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阅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阅读教案灰姑娘

小学阅读教案灰姑娘

小学阅读教案灰姑娘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灰姑娘》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善恶观念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善良、勤劳、诚实,勇敢面对困难,追求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灰姑娘》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恶观念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善恶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区分善恶,选择善良。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美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灰姑娘》的故事课件或黑板画,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2. 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灰姑娘》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灰姑娘》的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故事:教师讲解故事中的善恶观念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善恶,选择善良。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汲取的美好品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生活中。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强调善恶观念和美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灰姑娘》的故事,并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美好品质。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阅读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内容,以及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堂阅读课 灰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一堂阅读课 灰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一堂阅读课《灰姑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灰姑娘》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2. 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灰姑娘》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灰姑娘》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灰姑娘》故事,边读边思考问题。

3.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4. 情境体验: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境。

5. 主题提炼: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6. 想象与创造: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灰姑娘”故事。

7. 分享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和交流。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和爱心等品质。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续写“灰姑娘”故事,延伸课堂学习。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灰姑娘》故事文本,确保文本适合学生阅读水平。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故事插图、视频片段等,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3. 准备小组讨论卡片,上面写有引导性的问题,用于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思考和交流。

4.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以便学生在情景表演时使用。

5. 准备评价表,用于学生在分享和评价环节中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记录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情况。

灰姑娘教学设计(共3篇)

灰姑娘教学设计(共3篇)

灰姑娘教学设计(共 3 篇)第1 篇:《灰姑娘》教学设计《灰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学习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灰姑娘》就是这样一篇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提出自学要求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灰姑娘”是怎样一个女孩?3.“灰姑娘”是怎样成为王后的?四、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文。

2.在小组内讨论文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五、生汇报自学结果。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善良的“灰姑娘”从可怜构小姑娘变成王后的故事)2.“灰姑娘”是怎样一个女孩?l)指名读 1--3 自然段。

把描写“灰姑娘”的句于画出来。

2)指名回答。

(每天像女仆一样生火煮饭、洗衣服。

成天穿着一件灰褂子,满身灰尘,满脸污垢)3.“灰姑娘”是怎样成为王后的?l)“灰姑娘”跳舞时穿的衣服是哪里来的?(母亲的坟前有一棵大树,树上有只白鸟,每天都能满足她一个愿望。

衣裳是白鸟给她的)2)王子是凭着什么找到“灰姑娘”的?自由读第 12---19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用“灰姑娘”掉下的一只水晶鞋)4.生再次完整地朗读课文。

六、讲故事,体会含义。

1.指名在全班讲课文里的故事。

比一比,谁讲得好?2.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l)自己思考后在小组讨论。

2)人家讨沦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幸福的。

反思《灰姑娘》选自《格林食话》。

情节很有知,而且很多同学读过。

学习这课,可以借鉴美国一位教师的做法.他给孩子们提出六个开放式问题:1.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2.如果午夜 12 点时,灰姑娘没能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3.诚实回答.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于的舜会份?4.灰姑娘的后妈为了阻止她参加王于的舞会。

《灰姑娘》教案设计

《灰姑娘》教案设计

《灰姑娘》教案设计.doc教案章节:一、故事梗概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灰姑娘》的故事梗概,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内容:1. 介绍《灰姑娘》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3.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灰姑娘》的故事梗概和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故事的主题和寓意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梗概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深度。

二、角色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灰姑娘》中的各个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灰姑娘、王子、继母和姐妹等。

2. 描述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 探讨各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行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角色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和对角色的理解程度。

三、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灰姑娘》的故事情节,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叙事手法。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和叙事手法。

2. 探讨故事中的转折点和冲突解决方式。

3. 分析故事情节对主题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结构和叙事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学生选取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故事情节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四、故事主题和寓意探讨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灰姑娘》的故事主题和寓意,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探讨故事对公平、正义和人性的启示。

灰姑娘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灰姑娘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灰姑娘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灰姑娘,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被众多孩子喜爱和熟知。

在灰姑娘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道理,如努力、善良和勇敢等。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本文将设计一堂关于灰姑娘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创造能力。

第一部分:导入首先,我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将灰姑娘的故事以精彩的语言向学生们娓娓道来。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会使用一些道具,如灰姑娘的玻璃鞋和魔法棒,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讲完故事后,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灰姑娘为什么会被姐姐和继母欺负?”“灰姑娘是如何实现她的梦想的?”等等。

第二部分:阅读与讨论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

我会事先准备好几份灰姑娘的不同版本故事书,每个小组选择一本阅读。

小组成员可以轮流阅读,互相帮助和讨论理解故事的意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提供指导性问题,如“你觉得故事中哪个角色最令你印象深刻?”“你认为灰姑娘是如何面对困难的?”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不仅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观。

第三部分:创作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会组织一个创作活动。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重新编写故事的结局或者创作一篇描写灰姑娘生活的日记。

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扩展原故事的内容或者给角色增加新的特点。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如鼓励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细节等。

完成创作后,学生们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和反馈。

第四部分:延伸阅读和展示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灰姑娘故事相关的其他经典故事,如《睡美人》、《白雪公主》等。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一本喜欢的故事,并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精彩的展示活动。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如朗读、表演、图文展示等,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展示能力,也可以激发其他同学对于阅读的兴趣。

灰姑娘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灰姑娘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增强阅读体验和兴趣。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游戏化教学: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讲解与引导
理解灰姑娘故事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方 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灰姑娘的善良、勇敢和坚强 帮助学生理解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和珍贵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讲解灰姑娘故 事背景和人物 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 故事主题和价 值观
讲解故事中的 语言和修辞手 法
引导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和角 色扮演
课堂互动与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深入探讨:针对灰姑娘故事中的主题和角色,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增强课堂氛围:通过互动与讨论,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思考题:如果你 是灰姑娘,你会 如何面对生活中 的困难和挑战?
实践作业:小组 合作,创作一个 简单的童话故事
05
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于灰姑娘人物性格的把握程度 学生对于故事主题的领悟能力 学生对于故事中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幼儿园:《灰姑娘》教案

幼儿园:《灰姑娘》教案

幼儿园《灰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灰姑娘》的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有善良、勇敢、坚韧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灰姑娘》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灰姑娘,她在受到继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后,依然保持着善良和坚韧的品质。

最终,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下,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并最终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 故事重点词汇:灰姑娘、继母、姐姐、虐待、仙女、王子、舞会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挂图、角色头饰、魔法棒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入课题,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课件、挂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讲述《灰姑娘》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注意强调故事中的善良、勇敢、坚韧等品质。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灰姑娘、继母、姐姐、仙女、王子等。

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家长听,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请幼儿家长协助,进行一次家庭角色扮演活动,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积极性、听课注意力等。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其在语言表达、情感投入等方面的发展。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灰姑娘》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灰姑娘。

2. 开展《灰姑娘》故事表演比赛,鼓励幼儿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

《灰姑娘》教案设计

《灰姑娘》教案设计
0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够复述故事 情节、撰写读后感等。
0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故事的主题进行 深入分析和评价。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灰姑娘》 中的真善美,培养其积极 向上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 参与和分享。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能够理解和尊重故事中 的角色。
实物展示
展示与灰姑娘故事相关的 物品,如玻璃鞋、南瓜马 车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受。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各自对故事的理解和 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能力。
互动问答
鼓励学生提问,并针对学 生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 度。
04
教学过程
导入
01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灰姑娘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好奇心。
02
教学内容
灰姑娘的故事背景
01 故事来源
灰姑娘的故事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后来被广泛 传播和改编。
02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小村庄,描绘了灰 姑娘的生活和遭遇。
03 历史背景
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体现了贫 富差距和阶级观念。
故事情节概述
开篇介绍
灰姑娘在家中受到虐待,但善良美丽的她 仍心怀希望。
结尾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 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 理思路。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童 话故事,引导他们拓展阅 读视野。
作业布置
布置与灰姑娘相关的作业 ,如读后感、故事续写等 ,巩固所学知识。
05
作业与要求
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灰姑娘》故 事情节的读后感,字数不 少于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姑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抓短文中的重点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懂得做人要虔诚、善良,好人终有好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
1.从短文的一些重点词句中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理解灰姑娘的遭遇,并对灰姑娘的命运产生同情心。

导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你们平时都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情况回答)
是啊,这些童话故事情节大都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语言形象、通俗。

在写法上也常采用夸张、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

而且很多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热情与理想,深受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同学们这么爱读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

(板书:灰姑娘)
二、初读短文,整体感知。

1.在学习这篇童话之前,我们回忆一下: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看了题目你怎么想?(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呢?灰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呢?……)
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

在读全文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首先要读懂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还要弄明白短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

)这篇童话语言朴实,内容感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可以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自由读读短文,看能不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弄懂课文的写作顺序。

(生自由朗读短文后,指名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三、赏析短文,探究人物。

(一)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想好后,在学习小组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小组里交流看法。

(鼓励小组成员每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请生在全班交流一下。

(允许各抒己见,不可强求划一,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重点分析“灰姑娘”这个人物。

1.体会灰姑娘的“虔诚、善良”。

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很喜欢童话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原因是她为人虔诚、善良。

(板书:虔诚、善良)谁能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她是个虔诚、善良的姑娘?
学生可能会谈到:
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

(热爱母亲、思念母亲,因而常到母亲坟前哭;牢记母亲临终前的嘱咐,为人一直虔诚、善良。


②有一次,父亲要出远门,……“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不要漂亮衣服,不要珍珠宝石,只要父亲平安归来,这是女儿对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爱!这足以透视出灰姑娘那纯真善良的心灵。


与她那贪恋财物珍宝的两个妹妹相比,灰姑娘的确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所以很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点。

再想一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好这两句话呢?
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
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

②“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灰姑娘十分高兴地看着父亲平安地回来。

2.体会灰姑娘的“可怜”。

这么一位虔诚善良的姑娘,本该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可她,因为生母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后妻,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短文,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灰姑娘艰难处境的词句。

并且仔细读一读,看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畅谈交流读书体会、感受,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

①“蠢货”、“你这个厨房丫头”——语言上辱骂她
②拿走了她的漂亮衣服,给她穿件旧的灰罩衣和木拖鞋。

——不给她好穿的
③强迫她进入厨房;从早到晚干重活:天没亮就起身,拎水、生火……——把她当女仆来使唤
④故意把豌豆和扁豆撒在灰里,要她一粒粒拣出来——搞恶作剧欺侮她、嘲笑她
⑤晚上干活累了,不再有床给她睡觉,只能躺在灶边的灰堆里——不给她休息的地方
⑥“谁想吃面包,谁就得干活。

”——吃的仅限于面包
⑦“你,灰姑娘,浑身肮脏,也要去参加舞会?你没有像样的衣服和鞋子也想去跳舞?”——没有行动的自由
……
同学们体会得不错!是的,继母和两个妹妹的到来——对于灰姑娘来说,无异于灾难生活的开始!从吃、穿、住、行……她们从来就没有把她当作人来看!可怜的灰姑娘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板书:生母去世→处境艰难)
体会到了灰姑娘过的是十分艰难的生活。

那现在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
姑娘”吗?
(因为她长期躺在灰堆里休息,她的外貌也就灰不溜秋的,所以她的两个妹妹嘲笑她,称她为“灰姑娘”。


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短文的2、3、4自然段,看怎样才能读出灰姑娘的孤苦和可怜?指导学生朗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3.体会灰姑娘的“守时”。

⑴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此时此刻,你想对那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
①你真是一位好心肠的女孩!可惜你遇到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太可恶了,你的命实在太苦了!
②可怜的灰姑娘,我真的好想帮助你!帮助你跳出“火坑”!
③我真的好想把你那可恶的继母和两个妹妹揍一顿!
……
⑵是的,不仅我们想帮助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看!童话中的一位仙女也来帮助灰姑娘了。

(板书:得到仙女帮助)请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10——18自然段,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仙女是怎样帮助灰姑娘的?灰姑娘又是怎样按仙女的要求做的呢?从这里你又体会到灰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边读边想,也可以与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几个问题的。

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

4.总结“灰姑娘”这个人物。

从刚才的读书中,我们知道了童话中的灰姑娘是个虔诚、善良、身世可怜而又非常守时的人,所以我们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她。

(三)分析其他人物。

1.说起童话中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她们很自私、贪婪、不尊重人……大家都非常讨厌她们。

从童话的结局来看,她们的下场都是不好的。

2.关于王子这个人物,课文中叙述的不多,但他对灰姑娘的执着的追求却让我们非常感动。

3.而童话中灰姑娘的父亲,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原因是亲生女儿受到欺侮、嘲笑,他却不闻不理,认为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

说得有道理。

四、总结全文,感悟道理。

1.读完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吗?
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虽然灰姑娘是个身世很可怜的人:生母早逝,继母和两个妹妹欺侮
她、嘲笑她,但正因她的虔诚和善良,她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最终被王子选中,成为王子幸福的新娘。

有同学可能会问: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吗?那我们还得先弄明白:这是一篇童话。

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但是,从这虚构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却可以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人一定要虔诚、善良,好人终有好报。

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板书设计:
灰姑娘
(虔诚、善良)

生母去世→处境艰难→得到仙女帮助→成为王子的新娘

好人终有好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