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

合集下载

53模拟试卷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53模拟试卷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第六单元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江苏苏州中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了“体育促进和平”的主题邮票,以彰显体育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该国际组织是(H9206001)()A.联合国B.国际奥委会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2.(2023湖南衡阳中考)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全球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主要得益于()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立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欧洲联盟的成立3.【历史解释】(2023山东潍坊三模)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和海外直接投资的90%。

这表明“它们”(H9206004)()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B.规范了多边贸易C.构建了国际新秩序D.维持了国际和平4.(2022河南中考)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国或地区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

这一机制() 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 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面5.【新素材·新闻报道】(2023湖南常德中考)新华社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

”据此可知(H9206002)()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B.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国际安全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和阻碍D.政治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6.(2020浙江金华中考)若给下表中关于时事新闻的学习资料拟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学习主题▲国际要闻摘选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形势与政策美国重返亚太

形势与政策美国重返亚太

第七讲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及其影响自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进入到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速了传统大国的衰落。

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集体崛起的态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场大变局中,亚洲国家以其特有的潜质独占鳌头,其吸引力逐渐增强,一些国家纷纷加速了战略东移的步伐。

在各国战略东移的潮流中,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最令人瞩目,其影响也将最为深远。

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提出的背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形成具有极为复杂的背景,它是世界格局变化,亚洲格局变动,美国实力衰微和国家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欧美国家的“集体衰落”在冷战后的二十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治的长期稳定曾经让一些西方人士引以为豪,他们将西方世界称为世界的“稳定岛”。

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自诩为世界“稳定岛”的西方世界却陷入全面、深刻和持久的动荡与混乱之中。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呈现出“集体沉没”的态势。

综合来看,西方世界的衰落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集体下沉。

经济领域问题是西方国家社会问题出现的先兆。

其次是社会问题日益沉重。

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从经济领域传导到社会领域。

银行破产和企业倒闭引爆了失业潮。

危机期间,各国失业人口急剧上升。

在增加税收和公共支出减少双重政策的重压之下,就业问题无法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也逐渐减少,艰难的经济窘境沉重打击了人民的自信心。

最后是各国政治问题日益尖锐。

在经济和社会问题重压之下的欧美人民把矛头直接指向各国政府。

在一浪高过一浪游行示威浪潮中,深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各国人民用选票推翻了现政府,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先后发生了政权更迭事件,法国的萨科奇政府未能实现连任梦,在金融危机中黯然下台。

日本的自民党在危机中失去了长期执政地位,不得不让位于民主党。

而民主党的上台也没有给日本人民带来预期的效果。

美国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美国“事合作,军事上包围中国
在这一点上,主要体现在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 东北亚军事板块。在朝鲜半岛,美国加强了与韩国的安保合 作,特别是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韩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表面上是应对朝鲜威胁,实际是在中国面前“秀肌肉”,威 慑中国。此外,在日本,美国重申了《美日安保条约》,明 确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范围,并于日本开展了史上规模最 大的代号为“利剑”的军事演习。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 响
•介入南海争端,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同盟。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也一改往日中立的态度,高调介入中 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并宣称“在南海自由航行、亚 洲海上事务保持开放状态、在南海地区尊重国际法,这些关 乎美国利益”。一些小国对美国的到来欢呼雀跃,认为终于 有了靠山,为美国军队大开国门,夹道欢迎,殊不知,请神 容易送神难,美国不可能全心全意去为了其他国家的利益而 战斗,他们只会消耗这个国家的资源,使原有的国防体系崩 溃,让这个国家依赖于美国,最终不得不听命于美国,成为 美国遏制中国的一颗棋子。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 响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 响 •频繁访问东南亚各国,结盟围堵中国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要员在亚太各国穿梭访问。2009年 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就访问了东南亚的印尼和 新加坡,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峰会,会晤了东盟10国 领导人。此后,奥巴马相继访问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 韩国和中国。在访问期间,奥巴马强调了美国在亚太事务中 的重要性,拉拢各个国家,宣称“美国人民的安全与繁荣是 和亚洲的安全与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总之,美国要给其他国家一种错觉,只有与美国一道, 才能抵抗中国的对外霸权,才能共建和平繁荣的东亚。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命题点 2: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4.★(2021·衡阳)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
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
( C)
A.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
C.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1.(2021·烟台)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
( B)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18.(2021·广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始于
( A)
A.万隆会议的召开
C.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D.1999 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0.(2021·恩施州)世界历史在不断对抗与合作中演绎,大国关系关乎 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 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7 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 13 个殖民地,成为英 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驱赶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与贩来的黑 奴。……1765 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 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2)材料一中的“黑奴”是通过哪一罪恶的事件来到美洲的?美国通过一 场战争解放了这些“黑奴”,请问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事件:三角贸易。战争:南北战争。影响: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 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 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 造了条件。

重返亚太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美国希望通过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物质和精力投入,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最早于2011年提出。

是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提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希拉里的这篇文章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先声。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正式提出美国“转向亚洲”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这项决定,赢得了当时美国部分鹰派人士的支持,一些传统智库也纷纷为增加在亚太驻军“摇旗呐喊”。

就在报告出台后不久,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份名为“力量支撑的合作:美国战略与中国南海”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未来10年内将其在全球舰艇数量增至346艘,而不是囿于国防预算减少至250艘。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角色。

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全球战略布局,美国提出并实施了“重返亚太”的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制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该地区的发展壮大。

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也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内容及背景,阐述其对中国的意义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分析亚洲轴心战略,即美国“重返亚太”军事战略。

2013年11月,在谈及亚洲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声称“美国回来了!”明确表示美国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投入,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因素”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的霸权地位使其难以容忍中国的发展壮大,因此它要利用一切机会遏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甚至“中国阴谋论”等种种说法充斥着媒体和学术界。

而这种种言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逻辑: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敌人或潜在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返亚太”就成了一个借口。

但实际上,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并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而是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和利益。

然而,无论美国出于何种目的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对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破坏亚太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而且还会使亚太地区沦为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带和牺牲品。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构想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在长期酝酿之后才得以付诸实施。

尽管该计划旨在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利益,但其做法却背离了当今世界潮流,违背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美国重返亚洲

美国重返亚洲

2012年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要重返亚太。

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原则,改而要求美军只需具备在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中作战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突发的冲突中发挥“干扰破坏”潜在敌人的作用。

这已被称为美国新的“1+”战略。

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美国重返亚太的行动1、全面提升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

不仅启动了“美国-东盟首脑峰会”机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军事、政治和伙伴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解除对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的制裁,开始发展与印尼的军事合作关系;高调支持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2010年9月派出航母与越南进行联合海军演习,美越军事关系得到了实质性发展;美国宣布向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出售先进的武器和提供军事技术支持;支持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开发计划,支持东盟成员国在湄公河利用上和中国较劲。

2、在朝鲜半岛事务和朝核问题上加强美国的军事应对方案,重新夺回美国的主导权。

3、利用“天安”号事件,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突显美国的军事同盟义务。

4、奥巴马政府竭力宣扬美国将会坚定地帮助东亚国家应对和防范所谓的“中国威胁”,强调美国在地区层次上应对“中国崛起”的安全义务。

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美国重返亚洲有两个直接目的:一是借亚洲经济发展的东风,重振美国经济,以获得维持世界霸主的资本;二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美国以世界霸主身份来到亚洲,用黑社会的手段,搅浑亚洲之水。

一方面,正当的经济贸易的钱要赚足;另一方面,挑动和拉拢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搞摩擦、搞对抗,千方百计阻止中国的前进步伐,不惜一切手段,搞乱中国,遏制中国,围堵中国,防止中国由地区大国成长为全球大国,不允许中国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

黄岩岛事件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抓捕在黄岩岛海域捕鱼的中国渔民,受到中国海监船的制止,从而引发了中菲两国在黄岩岛的对峙。

浅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

浅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

浅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前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美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都曾多次宣布美国将重返亚太,并将在2020以前保持其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与战略部署,这一政策引起亚太诸国的广泛重视。

作为时势与政策的典型事件,我将就此事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还是要来审视一下今天的这个论题,其实说美国重返亚太并不确切,这仅仅是就美国最近的行动而言的,事实上美国从未退出亚太。

相反在美国新的全球战略中,东南亚是其战略要地之一。

为了牢牢地控制这个战略要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不断加快重返东南亚的步伐。

从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方面来进行战略部署。

其主要针对目标无疑是中国和朝鲜。

首先美国是所谓的霸权国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雄厚的资本,并且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有驻军,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军事实力也在快速发展,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是必然的,美国为了他的利益,就会对我国的发展进行打压,包括联合日本、韩国等我们的周边国家进行围堵,阻碍我国的崛起。

这应当算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历史背景吧。

美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高度成熟的国家,其每一个决策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有果必有因,那我就来解读一下美国这种政策的由来。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四,首先,今年是我国党内换届的一年,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从而在武力方面必然慎之又慎。

其二,与菲律宾、越南的南海争端,与日本的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在此时期,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其用心昭然若揭。

其三,当时奥巴马临近大选,为了捞足政绩就美国目前形势来看只能将国内注意力引向国外,而在朝鲜鞭长莫及,中东政坛混乱的情况下,亚太这一传统战略中心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最后,也是核心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对美国的霸权地位造成巨大威胁。

那么解析完战略的由来缘由,再来看一看这种政策将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何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政策,美国希望通过在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亚太地区的物质和精力投入,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知道美国重返亚洲,其实是虚晃了一枪,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从亚洲离开过,只不过有时亚洲在其的对外政策中侧重不同而已。

在很多的方面,美国虽然讲是重返亚洲,其实是调整其亚洲政策,并且将其兵力作有弛有张的调整,虽然因应中国的因素较大,但同时考虑到了整个的亚洲态势。

美国为了继续主导全球事务的能力,就必然要有驾驭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能力,当所谓亚洲时代的论调风头正劲时,其实美国的重返亚洲,就是要主导亚洲。

而美国想要主导一个怎样的亚洲呢?暂且不作分析,看看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一年多来,亚洲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现实变化?首先南中国海的领土冲突公开化了,美国的核潜艇公然在敏感时刻访问冲突中的一方,选边站的意图一目了然!其次公开支持日本钓鱼岛立场,把争议岛屿纳入日美安保条约,这是在明显不过的公然鼓励对抗,与其宣称的要维持亚洲和平的宣传是背道而驰的,不得不使人产生美国在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阴险感觉。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是在帮助亚洲弱小国家抵御新兴超级大国—中国,其实这只是事情的表面,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整个正在崛起的亚洲,美国希望的不是一个团结的亚洲,因为那它将无机可乘。

亚洲由于其庞大的人口,多种文化历史的独特性,与美国同是一脉的欧洲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当真正亚洲时代到来时,美国的影响力将日渐萎缩,所以这一切是美国根本不愿看到的。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发动的几场战争,让它在二战中积攒起来的正义资本和形象消耗殆尽,所以它现在重返亚洲的真实意图,在其国家战略的最深层面就是拆分亚洲,分裂亚洲,祸害亚洲!以图最终达到阻止亚洲时代的到来的目的!其次,美国重返亚洲,是想在亚洲塑造新的敌人,破坏亚洲和平。

中国虽然是美国这种战略下不二的选择,但是美国不会真正愚蠢到想与中国大动干戈的地步,所以他就以重返亚洲之名,在亚洲行欺骗之实。

妄图把所有亚洲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招兵买马在其旗下,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充当美国战略利益的马前卒。

这就是所谓代理人战争的最好诠释。

二、美国高调回归亚太原因:美国回归亚太原因比较复杂。

具体原因有五个。

1、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博弈原因,中国现在在亚太影响力太大,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必须重新夺回这个关键地区的影响力。

2、地缘经济,亚太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老大地位堪忧,所以它宣布回来并想主导。

3、中国周边的邻国现在都对中国感到担心,要求美国回来以平衡中国,这个机会对美国来说是很难得的。

4、内政原因,奥巴马当局认为小布什当政的8年,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就是把反恐定位太高,定位为反恐战争,一切围绕着它转,重点放在了中东南亚地区,对东亚地区忽视了。

小布什的错误就是奥巴马的机会。

5、因为个人原因,奥巴马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洋总统,美国历届总统都是欧洲背景,而他出生在夏威夷,在印尼生活了7年,对亚太有个人的情感和兴趣点。

其次是希拉里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国务卿,想建功立业。

她可以比较客观地看美国未来前途,这样就有利于她支持奥巴马的外交战略转移。

美国重返亚太,直接从三方面威胁俄罗斯首先,美国的重返提升了日本在南千岛群岛争议(日称北方四岛)上的底气,给俄罗斯的实际占领带来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日俄围绕国后、择捉等四岛问题摩擦不断,俄罗斯的强势应对让日本时常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无奈感受。

而时下,日本借美国重返亚太之机,积极商讨美日同盟的深化和扩展,针对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议问题,拟定防卫协作计划,开展针对性训练,极力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对俄罗斯而言,这既是警示也是威慑。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俄罗斯绝不会放弃资源总价值将近500亿美元的四岛,防备美日同盟的觊觎俨然已是俄重点关注之一。

其次,美国重返亚太是对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新一轮的战略压缩。

尽管当前外界一致认为,美国重返亚太主要在于遏制中国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的举动亦有遏制俄罗斯在远东发展的战略考量。

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放慢压缩俄罗斯战略纵深的脚步。

1999年,南斯拉夫的分裂让俄失去了在巴尔干半岛的立足之地;2000年后开始的北约和欧盟东扩,又使俄罗斯在东欧阵地上频频失守;借助2001年打响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成功地在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打入楔子;2008年的俄格战争又让俄罗斯黑海地区再次告急。

由此可见,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压缩是不遗余力的。

时至今日,对俄罗斯的封堵只剩下远东和北冰洋两大方向。

由于技术难题,北冰洋上的争夺尚难以开展,但美国的高调重返已使寻求成为全球大国的俄罗斯不得不考虑应对战略压缩的反制之道。

最后则是美国重返亚太促成军事同盟的巩固,将可能对俄罗斯在远东乃至整个亚太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

2012年8月,《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正欲打造亚洲版的导弹防御系统。

尽管美国政府解释称该系统仅针对朝鲜,但由于亚太地区仅有中俄两国具有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因此其作战对象不言而喻。

除导弹防御系统外,最令俄担心的无疑是美日韩同盟的一体化。

“亚洲版北约”一旦建立成功,将会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有力的霸权工具,而俄罗斯在远东的现实利益以及未来在太平洋上的扩展之路,都必会遭受来自强大军事同盟的遏制。

全面加强军事建设,重点经营远东为应对美国的重返,俄罗斯加快了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列装,并将远东地区作为重点部署地之一。

近两年,俄军新装备的部署表面上针对的是日本,但如此大的规模和力度已远远超出岛屿防卫的需要,可谓是剑指日本背后的美国,透露出俄罗斯捍卫远东利益的坚定决心。

可以预计,在未来俄罗斯将会根据美国的动向不断加强武器装备部署。

同时,俄罗斯还借助“新面貌”军事变革,提升远东地区作战能力。

当今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是体系与体系间的全面对抗。

为更加持久和稳固地抵消美国重返亚太对俄罗斯在战略上的负面影响,除部署武器装备、进行编制体制改革之外,俄罗斯还从其亚太战略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了远东地区军事基地的建设力度,力图将其打造为双头鹰的远东“桥头堡”。

当前,俄罗斯已正式启动了重振大国海军的计划,远东太平洋舰队即是其重中之重。

随着美国的“东欧反导”计划的实施和“即时全球打击系统”的布设,俄罗斯还计划将更多的导弹发射基地移向远东,这不仅会带动远东地区军事基地的整体建设,还将给驻亚太的美军构成直接压力,并在美俄战略武器博弈上杀了个“回马枪”。

多手段展示武力,防止美国在亚太一家独大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在通过武力展示来表达捍卫自身亚太利益的决心的同时,还采用务实灵活的军事外交策略,在“斗而不破”的局面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就在2010年美国开始加速深化亚太地区军事同盟时,正历经改革过程的俄罗斯“适时”地开展了举世瞩目的“东方-2010”大规模战略战役演习。

尽管演习暴露了俄军的诸多不足,但也向重返亚太的美国郑重表态:亚太地区俄罗斯也有不可小视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绝不容许俄罗斯国家利益被忽视。

尽管俄罗斯不断通过展示武力来塑造强硬形象,在与别国的联合军演上,俄又呈现出两面性。

俄罗斯与中国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尤其是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有诸多的共同战略利益诉求。

中俄之间除一年一度的“和平使命”演习外,还针对美国航母近逼黄海、朝鲜问题日趋复杂等情况,多次开展海上联合军演。

但对于美国和日本,俄罗斯也并不排斥与其开展联合军演,进入2012年后,俄罗斯与美日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明显增多,并在近期首次参加了“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有专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战略投机,但从实效上来看,“融入”美日等国的联合军演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矛盾,符合双方的利益发展。

除了增强远东领土的兵力和装备部署,俄罗斯还尝试在亚太地区建立海外基地。

今年7月27日,访问俄罗斯的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与普京举行首脑会谈后表示:“越南将允许俄罗斯在金兰湾建立船舶维修基地。

”金兰湾港口条件优越,地处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贸易线上,能为全球性大国控制南海、太平洋甚至马六甲海峡提供重要的战略支点。

苏联曾长期租借金兰湾作为海军基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国力不支等原因撤出。

但随着近年来俄罗斯国力的提升,加之亚太政策的需要,金兰湾也再次进入了俄罗斯决策层的视野。

不难看出,俄罗斯军事上的种种措施反映了其在面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采用了以攻为守的做法。

俄罗斯进行的一系列动作,一方面是为其远东地区的开发战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这也是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记“连环掌”,从而防止在亚太出现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打开足够的地缘政治空间。

三、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1:美国高调回归亚太,造成了切实的影响,比如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2: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

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

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

第四梯队是美国与印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雁型安全模式”显著特点是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这也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3: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

其他国家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已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强,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应引起重视的是,周边国家之间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4: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重点对象,美国正利用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联盟体系,以及通过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