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以前的美术发展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姓名:李城学号:14610114专业班级: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一.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印象派绘画(英文: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最早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
说到印象派,流传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一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而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也就随之诞生。
二.印象派绘画的发展19世纪的中后期正值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强大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日渐解放,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张扬。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象派绘画也就开启了它的发展之路。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
这些画家们虽性格和天赋各异,价值观念和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
所以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印象派的前世今生▲ 德彪西《月光》谈及西方美术史,印象派永远是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每个稍微对艺术感点兴趣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些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
但是,你真的确定你没有搞错吗?今天就一起和大家重新走近印象派。
1. 承上启下的巴比松画派米勒的巴比松风格作品在讲“印象派”之前,我想先聊聊“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村位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
19 世纪一群不满七月王朝统治的画家在此聚居,他们以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的创作行为,来区别当时的学院派画家。
他们认为学院派画家的宗教、神话、历史题材的画作属于闭门造车,太多虚假。
卢梭的巴比松风格作品巴比松画派主要受到 17 世纪荷兰画派和英国画家康斯塔伯的启发,开创了西方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先河。
这群画家中,既有朴素平实的米勒,也有精神气质的卢梭,还有唯美诗意的柯罗。
从三位代表画家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作品兼具新古典主义影响和学院派训练的痕迹。
在西方美术史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也为印象派的崛起点亮明灯。
柯罗的巴比松风格作品2. 逆袭的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印象派名词的由来,相信很多人都了解。
这是因为当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19 世纪的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官方展览,叫做“沙龙”。
能参展的人大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马奈的印象主义作品但是另外有一大批来自各个阶层的年轻画家,他们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
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联手举办了“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这个展就是后来的“印象派画展”。
德加的印象主义作品除了 1882 年,德加参加了 1874 年到 1886 年间所有的印象派展览。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
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
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
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程,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其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以其大胆的创新和对自然光影的独特表现技法,挑战了传统绘画的规范。
而后印象派则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色彩、形状和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于印象派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印象派的起源与发展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旨在捕捉瞬间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的绘画风格。
传统的绘画方法强调细节与线条的精确表现,而印象派则更关注对光影的变化、商街生活、自然风景等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即时描绘。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发生着重大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许多艺术家面临传统艺术体制的挑战。
此时,巴黎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中心。
众多艺术家聚集于此,他们希望在自由、多样化的创作环境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象派应运而生。
主要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被认为是这一流派名称的来源。
这幅画描绘了黎明时分港口景色,运用了浓烈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高度概括了光影变化的特质。
此外,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等也是重要的印象派画家。
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例如,雷诺阿以其典雅而生动的人物肖像著称,而德加则专注于舞蹈表演和女性形态,通过不同于常规透视法则描绘空间。
艺术特点光线与色彩:印象派艺术家使用短促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的瞬时效果。
他们常常选择户外作画,以便直接观察光线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自然题材:许多印象派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如公园散步的人、繁忙的咖啡馆,或宁静的大自然景观。
这些题材出现在当时众多市民的新兴生活中,并赋予了作品一种亲切感。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阅读:18442011-11-17 11:54标签:杂谈一.印象派的起源及发展: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
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十九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
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那是在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
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
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下来。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X后印象派: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应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二.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
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
印象画派

二、基本认识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 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 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 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 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 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 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 制。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 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 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 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 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 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 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 物的“真实” 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 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 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 在了画布上。
1、色彩手法
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 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 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 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 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 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 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 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 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 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 “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 光色” 耳目一新。
三、画风特点
印象派画家都把“ 印象派画家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 色彩” 的主要目的,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 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自然景物, 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 的感觉。印象画派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 构图宽广无边。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印象派的发展历程

印象派的发展历程
印象派是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追求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以及对快速、敏感的绘画反应。
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前印象派时期(1848-1865年):此时期的画家们对法国社会和艺术体制的反叛逐渐兴起。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开始尝试捕捉光线和色彩的效果,采用笔触的短暂、快速和粗糙的特点来描绘画面。
2. 发展阶段(1865-1880年):在这个阶段,画家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并且开始在画布上直接捕捉自然界的瞬间。
他们开始离开传统的绘画规范,选择户外写生,并注重表现光线、色彩和空气的质感。
画家们开始研究光线的变化对色彩的影响,并运用点、线和色块的技巧创造出光影效果。
3. 高峰期(1880-1890年):在这个时期,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开始得到公众和收藏家的认可。
著名的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等人。
他们通过独特的观察力,成功地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光影和色彩。
他们的画作在表现主题上更加广泛,包括风景、人物、城市和日常生活的场景等。
4. 后印象派时期(1890-192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画家开始超越印象派的独特手法,探索更多样化的艺术表现。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逐渐发展出新的风格和技法,例如关注形式和结构的塞尚、用色大胆的高更、以及画面异化的凡高等。
总而言之,印象派的发展历程从对传统绘画规范的反叛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并在19世纪末受到广泛的认可。
印象派的影响深远,不仅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现代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結合生活的史前美術
請看看,這位維納斯有何 特別的地方? 誇大胸部、腹部和臀部 的比例,是一個象徵多 產的形象。
《維倫多夫維納斯》
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
因戰火頻繁,人們重視現實的生 命,留存的藝術品以狩獵、戰爭 為主題,具有強悍雄健的特質。
《阿卡德皇帝頭像 》
此件作品顯示了古代 高超的鑄銅技術。
《阿布神廟大理石群像》
美術發展內容
*脫離宗教畫與取悅君主貴族的傳統束縛,產 生許多新流派: 新古典主義:大衛、安格爾 浪漫主義:傑利柯 、德拉克洛瓦、歌雅 寫實主義:庫爾貝 、杜米埃 自然主義:米勒 、柯洛
印象派、新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立 體派、未來派、新造形主義、表現派、達達主 義、超現實主義
抽象藝術、新具象、普普藝術、歐普藝術、硬 邊藝術、集合藝術、觀念藝術、行動藝術、 環境藝術、裝置藝術------
中世紀美術
西元476~1473年 古希臘羅馬之後 ~文藝復興 (黑暗時期)
*東歐:拜占庭美術--嵌瓷畫 *西歐:仿羅馬式(7、8~12世紀)--
穹窿、圓頂、濕壁畫、浮雕 哥德式(12世紀中期~15世紀)-尖塔、飛扶壁、鑲嵌玻璃窗
各階段 時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術發展內容
文藝復興
14~16世紀
*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米開郎基羅--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大衛 拉斐爾-- 雅典學院、爭辯
有色彩,用黑色釉藥畫線 《米羅的維納斯 》 條及塗黑背景。 表現了女性溫柔寧靜的美,雕像姿態 接近 S 形狀。對後代西洋婦女裸像的 造型有甚大的影響。
宏偉實用的羅馬美術
在建築、雕刻或繪畫,都承襲了 部分希臘式風格。自己的特色則 是「拱門造型」與「圓頂」。
《塞哥維亞古羅馬水道橋》
圖中所見約8層樓高。
《吉薩金字塔群 》
中間的古夫金字塔是 是世界上最大、最高 的埃及式金字塔,它 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 的建築物。
追求永生的埃及的美術
《水邊的狩獵 》
畫面上妳看到哪些 內容? 技法表現如何?
妻女同遊、獵貓、 魚群、飛鳥… 表現細膩寫實。
請看畫中人物, 有什麼特別的呢?
講求優美的希臘美術
請看蒙娜麗莎為什麼 沒有眉毛呢?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右手握著錢袋的猶大
《最後的晚餐》畫在米蘭葛拉吉埃修道院的牆上 耶穌說:「你們當中有人告密,出賣了我!」 說完引起十二門徒騷動的情景!
猜一猜,畫中是誰出賣了耶穌?
史前美術 古代美術 中世紀美術
文藝復興 巴洛克時期 洛可可時期
十九世紀
近代美術
當代美術
各階段
時間
美術發展內容
紀元前六十萬年 *刻畫狩獵情況的洞穴壁畫
史前美術 到三千年
*應用燧石鑿穿石頭或動物的角、骨頭,
--石器時代
製造雕刻品
古代美術
西元前3千年~西 羅馬帝國結束 (西元476年)
*美索不達米亞:蘇美、巴比倫、亞述 *古埃及:金字塔、繪畫、工藝 *希臘:神殿石柱、雕塑、陶器彩繪 *羅馬:拱門造型、雕塑、壁畫
以建築為主,仿古代羅馬,綜合了羅馬、近東、拜占庭 等藝術風格,並非古代羅馬藝術的復甦。
《比薩主教堂 》
仿羅馬式建築特徵:十字 形、穹窿、圓頂與外表成 列的裝飾拱形造型。
《基督像 》
繪畫特色:輪廓清晰、 色彩鮮明,平塗沒有明 暗層次。
《基督的復活》
為配合裝飾建築, 會將題材造型扭曲 變形。
嚮往天國的哥德式美術
鉛框形成各種圖形的 黑色輪廓。
Ⅰ形鉛條+彩色玻璃
巴黎聖母院的玫瑰花窗
玫瑰花窗是奉獻給瑪利亞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李奧納多‧達文西(1452--1519) 在義大利出生,死於法國。
擅長繪畫、雕塑、建築、機械、 天文、解剖學…
首創〝暈塗法〞(空氣遠近法)
《蒙娜麗莎》
眼眸和嘴唇構成的微笑, 被世人稱為神秘的微笑。 是羅浮宮的鎮宮之寶。
《圓形競技場 》
結合拱門造型與希臘石柱 希臘建築以神殿為主,羅馬則以實用的
公共建設與紀念性建築為主。
《龐貝 古城的壁畫》
拜占庭美術的嵌瓷畫
嵌瓷畫又稱馬賽克,是用各種色彩的方形小瓷片,鑲嵌在 濕軟的泥壁上拼貼而成。以基督神跡、聖經故事為內容達 到傳教目的。
《審判》
正義與邪惡
各是哪一方呢?
綜合的仿羅馬式美術
於法國形成的新美術風格,是純日耳曼民族的藝術。 名稱源自被輕蔑的批評。 以教堂建築為中心,特色在於:尖塔,飛扶壁、拱肋、
尖拱門、尖拱形高窗、圓形玫瑰窗、彩繪玻璃。
飛 扶 壁 玫 瑰 窗
《沙特爾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
哥德式教堂的彩繪玻璃窗
垂直上升的的內部空間,從高處、從四面 映入的彩光,產生震撼人心的神秘力量, 表現「神就是光」的信念。
《漢摩拉比法典碑 》
太陽神授予漢摩拉比王 治國之道
這些人物雕像, 有何特徵?
美索不達米亞的美術
《新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跡》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巴比倫空中花園預想圖》十六世紀畫家繪製
追求永生的埃及美術
提到埃及,你會想到什麼?
木乃伊是為了確保死後靈魂能回到肉體。 金字塔(陵墓)是為了安置木乃伊。 各種器物陪葬品、墓室壁畫是為了復活後能享樂過生活。
謝謝觀賞
參考資料:美的腳印 黃宣勳著 紅蕃茄出版 視覺素養學習網.tw/fineart/
結合生活的史前美術
《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 》
《拉斯科洞穴壁畫》--牛、馬、鹿
畫壁兩畫萬是年一前種舊確時保器狩時獵代成的功人的類儀祖式先。,藉此向神祈求 勝利為、什戰麼勝要恐畫懼動,物希壁望畫能?夠活著順利補捉到獵物。
希臘人崇尚優雅、合諧,追求完美;以希臘神話故事 為題材創作出生動的藝術作品。
石柱有三種基本樣式: 多利克式 愛奧尼亞式 科林斯式
《巴特農神廟 》
石柱與山牆浮雕是神殿建築的特色。
講求優美的希臘美術
《紅繪式聖餐杯 》
黑繪請:看圖看案,用這黑兩色件釉藥 畫陶,線罐條圖用案刻繪畫製。技法 《黑繪式雙耳壺 》 紅有繪何:圖不案同保?有陶土原
巴洛克時期 17世紀
*葡語:歪曲的珍珠, 引申為「不規則、奇特」之意;強調情感的 自由流露,常有強烈的動勢和誇張性。
洛可可時期
18世紀初、 中期
*指建築上像貝殼窩形紋的裝飾花紋。 應用曲線、漩渦形花紋來裝飾,有甜美、 輕巧、精緻、華麗感 。
各階段 時間
十九世紀 19世紀
印象派
近代美術 以後 當代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