分离、旋转结构,具备熔接及配线功能,可安装盒式光分路器,支持智能化升级。
C型箱体:箱体内部采用熔配一体化、旋转结构,具备熔接及配线功能,具备可安装盒式光分路器,支持智能化升级。
D型箱体:箱体内部采用熔配分离、旋转结构,具备熔接及配线功能。
E型箱体:箱体采用旋转结构,可安装插片式光分路器。
投标人应答:满足。
4.3 命名光缆分纤箱型号由中国移动企业标准标识、设备标识、场景位、型式位、功能位、箱体材料位、容量位、成端方式组成,如下所示:CMGF□□□-□- □容量位材料位:工程塑料/SMC/不锈钢/冷轧钢板功能位:按表1功能位数字代码定义型式位:按表1型式位数字代码定义场景位:按表1场景位数字代码定义设备标识:以字母GF标志光缆分纤箱中国移动企业标准标识注:容量位:接入用户的最大数量投标人应答:满足。
5.环境描述5.1使用环境工作温度:室内型:-25℃~ +55℃;室外型:-40℃~+60℃;贮存温度:-40℃~+60℃相对湿度:≤95%(+40℃±2℃)大气压力:70~106kpa投标人应答:满足。
5.2 测试环境试验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大气压力为80kPa~106kPa。
投标人应答:满足。
6.外观要求6.1表面要求(1)非金属箱体表面的光泽和纹理应均匀美观,且无结瘤、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夹杂脏物等缺陷,箱体外表面不应出现任何紧固件。
所有箱体内部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
投标人应答:满足。
设备商非金属箱体产品的外观水平满足本项要求,详细支撑材料可参见PXX页非金属光缆分纤箱检验报告第1项外观要求。
(2)金属箱体表面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其涂层于基体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附着力应不低于GB/T 9286-1998标准表1中2级要求;投标人应答:满足。
设备商金属箱体产品的外观水平满足本项要求,详细支撑材料可参见PXX页金属光缆分纤箱检验报告第1项外观要求。
设备商金属箱体产品的表面涂层性能满足本项要求,达到0级水平,详细支撑材料可参见PXX页金属光缆分纤箱检验报告第1项外观要求。
6.2丝印与标示(1)光缆分纤箱各个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完备、完整、清晰。
(2)中国移动LOGO位于箱体前门左上部,高度为30mm,同比例按中国移动商标缩放。
中国移动LOGOLOGO见图6-1。
移动LOGO颜色要求为:蓝色部分优选PANTONE 112-8C,次选PANTONE 2925C;绿色部分优选PANTONE 157-8C,次选PANTONE 376C。
图6-1中国移动LOGO图(3)厂家铭牌规格按行标制作。
(4)每个箱体应在门内侧上有对应的示名板,每个示名板上应放有一张空白示名条,便于维护人员记录信息。
(5)示名条从左到右标识,序号由小到大(如:1,2,。
,12)。
投标人应答:满足。
6.3设备箱体标识(1)底色白色,印刷为蓝色,字体为楷体,汉字高6mm,数字字高4mm,位置居中于每个方格。
(2)表面不覆膜,可书写文字。
(3)材料:白卡纸t=0.2。
投标人应答:满足。
7.结构要求7.1 总体要求(1)箱体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的封闭结构形式,其中金属材料又分为不锈钢材料和冷轧钢板材料;非金属材料分为SMC材料和工程塑料,SMC箱体采用模压结构。
投标人应答:满足。
(2)箱体需配备安全门锁,门锁应为防盗结构,启闭应灵活可靠,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抗破坏性,抗破坏性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3-1994中机械防盗B级规定。
投标人应答:满足。
(3)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箱门可开启角度不小于120度,间隙应不大于3mm,门可自由开合5000次不损坏。
投标人应答:满足。
(4)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
结构应牢固,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
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应倒圆角。
投标人应答:满足。
(5)室外运用时,箱体应只在下方开有进出线孔,并加橡皮密封圈加以保护。
室内运用时,嵌入式箱体应在上下左右四个面开有进出线敲落孔,壁挂式箱体应在上下侧面开有进出线敲落孔。
进出线孔数量应满足满配时的需求。
投标人应答:满足。
(6)光缆分纤箱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
进出线敲落孔需加橡皮密封圈加以保护,橡皮密封圈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
投标人应答:满足。
(7)箱体结构采用全正面操作,布放、盘绕光纤跳线的装置要设计合理,光缆分纤箱内熔接、配线、分光功能操作时应互不干涉,操作维护方便。
光缆引入后应有护套管保护,箱体内应在合适的位置预留直熔单元,以便于光缆的直通。
投标人应答:满足。
(8)箱体必须满足满容量布放、盘绕光纤要求,满配置时不影响维护操作,应有足够大的线缆跳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