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合集下载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的评价:后印象派画家被视为现代艺术 的先驱,他们的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达, 为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06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现代意义
对当代艺术的启示与影响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对色彩运用的创新,启发了当代艺术对色彩表达的探索。
后印象派强调个性表达和主观感受,对当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表达有重要影响。
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与影响
简介:后印象派是印象派之后的一个重 要艺术流派,其艺术家们在绘画技法、 色彩运用和构图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艺术风格: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强调个 人主观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注重对物象 的变形和夸张,以及对色彩的运用。
代表人物:梵高、高更、塞尚等。
影响:后印象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流派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表现手法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之一。
后印象派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拓展了绘画语言:后印象派强调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重视个体感受:后印象派画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对现代艺术中个体意识的崛起 有重要影响。 推动抽象艺术发展:后印象派对形状、色彩的独特运用,为抽象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启发现代艺术思潮:后印象派对形式和内容的探索,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印象派的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后 印象派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主题较为深沉和抽象。
创作理念与追求的比较
印象派追求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印象派注重自然和客观的再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后印象派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表 达
后印象派注重表现内在精神和个 性
05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比较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

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

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特点: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新旧印象派的名词解释

新旧印象派的名词解释

新旧印象派的名词解释印象派是19世纪末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流派,它以捕捉光线、色彩和瞬间感受为特征,追求在作品中呈现出即兴和瞬间性的印象。

新旧印象派是印象派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两个阶段,本文将介绍和解释这两个名词,并对两者在艺术史上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新印象派新印象派是印象派运动的早期阶段,出现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

新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以爱德华·马奈、克洛德·莫奈和埃德加·德加为代表,他们关注光线效果和即兴的色彩表达,强调感官体验中的个体印象。

他们的作品常常描绘户外景物,如风景、花卉和舞台表演。

新印象派的作品特点是色彩鲜明、笔触轻快、构图开阔,追求瞬间感受的真实性。

画家们通过捕捉快速变化的光线和色彩,将自然界的景象呈现在画布上。

他们强调主观的体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技法,注重对大自然的感知和把握。

新印象派对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传统规范,推动了艺术的自由发展。

他们的观念改变了艺术家对光线和色彩的认识,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印象派的创作方式也为后世的画家提供了新的技法和思路。

二、旧印象派旧印象派是印象派运动的后期阶段,出现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旧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包括保罗·塞尚、格斯塔夫·卡耶博特和伯纳德·布菲。

他们相比于新印象派,更加注重结构和传统的绘画技法。

旧印象派的艺术家沿袭了印象派的画风和主题,但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复杂和严谨。

旧印象派的作品主要描绘人物、静物、室内场景和风景,更加强调形式的稳定和结构的完整性。

他们运用绘画的基本原理,追求线条、形状和颜色的和谐。

旧印象派的画家们善于运用块状笔触和厚重的画面质感,注重色彩的深度和光影的处理。

旧印象派将印象派的革新精神与绘画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的作品既保留了印象派的直观和即兴性,又重视形式和构图的平衡。

旧印象派开创了后印象派的发展方向,为20世纪的现代绘画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梵高 三大流派--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梵高 三大流派--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始终是在激烈地斗争着。

官方的学院派墨守成规,思想保守,他们把持的沙龙,拒绝一些年轻有为的画家参加展览会。

1863年,有4000件作品被沙龙拒之门外不准展出,结果引起了社会普遍不满。

拿破仑第三为了稳定舆论,亲自出面过问这件事,并决定从5月15日起举办一个落选沙龙,在这个沙龙上展出被官方沙龙选掉的作品。

这一事件实际上就成为“印象派”产生的先声。

这次展览会后,在巴黎的咖啡馆里经常聚集着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常聚会在一个名叫盖尔波瓦的咖啡馆里,由于这个咖啡馆在巴提约尔街,所以人们把他们叫做“巴提约尔集团”。

这个所谓集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其成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

他们大多对学院不满,有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他们所关心的不是政治,主要还是艺术问题。

1871年,在巴黎公社时期,他们当中大部分画家离开了首都,公社失败以后,这些人又回到巴黎并重新聚集在一起。

在1874年,他们决定自己举办一个“无名画家展览会”。

这个展览会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有29名画家参加,共展出165件作品。

展览会吸引了不少观众,在参观的人当中,有不少保守派的批评家抱着嘲笑与批评的态度说:“看到最后不禁恼火,你会懊悔没有把买门票的钱送给一个穷要饭的。

”《喧噪》杂志的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借着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不无嘲弄地把这个展览称作“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从此得名。

印象派展览从1874年起到1886年止共举办了八次,后来,由于内部观点不统一,相互争论不休,加之经济上的困难,就不再举办了。

1886年,画商丢郎·吕厄带了300幅作品赴美国展出,结果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印象派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首先和法国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二帝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思想苦闷,他们不满当时社会的现状,却又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他们追求自由,但又觉得前途渺茫,于是,只有在象牙之塔探求艺术的形式,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艺术思想的局限性。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日出· 印象》
《 日 光 下 的 鲁 昂 主 教 堂 》
蛙塘﹝La Grenouillere﹞1869 年75 x 100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 睡 莲 》
坐在柳樹下的女人 ﹝Woman Seated under the Willows﹞
《 圣 德 尼 街 的 节 日 》
傘﹝The Unbrellas﹞ 1882 年 油彩‧畫布,180 x 115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London﹞,英國
浴女﹝The Great Bathers﹞1885 ~ 1887 年118 x 170.5 公分 費城美術館,費城﹝Philadelphia﹞,美國
河邊草地上﹝On the Meadow ﹞ 1890 年 油彩‧畫布,81.3 x 65.4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鋼琴前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 1892 年 油彩‧畫布,116 x 90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 法國
整理頭髮的浴女﹝Bather Arranging Her Hair﹞ 1893 年 油彩‧畫布,92 x 74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 ﹝Washington DC﹞,美國
《 阳 光 中 的 裸 女 》
《 包 厢 》
《夏半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 莫 奈 夫 人 像 》
《 裸 女 像 》
德加
• 德加喜欢表现出在活动状态中的女性形象。 芭蕾舞演员的排练和演出,成为他心爱的 题材。
《 舞 蹈 课 》
和以 色 《 单充 粉 舞 纯分 笔 台 优发 进 上 美挥 行 的 的他 描 舞 色造 绘 女 调型 。 》 能的 这 德 够特 种 加 和长 自 在 谐, 由 很 地轻 灵 多 相松 活 时 互准 的 候 配确 工 喜 合的 具 欢 。线 , 使 条可用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印象派:•印象派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奈,他们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强调以瞬间的印象作画,努力捕捉大自然色彩、光线、气氛和那种现场感,将视觉、听觉等感官全面打开。

•印象派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

•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光与影的试验与表现技法,“印象派”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晚年专注于描绘自家的莲花池,画出了闻名于世的睡莲系列。

•雷诺阿以画人物(尤其是女人)出名,其中又以画甜、,悠闲的气氛还有丰满、明亮的脸和手最为经典。

2.新印象派•新印象派也成“点彩派”,由一群受到印象派影响的画家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创力,代表人物之一西涅克在其著作《从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自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人,分割主义用色彩和色彩进行光的混合,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意图。

”•印象主义强调色彩的光学混合作用,不反对色彩混合使用,而新印象主义则强调不在调色板上调和各种颜色,而从色彩规律出发,把各种单纯的单色通过细小的笔触并列在画面上,经过观者的视觉作用达到自然调和。

•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修拉、西涅克和毕沙罗。

•修拉是新印象派的开山鼻祖,他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的下午》是新印象派的最著名的代表作。

3.后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不同,后印象派不是对印象派的发扬光大,而是直接站在了印象派的对立面:他们不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19世纪末,后印象派诞生。

•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塞尚的绘画突出几何性的形体结构,对后来现代流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代表作有《向日葵》、《星夜》等。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向日葵〉
《画家在阿尔的卧室》
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 1890
小练习:连连看
高更
以激动的色彩和笔法表现出他内在的苦 闷和激情,笔触和色彩受到日本浮世绘 的影响 捕捉原始的美感,含有浓厚的象征性, 追求艺术表现的原始性,色彩的平涂法
塞尚
梵高
注重理念和结构,注意画面的元素化和 建筑美,孕育着立体派的兴起因素
《 菜 园 和 花 树 · 蓬 特 瓦 兹 的 春 天 》
《 蒙 马 特 大 街 》
印象派的一个分支——新印象派(也被称为“点彩派”)


主要特点是将本应调和的色彩变成无数的有规则 的小点,让这些小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 可以产生更鲜明的色彩效果。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为修拉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油画 207×308cm 1884年作 芝加哥美术研究所藏)
马奈《吹笛少年》
马奈《费里—贝舍尔酒吧间》 (油画,96×130厘 米,1881年—1882年作)
德加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 庭,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教育,早期 承袭安格尔画风。因家庭富有,不顾 及自己作品的出路,画风没有随和 世俗的味道。
以绘画少女而闻名,把印 象派渗入洛可可派的作风, 被称为印象派化的 洛可 可画家。他的艺术主调是 欢乐和愉快。
没胡子的自画像
1998年以 7150万美元成交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朊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 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在梵高死后不断地买卖。1988年在拍卖会上, 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梵高《鸢尾花 》1889年5月 71x93cm现存于美国马利布· 保罗—盖提博物馆
梵高的笔触和色彩受到 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 被认为参考了《神奈川 冲浪里》。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7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7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凡·高生平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 之家,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 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但最后 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在1886年以前, 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 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的弟弟来 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 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 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 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保罗·塞尚简介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 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 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 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 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 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 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 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 家。
震撼。
(台币6亿4768万)。
高更
塔 希 提 岛 的 妇 女
我们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我们是什么?
高更 ( 法国 )
学生实践:
1.分析讨论印象派大师作品,写出你 对印象派大师及作品的认识。
2.每组任选自己喜欢的印象派大师的 作品,临摹并体会印象派的画法。
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每组所画的印象派 绘画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狂热,好斗精神,智慧,坚定不移,都丝毫不能说明他的特点. 而在他甚至最狂热的爆发时,也没有渺小低下之处和无缘无故的恶 意.
他的坚定是实实在在的,主意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可不是那种 注定要使生活简单,逐走一切不该进入自己小圈子的事物的人.恰恰 相反,他有着每次接触新东西时都变得生动活跃的信念,时刻准备攀 上更高的水平.
他追求表现生命本源、追求野犷、奇异的 倾向,他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 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 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
代表作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 我们往哪里去?》、《死者的灵魂》、《塔希 提的年轻姑娘》等 。
高更
高更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代表作有一系列《静物》、《玩纸牌的男人》 、《浴女 们》、《圣维克图瓦山》 等。
塞尚作品—自画像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静物
塞尚作品--玩纸牌的男人
塞尚作品--浴女们
塞尚作品--浴女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塞尚作品
高更(1848~1903年)
法国人保罗·高更 30岁后习画,他对东方 艺术和土人艺术情有独钟,终于在43岁时远涉 重洋,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定居,娶了个土 著姑娘为妻,最后死在这个岛上。
而亡。
他善于表现在强烈阳光下的物体,常用鲜明的色
快和跃动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激动和狂热的情绪。
代表作有《向日葵》、《星夜》、《奥韦尔教
堂》、《自画像》、《奥韦尔乡间小道》、《收割人
劳作的麦田》、《唐古伊老爹》等。
凡·高作品 --向日葵
凡·高作品 --向日葵
凡·高作品--星夜
凡·高作品-- 奥韦尔教堂
风格特征:19世纪90年代,一种被称为后期印
象画派的新风格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人们重视。后期
印象画派的画家们不满足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
追求外光与色彩,而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
情和情绪。他们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
面。
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是他们创作的特色。
后期印象派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墨守成规的反抗, 也代表了人们对机器时代异化现象焦躁不安和迷惑不 解的心理。
油画 欣赏
新印象主义新印ຫໍສະໝຸດ 主义以画家修拉(1859-1891,代表作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和西涅克(1863-1935,
《井边的女子》)为代表.
他们根据色彩学的某些原理,采用点彩的表
现手法,更强烈地表现瞬息即逝的光和色,所以
也有人称之为“点彩派”。
这种机械地把科学原理搬到艺术创作上来的
方法,伤害了艺术本身规律,所以注定难以长久,
奠基者保罗·塞尚(1839一1906年)
青年时代他几次投考国立美术学校,结果都名落孙山;送 到沙龙的作品,一次也没入选。
塞尚是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塞尚非常注重追求物体的结构。 体积、质感以及相互关系。他的名言是“用圆柱体、球体、锥 体来描绘对象”。其作品表现出色彩家和结构家的天才结合。 他的静物画坚实、厚重、粗硬、老练、冰冷,具有咄咄逼人的 气势。他的人物画则往往采用写意的手法,表达其内在情绪。 西方美术史论者多尊塞尚为“现代绘画之父”,认为后来许多 现代流派都受他的启发 。
凡·高作品--收割人劳作的麦田
凡·高作品 --自画像
凡·高作品 --自画像
凡·高作品 --自画像
凡·高作品 --自画像
凡·高作品 --自画像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凡·高作品
谢谢
到90年代即告消失。
乔治·修拉(1859-1891)
修拉是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 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 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 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 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 合起来。对二十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 响。 修拉推动了印象主义的发展。他对色彩的 专门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层次分明,而他自己 也成为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代表。
在艺术上,一如在生活中,他始终与野心家,伪善者,拍马者,自命 不凡者誓不两立.斗争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斗争也如社会斗争一 样,因为他似乎有更多的精力要提供给渴望行动的坚强气质使用.
西涅克作品 --井边的女子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西涅克作品
后期印象画派
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修拉作品--安涅尔浴场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修拉作品
保罗·西涅克(1863-1935)
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他热爱 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的, 他讲起话来又快又急,既夹带 着让人不能重复出来的字眼,又有着可亲的温柔.
高更作品-- 塔希提的年轻 姑娘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高更作品
凡·高(1853~1890年)
荷兰人凡·高出生于牧师之家,当过店员、教师和
传教士,他27岁习画。
他的一生生活窘迫,工作艰辛,再加上生性固执
偏激敏感,后来神经失常,住进疯人病院,最后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