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

印象派美术鉴赏论文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梵高与高‎更的绘画风‎格及变现手‎法与绘画中‎表现的思想‎对印象派绘‎画进行赏析‎。

梵高与高更‎虽同为印象‎派作家,但他们的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极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相去甚远‎,这体现出了‎印象派绘画‎的强烈的个‎人感情与现‎实结合后形‎成的绘画方‎法的不同。

正因为这种‎不同才使得‎印象派绘画‎具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与多样的‎发展方向。

但他们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印象‎派绘画的统‎一之处——表现整体轮‎廓,忽略细节。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把握轮廓色彩对比美术富于美‎感,在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

我们学校的‎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就‎属于美术设‎计中的一种‎,每当5、6月份,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都‎会在教学楼‎中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看着他们那‎些优美的作‎品,体味着其中‎的优美的意‎境,我们都会不‎禁沉浸在艺‎术美之中。

美术是一门‎瑰丽绚丽的‎艺术,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它‎有许多分类‎,例如: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建筑、工艺艺术、摄影艺术、园林艺术、汉字艺术、民间艺术等‎等。

当了解了这‎些时我才知‎道美术艺术‎的殿堂是多‎么的浩大,是多么的博‎广。

在美术作品‎中我最先接‎触到的是印‎象派的作品‎,印象派的印‎象派作品也‎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印象派绘画‎具有宣明的‎特征,印象派绘画‎也称为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是十六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画派‎。

印象派画家‎作画时不依‎据可靠的知‎识,只以瞬间的‎印象作画。

作家在作画‎时往往只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只考虑画的‎总体的效果‎,较少的考虑‎细节的表现‎。

正因为印象‎派作品不考‎虑细节,当当时的学‎院派画家看‎到印象派著‎名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时候认为‎其很粗糙,过于随便,而被嘲笑为‎不懂绘画,被批评为“印象主义”,但印象派及‎印象主义也‎正是由此而‎来,带来了印象‎派的兴起。

艺术鉴赏论文2篇

艺术鉴赏论文2篇

艺术鉴赏论文艺术鉴赏论文第一篇:印象派与现代艺术艺术是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表达方式,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印象派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联系与发展。

印象派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追求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和描绘,并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轻快的笔触来呈现光线和气氛的变化。

他们强调视觉感受的瞬间性和流动性,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束缚,使创作更富个性和自由。

印象派的出现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对传统艺术规范的突破和冲击。

印象派艺术家们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为后来的画家们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创作思路。

例如,凡高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等方面的探索,开创了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也与现代艺术对观念的追求密切相关。

印象派艺术家们强调对瞬间感觉的捕捉和表达,突破了传统绘画的静态表现形式。

这种对瞬间性的追求与现代艺术中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有着共通之处,呈现了一种更加开放和综合的艺术观。

另外,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也在艺术市场和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影响。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理念打破了传统观念,引发了当时许多观众的争议和骚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印象派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印象派作品成为了艺术市场中的热门品种。

总之,印象派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发展。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来的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艺术市场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印象派艺术家们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描绘和对感觉、时间和空间的追求,展示了一种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的艺术语言。

第二篇:抽象艺术与当代艺术发展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抽象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联系与发展。

抽象艺术是20世纪初的一种重要艺术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简化和提炼形象和色彩等元素,表达出一种更加纯粹和直观的情感和思想。

印象派绘画对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论文

印象派绘画对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论文

印象派绘画对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论文印象派绘画对现代艺术审美的影响论文印象派绘画的超越性对当代审美的影响印象派绘画拥有自身的超越性和现实性,不同的人去欣赏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认知程度,所站的高度和角度也不相同。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站在了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和反应社会的某些方面。

印象派突破的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

印象派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上它已经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具有欣赏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

1.印象派绘画给当代艺术审美的启示当然,现实当中的艺术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当中的自由,有时会受到种种的限制和束缚,但是艺术终究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自由性表达。

当代艺术审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在艺术的审美方式敢于突破自己。

当代艺术在审美上有其自身的自由性与超越性,艺术是人的内心灵魂的一种体现,它本身可以跨越时空。

在表现内容上,可以是现在或者过去,可以是梦境,也可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超越!艺术在审美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内涵。

一幅作品是画家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是绘画者本身对于艺术内心的表达与阐述,表述了画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敢于将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表现出来这就是印象派绘画带给当代艺术审美的启示。

对待任何事情,不能过分的拘泥于形式,应当从多角度去思考,多角度去考虑。

一幅绘画其实可以代表画家本身,也同时代表了画家的思想。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深刻的反映了一个事实,绘画本身没有太大的局限性,他是一种真实的思想的表达,艺术存在的本身的意义,也应当围着这个社会所服务。

它不仅仅只是给别人带来一种简单的视觉上的欣赏,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再现。

2.审美的价值在实用功能方面的超越印象派在艺术创作中推崇的是人的感觉,而不是人的理智,表现的是画家自己对大自然物象的亲身感受,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来观察自然,捕捉客观世界中变化万千的物象特征。

当代艺术和过去的艺术审美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人们不再单纯的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而是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考虑到它的其他方面的价值,真正达到一种物有所需,物有所用的目的。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部分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部分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部分作品赏析摘要: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关键词:梵高印象派油画星夜割耳朵后的自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

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

代表作《向日葵》、《邮递员鲁兰》、《咖啡馆夜市》、《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星光灿烂》、《梵高在阿尔勒卧室》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在这里,我主要对他的《星夜》、《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进行分析。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

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

那是奔放的,或者是像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

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的论文-美术论文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的论文-美术论文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的论文-美术论文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欧洲艺术的一股新风潮,其充满活力的色彩和追求感觉和光线效果的创新呈现,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一、灵感来源印象派绘画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艺术家们在画布上追求自然光的效果,注重表现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等大自然的变化。

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感受,将自然的美丽、神秘和生命力呈现在画布上,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二、色彩运用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运用极具特色。

印象派艺术家常常采用分散式的颜色点刷,以增强色彩变化的效果。

他们处理色彩的方法是直接观察花草、树木和天空等自然景观,以表现出光线的强度和颜色的明暗变换,从而产生光线色彩的视觉效果。

此外,印象派绘画总体呈现柔和、透明、明亮和反光色调,展现出深刻而动人的情感。

三、画面构图印象派绘画的画面构图也是其独特之处。

一般来说,印象派绘画着重表现主观感受和感性生活,因此对画面的分割和平衡要求极高。

他们通过高度缩放、强调突出的主题以及视觉冲击效果,打破了传统的画面分割方法,大胆地运用构图和构图元素的复杂性,创造出视觉上更加丰富和感性的画面效果。

四、艺术风格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也颇具特色。

印象派艺术家们常常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以表达出情感、氛围和心理状态。

他们倡导个性和自由,通过对画面的处理,展现出普遍意义上的幸福和奋斗。

印象派绘画的风格充满生命、自然、自由和快乐的气息,使人们能够从中体验到艺术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综上所述,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受、色彩的极度运用、画面构图的独特和艺术风格的独具个性等方面。

这些特色的综合反映了印象派艺术家们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表达,其高度的创造性和艺术水平,对于当代的艺术发展和创新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论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绘画形态与创作理念上的差异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等人。

而后印象派则是继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以塞尚、梵高和高更等人为代表的本质不同于印象派的另一艺术流派。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二者在绘画形态与创作理念上的差异问题进行论述.在创作理念方面,印象派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主张艺术上的革新,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因此他们主张他们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调配颜色从而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走出画室,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印象主义画家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他们的绘画生长在写实主义的土壤之中,但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描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视觉感受。

印象派画家对瞬间视觉感受,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关注。

而后印象派则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和情绪。

其根本观点是反对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与色,而主张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大胆尝试和探索,重视自我的表现,用大脑去思考艺术真实表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理性的组合和安排使所看的一切在有意味的秩序形式之中得到表现,使画家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在绘画形态方面,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不再像传统绘画的黑色和灰色,而是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并且不再使用轮廓线,物体的外形因而模糊,这使得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光影、气氛和色彩融合之作。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具体的说,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美术鉴赏论文---《日出印象》

美术鉴赏论文---《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莫奈作者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

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印象派的名称即由他的《日出印象》一画而来。

生于巴黎。

初从布丹学习,并受容金和柯罗的影响;后转向外光的描写,马奈和透纳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莫奈的创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

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多幅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

不注重对象的明晰的立体的形状。

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圣阿德列斯的阳台》、《花园里的女人们》、《日出印象》、《巴黎圣拉查尔火车站》、《干草垛》和组画《睡莲》等。

历史背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当一些前卫的艺术家已经厌倦了新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陈旧的题材,宏大的场面,理性的构图,完美的人体,这一切新古典主义的核心传统都已经成为束缚,这些艺术家渴望冲破羁绊,尽情地抒写眼前的世界,抒发内心的向往。

于是,一些新的绘画流派相继产生,其中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的就是印象派,他的领袖就是法国人莫奈,而这幅《日出印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同时更重要的是“印象派”这个名字便从这幅画得来。

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市中心的一间工作室里举办了一个名为“无名画家展览会”的画展,这批青年艺术家中就有克洛德。

莫奈。

这个画展没有引起很大影响,参观的人很少,并且遭到了人们的批评和嘲讽。

因为这幅画无论从题材,构图,色彩,各方面都不符合当时的标准,简直是一团糟。

就像是孩子幼稚的涂鸦,信手几笔,毫不负责任。

有个记者借用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标题,讥讽这个画展的画家都是“印象派”。

在这里“印象”可是个贬义词,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这幅画的轻视与嘲笑。

他们在批评这幅画的草率,肤浅,粗糙。

可以说一无是处。

也许是这幅画已经超越了当时整个时代的鉴赏力。

光与色的美丽世界若干年后,当人们在再看这幅画,我们惊呼这幅画觉得他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印象派毕业论文

印象派毕业论文

印象派毕业论文印象派毕业论文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以突破传统艺术规范和表现形式的方式,呈现出对自然光和色彩的独特感知。

这一艺术流派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印象派的特点之一是追求对光线和色彩的直接感受和表达。

艺术家们通过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以及对色彩的敏感觉察,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们不再追求传统艺术中的细腻和精确,而是以快速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将自然界的景象直接呈现在画布上。

这种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的透视和绘画技巧,使观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感知。

印象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对瞬间和变化的捕捉。

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场景,而是试图通过绘画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他们常常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花园、咖啡馆、舞厅等,通过快速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将瞬间的光影和动态的氛围表现出来。

这种表现方式使观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一种活力和自由的感觉。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还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

他们通过对自然界中色彩的观察和感知,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色彩语言。

他们放弃了传统艺术中对色彩的规范和约束,而是选择用明亮、纯粹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追求色彩的纯净和鲜明,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组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使观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感知。

印象派的出现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规范和束缚,提倡个性和自由的艺术表达方式。

它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同时也使观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印象派的出现,不仅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观者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印象派是一种追求对光线和色彩的直接感受和表达的艺术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梵高与高更的绘画风格及变现手法与绘画中表现的思想对印象派绘画进行赏析。

梵高与高更虽同为印象派作家,但他们的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极为不同,表现的感情也相去甚远,这体现出了印象派绘画的强烈的个人感情与现实结合后形成的绘画方法的不同。

正因为这种不同才使得印象派绘画具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与多样的发展方向。

但他们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印象派绘画的统一之处——表现整体轮廓,忽略细节。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把握轮廓色彩对比
美术富于美感,在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

我们学校的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就属于美术设计中的一种,每当5、6月份,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都会在教学楼中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看着他们那些优美的作品,体味着其中的优美的意境,我们都会不禁沉浸在艺术美之中。

美术是一门瑰丽绚丽的艺术,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它有许多分类,例如: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建筑、工艺艺术、摄影艺术、园林艺术、汉字艺术、民间艺术等等。

当了解了这些时我才知道美术艺术的殿堂是多么的浩大,是多么的博广。

在美术作品中我最先接触到的是印象派的作品,印象派的印象派作品也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印象派绘画具有宣明的特征,印象派绘画也称为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是十六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画派。

印象派画家作画时不依据可靠的知识,只以瞬间的印象作画。

作家在
作画时往往只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只考虑画的总体的效果,较少的考虑细节的表现。

正因为印象派作品不考虑细节,当当时的学院派画家看到印象派著名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时候认为其很粗糙,过于随便,而被嘲笑为不懂绘画,被批评为“印象主义”,但印象派及印象主义也正是由此而来,带来了印象派的兴起。

印象派画家人才辈出,因为印象派作画特点由作家本身思想及理解而定,可变性较大,印象派由此而呈现百花争鸣的状态。

自莫奈之后,印象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家,著名的有杜尔·马奈、爱德嘉·德加、奥古斯特·雷诺阿、卡米耶·毕沙罗、西斯莱、西涅克、塞尚、高更、凡·高等。

对于印象派的画家,我最先了解的是梵高。

他是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同时又是一位充满悲剧的画家。

梵高作画时常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但其作品中却体现出与其色彩不相符的情感特征,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吉列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表现出了梵高内心精神世界的扭曲,强烈的压抑等深刻的情感。

正如在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画面上那种仿佛从作者内心流淌出的金黄色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九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的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

这仿佛在
预示着辉煌是那么的短暂,万物都逃脱不了颓败的结局,短暂似乎是万物的宿命。

在梵高的画笔下,这些向日葵不仅仅只是植物,更是梵高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说到梵高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座印象派中的高峰——高更因为他们都是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但他们的特点则极为不同。

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而高更则是一位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甚至有时蛮横无理。

高更,一位法国画家,与塞尚、梵高被称为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

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高更作品思想内容比较复杂,难于理解。

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和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高更的艺术观点受印象主义观念影响,作品具有原始性,绘画技巧上喜欢色彩明亮鲜艳的平涂手法,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

他的绘画中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

在早期,高更对印象派的作品情有独钟,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经过他不断地探索,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高更的绘画中,他经常使用鲜明的颜色对比,且颜色很单纯,例如在《呼声》这幅作品中,他画的大片红色前景和后面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人物色彩的运用也很纯,基本没有色彩的变化;在《塔希提妇女》中,高更描绘了在强烈阳光下土著居民晒成棕赭的肤色与果物的鲜红,腰裙的苹果绿及深黑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单纯的黄色与红色组成的画面,给人一种极强的
装饰性效果。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作品,这些颜色虽然经过画家主观意识的改变,但还是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的色彩,在高更后期绘画作品中,色彩上,他抓住了大自然的颜色,对它们进行了主观的改变和创造,从形式美感的要求出发,使色彩之间的关系简化,使用较多纯的色彩,追求一种跳跃式的或对比性的和谐,呈现出一种色彩表现的鲜明性。

在手法上,高更采用块面平涂的手法,在色彩上无大的变化。

以管窥豹,梵高与高更的绘画风格与变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象派画家作画时的思想及变现其思想的方法。

印象派以其快速的作画,迅速的抓住光线,人物的瞬间移动等,只表现出整体的轮廓而不体现细节的绘画风格开创了一类全新的绘画方法,丰富了艺术创作的途径,扩大了艺术家们艺术创作的视野,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