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除尘冷却技术的比较
浅谈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改造工艺

浅谈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改造工艺作者:胡绪升王艳婷王鹏军雷国鹏严博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22期1概述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面对近年来日趋严重的雾霾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对炼钢厂转炉的环保、能耗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有的湿法除尘工艺由于其排放效果不理想、耗能高、占地面积大等不足,已严重制约了炼钢厂的环保、经济效益指标,因此各炼钢厂开始陆续进行湿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
目前针对OG湿法转炉煤气的净化与回收系统改造,主要有以下四种工艺:第一种是目前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干法除塵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鲁奇的“LT”系统和奥钢联的“DDS”系统,其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在近些年的新建转炉及转炉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种是充分利用原湿法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较具代表性的是介于湿法与干法之间的半干法工艺;第三种是OG湿法后,在风机前串联一套湿式电除尘器:第四种是将传统干法系统中回收侧的煤气冷却器前移至切换站之前,即新型干法系统。
2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介绍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转炉烟气在未燃状态下经罩裙下部烟罩、上部烟罩和汽化冷却烟道被冷却至900℃,然后进入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由饱和塔、文氏管洗涤重力脱水器和90°弯头组成,烟气经净化脱水后,合格煤气由离心风机送入煤气柜作燃料使用,在吹炼前期和后期一氧化碳浓度较低时,由三通阀切换至放散塔燃烧放散。
在早期环保政策要求较低时,转炉煤气湿法工艺的应用较广泛,但后期因环保政策要求的提高,原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具有代表性的是半干法工艺。
半干法工艺可有效保证颗粒物排放≤20mg/Nm3,且其充分利用了原有系统进行改造,一次投资较少,经济效益明显,但是更低的颗粒物排放要求就很难达到。
由于资金、场地等因素限制,还可考虑在OG湿法后增加湿式电除尘器,虽能用较少投资将颗粒物排放有效控制在10mg/Nm。
福建三钢100吨转炉一次除尘系统半干法改造系统介绍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含铁粉尘的高温煤气 . 若不 经处理直接排放 . 必定造成环境的极大污染和能源的极大浪费 现在 的中国钢铁产业面 临着 日 益严 峻的资源和环境压 力 .必须走节 能减排的可持续 发展之 路 因此对于转炉一次烟气的 回收和利用对 于炼钢节 能减排 . 减轻环
机械与电子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科技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索・ 争鸣
福建三钢 1 0 0 吨转炉一次除尘系统 半干法改造系统介绍
郑 运兴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 山东 青岛 2 6 6 5 5 5 )
4 改 造 系统 介 绍
福建三钢 1 0 0 吨转炉一次除尘系统改造采用半干法系统 , 工 艺流 程 图见 图 1 。 转炉的高温烟气经汽化冷却烟道之后进入蒸发冷却塔进 行 降温和粗除尘 . 经过降温和粗除尘后 的烟气进人环缝长颈文 氏管进 行精除尘 和二 次降温 . 之后进入立式 复合脱水器进行脱水 , 经过 降温 和除尘之后的烟气通过管道进 入风机 . 经风机 出来之后 的烟气进行 回 和器代之。该技术有流程简洁 , 除尘效率高 , 易于控制 等优 点 , 但是该 收或排放 。 技术仍属于湿法除尘系统 . 循 环水 量仍很 大 ( 3 ) 半干法 除尘 系统是在湿 法系统 中利用 了蒸发冷却技 术 . 同时 又利用湿法大部分 的原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 该系统有 高效节水型洗 涤塔 、 环缝文 氏管和旋风复合脱水器组成。该系统的优 点是系统阻力 降低 了. 除尘效果 比湿法有了显著的提高 , 循 环水量 减少 5 0 % 左右 , 风 机的维修周期延长 ( 4 ) L F干法系统 主要包含烟气 冷却 、净 化 回收 和粉 尘压块 三部 分。转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汽化冷却 烟道后进入蒸发冷却器 . 水和蒸 汽经顶部水枪混合喷出形成雾状 . 高温烟气 在行进 的过程 中进 行充分 的热交换 . 达到降温的 目的 经过降温之后的高温烟气进 入静电除尘 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降温 , 之后进入煤气 柜回收利用 。该系统除尘 效率高 , 不存在 二次污染和污水处 理 , 系统阻损小 。但是该 系统投资 高, 控制较复杂 . 对操作维护人员的要 求高。
转炉除尘原理

转炉一次除尘设备:转炉一次除尘系统采用两文一塔式的湿法除尘或采用塔文加二文式的半干法除尘,除尘设备投入成本低,运行稳定,除尘效果好,完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除尘系列产品适用转炉容量由20至210吨。
湿法除尘设备主要包括:一文定径(可调径)溢流文氏管、重力脱水器、R-D 阀可调二文喉口、90°弯头脱水器、旋风丝网脱水器(旋风复挡脱水器)、溢流水封箱等设备。
另外,根据用户要求又开发了半干法除尘,主要包括:冷却蒸发塔、环缝式二文喉口、90°弯头脱水器、旋风丝网脱水器(旋风复挡脱水器)、溢流水封箱等设备。
我公司开发的转炉除尘设备有多项专有技术,包括二文喉口供水方式设计、RD阀专用喷嘴、带破渣捅针的炉口微差压取样控制装置、微差压全自动闭环自动控制、PLC内置调节系统等。
另外,二文喉口液压伺服系统输出扭矩大,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微差压闭环工作状态下,炉口压差控制在±10Pa之内,在需要煤气回收的工作场合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由于采用了多项专有技术,除尘设备在控制精度、除尘效果、系统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有极大的技术优势,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在全自动微差压闭环状态下,除尘效果完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除尘设备在韶钢、武钢、新余、安阳钢铁公司等转炉上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其主要特点有:RD阀二文喉口用水量、水嘴、水箱供水等经过专门设计,水箱压力均衡,可以在阀体内建立完整的水封面,用水量小,在同样除尘、冷却效果下用水量最小,其除尘效果及尾气排放标准优于国家标准。
微差压取压检测部分采用专有的取压环管、破渣捅针控制及氮气反吹扫装置,保证取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这套系统运行后可以在炼完每一炉钢后自动投入工作,完成破渣及吹扫过程,保证微差压系统工作稳定,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液压驱动机构输出转矩大,正常工作输出扭矩可以达到20000NM以上,伺服阀采用美国MOOG公司进口伺服阀,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因此可以保证可调喉口的动态反应性能及减小炉口压差波动范围。
八钢40t转炉一次除尘系统的改进

1 前言
随着 八 钢 公 司生 产 节 奏 的加 快 ,第 一 炼 钢 厂 4t 炉 的装 人 量 已达 到 5t高 节 奏 、 产 能 的 生 0转 0, 高
6一 文 溢 流文 氏 管 ; .
7重 力 脱 水 器 ; .
8重 力 脱 水 器水 封 ; . 9弯 头 脱水 器 ; .
’
1. 文 调 径 文 氏 管 0二
1. 1弯头 脱 水 器 水 封 ; 1 璇 风 脱 水 器水 封 : 2 1. 风 脱 水 器 ;4 机 ; 3 旋 1. 风
决 定对 除尘 系统进 行改 进 。
经 多次分 析认 为 , 最快捷 的方 法是 对一 文 、 文 二 喷 嘴排 布 方式 进 行改 进 , 践 后 , 得 了初 步成 功 , 实 取 目前 3 #转炉 烟 囱 冒黄 烟现象 已基 本消 除 。
产使一次除尘系统不堪重负 。排放烟气粉尘含量超 标 , 囱在吹 氧初期 冒黄烟 ; 口在冶炼 中期 溢烟 严 烟 炉
2 1 年第 1 00 期
新 疆 钢铁
总 13 1 期
八钢 4 t 0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 的改进
王振 江 陈 海 明
( 宝钢集团八钢公 司检修 中心 ) 摘 要: 在不同条件下转 炉烟气和烟尘具有不同的特征 , 根据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 同,所得的烟气性质也不 同。通过对 4 t 0 转炉外排烟气 的含尘量以及 除尘器 的现状分析 , 对一文 、 文溢 流文氏管 的喷淋方式进行 了改 二 造, 取得了显著效果 。
罩, 汽化冷却烟道 , 一文 , 二文 , 重力脱水器 ,0 9 度弯
用系统的观点对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冒黄烟的分析和解决实践

用系统的观点对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冒黄烟的分析和解决实践摘要:转炉冶炼过程中一次烟气除尘系统时常有冒黄烟的现象,本文对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多年对该系统的认识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一次烟气除尘系统黄烟一、概述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某厂现在拥有三座35t氧气顶吹转炉和三座100t氧气顶、底复吹转炉,与之配套的一次烟气除尘系统共有六套。
在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转炉平台、高层屋架区和烟气放散塔等处冒黄烟,对厂房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给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已引起政府环保部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普遍关注。
本人通过十多年对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的认识、了解,发现一些造成该系统冒黄烟的成因,并采取过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对其进行总结,供读者参考。
二、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流程简介和工作原理叙述1、35t氧气顶吹转炉一次烟气除尘系统主要由活动烟罩、汽化烟气冷却烟道(又称余热锅炉)、一级文氏管、泥渣捕集器(又称重力脱水器)、二级文氏管、弯头脱水器、水雾分离器、一次烟气除尘风机、三通阀、旁通阀、水封逆止阀、V型水封、放散塔、煤气柜和将以上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工艺管道组成。
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下:其工作原理是:转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达1450℃,含尘150g/Nm3左右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热交换,使烟气温度到达烟道尾段时冷却降至900℃左右;从烟道尾部出来的含尘烟气在一级文氏管处进行二次冷却和灭火,同时进行烟气粗净化,使粗颗粒的烟尘与一文喉口处的水雾充分混合凝结成雾滴,在重力和惯性力的双重作用下撞沉在泥渣捕集器底部,由煤洗水带出系统;之后沿着管道含有细颗粒的烟气到达二级文氏管处进行第三次冷却,同时进行烟气精净化,使细颗粒的烟尘与二文喉口处的水雾再次充分混合凝结成雾滴,在重力和惯性力的双重作用下撞击、沉降在弯头脱水器和水雾分离器的挡板和隔板上,随分离的冷却水带出系统;经过净化好的烟气,温度、含尘达标(100mg/Nm3以下),在风机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经过风机,在CO≥35%、02≤2%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也满足),三通阀转到回收位置,水封逆止阀开启,V型水封在低水位溢流导通,煤气(满足回收条件的烟气)就通过管路到达煤气柜储存。
转炉一次除尘新OG法与LT法选择取向探析

新0法含尘污水需进行水处理:加药 、颗粒分 G
离 、 淀等 系 列工 作 , 沉 污泥 脱 水 后到烧 结 回 收利 用 ,
1 除尘净化效率 :均满足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 ) 求。新O 法含尘气体排放浓度44 -7 gN T G 0 0 /m,L m 法 含尘 气 体排 放浓 度 ≤ 1 ̄2 g N 。 0 0m / m。
L T法( 干法) 为德国 L ri ug 公司与 T y s n h se 钢铁 厂研制成功 的一种转炉烟气净化及煤 气回收的干
式 净化 系 统 ,并 取 得专 利 权( 己失效 ) 。该 除 尘 方式
发展而逐渐被转炉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取代,这是冶 金工业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 L T的主要净化设备包括 : 蒸发冷却器+静 电除
不用 大量 浊 环水 洗 涤煤 气 ,采 用 蒸发 冷却 器 +静 电 除 尘器 +煤 气冷 却 器 的 “ 式” 统 。 干 系 具有 净 化 效率 高 、能耗 低 、干粉 尘 可 设置压 块 系统 ,粉 尘经 压 块
后直接供转炉利用等特 点,得到广泛应用。经 L T 法除尘后含尘气体排放浓度 :≤1  ̄2 / m 。 0 0mgN 转炉干法净化 回收技术 已被大家认定 为今后 的发展方向。目前 国内各钢厂采取引进少量关键技
式 的利弊所在,使新建转炉除尘设计选择 L T法还 是新 o G法似乎难 以确定。本文就两种 除尘方式进
行 比较 ,提 出 自己 的建议 。
2 新O G法技 术
行热质交换 、尘与水混合 ,降温后的大颗粒粉尘沉
降:
2 1 0 技术 特 点 . 新 G法 新 O 法 是 德 国 鲁 奇 (u g. ico f 公 司 专 G Lr iB sh f )
干法干法除尘,除尘手法,是相对于湿法除尘而言,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一

干法-干法除尘,除尘手法,是相对于湿法除尘而言,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一干法除尘。
干法除尘。
除尘手法。
是相对于湿法除尘而言。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一直以来以OG 法为主。
OG法即湿法除尘。
该方法存在的最大缺点是能耗高。
耗水量大。
污水处理复杂。
运行成本高。
而干法除尘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耗低。
耗水量小。
环保效果明显。
但是该方法一次投资大。
结构复杂。
耗材多;并且设备机构比较复杂。
技术难度大。
中文名,干法除尘。
作用,除尘。
概述。
干法除尘的核心是温度的控制。
包括EC出入口的温度。
EP出入口的温度。
如何保证上述温度的控制是保证干法除尘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温度控制的基础就是保证在EP 的电场内不出现气流冷凝的现象。
既在电场不会出现潮湿现象。
吸附的灰尘是干燥的。
不潮湿。
如果气流温度过低。
所产生的灰尘将出现板结现象。
造成EC 粗输灰系统及EP细输灰系统的堵塞。
并且潮湿的灰尘容易挂在阴极线和阳极板上。
不容易下落。
造成阴极线的肥大。
减小了极距。
导致电场的放电频率增加。
容易引起卸爆。
并且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更严重的是加剧电场内设备的腐蚀。
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气流温度过低。
将造成风机内出现积水现象。
增大风机叶轮的腐蚀速度;但是气流的温度过高将造成设备的额外烧损。
降低电场的除尘效果。
因此。
对于干法除尘而言。
气流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的。
通过干法除尘系统的运行。
对于除尘器的入口温度应控制在120~1400C 为最佳。
此时能够保证气流含有一定的水汽。
并且保证气流在除尘器内不会产生冷凝。
不会造成电场内的放电次数的加剧。
也不会造成灰尘的潮湿。
又能保证电场内的设备不会遭到破坏。
干法除尘由以下主要设备组成:蒸发冷却器;煤气管道;静电式除尘器;ID风机;切换站;煤气冷却器。
蒸发冷却器:主要是对转炉高温烟气进行冷却。
达到电除尘器所需的温度。
是整个干法除尘的核心。
静电式除尘器:主要通过对阴极线施加高压电。
干法阴极框架和阳极板之间形成电场。
将通过电场气流中的颗粒进行电离。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除尘冷却技术的比较

1 概 述
种冷却 技术 , 干法 采用 蒸发冷 却器 冷却 :
( ) 径 文 氏管 ( 称 溢 流文 氏 管 、 1定 或 一文 )最早 : 转炉出口炉气温度高达 10 ~6 0。 , 40 10 C 无论采 2 0年 目前 我 国 用文氏管、 还是电除尘器 。 都必须首先进行进一步冷 是 引进 技术 ,0世纪 8 代 国产 化 成功 ; 绝大多数转炉都采用这种冷却技术。 却。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 , 对除尘和煤气净化效果 、 () 2饱和冷却塔 :02 20 年引进技术 。 分别用于马 运行费用和维修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甚至 钢、 上海一钢、 太钢等 。 是严重的影响。现对不 同的冷却技术进行 比 。 较 () 3高效洗涤塔 : 我国 自行开发 的技术 , 目 到 前 2 转炉现有 的一次烟气冷却技术 6座转炉成功采用、 或决定采 转炉 一次 烟气离开 炉 口后 , 经活动 烟罩 收集 , 通 我国已经有承钢等共 3 常都采用 汽化冷 却烟道 先进行 间 接冷却 、并 回收 蒸
另一 方面 的优点 是 改造量 少 、 改造时 间短 。
处理系统改造投资就接近 20 万元 , 00 远远超过除尘 设备节省的费用, 并且改造过程影响正常生产。 引进的饱和冷却 塔技 术使系统阻力降低 到约 10 a但其循环水量等问题没有解决。 00P ,
【 中图分类号 】X 5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74 08 102-2 0666( 0) -06 0 2 0
Co mp rs n o fe e t Du t g Co l g Te h o o is o i r a io f Di r n si o i c n l g e f Prma y n n Du t g S se o n e t r si y t m f Co v re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不同冷却方式的比较
裹 1 转炉一次烟气四种不同冷却方式比 较
冷却类型 一文 饱和塔
喷水tf ' 6 - t
仍 仍 印 巧
阻力 /a P
30- 0 0 00 5 0 10 00 3 的
30 0
烟气速度/.4冷却设备投资 水处理设备投资 水处理运行费用 M8 -
』 , , ,
从国 外应用看, 最早广泛应用文氏管的日 本已 经淘汰了它, 用饱和冷却塔取代; 美等发达国家 欧、 本来就很少用文氏管。而在我国, 文氏管是引进、 国 产化后至今仍大量使用的技术。 前的生产实际 从目 看是到了 更新换代的时候: 如前述, 国内已经有3 0 多座转炉越过饱和冷却阶 跨跃发 成功 段, 展, 采用了 我国自 主开发的高 效冷却塔技 该技术除可大幅 术。 节水、 节能外, 还有改造时间短等多方面的积极效
果。
以2 t 2只喷 例: 5 转炉, 0 4 枪为 蒸 用 、 2 0 gx2 1 0 / 本: x.kh1 = 4元h 汽 量 成 4 5 0 4 /
氮气用量、 成本: x 0=3 7/ 2 1 4. 20 42 8 0 E h 研究表明, 用蒸汽还是冷 却塔内 结垢、 壁 设备腐 蚀等问题的根源; 因此可以 认为: 仅在蒸汽放散没有 利用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用蒸汽; 有条件最好采用
瓤 高 中 林
高 高
高 高
改造时间
长 短 短 批
排灰方 式
污 水 污 水 污 水 干 灰
中
中
高效塔
蒸发塔
低低Biblioteka 4 蒸发冷却雾化气体的选择 综合上 转 炉一次 气 述, 烟 从节能、 减排、 节水、 减 少 维修等 考虑, 采 蒸发冷 术是大 方面 逐步 用 却技 势
所趋。 而要实现蒸发冷却, 较经济可行的 比 就是选择 使用双流体的 气体雾化喷嘴。 早期的 蒸发冷却都是 采用蒸汽雾化, 供汽汽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相比
1 概述 转炉出口 炉气温度高达 10 60 , 4010 0 无论采 C 用文氏 还是电除 管、 尘器, 都必须首先进行进一步冷 却。 采用不同的冷 却方式, 对除尘和煤气净化效果、 运行费用和维修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 甚至 是严重的影响。现对不同的冷却技术进行比 较。
2 转炉现有的一次烟气冷却技术
M T L U GC L WE E A L R IA P O R
冶 金
动
力
么8 I 刀 年第 期
总 第 15期 2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不同 除尘冷却技术的比 较
田 旭’ 巩跃辉’ 李 , , 依伦’ 刘 晨2 ,
(. 林 佳 设 新技 1吉 科利 冶金 备高 术股份 公司, 林四 1 00 2斯普 雾系 比海 有限 吉 平 3 0; 瑞喷 统 6 . 甫限 公司, 上海 211) 0 1 6
我国已 经有承钢等共 3 座转炉成功采用、 6 或决定采 转炉一次烟气离开炉口 经活动烟罩收集, 后, 通 用。 常都采用汽化冷却烟道先进行间接冷却、 并回收蒸 ( 蒸发冷 塔: 进技 可以 干 冷却。 4 ) 却 引 术, 实现 式 汽; 汽化冷却烟道出口的最高烟气温度约90 , 00 C 目 前国内 有宝钢、 莱钢等 2 多座转炉采用。 0 目 前湿法除尘有一文、 饱和冷却塔和高效冷却塔三
【 要I 绍了目 内 种 炉 气 化 却工 从 化 果 济 安 性等 作了比 摘 介 前国 的4 转 煤 净 冷 艺, 净 效 经 性和 全 方面 较,
得出 蒸发冷却塔较为先进的 结论。 【 关键词】转炉煤气; 管; 文氏 洗涤塔; 降温
【图 号 X 类 】7 中分 5
【献 识 】 文袱码 B
通过系统的调试及参数的 调整, 该控制系 统及 方案完全可应用于其他流程形式焦炉的集气管压力
自 动控制过程。
圈3 控制方案程序框图
收稿 日 20- 6 2 期:07 0- 7
4 在系统各个参数整定时应从弱到强, . 4 偏差设定 也是从小到大, 根据实际生产及设备状况进行一定 时间的 整定, 摸索出 适合的参数。 ( 上接第2 页) 7 解决了一级脱水器的排水水封裹带
患, 于 由 气体流速 小于5 ) 水滴易于 低( m , / 含尘 s 分
离, ( 下转第3 页) 0
5 一文改塔的其他效果
万方数据
ME A L R IA P WE T L U GC L R O
冶 金
动
力
么8 1 刃 年第
总 第 15 2
设备的 允许范围。
4 系统地线和电缆敷设要按照浙江中 . 5 控技术有 ’ 限公司提供的D S C 要求进行了 严格施工。 事实证明
蒸汽、 气 氮 可以自 手动切 使用的 统, 工 动或 换 系 根据 厂 情况 使用, 如 季蒸汽富 放散时 不同 选择 比 夏 裕 用 蒸汽; 蒸汽不足时用氮气; 两者都充足时, 相同条件
下应优先选择使用氮气。
() 1 工艺流程简化: 采用高效冷却塔改造一文, 取消了 水冷夹套、 溢 流水封; 用一个空心的冷却塔取代了 一级文氏管及 一级脱水器( 背包、 重力、 弯头等脱水器) , 解决了 水 冷夹套结构复杂、 对冷却水水压水量要求苛刻的问 题; 解决了 弯头脱水器排水时裹带煤气的 题; 问 解决 了溢流水封易积灰、 维修人员劳动强度大、 水量不好 调整的问题。 () 2改造时间段: 目 前各转炉钢厂作业率都很高, 允许的 改造时 间都比 较短。一文改造为高效冷却塔所需的停炉时 间一般不超过一周, 完全可以利用检修时间 进行。 () 3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高效冷却塔没有死角, 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
煤气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彭(95 )男, 1 - , 毕业于自 5 动化仪表专业, 工程师, 现从 事自 动化控制专业技术工作。
焦炉集气管压力J-0X D S专家控制系统, X 30P C 方 案可行, 组态编程和修改方便, 调试界面友好, 运行 可靠, 完全实现集气管 压力自 动控制, 满足生产要 求。 最大程度的减少煤气浪费、 提高生产的环保水
平、 焦 量, 提高 炭质 有利安 产、 炉 效 全生 延长 龄, 益明
显。
水喷嘴 饱和冷却塔
重力脱水器
蒸发冷却塔
凡 径滋流 管 力 定 文氏 ( -
B . 饱和冷却塔
C . 高效冷却塔
D 冷 塔 . 蒸发 却
图 1 四种冷却技术设备
万方数据
2(年第 1 0 8 期
总 第 15期 2
冶
金
动
力
ME 月工U GIA P WE T R C L O R
我国自 行开发成功的 高效冷却塔, 结构等 外形、 与 冷却塔相同 近, 的 采 与 法 饱和 或接 不同 是 用了 干 上述四 种冷却技术是随着转炉一次除尘技术的 一 蒸发冷却技术, 力很小仅一0 P; 样的 阻 3 a 0 循环水 进步逐步发展过来的。总体来说, 一文用得最多、 投 量比 前两种技术减少5%以上; 0 与烟道的联接可以 资费用最低、 操作简单, 存在问题是烟气阻力高达 有条件最好改造为补偿器联 30.00 导致吨钢除尘电消耗一- M .t 利用原来的溢流水封; 0050 P、 a 12 1; v 接; 排水方 式没有改变, 这一方面没 法 有干 彻底, 但 循环水量大、 引起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 改造时间 短。 用高、 地 比 某厂2 t 占 多。 如 0 转炉扩 容到4 t 水 另一方面的优点是改造量少、 0 , 仅 蒸发冷却塔是比 较理想的、 先进的干式冷却技 处理系统改造投资就接近20 万元, 00 远远超过除尘 术, 有循 没 环水。 前实际 但目 使用中 冷 塔内 存在 却 壁 设备节省的 用, 费 并且改造过程影响 正常生产。 结灰等问题。 引进的饱和冷却塔技术使系统阻力降低到约 以4 t 0 转炉为例, 转炉一次烟 种不同 气四 冷却 1 0 但其 环 0 P, 循 水量等问 有 决。 0 a 题没 解 方式的比 较见表1 ,
种冷却技 干法采用蒸发冷却器冷却: 术, ( 定径文氏 或 管( 称溢流文氏 一文) 早 1 ) 管、 : 最 是引 进技术, 世纪8 年代国 2 0 0 产化成功; 前我国 目 绝大多数转炉都采用这种冷却技术。 ( 饱和冷却塔: 0 年引进 术, 别用于 2 ) 22 0 技 分 马 钢、 上海一钢、 太钢等。 (高 3 效洗涤塔: ) 我国自 发的 术, 前 行开 技 到目
t e i a avne p cs o r n acd e . w s d r s o
(e wr 】 o e r Vnrtesu r e ete cg s c v eg ; ti ; be t p arr un Ky d r a eu u c b, ru e i o nt s b r m d
【章 号 167( 切10- 文 编 】0-60 -20 0640 062 2
C m ai n Dfrn D sn C on Tcnl i o Piay o pro o ieet t g lg ho g s r r s f f ui o i e o e f m D sn Ssm C net ut g t o ovr r i y e f e
2 P 以内; 加 0 a 焦炉 煤时, 焦炉不冒 不负 控制 烟、 压, 能够迅速将两集气管压力拉回 到稳定值不振荡, 风 机调 速平稳, 满足了 要 成为 敬 0 生产 求, 河北 业6万t
焦炉生产不可缺少的自 动控制装置。
6 结束语 经过近 使用 半年的 证明, 北 集团6万t 河 敬业 0
这种要 求非常 要和 必 有效, 统 运后 雨 在系 投 遇雷 季
节时,同地点生产装置上其他厂家的 控制设备在雷 击时损坏严重, -0X 控制系统安然无恙。 J 30P X 5 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的 程序设计及施工调试, 实现了 焦炉 在不加煤时, 两集气管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0 1 P卜 0 a
TA X ' G N Y e u , Y-n, hn Ce2 IN , G - i L i ' LU u O u h ' I l u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