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2min时血乳酸>100mg.dl-1(儿童≥80mg.dl-1、老年人>
60 mg.dl-1);⑷参与运动的肌肉必须占有全身肌肉块的 50-60%。 特点:数据可靠,重复性好,但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
运动生理学
33
2、间接推算法
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吸氧量与心率成线性关系,通过测
定亚极量运动时的心率或功率来推算最大吸氧量。 (1)Astrand-Ryhming列线图法 ①台阶试验 ②自行车功量计运动测验
第十二章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2
运动是人体的行为之一
从系统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的行为
(behavior)是大脑功能活动的表现,是人 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发展演化的外部活动, 是维持个体、种系生存繁衍所作的全部反 应。 简言之,人的行为是大脑的功能,是内部 生理、心理需要导致的外现活动,更是对 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2)电脑自行车测功计(Monark839E)测验
(3) Fox台阶测验
运动生理学
34
运动生理学
35
(三)决定最大吸氧的机制
人体供 氧能力
中央机制
心泵功能 心输 出量
最高心率
最大搏出量
(氧脉搏)
循环血量和血红蛋白总量与氧的运载量 线粒体数量、密 肌肉的摄氧能力 度、内膜的表面 积和氧化酶活性
最大吸 氧量运动生理学 Nhomakorabea16
上世纪20年代初,希尔(Hill;AV)提出了氧债的概念。 梅耶霍夫(1931)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认为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过量氧耗就是用于偿还运动过程中 的氧亏,因此把它称之为氧债。 (1) 氧债的组成:乳酸氧债和非乳酸氧债。 非乳酸氧债(25% ) 乳酸氧债(75 %) ATP--PCr 糖原无氧酵解生成的乳酸
《运动与健康》课件

结论和建议
1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键。
2 运动的长期益处
坚持运动可以预防慢性疾病、增强免疫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3 建议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每周制定计划,坚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值得参考: 1. 《运动与健康》,作者:John Doe 2. 《健康的运动习惯》,作者:Jane Smith 3.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David Johnson
运动有助于释放身体内的化学物质,促进 情绪的稳定。
3 提高自信心
4 提高集中注意力
通过实践和达成目标,运动可以增强自信 心和积极态度。
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流动,提高思维 灵活性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运动的种类和建议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 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1 有氧运动的好处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并有助于减轻体重和降低心脏病风险。
2 无氧运动的好处
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进骨骼健康。
3 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
运动与心理健康
1 缓解压力
2 减抑郁和焦虑
定期运动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加身心 放松。
无氧运动包括举重、俯卧撑、 深蹲等,每周进行2至3次无 氧运动。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和拉伸, 每周进行3至4次柔韧性训练。
1 开始前的准备
2 每周的运动次数和
运动前进行热身和拉伸,
时长
避免受伤。
根据个人目标和时间安
排,每周参与足够的运
高中生物第二课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PPT课件 图文

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 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 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 生处理。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 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 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 反,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 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运 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 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 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 乏力的感觉。
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 是否需氧
主要在线粒体内
必需有氧的参与
细胞质基质 氧能抑制无氧呼吸
物质代谢 将有机物彻底分解 成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形 成中间产物
(酒精或乳酸)
能量代谢
1mol 2870
1161 ATP (38mol)
1mol 196.65
61.08ATP
葡萄糖
多数细菌和真菌 植物细胞:马铃薯、苹果果实 动物细胞:骨骼肌肌细胞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
反应物 生成物
葡萄糖 丙酮酸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酒精、二氧化碳
或乳酸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丙 酮 酸
乳酸
乳酸 脱氢酶
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无氧呼吸
1、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二、无氧呼吸
阅读课本94页-95页,思考下列问题.
• 1.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种类有哪些? • 2.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有机物? • 3.无氧呼吸过程。
《无氧能力的评定》课件

无氧能力主要包括肌肉无氧能力 和心血管无氧能力两个方面。
肌肉无氧能力是指肌肉在缺氧状 态下产生力量的能力,而心血管 无氧能力则是指心脏在缺氧状态
下泵血的能力。
无氧能力的重要性
无氧能力对于竞技体育和军事训练等高强度运动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运动员或 士兵在短时间内爆发力和耐力的表现。
无氧能力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与心肺功能、代谢健康等方面密切 相关。
PART 02
无氧能力的评定方法
最大力量测试
总结词
最大力量测试是评估无氧能力的 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测试肌肉在
短时间内产生的最大力量。
详细描述
在最大力量测试中,通常采用重量 训练或举重的形式进行测试,通过 记录受试者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来 评估其无氧能力水平。
注意事项
最大力量测试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确保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受 伤。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投掷比赛
投掷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爆发力强的无氧能力来 提高投掷距离。
提高无氧能力的成功案例
训练计划调整
通过调整训练计划,增加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 提高无氧能力。
营养补充
合理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提高 无氧能力。
心理准备
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竞技状态,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高强度运 动,发挥出更好的无氧能力。
高强度无氧训练后,给身 体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 连续多天进行高强度训练 ,以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按摩与拉伸
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拉伸, 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 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 肌肉恢复。
运动生理学-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PPT课件

最大氧亏的积累 氧亏: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摄氧量,肌 肉通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
最大氧亏积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 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需氧量的差值。 是衡量无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Saltin等提出最 大氧亏积累是目前检测无氧工作能力的最有效方 法。
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 方法: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原则: ①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 ②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以60秒或90秒的效果 更好; ③成组练习后,组间的练习不能短于3-4分钟, 因为ATP、CP的恢复至少需要3-4分钟。
(二)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并受运动持
续时间的影响。 运动时总需氧量的计算: 总需氧量=(运动时每分钟摄氧量+恢复期每分 钟摄氧量-安静时每分钟摄氧量)x(运动时间 +恢复时间)
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
氧亏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 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oxygen deficit)。 大强度运动时和低强度运动开始阶段均产生氧亏。 运动后过量氧耗(exercise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 运动结束后,机体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 安静的水平,这种运动后恢复期高水平代谢的机体 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本章结束
两种评价方式: 通过最大无氧状态下运动员进行全力运动负荷 或定量负荷试验。 通过测定机体剧烈运动时,最大血乳酸水平和 氧亏积累等指标来间接反映。
《无氧呼吸及实验》课件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无氧呼吸可以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分 解,有助于净化水质。
土壤修复
垃圾填埋场
在垃圾填埋场中,厌氧微生物进行无 氧呼吸,有助于垃圾的稳定化和减量 化。
无氧呼吸可以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固 定,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05
无氧呼吸的未来研究和发展
无氧呼吸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揭示生命起源和演化
无氧呼吸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所依赖的能量获取方式,研究 无氧呼吸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促进生物技术应用
无氧呼吸在厌氧生物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无氧呼吸的研究有 助于推动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生物燃料等领域的应用。
拓展生物多样性认知
无氧呼吸微生物种类繁多,研究无氧呼吸有助于拓展对生物多样性 的认知,发现新的生物资源和潜在的生物活性物质。
《无氧呼吸及实验》ppt课件
目录
• 无氧呼吸的概述 • 无氧呼吸的类型 • 无氧呼吸的实验研究 • 无氧呼吸的应用 • 无氧呼吸的未来研究和发展
01
无氧呼吸的概述
无氧呼吸的定义
总结词
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中,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 简单化合物的过程。
详细描述
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中进行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无氧呼吸过程中 ,细胞内的酶会催化有机物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 酒精、乳酸等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防止根系病害
在缺氧条件下,植物可以 进行无氧呼吸,从而减少 根系病害的发生。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酒精发酵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通 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 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乳酸发酵
在制作酸奶和泡菜的过程 中,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
第十二章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1) 氧债的组成:乳酸氧债和非乳酸氧债。
非乳酸氧债(25% ) 乳酸氧债(75 %)
ATP--PCr
糖原无氧酵解生成的乳酸
(2)氧债的计算: 氧债=总耗氧-(0.25×时间) 负氧债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其无氧耐力的高低。
憋气试验:吸气后憋气、呼气后憋气
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过量氧耗:是指运动后恢复期超过安静状 态耗氧量水平的额外耗氧量。
•通过系统训练能够提高最大吸氧量的可能性较
小,它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
•乳酸阈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较少,其可训练性较
大,训练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无氧阈。 •以最大吸氧量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是有 限的,乳酸阈的提高作为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在 实践中的意义将更大。
2.通气阈测定
在渐增负荷运
动中,将通气
量变化的拐点
第三节 无氧运动能力
概念:习惯上把不需氧的力量爆发型运动
(依靠磷酸原(ATP-PCr)系统供能
的运动)和无氧耐力运动(依靠糖无氧酵
解供能的运动)统称为无氧运动。
一、力量爆发型运动
(一)力量爆发型运动的生理基础
1.骨骼肌纤维中ATP-PCr的贮量
力量爆发型运动训练,不仅使肌纤维中ATP和 PCr 贮量增加,同时肌酸激酶(CK)活性也增 高,可以更快的催化PCr 水解,使ADP更迅速地 再合成ATP。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五)最大吸氧量的应用
1、评价耐力运动成绩 2、确定运动强度 3、运动选材的指标
(六)最大吸氧量平台
最大吸氧量平台是指人体在最大吸氧量峰值 水平能维持的运动时间。
(三)无氧阈
•概念:
无氧阈是指人体 在递增负荷的运动 过程中,人体的供 能全部由有氧代谢 供能而转入由有氧 代谢和无氧代谢共 同供能的转折点 (亦称拐点)。 无氧阈根据测定 方法可分为乳酸无 氧阈和通气无氧阈。 两者的意义相同。
第六讲 有氧以及无氧运动训练及其评价

耐力项目的选材通常要求心肺发育良好, 心容量大,脉搏徐缓有力。
最大摄氧量的高低标志着人体有氧运动能 力的潜力。
——最大摄氧量
(五)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 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 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测试仪器 (1)电动跑台 (2)功率自行车 (3)气体分析器 (4)台 阶
x
图二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 VO2max比较
• 左图女子 右图男子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训练获得的最大摄氧量的增进,如果 停训或者卧床休息,心泵功能增进和肌肉 利用氧的能力都可消退。显示出训练对最 大摄氧量效应的可逆性。
——最大摄氧量
(四)最大摄氧量的应用
1、评价有氧耐力 耐力运动项目,如长距离跑、竞走、越野、
高级运动生理学 ----理论及应用
——汤长发
第四讲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训练及评价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需氧量与摄氧量 氧亏与运动后的过量氧耗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能量来源 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 有氧运动能力的测评
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的能量来源 无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运动能力的测定与评价
第三节 有氧运动能力测评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平台 无氧阈 心率无氧率
——有氧运动能力的评定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定义、表示方法及正常值 定义:指人体在严格定量控制的运动器械
上,进行全身大肌肉的递增运动负荷的力竭 运动中,当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供氧能力和 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最高水平时,人 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也称为最大 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VO2max)。
最大摄氧量的高低标志着人体有氧运动能 力的潜力。
——最大摄氧量
(五)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 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 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测试仪器 (1)电动跑台 (2)功率自行车 (3)气体分析器 (4)台 阶
x
图二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 VO2max比较
• 左图女子 右图男子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训练获得的最大摄氧量的增进,如果 停训或者卧床休息,心泵功能增进和肌肉 利用氧的能力都可消退。显示出训练对最 大摄氧量效应的可逆性。
——最大摄氧量
(四)最大摄氧量的应用
1、评价有氧耐力 耐力运动项目,如长距离跑、竞走、越野、
高级运动生理学 ----理论及应用
——汤长发
第四讲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训练及评价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需氧量与摄氧量 氧亏与运动后的过量氧耗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能量来源 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 有氧运动能力的测评
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的能量来源 无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运动能力的测定与评价
第三节 有氧运动能力测评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平台 无氧阈 心率无氧率
——有氧运动能力的评定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定义、表示方法及正常值 定义:指人体在严格定量控制的运动器械
上,进行全身大肌肉的递增运动负荷的力竭 运动中,当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供氧能力和 肌肉的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最高水平时,人 体每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也称为最大 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VO2m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冲对 肾小管排氢保钠
各器官活动的协调
内脏与躯体协调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缓冲能力
碱贮备
耐酸能力 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酸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最大氧亏积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 动时(一般持续运动2—3分钟),完成该项 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 许多研究发现,短跑运动员的无氧工作能 力和运动成绩与最大氧亏积累高度相关。 基于以上研究,Saltin等学者指出最大氧亏 积累是目前检测无氧工作能力的最有效方 法。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动力学测评 生理学测评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在最大无氧状态下全力运动负荷或定量负 荷试验。
萨扎特纵跳 玛格莉亚实验法 温盖特无氧功率试验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1921年萨扎持(Sargent)首次提出无氧功率 概念。
• 无氧功率——机体在无氧条件下以最短时 间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 无氧运动能力——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 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能源物质贮备
生 理
代谢过程调节
基 运动后的恢细胞ATP、CP含量
肌糖原、肝糖原含量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肌细胞酵解酶活性
肌酸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应急激素
酸碱平衡的调节
• 平均无氧功率:其能源来自ATP、CP和无氧糖酵解。 • 无氧功率递减率(%)=(最高无氧功率-最低无氧功率)/
最高无氧功率*100%。(无氧功能条件下的疲劳程度)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测剧烈运动的最大血乳酸或氧亏积累。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 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以0.075千克/净千克 体重负荷最快速度全 力蹬车30秒,记录蹬 车圈数和心率,并将 每5秒的蹬车数代入下 面公式:
• 无氧功率(Walt)=负荷 阻力×圈数×11.765
5"Walt=(70kg×0.075)×3×11.765≈185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最大无氧功率(第一个五秒)=5秒最大蹬车圈数*前车轮 周长*阻力*6.11.(能源来自ATP&CP的分解)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受试者从6米外起跑,三阶为一步,用最快 速度跑上九层台阶,记录第三层至第九层 台阶所需的时间。
• 按下式计算功率输出: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1977年,著名的温 盖特(Wingate)无氧 功率测试法。
• 先测受试者身高、 体重、肺活量及皮 脂厚度,然后让受 试者踏蹬Monark功 率自行车。
无氧低乳酸 10s以内,间歇不少于30s,组间不少于34min。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最大乳酸训练
尽量升高血乳酸
乳酸耐受能力
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 酸脱氢酶活性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训练中要求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认 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 12mmol/L左右为宜。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 持在这一水平上,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 酸水平的适应,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 酸脱氢酶的活性。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无氧运动能力又称“无氧耐力”。 • 人体无氧运动能力是决定力量速度型项目成绩的
重要因素之一。无氧运动能力的分析与评价对于 检查运动训练效果,探讨无氧工作能力发展以及 运动训练的适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无氧工作能力的的因素有:能源物质的储备、 代谢过程的调剂能力、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和最 大氧亏积累。
优点:简便易行 不足:无时间概念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1966年玛格莉亚创建了跑楼梯测无氧功率 的方法,按人体以最快速度使自身体重上 升到一定高度,记录跑楼梯时间,计算出 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 1968年卡拉门(Kalamen)对玛格莉亚试验法 进行了修订,二人共同制定了MargariaKalamen跑楼梯动力试验法。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一、无氧运动能力及其生理基础 二、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三、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的训练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一)无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能力 (二)无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运动能力与评价
• 无氧运动——当运动非常剧烈时,机体在 瞬间需要大量能量,而由有氧代谢是不能 满足身体此时的能量需求的,于是糖就进 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能量,这种状态 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