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集团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数字化技术在气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气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气田生产管理中的应用0 引言某气田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跨业务数据共享应用等涉及气田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有效利用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自动控制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驱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和核心能力提升,大力推进气田站场集中管理模式,加强无人值守站的建设,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和管控方式的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1]。

通过气田区域集中管理模式的建立和推广,气田区域集中管理下属井站大范围实现无人值守,大幅降低操作数量和频次,减少服务用工需求。

实现效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有效保障地面生产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1 天然气生产管理数字化需求在数字化转型统一架构下,围绕领导层、业务层及执行层不同管理要求,支撑天然气生产日常管理决策等场景落地。

某气田建立了一套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覆盖了气田所管辖的主要站场和管网,用于数据传输和处理。

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自动控制和数据自动采集、分析、报警、处置。

完善视频监控自动分析、处理和报警功能,实现气田开发的智能化管理。

天然气开发生产新模式主要采用“气田区域集中管理+无人值守井站”组织模式,由气田区域集中管理站场对管辖范围内的井站实行集中管控,气田分区实现联锁控制。

围绕无人、少人条件下工艺系统优化简化、生产系统深度感知、周边危害有效探测、工艺控制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

气田区域集中管理站场作为一个片区的中枢,主要承担片区范围内的生产组织、巡护维保、安全管控、班组培训、人员调配、综合协调等业务,负责片区内所有生产站场的管理工作。

为了气田区域集中管理的功能作用发挥,实现无人值守站的安全平稳生产,需要围绕集中调控、现场数据采集、生产工艺控制、腐蚀监测和安防设置等方面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优化调整。

2 数字化管理实践情况中管理场的远程终端相连的系统实现,气田区域管理物联网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原管道阴保测试桩采用普通钢质测试桩,管道阴保数据需要通过人工周期性采集。

探究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的应用

探究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的应用

探究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2-16T07:11:44.02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2期作者:毛满昌?翁荣皇翁荣妹[导读] 我国的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的需求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天然气长输管网项目日益增多,对天然气长输管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然气长距离输送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各种风险因素引发的事故也多种多样。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摘要:从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出发,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构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防控,提高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运营水平。

文章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的优点进行梳理,对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平台技术和数据技术应用进行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管道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应用1引言我国的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的需求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天然气长输管网项目日益增多,对天然气长输管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然气长距离输送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各种风险因素引发的事故也多种多样。

为了保证天然气长输安全、经济、可靠,采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理念十分必要。

2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含义及优点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是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和纽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从设计规划到执行、治理和优化,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是基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理念展开的,是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需求、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保养、报废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数字化模型实现的,是将数字化技术和流程管理融合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道系统应用优势体现在:能够提升天然气管道的生产运营水平;能够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对各个版本的数据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天然气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统一;更好地保障天然气管道运营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数字化管理技术在气田集输中的应用探讨

数字化管理技术在气田集输中的应用探讨

第29卷 第6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Vol.29 No.62007年12月Journal of Cho 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Dec.2007数字化管理技术在气田集输中的应用探讨李长俊1, 刘恩斌1, 邬云龙2, 张百灵2(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2.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对天然气集输系统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行了讨论,实现管网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必须构建数字化管道,建立可视化的管道管理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模块,实现管网的仿真调度、运行优化、泄漏检测、设备故障诊断等。

对所研制的川西气田天然气管网的可视化仿真调度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基于GIS 技术和仿真技术,初步建立了天然气集输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

通过新851井的抢险调度,介绍了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川西气田集输管网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集输;气田;数字化管理;GIS 技术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329(2007)06-0093-05Application of the Digitizing ManagementT echnology in N atural G as G athering SystemL I Chang 2jun 1,L IU En 2bin 1,WU Yun 2long 2,ZHAN G Bai 2ling 2(1.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P.R.China ;2.Sinopec Southwest Co.,Chengdu 610000,P.R.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iscuss digitiz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nat ural gas gat hering systems ,a digitizing pipeline should be formed first.The corresponding applied modules to carry t hrough t he simulating deployment of pipeline network ,operatio n optimization ,leakage detection ,failure diagnosis of equip ment s should be developed next.This paper int roduces t he digitizing simulation scheduling system for t he nat ural pipeline network in Chuanxi gas field ,P.R.China.A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 he nat ural gas gat hering system had been set up in t his gas field.Furt hermore ,by presenting t he deployment of rushing repair for Chuanxi gas field 851,t his paper int roduces t he effect s of digitiz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Chuanxi gas field.K eyw ords :nat ural gas ;pipeline ;gat hering &t ransmission ;gas -field ;digitizing management ;GIS technology 天然气集输系统包括矿场集气管网、输气干线和配气管网,它将采气(集气)、净气、储气、供气(配气)这些看似独立的工艺过程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供气供热行业数字化服务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供气供热行业数字化服务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供气供热行业数字化服务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与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气供热行业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化服务的应用也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供气供热行业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与前景,带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技术在供气供热行业的应用1. 智能计量系统智能计量系统是数字化技术在供气供热领域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将用户的能源使用情况实时监测并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实现对用户能源消耗的准确掌控。

通过智能计量系统,供气供热企业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用能分析、费用管理、节能建议等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远程监测与维护数字化技术使得供气供热企业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与维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即可自动报警并派遣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这种远程监测与维护方式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供气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数据分析与预测数字化技术为供气供热企业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以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供气供热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能源消费情况,为用户量身定制用能方案,提供精准的能源配送服务。

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预测用户的用能需求,合理安排能源供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数字化技术在供气供热行业服务领域的前景1. 智能化服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供气供热企业将能够通过与用户家居设备的联动,提供智能化的能源服务。

例如,智能家居设备与供气供热系统的对接,可以实现智能温控、智能节能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2. 个性化定制数字化技术为供气供热企业提供了更多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可能。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供气供热企业可以了解用户的用能习惯、需求偏好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数字化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应用

数字化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应用

数字化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中应用【摘要】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它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开创了新的篇章。

它使得管道建设施工过程管理、管道建设数据管理、管道运营维护等方面更为便捷,大大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

【关键词】数字化长输管道RTK 采集技术应用1 数字化管道的概述1.1 数字化的由来与意义数字化这个概念是由“数字地球”这一理念扩展而生的。

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将地球实体虚拟化。

在“数字地球”概念的深刻影响下,数字油田、数字城市、数字矿山、数字水利、数字管道和数字社区等大批概念被接踵提出并予以实施。

21世纪数字化浪潮让人们能够方便、快捷以及高效地获取、存储、处理各种现实世界的信息。

它为管道建设的前期调研、施工过程管理、管道建设数据管理、管道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大大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

2 数字化管道的关键技术构筑数字管道的主要支撑技术有“航空航天遥感(remote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及现代通讯等,其中关键技术是4S(RS、DCS、GPS、GIS)技术。

3 数字化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中的应用3.1 数字化管道有以下主要功能数字化管道采用RTK测量技术将管道系统的设计数据、施工数据竣工数据、设备及人员资料、管理文档等全部实现数字化系统管理;采用大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空间数据中心可以管理、存储在数字管道建设和运营中获取的所有数据。

3.2 管道线路单位应用的主要数字化技术测量主要由3部分构成: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软件系统。

(1)GPS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

基准站应设在测区内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且坐标已知的点上。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燃气管网的运维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网设备的管理效率,还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管网设备监测燃气管网运维中,管网设备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监测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容易出现疏忽等问题。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管网设备的监测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管网的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处理。

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管网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设备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管网设备出现故障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为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精准诊断。

结合远程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维修,减少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提高了维修效率。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实时获取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历史,为维修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三、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视频监控、智能安防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管网设备的运行状态,预防事故的发生。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网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对设备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管网运维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管网规划与设计在城市燃气管网的规划与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网布局,优化管网的结构和布局。

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管网设计方案进行模拟验证,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趋势

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趋势

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趋势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统计,天然气全球的消费量已经在过去五年里稳步上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之一,更是不断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势头也越来越猛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技术趋势,看看这些趋势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IoT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充满物理设备的行业,天然气行业正在逐步地建立自己的IoT平台,以实现对设备的监管以及性能的优化。

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可以让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准确把握各种数据,在保证运营安全,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物联网技术大大提升了矿场的自动化程度,促进了能源利用的协同优化,有效的节约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运营成本。

二、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天然气企业所涉及的数据量多,范围广,处理速度也要求高,要想快速有效地处理数据就不得不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安全、方便且快速地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实时计算与分析,为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决策制定提供支持,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通过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与客户的价值共创。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天然气行业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绕不过去的一环。

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监管,减轻人工负担,并提高设备、管道、以及其他设施的检查和维护质量。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燃气设备的实时表现,及其操作过程进行协同优化,使得燃气的生产和供应更加科学、高效、安全。

四、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数字化技术,在天然气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应用潜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发现。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浅谈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城市燃气管网运维是指对城市燃气管道系统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燃气管网运维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

信息技术在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的应用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首先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燃气管网运维人员能够利用手机、无线对讲机等设备进行实时通信,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在燃气管道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实现对管道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调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过程和失误,提高了运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还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过将燃气管道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前预警和处理故障,减少了运维人员巡检的工作量和风险。

信息技术在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

燃气管道系统涉及到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一旦遭到黑客攻击或者信息泄露,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是技术标准和规范问题。

由于燃气管道系统的特殊性,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家和地区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强,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还存在一些运维人员技能培训和更新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运维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信息技术在城市燃气管网运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推动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以推动燃气管网运维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应该重视信息安全和技术创新,以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电集团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气电集团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随着"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引入,数字化管道已成为管道建设、施工和运营中的一个新理念。

为了满足各项目公司建设数字化管道的生产需求和生产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目前国内外管道数字化的发展现状,气电集团开展了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研究结合气电集团实际情况,确定了管道数据模型,制定了气电集团管网数字化建设的标准与指南。

以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新建项目作为依托,开展了示范工程的实践和成果推广,检验和完善了数字化建设的标准与指南。

在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基础上发布的企业标准已经应用到气电集团的各个项目公司,并且效果良好,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管道数字化项目的建设。

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助于规范气电集团各项目的数字化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应用
一、背景概述
数字管道[1] (或者数字化管道,Digital Pipeline)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管道设计、建设、运营中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为管道生命期服务。

数字管道就是信息化的管道,它包括全部管道以及周边地区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

在欧美发达国家,数字管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例如,美国交通运输部管道安全局建立了“全国管道制图系统NPMS”,包含全美所有油气长输管道与LNG设施的位置和属性数据,以及人口、地质灾害、高危区、水文、交通网络等相关数据。

此外,联盟管道、德国Ruhr、意大利SNAM、荷兰GasUnie、美国El Paso等大型专业管道公司纷纷在其管道建设、运营中大量运用数字管道技术。

国内从冀宁联络线开始正式提出建设“数字管道”[2],随后陕京线/陕京二线(中石油)、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中石油)、港枣线(中石油)、气电集团大鹏LNG(中海油)等都开展了数字管道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3]。

气电集团拥有运行、在建和规划的LNG接收站和管道项目十余个,众多项目公司出于对管网、LNG接收站等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生产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管道的生产需求,这同时也是SY/T-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中的明确要求。

但是,气电集团并没有一套统一的数字化管道建设标准和规范,为了在集团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和建设指南,以期加强协调指导,提高各项目实施数字化的效率和效益,为安全、环保、可持续运营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经过论证,气电集团2008年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申请立项,开展“天然气管网及LNG接收站系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得到了总公司的批准。

本文将主要讨论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研究内容及成果
1.研究内容
天然气管网数字化技术研究内容[4]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1.1管道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应用系统与接口研究;
1.2已建和新建项目数字化实施方案研究;
1.3管网数字化建设技术规范、建设指南的研究与编制;
1.4示范工程建设;
1.5实施风险评估及应急措施。

管道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地理数据坐标系的处理技术、数据质量控制技术、长输管道数据模型研究、管线探测技术、管道测量技术、GIS与SCADA集成、GIS平台选型。

应用系统与接口研究主要包括:APDM模型建库方案、天然气管道GIS系统设计方案、施工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线路巡检系统设计方案、GIS与EDMS系统接口方案、GIS与EAM系统接口方案、GIS与SCADA系统接口方案。

总体的技术研究对数字化的技术体系提出框架性的方案,在此基
础上确立数字化的标准范围,特别是关于数据、应用系统、组织实施等方面的标准,并编制相应的数字化建设技术规范、建设指南、总体实施方案和风险及应对方案,并依据总体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对建设标准、指南和实施方案等不断修改、完善。

2.研究成果
经过研究共编制完成32份研究报告;1套“天然气管网系统数字化技术规范”标准;1套“天然气管网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系统数字化建设指南”;完成两个示范工程建设和一项发明专利。

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先进性和创新性:
2.1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的创新:不但对“数字管道”领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LNG接收站领域,研究编制的LNG接收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和指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2标准编制路线的创新: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上升为企业标准――《天然气管网系统数字化技术规范》并发布,用于指导气电集团天然气管网系统数字化建设,此天然气管网技术规范在国内属于首创。

此标准应用到了中山示范工程的数字化建设,通过示范工程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标准更具实用性。

2.3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以及系统软件的应用功能创新:对数字管道所涉及的多种数据从采集范围、采集方法、质量要求,处理过程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规定;对数字管道中的必要应用系统,从系统结构、系统要求的软硬件配置、系统的功能要求等方面对不同的应用系统,详细设计了各自的功能。

2.4已建与新建管道实施方案的创新:已建和新建管道实施数字化建设最主要的区别是施工期的数据采集,尤其是隐蔽项的数字采集工作。

针对管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对新建管道和已建管道分别设计了数字化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

三、应用实践及效果
1.示范工程的最佳实践
管网数字化的技术标准编制完成后,结合一个已建项目和一个新
建项目作为应用实践的依托,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以检验和完善数字化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和标准。

2008年6月中旬,实地调研了中山、珠海、深圳多个管道项目,经过对项目规模、现有技术条件和对GIS的认识等方面综合对比分析,初步选定中海中山天然气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天然气” )作为应用实践的试点单位来进行示范工程。

中山天然气已建成一条17.3km的试验管道,于2007年开始正式投产。

另外要新建一条管道,长48km,口径为508mm,于2008年10月开始施工。

根据《天然气管网及LNG接收站系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建立的“标准体系”的要求以及“建设指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中山新建管道和已建管道各3公里的管道和站场完整性数据采集
与建库,并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应用系统的建设。

示范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
建设管道完整性数据库;
开发、部署管道GIS系统;
站场及站场外三维模型;
实现GIS与管网监控平台的集成。

1.1 管道完整性数据库
1.1.1APDM模型
管道设施数据建模是数据库和应用的基础,模型的好坏会影响到系统性能效率、功能的实现方式、应用的通用性、数据库的移植和交换等。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国际上现有的管道数据模型主要有两种:管线开放数据标准(PODS)与ArcGIS管道数据模型(APDM)。

由于PODS推出的时间较长,又是源自ISAT模型,因此在国外的应用案例比较多[5]。

在实际管道工程中,需要根据数据、GIS平台等情况来选择管道数据模型。

但由于APDM与GIS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些,根据国内应用的特点,采用APDM模型的项目多于PODS。

在国内模型实施与GIS建设往往是作为一个项目来实施的,因此必须要考虑模型的与GIS的集成(也就是模型的空间化)。

PODS模型是一个纯粹的关系型模型,不包括任何空间数据及其关系,因此在部署模型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模型的空间化。

而APDM模型本身提供了与GIS集成的方法。

在认真、全面对比研究这两种模型[6]之后,采用了APDM模型。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