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压裂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注入工艺,通过将高压液体注入井内,以破裂岩石层,提高油田产能和采收率。
本文将对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一、体积压裂技术概述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将高压液体(通常为水和化学添加剂)注入井内,以破裂岩石层,增加岩石层渗透性,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的工艺技术。
通过压裂,可以将岩石层内的油气资源释放出来,提高油气流体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在油田开发中,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产手段。
二、体积压裂技术的适用性分析1. 地质条件的适用性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对砂岩、页岩等不透水性较强的地层进行改造,提高其渗透性。
在一些较为坚硬的地层中,体积压裂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油气产能。
在一些软弱易破碎的地层中,压裂作业可能会导致地层破裂不均匀或者塞曲,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地层的破坏。
在选择体积压裂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
在一些产能较低或者排采面积较小的油井中,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特别是对于老旧的油气井,在适当情况下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井寿命,提高油气产量,实现提高采收率、增产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3. 环境友好性体积压裂技术在进行作业时需要大量水资源以及添加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进行体积压裂作业需要谨慎处理,避免对当地水资源造成破坏。
体积压裂作业中所用的化学添加剂也需要对环境友好性进行考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 成本控制问题体积压裂技术在进行作业时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投入,成本较高。
因此在选择是否采用体积压裂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
三、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某油田开发单位在对一口老旧的油井进行改造时,采用了体积压裂技术,通过压裂作业将井下岩石层进行了改造,随后进行试采,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井的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体积压裂)

压裂液用量(m3) 阶段 累积 2 1 3 4 4 8 5 13 6 19 7 26 24 50 5 55 2 57
MI Energy Corporation
DB22-3井q412号层主压裂施工工序表 表2-1
步 骤 1 2 3 8 9 施工时间 阶段 min 108.3 120.0 110.0 2.7 2.8 累积 min 108.3 228.3 338.3 341.0 343.8 工 序 I型液 II型液 I型液 I型液 I型液 排量 m3/min 6.0 5.0 5.0 6.0 6.0 100目粉 砂 100目粉 砂 20-40陶 粒 20-40陶 粒 20-40陶 粒 20-40陶 粒 20-40陶 粒 支 撑 剂 类型 kg/m3 砂比 % 用量 m3 累积 m3 压裂液 用量 m3 650.0 600.0 550.0 16.0 16.7 累积 m3 650.0 1250.0 1800.0 1816.0 1832.7
开钻日期 完钻日期 完钻井深 m 水泥返深 m
固井质量 套管规范mm 射孔枪型 孔 密
人工井底 2373.56 m
套管头至补心 距m
套管 接箍 m
MI Energy Corporation
射孔层段数据
射孔井段(m) 序号 层号 自 2208.7 2192.7 2190.1 2181.9 2156.1 5 61 2154.1 2152.7 0.3 1.4 1.4 16 22 22 至 2204.3 2191.7 2189.1 2180.7 2154.4 11.6 1.6 7.2 24.6 夹层 厚 度(m) 射开 4.4 1.0 1.0 1.2 1.7 有效 4.4 1.0 1.0 1.2 1.7 孔 密(孔 /m) 16 16 16 16 16 孔 数 应射 70 16 16 19 27 实射 70 16 16 19 27
体积压裂

体积压裂1体积压裂体积压裂是指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从而增加改造体积,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1.1体积压裂机理体积压裂的作用机理: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实施改造,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裂缝的同时,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沟通,以及在主裂缝的侧向强制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次生裂缝上继续分支形成二级次生裂缝,以此类推,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
从而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层打碎,实现长、宽、高三维方向的全面改造,增大渗流面积及导流能力,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1.2体积压裂的地层条件1)天然裂缝发育,且天然裂缝方位与最小主地应力方位一致。
在此情况下,压裂裂缝方位与天然裂缝方位垂直,容易形成相互交错的网络裂缝。
天然裂缝的开启所需要的净压力较岩石基质破裂压力低50%。
同样,有模型研究复杂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关系,以及天然裂缝开启的应力变化等,建立了天然裂缝发育与扩展模型,研究表明,在体积改造中,天然裂缝系统会更容易先于基岩开启,原生和次生裂缝的存在能够增加复杂裂缝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增大改造体积。
2)岩石硅质含量高(大于35%),脆性系数高。
岩石硅质(石英和长石)含量高,使得岩石在压裂过程中产生剪切破坏,不是形成单一裂缝,而是有利于形成复杂的网状缝,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裂缝体积。
3)敏感性不强,适合大型滑溜水压裂。
弱水敏地层,有利于提高压裂液用液规模,同时使用滑溜水压裂,滑溜水黏度低,可以进入天然裂缝中,迫使天然裂缝扩展到更大范围,大大扩大改造体积。
2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太沙基(K. Terzaghi)早在1923年就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阐明了粒材料与连续固体材料在应力--应变关系上的重大区别,从而使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
σσ+μ=’式中σ为平面上法向总应力, kPa; σ′为平面上有效法向应力, kPa; μ为孔隙水压力, kPa。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破裂并形成通过缝隙流动的液体的技术。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和油田开采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本文将对体积
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首先,体积压裂技术在增加油井产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压裂液注入岩石后,高压液
体能够在岩石中形成裂缝和孔隙,使油气得以向井口移动。
此外,压裂技术还有可能在需
要的深度内创造新的孔隙,提高油田储量。
其次,体积压裂技术可以帮助油井更快地达到最佳产量和最佳采收,从而缩短油井开
采周期。
对于井深较浅、产量较低的油井,压裂技术可以使其产量增加几倍,从而提高油
田的经济效益。
此外,体积压裂技术在油井维护和保养方面也具有优异的表现。
油井在长期采油过程
中容易出现堵塞和垂直液面降低等问题。
压裂技术可以形成新的油层通道,使液面上升并
削减井底堵塞。
体积压裂技术还能够改善油井的稳定性和产能。
然而,体积压裂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压裂技术的成本高,特别是当需要
水力压力和注入比较大的时候。
其次,压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压裂液中的一些
化学物质对环境和水资源有潜在的危险。
综上所述,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着广泛适用性。
尽管压裂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大大超越成本。
注意到压裂带来的环境风险,必须采取有力的
措施来控制化学物质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扩散。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压注入液体来增加油井产能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
本文将对体积压裂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油藏压力低、产能下降的情况。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增长,油藏中的剩余原油会逐渐减少,导致油井产量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体积压裂技术可以通过高压注入液体来刺激油藏,提高油井产量。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含有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低渗透油藏指的是岩石孔隙结构狭小、渗透率低的油藏。
由于油井周围的岩石非常紧密,原油无法自由流动到井口,因此需要采用压力增加的方法来将原油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体积压裂技术通过高压注入液体,将岩石破裂,使原油能够顺利流向井口。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伴生气体油藏的开发。
伴生气体油藏通常指的是油藏中除了原油外,还含有大量气体(如天然气)。
由于气体的存在,原油的流动受到阻碍,导致产能下降。
体积压裂技术可以通过高压注入液体,将油藏中的气体驱出,从而提高油井产量。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水平井的开发。
水平井是一种在井筒中进行水平方向钻探的油井,相比传统的垂直井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容易与油藏接触。
体积压裂技术可以在水平井中通过高压注入液体,刺激井周围更大的岩石面积,从而提高油井产能。
体积压裂技术适用于油藏地质条件复杂的开发。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油藏中,岩石构造复杂,孔隙分布不均匀,导致原油流动受到限制。
体积压裂技术可以通过高压注入液体,将这些复杂的岩石破裂,从而改善油藏的流动性,提高油井产能。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它可以用于油藏压力低、产能下降的情况,适用于含有低渗透油藏和伴生气体油藏的开发,适用于水平井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开发。
通过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田的寿命,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体积压裂的原理和应用

体积压裂的原理和应用一、引言体积压裂(Volume Fracturing)是一种常用于岩石裂缝间隙的强制增大和扩展的工程技术。
它通过将高压液体注入岩层,迫使裂缝张开和扩展,从而提高油气储集层的渗透性,促进油气的流动和采收。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体积压裂的原理和应用。
二、体积压裂的原理体积压裂是基于岩石力学原理和流体动力学原理的工程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创建裂缝体积压裂首先需要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创建裂缝。
在注入过程中,液体通过高压泵将岩层内的裂缝张开和扩展。
这种高压注入的作用类似于在地下岩石中施加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岩石发生破裂和裂缝。
2. 砂类介质注入在裂缝形成后,需要将砂类介质注入其中。
通过注入砂类介质,可以防止裂缝在压力释放后闭合。
砂类介质具有较高的颗粒度和流动性,可以在裂缝中填充,增加渗透性,促进油气的流动。
3. 压力释放在创建裂缝和注入砂类介质后,需要逐渐释放压力。
当压力释放时,裂缝中的砂类介质会保持裂缝张开状态,从而形成一条可供油气流动的通道。
三、体积压裂的应用体积压裂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其主要应用包括:1. 增加油气产量体积压裂可以通过扩大油气储集层中的裂缝和通道,增加储集层与井筒之间的渗透性,提高油气的产量。
通过体积压裂,可以使原本无法开采的低渗透性储层具备经济开发的潜力。
2. 增加油气储量体积压裂可以改善储集层的渗透性,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
在一些含气或含油岩层中,由于岩石的裂缝狭小,无法有效采收储量。
通过体积压裂,可以扩大裂缝,提高岩石的渗透性,从而增加油气储量。
3. 增加注水效果体积压裂不仅可以应用于增加油气产量,还可以应用于改善注水效果。
在一些含水层的油田中,为了提高采油效果,需要通过注水来增加储层的压力。
通过体积压裂,可以增加注水井与储集层之间的渗透性,提高注水效果。
4. 油气储层评价体积压裂可以用于油气储层的评价。
通过对岩石进行体积压裂实验,可以评估岩石的裂缝发育程度、渗透性和强度等参数,为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分析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油田开发的井下作业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来打破油层中的裂缝,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油层特征、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体积压裂技术的适用性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
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油田中,油层裂缝发育、孔隙度高、渗透性好,适合采用体积压裂技术。
地层稳定性较好、地质构造简单、地应力状态适宜的油田也较容易实施体积压裂技术。
而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油田中,如硬层岩石、页岩等,体积压裂技术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油层特征对体积压裂技术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油层的裂缝发育情况和孔隙度是衡量体积压裂技术适用性的重要指标。
油层中裂缝发育较好、孔隙度高的情况下,通过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油层资源,提高采收率。
油层的渗透性也是影响体积压裂技术适用性的因素。
如果油层的渗透性较差,即使进行体积压裂,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工程技术对体积压裂技术的适用性也有一定影响。
首先是液体或气体的压裂剂的选择。
不同的油田和地质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的压裂剂,以达到最佳的压裂效果。
其次是压裂液的注入方式和注入井网的设计,这将直接影响到体积压裂技术的实施效果。
合理的井距、井网布局以及合适的压裂参数设置也是决定体积压裂技术适用性的关键。
经济效益是评价体积压裂技术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积压裂技术的实施需要相对较高的投资,包括井下施工设备、压裂剂、人力资源等。
只有在预计的油井增产量能够弥补投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盈利时,体积压裂技术才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体积压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适用性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油层特征、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只有在适合的地质条件下,油层具备一定的裂缝发育和渗透性,并且工程技术能够合理实施,并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时,体积压裂技术才能得到有效应用,并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体积压裂 03

体积压裂体积压裂是指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从而增加改造体积,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1.1 体积压裂机理体积压裂的作用机理: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实施改造,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裂缝的同时,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沟通,以及在主裂缝的侧向强制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次生裂缝上继续分支形成二级次生裂缝,以此类推,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裂缝网络。
从而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层打碎,实现长、宽、高三维方向的全面改造,增大渗流面积及导流能力,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体积压裂的提出,是基于体积改造这一全新的现代理论而提出。
体积改造理念的出现,颠覆了经典压裂理论,是现代压裂理论发展的基础。
常规压裂技术是建立在以线弹性断裂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理论下的技术。
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假设压裂人工裂缝起裂为张开型,且沿井筒射孔层段形成双翼对称裂缝。
以1条主裂缝实现对储层渗流能力的改善,主裂缝的垂向上仍然是基质向裂缝的“长距离”渗流,最大的缺点是垂向主裂缝的渗流能力未得到改善,主流通道无法改善储层的整体渗流能力。
后期的研究中尽管研究了裂缝的非平面扩展,但也仅限于多裂缝、弯曲裂缝、T 型缝等复杂裂缝的分析与表征,但理论上未有突破。
而“体积改造”依据其定义,形成的是复杂的网状裂缝系统,裂缝的起裂与扩展不简单是裂缝的张性破坏,而且还存在剪切、滑移、错断等复杂的力学行为(图1)。
1.2 体积压裂的地层条件1)天然裂缝发育,且天然裂缝方位与最小主地应力方位一致。
在此情况下,压裂裂缝方位与天然裂缝方位垂直,容易形成相互交错的网络裂缝。
天然裂缝的开启所需要的净压力较岩石基质破裂压力低50%。
同样,有模型研究复杂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关系,以及天然裂缝开启的应力变化等,建立了天然裂缝发育与扩展模型,研究表明,在体积改造中,天然裂缝系统会更容易先于基岩开启,原生和次生裂缝的存在能够增加复杂裂缝的可能性,从而极大地增大改造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改造对象
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储层改造的体积越大(以页岩气为例), 压后增产效果越明显,储层改造体积与增产效果具有显著的正相 关性。
SRV=106ft3
1ft3=0.028m3 1ft=30.48cm=12in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作用机理 • 体积压裂具体作用方式为: 通过压裂的方式对储层实施改造,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 裂缝的同时,通过分段多簇射孔、高排量、大液量、低粘 液体、以及转向材料及技术的应用,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 和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 沟通,以及在主裂缝的侧向强制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次生 裂缝上继续分支形成二级次生裂缝,以此类推。让主裂缝 与多级次生裂缝交织形成裂缝网络系统,将可以进行渗流 的有效储层打碎,使裂缝壁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 使得油气从任意方向的基质向裂缝的渗流距离最短,极大 的提高储层的整体渗透率,实现对储层在长、宽、高三维 方向的全面改造,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几种压裂概念
体积压裂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缝网压裂Fracture network 同步压裂synchronous fracturing 整体压裂integral fracturing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同步压裂
– “分段多簇”射孔技术 – 快速可钻式桥塞工具 – 大型滑溜水压裂技术
•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 用
SRV的应用
分段多簇射孔的特点是:一次装弹+电缆传输+液体输送+桥 塞脱离+分级引爆,每级分4~6 簇射孔,每簇长度0.46~ 0.77m,簇间距20~30m,孔密16~20孔/m,孔径13mm,相 位角60°或者180°
• 对于给定的地层条 件,随着裂缝渗透率 的增加注入水量逐 渐增加,但是增加的 幅度也越来越小。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SRV的概念
所谓“体积压裂”就是指在水力压裂过 程中,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和脆性岩石产生 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 错的裂缝网络,从而增加改造体积,提高初 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作用机理 “体积压裂”理念的提出,颠覆了经典压裂理论,体 积改造形成的已经不再是双翼对称裂缝,而是复杂的网状 裂缝系统,裂缝的起裂与扩展不简单是裂缝的张性破坏, 而且还存在着剪切、滑移、错段等复杂的力学行为。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作用机理
体积压裂地层改造理想网络裂缝示意图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整体压裂
• 整体压裂是结合井网而进行的压裂施工技术。
• 整体压裂是针对相应的井网进行压裂优化。比如 缝长、缝宽、缝长比(裂缝半径)等。用于常规低 渗透压裂。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整体压裂
• 给定的裂缝导流能 力随着缝长比的增 加注入水量也逐渐 增加,但增加的幅度 越来越小;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SWF压裂
不同压裂液体系性能对比
新型压裂液 残渣含量(mg/L) 导流能力保留率% 岩心伤害率% 降阻率% 表面张力(mN/m) 界面张力(mN/m) 6.1 >90 22.58 >70 28.26 0.517
优化的胍胶压裂液 90 ﹤55 52.3 >55 21.05 0.685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 用
SRV的应用
通过运用微 地震裂缝诊 断技术,证 实水平井分 簇射孔分段 压裂形成网 络裂缝,提 高了压裂体 积。
井下微地震波裂缝监测结果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 用
SRV的应用
压裂改造效果: 压裂改造后4 个月的累计产量 随着改造体积的 增加而增加,压 后3年增加的幅度 更大,这充分说 明体积改造对页 岩气压后产量的 重要作用。
提用
SWF压裂
• • 滑溜水压裂(slick water fracture) 指的是伤害低、粘度低、摩阻低的液体。 滑溜 水一般由降阻剂,杀菌剂,粘土稳定剂及助排剂 等组成,与清水相比可将摩擦压力降低70-80%, 同时具有较强的防膨性能,其粘度很低,一般在 10mPa.s以下。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 用
SRV的应用
该工具是从直井常规铸铁、可回收式桥塞发展而来, 下入方式通常采用连续油管、水力爬行器或人工泵入。技 术特点包括节省钻时(同时射孔及坐封压裂桥塞);易钻, 易排出(小于35min钻掉,常规铸铁大于4h)。适用于套 管压裂,可满足所中套管尺寸需要。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 用
• 同步压裂技术是指两口或更多的邻近平行井同时 压裂。目的是使地层收到更大的压力作用,从而 通过增加水力裂缝网的密度,产生一个复杂的裂 缝三维网络,同时也增加压裂工作的表面积 。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缝网压裂
• 缝网压裂技术是利用储层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值与裂缝 延伸净压力的关系, 当裂缝延伸净压力大于储层天然裂 缝或胶结弱面张开所需的临界压力时,产生分支缝或净 压力达到某一数值能直接在岩石本体形成分支缝,形成 初步的缝网系统;以主裂缝为缝网 系统的主干,分支缝 可能在距离主缝延伸一定长度后又回复到原来的裂缝 方位, 或者张开一些与主缝成一定角度的分支缝,最终 都可形成以主裂缝为主干的纵横交错的网状缝系统, 这 种实现网状效果的压裂技术统称为缝网压裂技术。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作用机理 常规压裂技术是建立在以线弹 性断裂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理论的技 术,该技术是假设人工裂缝起裂为 张开型,且沿井筒射孔层段形成双 翼对称裂缝,以一条主裂缝为主导 实现改善储层渗流能力,主裂缝的 垂向上仍然是基质向裂缝的长距离 渗流,主流通道无法改善储层的整 体渗流能力,后期研究中尽管研究 了裂缝的非平面扩展,但也仅限于 多向缝、弯曲裂缝、T型缝等复杂裂 缝的分析与表征,但理论上未有突 破。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作用机理
水力压裂过程中,当裂缝延伸净压力大于两个水平主应力的 差值与岩石的抗张强度之和时,容易产生分叉缝,多个分叉缝就 会形成“缝网”系统,其中,以主裂缝为“缝网”系统的主干,分 叉缝可能在距离主缝延伸一定长度后,又恢复到原来的裂缝方位, 最终形成以主裂缝为主干的纵横“网状缝”系统。
原胍胶压裂液 213 ﹤20
23 0.725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SWF压裂
滑溜水压裂和交联冻胶压裂改造范围曲线对比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SRV的应用
• 体积压裂技术在美国Barnett页岩气的开 发中最具代表性,储层改造的主体技术有: 水平井套管完井+分段多簇射孔+快速可钻 式桥塞+滑溜水多段压裂。 储层改造技术关键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改造对象
体积压裂改造对象是基质孔隙性储层,天然裂缝 不发育,低渗、超低渗油气藏。这类油气藏的压裂裂 缝仅扩大了井控面积,但由于垂直于人工裂缝壁面方 向的渗透性很差,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垂向渗流能力, 导致压裂产量低或者压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通过体 积压裂在垂直于主裂缝方向形成人工人工多裂缝,改 善了储层的渗流特性,提高了储层改造效果和增产有 效期。
应 用
SRV的应用
3、大型滑溜水压裂技术
技术特点为大排量、大液量、大砂量、小粒径、低 砂比。主要施工参数为:排量10m3/min以上,每段压裂 液量1000-1500m3,每段支撑剂量100-200t,支撑剂以 40/70目为主,平均砂比3%-5%。 施工步骤为: 1)第一段采用油管或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提出射孔枪; 2)从环空进行第一段压裂;3)凝胶冲洗井筒;4)用液 体泵送电缆+ 射孔枪+ 桥塞工具入井;5)电引爆座封 桥塞,射孔枪与桥塞分离,试压(约过射孔段25m);6) 拖动电缆带射孔枪至射孔段,射孔,拖出电缆;7)压裂 第二层,重复步骤4~7,实现多层分段压裂。
低渗透油气藏
体积压裂技术
贝思特达油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The world because of your change
•SRV的作用机理
•大型滑溜水压裂
•SRV的应用
SRV的提出
• 随着低渗、超低渗油气藏的开发,由于受到储层条件、 注采井网、压裂工艺等多重限制,单一增加缝长来提 高超低渗油藏产量效果不明显,常规压裂工艺改造难 以实现该类油气藏的商业开采,所以必须探索研究新 型的压裂改造技术。 • “体积压裂”的提出具有深刻意义,国外已将此工艺 技术应用于致密页岩气藏的成功开发,其必将逐渐成 为低渗、超低渗油气藏、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经 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
提出及概念 作用机理
滑溜水压裂
应用
SWF压裂
滑溜水的出现跟其开发背景是分不开的。随着美国福特沃 斯盆 地barnett页岩的开发,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Barnett页岩石 英矿物含量高,天然裂缝发育,因此低粘度的液体更容易进入 地层沟通天然裂缝,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裂缝体系;另外由于 裂缝复杂,形成的单个裂缝宽度很窄,因此对于支撑剂粒径要 求较小,更重要的是,页岩储层较低产气量,高砂比形成高的 铺置浓度是没有必要的,可采用低砂比,这对压裂液粘度的要 求不高。页岩储层一般具有厚度大的特点,因此为了沟通更多 天然裂缝和更大泄流面积需要提高排量,所以要求泵注液体的 摩阻要低。页岩储藏压裂改造规模大,所需液量大,所以要求 液体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