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图片示范

合集下载

硬盘的分区与分区的调整

硬盘的分区与分区的调整

硬盘的分区与分区的调整<图文解说,超级实用>硬盘分区是我们日常维护中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知识,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Fdisk的缺点逐渐显示在我们面前。

在分区时,Fdisk已经不能对容量在120G 以上的硬盘进行分区操作,而且在对大容量硬盘进行分区操作时,Fdisk的速度让我们难以忍受。

DM分区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操作难题,DM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分区速度快,运行多种分区格式。

DM虽然问世很久了,并且有很多人在使用,由于分区对新手来说,毕竟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而且DM满脸英文面孔,又增加了学习这个软件的难度。

因为DM除了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外,还可以对硬盘磁道的更改修复、硬盘的低格等功能,我这里主要讲述怎样使用DM对硬盘进行分区的步骤,别的功能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另外讲述。

其实网上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教程,我总结一下,主要以图片说明为主,再加上结合用PM对硬盘的分区和分区调整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对一些需要对分区进行调整的网友来说会有一定的帮助...一、关于"万用版”DM是由ONTRACK公司公司开发的一款老牌的硬盘管理工具,在实际使用中主要用于硬盘的初始化,如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和系统安装等。

由于功能强劲、安装速度极快而受到用户的喜爱。

但因为各种品牌的硬盘都有其特殊的内部格式,针对不同硬盘开发的DM软件并不能通用,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DM万用版彻底解除了这种限制,它可以使IBM的DM软件用于任何厂家的硬盘,这对于喜爱该软件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1、提供简易和高级两种安装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要求。

其简易模式适合初级用户使用,高级模式主要针对高级用户而设计。

2、完全支持FAT32文件系统,可以在一个分区上格式化大于2GB的驱动器,当使用高级安装模式时,允许更改硬盘簇的大小。

3、突破8.4GB限制,在安装大于8.4GB的IDE/ATA驱动器时,既可以使用多个FAT12/16分区也可以使用单一可引导的FAT32文件系统分区。

硬盘磁盘分区无损调整、合并、分割图文教程!

硬盘磁盘分区无损调整、合并、分割图文教程!

硬盘磁盘分区无损调整、合并、分割图文教程!“合并分区”功能也是一个如分配空闲空间一样,将复杂的操作过程直观化的实用功能。

在你用它来扩大某个盘的时候,它实际上会执行分区的移动、扩大等操作。

或许你很费劲的才弄出来的一个未分配空间,但是你却不知道怎么才能用它来扩大分区或者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那么你可以使用合并功能来将其合并到任意一个你想要扩大的盘(前提是在同一块硬盘上)。

“合并分区”的另一个特点是你可以直接合并两个相邻的盘。

它的好处是在不改变相邻两个盘里面数据的情况下,将两个小的分区合并成为一个大分区,以充分的利用剩余空间。

下面给出具体步骤。

合并分区操作案例1:合并未分配空间到一个分区1. 下载免费的分区助手,安装并运行。

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C盘大小约为29GB,在磁盘1上有两个未分配空间(Unallocated),现在就以将两个未分配空间合并进C盘为例:图12. 选中C,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分区”或者在侧边栏分区操作中选择“合并分区”,如下图2所示:图23. 在弹出的窗口中,如图3,勾选需要合并的未分配空间,当有多个未分配空间时可以同时选中多个,然后点击确定,返回到主界面:图34. 提交以上操作,点击工具栏的“提交”按钮,在弹出的窗口点击“执行”,如图4。

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花一会时间,所花时间的长短由分区中的数据的多少而定。

这需要你耐心地等待,请不要强行终止程序:图4合并分区操作案例2:合并两个己存在的相邻分区1、如图5将D和E合并,前面的操作步骤都是一样的。

D和E盘合并到D盘(注意:合并之后在D盘之下会建立一个e-drive的文件夹,E盘的数据都会被移动到这里),勾选D、E,在右下角选择合并到D :图52、最后确认你要执行的操作,然后点击工具栏的“提交”按钮,在弹出的窗口点击“执行”,操作过程中可能要重启电脑,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是”,以让程序在重启模式下完成等待执行的操作,如图6。

执行过程中可能需要花一会时间,所花时间的长短由分区中的数据的多少而定。

磁盘分区表讲解

磁盘分区表讲解

磁盘分区表是用于描述磁盘分区信息的表。

它通常位于硬盘的特定位置,例如0磁头1扇区,用于标识磁盘的各个分区以及分区类型。

磁盘分区表由一系列分区表项组成,每个表项描述了一个分区的起始磁头号、扇区号、柱面号以及分区文件系统标志等信息。

这些信息帮助操作系统识别和管理磁盘上的各个分区。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磁盘分区表通常采用MBR(Master Boot Record)格式。

MBR分区表只支持最多四个主分区,或者三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区都位于扩展分区里面,并且逻辑分区的个数没有限制。

磁盘分区表的查找和读取涉及到操作系统和磁盘驱动程序。

在读取磁盘时,磁盘驱动程序会先读取分区表信息,然后根据分区表中的信息来读取和访问各个分区的数据。

总之,磁盘分区表是用于描述和管理磁盘分区的重要工具,它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访问磁盘上的数据。

PM硬盘分区Windows版图解教程

PM硬盘分区Windows版图解教程

磁盘分区管理软件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PQ/PM)Windows版教程诺顿公司出的PQ磁盘分区管理软件,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

它可以实现在windows里不影响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磁盘分区调节,重新分区,分区大小调节,合并分区,转换磁盘分区格式等功能,这里不做一一介绍了.大家要很清楚的知道使用PQ分区软件在windows里操作,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可能造成分区丢失,资料丢失.所以在操作它的时候,一定要很清楚的你自己在干什么.需要很熟练的操作技巧来操作它,不要抱着新鲜,试试,玩玩,等态度去使用它.不然到最后搞的数据丢失,磁盘丢失,才知道他的厉害,那就已时为晚了.所以大家要慎重的对待它,不要当儿戏.废话就讲到这里.首先,讲Norton PartitionMagic 8.05汉化版在windows的一些操作和技巧.我们要使用它,首先必须要下载和安装pq:/soft/1/70/423.html服务器版/soft/1/70/1272.html去年Symantec 收购PowerQuest公司后,现在PartitionMagic 8.05 终于以新名字发布了!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是一个优秀硬盘分区管理工具。

该工具可以在不损失硬盘中已有数据的前提下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分区、复制分区、移动分区、隐藏/重现分区、从任意分区引导系统、转换分区(如FAT、FAT32 )结构属性等。

功能强大,可以说是目前在这方面表现最为出色的工具。

注意:本软件不支持linux,win2000 server,win2003等操作系统.如果要在2000server 及win2003使用本软件,推荐使用dos版,下一讲就讲到DOS版了.打开桌面的PartitionMagic这样就可以运行pq了.首次打开的pq界面下面介绍里面pq里的一些功能.请看图片下面图片pq工具栏上的作用不做详细介绍,其实点某个分区右键这些功能都会出现.下面的pq快捷键使用也不介绍了,不推荐使用快捷键现在我们熟悉pq界面后,下面正式介绍pq的各功能.本教程讲解PQ在windows下(相对于DOS版)的操作.因为我们这里只有一个C盘,所以首先先讲从一个分区分割出一部分空间并创建新分区哦一.从一个分区中分割出一部分空间,创建新的分区1.选择要操作的盘符,这里我们选择C盘.鼠标右键,选择调整/移动分区(然后选择右边的快捷栏里的调整分区/移动分区或者是左边分区操作里的调整分区/移动分区这三种打开方法都可以,推荐是第一种.)请看图片选择调整分区/移动分区后将激活下面的图片要分出的大小=调整时输入的大小”,例如.显示的大小是4,086.8(M),我想分出1(G) 也就是1024(M),用4086(0.8可省略,如果不是要求很精确,只要算成1G=1024M,且去掉零头计算),这里去掉零头的意思就是把4086.8M当4000M来算,在把1G=1000M来计算,就可以容易算了.所以这里我们就用4000-1000=3000M,我们就在“新建容量”里输入3000切记先删除原来的数值4,086.8,不要再上面直接更改,因为显示的时候软件自动分了节,并保留一位小数,怕更改的时候出错,尽量在删除后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意思就是不要选中4,086.8,然后直接输入3000,而是先选中4,086.8,然后用删除键删除,在重新输入3000。

硬盘分区图解步步通

硬盘分区图解步步通

硬盘分区图解步步通硬盘分区并不复杂,只要你按照下面的图示步步为营,很快就能学会的!首先你需要利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计算机,下图是软盘启动后得到的画面:在提示符后敲入命令fdisk,然后回车,将会看到以下画面:画面大意是说磁盘容量已经超过了512M,为了充分发挥磁盘的性能,建议选用FAT32文件系统,输入“Y”键后按回车键。

现在已经进入了Fdisk的主画面,里面的选项虽然不多,但选项下面还有选项,操作时注意别搞混了。

图中选项解释:1、创建DOS分区或逻辑驱动器2、设置活动分区3、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4、显示分区信息PowerQuest Partition Magic是老牌的硬盘分区管理工具。

Partition Magic可以说是目前硬盘分区管理工具中最好的,其最大特点是允许在不损失硬盘中原有数据的前提下对硬盘进行重新设置分区、分区格式化以及复制、移动、格式转换和更改硬盘分区大小、隐藏硬盘分区以及多操作系统启动设置等操作。

Partition Magic唯一的缺点就是界面是英文的,各种设置和操作专业性又很强,一般用户常常有“用”心而无“用”胆,害怕一不小心,满盘皆毁。

其实Partition Magic的系统操作安全性是很强的,因为Partition Magic在安装的时候会提示制作急救盘来保存系统文件,一旦在使用Partition Magic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可以通过运行急救盘中的恢复程序来修正错误,挽回损失。

不过,还是希望没有误操作的好,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在这里叶子来介绍一下Partition Magic的使用方法,让大家可以放心大胆使用这个优秀的硬盘分区管理软件。

一、系统安装Partition Magic 4.01的安装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是要说一说的。

在运行安装程序Setup.exe要求键入系列号并接受软件协议之后,马上就出现一个很独特的界面:协议接受确认界面,想俺叶子历经软件安装无数,这个“协议接受确认”确实第一次遇到。

大硬盘分区-DM10.0硬盘分区图解教程

大硬盘分区-DM10.0硬盘分区图解教程

由于市场大硬盘不断的出现,而且价格也相对大众化,这使的大家更容易接受大容量硬盘。

目前来说有很多的分区工具不支持这样的大硬盘,只能使用专业化的工具来完成分区工作。

DM10是简称,它全称是Disk Manager v10.46,是Ontrack公司开发的一个硬盘分区管理软件。

由DM9.57版本改良升级开发出一个新版本,早已被国外开发利用,它的特点是:支持5000G〔含市场主流2000G大硬盘〕以上大硬盘分区,分区速度快,软件使用操作虽然是英文版,但操作界面是图形化结构便于识别易懂更加人性化。

支持NTSF格式,优化减少操作步骤,支持鼠标及键盘操作。

可在一台电脑上多块硬盘进行分区,还可浏览查看硬盘参数及信息。

低级格式化整个硬盘〔全部〕及快速低级格式化硬盘,还可以在一块硬盘同时分区成多格式多用途硬盘,便于电脑多系统安装,成为今后硬盘维护主流工具。

2010年后新出版的win xp sp3系统光盘都集成有DM 10硬盘分区软件代替DM9.57,有的商家为了竞争市场,在封面上很明显的标明“集成最新的硬盘分区软件DM 10”,来吸引广阔电脑爱好者。

特别是服务器由于大硬盘的需要更离不开DM 10,这是电脑市场的需要,IT产业不断的在发展,个人电脑及笔记本都进入大硬盘时代,我们一定要熟悉掌握应用DM 10分区软件。

DM 10图形化分区软件和以往的DM操作有所不同,DM9.56有中文版的,DM9.57增加了低级格式化,多少年了还是英文版。

DM10采用图形化界面,支持鼠标操作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笔者编写一个容易看懂便于掌握以图片方式,介绍DM 10的分区方法及低级格式化硬盘,我们通过图解方式还是很容易掌握操作方法。

图片:1.jpg描述:软件启动后,鼠标点击Setup Hard Drive 〔选择需要分区的硬盘〕图片:2.jpg描述:首先选中我们要分区的硬盘,然后点击NEXT图片:3.jpg描述:选择Continue with selected option and erase existing data 选项,确认接受清除硬盘数据并格式化硬盘。

diskgen分区图解

diskgen分区图解

1.建立主分区想从硬盘引导系统那么硬盘上至少需要有一个主分区,所以建立主分区就是我们的第一步。

在界面里按Alt键将调出菜单,选择分区菜单里面的“新建分区”,此时会要求你输入主分区的大小,一般来说主分区用于操作系统的安装,不宜分得太大,确定之后软件会询问是否建立DOS FAT分区,如果选择“是”那么软件会根据你刚刚天写的分区的小进行设置,小于640M时该分区将被自动设为FAT16格式,而大于640M时分区则会自动设为FAT32格式。

如果选择了“否”软件将会提示你手工填写一个系统标志,并在右边窗体的下部给出一个系统标志的列表供用户参考和填写,确定之后主分区的建立就完成了(图4),主分区就是我们将来的C:盘。

图42.建立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在建立了主分区之后就要接着建立扩展分区和在扩展分区上面的逻辑分区,首先我们建立扩展分区,我们先在柱状硬盘空间显示条上选定未分配的灰色区域,然后按Alt选择菜单栏里分区下的“建扩展分区”如图5,之后会有提示要求你输入建的扩展分区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剩余空间都建立为扩展分区,所以这里可以直接按回车确定。

至此我们已经建立好了扩展分区如图6,扩展分区就是那段用绿色表示的部分,将来的D:,E:盘等等后面的硬盘分区都将建立在扩展分区之上。

图5图6建好了扩展分区我们将接下来创建扩展分区之上的逻辑分区,方法是选择扩展分区,然后在菜单里面选择“新建分区”,如图7,软件要求输入新建的逻辑分区的大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写入合适的数值,建立的第一个逻辑分区的大小就是将来D:盘的空间大小,确定之后,软件会询问建立分区的类型,和前面介绍的一样你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建立了第一个逻辑分区之后如果有剩余的未分配扩展分区空间,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建立第一个逻辑分区的方法在剩余的未分配扩展分区上继续建立逻辑分区,也就是相应的E:F:……盘直到全部分配完成如图8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硬盘空间的分配。

PQ分区图解

PQ分区图解

PQ分区魔术师图解教程
PartitionMagic,简称PQ、PM。

是诺顿公司出品的磁盘分区管理软件。

它可以实现在Windows里不影响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磁盘分区调节,重新分区,分区大小调节,合并分区,转换磁盘分区格式等功能。

但使用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可能造成分区丢失,资料丢失,所以在操作它的时候,一定要很清楚的你自己在干什么,需要很熟练的操作技巧来操作它,不然到最后搞的数据丢失,磁盘丢失,才知道他的厉害,那就已时为晚了。

它有DOS版和Windows版两种,一般DOS版用在裸机的分区管理,Windows版在Windows 界面下操作完成重新分区,分区大小调节,合并分区,转换磁盘分区格式等功能。

下面讲
解一下用法:
一、用DOS版给裸机分区
DOS版PQ在很多GHOST系统盘上都有,启动界面如下:
下面进行分区,分区思路:80G硬盘,分三个区,c盘10G,D盘30G,E盘为余下部分。

单击作业--建立
设置主要分区(即C盘)
设置分区格式
设置分区大小
设置完成后点确定,完成C盘分区
接着同样步骤,划分逻辑分区(即D盘和E盘)
分好所有分区后,一定要激活主分区。

很多人忘了这步,结果造成无法启动。

激活主分区:选定C盘,然后作业--进阶--设定为作用
确定后,点击执行,使刚才所有设置生效
这样就完成分区工作了,装系统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用系统自带工具在安装系统时给新硬盘分区图解
双硬盘安装图解教程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传说中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了。
电脑主板插线小百科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应该插哪儿,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他无规律的接线方式:
除了前面我们讲到的,还有一些的接线规律并不太明显,但是这些都在接线的旁边很明显的标识除了接线的方法(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有标识),并且在插针底座上用颜色加以区分,如上图。大家遇到这样的时候,就按照标识来插线就可以了。
看到现在,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装机员用钥匙开机的秘密了吧,实际上也就是POWER相应的插针进行短接,很简单。
一台电脑刚刚买回来,安装操作系统前要经过以下的步骤:
硬盘分区------硬盘格式化------才能安装操作系统。
现在我就给大家发个有关硬盘分区的图解教程。
在DOS下用FDISK工具分区的图解
用PQ 8.05中文版分区的图解
用DM万用版9.56分区的图解
快速把硬盘分成四个区的图解
在windows下给新硬盘分区图解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B?_nQUIb:
看完本文,连接这一大把的线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至于到底是谁第一次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的人,相信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既然都这么叫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们也就不追究这些,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姑且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吧。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我们先从里的连接线说起。一般来说,里的连接线上都采用了文字来对每组连接线的定义进行了标注,但是怎么识别这些标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线上的标注都是相关英文的缩写,并不难记。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认识(每张下方是相关介绍)
这个不用说,连接前置USB接口的,一般都是一个整体
音频连接线:AUDIO
可能用名:FP AUDIO
功能定义:前置音频
看完以上简单的图文介绍以后,大家一定已经认识上的这些连线的定义了,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几个非常非常简单英文的缩写。下一页我们在来认识上的“跳线”。
实际上,上的线并不可怕,80%以上的初学者感觉最头疼的是上跳线的定义,但实际上真的那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并且这其中还有很多的规律,就是因为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无论什么品牌的都不用看说明书插好复杂的跳线。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前置USB
前置USB的接线方法实际上非常简单,现在一般的都将前置USB的接线做成了一个整体,大家只要在上找到相应的插针,一起插上就可以了。一般来说,目前上前置USB的插针都采用了9Pin的接线方式,并且在旁边都有明显的USB 2.0标志。
要在上找到前置USB的插针也非常简单,现在的一般都有两组甚至两组以上的前置USB插针(如上图),找前置USB的时候大家只要看到这种9pin的,并且有两组/两组以上的插针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就是前置USB的插针,并且在附近还会有标识。
从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来看,前置音频插针的排序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标准(如上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前置音频的插针一共有9颗,但一共占据了10根插针的位置,第8针是留空的。
上图是比较典型的前置音频的连线,前置音频实际上一共只需要连接7根线,也就是上图中的7根线。在的插针端,我们只要了解每一根插针的定义,也就很好连接前置音频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上每颗针的定义:
四、设置CMOS参数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h ef3DV5I
●哪儿是跳线的第一Pin?
要学会如何跳线,我们必须先了解跳线到底从哪儿开始数,这个其实很简单。在(任何板卡设备都一样)上,跳线的两端总是有一端会有较粗的印刷框,而跳线就应该从这里数。找到这个较粗的印刷框之后,就本着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原则数就是了。如上图。
● 9Pin开关/复位/灯/灯定义
这款和上一张图的一样,都采用9Pin定义开关/复位/灯/灯
下面我们来找一下这个的规律。首先,SPEAKER的规律最为明显,4Pin在一起,除了插SPeaker其他什么都插不了。所以以后看到这种插针的时候,我们首先确定SPeaker的位置。然后,如果有3Pin在一起的,必然是接指示灯,因为只有指示灯可能会出现3Pin;第三,Power开关90%都是独立在中间的两个Pin,当然也可以自己用导体短接一下这两个pin,如果开机,则证明是插POWER的,旁边的Reset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试验。剩下的当然是插灯了,注意指示灯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都是要分正负极的,实际上插反了也没什么,只是会不亮,不会对造成损坏。
开关:POWER SW
英文全称:Power Swicth
可能用名:POWER、POWER SWITCH、ON/OFF、POWER SETUP、PWR等
功能定义:前面的开机按钮
复位/重启开关:RESET SW
英文全称:Reset Swicth
可能用名:RESET、Reset Swicth、Reset Setup、RST等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的时候,JS将、、等插在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边上轻轻一碰,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所有跳线的秘密。
你能区分这根线的正负极了吗?
还有一点差点忘了说,上的线区分正负极也很简单,一般来说彩色的线是正极,而黑色/白色的线是负极(接地,有时候用GND表示)。
学到并且记住本页内容之后,你就可以搞定绝大部分的开关/复位/指示灯/指示灯的连接了,现在你可以把你里的这部分线拔下来,再插上。一定要记住排列方式!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这里我们用4句话来概括9Pin定义开关/复位/灯/灯位置:
功能定义:前面的复位按钮
指示灯:+/-
可能用名:POWER LED、PLED、PWR LED、SYS LED等
状态指示灯:HDD LED
英文全称:Hard disk drive light emitting diode
可能用名:HD LED
报警器:SPEAKER
可能用名:SPK
功能定义:工作异常报警器
用Fdisk进行硬盘的重新分区及用Format进行硬盘分区的格式化。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例如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C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