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_AIX6操作系统部署方案设计和安装配置指南
2024年度IBMAIX5Lv6系统管理指南PPT模板

推荐学习资源:IBM官 方文档、技术论坛、在 线课程等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5
26
06
应用部署与调优技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3
27
常见应用部署方法
01
02
03
04
本地部署
直接在IBMAIX5Lv6服务器上 安装应用程序,适用于小型应
用和测试环境。
分布式部署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部署在 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可扩展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
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硬件 故障等意外情况,制定详细的灾 难恢复计划,确保业务连续性。
2024/3/23
21
存储性能优化建议
监控存储性能
定期监控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如IOPS、吞吐量、延迟等,及时发 现并解决性能瓶颈。
优化存储配置
根据性能监控结果,调整存储设备配置,如增加缓存、调整RAID 级别或逻辑卷大小等。
2024/3/23
30
07
总结与展望
2024/3/23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31
关键知识点回顾
AIX系统基本概念和架构
2024/3/23
系统管理与维护
系统安装与初始化配置
性能监控与调优
32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02
03
04
掌握了AIX系统的基本操作和 常用命令
了解了系统性能监控和调优的 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
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系统故 障
AIX 系统安装指南

图2-30 选择 En0 步骤 11 输入主机名,如所示。
图2-31 输入主机名 步骤 12 输入 IP 地址及掩码,如所示。
图2-32 输入 IP 地址及掩码 步骤 13 系统提示 OK,如所示。
图2-33 系统提示 OK 步骤 14 其他选项不用配置,退出配置助手。
安装基本操作系统包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 1 插入 AIX 操作系统第一张光盘到光驱中。 步骤 2 以 ROOT 用户登录到系统中,执行 shutdown–F 命令。 步骤 3 如果系统无法通过命令宕机时,就直接按住系统的开关,直至关机。 步骤 4 等待 LED 板上出现 OK 符号,表示该系统硬件检测通过。 步骤 5 按面板上的白色电源开关,启动机器。
pakage,而不需要一个一个的选择 file_set。系统会将属于该 pakage 的所有 file_set 安装 到硬盘中。安装过程中,系统会 zidong 提示换盘。共需要安装如下 pakage:
(RAC 专用)
(兼容包)
(支持 which_fileset 命令 AixReleaseContentList)
不选择提交,保存文件选为 YES,license 选 YES。 步骤 9 安装完毕。
使用 oslevel-r 查看系统的 ML 级别,如果需要升级 ML,并且手中有 ML 光盘,请按照 如下方法操作。 没有光盘时,可以根据需要先从 http 下载需要的 RML(ML),根据下载中给出的提示 进行操作。 提示举例: Putthepackageinthe/usr/sys/. Extractthefilesetsfromthepackagebyusingthefollowingcommands: cd/usr/sys/ gzip-d-c|tar-xvf– Backupyoursystem. mksysb–i/dev/cd0
IBM AIX6.1操作系统安装指导

AIX操作系统安装实施工艺指导(V1.1)修改记录目录1前言 (4)1.1编写目的 (4)1.2预期读者 (4)2硬件资源划分 (5)3AIX操作系统安装 (7)3.1通过光盘的全新安装 (7)3.1.1BOS基本的操作系统安装 (7)3.1.2安装扩展软件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打Fix packs补丁 (15)3.1.4验证软件安装 (16)3.1.5完成操作系统安装 (16)3.2通过MKSYSB磁带定制安装 (17)3.2.1设置启动顺序 (17)3.2.2选择install from a System Backup的安装方式 (20)3.2.3开始安装 (21)3.2.4安装完成后操作系统自动重启动 (22)4操作系统配置 (23)4.1设置主机名 (23)4.2配置IP地址 (24)4.3配置网络路由 (27)4.4设置系统时区及时间 (29)4.5参数设置 (31)4.6关闭不使用的系统服务 (32)4.7LVM管理 (33)1前言1.1编写目的1.2预期读者2硬件资源划分对于型号为p570、p590、p595的设备,需要划分分区或全分区使用时,需要考虑板卡冗余配置,因为如果rootvg的两块镜像磁盘连接在同一个SCSI背板上,背板或SCSI总线出故障时,rootvg镜像将失效,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
为了避免硬件的单点故障,建议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板卡划分:1、rootvg的两块镜像硬盘,分布到不同背板的I/O插槽内2、光纤卡的两块HBA卡,分布到不同背板的I/O插槽内3、网卡的主、备卡,分布到不同背板的I/O插槽内p570,如下图,镜像的盘或卡应该分别纵向不同的Node上p59X,如下图,rootvg镜像的两块磁盘分别分布在P1、P2上,如红色填充的146G硬盘两块冗余的网卡5701、光纤卡280D,分布在P1/P2,如红色填充所示:3AIX操作系统安装本文档是针对AIX6.1操作系统编写的,介绍了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通过光驱引导系统,执行通过光盘安装的全新安装方法;二是从磁带机引导系统执行通过mksysb备份带的恢复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IBM小型机-AIX6.1系统安装教程

IBM⼩型机-AIX6.1系统安装教程AIX6.1系统安装教程由于⼯作原因,公司让我帮忙部署AIX⼩型机的系统,在各处找了很多教程,也请教了⼤佬协助(感谢⼤佬的帮助),下⾯以图⽂的形式总结了AIX 6.1系统的安装过程。
准备⼯作硬件准备:安装光盘,rj45转usb串⼝线(可以购买绿联转换线),笔记本,远程连接⼯具软件、串⼝驱动安装包环境准备:1、在笔记本安装串⼝驱动,安装成功后,在计算机管理(右键桌⾯计算机 -> 管理 ->设备管理器)中可以看到串⼝驱动设备。
2、将串⼝线的rj45⽹⼝插⼊⼩型机的”S1”⽹⼝上,如下图。
3、将串⼝线的usb⼝插⼊到笔记本中。
4、打开远程连接⼯具,新建连接;配置如下:终端:Serial端⼝:COM 5(在计算机管理看到的端⼝号)波特率:19200流控:RTS/CTS安装教程1、连接到IBM设备成功后(先插串⼝线再给设备插⼊电源),进⼊登录页⾯(如下图),输⼊账号密码;默认账号密码:admin admin2、登录成功后(如下图),输⼊1,点击Enter回车;3、下图中,输⼊1,点击Enter回车;4、下图中,输⼊6(power on),点击Enter回车;5、等待⼏秒后,出现提⽰(如下图),点击Enter;然后等待系统开机(会听到芜湖起飞的声⾳);系统开机后需要等待⼏分钟进⾏系统⾃检。
6、出现下图页⾯,在出现Speaker之前,按数字键5;(可以多点击⼏次)等待⼏分钟;注:这⾥很多⼈会因为没有在出现Speaker之前按数字键,会导致不会出现第七步骤,这⾥可以耐⼼点多尝试⼏次。
7、出现下图,表⽰服务器启动成功,按数字键2,然后Enter回车;等待⼏分钟;8、下图输⼊密码:admin,然后Enter回车;等待⼏分钟;9、下图按1,按Enter回车,等待1分钟左右;10、下图按1,按Enter回车,等待1分钟左右;11、下图按2,按Enter回车,等待1分钟左右;12、如下图,直接按Enter回车;13、下图按Enter回车,开始安装系统,需要等待2⼩时左右;14、出现下图,表⽰服务器正在安装系统中;15、系统安装结束后会⾃动重启,进⼊下图页⾯。
IBM_AIX5.3_6.1操作系统Initiator_软件安装和配置指导书

AIX 5.3/6.1操作系统Initiator软件安装和配置指导书1 安装环境:1.1 应用系统信息操作系统版本:IBM AIX 5.3(补丁级别:5300-02)内核版本:Initiator版本:AIX iSCSI SW (Ethernet SAN) Initiator for AIX 5.3.0.20操作系统版本:IBM AIX 6.1(补丁级别:6100-00-01-0748)内核版本:Initiator版本:AIX iSCSI SW (Ethernet SAN) Initiator for AIX 6.1.0.02 Initiator安装过程2.1 软件安装AIX 5.3/6.1 默认安装iscsi initiator软件。
如下命令确认系统是否安装相应软件包:AIX 5.3AIX 6.1也可执行下列命令查看,显示Available即为已安装iscsi软件。
说明:●如果系统没有安装iSCSI HBA卡,则软件iSCSI initiator对应为iscsi0,否则则往后递推:如果安装2块iSCSI HBA卡,则HBA对应为iscsi0和iscsi1,软件iSCSI initiator对应为iscsi2。
3 软件配置过程3.1 配置initiator名称(1) step1(进入配置界面)(2) step2(选择适配器)执行smit iscsi之后,会进入如下界面,选择“iSCSI Protocol Device”(3) step3(选择适配器)确定后会进入如下界面,选择“Change /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iSCSI Protocol Device”(4) step4(选择适配器)确定之后会进入如下界面,如果没有安装HBA卡的话iscsi software intiator应该对应为iscsi0。
本系统安装了2块iSCSI HBA卡(对应为iscsi0和iscsi1),所以iscsisoftware intiator对应变为iscsi2。
AIX操作系统安装

X操作系统安装1、概述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系统要求2.1 硬件要求2.2 软件要求2.3 建议配置3、准备工作3.1 安装介质获取3.2 操作系统备份3.3 系统初始化3.3.1 确认硬盘空间3.3.2 确认网络连接3.3.3 确认基本软件安装3.3.4 确认存储可用性3.3.5 确认用户权限4、安装过程4.1 启动安装程序4.1.1 插入安装介质4.1.2 启动计算机4.1.3 进入引导菜单4.2 安装选项4.2.1 选择安装类型4.2.2 配置磁盘分区4.2.3 设置网络4.2.4 选择软件包4.2.5 创建用户4.3 安装过程详解4.3.1 文件复制4.3.2 系统配置4.3.3 安装必要的补丁和更新5、验证安装5.1 检查系统完整性5.2 登录测试5.3 确认服务可用性5.4 检查网络连通性5.5 运行基本命令6、配置和优化6.1 系统配置6.1.1 修改主机名6.1.2 配置时间和日期 6.1.3 配置域名解析6.1.4 配置NTP时间同步 6.2 性能优化6.2.1 内核参数调整6.2.2 文件系统优化6.2.3 进程管理7、系统管理7.1 用户管理7.1.1 创建用户7.1.2 删除用户7.1.3 修改用户7.2 权限管理7.2.1 创建组7.2.2 修改组权限 7.2.3 分配权限7.3 定时任务7.3.1 创建定时任务 7.3.2 修改定时任务 7.3.3 删除定时任务 7.4 系统备份和恢复7.4.1 备份数据7.4.2 恢复数据8、故障排除8.1 系统启动问题8.2 网络连接问题8.3 软件包依赖问题8.4 应用程序问题9、维护和更新9.1 操作系统更新9.2 安全补丁更新9.3 硬件维护9.4 定期检查和优化附件:- 安装介质ISO镜像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涉及的法律名词1:法律名词1的注释。
2、涉及的法律名词2:法律名词2的注释。
:::本文档涉及附件。
IBM AIX 安装图解

IBM AIX 安装图解 一、准备工作 1、 检查显示器、键盘、鼠标十分雨主机正确连接。
【我这里是笔记本通过 console 连接主机的来安装的】 2、 把介质(操作系统光盘第一张)插入驱动器。
3、 打开外设及主机电源(先外设后主机) 二、AIX 系统的安装 1、 主机加点后,敲击键盘<F5>键,将从安装介质上引导; 2、 显示信息如下图,要求用户选择主控台。
键入[2]并回车, (注意:键入的”2”不回显)定义当前设备为主控台。
3、 屏幕上将不断显示一些信息,几分钟后出现画面,要求用户选择安装语言环境;如 下图: 键入[1]后回车,选择语言环境为 english。
4、 此后屏幕出现下图: 这是系统安装和维护的主菜单。
我们需要改变一些设置选项在进行基本操作系统的 安装: 5、 改变安装设置,在上面菜单中键入【2】并回车;如下图: 这是系统安装的默认设置,用户应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与此同时,屏幕的右下角会出现如上的警告信息,此为提醒用户安装系统的后果将 破坏用户原有的硬盘上的数据。
6、 这里我们选择【3】对安装选项进行设置,因此键入【3】并回车,根据自己的环境 需求对其进行设置;如下图: 7、 安装选项设置完成后,键入【99】回到安装设置菜单;键入【0】开始安装;如下 图: 8、 确认安装概要,键入【1】后回车,开始安装;如下图: 9、 安装进程进行中;如下图: 10、安装光盘第 1 张安装完成,提示插入第 2 张安装光盘;如下图: 11、AIX 安装完毕;如下图: AIX 安装完成后系统自动重启,然后对其系统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IBM RS-6000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

八、it
进入 System Storage Management (Physical & Logical Storage)->File Systems->Add/Chang/Show/Delete File Systems->Journaled File System->Add Journaled File System
#export TERM=ibm3151(设置终端类型,否则无法进入smit)
#smit tty (设置终端类型,否则以后启动还会要求选择终端类型)
选择 chang/show characeristics of a TTY (修改)
修改 ENABLE LOGIN 为"enable"
修改 TERMINAL type 为ibm3151
IBM RS/6000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
一、安装基本操作系统(BOS)
打开计算机或在开机状态下重新启动(#reboot)
将AIX安装盘放入光驱
当系统自检 keyboard 通过后,按"5"(从光驱引导)
系统提示:
Please define the system Console
四、 选择安装软件
#smit
进入 Softwar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Install and Update-〉 SoftwareInstall and Updata from LATEST Available Software
选择 INPUT device / directory for software 为[/dev/cd0](按F4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标准体系文档AIX6.1操作系统部署方案设计和安装配置指南(V1.1)北京数据中心开放系统平台管理部2011-3修改记录人都无权复制或利用。
®Copy Right 2005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目录1前言 (7)1.1编写目的 (7)1.2预期读者 (7)2系统部署模式 (8)2.1单机模式 (8)2.2基于系统技术的HA方案; (8)2.2.1Active-Standby主备方式 (9)2.2.2Active-Active 互备方式 (9)2.2.3一备二模式 (9)2.2.4循环备份模式 (10)2.2.5Concurrent并行处理模式 (11)2.3基于软件技术的CLUSTER方案 (11)2.4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负载均衡方案 (11)3应用部署建议 (12)4系统设计考虑的因素 (13)4.1用户 (13)4.2相关命名 (13)4.3存储/本地盘容量限制 (13)4.4系统网络 (14)4.5参数设置 (14)4.6软件安装 (14)4.7空间规划 (15)4.8安全加固 (15)4.9时钟同步 (16)5命名规范 (17)5.1资源分配原则 (17)5.1.1设备分档 (17)5.1.2资源调整 (17)5.2机器及机柜的编号规则 (17)5.2.1机柜的命名和编号规则 (17)5.3分区使用规范 (18)5.3.1分区的部署原则 (18)5.3.2分区资源的分配原则 (18)5.4主机命名原则 (20)5.5用户及用户组命名 (21)5.5.1目标 (21)5.5.2指导方针 (21)5.5.3用户组 (22)5.5.4用户 (23)5.5.5用户和组ID的分配情况 (24)5.6应用VG、LV和文件系统 (25)5.6.1应用vg (25)5.6.2应用lv的命名 (26)5.6.3LV条带化 (27)5.6.4应用文件系统的使用规范 (39)5.6.5patrol监控使用的文件系统 (40)5.7软件安装路径 (27)5.7.1数据库 (27)5.7.2中间件 (27)5.7.3应用系统 (28)5.8H ACMP命名 (28)5.8.1命名规则 (28)5.8.2配置举例 (28)6AIX设计规范 (30)6.1操作系统的内核 (30)6.2软件包安装规范 (30)6.2.1AIX系统需要安装的软件包 (30)6.2.2字符集安装要求 (31)6.3系统补丁的安装规范 (31)6.3.1操作系统 (31)6.3.2Adapter 微码 (32)6.4操作系统参数的设置 (32)6.4.1基本操作参数系统环境 (32)6.4.2VMM参数 (33)6.4.3IO参数 (35)6.4.4网络参数 (35)6.4.5Security参数 (36)6.4.6Hacmp相关参数 (36)6.5系统主要文件系统的使用方法 (37)6.5.1/tmp (38)6.5.2/var (38)6.5.3/usr (38)6.5.4/ (38)6.5.5/home (39)6.5.6AIX文件系统建议值 (39)6.6系统转储空间和交换区的设置 (40)6.6.1Dump设置 (40)6.6.2Pagingspace设置 (41)6.7用户权限设置 (41)6.7.1用户文件权限规范 (41)6.7.2用户资源限制 (41)6.8口令使用规范 (42)6.8.1口令设置规范 (42)6.8.2口令保存规范 (42)6.8.3用户口令限制 (43)6.8.4root用户口令使用规范 (43)6.9系统安全加固 (43)6.9.1系统安全加固的原则 (43)6.9.2AIX系统安全加固 (44)6.9.3 用户P ATH搜索路径 (44)6.10系统网络设置规范 (48)6.10.1IP地址申请 (48)6.10.2网卡速率的设置 (52)6.10.3网卡绑定的设置 (52)6.10.4系统静态路由的设置 (52)6.10.5网络端口的使用 (53)6.11系统监控 (53)6.12系统备份的相关规定 (54)6.13NFS的使用 (54)1前言1.1 编写目的为总结我中心开放系统建设的成果,加强开放系统平台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我们梳理了开放系统平台基础设施设计的相关文档,并进行了深化、细化,力求结合实际的设计、实施工作,对设计、实施起到规范、指导作用。
本指南主要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进行阐述,相关章节也按此思路编写。
作为一个设计者,首先要了解产品可实现的部署模式,如何选择部署模式,其次要考虑设计涉及到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IBM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在界线的划分上,基础产品只涉及本产品的设计,上层应用产品对基础产品的需求放在应用产品中,例如,ORACLE部署对AIX的要求,放在ORACLE设计指导中。
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关注可操作性,不仅仅是要求,而是提出建议,尽量覆盖设计工作中涉及的工作要点。
本指南中参数建议值是对系统设计时的指导,是合理的经验值,但由于应用系统的复杂性,每个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建议按建议值进行系统的初始配置,在压力测试和系统上线后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1.2 预期读者项目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实施人员,项目组应用系统设计人员,相关运行维护技术人员。
2系统部署模式对于业务中断时间要求高的系统和服务,应该提供高可用性保护。
对于业务中断时间要求不高的应用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单机或冷备机方式进行部署。
针对网络的不同层次,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高可用性保护方式。
包括:1、基于系统技术的HA方案;2、基于软件技术的cluster方案;3、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负载均衡方案;4、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并行处理模式2.1 单机模式对于业务中断恢复时间要求比较低的非关键系统,可以采用单机的部署模式,单机部署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1、硬件成本低。
单节点,硬件投入较低,满足非重要系统的需求。
2、安装配置简单,管理维护成本低。
缺点1、可用性不高,由于是单台服务器,没有备机,故障恢复时间较长。
2、扩展性差。
2.2 基于系统技术的HA方案;HA方案是服务器生产厂商或第三方提供的,基于硬件设备的系统级软件。
它可以提供系统失效接管的自动解决方案,在系统失效后,自动将应用相关资源交由备份机接管,并可以自动恢复业务的运行。
应用相关资源包括:网络地址,应用代码、存储和业务数据,进程及相关内存区,相关服务。
HA解决方案的缺点是:技术复杂,需要一整套硬件设施来提供失效接管的冗余结构,包括服务器、网络链路、存储链路、存储空间等,其开销是比较大的,另外,维护成本也相应提高;HA方案的优点是:业务恢复的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干预。
此方案适合部署了数据库软件的服务器使用,对于单数据库、多数据库、并行数据库都适用。
部署方式主要有:2.2.1Active-Standby主备方式主备方式一台服务器为生产机,另一台服务器为备份机,备机平时不提供任何服务。
这种方式适用于服务器在故障切换后,要求备机处理能力不能下降的重要系统。
对于采用ha方式的数据库软件代码、中间件代码、应用代码要求部署在本地,数据部分部署在共享存储上。
2.2.2Active-Active 互备方式一般由于服务器数量限制,但又有高可用保护需求的系统,如只有两台服务器的系统一台为AP,一台为DB服务器。
AP与DB服务器配置成互为备份,AP 服务器平时提供应用服务,DB平时提供数据库服务,当任一台服务器故障时,其上的服务会切换到另一台健康的服务器上,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此时由于AP、DB同时运行在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会明显下降。
这种方式适用于服务器负载相对空闲的系统。
部署时还要考虑切换后两个服务使用一台服务器的CPU、内存资源,由于资源的减少,当DB服务切换到AP服务器上,启动数据库时,需要减小DB的SGA区分配等操作(Oracle),以满足数据库对资源的需求。
2.2.3一备二模式一备二模式类似于主备模式,只是备份服务器同时承担两台生产机的备份工作,优点是可以节省一台备份服务器。
如A为生产主机,B为生产主机,C为备份机,C机同时备份A机及B机。
考虑数据存储的安全,配置一备二的系统,A、B两台生产机的存储设备不需共享,即不识别对方的存储设备。
2.2.4循环备份模式A-B-C均为生产机,C机备份A机,C机备份B机,A机又备份C机。
这种方式适用于服务器资源紧张的非关键应用,又有高可用保护要求的系统,缺点是只有一台生产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机可以接管,当两台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时备机无法正常接管。
注意:对于采用一备二或者循环备份方式的系统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实施要求,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需要部署在相同网段;二是维护要求,由于所有服务器均在同一个集群cluster中,如果其中的一台主机进行配置变更需要ha同步配置时,整个集群中的服务器都需要停下来同步ha,因此最好是同一套应用系统,且可以同时启停的系统采用一备多的方式。
2.2.5Concurrent并行处理模式适用于Oracle数据库的RAC方式等,详细内容见oracle设计规范部分。
2.3 基于软件技术的cluster方案基于软件技术的cluster方案,是利用中间件等应用平台软件本身具有的集群功能,将应用部署到多台设备上,在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由其它正常的设备将出现故障的设备上的客户访问请求接管过来,继续提供服务。
(如tuxedo、weblogic、websphere的集群技术)cluster方案的缺点是:需要购买额外的license;配置比较复杂,增加了管理难度;此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购置额外的网络链路、存储链路,也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业务恢复的时间比较短,只有连接故障服务器的客户需要重新登录;此方案适合那些部署了带有集群功能软件的设备使用,主要适合应用层的中间件服务器使用。
2.4 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负载均衡方案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负载均衡方案,是利用网络负载均衡设备,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将客户端访问请求分配到若干台服务器上,其中任何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都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是:服务器上不需要配置任何冗余部件,也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软件配置,控制简单,服务器扩展平滑简单。
缺点是:只能对少数类型的服务提供负载均衡功能。
此方案尤其适合web服务。
3应用部署建议在三层架构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业务数据。
相对于业务代码和web服务,业务数据的规模比较大,业务数据一旦丢失,整个业务都将陷于停顿,并且难以恢复。
因此,应该重点保护业务数据。
应用逻辑是重要性相对低一些的部分,恢复相对容易,所以在三层架构中是次要保护对象。
重要性最低的是数据展现层,该层没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和业务逻辑,完全被动地展现经业务逻辑层过滤后的业务数据,因此,它的恢复是最容易的,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量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