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李清照
渔家傲李清照解析

渔家傲李清照解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一、作品原文渔家傲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⑵。
仿佛梦魂归帝所⑶。
闻天语⑷,殷勤问我归何处⑸。
我报路长嗟日暮⑹,学诗谩有惊人句⑺。
九万里风鹏正举⑻。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⑼!二、注释⑴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
⑵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殷勤:关心地。
⑹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⑺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谩有,空有。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⑼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蓬莱,又称蓬壶。
[2-4]三、白话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呐,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
四、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李清照经典《渔家傲》诗词阅读

【导语】李清照,号易安居⼠,济南⼈。
宋代⼥词⼈,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下⾯是⽆忧考分享的李清照经典《渔家傲》诗词阅读。
欢迎阅读参考!【篇⼀】李清照经典《渔家傲》诗词阅读 渔家傲·雪⾥已知春信⾄ 词牌名:渔家傲|朝代:宋朝|李清照 雪⾥已知春信⾄。
寒梅点缀琼枝腻。
⾹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玲珑地。
共赏⾦尊沈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
翻译/译⽂ ⽩雪皑皑,满眼银⾊世界。
就在这银⾊的世界⾥,⼀树寒梅点缀其间。
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就是从这傲雪⽽放的梅花,⼈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袭⼈,就像庭院⾥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
⼤⾃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地。
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圆雪⽩的良宵,品酒赏梅,⼀醉⽅休。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于梅花呀。
赏析 这是⼀⾸咏梅词。
上⽚写寒梅初放。
何逊《扬州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
”梅花,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们的时间意识,使⼈们萌⽣新的希望。
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
因为梅花⽃雪迎寒⽽开,诗⼈咏梅,⼜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
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看。
树动悬冰落,枝⾼出⼿寒……”半放的寒梅点缀着覆雪悬冰的梅枝,愈显得光明润泽。
词⼈接着⽤“犹抱琵琶半遮⾯”的美⼥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出浴形容梅的⽟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梅已和⼈融成了⼀⽚。
下⽚转⽤侧⾯烘托。
梅花偏宜⽉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玲珑透剔,使暗⾹浮动,疏影横斜。
值此良宵,且备⾦樽、绿蚁,花前共⼀醉。
绿蚁,酒⾯的浮沫。
⽩居易《问刘⼗九》:“绿蚁新醅酒,红泥⼩⽕炉。
”《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绿。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及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离*》:“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鉴赏答案及译文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鉴赏答案及译文《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由李清照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宋代: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译文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上天可能也对梅花有所偏爱,所以让月色皎洁清澈,玲珑剔透。
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双调六十二字。
春信:春天的消息。
琼枝: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梅枝著雪,白如玉枝,故称。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香脸:指女人敷着胭脂散发香味的面颊。
此处用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梅花。
旖旎(yǐ nǐ):柔美貌。
玉人:美人。
此处用以比梅花。
造化:天地,大自然。
玲珑:明亮貌。
金尊:珍贵的酒杯。
尊:同“樽”。
沈:同“沉”。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
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下面是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欢迎阅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文学赏析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文学赏析: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词一开头就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
这里,“星河”,即银河。
意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
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古诗渔家傲李清照

古诗《渔家傲》解读《渔家傲》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全词共有五十六个字,分为上下两阙。
这首词以渔家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渔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全文如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画卷,词人以“天接云涛连晓雾”开篇,展现了一幅辽阔无垠的海洋景象。
接着,“星河欲转千帆舞”又描绘了夜晚星空下的渔船在海面上翩翩起舞的场景。
这里的“星河”指的是银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而“千帆舞”则形象地表现了渔民们忙碌的生活。
接下来的“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听到了天神的召唤,却又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里的“归何处”既是对天神的询问,也是对自己生活方向的迷茫。
最后一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则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她虽然知道前路漫长,但她仍然要努力学习诗歌,以求能够创作出惊人的作品。
同时,她还要乘风破浪,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下阙则转向了对春天的描绘。
词人以“雪里已知春信至”开篇,表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
接着,“寒梅点缀琼枝腻”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傲然绽放的美丽景象。
这里的“琼枝”指的是梅花的花枝,暗示着梅花的高洁品质。
接下来的“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则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在庭院中洗浴的场景。
这里的“玉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暗示着她们的高贵身份。
接下来的“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家傲》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鉴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用“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画面,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
“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大气,写出了磅礴。
在这磅礴大气之中,乘船人自然也就大气了。
水天相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无比。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人仿佛梦见天帝,天帝殷切地问她:“你打算到哪儿去呀?”看似平常一问,然而这温和与殷切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下阙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李清照渔家傲【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李清照渔家傲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李清照渔家傲【赏析】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
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
但是在她的词作中也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这是一首豪放的词,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而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作品,确实值得注意。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
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
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翻译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
1.赏析第一句
这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有生活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虚虚实实,为全诗奇情壮采奠基。
2.分析“接”“连”“转”“舞”连用的表达作用。
“接”“连”两字,描绘出天幕四垂,云涛汹涌的瑰奇雄伟的境界,“转”“舞”两字,将人在破浪前进的舟船上,直觉得星河在旋转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3.赏析“殷勤”
情真意切的样子,刻画出一个温和仁厚,关心民生民苦的天帝形象,寄寓这词人的美好理想,并将天上人间作对比,讥讽了黑暗冷酷的现实社会。
4.赏析“嗟”
嗟叹之意,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侧面表现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5.“我报路长嗟日暮”运用的典故?作用?
运用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典故,表达词人空有才华而遭不幸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6.“九万里风鹏正举”运用的典故?作用?
运用《庄子。
逍遥游》的典故,词人自比鲲鹏,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为寻求幸福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
7.最后一句运用的神话?作用?
运用了三仙山的神话传说,抒发了词人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衬出现实的苦难词人内心的孤独。
中心
通过写行舟梦景,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晚年孤独无依的苦痛,也表达了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