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多相流理论与计算第三章

1
i 1 R0 i 2
1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4) 天然气析出和膨胀问题 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有天然气析出。 析出气体需要热量,已析出气体不断膨胀, 又会吸收一部分热量,这两部分热量的计 算比较复杂。 T h 焦耳-汤普逊系数: p h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2 公式中各项参数取值
(1) 井底油温 t1s (2) 地温梯度
一般认为 =0.03℃/m (3) 距井底高度 h
取某一点至油层中部的距离
KDh GC GC 1 e t t1s h KD
井底油温也就是油层温度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3) 总传热系数
井筒外部不同位置的岩层性质 亦不同,井筒内的流体流型又 有变化,所以严格地说,总传 热系数值应该是一个变量,认
为其变化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不大,取实测平均值即可 [ 实测 在 21 ~ 25kJ / (m2· h· ℃) 左右 ] 。 因此,计算时可按常数考虑。
K—kJ/(m2.h. ℃) K—kcal/(m2.h. ℃)
油损失热量为
dq GCdt
C为原油 比热
C=2.1kJ/kg.℃ C=0.5kcal/kg.℃
根据热量守恒
K t ts Ddh GCdt
地层温度与深度的关系
ts t1s h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联立上述公式可得
K lh GC GC t t1s h 1 e K l
Kl—kcal/(m.h. ℃)
G — kg/h Kl —kcal/(m.h. ℃)
Kl
1 G 1.1573 5.4246exp( ) 1000
第2章 气液两相流的模型

v 2
两边同除 Adz 得
' dv dp v 2 4 g sin G 2 ' dx dp g ' f 2 vg vl x dz 2 D v A dz dp dz
1
2-11
G G G ' 所以 Gdv Gd dv d vl' x vg vl' v A A A
2
2
2-13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由于假定两相流动已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
v' f ( p)
' dv ' ' dv d vl' x vg vl' vg vl' dx x dp 1 x l dp dp dp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两边同除以
VdZ
dI w dp dv v g sin 0 dZ dZ dZ
dI w dp dv [ v g sin ] dZ dZ dZ
总压力降
动能损失
重位损失
摩擦损失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dp ( )重位 g sin dZ
dIw dp ( )摩擦 dZ dZ
dp dv ( ) 加速度 v dZ dZ
dp dp dp dp ( )重位 ( )摩擦 ( )加速度 dZ dZ dZ dZ
dp dp v2 由 ( ) 摩擦= 并取 为正值 dZ dz d 2
石油气液两相管流 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引言多相流理论多相流体力学理论相相是体系中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一部分,与体系的其它均匀部分由界面隔开多相流动体系两相或两相以上的流体一同参与流动的体系多相管流多相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Multiphase Flow多相流动两相或两相以上的流体一同参与的流动油水混合物:从相的角度区分为油相、水相从物质形态看同属液态相物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盐水:从相的角度划分只有液相从组分划分可分为:水和NaCl相组分(指混合物中的各个成分)原油?水-冰液固两相流水-水蒸汽气液两相流泥浆液固两相流油-气气液两相流油-气-水气液液三相流单工质(相同化学成分)多工质(不同化学成分)多相流体流动遵循的规律与单相流体并不相同,需引入新的理论来反映多相流体流动规律。
多相体系:水--冰、水—水蒸汽、泥浆、油气、油气水等多相体系的类型Ø热能工程:锅炉系统、制冷系统、热管Ø航天技术:平衡温差、保护设备Ø核工业:汽液两相流动Ø石油工业:两相渗流计算、井控设计、采油工艺设计、油气集输Ø化工行业:工艺设计Ø其它行业:水利、粉状物管线输送…………多相流应用领域油气是深埋于地下的混合流体矿藏,因此,油气藏的开发与开采离不开流体力学理论及其分枝——多相流理论。
举例来说,渗流理论、油气井压力控制、油气管流计算、举升参数设计、工况分析、集输设计等,都离不开多相流的理论与计算方法。
多相流理论是贯穿于石油开采全过程的基本理论一、多相流理论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石油工程(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以及油气储运工程都与多相流理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钻井工程:油气井压力控制(含气泥浆的压降计算)采油工程:采油方式优化设计、采油设备的工况分析(油气混合物在井筒中流动的压降和温度计算)储运工程:油气集输管线的设计(油气混合物在管线中压降和温度的计算)许多工程设计都将计算多相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压降和温度。
石油气液两相管流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流动保障” 确保油气的无阻塞流动并使系统的运行费用达 到最低。
保温材料
Pipe-in-Pipe
管线管束(flowline bundles)
渤海平均水深 18m,最深83m
黄海平均水深 44m,最深140m
东海平均水 深 370m, 最 深 2719m
南海平均水深 1212m, 最 深 5377m
pwf 井底流压
ptp 两相流压降
pt ph 自喷生产 pt ph 机械采油(人工举升)
气举采油系统示意图
依靠从地面注 入井内的高压气体 与油层产出流体在 井筒中混合,利用 气体的膨胀使井筒 中的混合液密度降 低,将流到井内的 原油举升到地面。
pt pwf ptp
设计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油藏的潜 力和地面设备的能力,获 得最高的产油量。
•80年代中期应用高新技术及仪器进行多相流的模拟试验, 期望深入认识多相流动现象及流动机理,从而改进模型,提 高精度。
核密度计、超声波传感器、电导和光导探针、电容传感器、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高速摄像机等。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目前,双流体瞬态模拟方法和精确描述物理现象的稳态机 理模型是多相管流研究的主要方法
举例来说,渗流理论、油气井压力控制、油气管流计算、举升参 数设计、工况分析、集输设计等,都离不开多相流的理论与计算 方法。
多相流理论是贯穿于石油开采全过程的基本理论
一、多相流理论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工程设计都将计算多相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压降和温度。
钻井工程:油气井压力控制 (含气泥浆的压降计算)
第二节 气液两相管流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特征
多相混输管道弯管流动腐蚀数值计算

管内多相流流型及流型转变机理总结

管内多相流流型及流型转变机理的调研(热能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49)摘要:多相流流型在油气田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整还是油气田地面工程,都会遇到管内油气两相流,油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因此能否准确判断管内多相流流型及流行转变条件,将直接影响到对管道阻力,压降,流量的计算,出现严重偏差时将影响到油气生产,甚至危害到各种设备安全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油水两相流;流型;流型图;流型转变;1 研究背景多相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相态的物质共存并具有明确相界面的混合物流动现象[1-3]。
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属于气液液三相流动范畴,油气水混合物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特别是随着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逐渐转移到沙漠、极地、海洋等自然环境相对复杂的地区,而部分在役油气田又相继进入开发的中后期,从勘探开发到油气田地面工程,从地下到地面,处处都可以找到关于油气水多相流的应用实例[4]。
油气是深埋于地下的流体矿藏,多相流动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油气藏的开发与开采过程中。
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从井口到联合站的集输管道中一般都是油气水混合物流动,在海洋采油中,采用多相混输技术,既可省去油气分离设备,又可减少一条输送管道,从而大大减小平台面积和简化生产管理。
无论是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还是油气田地面工程,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道中的油气两相,油水两相以及油气水三相流动问题,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重要作用[5-7]。
相对于气液两相流的广泛研究而言,管内液液两相流的研究则进行的相对较少,而且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也相差很大[8-13]。
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油水混合物的流动特性与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存在很大差别。
管内油气水三相流非常复杂,管内油气水三相混合物的流型不仅取决于气相和液相的流量,而且还与液相的含水率有关。
此外,管道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倾斜角,流动稳定性等都对流型有重要的影响。
持液率计算

持液率的计算多相流混输管线的工艺计算主要包括流型判别、持液率和压降计算。
其中持液率的计算是流型判别、压降计算的基础,在工艺计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Beggs —Brill 相关式计算水平管和倾斜管持液率的方法。
在进行持液率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流型。
Beggs —Brill 把流型分为四种:分离流、过渡流、间歇流和分散流 。
1 水平管持液率计算分离流、间歇流和分散流的水平管持液率从按下式计算:(1.1) (1.2)式中:Fr 为弗劳德准数,系数a 、b 、c 的值见表1-1。
表1-1系数a 、b 、c 的值过渡流的水平管持液率H L (0)按下式计算:(1.3) 式中: (1.4)(1.5)其中:从H L (0)S ,H L (0)L 分别为分离流和间歇流的水平管持液率。
2 倾斜管持液率计算先判断流型,倾斜管流型判别方法准则如表2-1:表1-2气液两相倾斜管路流型判别准则cb LL )0(Fr aR H =gdw Fr 2m=L BH S AH H L L L )0()0()0(+=233L L FrL A --=AB -=1倾斜管线的持液率从H L (θ)为: (1.6) 式中: (1.7)(1.8)(1.9) (1.10)N lw f ——液相折算速度准数; w sl ——液相折算速度,m/s ; σ ——液相表面张力,N/m 。
对于θ=90°的垂直管线 ,ψ=1+0.3C 。
d ,e ,f ,g 为与流态有关的系数,其值见表2-2。
(θ为管道倾角)表2-2 系数d ,e ,f ,g 的值14()f llw sl N w g ρσ=24/sl l w Q d π=(1)ln()e f gL LlwC R dR N Fr =-)0()(L L H H ψθ=)]8.1(sin 31)8.1[sin(13θθψ-+=C。
第二章:油气管道多相流基础

Page
36
分气相折算系数
水平管路内气液两相沿管共流,其质量流量为M , M=ML+Mg,在管长dl段落上的压降为dp,压降梯度为( dp/dl)。 在相同的管路内,只有气相流动,其质量流量为Mg=Mx ,压降梯度为(dp/dl)g。 以上两种情况下两相流与液体管路压降梯度的比值为全 液相折算系数。
Page
34
全液相折算系数
水平管路内气液两相沿管共流,其质量流量为M , M=ML+Mg,在管长dl段落上的压降为dp,压降梯度为( dp/dl)。 在相同的管路内,只有液相流动,其质量流量也是M, 压降梯度为(dp/dl)L0。 以上两种情况下两相流与液体管路压降梯度的比值为全 液相折算系数。
Page
35
分液相折算系数
水平管路内气液两相沿管共流,其质量流量为M , M=ML+Mg,在管长dl段落上的压降为dp,压降梯度为( dp/dl)。
在相同的管路内,只有液相流动,其质量流量为 ML=M(1-x),压降梯度为(dp/dl)L。
以上两种情况下两相流与液体管路压降梯度的比值为全 液相折算系数。
Page
49
降低严重段塞流的效果
改变设计
• 小直径管道和海底分离器 • 其他/新设备
运行
• 增加分离器的操作压力 • 节流 • 闭环控制管线
Page
50
Page
37
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 :把两相管路摩擦压降梯度问题转化为求折算 系数和单相管路压降问题。
L-M参数
Page
38
三、气液两相管流的处理方法
气液两相管流属三维不稳定流动问题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都适用于两相管流 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油水混合物在井筒中的流动是两相流动。
√2、流型图直观地表示了各种流型在管道中流动的外观特征。
×3、均相流动模型可较准确地计算泡状流的流动规律。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油井含水率越高,则井口产出液的温度越低。
×5、一般情况下,在垂直多相管流的压力损失中重位损失所占的比重最大。
√6、忽略滑脱时,气液混合物的体积含气率等于空隙率。
√7、分相流动模型可较准确地计算环状流的流动规律。
√8、丹斯—若斯方法和哈格多恩—布朗方法都是分流动型态计算的方法。
×9、在计算环空气液流动时可采用当量直径来计算流速和摩擦系数。
×10、天然气在井筒中的流动是单相流动。
√1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油井产量越高,则井口产出液的温度越高。
√12、在泡流条件下,加速度损失所占比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13、垂直井筒气液流动中,泡状流的滑脱损失大于段塞流。
√二、选择题(可能有多个答案)1、水、水蒸气共同流动的体系是一个:(BC )A)单相流体系B)两相流体系C)单工质体系D)双工质体系2、油气混合物在垂直井筒中流动可能出现的流动型态是:( ABCDF )A)泡状流B)弹状流C)段塞流D)环状流E)层状流F)雾状流3、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段塞流中,描述准确的是:( AC )A)气液滑脱速度v s>0 B)气液滑脱速度v s<0C)气液滑动比s>1 D)气液滑动比s<14、均相流动模型可准确地计算哪种流型的流动规律( A )A)泡状流B)段塞流C)层状流D)环状流5、在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中,滑脱损失最小的流动型态是:( B )A)泡状流B)雾状流C)段塞流D)环状流6、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方法包括:(ABD )A)经验方法B)半经验方法C)数值计算方法D)理论分析方法7、以下流型属于水平管道中油气混合物的流动型态的是:( ABCDEF )A)泡状流B)团状流C)段塞流D)环状流E)层状流F)雾状流8、在垂直向上气液两相流中,流体的真实密度ρ与流动密度ρ’的关系为(A )A)ρ > ρ’B)ρ = ρ’C)ρ < ρ’9、分相流动模型可准确地计算哪种流型的流动规律( CD )A)泡状流B)段塞流C)层状流D)环状流10、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可通过计算哪些参数来确定压力梯度的?( CD )A)全液相折算系数B)全气相折算系数C)分液相折算系数D)分气相折算系数11、不属于垂直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动型态是:( BC )A)泡状流B)雾状流C)波状流D)环状流12、气相折算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BD )A)气相体积流量除以气相所占管道截面积B)气相体积流量除以整个管道截面积C)气相实际速度乘以空隙率D)气相实际速度除以空隙率13、多相流动的压力损失由哪几部分组成?( B )A)重力损失B)摩擦损失C)滑脱损失D)加速度损失三、简答题1、与单相液流相比,气液两相管道流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解释液相的实际速度与折算速度的概念。
3、影响气液两相流流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写出多相流动总压力梯度的表达式,并分别解释各项、各变量的含义。
5、与均相模型和分相模型相比,漂移模型有何优越性,其作用是什么?6、怎样计算垂直同心环空气液两相流动的相量直径和相量粗糙度?7、解释气液两相流动的经验方法。
8、解释气相的实际速度与折算速度的概念。
9、研究气液两相流流型分类和过渡条件的意义是什么?10、解释摩擦阻力分液相折算系数的概念及其作用。
11、气液两相流体力学中,常用的两相流动模型有哪些?12、怎样将油气水混合物的三相流动简化为气液两相流动?13、5、多相流计算中为什么要首先计算油、气、水等油藏流体的高压物性?14、安萨瑞方法和丹斯—若斯方法流型图的建立依据有何不同?四、问答题1、什么是质量含气率和体积含气率?试推导出两者相互间的关系式。
2、气液两相流体力学中,常用的两相流动模型有哪些?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合的研究模型。
3、比较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和贝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4、气液两相流中,流动密度和真实密度相等的条件是什么,并证明之?5、已知某不饱和油藏单井生产时,地面油产量Q o,生产气油比R p,不含水,井口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0和p0,写出井筒中某点(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 和p)油相和气相实际体积流量的计算步骤。
6、气液两相倾斜管流中,持液率与倾角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原因是什么?五、论述题1、论述井筒压力分布计算过程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2、如何依据自喷井生产的井口压力和井深来计算井底流压?试分析影响该算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5:√×√×√6~10:√√××√11~13:√√√二、选择题(可能有多个答案)1~5:BC ABCDF AC A B6~10:ABD ABCDEF A CD CD11~13:BC ABD B三、简答题1、答:气液两相流动的基本特征是:(1)体系中存在相界面,相间出现质量和能量的交换时伴随着机械能的损失。
(2)两相的分布情况多种多样。
(3)两相流动中存在滑脱现象。
(4)沿程流体体积流量有很大变化,质量流量不变。
2、答:液相的实际速度为液相体积流量与液相实际过流断面面积的比值;液相的折算速度为液相体积流量与管道断面面积的比值。
3、答:两相流的流型不仅与各相介质的体积比例有关,而且还与介质的流速、各相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密度、粘度、界面张力等)和流道的几何形状、壁面特性以及管道的安装方式等有关。
4、答:dh dv v d v g dh dp m m m m m m ρλρρ++=⎪⎭⎫ ⎝⎛22 其中右侧第一项为重力梯度或举高梯度,第二项为摩阻梯度,第三项为加速度梯度。
p 为压力,h 为高度,ρm 为混合物真实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λ为摩擦系数,v m 为混合物速度。
5、答:漂移模型既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滑脱,又考虑了空隙率和流速沿过流断面的分布,因而较为准确。
其作用是利用体积含气率计算真实含气率或计算气相实际速度。
6、答:对于一外管内径为D o ,粗糙度为k o ;内管外径为D i ,粗糙度为k i 的环管,相量直径为:i o e D D D -=; 相量粗糙度为:⎪⎪⎭⎫ ⎝⎛++⎪⎪⎭⎫ ⎝⎛+=i o i i i oo o e D D D k D D D k k 。
7、答: 经验方法是从气液两相流动的物理概念出发,或者使用因次分析法,或者根据流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式,得到反映某一特定的两相流动过程的一些无因次参数,然后依据实验数据整理出描述这一流动过程的经验关系式。
8、答:气相的实际速度为气相体积流量与气相实际过流断面面积的比值;气相的折算速度为气相体积流量与管道断面面积的比值。
9、答:气液两相流动中,流型不同,不但会影响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和传热传质性能,而且会影响对两相流参数的准确测量。
因此,两相流流型是两相流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10、答:设气液两相流动为均匀流动,管径为D ,流段长度为dz ,流速v 沿程不变,质量流量为G ,此时流体与管道的摩擦阻力为dF 。
若管道的D ,dz 保持不变,但通过管道的流体为单相液体,其质量流量等于两相流动中液相的质量流量,此时流体与管道的摩擦阻力为dFol ,分液相折算系数为dF 与dFol 的比值。
引入该系数的作用是将两相流摩擦压降的计算与单相流摩擦压降的计算关联起来,从而将两相流摩擦压降的求解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11、答:常用的两相流动模型有流动型态模型、均相流动模型、分相流动模型和漂移流动模型等。
12、答:在处理油气水的三相流动时,可将油水混合物按照体积含水加权平均合成一具有平均物理性质的液相,然后将三相流动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动处理,该方法忽略了油水两相之间的滑脱,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13、答:油藏流体的高压物性将影响多相流体的流动特性;另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是压力和温度的敏感函数,必须首先计算出物理性质才能计算出流体的体积流量,进而计算流体的压力梯度。
14、答:安萨瑞方法是机理模型的代表,它的流型图是根据严格推导得到的流型判别式计算而得到的;阿济兹—戈威尔—福格拉锡方法是经验性模型的代表,它的流型图完全是根究实验结果绘制的。
四、问答题1、答:质量含气率: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混合物总质量G 中气相质量所占的份额。
gl gg G G G G x +== 体积含气率:单位时间流过过流断面两相流体(混合物)总体积Q 中气相所占的份额。
l g g gQ Q Q Q Q +==β两者间的关系: ()l g g l gl x x x x ρρρρρρβ-+=⎪⎪⎭⎫ ⎝⎛-+=111 或()x g l g l l g =++⎛⎝ ⎫⎭⎪=+-ρρβρρβββρρ111 2、答:常用的两相流动模型有流动型态模型、均相流动模型、分相流动模型和漂移流动模型等。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模型,而且常常将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答:区别:(1) 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属于分流态计算的方法,贝克方法属于分流型计算的方法。
(2) 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适用于小管径、小流量的条件,贝克方法适用于大管径、大流量的条件。
联系:(1) 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和贝克方法都使用了摩擦阻力的分气相折算系数方法。
(2) 贝克方法在计算雾流的压降时采用了洛克哈特-马蒂内利方法中气液两相都是紊流的计算方法。
4、答:流动密度ρ’的计算方法为l g ρββρρ)1(-+=',真实密度的计算方法为l g ρφφρρ)1(-+=,两者相等的就要求体积含气率β等于截面含气率φ,这就要求滑脱速度为零,即两相实速度相等。
g l l g g ll g g g g l g gv v A A A A v A v A v Q Q Q +=+=+=β 若g l v v =,则:φβ=+=+=l g gl g g A A A Q Q Q ,流动密度就等于真实密度。
5、答:(1) 计算温度和压力为T 和p 条件下的气体压缩因子Z 和原油体积系数B o 。
(2) 计算温度和压力为T 和P 条件下的溶解油气比Rs 。
(3) 该条件下原油的体积流量为Q o ×B o 。
(4) 该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流量为)(00Rs Rp Q pT T Zp o -⨯⨯ 6、答:气液两相倾斜管流中,持液率随倾角的变化如图所示。
持液率的最大值出现在+50°附近,最小值出现在-50°附近。
这一现象可以用重力和粘度对液相的影响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