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高程测量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报告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报告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作者修涛容摘要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具有效率高,实施灵活等优点。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主要有对向观测法和中间观测法。

在这两种方法中,前者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常数考虑,认为各个方向的折光系数相同,这与实际的情况有出入。

而中间观测法则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变量处理,并加以改正。

经研究并通过实践验证,在观测结果进行修正的条件下,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完全能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同时可借助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观测数据的处理更为方便快捷[1]。

文章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及误差传播定律,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在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进行了探讨。

对三角高程测量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

通过试验,对全站仪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进行了精度分析。

关键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分析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accuracy analysisAbstract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can replace the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for elevation control, mainly on the observation method to the observational method and intermediate. In both methods, the former take into account atmospheric refraction coefficient as a constant, that the refraction coefficient in each direction, this discrepanc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le the rule of the middle observation of atmospheric refraction coefficient as a variable processing and correction. Research and verify through practice,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observations amendment can fully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level measurement, Can take advantage of Excel's powerful data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more convenient to make the processing of observational data.Article based 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principle and law of error propagation,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application and accuracy in the measurement are discussed. Different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triangulation were compare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rigonometric leveling Total Station Standards test, measurement accuracy analysis.Key words Electronic Total Station;trigonometric leveling;accuracy analysis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角高程测量实训报告2000字

三角高程测量实训报告2000字

三角高程测量实训报告2000字一、实训目的和要求本次实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实际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次实训的要求是:1. 熟悉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能够正确操作测量仪器进行测量;3. 能够准确计算出各个测量点的高程值;4. 能够分析和处理实际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本次实训的内容是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法确定给定点的高程值。

实训步骤如下:1. 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仪器的状态和准备所需的测量工具。

2. 在测量现场选择一个相对较高的点作为起点,选择两个相对较低的点作为目标点。

3. 根据测量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4. 进行测量,包括测量各个目标点与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

5.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个目标点的高程值。

6. 分析测量结果,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总结实训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训设备和材料本次实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1. 测量仪器:三角高程仪、测量尺、水平仪等。

2. 测量工具:铁锤、螺丝刀等。

3. 实训场地:包括起点和目标点。

四、实训步骤和结果1. 实训步骤本次实训选择了一个实际工地作为测量现场,选取了起点A和两个目标点B、C进行测量。

我们检查了测量仪器的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然后,我们使用测量尺测量了起点A与目标点B、C之间的水平距离。

接下来,我们使用三角高程仪测量了起点A与目标点B、C之间的垂直高差。

最后,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了目标点B、C的高程值。

2. 实训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得到了目标点B、C的高程值如下:目标点B的高程值为100米;目标点C的高程值为150米。

五、误差分析和改进措施在实际测量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误差,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误差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全站仪三角高程实习报告

全站仪三角高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对高程测量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10月20日实习地点:某工业园区三、实习设备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一个、棱镜一个、钢尺一把、记录本一个、笔一支。

四、实习内容1. 测量前准备(1)在实习地点选择四个控制点,并做好标记。

(2)在控制点上安装棱镜,确保棱镜水平。

(3)测量人员熟悉全站仪操作,了解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2. 测量步骤(1)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进行对中、整平。

(2)测量仪高和棱镜高,记录在记录本上。

(3)瞄准棱镜,进行垂直角测量,记录垂直角读数。

(4)计算水平距离,记录在记录本上。

(5)重复步骤(3)和(4),对其他控制点进行测量。

3. 数据处理(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控制点的高程。

(2)分析数据,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高程测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3. 认识到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1)测量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部分控制点无法直接观测,需要采取间接测量方法。

(2)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导致计算误差。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我国测绘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程测量实训报告

高程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训概况1. 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2. 实训地点:XX市XX区XX测区3. 指导老师:XXX教授4.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加深对高程测量原理的理解。

- 掌握高程测量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实训设备:- 经纬仪- 棱镜- 三脚架- 水准尺- 计算器- 测量记录本6. 实训内容:- 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高程计算与成果整理二、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 熟悉实训场地,了解测区地形地貌。

-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其性能良好。

- 分组讨论,明确分工和责任。

2. 三角高程测量:- 在测区选定四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的环线。

- 对控制点做好标记,并钉上小钉。

- 使用经纬仪和棱镜,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 记录观测数据,包括水平距离、垂直角度、仪器高、棱镜高等。

3. 水准测量:- 在测区选择起始点,并确定其高程。

- 布设水准路线,选择合适的水准点。

- 使用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

- 记录观测数据,包括水准尺读数、水准仪读数等。

4. 高程计算与成果整理:-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每个控制点的高程。

- 使用高程闭合差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整理测量成果,绘制高程图。

三、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 通过实训,加深了对高程测量原理的理解,掌握了高程测量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存在问题:- 在三角高程测量过程中,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导致观测数据误差较大。

-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由于水准尺读数不准确,导致水准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3. 改进措施:- 优化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和观测方法,以减小误差。

- 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 提高观测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训感想通过本次高程测量实训,我深刻体会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测量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全站仪三角高程实习报告

全站仪三角高程实习报告

全站仪三角高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及方法,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测量精度。

实习任务包括: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二、实习原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测角、测距的功能,通过观测目标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测量原理如下:1. 测角:全站仪能精确测量出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2. 测距:全站仪通过测量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斜距,结合目标点的已知高程,计算出测站的高程。

3. 高程计算:根据测站的高程和观测到的目标点的水平角,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了解实习场地情况,确定测站位置,设置全站仪,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2. 观测数据:根据实习方案,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3. 数据处理:将观测数据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内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4. 成果分析:对比不同测站的观测数据,分析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及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成功完成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得到了目标点的高程数据。

2. 成果分析:实习成果表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但观测数据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全站仪设备误差:全站仪本身的设备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2)环境因素:气温、气压等环境因素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有一定影响。

(3)观测技术:观测者的操作技巧和观测方法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为今后提高测量精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习规程,确保了实习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之,本次实习取得了圆满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1三角高程测量

1三角高程测量

实验一三角高程测量
一、实习目的
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在本部校实习基地测量一条附合水准路线并进行内业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
DJ6经纬仪1台,标杆2根,刚尺1副,测钎1组,木桩及小钉若干,计算器1台,;自备铅笔、小刀、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
(一)外业观测
(1)选点。

根据选点注意事项,再测区内选定4~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绘出导线略图。

(2)量距。

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mm),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取其平均值。

(3)测角。

中丝法
中丝法也称单丝法,就是以望远镜十字丝的水平中丝照准目标,构成一个测回的观测程序为:
在盘左位置,用水平中丝照准目标一次,如图5-37(a)所示,使指标水准器气泡精密符合,读取垂直度读数,得盘左读数L。

在盘右位置,按盘左时的方法进行照准和读数,得盘右读数R。

照准目标如图5-37(b)所示。

(4)按照往测的方式,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反侧
(4)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内业计算
(1)检查核对所有已知数据和外业数据资料。

(2)计算公式:
h′AB=D·tan a+i-ν
hAB平=0.5*( h′AB- h′BA)
三角高程路线平差计算表。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精度分析报告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精度分析报告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与精度分析报告
三角高程测量法是一种计算求解点位置高程的方法,是利用两个或多个测站间所测得
的距离和站高,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值。

它是地球大地测量学中研究服务不同地点之间的
空间位置与高度关系的基础理论,又称为不连续的高程测量法。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对某一高程测查点,从两个以上已知高程的测查点观测
到它的视距和视垂,通过求解其向量的方式,可以求得待测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法一般在开端求解中一般选择一个被称为顶点的点作为参考基准高程,
通过测量两个顶点之间的视距与视垂,利用三角不等式求解,互相指向求得其他点的测量
高程,最终实现点高程数据的空间关系建立。

三角高程测量法由于人工定视点、推算高程、求解工序耗时多,容易产生大量误差,
比单独使用水准仪进行定点高程测量的精度低。

一般结果的准确度取决于水准仪使用的准
确度,而水准仪使用的仪器误差主要是站高误差、距离误差和视距视垂误差。

为了保证三角高程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尽可能控制误差的产生,并采取措施进行误差改正。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站高、距离、视距视垂误差
进行改正,即对改正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改正系数计算出的高程值才是最终的准确结果。

总之,三角高程测量能够满足大地测量的基础工作,是提供改正高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角法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取决于观测者的观测水准、仪器使用技能及记录情况,同时也
需要密切关注导致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补救措施,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角高程测量_实习报告

三角高程测量_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1. 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2. 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区XX测区3. 指导老师:XXX教授4. 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深入了解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际测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5. 实习设备: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水准尺、计算器、记录本等6. 实习内容:三角高程测量二、实习步骤1. 测区选定与控制点标记:在实习测区选定4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的环线。

对选定的控制点进行标记,并在每个控制点钉上小钉,初步画出导线网的略图。

2. 定向控制点与仪器安置:选定一个定向的控制点5号点,将全站仪安置在1号点,进行对中、整平。

在5号点安置后视棱镜,在2号点安置前视棱镜。

最后,量取经纬仪的仪器高和前、后视棱镜高,并记录在手簿上。

3. 观测与记录:对中、整平完成后,先盘左用经纬仪瞄准5号点的棱镜中心位置,精准后制动水平和竖直制动螺旋,固定全站仪的方向。

然后操作经纬仪将5号点置盘(即将5号点归为零方向),并记录出平距L和竖盘读数。

4. 顺时针旋转观测:顺时针旋转经纬仪,瞄准2号点,同步上述操作,分别记录出平距、竖盘读数、水平方向值读数。

5. 倒转望远镜观测:倒转望远镜,再次瞄准2号方向,同样操作记录平距、竖盘读数、水平方向值读数;再逆时针旋转至5号点进行同样观测和记录。

6. 记录完毕与检查:记录完毕后,初步检查测量的正确性,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1. 观测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观测点编号、观测距离、竖盘读数、水平方向值读数等。

2. 计算视线高:根据观测数据和仪器高、棱镜高,计算视线高。

3. 计算高程:根据视线高和水平距离,计算各观测点的高程。

4. 检查与修正:对计算出的高程进行检查,如有偏差,进行修正。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了解了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
姓名罗浩学号20111125
题目基于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实施及精度分析题目类型应用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生产需求状况及研究现状:
三角测量法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常用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两点间的距离以及垂直角,应用三角学公式计算两点间高差。

这种方法简便灵活,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少。

特别是在电磁波测距出现以后,距离测量变得方便快捷,测距精度大大亦提高。

使得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国家四等水准测量以上的精度要求。

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选题目的及意义:
通过工程实践,熟悉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流程,从工作效率、仪器设备、精度指标等几方面对比分析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拟合高程等高程测量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其各自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宝.测量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孔祥元,郭际明,刘宗全.大地测量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李玉宝,周波.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5]张正禄,等.工程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6]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7]卓健成.工程控制测量建网理论.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8]潘正风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9]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发展与方向.现代测绘,2003(05),3~6
[10]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武汉: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9.5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
研究内容:
1、果与对照成果的差异。

2、分别阐述高程测量几种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

3、对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来源进行分析;
4、拟定实验方案,分别利用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作为参照,通过对向观测与
往返观测及中间法等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实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获得成探讨减弱
三角高程测量折光影响方法。

5、结合工程实践,从仪器设备、工作效率及成果精度等几方面对比分析三角高程
测量与GPS拟合高程技术的各自特点及适用范围。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一阶段:2015年4月7日至4月12日,查阅资料,着手于相关数据及文献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二阶段:2014 年4月13 日至2014年5月15日,查阅相关文献及数据,构思文章基本框架、观点及研究思路,并最终确定初稿。

三阶段:2014 年5月16 日至2014年6月10日,对文章进行修改,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文中的缺陷及格式,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最终定稿,。

四阶段:2014 年6月10 日至2014年6月17日,准备答辩
指导
教师
意见
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意见难度
综合训
练程度
是否隶属
科研项目
教学院长(公章)___________
年月日
备注:1、题目类型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其它。

2、题目难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3、综合训练程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