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理解。

合集下载

干部干事创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干部干事创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干部干事创业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件大事业都是小事积累而成,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一口就吃个大胖子,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干起,才能干成大事。

然而,如果所干之事都是一些盲无目的、毫无关联的,无序的、零散的,这样的小事、琐事干得再多,也不可能变成大事业,问题就在于没有大局观、全局观。

之所以积小事而能成大事,是由于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干的虽然是小事,而着眼的却是大局、是全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自古以来成就大事业的不变法则。

大处着眼,就是要能够统筹规划、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处着手,就是要能够积小成大、积少成多。

就拿修建一栋大厦来说吧,“大处着眼”就像是大厦的规划设计,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整个框架搭好,而“小处着手”则是一砖一瓦的修建,从浇筑地基开始,逐层而上,制止封顶。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就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能够胸怀全局、眼观大局,把整个事业的框架了然于心,又要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每一件工作,如此才能真正成大事、成大器。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做到“大处着眼”,其实就是要有大局思维、全局观念,能够时时想全局、事事为全局。

譬如说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大工程,光提这项大工程各级干部是无法下手的,还得要细化成各个领域的改革、各个行业的改革这样一些小工程才能具体进行实施、进行操作,然而各领域、各行业的改革,各地区、各部门的改革之间并非的孤立的、无关的,而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

在实施各项改革的过程中,既要相对独立、各个击破,又要彼此协同、共同推进。

如此从全局着眼,把各项小改革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中,才能实现事事为全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做到“小处着手”,其实就是要党员干部能够沉下心来,踏实干事。

老话说得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要一件一件地干。

有的干部干工作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能把眼前的小事干好,却天天指望做大事、成大业,这样的想法就是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能干成什么事情的。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人生哲理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人生哲理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人生哲理第1篇: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人生哲理故事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实际上是教人如何立身处世。

群处守住嘴。

沉默是金,这句朴素的语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沉默并不代表思维停止。

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

暂时沉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聆听中有所取舍,以期抓住要害,点石成金。

沉默并不代表思想空虚,沉默是一个等待蓄势的过程。

大地的沉默是在孕育着金秋的收获,雄鹰的沉默是在等待着振翅高飞。

独处守住心。

古人云,君子之心,昭之天下,不可使人不知。

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恰恰是对人德行的严峻考验。

每当夜深人静时,独自内观其心,自己的真实面目就会浮现眼前。

经常反思,你就会觉得真我的显现让平时欺骗你的假我原形毕露,你会羞愧难当,会真正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

这样形成一种习惯,你的境界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所以,当你遇到快乐时,你要记得克制,因为得意忘形,忘形伤本,忘本失*。

当你遇到困惑时,你要退一步思想,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人生哲理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实际上是教人如何立身处世。

群处守住嘴。

在与别人相处时,注意自己的语言。

与别人相处,夸夸其谈,似乎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岂不知给人的感觉是轻薄、肤浅和狂妄。

与别人相处。

想说即说,毫无遮拦,毫无回避,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

沉默是金,这句极其朴素的评议蕴含着极其耐人寻味的道理。

沉默并不代表思念停止。

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

暂时沉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听取中有效取舍,往往能揪住要害,点石成金,足见真知灼见,令人感佩折服。

沉默并不代表思想空虚。

沉默是一个蓄势等待的过程,大地的沉默是在孕育着金秋的收获,雄鹰的沉默是在等待着振翅的高飞,严冬的沉默是在集结着姹紫嫣红的春天。

沉默是积蓄待发。

人们常为成功者鼓掌喝*,却不知他们甘于沉寂、甘于缄默的精神。

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成功之道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两个关键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就:大处着手和小处着手。

这两个原则看似对立,但实际上它们可以相辅相成,构建成功的基石。

大处着眼,意味着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长远的眼光。

这就像一副望远镜,让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的山川和大海。

当我们拥有大处着手的能力时,我们能够制定长期的计划,为未来做好准备,并考虑到整体目标。

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资源,确保我们的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还是项目管理中,都需要这种大局观。

小处着手,则强调了细节和谨慎。

这就像放大镜,让我们能够看清每一个微小的花瓣和脉络。

小处着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了适当的关注。

这包括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明白每个步骤的重要性以及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小处着手的人通常更容易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注细节的态度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强组织和时间管理能力。

虽然大处着手和小处着手看似矛盾,但它们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的。

大处着手帮助我们设定宏伟的目标,保持方向,而小处着手则确保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了完美的执行。

将它们结合起来,你可以更好地规划、执行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两个原则呢?首先,制定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需要有清晰的大目标,这将成为你的愿景。

然后,拆分任务。

将大目标分解成小而具体的任务和步骤,这样可以更容易管理和执行。

保持灵活性。

即使有了大目标,也要灵活适应变化,这是成功的一部分。

注重细节。

在执行任务时,细致入微,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了充分考虑和处理。

追求协调和平衡。

将大处着手和小处着手相结合,让它们互相增强,而不是互相排斥。

最后,记住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时间、努力和智慧。

大处着手和小处着手是通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不断地将它们应用于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会让你更接近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的道路。

曾国藩16字为人处世

曾国藩16字为人处世

曾国藩16字为人处世曾国藩16字为人处世名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意思是:古今成大事者,战略战术缺一不可,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和眼高手低。

与人相处时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一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普通人能做到守心、养心堪比贤人。

曾国藩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而他人生也有16字的人生格言,这个16个字说透了人生的感悟,道透了为人处事,曾国藩一生修身养性,他还留下了曾国藩家书,这其中记录了他修身齐家从政的思想,其中有16个字非常值得我们牢记,那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首先,前8个字代表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基本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1个是计划,第2个就是实施,所谓大处着眼就是首先要先懂得列下计划,而小处着手就是指的是列好计划,要懂得去实施,曾国藩也告诉我们,大处着眼指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和心境,只有一个人有了足够的眼界和心境之外,才能有有更高远的志向,才能拥有更超远的规划,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而小事,指的是事无小事,从大到小事都要亲自去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

实践出真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且定好目标,要进行实施,去实施方案,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一个人的品性,无论有多么远大的目标,都一定要靠我们双手去完成。

其次还要记住脚踏实地才是真理,人生就是如此,那些眼高手低的人永远也做不成大事。

所以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脚踏实地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态度,然后付出行动,才能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前8个字便告诉了我们在世上做事的人生哲理,其次后8个字指的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人是一种高级思想的生物,并且还是群居的,可是我们在群居时,难免会有些话张口就来,而曾国藩则告诉我们,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闭嘴,凡事都要懂得三思而后行,说话时深思熟虑之后再说出来的话才不会被别人挑出。

曾国藩16字人生格言

曾国藩16字人生格言

曾国藩16字人生格言曾国藩16字人生格言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曾国藩16字人生格言其实有很多,其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是比较著名的。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句话大致说的就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可以分为两步走的,分别是计划与实施,在计划一件事时,要从大处着眼,放开眼界规划,制定好规划后,就要从小事着手,踏踏实实的去做。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指出门在外或是与人相处时要谨言慎行,在独处时要修身修心,表里如一,也就是“慎独”。

总的来说,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遵守原则,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拓展:曾国藩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呢?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谈对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理解资料

谈谈对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的理解资料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出自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一副赠联,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深刻写照,也是他人生实践的高度凝练。

上联讲行事之理,下联讲做人之道,理浅意深,发人深省。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成事之道。

它提醒我们,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 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曾国藩的人生实践证明,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去做事”,眼高手低常常是夸夸其谈之辈,手高眼低往往是难成大事之人。

仅仅抬头看路,而不埋头拉车,那是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 只是一味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可能的结果是车翻到路边的沟里,同样也无法抵达目的地。

大处着眼是解决战略问题,强调的是在工作中我们要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立足当前,长远打算,突出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

小处着手是解决战术问题,要求我们在工作落实上善于从战术入手,从局部入手,从当前入手,研究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大处着眼是“做什么”,小处着手是“怎么做” ; 大处着眼是“抬头看”,小处着手是“低头干” ; 大处着眼是“世界观”,小处着手是“方法论”。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与实干和严谨的作风结合起来,才能做成事,做好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修养之要。

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新的时代要求必然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形势任务必然对其作出新的解读。

“群居守口”守的是什么, 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讲正气,要严于律己,首先,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

其次,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

第三,不责人小过,不寻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一定能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么, 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

汉朝时,杨震“慎独”美名传千古,曾国藩也以“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

怎么解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怎么解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怎么解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好,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1)大处着眼就像瞄准一样,必须瞄准200米开外的“靶子”。

那个靶子很远,很远。

代表着理想的长远,和目标的长远。

必须明确“更宏大”的目标。

如果不瞄准这个目标,就偏了!后续再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比如,大家学习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10年以后“考大学”!这就要大处着眼,把目标定的准确得当。

(2)小处着手有了明确的大目标。

我们得具体执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累土”。

为了实现目标,必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来。

长篇小说,要一个字一个字敲,马拉松,要一步步跑。

(3)群居守口很多人相处,总要人与人沟通。

但是有句话“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言多啥都说,可能伤害了别人,可能气恼了别人,可能轻蔑了别人,可能挑拨了别人。

话说的特别多,容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比如我当老师,我就不能去乱说各行各业不好,为什么,讲台下几十号学生,他们的家长可能就从事某个行业,你这一说,不就伤害了这些学生的心吗?(4)独居守心我们要“慎独”,为啥要谨慎一个人独处?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越雷池”。

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监督,仿佛啥都可以做。

我们就什么都“敢”做。

结果往往容易酿成大错。

小时候,家里没人,我们就会偷偷吃东西,偷偷看电视。

如果商店里没人,我们也可能从商店里偷东西。

因为没有人监督,我们的心就容易“做坏事”。

所以,独居,没人监督的时候,我们就要保持“心正”,保持“正确的念头”。

群处守嘴 独处守心

群处守嘴 独处守心

群处守嘴独处守心——来自孙善书校长的劝告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与大家共勉。

第一句,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

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夸夸其谈,显得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岂不知他给人的感觉是轻薄、肤浅和狂妄。

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只管自己嘴上痛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遮拦,毫无回避,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

祸从口出,语言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不知道为什么,真是可悲。

沉默是金是一句极其朴素的语言,却蕴含着极其耐人寻味的道理。

首先,语言上的沉默并不代表思维上的停止。

深邃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貌似沉默的思索过程。

有的人不待对方把问题说清,就大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结果语言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所谈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

而暂时沉默的人,在沉默中积极思考,在听取中有效取舍,结果往往能抓住要害,点石成金,足见真知灼见,令人感佩折服。

其次,语言上的沉默并不代表思想上的空虚。

沉默是一个蓄势等待的过程,大地的沉默是在孕育着金秋的收获,雄鹰的沉默是在等待着振翅的高飞,严冬的沉默是在集结着姹紫嫣红的春天。

所以,沉默是为了更加有力的爆发。

我们经常为那些成功者鼓掌喝彩,却不知他们在此之前那段艰辛的努力和甘于沉寂,甘于寂寞的精神。

正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也。

沉默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要的是对自己的苛刻约束,要的是对自己意志的严峻考验,要的是不卑不亢的坚持和忍耐。

第二句,独处守住心。

古人云,君子之心,昭之天下,不可使人不知。

即君子要坦坦荡荡。

喧嚣世尘,势利纷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要遇到好多不顺心,不顺意的事情。

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恰恰是对一个人进德修行情况的严峻考验。

所以,我们常常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和回味这些拂心之事。

所以,每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内观其心,告诉你自己,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真面目在你眼前浮现,这样经常的反思,你就会觉得真我的显现让平时欺瞒你的假我原形毕露,无处可逃,于此中你会羞愧难当,会真正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出自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一副赠联,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深刻写照,也是他人生实践的高度凝练。

上联讲行事之理,下联讲做人之道,理浅意深,发人深省。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成事之道。

它提醒我们,凡事都应该从“大”和“小”两个方面去谋划,去行动,才会减少或避免失误,使事情做得顺利圆满。

曾国藩的人生实践证明,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去做事”,眼高手低常常是夸夸其谈之辈,手高眼低往往是难成大事之人。

仅仅抬头看路,而不埋头拉车,那是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只是一味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可能的结果是车翻到路边的沟里,同样也无法抵达目的地。

大处着眼是解决战略问题,强调的是在工作中我们要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立足当前,长远打算,突出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

小处着手是解决战术问题,要求我们在工作落实上善于从战术入手,从局部入手,从当前入手,研究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大处着眼是“做什么”,小处着手是“怎么做”;大处着眼是“抬头看”,小处着手是“低头干”;大处着眼是“世界观”,小处着手是“方法论”。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与实干和严谨的作风结合起来,才能做成事,做好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是修养之要。

曾国藩的处世修身之道在当下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新的时代要求必然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形势任务必然对其作出新的解读。

“群居守口”守的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讲正气,要严于律己,首先,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讲违背良心的话。

其次,不议论他人是非,不吹嘘个人琐事。

第三,不责人小过,不寻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一定能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独居守心”是修身的要旨,做人的境界。

“守心”守的到底是什么?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

而独处之时,恰是守心的机会和考验。

汉朝时,杨震“慎独”美名传千古,曾国藩也以“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

他每天必记日记,对一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做人是否诚信,做事是否尽心。

由此可见,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

因此,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学学知识,提高修养;看看人生感悟,学会珍惜拥有,关爱亲朋好友;做做运动,体会健康可贵。

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
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

学会修心,才会守心。

因为守心不是一时之事,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时时自省,事事对照,持之以恒才行的。

只要处处留心,时时修心,就会渐渐拥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一颗勤奋向上的心、一颗温暖感人的心,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做到用以行服人心,用温暖热人心,用真情换真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