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三章存储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第三章存储系统第三章习题一、填空题:1. 广泛使用的A.______和B._____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
前者速度比后者C.______,集成度不如后者高。
2. CPU能直接访问A.______和B.______,但不能直接访问磁盘和光盘。
3. 广泛使用的 ______和 _____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前者比后者速度快, ___ ___不如后者高。
它们断电后都不能保存信息。
4. 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有限,所以往往需要在A.______和B.______两方面进行扩充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5. Cache是一种A______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B______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
6. 虚拟存贮器通常由主存和A______两级存贮系统组成。
为了在一台特定的机器上执行程序,必须把B______映射到这台机器主存贮器的C______空间上,这个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7. 半导体SRAM靠A______存贮信息,半导体DRAM则是靠B______存贮信息。
8.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储容量,A.______和B.______。
9. 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有限,所以往往需要在A.______和B.______两方面进行扩充才能满足实际需求。
10. 存储器和CPU连接时,要完成A.______的连接;B.______的连接和C.______的连接,方能正常工作。
11. 广泛使用的A.______和B._____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C.______。
12. 对存储器的要求是A.______,B.______,C.______,为了解决这三个方面的矛盾。
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
13. 虚拟存贮器通常由主存和A______两级存贮系统组成。
为了在一台特定的机器上执行程序,必须把B______映射到这台机器主存贮器的C______空间上,这个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一、选择题(共25分)1、某计算机的Cache共有16块,采用2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即每组2块)。
每个主存块大小为32字节,按字节编址。
主存129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到的Cache组号是( )A 0B 2C 4D 62、存储周期是指(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C.存储器的写入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3、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的可靠性C.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4、下列外存中,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的是( )盘 B.硬盘 C.磁带 D.光盘5、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经常需采( )A.堆栈寻址方式B.立即寻址方式C.隐含寻址方式D.间接寻址方式6、相联存储器是按(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A.地址指定方式B.堆栈存取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7、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存储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A.多模块,并行B.多模块,串行C.整体式,并行D.整体式,串行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 )存贮器存贮器 C.主存贮器 D.内存贮器和外存贮器9. 某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16 ,64 ,8 ,1610、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
现要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 ),15 ,l5 ,30 ,3011、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多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12、假设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和主存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第3章习题解答1.指令长度和机器字长有什么关系?半字长指令、单字长指令、双字长指令分别表⽰什么意思?解:指令长度与机器字长没有固定的关系,指令长度可以等于机器字长,也可以⼤于或⼩于机器字长。
通常,把指令长度等于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单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半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半字长指令;指令长度等于两个机器字长的指令称为双字长指令。
2.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哪⾥?⼀地址指令中,另⼀个操作数的地址通常可采⽤什么寻址⽅式获得?各举⼀例说明。
解:双操作数的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来⾃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
双操作数的⼀地址指令的另⼀个操作数通常可采⽤隐含寻址⽅式获得,即将另⼀操作数预先存放在累加器中。
例如,前述零地址和⼀地址的加法指令。
3.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指令分为⽆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
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K种,⽆操作数指令已有L种,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上述三类指令各⾃允许的最⼤指令条数是多少?解:X= (24⼀K)×26⼀[L/26]双操作数指令的最⼤指令数:24⼀1。
单操作数指令的最⼤指令数:15×26⼀l(假设双操作数指令仅1条,为⽆操作数指令留出1个扩展窗⼝)。
⽆操作数指令的最⼤指令数:216⼀212⼀26。
其中212为表⽰某条⼆地址指令占⽤的编码数,26为表⽰某条单地址指令占⽤的编码数。
此时双操作数和单操作数指令各仅有1条。
4.设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2位,每个地址码占3位,试提出⼀种分配⽅案,使该指令系统包含:4条三地址指令,8条⼆地址指令,180条单地址指令。
解:4条三地址指令000 XXX YYY ZZZ..011 XXX YYY ZZZ8条⼆地址指令100 000 XXX YYY..100 111 XXX YYY180条单地址指令101 000 000 XXX..111 110 011 XXX5.指令格式同上题,能否构成:三地址指令4条,单地址指令255条,零地址指令64条?为什么?解:三地址指令4条000 XXX YYY ZZZ..011 XXX YYY ZZZ单地址指令255条100 000 000 XXX..111 111 110 YYY只能再扩展出零地址指令8条,所以不能构成这样的指令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1-4章带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冯·诺依曼机工作的基本方式的特点是______。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 堆栈操作D 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2.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___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 外部设备和主机;C 主机和实用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3.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______。
A.符号语言 B 机器语言 C 汇编语言 D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二、简答题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p8)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4、指令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三、名词解释CPU、机器字长、存储容量、MIPS、FLOPS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机),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为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一种计量单位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计算机运算速度计量单位之一。
第三章一、选择题1.系统总线中控制线的功能是______。
A 提供主存、I / 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B 提供数据信息C 提供时序信号D 提供主存、I / O接口设备的响应信号2.系统总线地址线的功能是______。
A 选择主存单元地址;B 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C 选择外存地址;D 指定主存和I / 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3.同步传输之所以比异步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同步传输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III and IV篇-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III/IV篇练习题参考答案(不保证全对)一、选择题1.设寄存器内容为10000000,若它等于0,则为(C)。
A. 原码B. 补码C.反码D. 移码2.假定有4个整数用8位补码分别表示r1=FEH,r2=F2H,r3=90H,r4=F8H,若将运算结果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器中,则下列运算会发生溢出的是( B )。
A. r1 ×r2B. r2 ×r3C. r1 ×r4D. r2 ×r43.16位长的浮点数,其中阶码7位(含1位阶符),尾数9位(含1位数符),当浮点数采用补码表示时,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是(B )。
A.-264 ~ +264(1-2-8)B.-263 ~ +263(1-2-8)C.-263 ~ +263(1-2-9)D. -263 (1-2-8)~ 263(1-2-8)4.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B )。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B.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位数C.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D.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5.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C )。
A.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B. 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D.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6.某机器字长16 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两个字节组成,第一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二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
假定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 自动加1。
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以后的目标地址是( C )。
A. 2006HB. 2007HC. 2008HD. 2009H7.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字节是操作码,第二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若CPU每当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 PC。
计算机组成原理三章图文稿

计算机组成原理三章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 (3) 用512K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RAM 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 解:(1) 共需条4641664226=⨯⨯M 内存条(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32846416=⨯⨯M M 个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1288464648464226=⨯⨯=⨯⨯M M M 个RA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 解:(1) 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16448163264=⨯=⨯⨯K K 个芯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 0D 7、D 8D 15、D 16D 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 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 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总线与时序练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总线与时序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目:1. 当M/IO 0=,RD 0=,WR=1时,CPU 完成的操作是( c )。
A. 存储器读操作B. 存储器写操作C. IO 端口读操作D. IO 端口写操作2. 8086CPU 的时钟频率为5MHz ,它的典型总线周期为( c )A. 200nsB. 400nsC. 800nsD. 1600ns3. 某微机最大可寻址的内存空间为16MB ,则其系统地址总线至少应有( D)条。
A. 32B. 16C. 20D. 244. 8086的系统总线中,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分别为( B )位。
A. 16,16B. 20,16C. 16,8D. 20,205. 8086CPU 一个总线周期可以读(或写)的字节数为( B )A. 1个B. 2个C. 1个或2个D. 4个8086有16条数据总路线,一次可以传送16位二进制,即两个字节的数6. 当8086CPU 采样到READY 引脚为低电平时,CPU 将( B )A. 执行停机指令B. 插入等待周期C. 执行空操作D. 重新发送地址7. 当8086CPU读写内存的一个对准存放的字时,BHE和A0的状态为( A )。
A. 00B. 01C. 10D. 118. 当8086CPU采样到READY引脚为低电平时,CPU将( B )A. 执行停机指令B. 插入等待周期C. 执行空操作D. 重新发送地址9. 8086CPU的字数据可以存放在偶地址,也可以存放在奇地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堆栈指针最好指向偶地址B. 堆栈指针最好指向奇地址C. 堆栈指针只能指向偶地址D. 堆栈指针只能指向奇地址10. 8086CPU在进行对外设输出操作时,控制信号M/IO和DT/R状态必须是(D )A. 0,0B. 0,1C. 1,0D. 1,111. 8086CPU复位时,各内部寄存器复位成初值。
复位后重新启动时,计算机将从内存的( c )处开始执行指令。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 (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RAM 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解:(1) 共需内存条条4641664226=⨯⨯M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个芯片32846416=⨯⨯M M (3) 主存共需多少个RA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1288464648464226=⨯⨯=⨯⨯M M M 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解:(1) 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个芯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16448163264=⨯=⨯⨯K K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0~D 7、D 8~D 15、D 16~D 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 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 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四章作业题一、选择题(共25分)1、某计算机的Cache共有16块,采用2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即每组2块)。
每个主存块大小为32字节,按字节编址。
主存129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到的Cache组号是( )A 0B 2C 4D 62、存储周期是指(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C.存储器的写入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3、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的可靠性C.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4、下列外存中,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的是( )A.U盘B.硬盘C.磁带D.光盘5、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经常需采( )A.堆栈寻址方式B.立即寻址方式C.隐含寻址方式D.间接寻址方式6、相联存储器是按(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A.地址指定方式B.堆栈存取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7、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存储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A.多模块,并行B.多模块,串行C.整体式,并行D.整体式,串行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 )A.RAM存贮器B.ROM存贮器C.主存贮器D.内存贮器和外存贮器9. 某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64,16B.16,64C.64,8D.16,1610、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
现要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 )A.1,15B.2,l5C.1,30D.2,3011、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RISC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B.RISC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C.RISC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多D.RISC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12、假设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和主存组成。
某程序执行过程中访存1000次,其中访问Cache缺失(未命中)50次,则Cache的命中率是(2009年原题、第三章:存储系统)A.5%B.9.5%C.50%D.95%13、假定用若干个2k×4位芯片组成一个8k×8位存储器,则地址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A.0000HB.0600HC.0700HD.0800H14、下列有关RAM和ROM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II RAM和ROM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III RAM和ROM都可用作CacheIV RAM和ROM都需要进行刷新A.仅I和IIB.仅II和IIIC.仅I,II,IIID.仅II,III,IV15、下列各类存储器中,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的是() (2011年原题、第三章:存储系统)A.EPROMB.CDROMC.DRAMD.SRAM16、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现用4M×8位的RAM芯片组成32MB的主存储器,则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至少是()A.22位B.23位C.25位D.26位17、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
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A.间接寻址B.基址寻址C.相对寻址D.变址寻址18、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19、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B.扩大存储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C.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D.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20、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A.高级语言B.汇编语言C.机器语言D.符号语言21、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合起来一般称为():A.I/O部件B.内存储器C.外存储器D.主机22、存储单元是指()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2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B.半导体RAM属挥发性存储器,而静态的RAM存储信息是非挥发性的C.静态RAM、动态RAM都属挥发性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将消失D.ROM不用刷新,且集成度比动态RAM高,断电后存储的信息将消失24、从以下有关RISC的描述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A.采用RISC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
B.为了实现兼容,新设计的RISC,是从原来CISC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C.RISC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D.RISC设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
25、用某个寄存器的值做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称为()寻址。
A.直接B.间接C.寄存器D.寄存器间接二、判断题(共10分)1、引入操作数寻址方式目的有: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范围、提高编程灵活性等。
2、指令系统指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是表征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3、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数据字。
4、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指令字。
5、并发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6、存储元存储八位二进制信息,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7、存储器带宽指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是衡量数据传输的重要指标。
常用单位有:位/秒或字节/秒。
8、Cache主要强调大的存储容量,以满足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要求。
9、外存(辅存)主要强调快速存取,以便使存取速度与CPU速度相匹配。
10、计算机存储器功能是记忆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据和程序。
三、填空题(共25分)1、从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角度看当前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结构分为两大类:____ _、_____。
2、 DRAM存储器的刷新一般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之所以刷新是因为_____。
3、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有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4、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______存储器结构,前者采用_____ _技术,后者采用______技术。
5、存储器的技术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
6、对存储器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______和体系结构。
7、地址码表示_______。
以其数量为依据,可以将指令分为______、_____和_ _____等几种。
8、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有三种型式,分别是_____型、_____型和______型。
9、形成指令地址的方式,称为____方式,有______寻址和______寻址两种。
10、指令字长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四、应用题(共40分)1、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50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次。
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40ns,主存存取周期为160ns。
分别求CACHE的命中率H、平均访问时间Ta和CACHE-主存系统的访问效率e。
2、设存储器容量为32M字,字长64位,模块数m=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
若存储周期T=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送周期t=50ns。
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平均存取时间、带宽各是多少?3、设某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16K×8位,问: 1) 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该是多少 2) 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多少4、CPU执行一段程序时, 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42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80次,已知cache存储周期为40ns,主存存储周期为240ns,求cache /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5、某机器中,已知配有一个地址空间为0000H-3FFFH的ROM区域。
现在再用一个RAM芯片(8K×8)形成40K×16位的RAM区域,起始地址为6000H,假定RAM芯片有/CS和/WE 信号控制端。
CPU的地址总线为A15-A0,数据总线为D15-D0,控制信号为R/W (读/写),/MREQ (访存),要求:(1)画出地址译码方案。
(2)将ROM与RAM同CPU连接。
6、某机字长8位,用4K*8位的RAM芯片和2K*8位的ROM芯片设计一个容量为16K字的存储器,其中RAM为高8K字,ROM为低2K字,最低地址为0。
(1)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根?(2)各种芯片的数量是多少?(3)请画出存储器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