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5.1 围堰工程量计算----------------------------------------------------------------------16 5.2 坝体工程量计算----------------------------------------------------------------------16 六、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7
工期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及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工程施工期为三年。
1.2 水文、气象条件设计资料
1.2.1 水文气象条件
鸽子洞水电站坝址区处于温湿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
1
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多雷雨天气;秋季天
高气爽,昼暖夜凉;冬季干燥少雪,天气寒冷。据统计,年平均气温 8.0℃,最
四、基坑排水----------------------------------------------------------------------------------- 15 五、工程量计算-------------------------------------------------------------------------------- 16
31.6
190
532
67.6
778 837 898 960 1023 1089 1155
1.2.2 工程地质条件
(1)鸽子洞水电站坝址区河谷两岸不对称,左岸较陡,基岩裸露,右侧有 一、二级阶地存在,以缓坡形式分布于右岸。河床宽 60m,覆盖层为砂卵石,一、 二级阶地表层为砂壤土或含碎石壤土。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名称:水利工程施工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 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现状。

2. 水工结构施工- 水坝、渠道、泵站等水工结构的施工工艺;- 水工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

3.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水泵、水轮发电机等水利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水利机电设备调试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4. 施工管理与组织-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与实践。

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

6. 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施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3. 课程设计:进行专题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六、参考教材: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3. 《水工结构施工与管理》4.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七、实践环节: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施工情况;2. 模拟施工:设置模拟施工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施工设备和工具,培养实践能力;3. 综合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完整word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松涛水利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0 绪论0.1课程设计目的: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 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 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 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 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 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0.2课程设计的任务: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1.基本资料1.1工程概况:松涛水利枢纽位于柳河干流上的松涛峡, 系一级建筑物, 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

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 装机容量3╳15=45万Kw, 单机容量15万Kw。

发电最低水位500m, 相应库容19.5亿m3。

枢纽右岸适当位置布置防空洞, 可满足封孔蓄水期对下游洪水100 m3/s流量的要求。

枢纽各组成建筑物的工程量见表1。

表1 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工程量表1.2枢纽地形坝址距下游的松州市河道长约100 km, 直线距离约50 km, 坝址附近皆为高山峡谷地区。

松涛峡长约12 km, 上下游均有比较平坦的山间盆地, 可作为施工场地。

坝址位于峡谷尾部, 距峡谷出口约1.7 km, 坝区河床两岸山坡陡峻, 成V字型。

左岸坡度450~800, 陡缓相见;右岸坡度600~850, 两岸山体均为黄土覆盖。

坝址河床高程一般为410m, 河面宽50~60m, 深化区偏右岸, 最深约10m。

坝址左岸山峰起伏, 高出河面约150m以上。

右岸坝头附近为一狭小丘陵阶地, 高出河面约110m左右。

与坝区阶地相连的就是地形平坦、面积宽阔的李家台四级阶地, 高程约560~580m。

自峡谷出口起, 两岸地势逐渐开阔, 呈狭长二级阶地, 高程约430~440m, 沿柳河右岸距坝址约8km的旧镇, 附近有宽阔平坦二级阶地。

坝内河谷两岸有很多冲沟, 左岸主要有坝址下游200m处的滑沟;右岸主要有坝址上游150m处的红柳沟, 下游的刘家沟、金沟和银沟等。

水利工程施工教案设计模板

水利工程施工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施工工艺。

2.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2.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水利工程施工案例3. 教学视频4. 实践操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播放水利工程施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 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的目的和意义。

2. 水利工程施工工艺- 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 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工艺。

3.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编制方法和实施过程。

- 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水利工程施工案例,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针对案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实践操作,如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施工材料准备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基本概念和施工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施工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水利工程施工概述1.1 水利工程施工的定义和分类1.2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特点2. 施工准备阶段2.1 工作计划编制2.2 材料设备准备2.3 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过程管理3.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2 施工进度控制3.3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3.4 施工人员和技术队伍管理4. 施工技术4.1 基坑开挖与土方工程施工4.2 混凝土工程施工4.3 钢结构工程施工4.4 土石方工程施工4.5 防渗漏工程施工5. 工程验收与竣工5.1 工程质量验收5.2 工程竣工文件编制5.3 工程竣工和移交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利工程施工案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的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2. 课程作业:布置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期末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实践操作和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编制、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水利工程基础》2. 参考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关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及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工程验收等关键技能。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利⼯程施⼯课程设计前⾔部分⼀.课程设计的⽬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利⽤所学知识,独⽴⼯作、创造性的⼯作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熟悉现⾏⽔利⽔电⼯程建设项⽬实施的基本程序、基本规则和项⽬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应⽤技术规范与规程、查阅⽂献资料、体会协作共事的能⼒。

⼆.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是对⽔利⽔电⼯程专业的学⽣实现培养⽬标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学⽣必须按照本任务的要求独⽴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升华课程所学的知识,培养⼯程实践能⼒,激发学⽣的创新潜能。

三.设计范围:本次课程设计只要求学⽣进⾏倒流施⼯的设计,不要求⼤坝的布置和引⽔发电隧洞的设计。

四.应达到的技术要求:要求确定导流施⼯的设计流量、确定出导流标准、并设计出导流建筑物的各个尺⼨和⾼程、进⾏倒流施⼯的布置。

本论部分⼀.课程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地形、地质及⽔⽂资料,根据所给出的枢纽设计,依据现⾏规范选择导流⽅式,确定导流标准,计算导流设计流量,进⾏导流布置。

2.设计导流建筑物。

⼆.课程设计资料:1.社坞坑电站经济流量表。

2.⼚址⽔位流量表。

3.电站⼯程特性表。

4.历年逐⽉降⽔表。

5.流量历时频率曲线。

6.上中下坝逐⽉径流表。

7.社坞坑可研总报告。

8.社坞坑⽔电站中坝址设计洪⽔过程线表。

9.中坝⽔位流量表。

10.⼚区布置平⾯图。

11.发电洞平⾯图。

12.发电洞纵剖⾯。

13.社污坑⼚房布置。

14.社坞坑隧洞图。

15.社坞坑中坝。

16.枢纽布置图。

17.调洪演算丰⽔期、枯⽔期、较枯⽔期、平⽔期相关资料。

18.社污坑坝址地形图。

三.选择导流⽅式:导流⽅式1.全段围堰导流法:河床主体⼯程上下游各建⼀道断流围堰,将施⼯期间的全部来⽔拦蓄于上游河道中,并在围堰上游修隧洞将⽔流直接导⼊下游河段中。

如下图所⽰:图表 1导流⽅式2.分段围堰导流法:⽤围堰将主体⼯程分为前后两期进⾏施⼯,利⽤束窄明渠进⾏导流;后期将前期横向围堰拆除,保留纵向围堰并在其基础上修建后期横向围堰与之相接,构成后期围堰,⽽使⽤前期所建主体⼯程的坝⾝泄⽔孔进⾏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一、课设目的: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一)收集基本资料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2.施工导截流工程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2.3 截流(指合龙、闭气)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2.5 基坑排水2.6 隧洞封堵2.7 蓄水2.8 围堰拆除3.大坝工程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3.13 溢洪道堆砌石填方施工3.14 溢洪道砼浇筑3.15 溢洪道接缝止水3.16 右岸土石坝土方开挖3.17 右岸土石坝填筑4.厂房工程4.1 厂房基础石方开挖4.2 厂房基础砼浇筑4.3 1#机组安装4.4 2#、3#机组安装4.5 开关站土石方开挖4.6 开关站砼浇筑4.7 开关站设备安装5.收尾工作(三)草拟各项工程的进度重点说明(1)坝基开挖(ⅰ)特点(2)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ⅱ)固结、帷幕灌浆(ⅲ)接缝灌浆(3)电站、厂房进度(4)发电必备条件一定要抓住关键,合理安排,分清工程主次。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利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学生能掌握水利施工中常见工程的结构、材料及施工工艺;3. 学生能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水利工程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和放样;2. 学生能运用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3. 学生能运用水利工程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施工职业的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工程伦理道德,注重环境保护;3. 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水利施工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施工人才。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将教学要求具体化为以下学习成果:1. 学生能独立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图纸的阅读和解析;2. 学生能熟练操作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和放样设备;3. 学生能参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4. 学生能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和评定。

二、教学内容1. 水利施工基本概念:水利工程概述、水利施工特点、水利施工分类及施工标准;2. 水利工程施工准备: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阅读与解析;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测量与放样、常见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材料及工艺;4.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 水利工程施工验收: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水利工程概述、水利施工特点及分类;第二周: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第三周:施工图纸阅读与解析、施工测量与放样;第四周:常见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材料及工艺;第五周: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第六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利工程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
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巩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 2) 强化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能力及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定额、设计图集、参考资料等基本资料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 4) 培养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有关内容的设计方法与编制步骤。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 1) 能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利用所给的基本资料, 认真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

( 2) 独立思考, 敢于创新。

( 3) 报告书应简明扼要, 逻辑性强, 结论准确, 计算正确; 方案有较全面的分析论证且具备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4) 设计成果均装入档案袋, 并注明班级、姓名、学号及资料清单, 然后上交。

2、设计题目
2.1 工程概况
S.T工程枢纽属一级建筑物, 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

坝址上下游均有砂石材料, 特别是坝址下游砂石藏量丰富, 开采运输比较方便, 质量一般符合工程要求。

2.1.1混凝土工程量及工期要求
( 1) C15混凝土(每位同学学号的最后两位数都不为零时采用学号数的最后两位加8, 否则采用93.4)3
4
⨯, 埋石率5%。

10m
( 2) C20混凝土( 若学号的倒数第二位数为零时, 采用学号数的最后一位数, 否则采用12.6) 3
4

10m
( 3) 总工期20个月, 在开工后的8个月内应完成混凝土总量的30%~40%, 15个月内应完成总量的80%~90%, 剩余的在后5个月内完成。

2.1.2混凝土的配合比
表1 混凝土配合比
2.1.3料场的基本情况
表2 砾石料场天然级配及物理性质
2.1.4各砂料场的粒径组成及主要物理性质
表3 各料场基本特性
2.1.5各砾石料场的粒径组成及主要物理性质
表4 各砂料场的颗粒组成与物理性质
2.1.6辅助工程砂砾石净料需要量
表5辅助工程砂砾石净料需要量( 不包括损失) 104t/20月
2.1.7各级砂石料的含量
表6各级砂石料的含量( 破碎机械为CM-11A型, 破碎后的如
下( %) )
2.2 课程设计要求
1.进行料场规划, 选择主料场和备用料场
2.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各时段的混凝土浇筑量和砂石料净需量计算
3.砂石开采量计算
4.进行方案比较: 一种方案是减少开采量, 利用超径石破碎补充短缺粒径砂石量; 另一种方案是以最大开采量控制。

设1m3天然砂石料的采运综合单价是15元, 1m3超径石的破碎加工单价是8元
3、设计内容
3.1 料场规划
3.1.1料场规划细则
1.砂石料综合规划设计应严格按规范或已经多个工程验证的成熟经验作为设计依据。

2.砂石料规模必须以相应深度的勘探资料为基础。

资料内容应包括料场质量、储量、级配组成、产状分布、剥采比( 料场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