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论文
直肠癌病人手术后护理论文

直肠癌病人手术后护理【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72-02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2009~2011年我院收治直肠癌病人80例,通过对直肠癌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直肠癌的护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0例,年龄20~88岁,其中男48例,女32例,手术保留肛门治疗50例,手术行腹壁造瘘30例。
1.2 方法与结果采用统一的整体护理。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精心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良好。
2 护理方法2.1 护理评估患者会因身患直肠癌,担心治疗效果和复发、转移等,同时部分患者对手术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疑虑、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2.1.1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首先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细致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其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直肠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治疗方法和预后,让患者了解和认识该病;然后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主治医师的资质、手术成功的经验,讲解治疗经过,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并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流,现身说教。
最后,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如患者担心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加强患者术后心理疏导。
大多数行腹壁造瘘术后患者,产生自卑忧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不愿与他人接触,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
遇到这种情况,护士要正确引导、安慰鼓励患者,逐渐让患者勇敢面对已存在的缺陷,使患者积极主动地调整心态。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避免家庭成员的消极情绪对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2 对症护理2.2.1 腹壁造瘘口的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腹壁造瘘口,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可涂用氧化锌软膏,每日更换、清洗造口袋,保证造口袋无异味。
1例直肠癌术后护理体会论文

1例直肠癌术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41-01【摘要】: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我国发病率以45岁左右为中位数,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
【关键词】:直肠癌。
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于2012年3月16日以“大便表面带血1+年”收入我院。
我院经检查确定无其他手术禁忌症,于3月26日在手术室静脉复合浅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经腹直肠癌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
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观察腹部及会阴部切口辅料,静脉抗炎,止血,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术后无其他并发症。
出院前一周给于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治疗,无不良反应。
住院27 d后,患者一般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自觉无不适,痊愈出院。
2 护理2.1 入院告知:患者入院后要热情接诊,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紧张情绪,使其消除紧张情绪。
2.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本病知识缺乏,患者较为焦虑、紧张,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经常深入病房为其讲解有关直肠癌治疗及愈后的相关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患者病情及诊疗过程,态度和蔼可亲,使其消除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2.3 术前护理:病人术前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日起进流质饮食。
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术前1天行全肠道灌洗。
术晨置胃管,尿管。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给于必要的健康教育。
2.4 术后护理:1)体位:病情平稳者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腹腔引流。
2)饮食:病人术后禁食禁饮2~3日后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若无不良反应,进半流质饮食,1周后改进少渣饮食,2周左右可进普食。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临床短期治疗效果比较观察论文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短期治疗效果比较观察【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传统开腹技术和腹腔镜技术两种方法的实际疗效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拾的直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切口疼痛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患者的切口疼痛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时间,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针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可靠选择。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短期疗效;比较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84-02回顾以往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同类报道后我们发现[1-2]:采用不同方式下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传统开腹技术和腹腔镜技术两种方法的实际疗效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拾的直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2例直肠癌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是(4913±311)岁。
根据患者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成了腹腔镜组(46例)和开腹组(46例)。
46例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分析

19 9 3年 一20 0 3年 的 4 6例老 年中下段直肠 癌的保肛 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 组无 手术死亡 , 全 2例发生 吻合 口 瘘 , 例局部复发 , 生存 率为 8 .% 。结论 : 1 5年 21 合理掌握 手术适 应症 , 老年 中下 段直肠 癌保肛手 术治疗是 一
直肠癌手术护理论文

直肠癌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77-01在我国,直肠癌是前五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
治疗上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术式:①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se手术):传统的milse手术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
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和直肠全部、肛管与肛周5cm直径的皮肤、坐骨直肠窝组织等。
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做永久性人工肛门。
②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与直肠癌下缘距肛门10cm以上者,经腹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作直肠和乙状结肠肠端吻合,保留正常肛门。
近年来,在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研究与吻合器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原来适用于中上段直肠癌的保留肛管括约肌的切除式,延用到距肛门5~7cm的直肠下段癌。
③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与直肠癌下缘距肛门7~10cm之间的病人。
腹部操作与上述手术基本相同,经肛门在齿线上切断直肠,将乙状结肠从肛门拉下,固定于肛门。
10~14d后切去肛门处多余直肠。
此手术虽保留肛门,但控制排便效果不满意,手术彻底性差。
我科2009~2011年共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均成功实施(milse手术),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就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
年龄46~75岁。
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大便变形、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确诊后均施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手术顺利。
术后经治疗和护理,均早期康复。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与沟通:创造良性环境,即将做肠造口的病人会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作为外科医生、护士以及家属,要和病人一起共同参与,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充分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病人能够接受肠造口。
浅谈46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浅谈46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以便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精心与规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护理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所有大肠癌的60%,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的主要方法,其中50%~60%的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近年我院收治病例共46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护理,疗效满意,无一例死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病例共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40一60岁27例,60一70岁以上16例,70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均经直肠指检及窥镜和X线检查.最后经活检病理报告确诊。
术后合并心脏病者5例,合并高血压者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1例。
其中39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均例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7例行单纯腹壁造瘘术2护理2.1常规护理病人手术之后应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在床平卧6小时,无禁忌病人可半卧,一般会鼓励病人前期下床活动,这样有益于肠道恢复,不易粘连,直肠癌病人手术之后,早期时间大便次数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弱,为了确保病人会阴部干燥以及床铺衣物的清洁,应及时地更换敷料、棉垫。
2.2心理护理直肠癌根治手术是较大的外科手术,病人对手术和痊愈的心理负担较重,又因难以接受腹壁人工肛门,年轻病人多是如此,更因为这方面,而拒绝手术,再加上术后引流液会引发腹痛、发热、粪便等症状,这时病人通常会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产生心理障碍,如此作为护士,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要及时,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解除不良情绪,消除思想负担,可以多给病人介绍以往的成功病例,以帮助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使其达到接受治疗、护理所需处的心理最佳状态。
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孟海兵;来玮;王信磊;丁国友;张晓光【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CIA versus PCEA on platelet activ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um canceroperation.Methods 46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um canc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23 pati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PCE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PCIA.The platelet activ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CD63 and CD41/ CD61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 0.05).The CD41/CD61 postoperative 24 h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 CD63 postoperative 48 h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 < 0.05).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62P, CD63 and CD41/CD61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APTT and PT postoperative 24 h, 48 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PCEA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platelet, significantly improve cancer patients' systemic blood hypercoagulable state and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DVT.%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近期收治的46例行直肠癌手术的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PCEA,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PCIA,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48 h 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下降(P <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 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48 hCD62P、CD63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较术后即刻明显下降(P < 0.05);实验组术后24、48 h CD62P的表达水平以及CD41/CD61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 CD6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24、48 h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EA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全身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具有预防意义,效果优于PCIA.【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14【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直肠癌;血小板【作者】孟海兵;来玮;王信磊;丁国友;张晓光【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无论是开腹行直肠癌手术还是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均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产生手术应激反应。
浅谈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浅谈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对本院46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的生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指导,及对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结论做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效,不仅对手术顺利进行与患者安全有保障,也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与社会影响。
【关键词】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期限也在相应地延长;且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我院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以老年患者为对象,研究探索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
在2012年,对46例在本院实施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实施了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成功地完成了手术。
现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本院2012年的46例手术患者,年龄在67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8岁。
其中,19例为男性患者,27例为女性患者。
18例行胆囊手术,7例行骨科手术,9例行疝气手术,12例行阑尾手术。
42例有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32例有高血压疾病,2例存在胸椎椎严重侧弯现象,聋哑患者和rh阴性患者各为1例,另有12例为其他疾病患者。
有9例患者行硬膜外麻醉,7例患者行气管静脉复合麻醉,其他患者均行以上两者联合麻醉。
有7例患者术后带静脉镇痛泵,37例患者带硬膜外镇痛泵。
2 护理方法2.1 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巡回护士于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者。
2.1.1 通过查阅病历和与手术医生及病房护士沟通,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各项相关检查结果和术前准备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2.1.2 到病房中,对患者的营养情况、疼痛程度、手术部位皮肤状况以及基础疾病改善情况做详细了解和观察[1]。
2.1.3 向患者及家属做自我介绍,做好沟通、建立信任,让患者愿意把内心感受和需求讲出来,对于患者经济、文化状况及日常生活习惯做好了解。
2.1.4 把手术过程、术前相关的准备及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一一向患者和家属做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0-01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以便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精心与规范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护理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所有大肠癌的60%,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的主要方法,其中50%~60%的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近年我院收治病例共46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护理,疗效满意,无一例死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病例共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40一60岁27例,60一70岁以上16例,70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均经直肠指检及窥镜和x线检查.最后经活检病理报告确诊。
术后合并心脏病者5例,合并高血压者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1例。
其中39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均例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7例行单纯腹壁造瘘术。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病人手术之后应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在床平卧6小时,无禁忌病人可半卧,一般会鼓励病人前期下床活动,这样有益于肠道恢复,不易粘连,直肠癌病人手术之后,早期时间大便次数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弱,为了确保病人会阴部干燥以及床铺衣物的清洁,应及时地更换敷料、棉垫。
2.2 心理护理直肠癌根治手术是较大的外科手术,病人对手术和痊愈的心理负担较重,又因难以接受腹壁人工肛门,年轻病人多是如此,更因为这方面,而拒绝手术,再加上术后引流液会引发腹痛、发热、粪便等症状,这时病人通常会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产生心理障碍,如此作为护士,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要及时,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解除不良情绪,消除思想负担,可以多给病人介绍以往的成功病例,以帮助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使其达到接受治疗、护理所需处的心理最佳状态。
2.3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内出血,感染和吻合口疾的现象,直肠癌术后引流管的引流量应逐日减少,如术后五天引流盒突然增多或居高不减,颜色浑浊或含有粪便,应考虑腹、盆腔感染及肠瘘。
手术后如体温基本正常,5至7天后有升高趋势,或术后体温持续不退,多为继发感染.少数病人伴有腹痛,局部或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如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也是感染所致,应及时报告医生。
2.4 引流管的护理
2.4.1 能前腔是直肠癌根治术遗留的残脓,创面大,渗出多,易感
染,保持能前引流管的通畅是预防能前腔感染的关键。
直肠癌术后病人带引流管返回病房,首先应按无菌要求连接负压器,调好压力,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留有翻身余地,妥善固定,每24小时更换负压器。
造成引流不畅的原因有:引流管受压、扭曲,引流管和负压器漏气,负压过大或过小,接头处被分泌物或血块堵塞,发现上述情况,可以让病人适当更换体位,更换漏气的负压器,调整吸引力,反复挤压引流管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使其通畅,并准确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
2.4.2 术后一般需留置尿管1-2周,每周更换导尿管,数天后夹闭导尿管,每隔4-6小时或有尿意时开放尿管一次,训练病人的收缩排尿功能,拔除尿管后如有排尿困难,可先试行热敷、按摩、水声疗法、针刺穴位等。
2.5 人工肛门的护理人工肛门于一般手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并预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腹部切口可用特制的胶布封闭,避免污染,造瘘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持周围皮肤清洁。
每次便后用清水或盐水清洗,周围皮肤如有糜烂,应涂以氧化锌软膏。
病人起床时,适当使用人工肛门袋,将袋口贴放于造瘘口处盛接粪便,并以弹性带将肛袋系于腰间,松紧要适宜,肛袋内有粪便时,应及时清洗并更换。
2.6 出院指导
2.6.1 教会病人使用人工肛门袋,一般应备有多个肛袋交替使用,术后六周内不要提举超过6kg的重物,避免引起腹内压力增高因素,
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昵逆等,以免人工肛门的结肠膨出。
2.6.2 术后两周,每日用手指插入造瘘口扩张,以防止狭窄而造成排便不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6.3 定期复查。
2.6.4 如有体温>38`c,感觉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及时就诊。
3 讨论
关心尊重患者,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表达想法,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取得家属尤其是患者的支持、理解与合作。
介绍类似病例,以得到同伴的情感交流与支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嘱患者要定期的就诊复查,全面治疗。
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重视周围不明的上腹不适,隐痛,食欲不振及枯瘦,特别是中年以上者;原因不明的呕血,大便潜血阳性者,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直肠癌治愈率的关键。
另外还要嘱患者:①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②调理饮食,宜进食低脂适当蛋白及纤维素食物,避免大便过干过稀,保持排便通;③术后1~3个月勿参加重体力劳动,负重应少于10kg,避免增加腹压动作;④终身复查,全面治疗,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闫莉.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0(12):106-107.
[2] 沈启峰.90例老年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0(15):100.
[3] 朱文君.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