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检查
心脏同位素检查流程

心脏同位素检查流程心脏同位素检查是一种通过引入放射性同位素来观测心脏运动和血液流动情况的检查方法,又称为核素显像。
它能够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有效地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脏生物物理学检查方法之一。
一、检查前准备1、在进行心脏同位素检查之前,需要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并到医院提前预约好检查时间。
2、由于是放射性检查,为了避免因过度摄入铅、钨等重金属而产生干扰,需提前告知医师是否有过去放射性诊断或治疗历史,以及是否怀孕。
3、患者应准备好身份证、就医卡、化验单等相关资料,同时应穿宽松、舒适的衣服。
如果有服用药物,如降压药、心脏药、镇定剂等,需要向医师报告。
二、检查过程1、核素注射检查开始前,医生需要给患者注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注射位置一般在手臂、脚踝或静脉内。
这种放射性物质是安全的,它们会自然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注射后,患者需要保持静卧状态,等待核素分布。
2、检查设备心脏同位素检查需要用到一台称作放射性核素扫描仪的设备。
该仪器由探测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监测并采集心脏发出的放射性信号。
3、扫描过程扫描过程一般需要持续30分钟至1小时。
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心脏同位素扫描仪会在患者身体周围进行旋转扫描,扫描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和放松,以便准确地检查心脏和血管图像。
4、途中喝水在扫描途中,患者可以随时喝水,以保证身体水分充足。
5、拍照检查完成后,医生会根据扫描结果为患者拍照。
同时,还需要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诊断。
三、注意事项1、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带着金属物品或手表等物品,应换上医院提供的衣服。
2、检查过程中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避免导致血压升高或心跳过快。
3、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为避免对周围人群产生辐射,应避免长时间与别人过于亲密接触。
4、检查完毕后,为防止过度摄入放射性物质,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让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心脏同位素检查流程繁琐但十分重要。
骨科的放射性核素检查

骨科的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注入机体在骨骼和关节部位浓聚的方法,通过扫描仪或γ照相机探测,使骨和关节在体外显影成像,以显示骨骼的形态、血供和代谢情况。
因此,对于各种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检测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因为放射性核素扫描敏感性高,该检查主要适用于恶性骨肿瘤,用以判断病变的边界和跳跃病灶,寻找和排除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以帮助疾病分期和确定治疗方案;临床疑为急性骨髓炎而X线检查正常者;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成骨活性;观察股骨头的血供情况等。
其次适用于诊断各种代谢性疾病和骨关节病;诊断应力性骨折;判断骨折是否为病理性;放射治疗照射野的确定;估计骨病治疗的疗效;椎体压缩骨折时间的估测;鉴别非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确定骨病区范围等。
放射性核素在伤科的应用主要有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移植骨成活的判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如应力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诊断骨代谢性疾病;其次还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人工关节显像等;此外,对深部不易诊断的骨关节炎、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等也有很高的灵敏度。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学科,主要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物质和反应源检测、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放射性核素来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疾病治疗和遗传改良提供有效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
核医学应用的范围包括核素检查、X射线定位检查、核素摄影检查、核医学疗法治疗等。
核医学可以分为几大类:
1.放射性核素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提供肌肉、骨骼和内部器官等图像,以便发现疾病的轻微的变化。
2.X射线定位检查:这类检查利用X射线,根据植入的物体的位置,拍摄到特定部位的图像,以检测隐藏在内部的疾病。
3.核素摄影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通过拍摄图像,对肝脏、胰腺、肾脏、膀胱等器官的变化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4.核医学疗法治疗:这类治疗利用放射性元素,把放射性元素植入或者注射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科,它以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核素、反应源为检测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当今社会先进的医学技术,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 -。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介绍: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是最常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数量和大小。
显影剂浓密的结节称作”热结节”常提示该结节为良性高功能腺瘤。
甲状腺癌多为”冷结节”。
甲状腺显像可确定甲状腺的大小、形态、位置(异位甲状腺,胸骨后甲状腺);鉴别颈部肿块的性质,寻找甲状腺癌的转移灶(有摄131I功能的癌);可发现某些散发性克汀病的甲状腺缺失;可根据患者甲状腺的面积、重量,决定手术切除的多少和估算放射性131I的治疗剂量;并用于131I治疗甲亢前甲状腺的估重,以及观察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形态等。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正常值:无冷热结节出现,甲状腺或结节局部血流灌注情况正常。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临床意义:异常结果:甲亢患者,由于代谢亢进,造成甲状腺血流量明显增加,因此当甲亢患者注入显像剂8~10秒后,甲状腺即显影,其放射性高于颈动脉影,且甲状腺显像迅速清晰。
甲状腺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使结节局部血流量增加,在静态显影为“热结节”者,多为毒性甲状腺腺瘤,而静态显影为“冷结节”者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1.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2. (1)甲状腺良性肿瘤除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以外多数见甲状腺孤立性结节,少数为多发性结节。
多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瘤一般在数厘米,巨大者少见。
巨大瘤体可产生邻近器官受压现象,但不侵犯这些器官,如压迫气管,使器官移位。
心肌核素检查注意事项

心肌核素检查注意事项心肌核素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
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患者进行心肌核素检查前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目前的症状。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适当的检查方案。
其次,患者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前应禁食4-6小时。
这是因为食物摄入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患者在检查前应停用相关药物。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会影响心肌核素的吸收和分布,应避免其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在停用药物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擅自停药。
患者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方便地进行检查操作,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另外,患者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时应配合医生的操作。
心肌核素检查通常需要患者接受放射性同位素的注射,然后进行放射性扫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移动,以免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此外,患者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时应保持心理平静。
检查过程通常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放松自己,保持镇定,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最后,心肌核素检查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进一步指导。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后续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总之,心肌核素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心脏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
在进行心肌核素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禁食、停药、穿着舒适、配合医生操作、保持心理平静,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的治疗。
这样可以保证心肌核素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脑核素的作用功能主治与用途

脑核素的作用功能主治与用途一、作用功能介绍脑核素是一种用于核医学诊断的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脑部功能与疾病的评估。
它通过注射脑核素溶液进入体内,然后通过放射性摄影技术观察脑血流和代谢情况,从而得到相关信息。
脑核素具有以下主要作用和功能:1.脑血流检测:脑核素可以用于评估脑部的血流情况。
脑血流的异常往往与各种脑功能障碍和疾病相关,包括中风、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通过脑血流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血液供应是否正常,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2.脑代谢评估:脑核素还可以评估脑细胞的代谢情况。
正常的脑细胞代谢活跃,而某些脑部疾病会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
脑核素通过观察放射性信号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脑区的代谢水平,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脑部疾病诊断:脑核素在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脑核素显像图像,医生可以判断脑血流和代谢是否正常,进而诊断各种脑部疾病,包括脑梗死、脑血管病变、脑肿瘤等。
脑核素的显像结果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辅相成,使医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
二、脑核素的主要应用领域脑核素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脑血流灌注显像:脑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脑血流灌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脑血管病变、脑梗死等疾病。
此外,还可以用于预测脑卒中、脑损伤等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2.癫痫灶定位:对于癫痫患者,定位癫痫灶的位置非常重要。
脑核素显像可以提供精确的灶点定位,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3.脑肿瘤评估:脑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脑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其生长速度。
这对于脑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炎症诊断:脑核素显像能够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等脑部疾病。
它可以显示脑部炎症区域的血流变化和脑脓肿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5.神经精神障碍评估:脑核素显像可辅助评估神经精神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它可以显示脑部神经功能异常区域,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心肌核素检查报告内容

心肌核素检查报告内容检查概述心肌核素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结合放射性仪器的检测,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血供情况,评估心肌供血是否充足,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异常情况,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查目的本次心肌核素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心肌血流动力学评估,确认是否存在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并查明其发生原因。
同时,通过分析患者心肌核素显像结果,为医生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干预。
检查方法本次心肌核素检查采用了静脉注射技术,注射了99Tc-MIBI示踪剂进入患者体内。
首先,在患者安静卧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基础胸部放射性核素显像。
然后,通过运动诱发或药物诱发方式导致患者心脏负荷增加,进一步监测心肌血流动力学变化。
最后,在心脏运动负荷状态下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以评估心肌血流动力学。
检查结果心肌核素显像结果显示,患者心肌血流分布正常,无明显局灶性缺血或梗死区域。
心脏负荷状态下,心肌血流供应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未出现明显的供血不足。
分析与建议根据本次心肌核素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史,初步判断患者目前不存在明显的心肌缺血或梗死情况。
但仍需进一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心脏功能检测。
此外,建议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等,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
结论本次心肌核素检查显示患者心肌血流供应正常,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肌缺血或梗死情况。
然而,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全面的心血管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变。
同时,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风险因素管理将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 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最终诊断请以医生的判断为准。
参考文献:1. Brown KA. Prognostic value of thallium-201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a diagnostic tool comes of age[J]. Circulation,1991, 83(2): 363-381.2. 王红, 马亚, 贺玲云, 等. 201Tl心肌灌注显像应用价值在急诊心绞痛中的探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4, 20(4): 350-351.。
常用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常用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医学影像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是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透射能力不同的组织对X射线的不同程度的吸收来显示不同的组织结构。
常见的X 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骨骼X射线等。
通过X射线检查可以快速地获得有关骨骼、胸腔、消化道等部位的影像信息,对于一些骨折、肺部感染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二、CT检查CT(Computed Tomography)即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进行断层扫描的影像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提供横断面的高分辨率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器官的内部结构。
CT检查在肿瘤、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MRI检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原理来获取组织器官的高清影像的检查方法。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脊柱等组织结构,并且不会受到X射线的辐射。
MRI检查在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为适用。
四、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声波来观察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内脏器官等部位的结构。
超声检查无辐射,对于孕妇和儿童等人群更为安全,常见的超声检查包括B超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人体生理功能及器官病理情况的影像检查方法。
常见的放射性核素检查包括骨扫描、心脏显像等,适用于肿瘤、骨骼疾病等疾病的诊断。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不同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
医学影像检查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男,32岁”声音嘶哑2+年,双 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月”甲状腺全 切术后1月。病检:滤泡状甲癌
03年10月X胸片 阴性
04年3月X胸片 肺纹理增多
04年3月二疗程后131I潴溜显 像肺及颈淋巴结转移仍有摄 取, 放射性较前减弱
李某,女,75岁.右颈前无痛包块渐进性增大(1-8cm)30年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病例分析:患者胡某,女性,25岁,病史6年
症状:典型高代谢症群。 体征:甲状腺明显肿大(重量估计约
280克),轻度眼突,心率118次/分,
手震颤(+),Wt 46Kg 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TSH降低。
既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含碘中药。
Tc、 Tc
99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核衰变的数目(贝可、居里)
射线的种类
α衰变(Alpha decay ) β衰变(Beta decay):-β衰变和+β衰变。 γ衰变(Gammar decay) 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2.131I剂量确定
固定剂量法
公式法
甲状腺重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的剂量
131I剂量=
甲状腺最高(或24小时)吸碘率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3.给药方法
一般采用一次口服法(空腹),服131I 后2小时进食,对剂量较大的也可采用分 次口服,不能口服者,可静脉给药。
核素显像的特点
功能显像:成像与功能性因素(血流、功能、 代谢和引流等)有关。完全不同于一般结构 性显像。
甲状腺静态核素扫描
核医学的核物理基础
核素(相同质量数):锝(Tc) 同位素(相同原子序数): 核衰变:α衰变、ß衰变
121
I、
131
I
99m
同质异能素(相同质量数、原子序数): 半衰期:表示核素衰变速率的指标
甲状腺肿大 右叶凉结节
乳头状甲癌伴右颈淋清扫 术后,少许残余甲状腺、 肺纵隔有摄取99mTc功能
131碘潴留显像:
残余甲状腺显示,纵隔 -肺、股骨异常浓聚。
骨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153Sm-EDTMP 治疗骨肿瘤
153
Sm特点
153Sm-EDTMP亲骨性高;
153
Sm为β和γ射线的发射体,在治疗的同时可 行核素骨显像;
of Graves’ disease
四、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五、治疗方法
1.治疗前准备
停止服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食物
完成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吸碘率、血甲状腺激 素水平测定,甲状腺显像,血常规等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131I治疗后
症状:高代谢症状消失。 体征:甲状腺缩小至正常,眼突改善, 心率72次/分,手震颤(-),Wt 53Kg。 实验室检查:T3、T4、TSH均恢复正常。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患者胡某,女,51岁,病 程5年。内科药物治疗效 不佳,甲状腺渐进性长大, 约320g。 T3 T4 TSH
诊断
针吸活检
甲状腺显像 超声检查 其他:CT、MRI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治疗
手术+131I+甲状腺激素抑制
治疗
原发灶、大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局部转移淋巴结 应首先进行手术切除。 利用131I消除手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131I全身显像,了解有无聚131I的转移灶,必要 时用TSH刺激,确定有无转移灶后进行治疗。
Curie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Po、Ra; 是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创始者
分
类
体内检查
体外检查
放射免疫分析
核素 脏器显像
核素 功能检查
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
能够选择性聚集特定脏器或病变部位的各类放 射性显像剂; 能够探测脏器或病变部位中的放射性并将之成 像的核医学显像仪器, 相机、SPECT(单光子 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PET(正电子发射计 算机断层照相机)等。
of Graves’ disease
三、适应症
Graves’ 病
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治疗效果差或治疗后复发或 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Graves’ 病
Graves’ 病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Graves’ 病伴房颤 Graves’ 病合并桥本氏病,内科药物治疗效差,摄碘
率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患者
131I-Treatment
副反应
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病变部位疼痛 等
有肺转移者可发生肺纤维化
极少数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放射防护
1人1间房,减少相互辐射 专用卫生间,马桶
衣物被褥单独洗涤,放射衰变
防护设施
体内潴留量低于30mCi可出院
随访
定期随访
甲功,Tg,颈部彩超,胸片,诊断剂量 显像
131
I
病例分析一
王× ×,男,34岁。以 左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外 科术后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 腺癌,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后。右叶甲状腺有部分残留。
术后3月,服用131I
80mCi后全身潴留显像
第2疗程,服用
131I150mCi后,全身
潴留显像,残余甲 状腺组织已经清除。
病例分析二
胡× ×,女,60岁,
24年前因右锁骨上凹淋
of Graves’ disease
一、概述
Graves’ 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
是甲亢的最常见病因,约占临床甲亢患者的 80%-85% ,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清,目前公认与自身免 疫有关。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二、131I治疗Graves’ 病原理
131I治疗后
甲状腺正常大小 T3、 T4、 TSH恢复正常
131I-Treatment
of Graves’ disease
总
结
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是国内外所肯定的,一次治
愈率>80%,总有效率>90%。它与内科抗甲状腺药物、
手术同为治疗甲亢的三大主要治疗方法,同后两者比
较,其具有根治率较高、安全、经济、简便易行、无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131I治疗原理
分化较好的甲状腺滤泡型及乳头状癌组织有聚
集131I的功能,在给予大剂量的131I之后,癌组织受
到足够量的ß 射线照射而可被破坏。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
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病 因
辐射损伤 高碘与缺碘 遗传因素
内分泌及免疫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临床表现
无明显症状的颈前区包块,随吞咽上下运
动,生长缓慢,质硬,多为单个。
131I-therapy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核 素 检 查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赵德福
主要内容
概述 脏器显像 功能检查 核素治疗
主要内容
概述
核医学
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
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Becqueral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安东尼·亨利·贝克 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 (铀)现象,获得190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恶性骨转移性骨肿瘤 骨折:(1)隐匿性骨折;(2)近期骨折与陈旧 性骨折鉴别;(3)疲劳性骨折 移植骨的监测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无菌性骨、骨骺坏死 假体合并症
男,58岁,右肺癌,准备手术切除肿物。 ECT显示全身多发性骨转移,根据骨显像的结果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肝胆显像
99mTc-EHIDA用于肝、胆显像
泌尿系统显像
先天性畸形和位置异常 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无尿路梗阻的肾功能判断 尿路梗阻和单纯尿路扩张的鉴别 肾移植的监测 术前肾功能的判断
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肺显像
静注 99mTc -MAA 进行肺 显像。
正电子成像
原理:利用引入人体的正电子湮没幅射后产生 的一对能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γ光子进行 符合探测并进行成像,从而反映脏器功能状态 的医学影像。现临床最常用的是18氟标记的脱 氧葡萄糖(FDG),其功能图像主要与脏器的糖 代谢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