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制作土电话教案

合集下载

制作土电话的教案

制作土电话的教案

制作土电话的教案教案标题:制作土电话教案目标:1.了解土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土电话的原理和作用。

2.制作土电话所需材料和工具。

3.制作土电话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土电话制作材料,如纸杯、线等。

2.准备相应的工具,如剪刀、胶带等。

3.准备制作土电话的示范模型。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通过展示示范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土电话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土电话的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它是一种用来传递声音的简易通信工具。

步骤二:材料准备1.向学生展示所需材料和工具,解释每种材料和工具的作用。

2.让学生自行选择所需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步骤三:制作过程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向学生详细介绍制作土电话的步骤,并给予示范。

3.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土电话,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4.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和交流思路,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步骤四:测试与调整1.让学生测试他们制作的土电话,观察其是否能够传递声音。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调整方法,改进土电话的声音传递效果。

3.引导学生思考土电话的原理,帮助他们理解声音传递的基本原理。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土电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2.引导学生总结土电话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3.鼓励学生讨论土电话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露营、户外活动等。

教学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土电话,比较不同材料对声音传递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土电话的设计,提高声音传递的效果。

3.组织学生进行土电话传声比赛,评选最佳设计和效果的土电话。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检查学生制作的土电话是否能够传递声音。

3.评估学生的总结和展示,看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制作过程和经验。

土电话教学设计5篇

土电话教学设计5篇

土电话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土电话教学设计怎样把悄悄话传得更远芦淞区白关中心小学陈碧透教学目标知识:初步感受把声音传给远方具体的事物需要哪些简单工具的帮助。

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想构思传声音的简单装置,通过口述、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思考、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积极动脑思考和参与课堂的快乐。

教学重点怎样做才能把声音传得更远教学难点怎样做才能把声音传得更远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一场传话的游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游戏规则。

(幻灯片展示)二、活动探究请全班同学齐声读一读游戏一规则:(老师板书一、传悄悄话的游戏)1、每组前一位同学告诉后一位同学一句悄悄话,然后一个一个往下传。

2、最后一位同学听完这句话后,举手示意。

大家读得真响亮,请大家再看看规则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可老师有几个地方不明白,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悄悄话呀?有声音吗?解释得真好!谁来示范一下?表演得惟妙惟肖啊!(强调小声的说话,要有声音)在游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看来,大家已经把游戏规则弄得很清楚了,准备好了吗?开始……游戏后,询问最快的一组,听见了什么,问第一位同学原话是什么?哦,传的又快又准确,有一点差错,对传话正确快捷的一组表扬。

这一组是我们的传话冠军小组。

预设学生先游戏一下。

其他小组自己交流一下说的与听到的话是不是同一句话。

提问:刚才,我们传话时,为了不让别人听见,我们是怎么传话的?为什么这样做?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画图。

(喇叭:喇叭状的工具能防止声音发散出去)还想不想玩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游戏,老师需要两位同学的帮忙,谁愿意?请两位到老师身边来,真是一位大胆的好孩子,告诉老师,你的小名叫什么?你的小名呢?老师拉开他们的距离,现在我们的亮亮要告诉远方的乐乐一句悄悄话,不能移动位置。

亮亮你要说一句悄悄话,小声点,不能让老师听见了……乐乐你要使劲的听清楚哦……乐乐怎样才能听见这句悄悄话呢?请大家帮帮忙,想想办法,小组讨论讨论……老师书写课题。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奇妙之旅》,详细内容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土电话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话筒、演示用土电话、实验材料(绳子、纸杯、铅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土电话制作材料(绳子、纸杯、铅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没有手机和电话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2. 知识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土电话的制作原理。

3. 例题讲解:演示土电话的制作过程,讲解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土电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尝试用土电话进行沟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土电话制作原理3. 土电话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如何改进土电话的传播效果。

2. 答案:学生可以提出各种改进方案,如增加绳子长度、使用更薄的纸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的通信工具,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组织一次科学实验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土电话制作原理的讲解。

2. 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拓展性。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土电话制作原理的讲解1. 声音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传递的,绳子作为传播介质,将声源(说话的人)的振动传递到接收端(听电话的人)。

2. 声音接收:纸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使接收端的人能更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声音。

2024年《神奇的土电话》大班教案

2024年《神奇的土电话》大班教案

2024年《神奇的土电话》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教材《探索科学》第三章《声音的奥秘》,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土电话的原理,进行声音传递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方式,掌握土电话的制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重点:声音的产生,土电话的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土电话模型,实验器材(纸杯、棉线、小锤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纸杯、棉线、小锤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教师展示土电话模型,引导学生猜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土电话的制作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土电话,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果。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土电话为什么能传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给出答案。

5.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土电话原理3. 声音传播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制作一个土电话,并与家人分享你的成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和声音传播的实验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古代通讯工具,如烽火台、信鸽等。

2024年制作土电话的教案

2024年制作土电话的教案

2024年制作土电话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声音的奥秘”,第三节“声音的传播”。

具体内容包括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制作土电话的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学会制作土电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土电话的制作方法。

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理解,土电话的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纸杯、棉线、小木棒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部关于古代通讯的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古代通讯方式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制作土电话。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制作土电话:a.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土电话。

b.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c.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操作:a. 学生用自制的土电话进行通话实验,观察土电话的通话效果。

b.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演示,分析影响土电话通话效果的因素。

b.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土电话,提高通话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传播原理2. 土电话制作步骤3. 影响土电话通话效果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作一个土电话,并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改进,提高通话效果。

2. 答案:学生需提交制作的土电话实物,并附上改进方案和通话效果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声音的传播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制作土电话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比土电话与现代通讯设备的优缺点,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声音的传递”,详细内容围绕土电话的制作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土电话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2. 学会制作简单的土电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土电话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土电话模型,演示用线、纸杯等。

2. 学具:每组两个纸杯,一根长线,剪刀,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土电话模型,邀请一名学生协助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土电话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3. 例题讲解以土电话为例,讲解其制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土电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制作的土电话,进行通话实验,评价各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土电话制作步骤2. 声音传播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土电话,并与家人或朋友进行通话实验。

2. 答案:土电话制作方法见课堂笔记,通话实验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但在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上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土电话,使其通话效果更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土电话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一、土电话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土电话制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两个纸杯,一根长线,剪刀,透明胶带。

2. 将纸杯底部剪去,保留杯身。

3. 在两个纸杯的边缘分别打一个小孔,孔的大小以能穿过线为宜。

4. 将线穿过两个纸杯的小孔,拉直,确保线不紧绷。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

少儿科学土电话制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声音的传播——土电话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学习如何制作土电话,并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 学会制作土电话,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土电话制作步骤的掌握。

教学重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土电话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实验器材(绳子、纸杯、铅笔、橡皮泥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每组一台手机(用于拍摄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身边的事物传播声音。

2. 讲解: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介绍土电话的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土电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传播原理2. 土电话制作步骤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土电话,并录制一段传播声音的视频。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土电话,使其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

教学过程详细步骤: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身边的事物传播声音。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吗?除了空气,还有哪些介质可以传播声音?2. 讲解(15分钟)声音传播原理:介绍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土电话制作方法:讲解土电话的原理,演示制作过程。

3. 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土电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拍摄制作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4. 交流(15分钟)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土电话的制作教案

土电话的制作教案

土电话的制作教案教案标题:土电话的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土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材料:空罐头、细绳、纸杯、针、铁丝、剪刀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土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3. 教师准备:掌握土电话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了解相关安全事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土电话的图片或播放一个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土电话是如何工作的吗?它有什么用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知识讲解: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土电话的原理:声音通过细绳传递,细绳在传递过程中振动,将声音传递到另一端。

2. 解释土电话的制作过程,并向学生展示所需材料。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学生组成。

2. 向学生分发所需材料,并指导他们制作土电话。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依次完成以下步骤:a. 用针在罐头底部打一个小孔。

b. 用剪刀将纸杯底部剪掉,并在底部打一个小孔。

c. 将细绳穿过纸杯底部的小孔,并打一个结,确保绳子不会滑出。

d. 将细绳的另一端穿过罐头底部的小孔,并打一个结,确保绳子不会滑出。

e. 确保细绳拉紧,将纸杯和罐头底部分别放在两个小组成员之间。

4. 学生测试他们制作的土电话,观察声音是否能够传递。

讨论与总结:1. 学生讨论他们的土电话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和关键步骤。

3. 学生分享他们制作土电话的体验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土电话,比较它们的声音传递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增加土电话的长度或改变绳子的材质,观察对声音传递的影响。

评估: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听取学生对土电话制作原理的解释,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将土电话带回家,并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制作和测试,进一步加深对土电话原理的理解和学习成果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土电话
1.1制作土电话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声音可以沿着固体的传播。

2.熟悉土电话的制作过程,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了解电话通讯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
动手组装土电话。

教学难点:
了解声音可以沿固体传播。

一、课题导入:
互动1:电话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使通讯变得非常简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你们知道电话最先是谁发明的吗?
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小故事!
图1 贝尔和他的电话
活动1:其实电话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土电话”。

二、课题内容:
1.介绍制作材料:
一次性饮水杯(2个)、细线(准备不同长度)、锥子、火柴棍(两根)。

2.实验步骤:
⑴将所需实验材料放置于桌子上;
⑵用锥子分别在一次性饮水杯底部正中央各扎一个小孔;
⑶将细线分别从两个杯子外部穿过小孔并拉伸到杯口处;
⑷分别在两个杯子杯口处将细线的一端系上一截火柴棍,并拉动细线直到火柴棍接触杯底;
3.探究活动:
⑴以小组为单位,两两组合开展探究活动。

⑵分别使用长短不同的细线充当“电话线”,进行“通话活动”。

⑶指派一位同学记录数据,记录长度不同的电话线“通话声小”。

电话线长度声音大小
0.5米
1米
2米
3.注意事项:
①使用锥子时注意安全,不要误伤同学、伤害自己。

②操作过程中禁止追逐打闹。

③实验结束后收纳器材、打扫卫生,有序离开实验室。

课堂思考:
练习1:声音沿着固体传播速度和沿着其他物质传播速度一样吗?谁更快?
练习2:我们日常通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进行传递的?中高段知识点拓展:
1.电话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声的!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