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
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水泵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了基础与零部件以及离心泵两个方面。
其中,GB/T 3214-1991规定了水泵流量的测量方法,GB/T 3216-1989则规定了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的试验方法。
此外,JB/T 4297-1992和JB/T -1992分别规定了工业用泵的涂漆技术条件和经济运行。
JB/T 6881-1993和JB/T 6882-1993则规定了泵的可靠性测定和验证试验方法。
JB/T 8097-1999和JB/T 8098-1999则分别规定了泵的振动和噪声测量及评价方法。
离心泵方面,GB/T 3215-1982规定了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的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1规定了离心泵的效率,GB/T -1997则规定了离心泵的技术条件。
此外,JB/T 443-1992规定了长轴离心深井泵的技术条件,JB/T 1050-1993和JB/T 1051-1993则分别规定了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和多级清水离心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JB/T 3564-1992规定了长轴离心深井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JB/T 2727-1993则规定了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总的来说,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于水泵和离心泵的制造、使用和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JB/T 5294-1991是关于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条件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该类型泵的结构、性能、试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此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液体,适用于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消防、水利等领域。
JB/T 5414-1991是关于热水离心泵技术条件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该类型泵的结构、性能、试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150℃的热水或类似于热水的液体,适用于供暖、热水循环等领域。
JB/T 5415-2000是关于微型离心泵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该类型泵的结构、性能、试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立式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

立式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首先是泵的设计原则。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设计应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具有合理的流道设计、适宜的叶片形状和角度以及正确的叶轮安装间隙等。
尤其是在多级叶轮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各级叶片数目、叶轮直径、流道宽度和轴向间隙等参数,以提高泵的效率和性能。
其次是泵的材料选择。
立式多级离心泵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复杂,介质可能含有腐蚀性物质、高温或低温介质等,因此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以保证泵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
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镍基合金等,对于特殊工况下的泵,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或涂层加工。
再者是泵的尺寸和重量限制。
立式多级离心泵一般是垂直布置的,需要安装在固定的基座上进行运行。
因此,泵的尺寸和重量要满足现场布置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方便维护和检修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泵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以保证泵能够顺利安装并具有稳定的运行性能。
此外,还有泵的密封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由于立式多级离心泵运行时需要对介质进行密封,因此泵的密封系统设计尤为重要。
常用的密封方式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等,需要根据介质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保证泵的稳定工作,还需要设计合适的冷却系统,以控制泵的温度,避免泵的轴承和密封部件过热。
最后,是泵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性。
立式多级离心泵在运行中需要具有可靠的性能和操作特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的连续运行。
同时,由于泵的密封和轴承等部件容易磨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因此泵的维护性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要求。
总之,立式多级离心泵的技术要求包括泵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尺寸和重量限制、密封和冷却系统设计以及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性等方面。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够设计出高效、安全、可靠的立式多级离心泵,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DA型多级清水离心泵说明书

一、概述1、编制依据: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2、产品执行标准:GB/T5657-95《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3、产品性能范围及适用范围:DA型泵是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供抽送清水及物理化学类似于水的液体之用。
本型泵扬程在14米~207米,流量为10.8米3/时~126米3/时范围,液体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适用于矿山、工厂及城市给排水之用。
4、泵型号代表的含义:例:二、结构说明DA型泵为分段式多级泵,其吸入口位于进水段上成水平方向,吐出口在出水段上垂直向上。
其扬程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增减水泵级数,本型泵装配精度对性能影响特别显著,尤其是各个叶轮的出口与导翼进口之间相对位置,每级叶轮的吐出口中心必须对准导翼的进口中心,其中稍有偏差即将使整个性能受到影响、效率降低,故在检修后装配时务必注意,若有偏差必须调整,从驱动方向看,水泵均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DA型泵结构图2DA-8型泵工作性能表四、泵的装配与安装☆装配顺序:1、将密封环紧装在进水段上。
2、把导翼套装在导翼上,然后将导翼固定在所有的中段上去。
3、将出水导翼、平衡环和平衡套分别装在出水段上。
4、将装好轴套甲和键的轴穿过进水段,并顺键推入叶轮、叶轮挡套并在中段上铺一层青壳纸,装好中段再顺键推进叶轮、叶轮挡套,重复以上步骤将所有叶轮、叶轮挡套及中段装完。
5、将出水段装在中段上,然后由拉紧螺栓将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紧固在一起。
6、装上平衡盘及轴套乙。
拧上轴套螺母,并将尾盖紧固在出水段上。
7、顺次在二端放入填料环里面的填料、填料环、填料压盖及挡水圈,井将轴承甲、乙部件分别紧固在进水段和尾盖上。
装好后,转动一下轴,检查转子部分是否灵活。
8、装好填料环外面的填料和填料压盖。
注意填料环串孔中心应对准水封管中心。
9、装上水封管、回水管、弹性联轴器部件及所有四方螺塞。
☆泵的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泵的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基础的质量约等于机组质量的3~5倍。
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

离心泵条件(Ⅲ类)GB/T 5657-1995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908-1993《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共有三个,按类别分为Ⅰ、Ⅱ、Ⅲ类。
Ⅰ类要求最严,Ⅲ类要求最松。
凡是可能需要由买房决定或需要由买方和制造厂共同商定的内容,其有关正文用粗体字印刷并列出在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F(参考件)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工厂检查和试验以及发运方面的Ⅲ类要求。
并包含了与泵(包括底座、联轴器和辅助管路,如果驱动机不是与泵构成一个整休,此驱动机除外)的安装、维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特性。
1.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应用的具有任何驱动和安装形式的单级、多级、卧式或立式结构(联轴器联接或共轴式)离心泵。
1.3在已经要求应用本标准的情况下:a)又需要一个特殊的设计特性时,可以提出符合本标准意图的另外一些供选择的设计,只要对它们作了详细的说明;b)可以提出不是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泵供考虑,只要对所有不同点均予以说明。
1.4每当多个文件之间含有相抵触的技术要求时,应按以下顺序决定各文件的适用性:a)购货定单或询问单(如未发出订单)〔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B(参考件)〕;b)数据表〔见GB/T 5657-1995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中附录A(参考件)〕;c)本标准;d)订单货或询问单中提到的其他标准。
2引用标准GB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 4216 灰铸铁管法兰尺寸GB/T 4662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GB 5661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 6075 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 6391 滚动轴承额定动负荷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GB 6556 机械密封的型式、主要尺寸、材料和识别标志GB 6558 挠性转子平衡的评定准则GB 9113 钢制管法兰GB 9239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 1088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 定义本标准中需要加以解释的术语定义如下:3.1工作条件由给定的用途和泵输液体所决定的各种参数(例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94-长沙中联泵业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GB/T5656-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GB/T 5656—94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 5199m 1986《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
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共有三个,按类别分为I、Ⅱ、Ⅲ类。
1类要求最严,Ⅲ类要求最松。
凡是可能需要由买方决定或需要由买方和制造厂家共同商定的内容,其有关正文用黑体字印刷并列出在附录H中。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工厂检查和试验以及发运方面的Ⅱ类要求。
并包含了与这些泵(含底座、联轴器和辅助管路,不包括驱动机)的安装、维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特性。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上使用的后开门结构的离心泵(典型的如符合GB566 2所规定的泵)。
本标准或标准的部分条款也适用于非后开门结构泵的设计。
在已经要求应用本标准的情况下.:a. 又需要一种特殊的设计特性时,可以提出符合本标准意图的另外一些供选择的设计,只要对它们作了详细的说明;b. 可以提出并不完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泵供考虑,只要对所有不符合之点均予以说明。
当多个文件之间含有相抵触的技术要求时,应按以下顺序决定各文件的适用性;a. 购货订单或询问单(如无订单)[见附录F(参考件)和附录G(参考件)];b. 数据表(见附录A(参考件)];C. 本标准;d. 订单或询问单中提到的其他标准。
2 引用标准GB 3216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 3767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及准工程法GB 3768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 4216 灰铸铁管法兰尺寸GB 4662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GB 5660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 5661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 5662 轴向吸入离心泵(1.6MPa)标记、性能和尺寸GB 6062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仪GB 6075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GB 6391 滚动轴承额定动负荷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GB 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GB 9239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GB 108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GB 10890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定义对本标准中必须加以解释的术语定义。
立式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

1.立式多级离心泵1.泵的要求:1. 1水泵的型式为立式多级离心泵。
水泵与电机采用弹性联轴器连接。
1. 2从电动机端往水泵看,水泵的正常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1. 3水泵的Q~H曲线应从关阀时的最大扬程开始呈连续下降,水泵的工作点应在水泵特性曲线上的高效区内。
1. 4水泵的配套异步电动机的功率由水泵的最大轴功率确定,应保证水泵在性能曲线(流量自零至界限点)的任何一点工作都不过载,并留有足够余度。
1. 5水泵机组在转速和载荷的整个工作范围内,应保证不受有害扭矩和振动力的影响。
水泵出厂前须做动平衡试验,试验结果报告应经工程师确认。
1. 6水泵与电机在运行时的振动和所产生的噪音必须符合国家及制造厂的标准,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满负荷工作时,综合噪音等级不大于80 dB(A)(距泵表面1 m处测量)。
1. 7水泵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供应除应符合本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GB/T5656-1994《离心泵技术条件》标准的有关规定,及生产厂家的标准及其它等效的标准,上述所有标准必须是目前仍在采用的最新版本。
此外水泵还应满足以下标准:a 水泵性能试验需在制造厂进行,试验验收项目及方法应按GB3216《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实验方法》执行。
b 影响振动和主要旋转零部件如叶轮应作平衡试验,试验按GB9239的G6.3级标准执行。
c 水泵机组噪声试验,泵噪声的测量方法应按照GB3767、GB3768或GB10890-89 标准进行。
2. 水泵水力性能要求:2.1水泵出水流道的设计要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在整个运行范围内流道中不产生旋涡和涡带。
2.2水泵必须有良好的气蚀性能。
2.3允许水泵的转动部件在事故停泵的过程中发生倒转,最大倒转转速为不超过额定转速的1.2倍,并按此计算各转动部件的强度。
3. 水泵性能保证3.1水泵在满足采购方泵站现有的安装高程条件下运行,叶片不得发生严重气蚀。
有关气蚀损坏的保证要求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小型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小型多级离心泵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小型多级离心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如用户对产品有不同于本标准要求时,可按技术协议或订货单的规定。
1 产品性能1.1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JB/T 6435.1或合同的规定。
泵的性能偏差应符合GB 3216 C 级的规定。
1.2 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并绘制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必需汽蚀余量与流量关系曲线)。
1.3 泵在允许工作范围内运转时,测量振动烈度,其极限值应符合GB 10889的规定。
1.4 泵在允许工作范围内运转时,测量噪声,其极限值应符合GB 10890的规定。
2 结构设计2.1 原动机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泵规定点轴功率的1.2~1.4倍,小于4KW的取大值,4KW以上取小值。
2.2 临界转速泵的工作转速,在刚性轴条件下,必须小于第一临界转速,应取n<0.8ncl;在挠性轴的条件下,必须大于第一临界转速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应取1.4ncl:<n<0.7 nc2。
2.3 平衡泵的旋转零、部件应作平衡试验,精度应不低于GB 5659附录中 G6.3级。
2.4 轴向力泵不设置平衡盘,轴向力由立式电动机或专用轴承受,配套电动机或轴承体应能承受泵的轴向载荷。
2.5承受压力的零件2.5.1承受压力的进水段,出水段、导叶壳体和机械密封座,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在运行温度下规定的工作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水压试验压力。
承受压力零件的水压试验应按工作压力的1.5倍,不得有泄漏现象。
2.6.1 叶轮应设计成封闭式。
2.6.2 叶轮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防止沿周向和轴向移动。
2.7 密封环密封环应可靠地固定在反导叶隔板上,密封环与叶轮口环间的直径间隙,应不大于0.35mm.2.8 轴和轴套2.8.1 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轴上的螺纹旋向,在泵正常运转时,应使螺母处于拧紧状态。
泵轴加工应保留中心孔。
水泵清单及技术要求

水泵清单及技术要求一、水泵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二、相关技术要求1、技术规范和制造标准在本规定中引用的标准和规范,应是最新版本标准。
所有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测试、验收等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国内相关行业已实施的标准。
GB/T 3214-1991 《水泵流量的测量方法》GB/T 3216-19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GB/T 5656-1994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 5660-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GB/T 5661-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T 5662-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标记、性能和尺寸》GB/T 7021-1986 《离心泵名词术语》GB/T 13006-1991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汽蚀余量》GB/T 13007-1991 《离心泵效率》GB/T 13468-1992 《泵类系统电能平衡的测试与计算方法》GB/T 13469-1992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 16907-1997 《离心泵技术条件(Ⅰ类)》GB/T 18149-2000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JB/T 1050-1993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1051-1993 《多级清水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2727-1993 《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297-1992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JB/T 5294-1991 《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878.1-1993 《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6878.2-1993 《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JB/T 6879-1993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JB/T 6880.1-1993 《泵用灰铸铁件》JB/T 6880.2-1993 《泵用铸钢件》JB/T 6880.3-199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JB/T 6881-1993 《泵可靠性测定试验》JB/T 6882-1993 《泵可靠性验证试验》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JB/T 6913-1993 《泵产品清洁度》JB/T 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 8543.1-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JB/T 8543.2-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 8687-1998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2、除上述国家标准外,投标设备还应满足下述特殊技术要求:(1)采用径向剖分,单级、离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标准)GB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1985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GB5659-85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ultistagecentrifugalpumps———————————————————————————————————————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水的其他液体的多级离心水泵。
所输送的液体温度壹般不高于80°C。
用户如对产品有不同于本标准的要求时,按订货单和数据单[附录A(补充件)]执行。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均于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和GB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定义。
技术要求1.1泵的性能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的允许工作范围,且绘出性能曲线(扬程、效率、轴功率、汽蚀余量和流量的关系曲线)。
1.2泵的效率泵的效率应符合JB3560-84《多级离心水泵效率》的规定。
1.3泵的汽蚀余量(NPSH)泵的汽蚀余量应符合JB3562-84《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的规定。
1.4原动机1.4.1确定原动机功率应考虑下列因素:a.泵的工作点于性能曲线上的位置;b.且联使用的系统中只有壹台泵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工况;c.轴封的摩擦损失;d.传动损失;e.现场大气压情况。
图11.4.2原动机功率至少要等于图1所示的泵额定轴功率(横坐标)和纵坐标百分数的乘积。
1.5临界转速1.5.1于刚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小于第壹临界转速nc1,应取:n<0.8nc11.5.2于挠性轴的情况下,泵的工作转速n必须大于第壹临界转速nc1,而小于第二临界转速nc1,应取:1.4nc1<n<0.7nc21.6平衡、振动和噪声1.6.1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应符合JB/TQ380-84《泵的振动测量和评价方法》的规定。
通常采用附录B中G6.3级平衡法能够满足要求。
1.6.2泵的噪声测量和评价应符合JB/TQ381-84《泵的噪声测量和评价方法》的规定。
1.7承受压力的零件1.7.1工作压力泵制造厂应根据扬程和进口压力,规定泵的工作压力。
工件压力等于设计点扬程和泵允许进口压力之和。
1.7.2法兰进口和出口法兰的公称压力应能满足泵体、泵盖及轴封体等受压零件要求的压力。
泵进口和出口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GB2555-81《壹般用途管法兰连接尺寸》和GB2556-81《壹般用途管法兰密封面形状尺寸》。
1.7.3壁厚承受液压零件的壁厚应能满足水静压试验压力的要求。
于泵壳受压部位上的钻孔和丝孔部位应留出足够的厚度。
1.7.4密封垫片俩密封面间若有密封垫片,应能适应额定工作条件和承受试验压力;结构上,要于外周加以限制,以防挤出。
1.7.5泵壳了应备有排气、放水和连接压力表的接头,且用管堵堵上。
1.7.6泵壳上应镶有可更换的密封环。
1.8叶轮1.8.1叶轮应设计成封闭式的。
叶轮(不包括密封环于内)应制成壹体式。
1.8.2叶轮必须可靠的固定于轴上,以防止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移动。
1.9密封环密封环应可靠的固定于叶轮上或壳体上。
密封环间运转间隙,按表1的规定选取。
表1mm1.10运转间隙确定旋转零件和静止零件间的运转间隙时应考虑泵的工作条件、零件的材料性质(诸如硬度和抗咬合能力)。
间隙尺寸应大到足可防止接触。
应选择擦伤和冲蚀危险性最小的材料组合。
1.11泵轴和轴套1.11.1泵轴应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便:a.传动原动机额定出力;b.使轴对填料或密封性能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小限度;c.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和擦伤的危险性。
1.11.2泵轴上的螺纹旋向,于轴旋转时,应使螺母处于拧紧状态,且应保留中心孔。
1.11.3轴套于装配时应可靠地固定于轴上,不允许从轴和轴套的间隙产生泄漏。
1.11.4多级泵所有级间部位均应装设可更换的级间衬套和级间轴套或作用相同的零件。
1.12轴承1.12.1当泵的轴径和转速的乘积D·n>300000mm·r/min或泵的轴功率和转速的乘积P·n>2100000kW·r/min时采用滑动轴承。
1.12.2轴承体上的水冷却室和润滑油室应各个分开,防止有渗漏的可能,不应用压盖和垫片或螺纹连接等结构,使冷却水和轴承润滑油剂隔离。
1.12.3轴承体上所有和外部相通的孔或缝隙,应设计成可防止污物的侵入和正常工作条件下润滑油的漏失。
1.12.4轴承底部位设置放油塞,轴承体上部应设置放气塞。
非强制稀油润滑轴承体的油面应用恒位油杯或油标显示出。
1.12.5当输送液体的温度高于80°C时,对于稀油润滑能够设置水冷却室。
1.13轴封1.13.1泵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填料函压力。
1.13.2填料函应允许装置填料环,填料函外要有充裕的空间,于更换填料时,除填料压盖、填料环外不拆卸其它零件。
1.13.3填料的圈数应按泄漏液体的压力来选择,最少应不少于4圈。
1.13.4当输送液体的温度高于80°C时,应设置水冷却室和采用带水冷的填料压盖。
1.13.5填料函尺寸应符合GB5661-85《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的规定。
1.14联轴器1.14.1泵壹般采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的选用应能传递配带动力的最大扭矩,联轴器的转速应和配带动力转速相适应。
1.14.2联轴器护罩应能罩住联轴器所有旋转零件。
1.15装配基本要求1.15.1泵的零件必须经检查合格和清洗干净方可装配。
1.15.2泵装配时,于平衡盘和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于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1.15.3泵装配完后于未装填料时,转子转动应很均匀。
1.15.4零部件的各配合部位应能保证互换,泵的安装尺寸应和图纸和产品样本壹致。
1.16防锈处理和涂漆1.16.1泵于装配前,零件过流部位(包括叶轮盖板及平衡盘背面),均应涂以防锈漆。
轴承储油室内表面应清理干净,涂以耐油磁漆。
1.16.2泵经性能试验合格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和更换新填料。
1.16.3泵的外部表面应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污,涂上底漆和面漆。
需要时允许打腻子。
涂漆不许有不均匀、裂纹、脱皮、气泡、淤积等缺陷。
露于外部的加工表面应涂以硬化防锈油。
2材料2.1泵的材料选择泵主要零件可按表2所推荐的材料选择。
表22.2材料成分和质量2.2.1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应符合下列有关的材料标准:a.GB976-67《灰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b.GB699-65《优质碳素结构钢钢事情和壹般技术条件》;c.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d.JB2121-77《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2.2.2泵的铸件不得有影响机械性能的铸造缺陷。
禁止用堵塞、锤击和浸渍的办法来修补受压铸件的渗漏处和缺陷。
铸件表面可用喷砂、喷丸或其他方法清理干净。
所有分型面或浇冒口的残余均应切除,使铸件表面齐平。
3试验和验收3.1材料试验如果用户要求,应出具下列试验的书面证明。
3.1.1化学成分:根据制造厂的材料技术规范或按照每炉熔化的样品。
3.1.2机械性能:根据制造厂的标准技术规范或每炉熔化和热处理的样品。
3.1.3无损试验:超声波、着色渗透、磁粉、X射线照相等。
3.2静水压试验承受液压的零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于压力持续时间内,零件不得有渗漏现象。
a.用常温清水作水压试验;b.吸入段试验压力为10kgf/cm2(0.98MPa);c.中、排出段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d.轴承冷却室试验压力为8kgf/cm2(0.785MPa);e.所有水压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
3.3性能试验3.3.1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a.新产品试验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b.由于设计或工艺的变更,引起某些特性变化时,全部进行型式试验;c.批量生产的产品按表3规定的比例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以外的其余产品,壹般均应进行出厂试验,但质量稳定的产品可按表3规定的比例进行出厂试验,试验发现有不合格时,则按问题性质决定加倍抽试或全部进行试验。
表3注:型式试验台数包括于出厂试验台数之内。
3.3.2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3216-82《离心泵、混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和GB3214-82《水泵流量测定方法》的规定。
性能试验精度和验收壹般按GB3216-82的C级。
3.4轴承温度多级离心水泵工作期间其轴承最高温度应不超过80°C。
3.5进行性能试验期间应同时检查下列情况:振动和噪扬(见1.6)、轴承温度、密封泄漏。
3.6现场试验制造厂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试验时,可到用户处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由制造厂和用户共同商定。
3.7最终检查每台泵须经制造厂技术检查部门检查合格,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件方可出厂。
4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4.1标志4.1.1每台泵应于适当的明显位置牢固地钉上产品标牌。
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b.泵的名称及型号;c.泵的技术规范:流量(m3/h)、扬程(m)、转速(r/min)、功率(kW),必需汽蚀余量(m)和泵重量(kg);d.泵的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标牌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JB8-82《产品标牌》的规定。
4.1.2泵的旋转方向应于适当的明显位置用红色箭头表示(铸出或另制标牌钉上)。
4.2包装和运输4.2.1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80《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应能防止于运输过程中遭受损伤或遗失附件和文件等情况。
4.2.2于防锈处理和表面涂漆后,泵的进口和出口应用盖板盖住。
其他和泵内部相通的孔也应堵塞。
4.3保管泵于存放中应能防止锈蚀的损坏。
泵的油封有效期为12个月,于长期存放中应按期检查重新油封。
5成套范围5.1成套范围和保证事项5.1.1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订购下列成套供应范围的全部或壹部分,且于订货单中载明:a.泵;b.原动机(壹般配带电动机);c.联轴器(需要时可配带防护罩);d.共同底座或单独底座(需要时可带地脚螺栓);e.必需的全套易损件和附件(如闸阀、止回阀、底阀和滤网等);f.装拆泵所必需的专用工具。
5.1.2每台泵出厂时应附带下列资料和图纸,且封存于能防水、防潮的袋内:a.出厂合格证明书;b.装箱清单;c.安装使用说明书;d.图纸(安装尺寸图,总图及主要易损件图等);e.泵的性能曲线图和性能表。
5.2保证事项5.2.1于用户选用产品恰当和遵守保管及使用规则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起18个月内,连续运转不超过12个月,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更换、修理产品或零件,易损零件的正常磨损不于此限。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沈阳水泵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