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沥青路面使用气候分区

11
2.气候分区指标的计算(续2)
(2)30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求取
①选择当地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作为年最冷月(通 常是一月份),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该月份记录的 极端最低气温;
②求取30年的极端最低气温最小值Tmix,作为设
计低温分区指标。
(3)30年内的平均降雨量求取
①通过当地气象台站获得当地的年降雨量; ②求取30年内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作为设计雨量 分区指标。
12
3.气候分区的确定
(1)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
13
(2)按照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 分为4个区:
14
(3)按照设计设计雨量分区指标,三级 区划分为4个区:
15
☻沥青路面温度分区由高温和低温组合而成,第一个数
字代表高温分区,第二个数字代表低温分区,数字越 小表示气候因素越严重。如 “1-1” 表示夏炎热冬严 寒,即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 <-37.0℃。
10
2.气候分区指标的计算(续1)
举例
济南市最高气温资料(℃)(假定值)
年份
(①选择月份)7月份日最高气温 (下午2点)
2009
34
33
…
35
37
2007
33
35
…
34
36
…
……………
1980
30
32
…
33
36
1980
34
33
…
35
38
③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Tmax
②日最高 气温
平均值 36 34 … 37 35
(2)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
温度对道路结构的影响概述.

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1,气温引起路面裂缝 若道路所在当地气温昼夜温差大,就会使路面长 期经受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使物质内部的组织结 构发生变化。随着气温的降低,沥青的黏滞度增 高,强度增大,变形能力降低,此时易出现脆性 破坏。气温下降,特别是急骤降温时,沥青层受 基层的约束而不能迅速收缩就会生产很大的温度 应力,若累计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 拉强度时路面便会开裂。
2.1温度对道路结构的影响
• 在高温条件或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产 生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部分形成车辙病 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维修,路面 车辙病害将加剧路况的恶化,直接威胁行 车安全,也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2.1温度对道路结构的影响
如果路面的基层为半刚性基层,由于其自身刚度大, 抗变形能力较差,在温度骤然下降时会产生收缩 变形,而其下卧层(土基或底基层)与该层之间 的摩阻作用抑制了其收缩,从而在该层内部产生 拉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基层就会产 生裂缝。半刚性基层开裂以后,在沥青面层与半 刚性基层间的裂缝处会形成一个“薄弱点”,该 点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会使沥青 面层底面产生应力集中。如果沥青面层较薄,则 会引起开裂,随之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 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直至沥青层表面。这种 裂缝称为反射裂缝,它一般为横向裂缝。
• • •
2.1温度对道路结构的影响
• 2,温度裂缝: • (1)温度裂缝分为浅层裂缝和深层裂缝。结构在温度作 用下首先出现浅层裂缝,缝宽0.01~0.02mm,,浅层裂缝 对温度应力的的影响程度很小。当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共 同作用或温度荷载很大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被破 坏,浅层裂缝发展成深层裂缝。深层裂缝的出现会使温度 应力发生很大的松弛,但一般来说第一条裂缝出现时的松 弛程度要比后续裂缝出现时松弛程度大很多。 • (2)结构在温度变化反复作用时,将出现新的温度裂缝, 原有裂缝将进一步开展或闭合。 • (3)温度配筋对分散温度裂缝、减小裂缝开展宽度有较 明显的作用。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影响的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SIC &T H L0 CNE E N 0Y E C0
温 度 对 沥 青混 凝 土路 面影 响 的研 究
赵 洪 争 ( 鲁东 大学土 木工程 学院 山东烟台 2 4 2 ) 6 0 5
摘 要 : 本文 分析 了温度 对 沥青混 凝土路 面的 影响 , 重点 阐述 了温 缩会 导致 沥青混 凝土 产生“由表及 里” 的横 向裂裹 , 并提 出 了预 防温 度 裂 衰 和 治 理 温度 裂 痕 的 方 案 。 关 键 词 : 度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温 度 裂 痕 预 防 治 理 温 中 图分 类 号 : U4 . T 1 6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9 ( 0 0 0 () 1 1 1 1 7 - 7 1 2 1 ) 5 c一0 —0 0 当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的 温 度 裂 痕 比 较 1温度 变化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 出现 裂 化 导 致 沥 青 混 凝 土 内 部 的 拉 应 力 疲 劳 , 以 及 适 应 拉 力 的 抵 抗 力 下 降 , 后 在 拉 应 力 大 , 以 承 受 负荷 时 , 们 可 采 用 加 固 法 对 最 难 我 痕 上 文 已经 阐 述 沥 青 混 凝 土 在 外 部 温 度 或 者 是 内 部 温 度 变 化 时 体 积 会 增 大 或 缩 小 。 体 积 的 变 化 将 导 致 沥 青 混 凝 土 出 现 而 裂 痕 。 其 深 层 原 因 是 沥 青 混 凝 土 在 凝 固 究 的过 程 中 将 释 放 出 大 量 的 热 气 , 内部 温 度 会增高 , 在其 表 面 产 生 拉 应 力 , 后 在 混 凝 之 土 温 度 下 降 的 过 程 中 , 会 在 其 内 部 出 现 又 拉 应 力 。 境 温 度 的 变 化 也 会 在 其 外 部 产 环 生 很 大 的 拉 应 力 , 这 些 拉 应 力 超 出沥 青 当 混 凝 土 结 构 承 受 的 范 围时 , 会 出现 裂 痕 。 就 因 此 在 修筑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时 , 握 环 境 掌 温 度 和 拉 应 力 之 间 的 规 律 , 路 面 的 质 量 对 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1 1 四季温 差 的影 响 . 春 、 、 、 四 个 季 节 的 温 差 以 及 春 夏 秋 冬 天 气 温 的 大 起大 落对 沥 青混 凝 土路 面 的 结 构 有 一 定 的 破 坏 作 用 , 是 这 种 破 坏 作 用 但 相 对 来 说 是 比较 缓 慢 的 。 1 2夏季 高 温的 影 响 .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在 经过 高 温 的 洗 礼 之 后 , 急 剧 膨 胀 , 种 膨 胀 又会 受 到 沥 青 混 会 这 凝 土 本 身 结 构 的 约 束 , 样 就 会 导 致 路 面 这 表 层拉 应 力 增 大 , 而 出现 裂 痕 。 从 1. 冷 空气 大 雨 夕阳 的影 响 3 这 三 个 因 素 出 现 会 导 致 沥 青混 凝 土 路 面 的表 层 温 度 大 幅 度 下 降 , 其 内 部 的 温 而 度 下 降 得 相 对 较 慢 , 样 就 使 路 面 内外 温 这 度 形 成 差 距 , 成 拉 应 力 变 化 从 而 导 致 裂 造 不 是 很 大 的 情 况 下 , 造 成 了 沥 青 混 凝 土 就 路 面 的 开 裂 。 种 开 裂 也 发 生 在 气 温 差 比 这 较大 的温 和地 区 , 痕 的 间距 大 小 不 一 , 裂 小 则 几 米 , 则 近 百 米 , 最 大 间距 也 不 会 超 大 但 过 1 0 温 度 疲 劳 裂痕 破 坏 了路 面 的 平 整 0 m。 性 , 水 分 、 泥 趁 虚 而 入 , 入 路 面 的 内 让 淤 进 层, 蚀路基 , 腐 从而 也 形 成 了 “ 由表 及 里 ” 的 横 向裂痕 。 混 凝 土 裂 痕 进 行 处 理 , 要 有 以 下 两 种 方 主 法 : 1 增 加 沥 青混 凝 土 的 截 面 面 积 ;2 在 () () 裂痕处喷 射预应 力沥青混 凝土进行加 固 , 所 谓 预 应 力 沥 青 混 凝 土 就 是 在 沥 青 混 凝 土 承受负荷之前 , 先对其施加压 力, 成 了 预 形 种 人 工施 加 的 压 力 状 态 , 当其 因 温 度 变 化产 生拉 应 力 时首 先要 抵 消 这 种 人 工 施加 的 压 力 , 后 才 会 对 沥 青 混 凝 土 本 身 结 构 之 造 成 影 响 。 射 这 种 混 凝 土 就 相 当于 在 沥 喷 青混 凝 土 路 面 的 外 层 增 加 了一 个 保 护 层 。 4. 4更 换 法 当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的 温 度 裂 痕 很 严 重 时 , 有 效 的 弥 补 方 法 是 更 换 法 。 种 方法 最 这 是 将 裂 痕 处 已 经 受 损 的 沥 青 混 凝 土 挖 出 来 , 后 再 注 入 新 的 沥 青 混 凝 土 或 者 是 和 然 沥青混凝土相似的材料 。 更换前 , 在 必须 对 裂 痕 处 的 垃 圾 、 石 、 土进 行 清 理 并 让 其 碎 泥 保 持 干 燥 。 换 后 , 修 补 处 铺 上 一 些 石 屑 更 在 作 为 保 护 层 , 样 就 能 使 受 损 路 面 完 好 如 这 初。 4 5模 仿 生物 自动 修补 法 . 模 仿 生 物 自动 修 补 法 是 一 种 新 颖 的 处 理温度 裂痕的方 法 , 是一种 受到生物 自 它 动愈合功 能的启发 而创造 出来的方法 。 众 所 周 知 , 物 受 伤 后 , 内能 够 分 泌 一 种 类 生 体 似 于 愈 合 剂 的 物 质 , 种 物 质 能 够 帮 助 生 这 物 愈 合 伤 口。 仿 生 物 自动 修 补 法 就 是 依 模 照生 物 的 这 个 功 能 , 沥 青 混 凝 土 中 加 入 在 种 特 殊 的 化 学 物 质 , 其 内部 形 成 一 个 在
《2024年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范文

《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极端化趋势,高温、严寒、暴风雪等恶劣气候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特别是沥青路面在面临极端的温度波动时,更容易发生各种破坏。
本文将详细阐述极端气候下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并探讨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预防与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1. 极端高温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沥青路面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软化,降低其承载能力。
此外,高温还会导致路面材料老化加速,出现开裂、泛油等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性,还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
2. 极端低温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脆化现象,导致路面开裂。
同时,温度骤降还会造成路面的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形变破坏。
在冰冻环境中,由于水分的渗透和冻结,还可能产生冻胀和翻浆等现象。
3. 其他极端气候的影响暴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会导致路面的积水、积雪等问题,增加路面的水损害和滑移风险。
此外,这些极端天气还会对路面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加速路面的破坏过程。
三、沥青路面修复技术研究1. 传统修复技术传统的沥青路面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局部修复和整体修复两种方法。
局部修复主要是针对路面的局部破损进行修复,如裂缝修补、坑槽填充等。
整体修复则是通过更换破损的沥青混凝土板块或整体重铺来实现路面的修复。
这些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存在修复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2. 新型修复技术针对传统修复技术的不足,新型的沥青路面修复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应用。
包括以下方面:(1)热再生技术:利用专用设备对破损的路面进行加热软化,将旧沥青与集料混合再利用,实现对旧沥青路面的再造与修整。
此技术既经济又环保,能够显著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2)冷再生技术:通过冷再生设备对破损的路面进行破碎、筛分和混合,再加入新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重新铺设。
此技术无需高温加热,对环境影响较小,且修复效率高。
浅析气候环境对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规律

工 提供 参 考
关 键词 : 沥青 路 面 ; 改性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 工 ; 候 环境 ; 响 规律 施 气 影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U 4 62 7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号 : 0 9 7 6 2 ) 2 o 3 — 3 1 0 — 7 7(01 0 一 0 0 0 1
根 据 设 计 规 范 、 程 特 点 及 天 气 情 况 编 制 施 工 方 丁
度 与材料 施 工温 度 的关 系如 何 、 性沥 青混 凝 土 质量 案 。组 织建 设 、 量监 督 、 理 、 工 等单 位 相关 人 员 改 质 监 施
是否 能够得 到保 障 , 为公路 建设者 需破解 的 问题 。 成 京 和专 家 针对 初 春季 节气 候 特点 召 开施 工 方案 研 讨会 ,
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

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摘要:本文主要从气温和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对路面路基的影响及其原因,指出了自然环境的应对不当给路面所带来的各种危害。
关键词:公路路面工程自然环境气温湿度影响应对方法1 概述路基路面结构直接裸露在大气之中,除直接承受车轮荷载作用外,还直接受水、温度、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它们既有促进路面成型、稳定等有利的方面,也有促使路面软化、破坏和影响施工的不利方面。
而且实践表明,很多路面受到的自然力的破坏比遭受所施加的车轮荷载的破坏力更为严重。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随路面结构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有时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减。
而且它们的体积随路基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引起膨胀和收缩。
同时它们的几何性质和物理性质随温度与湿度产生的变化,将使路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复杂化。
如果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把自然因素考虑在内,那么路基路面结构则在车轮荷载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将提前提前出现损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年限。
本文则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自然因素对路面路基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
2 自然因素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
路面结构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随着周围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变化使路面材料的性质和状态发生相应的改变。
2.1 湿度对路面的影响2.1.1湿度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⑴大气降水和蒸发降水浸湿透水的路面并下渗而润湿路基,或者沿路面的裂缝渗入路基。
蒸发使水分从路基中逸出而促使路基趋于干燥。
⑵地面水地势低洼及排水不良的时候,积滞在路面附近的地面水通过渗漏和毛细润湿作用进入路基。
⑶地下水处于某一深度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毛细润湿和渗透作用进入路基。
⑷温度当路基内沿深度出现较大温度坡差时,土中水分温度差影响下以液态或气态由热处向冷处移动,并积聚在(或凝结)在此处。
2.1.2 湿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
湿度状况的变化是影响路面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路面中的水的影响与道路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季节、雨量、气温、蒸发条件及道路本身的排水能力等因素有关。
2024年沥青路面的裂缝及预防

2024年沥青路面的裂缝及预防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沥青路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会出现裂缝问题,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因此,本文将探讨2024年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方法,以保障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一、裂缝形成原因1. 交通负荷: 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车辆荷载不断增加,超过了路面的耐受能力,从而导致路面裂缝的形成。
2. 温度变化: 气候变化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高温时,沥青会软化,造成变形和开裂;低温时,沥青会变得脆硬,容易出现裂缝。
气候变化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水分侵入: 水分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水分进入路面中,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将导致路面开裂。
此外,水分还会导致路面的松散和沉降,进一步破坏沥青路面的完整性。
二、裂缝预防方法1. 设计阶段的预防措施在沥青路面的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形成。
- 合理的路面厚度设计: 在设计沥青路面时,应根据交通负荷和预期的使用寿命合理确定路面的厚度。
适当增加路面的厚度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 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 选择质量好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抗裂缝性能。
- 路面基层筑设: 加强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确保其均匀、稳定和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形成。
2. 施工阶段的预防措施在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形成。
- 控制沥青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的温度是预防裂缝的关键。
确保沥青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并根据天气条件进行调整。
高温下使用低温沥青,低温下使用高温沥青,可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 加强路面的密实: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振动器和滚筒进行密实,以确保沥青材料的均匀分布和较高的密实度。
这有助于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减少裂缝的发生。
施工温度控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施工温度控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引言: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教授和专家,我从事了多年的建筑和装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这篇专业性文章中,我将详细探讨施工温度控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通过准确的分析和经验总结,将为读者解释温度控制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路面的持久性。
1. 影响施工温度控制的因素在施工温度控制方面,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1 外部温度和气候条件:环境温度对沥青材料的性质和行为有直接影响。
高温会导致沥青流动性加大,低温则会降低其流动性。
此外,湿度、日照和风速等气候条件也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
1.2 混合料温度:混合料的温度会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粘合性能。
如果温度过低,混合料可能无法完全融合。
相反,过高的温度会使混合料变得粘稠,难以处理。
因此,控制混合料温度至关重要。
1.3 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操作温度也会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机械设备的加热系统和温度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对于保持施工温度稳定性至关重要。
2. 施工温度控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2.1 路面平整度:在沥青铺设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沥青浆料的流动性变差。
过高的温度会使沥青更加流动,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厚度和密实度,可能导致路面凹凸不平。
2.2 耐久性:施工温度影响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和粘结性能。
高温下施工可以促进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和粘结,提高路面的密实性,从而增加路面的耐久性。
适宜的温度控制有助于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分布和紧密连接,减少路面开裂和剥落的风险。
2.3 施工速度和效率:温度适宜的施工过程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效率。
合适的温度能够加快施工机械的操作速度,减少停机时间和施工中断,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温度控制方法和技巧为了实现良好的施工温度控制,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3.1 温度监测和控制设备:建议使用温度监测仪器和设备来实时监测施工材料和混合料的温度。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准确的温度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摘要:沥青路面的破坏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为大气温度和水的破坏。
研究表明,用于铺筑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感温性材料,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性能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面会产生不同的损坏形式,如低温开裂、高温车辙、拥包等,其疲劳寿命也受温度影响。
本文就此问题,浅谈一下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气温度沥青路面温度场
气温是引起路面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观测资料可知,由于路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作用,沥青路面的最高温度可比气温高出23℃,阳光、温度、空气等大气因素可以引起沥青路面的老化,使沥青丧失黏塑性。
路面变得脆硬、干涩、暗淡而无光泽,抗磨性能降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相继出现松散、裂缝以至大片龟裂。
日照愈强烈、气温愈高、空气愈是干燥和流通,则路面老化速度愈快。
气温昼夜温差大,会使路面长期经受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使物质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气温的降低,沥青的黏滞度增高,强度增大,变形能力降低,此时易出现脆性破坏。
气温下降,特别是急骤降温时,沥青层受基层的约束而不能迅速收缩就会生产很大的温度应力,若累计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路面便会开裂。
在高温条件或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产生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部分形成车辙病害。
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维修,路面车辙病害将加剧路况的恶化,直接威胁行车安全,也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如果路面的基层为半刚性基层,由于其自身刚度大,抗变形能力较差,在温度骤然下降时会产生收缩变形,而其下卧层(土基或底基层)与该层之间的摩阻作用抑制了其收缩,从而在该层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基层就会产生裂缝。
半刚性基层开裂以后,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裂缝处会形成一个“薄弱点”,该点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会使沥青面层底面产生应力集中。
如果沥青面层较薄,则会引起开裂,随之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
直至沥青层表面。
这种裂缝称为反射裂缝,它一般为横向裂缝。
年温差太大容易引起沥青路面裂缝。
因冬季气温下降引起沥青路面或基层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其路面裂缝的原理与上述相同,一般为与道路垂直的横缝。
基层干缩或冻缩产生裂缝以横缝居多。
另外,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太高或速度太快也会产生横向裂缝。
对于已出现的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对较小的纵缝和横缝,一般用灌注热
沥青材料加以封闭处理。
对于较大的裂缝。
则用填塞沥青石屑混合料处理。
对于大面积的龟裂、网裂,通常采用加铺封层或沥青表面处置的方法进行处理。
网裂、龟裂严重的路段在补强基层后重新翻修,沥青面层常有因基层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反射裂缝。
因此,在基层施工中,及时的养护、良好的接头处理及整体强度是有效防治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
为了延缓和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或采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②采用适当的沥青面层厚度,或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12cm~15cm的碎石过渡层;③当采用二灰稳定粒料或灰土稳定粒料时,集料含量应控制在75%-85%,以增强抗裂性能;④在半刚性基层顶面或沥青层之间设置各种土工合成材料,或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炎热的夏天,沥青路面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路面结构内会产生不稳定热流,构成了路面的温度场,使路面体内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路面结构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就会受到损伤;在寒冷的冬季,路面还要经受低温的考验. 笔者针对这种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沥青路面开裂、破坏的影响,采用有限单元法,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气候条件,选择北京市7 月份、1 月份的温度,对沥青路面的温度场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沥青路面温度和气温的变化曲线
沥青路面温度和气温的变化速率
气温日变化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日最高气温一般在12:00 至14:00 达到,日最低气温一般在凌晨04:00 至06:00. 从最低气温上升到最高气温一般在10 h 左右,从最高气温降至最低气温却需要14 h 以上。
在进行有限元计算时,以06:00作为时间起点,对24 h 内道路各结构层的温度变化进行计算分析。
A.冬季温度场分析:
首先对冬季情况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道路各结构层24 h 内温度变化情况。
沥青路面面层温度的日最高温度为-9 ℃,最低温度为-22 ℃. 日波动幅度为12 ℃。
面层底部的温度的日波动量约为3 ℃。
在基层底部,其温度日波动量约为1 ℃。
在底基层底部,温度日波动量。
温度梯度是衡量结构内部温度不均匀性的指标,在很小的范围里,温度梯度过大,就会产生明显的温度应力。
道路表面温度梯度正负变化点分别07:00 和17:00,沥青路面的表面层的温度梯度变化最为明显,14:00出现最大正温度梯度,04:00 出现最大负温度梯度。
表面层的温度梯度波幅约为75 ℃/m,面层的厚度是15 cm,面层上下的温度差为1. 125 ℃。
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梯度的波将会越
来越小,对于土基,其温度梯度波幅约为13 ℃/m。
在1 d中,白天正温度梯度和夜间负温度梯度在小范围内变化,由此可以看出面层是最容易出生应力集中的地方,道路的破坏也是从面层开始的。
B.夏季的温度场分析:
在对道路在冬季时结构内部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应力变化计算的基础上,对夏季时1 天内道路结构内部温度以及温度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沥青路面表面的温度日波动幅度最为明显,约为26 ℃。
在表面层底部温度的日波动量约为8 ℃。
在基层底部,其温度日波动量最大约为3 ℃。
在底基层底部,温度日波动量仅仅只有0. 5℃。
对于土基,温度变化很小。
夏季与冬季路面温度变化虽然不同,但其他层与面层的相位差却不随季节变化,保持稳定。
夏季路面的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冬季路面温度变化幅度。
在夏季沥青表面层温度梯度波幅最大,最大正温度梯度出现在14:00,最大负温度梯度出现在02:00。
路表温度梯度正负变化点分别在05:00 和18:30,同样和华北地区日出日落的时间重合。
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梯度的波幅越来越小,沥青面层中部温度梯度波幅约为101 ℃/m,基层底部温度梯度的波幅约为90 ℃/m,底基层底部的温度梯度波幅约为21 ℃/m,土基的温度梯度波幅约为14 ℃/m。
夏季炎热季节较大反复的压应力对路面结构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破坏过程,工程实际中表现出沥青路面出现拥包现象。
夏季和冬季比较,夏季炎热的时间段对路面更容易产生破坏,适当的采取保护措施( 比如给路面降温) 是非常必要的。
结束语: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对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若能根据气象资料准确地预估夏季高温季节沥青路面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状况,则可以大大地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针对性,并实现不同路面层次使用不同等级的沥青结合料。
在工程施工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大气温度的破坏和改善措施,才能减少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损坏,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