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硬盘分区管理工具
Linux命令高级技巧使用fdisk进行磁盘分区管理

Linux命令高级技巧使用fdisk进行磁盘分区管理磁盘分区是在计算机硬盘上划分出一定大小的逻辑分区,以便存储和管理文件。
在Linux系统中,fdisk是一个常用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对硬盘进行分区管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fdisk进行磁盘分区管理的高级技巧。
一、进入fdisk工具要使用fdisk工具进行磁盘分区管理,首先需要进入fdisk工具。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sudo fdisk /dev/sdX```其中,sdX表示要进行分区管理的磁盘名称。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替换为正确的磁盘名称,如sda、sdb等。
二、基本操作命令在进入fdisk工具后,可以使用一系列命令来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操作命令:1. p:打印出当前磁盘的分区表信息;2. n:创建一个新分区;3. d:删除一个分区;4. t:修改分区的类型;5. w: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fdisk。
三、创建新分区创建新分区是在磁盘上划分出一块未被使用的空间,并将其用于存储文件。
使用n命令可以创建新分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输入n命令后,选择要创建分区的类型,可以选择主分区(Primary)或扩展分区(Extended);2. 确定分区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3. 确定分区的大小。
四、删除分区删除分区是指将磁盘上的某个分区删除,并释放相应的空间。
使用d命令可以删除分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输入d命令后,选择要删除的分区的编号;2. 确认删除操作。
五、修改分区类型修改分区类型是用于更改某个分区的类型。
使用t命令可以修改分区类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输入t命令后,选择要修改的分区的编号;2. 选择要修改的分区类型。
六、写入分区表在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操作后,需要使用w命令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fdisk工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输入w命令,确认将分区表写入磁盘。
需要注意的是,写入分区表后将无法撤销分区操作,请确保在执行w命令之前已经保存了必要的数据。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它是由许多小工具组成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磁盘管理命令。
磁盘管理命令是用于管理硬盘的命令,包括创建、删除、格式化、挂载和卸载等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磁盘管理命令。
1. fdisk命令fdisk命令是Linux中最常用的分区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查看和修改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创建分区:$ sudo fdisk /dev/sda删除分区:$ sudo fdisk /dev/sda查看分区:$ sudo fdisk /dev/sda2.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格式化磁盘分区。
它可以在磁盘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mkfs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格式化分区:$ sudo mkfs.ext4 /dev/sda13. mount命令mount命令用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目录中。
它可以将磁盘分区挂载到Linux系统中的任何目录上。
使用mount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a1 /mnt卸载分区:$ sudo umount /mnt4. df命令df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文件系统的总大小、已使用的空间和可用的空间等信息。
查看分区使用情况:$ df -h5. du命令du命令用于查看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量。
查看目录或文件使用情况:$ du -h /home/user6. fdisk -l命令fdisk -l命令用于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
它可以显示磁盘分区的大小、类型和文件系统等信息。
列出系统中所有磁盘分区:$ sudo fdisk -l7. shred命令shred命令用于安全地删除文件和目录。
它可以将文件或目录覆盖多次,以确保其无法恢复。
安全删除文件或目录:$ shred -v /home/user/file总结在Linux系统中,磁盘管理命令是非常重要的。
parted工具详解

Linux parted分区工具使用详解Julyparted实用程序是管理分区的GNU版本。
与fdisk不同,它支持调整分区的大小。
作为一种设计用于Linux的工具,它没有构建成处理与fdisk关联的多种分区类型,但是,它可以处理最常见的分区格式,包括:ext2,ext3,fat16,fat32,NTFS,ReiserFS,JFS,XFS,UFS,HFS,以及Linux交换分区。
parted管理分区大小的能力有限,对于大多数格式,它都基于更改每个簇的大小。
其能力因格式而异,这里只介绍ext3格式。
用parted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会立即写到驱动中。
与fdisk 不同,不能退出和取消任何修改。
parted实用程序不支持用单一命令浏览多个硬盘驱动器,就像fdisk -l命令所做的那样。
事实上,如果刚刚添加了一个新的硬盘驱动器,需要使用fdisk -l确定与新硬盘驱动器关联的设备。
之后就可以运行parted命令,比如:$sudoparted /dev/sdb(parted)help进入parted,查看帮助信息。
Parted命令check n:检查分区n的错误;cp [a] n1 n2:把分区n1文件系统复制到n2上,默认这两个分区在同一驱动器上;mkfs n fstype:用fstype格式化分区n,它可能是ext3,linux-swap或其他;mkpart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配置一个新分区,其中parttype可以是主分区,逻辑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分区的start和end以MB指定;move n start [end]:移动分区n将其大小调整到一个新的start位置;如果没有给出end,就不会更改分区大小;name n 'some label':为分区n创建一个名称;print:列出当前分区表;quit:退出parted;rescue start end:在start和end定义的区域附近寻找最近删除的分区。
linux分区教程

linux分区教程Linux分区是将硬盘划分成几个逻辑单元,每个分区被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或者文件系统。
分区的目的是将硬盘的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管理数据和提高系统性能。
在Linux中,常用的分区方案包括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用于安装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程序,每个硬盘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
而扩展分区则用于创建多个逻辑分区,以便存储用户数据。
Linux分区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如fdisk或者图形化工具如GParted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分区教程:1. 确定要分区的硬盘,可以使用命令`fdisk -l`来列出当前系统中的硬盘和分区信息。
2. 运行分区命令,例如`fdisk /dev/sda`来打开要分区的硬盘。
3. 使用`m`命令来查看可用的分区命令列表。
常用的命令有:`n` 创建新分区,`d` 删除分区,`p` 显示分区表,`w` 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4. 使用`n`命令来创建新分区。
根据需求输入分区的类型(主分区或逻辑分区)、起始和结束的扇区、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等。
5. 使用`p`命令来显示分区表。
确认分区的变动和设置是否正确。
6. 使用`w`命令来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7. 格式化分区,例如使用`mkfs.ext4 /dev/sda1`命令来格式化名为sda1的分区为ext4文件系统。
8. 挂载分区,使用`mount /dev/sda1 /mnt`命令将sda1分区挂载到/mnt目录下。
9. 验证分区是否成功挂载,使用`df -h`命令来查看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列表。
分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修改分区表会擦除硬盘上的数据,因此在执行分区操作前请务必备份重要数据。
- 确保选择正确的硬盘和分区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分区类型和文件系统类型。
- 分区的大小需要合理安排,以充分利用硬盘空间并提高系统性能。
总结起来,Linux分区是组织硬盘空间的重要方式,合理划分分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数据和提高系统性能。
Linux下的分区工具和Fdisk使用方法

户 退 出 安 全 保 护 模 式 后 ,在 受 保 护 环 境 下 运 行 的 任 何 具 有 潜 在 危 害 数 据 都 不 会 被 保 存 。 就 是 说 . 安 全 浏 览 器 也 在
的 保 护 之 下 ,不 但 所 有 网 络 访 问 记 录
以 第 一 个 I E 硬 盘 为 例 说 明 ,主 分 区 D
( 者 扩 展 分 区 ) 占 用 了 h a 、 d2、 或 dlh a
在 Ln x中规 定 ,每 一 个 硬 盘 设 备 iu
最 多 能 有 4个 主 分 区 ( 中 包 含 扩 展 分 其 区) 成 , 何 一 个 扩 展 分 区都 要 占用 一 构 任 个 主 分 区 号 码 .也 就 是 在 一 个 硬 盘 中 , 主 分 区和 扩 展 分 区 一 共 最 多 是 4个 。对
为 : 对 浏 览 器 的恶 意 攻 击 , 方 面 会 针 一 导 致 用 户 不 能 正 常 浏 览 网 页 , 另 一 方
面 还 有 可 能 使 用 户 的 隐 私 信 息 遭 受 窃 取。
接 下 来 ,用 户 的 浏 览 器 将 会 出 现
绿 色 边 框 ,此 种 情 况 表 示 目 前 的 浏 览 器 已 经 得 到 卡 巴 斯 基 安 全 部 队 的 保
护 ,这 时 用 户 就 可 以 放 心 大 胆 的 访 问 任 意网址 了 。
能 被 轻 松 删 除 .而 且 对 电脑 系 统 本 身
来说 不会 造成任 何影 响。 相 信 :拥 有 卡 巴 斯 基 安 全 部 队 的 保护 , 论 是网上冲 浪还 是在线 购物 , 无
作 为 微软 公 司 的 全球 合 作 伙 伴 , 卡 巴 斯 基 实 验 室 与 微 软 公 司 双 剑 合
linux fdisk用法

linux fdisk用法一、简介Fdisk是一个在Linux系统中常用的分区工具,它提供了对硬盘、分区以及扇区的直接控制。
通过Fdisk,用户可以创建、删除、修改分区,以及对硬盘进行其他相关操作。
二、基本用法1. 安装Fdisk: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Fdisk已经被集成到系统中,无需额外安装。
2. 打开终端:使用快捷键Ctrl+Alt+T可以快速打开终端。
3. 进入Fdisk:输入命令"sudo fdisk -l"可以查看系统中的硬盘信息,如果要进行分区操作,可以使用命令"sudo fdisk /dev/<分区设备号>"进入Fdisk界面。
4. 查看分区信息:在Fdisk界面中,可以通过输入"m"来显示所有可用命令及其说明。
5. 创建分区:使用命令"n"来创建新的分区。
输入"p"以创建一个主分区,输入"w"保存并退出。
如果要创建逻辑分区,请输入"l"并选择逻辑分区类型。
6. 修改分区大小:使用命令"resizepart <分区设备号> <新大小>"可以调整分区大小。
请注意,此操作会直接修改硬盘上的数据,请谨慎操作。
7. 删除分区:使用命令"d"来删除分区。
请注意,此操作会直接删除硬盘上的数据,请谨慎操作。
8. 保存并退出:在修改完分区后,可以使用命令"w"保存并退出Fdisk界面。
三、高级用法1. 显示分区表:使用命令"p"可以显示当前硬盘的分区表信息。
2. 查看磁盘信息:使用命令"d"可以查看硬盘的详细信息,包括硬盘大小、设备号等。
3. 退出Fdisk:在完成所有操作后,可以使用命令"q"退出Fdisk 界面。
linux中gparted用法

Linux中gparted用法1.什么是g partedg p ar te d是一款在Li n ux系统中使用的优秀分区编辑工具。
通过g p ar te d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调整以及管理等操作,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管理磁盘空间。
2. gp arted的安装在大多数L in ux发行版中,gp ar ted都可以通过包管理工具进行安装。
下面以U bu nt u为例,介绍g pa rt ed的安装方法:1.打开终端,可以通过快捷键C tr l+Al t+T进行快速打开。
2.输入以下命令进行软件包更新:s u do ap tu pd at e3.输入以下命令进行g pa rt ed的安装:s u do ap ti ns ta ll gpa r te d4.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确认,等待安装完成。
3.使用gpa rted进行分区3.1打开g p a r t e d安装完成后,可以在应用程序菜单中找到g pa rt ed并打开。
也可以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进行启动:s u do gp ar te d3.2选择磁盘打开gp ar te d后,首先需要选择要进行操作的磁盘。
可以通过右上角的下拉菜单选择目标磁盘。
3.3分区操作g p ar te d提供了多种分区操作,包括创建、删除、调整大小、移动等。
3.3.1创建分区要创建分区,可以右击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选择“新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选择分区类型(主分区、逻辑分区等)、文件系统类型(ex t4、N TF S等)以及分区大小等。
3.3.2删除分区要删除分区,可以右击磁盘上的待删除分区,选择“删除”。
在删除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因为删除操作将无法恢复数据。
3.3.3调整分区大小要调整分区大小,可以右击磁盘上的待调整分区,选择“调整大小/移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拖动边界来调整分区大小,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数值来进行调整。
3.4应用操作在进行完分区操作后,需要点击工具栏上的“应用操作”按钮来应用所有的分区操作。
lvm的基本组成

lvm的基本组成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一种用于在Linux系统上管理磁盘空间的工具。
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管理硬盘分区,并允许管理员根据需要动态地调整存储空间大小。
LVM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物理卷(Physical Volume)、卷组(Volume Group)和逻辑卷(Logical Volume)。
本文将详细介绍LVM的基本组成。
1. 物理卷(Physical Volume)物理卷是LVM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是硬盘的一个分区、整个硬盘或者是网络存储设备。
物理卷通常使用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进行格式化,例如ext4或XFS。
在使用LVM之前,需要将物理卷初始化为LVM格式,可以使用pvcreate命令进行初始化。
2. 卷组(Volume Group)卷组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的逻辑单元,它将多个物理卷合并为一个存储池。
卷组可以跨越多个硬盘,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
通过卷组,管理员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和分配存储空间。
在创建卷组之前,需要使用vgcreate命令来定义卷组名称,并将一个或多个物理卷添加到卷组中。
3. 逻辑卷(Logical Volume)逻辑卷是从卷组中划分出的存储空间,它类似于传统的分区。
逻辑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大小,而无需重新分区和格式化硬盘。
在创建逻辑卷之前,需要使用lvcreate命令来指定逻辑卷的名称、大小以及所属的卷组。
4. 磁盘空间管理LVM提供了一套灵活的磁盘空间管理工具,可以根据需要对卷组和逻辑卷进行扩展或缩小。
管理员可以使用pvresize命令来调整物理卷的大小,使用vgextend和vgreduce命令来扩展或缩小卷组的大小,使用lvextend和lvreduce命令来调整逻辑卷的大小。
这种动态调整磁盘空间的能力使得LVM成为了一种非常强大的存储管理工具。
5. 快照(Snapshot)快照是LVM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创建逻辑卷的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硬盘分区管理工具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时,如果选择了手工的分区方式,将启动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
这个程序是安装程序自带的。
下面讨论一下该软件的使用。
Linux下硬盘分区的标识在Linux 下用hda、hdb 等来标识不同的硬盘;用hda1、hda2、hda5、hda6 来标识不同的分区。
其中,字母a 代表第一块硬盘,b代表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
而数字1 代表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2 代表第二个分区,依次类推。
1 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
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一块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
如图0-8,是在Linux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 下看到的某计算机的硬盘情况。
系统上有一块硬盘,名字为/dev/hda,它上面有一个NTFS 格式的主分区hda1 以及一个扩展分区hda2,扩展分区hda2又被分解为若干个逻辑分区,包括FAT格式的hda5和hda6,ext3 格式的hda8,swap 格式hda7。
提示:兼容性问题。
如果在Windows环境下看,hda1 将对应C,hda5 对应D,hda6则对应E,其他分区Windows 是不能识别的,因此看不到。
图0-8 Linux下的硬盘分区标识删除分区如果要删除某个分区,先用鼠标选中它(如图0-9),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删除一个分区了。
删除前,会有确认删除的对话框,如图0-10,点“删除”按钮,选中的分区就被删除了,变成空闲空间,如图0-11。
图0-9图0-10图0-11 空闲空间创建分区要创建分区,硬盘上必须有空闲空间。
用鼠标选中空闲空间(如图0-11),然后单击“新建”按钮,就会出现添加分区的对话框。
如图0-12,创建新分区时,需要先选择文件系统类型,再根据文件系统类型的不同选择或设置挂载点。
Swap 类型的分区不需要设置挂装点,其他类型分区都要。
Vfat类型分区就是FAT32分区,应设置挂装点,而不是从挂载点列表中选择挂载点1。
最后设定分区的大小。
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分区的创建工作。
图0-12 设置新建的分区--------------------1挂载点列表中的挂载点都有特殊含义,归Linux操作系统专用,而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文件是不应存储在Vfat类型分区中的。
图0-13 创建分区后的情况使修改生效上述修改操作后,并没有对硬盘产生实质的影响,还是可以点击“退出”按钮来中止安装程序从而放弃对硬盘的修改的。
如果想使修改生效,点击“下一步”按钮就可以了。
在修改分区并使之生效后,就不要中止安装程序了,否则有可能导致硬盘分区表损坏。
Windows下操作ISO文件在windows 下,一般需要专用工具软件才能操作ISO 文件。
比如WinISO、WinImage、Dameon T ools等。
如果仅仅是想读取ISO 文件中的内容,则可以用WinRAR。
WinRAR3.0以上版本都支持iso9660文件格式。
用WinRAR打开ISO文件,选中需要的内容,将其解压出来就可以了。
Linux 操作系统安装盘的ISO文件如图0-14,是红旗Linux4.1桌面版的iso安装文件在Linux环境下挂装到/mnt/iso目录后看到的内容。
如果把这个iso文件刻成光盘,那么看到的光盘内容也是这个样子。
图0-14 Linux 操作系统iso 安装文件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有两个目录。
一个是images,在这个目录里包含了一些1.44MB软盘的镜像文件,其中bootdisk.img可以用来制作安装用启动软盘;另一个是dosutils,其中包含了一些DOS工具,比如rawrite.exe,用这个软件可以把软盘的镜像文件写到软盘里。
Linux 启动安装法这种方法需要制作一张Linux启动盘。
先把iso文件中images文件夹里的bootdisk.img 读出来单独存储到硬盘上。
如果是在Linux 下,就把软盘插入软驱,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把bootdisk.img写入软盘:dd if="bootdisk".img of="/dev/fd0"如果是在DOS/WINDOWS 下,则还要把iso 文件中dosutils 文件夹里的rawrite.exe 读出来并与bootdisk.img保存在同一个目录下。
然后在DOS提示符下执行rawrite,按提示插入软盘,将bootdisk.img写入软盘。
做好Linux启动盘后,用它引导启动计算机。
当提示询问何种安装方式时(如图0-15),选择硬盘安装方式(Hard Drive),并提供正确的iso 文件位置信息(如图0-16),就能启动iso 文件中的安装程序了。
按照安装程序的提示,就可以完成安装了。
在安装程序的引导下安装参见“启动虚拟主机安装Linux”。
图0-15选择安装方式图0-16 指定iso镜像文件的位置DOS启动安装法此方法需要在纯DOS 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想办法进入纯DOS 环境。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iso文件中dosutils目录读出来单独存储到硬盘上。
注意要存到FAT16或FAT32格式的分区中,确保在DOS环境下能访问该分区。
然后启动纯DOS 环境,进入dosutils目录,执行autoboot.bat。
当提示询问何种安装方式时(如图0-15),选择硬盘安装方式(Hard Drive),并提供正确的iso 文件位置信息(如图0-16),就能启动iso 文件中的安装程序了。
按照安装程序的提示,就可以完成安装了。
在安装程序的引导下安装参见“启动虚拟主机安装Linux”。
提示:进入DOS环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DOS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Windows下vmWare 启动安装法这种方法需要windows环境并且需要专用软件vmWare。
用vmWare先创建一个虚拟机,并把Linux 操作系统的iso安装文件作为该虚拟机的CDROM,然后从这个CD-ROM启动虚拟机,就可以启动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进行安装了。
下面说说详细步骤。
此方法可用于安装多种Linux操作系统。
用vmWare创建虚拟主机关于vmWare的用法,在网上也可以找到详细的使用指导。
为了方便读者,本书整理收录了其中的一篇。
运行vmWare,应该能看到图A0-8 所示的界面。
点击其中的“New Virtual Machine”(新建虚拟机),进入新建虚拟机的向导,如A0-9。
选择其中的“Custom”(用户自定义),点下一步继续。
在接下来的界面上选择操作系统类型,如图A0-10。
选择“Linux”,版本选择“OtherLinux”,点下一步继续。
接下来是要给虚拟机起个名字,如图A0-11。
我们不过是借用vmWare 安装Linux,因此虚拟机的名字是无关紧要的,可以随便起。
虚拟机名字下面是存放虚拟机配置文件的位置信息,也不用管,用程序默认的就可以了,点下一步继续。
接下来是选择虚拟机所用的硬盘,如图A0-12。
这是比较关键的地方。
应该选择“use a physical disk”,就是“使用物理硬盘”。
这是借助vmWare安装LINUX的关键,决不能选错,点下一步继续。
程序会给出了一个警告,如图A0-13,表示使用物理硬盘创建虚拟机会有风险,不要管它,点下OK继续。
接下来要选择盘,如图A0-14。
选一个,并使用整个硬盘(entire disk),点下一步继续。
最后是指定存储虚拟机配置信息的文件名,用默认的就可以。
如图A0-15,点击“完成”,虚拟机就创建好了。
创建好虚拟主机后,还要修改虚拟机的设置。
在虚拟主机管理界面(如图A0-16)上双击CD-ROM,在CD-ROM配置窗口(如图A0-17)上修改它,使用iso镜像文件(Use ISO image)作为CD-ROM,浏览(browse)找到我们准备好的Linux系统iso 文件。
确认。
这样就把我们所需要的虚拟机准备好了。
这个虚拟机是专门用来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
安装之后,这个虚拟机就没什么用了。
图A0-8图A0-9图A0-10图A0-11图A0-12图A0-13图A0-14图A0-15图A0-16图A0-17启动虚拟机安装Linux点击图A0-16所示窗口中的绿色箭头“start this machine”,就可以启动虚拟机。
在虚拟机启动的时候,根据提示,按F2键进入setup(就是类似于电脑的bios ),找到Boot,把启动的顺序改一改,按“+”“-”号,把CD-ROM(光盘)的位置放到第一个保存退出,vmWare自动重新启动虚拟机,这时就会从虚拟机的光盘引导了,实际上就是从Linux 操作系统的ISO安装文件引导。
这时就能看到相应Linux操作系统安装的启动画面了。
跟用光盘启动时看到的安装界面是一样的。
下面配合屏幕截图,挑几个关键环节叙述一下安装红旗Linux4.1桌面版的过程。
注意,虽是借助vmWare,但在操作时都跟直接从真实的安装光盘启动安装时的操作一样。
可以把vmWare 的视图切换为全屏视图,使安装过程看起来更真实。
安装程序启动如图A0-18。
直接按回车键,就可以开始在图形化界面的向导下开始安装了。
如果要以文本界面方式安装,在boot:后输入linux text,然后再按回车。
接下来就会出现使用协议的界面,如图A0-19。
有兴趣可以读一下,选择“接受”,然后点“下一步”。
接下来开始设置分区。
首先会看到图A0-20,由用户来选择分区的方式,选手工分区,然后点“下一步”。
接下来就会出现选择分区的界面,如图A0-21。
在这里列出了磁盘上所有的分区情况。
由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上有一块硬盘,名字为/dev/hda,它上面有一个NTFS格式的主分区hda1以及一个扩展分区hda2,扩展分区hda2又被分解为若干个逻辑分区,包括FAT格式的hda5和hda6,ext3 格式的hda8,swap 格式的hda7。
显然hda7是为Linux系统准备好的交换分区,而hda8是为Linux系统准备的分区。
选中hda8点“编辑”按钮将出现该分区的编辑窗口,如图A0-22。
将该分区的挂装点设为根(/),选定“将该分区格式化”,并且格式化类型选ext3。
这里一定要选择格式化以把选定分区原有的内容清理干净。
否则系统运行时有可能出现异常。
编辑好分区之后,点“确定”,将出现一个格式化警告窗口如图A0-23,如果不想格式化,可以点取消,否则点“格式化”继续。
下面该进行系统配置了,主要包括引导程序的设定、网络设备的设定、以及超级用户帐号(root)密码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