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合集下载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篇一:《辛弃疾字幼安》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弃疾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弃疾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占卜。

②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与翻译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

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B.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C.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D.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

最新辛弃疾传阅读答案翻译

最新辛弃疾传阅读答案翻译

辛弃疾传阅读答案翻译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

文言文阅读:《宋史-辛弃疾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宋史-辛弃疾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宋史·辛弃疾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乾道六年,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莫枕楼、繁雄馆。

留守叶衡素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

乃奏疏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专听帅臣节制调度。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

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

”启之,乃赵方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B.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C.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D.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9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 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④,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⑤,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②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弃疾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弃疾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占卜。

②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辛弃疾《鹧鸪·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标签:标题]篇一:《辛弃疾字幼安》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弃疾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弃疾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占卜。

②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9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④,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⑤,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②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

⑤缘:因为。

归朝:归顺南宋朝廷。

⑥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师蔡伯坚师: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游游:游玩
C.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丐:给予,给
D.迁司农主簿迁:升职或调动官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云无心以出岫
B、怀英遇“坎”,因留事金蒙故业,因遗策
C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D、斩安国于市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弃疾曰:“与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②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③即众中缚之以归④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⑤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⑥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每小题3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6)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
参考答案:
6.B(游:交往)
7.C 于是,就(A把;连词。

B于是;沿袭D在;对于)
8.A(④句未写辛弃疾有勇有谋)
9.(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2)(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

【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

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凭蓍草(占卜)决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

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

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

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

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

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我)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

”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

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幸运的是你不会杀我。

”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慰问军队,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

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

(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

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

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

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

(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

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

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

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

(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

(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

(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