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组

合集下载

解方程的常见方法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常见方法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常见方法知识点总结一、一次方程的解法一次方程是指未知数的指数为1的方程。

解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有:1. 相加相减法:通过加减运算来消去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2. 乘法法则:通过乘法运算来消去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3. 代入法:将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解未知数的值。

4. 变量转移法:通过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到等号另一边,得到方程的解。

二、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方程是指未知数的指数为2的方程。

解二次方程的常见方法有:1. 因式分解法:将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后,令各因式等于零,得到方程的解。

2. 公式法:使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直接计算出方程的解。

3. 完全平方式:将二次方程转换为完全平方式,求解方程的解。

4. 提取根号法:通过提取未知数的平方根,得到方程的解。

三、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指未知数出现在分式中的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常见方法有:1. 通分法:将分式方程的分母通分,然后进行运算,求解未知数的值。

2. 消元法:通过消去分式方程的分母,将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来求解。

3. 变量替换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或替换未知数,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或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四、绝对值方程的解法绝对值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方程。

解绝对值方程的常见方法有:1. 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分别讨论绝对值内外的正负情况,得到方程的解。

2. 去绝对值法:将方程的绝对值拆分成正负两部分,得到多个方程,分别求解并取并集。

五、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是指多个方程同时出现的一组方程。

解方程组的常见方法有:1. 消元法:通过消去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将方程组转化为简化的方程组来求解。

2. 代入法:通过将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解未知数的值。

3. 变量替换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或替换未知数,将方程组转化为简化的方程组进行求解。

六、无理方程的解法无理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无理数(如根号)的方程。

解无理方程的常见方法有:1. 平方去根法:通过平方运算,将方程中的根号消去,得到方程的解。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专项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专项练习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专项练习题下面是一些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绝对值专项练习题,共30道题目。

你可以针对每个题目进行解答,每题解答约100字,这样总字数将达到3000字以上。

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5| b) |4| c) |-7| d) |-3 - 11|2. 如果x = -8,计算 |x - 5|。

3. 如果y = 10,计算 |y - 8|。

4.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2 - 4| b) |7 - 10| c) |-6 - 3| d) |3 - (-5)|5. 如果a = -6,计算 |a + 2|。

6. 如果b = -3,计算 |b + 7|。

7. 查找 |7 - 10| 的值。

8. 查找 |5 - (-12)| 的值。

9. 查找 |-7 + 19| 的值。

10. 查找 |12 - (-18)| 的值。

11. 解方程 |x - 3| = 7.12. 解方程 |2x - 5| = 11.13. 解方程 |3x + 5| = 10.14. 解方程 |4x - 8| = 20.15. 解方程 |2x - 3| = 14.16.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x - 4| + 2 b) |4x + 5| - 317. 解不等式 |x - 5| ≥ 10.18. 解不等式 |3x - 1| < 7.19. 解不等式 |2x - 3| ≤ 5.20. 解不等式 |x + 4| > 9.2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x - 3| + |x + 2| b) |2x - 5| - |3x + 1|22. 如果|x + 3| = 7,求x的值。

23. 如果|2x - 5| = 11,求x的值。

24. 如果|3x + 5| = 10,求x的值。

25. 如果|4x - 8| = 20,求x的值。

26. 如果|2x - 3| = 14,求x的值。

27. 解方程组:{ |x - 3| = 7{ x - 2y = 5.28. 解方程组:{ |2x - 5| = 11{ 3x + 2y = 0.29. 解方程组:{ |3x + 5| = 10{ 2x - y = 7.30. 解方程组:{ |4x - 8| = 20{ x + y = 10.以上是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绝对值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数学]-专题41 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原版)

[数学]-专题41 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原版)

专题41 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1.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研究函数y x =的图象和性质,并解决问题: (1)完成下列步骤,画出函数y x =的图象; ①列表、填空:②描点; ③连线.(2)观察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图象的一条性质.2.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研究函数|1|y x =+的图象和性质,并解决问题.(1)按照下列步骤,画出函数|1|y x =+的图象; ①列表;②描点; ③连线.(2)观察图象,填空;①当x 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此函数有最 ___________值(填“大”或“小” ),其值是 ___________; (3)根据图象,不等式11|1|22x x +>+的解集为 ___________.3.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根式”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1|y x =-的图象; ①列表填空:②描点、连线,画出|1|y x =-的图象;(2)结合所画函数图象,写出|1|y x =-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3)1102x -=的近似解. 4.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11y 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下:其中,m = ___________,n = ____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象.(3)观察这个函数图象,写出它的两条性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4)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方程111x m ---=-有解时,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5.某学习小组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课题时,对函数13y x =+-的图像和性质做了探究. 下面是该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下表是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请将表格补充完整:表格中m 的值为__________,n 的值为___________.(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此函数的图像:(提示:先用铅笔画图确定后用签字笔画图)(3)请观察函数的图像,直接写出如下结论;①当自变量x ________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方程132x +-=的解是x =____________; ③不等式14x +<的解集为________.6.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其性质——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结合学习函数的经验,探究函数1y x a =-+的图象与性质,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1)列表: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得=a __________,b = __________.(2)①根据(1)中结果,请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②若点()11,A x y ,()22,B x y 在函数图象上,且121x x <<,观察图像写出1y 、2y 的大小关系. 并说明理由.(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若关于x 的方程112x a x m -+=+有且只有一个正数解和一个负数解,则满足条件的m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7.在一次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小红对函数1(3)2(3)x x y 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探究过程并解答:(1)请同学们把小红所列表格补充完整,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函数图象,以下判断该函数 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此函数无最小值;③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3时,y 的值不变.(3)若直线y =12x +b 与函数y =1(3)2(3)x x x -<⎧⎨≥⎩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b = .8.某“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312y 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请同学们自己列表并画出函数图象;(2)根据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3)若关于x 的方程312x b +-=有两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根式”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1|y x =-的图象: ①列表填空:②描点、连线,画出|1|y x =-的图象:(2)结合所画函数图象,写出|1|y x =-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3)结合所画函数图象,当x =________时,|1|1x -=. 10.已知函数32x ky -+=,且当1x =时2y =;请对该函数及其图像进行如下探究: (1)根据给定的条件,可以确定出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解折式,求出如表的m ,n 的值;m =___________,n =____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像; (4)写出函数图像一条性质___________; (5)请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当312x kx -+>+时,x 的取值范围.11.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研究函数1y x =-的图象和性质,并解决问题. (1)根据函数数表达式,填写下表:m =______,n =______.(2)利用(1)中表格画出函数1y x =-的图象.(3)观察图象,当x 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4)利用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1112x x -<+的解集. 12.小颖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1y x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颖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1)列表:①k =______;②若()7,5A -,(),5B m -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m =______. (2)描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 ①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②观察函数11y x =--的图象,写出该图象的两条性质:______,______; ③已知直线1112y x =-与函数11y x =--的图象相交,则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3.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其性质——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画函数图象时,我们通过描点或平移的方法画出了所学的函数图象.学习了一次函数之后,现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在y a x b =+中,下表是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1)求a 、b 的值;(2)m =______,n =______;(3)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以上表格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可得: ①该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②写出该函数的另一条性质____________;(4)已知直线14y x =+与函数y a x b =+的图象交于两点,则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4.小时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知识后,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方法,对新函数21y x =--及其图像进行如下探究.(1)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表:其中m = ,n = .(2)请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像,并结合图像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3)当112133x x --≤+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5.小颖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1|y x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颍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1)列表:①k =__________;②若(8,6),(,6)A B m --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m =___________; (2)描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该的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观察函数1|1|y x =--的图象,写出该图象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直线1112y x =-与函数1|1|y x =--的图象相交,则当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九年级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进一步研究了函数1y x =+的图象与性质.其探究过程如下:(1)绘制函数图象,列表:下表是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其中m = .描点:根据表中各组对应值(),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请你描出剩下的点; 连线:顺次连接各点,已经画出了部分图象,请你把图象补充完整;(2)通过观察图象,下列关于该函数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填写代号) ①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②1y x =+关于y 轴对称; ③1y x =+有最小值1. (3)在上图中,若直线1522y x =+交函数1y x =+的图象于A ,B 两点(A 在B 左侧),记()0,1为C 点.则ABC S ∆= .17.某校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13y x =+-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 与y 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1)①表中a 的值为 ,b 的值为 ;②以每组对应值作为一个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的所有点,并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发现函数的最小值为 ; (2)在函数13y x =+-的图象所在坐标系中,作13y x =的图象,交13y x =+-的图象于点A ,B (A 在B 的左侧),并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下列结果: ①方程组1313y x y x ⎧=+-⎪⎨=⎪⎩的解为 ; ②不等式1133x x +-<的解集为 .18.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21y x =-+的图像与性质.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21y x =-+的图像与性质进行了探究.(1)①函数2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②若点A (-7,a ),B (9,b )是该函数图像上的两点,则a ___________b (填“>”“<”或“=”);(2)请补全下表,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画出该函数的图像:(3)函数12y x =-和函数2211y x =-++的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像可发现:①12y x =-的图像向___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21y x =-+,2211y x =-++的图像向___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21y x =-+; ②当21211x x -+=-++时,x =_____________;③观察函数2211y x =-++的图像,写出该图像的一条性质.19.学习函数时,我们经历了“确定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利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2y x =-+的图象和性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列表: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m =______,n =______;(2)描点、连线: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y x =-+的图象;(3)结合图象,写一条函数2y x =-+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函数图象填空:①方程22x -+=有______个解;②若关于x 的方程2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0.小慧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x ﹣1|+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慧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 =|x ﹣1|+1的自变量x 可以取 ; (2)列表,找出y 与x 的几组对应值.若A (8,8),B (m ,8)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m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可得: ①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x+3与函数y=|x﹣1|+1的图象交于C,D两点,当y1≥y时x的取值范围②已知直线y1=12是.。

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示数值大小关系的关系式,对于求解不等式组以及绝对值不等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法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组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等式的解法。

一、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组是指一组由不等式关系组成的方程组。

解不等式组需要满足所有不等式的约束条件。

下面分别介绍常见的不等式组的解法。

1. 图像法图像法是解不等式组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首先,我们将每个不等式关系转化为直线或曲线在坐标系中的图像。

然后,通过观察图像的交点和区域来确定解的范围。

2. 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直接将不等式约束条件代入到其他方程中的方法。

通过将一个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代入到另一个不等式中,可以简化方程组,使得求解更加容易。

3. 分区间讨论法对于包含多个不等式的不等式组,可以通过分区间讨论法逐个讨论每个不等式的解的范围。

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的不等式组时非常有效。

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是一种特殊的不等式,其解法相对简单。

绝对值不等式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绝对值表达式,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 分类讨论法对于形如|ax + b| < c的绝对值不等式,我们可以通过分类讨论解出不等式的范围。

具体的做法是将绝对值中的表达式分为正负两种情况,然后分别解出不等式,最后得到整体的解的范围。

2. 移项和平方法对于形如|ax + b| > c的绝对值不等式,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和平方的方式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普通的二次方程不等式。

然后再通过求解二次方程不等式得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绝对值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等,读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

总结:本文介绍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对于不等式组,可以通过图像法、代入法和分区间讨论法等方法来求解;对于绝对值不等式,可以通过分类讨论法和移项和平方法等方法来求解。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一门离不开代数的学科,代数是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一个分支。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了很多关于代数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代数式与等式代数式是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构成的表达式。

它可以通过代入不同的值来求出结果。

代数式没有等号连接,例如:3x+5、2y²-7等。

等式是由两个代数式用等号连接的表达式。

它表示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例如:2x-3=7、x+y²=25等。

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ax+b=c,在解方程时,我们通过化整、去分、交换、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将方程化简为形如x=d的解。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

它的一般形式为⎧⎨⎩ax+by=cdx+ey=f要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通过消元法或代入法进行求解。

四、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乘法公式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因数相乘得到积的规律。

常见的乘法公式有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通过运用乘法公式,可以将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

五、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就是一个数的二次方等于该数的运算。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一个已知的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个已知数的平方根。

例如,√9=3,表示3是9的平方根。

立方根类似,表示一个数的三次方等于该数的运算。

六、负数与绝对值负数代表小于零的数。

在代数中,负数可以进行运算,例如加减乘除。

绝对值表示一个数离零点的距离,不管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它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七、多项式多项式是由单项式相加而成的代数式。

单项式是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代数式,多项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而成,例如4x³+2x²-3x+5。

在多项式中,我们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八、平方差公式与配方法平方差公式是一种对于含有两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

它的一般形式为a²-2ab+b²=(a-b)²。

解方程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解方程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解方程的常用方法与技巧解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来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解方程的常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形式,通常可以通过逆向运算来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运算将3移到等号右边,得到2x = 7 - 3,进而得到x = 4/2 = 2的解。

当方程中存在括号时,我们可以运用分配律来简化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2(x+ 3) = 10,我们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表达式展开,得到2x + 6 = 10,再通过逆向运算求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常见的二次方程形式,通常可以通过配方法或公式法来求解。

配方法是指通过变形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再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2 + 6x + 9 = 25,我们可以将其变形为(x + 3)^2 = 25,再通过开方运算得到x + 3 = ±5,进而得到x = 2或x = -8的解。

公式法是指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来求解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2a),其中a、b、c分别为方程ax^2 + bx + c = 0的系数。

通过代入系数的值,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三、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是含有分式的方程,通常可以通过通分、约分等方法来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3x + 2)/(x - 1) = 2,我们可以通过通分将方程转化为3x + 2 = 2(x - 1),再通过逆向运算求解。

在解分式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的情况。

如果方程中存在使分母为零的解,则该解需被排除。

四、绝对值方程的解法绝对值方程是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方程,通常可以通过分情况讨论来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5,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2x - 3 ≥ 0时,方程变为2x - 3 = 5,解得x = 4;当2x - 3 < 0时,方程变为-(2x - 3) = 5,解得x = -1。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在数学中,方程和不等式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数学性质时起着重要作用。

方程和不等式都是数学语言中的基本工具,通过利用代数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变量的可能取值范围或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种形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我们需要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方程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体的速度、找到几何图形的参数等。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形式,它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和消元等方法。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方程中包含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和y是未知数。

解二元一次方程通常可以通过代入、消元或图解等方法。

3. 多元一次方程组:多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多个未知数和多个方程的方程组。

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常见方法有高斯消元法、矩阵法和代数法等。

4. 高次方程:高次方程是最高次数大于一的方程。

常见的高次方程有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和高次多项式方程等。

解高次方程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求根公式、因式分解、配方法和图解等。

二、不等式不等式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与方程不同,不等式的解通常是一组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值。

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不等式形式,它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和比较大小等方法。

2. 二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是不等式中包含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或ax + by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和y是未知数。

绝对值不等式

绝对值不等式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备课组:高一年级 主备人:祁鑫 时间:10、17学习目标:1.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掌握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 掌握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等价形式.| x |≤a ⇔ -a ≤x ≤a ;| x |≥a ⇔ x ≤-a 或 x ≥a (a >0).3. 通过教学,体会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重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学习难点: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 ;零的绝对值是2、 | a |= ⎩⎪⎨⎪⎧ (a >0)(a =0) (a <0)二、新课讲解1、|a |的几何意义数 a 的绝对值|a |,在数轴上等于对应实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例如,|-3|=|3|=2、|x |>a 与|x |<a 的几何意义问题(1)若解方程|x |=3,则x=几何意义:问题(2)试叙述|x |>3,|x |<3的几何意义,你能写出其解集吗? 0|x|>3的几何意义:解集为:|x|<3的几何意义:解集为:3、结论:|x|>a (a>0) 的几何意义是到原点的距离a的点,其解集是{x|x>a或x<-a}.|x|<a (a>0) 的几何意义是到原点的距离a的点,其解集是{x|-a<x<a}.4、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练习1 解下列不等式(1)|x|<5;(2)|x|-3>0;(3)3|x|>12.(4)|3x|<2例1解不等式(1) |2x-3|<5 (2) |2 x-3|≥5.练习2 解下列不等式(1)|x +5|≤7 ; (2)|5 x -3|>2 .(3) |2x -1| ≥ 8 (4) |21x+1|<3(5) 3 ≤|8—2x | (6)|8—3x| <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小结1、|a x +b |<c (c >0) 的解法是先化不等式组 ,再由不等式的性质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2、|a x +b |>c (c >0)的解法是先化不等式组 或 ,再由不等式的性 质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三、当堂检测1、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2的点的坐标的集合是( )A .{x |-2<x <2}B .{x |0<x ≤2}C .{x |-2≤x ≤2}D .{x |x ≥2或x ≤-2}2、不等式|1-2x |<3的解集是( )A .{x |x <1}B .{x |-1<x <2}C .{x |x >2}D .{x |x <-1或x >2}3、解不等式(1)2|x| +1≤5 (2)8 ≥ |3x —5|(3) |2—3x | > 7 (4)21|2+3x | < 1四、能力提升不等式|x —a|≤b 的解集为{x|—3≤x ≤2},求a,b 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由②得, ︱x-1︱=2(y-2) ≥0, ∴y-2≥0,即y≥2 ∴︱x-1︱+y-2=6, ︱x-1︱=8-y, ∴2(y-2)=8-y,得y=4. 从而 x=5或x=-3 x=5 x=-3
y=4 y=4
13.(江苏竞赛)解方程组:
︱x+y︱=1

︱x︱+2︱y︱=3 ②
解:由①得:若xy≥0时, ︱x︱+︱y︱=1 ③
1.(宁波中考)已知x-y=4, ︱x︱+︱y︱=7,那 么x+y的值是( )
A. ±3/2
B.±11/2
C.±7
D.±11
2. (五羊杯竞赛)满足 z+x 1999 + y+z 1999 + x+y 2000 =2
的整数解组(x,y,z)有( )
A.3 B.5 C.8 D. 12
3.已知x和y是有理数,且 ( x -1)2 与(2y+1)2互为相
反数,那么x+y的值为( C )
1 A. 2
3
B.
2
13
3
C. 或- D.-1或
22
2
4.若y=︱x+1︱-2︱x︱+︱x-2︱,且-1≤x≤2,则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差是( B)
A. 2 B. 4 C. -4 D.0
5.若a,b,c为整数,且 a-b 19 + c-a 95 =1,
则︱c-a︱+︱a-b︱+︱b-c︱的值为( A )
若xy≤0时,有︱x︱-︱y︱=1 ④
或︱x︱-︱y︱=-1 ⑤
易知②③无解
由②④得
x1 =
5
,

5
x2 = - 3
由②⑤得
y1= - 2
3
1
x3 = 3
y3 = - 4 3
y2 = 2
3
x4 = - 1
3
y4 = 4 3
14.解方程组: ︱x︱+︱y︱=7 2︱x︱-3︱y︱=-1
4.(第17届希望杯)已知整数x,y,z 满足x≤y<z,且, x+y + y+z + z-x =4 ①
A. 2
B. 3
C. 1
D.不能确定
6.设y=︱x-1︱+︱x+1︱,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 是( D )
A.y没有最小值
B.只有一个x使y取最小值
C.有限个x(不止一个)使y取最小值
D.有无穷多个x使y取最小值
7.方程组 ︱x︱+y=3的解为_______________。 ︱x︱+2y=4
8.满足等式︱a-b︱+ab=1的非负整数对(a,b)的 值应为_(_1_,__0_)__(__0_,__1_)_(__1_,__1。)
x-y + y-z + z-x =2 ②
求 x2 + y2 + z2 的值
提示:由②知,︱x-y︱,︱y-z︱,︱z-x︱ 中必有一个为0,只有x-y=0,即x=y,代入②得,
︱z-x︱=1,z=x+1代入①,得︱x︱+︱2x +1︱=2,︱x︱=0,1,2,经检验符合题意,x =-1从而x=y=-1,z=0,原式=2.
6.(第15届江苏)已知︱x︱+x+y=10 ① ︱y︱+x-y=12 ② ,求x+y的值.
提示:若x<0,由①得,-x+x+y=10,y=1 0,代入②,得x=12这与x<0矛盾,故x≥0, 同理y≤0,由①②变为 2x+y=10,
x-2y=12 解得,x=6.4,y=-2.8 故x+y=3.6。
9.若方程组 ︱x+1︱+︱x-1︱=b ︱x+1︱=a
有解,则a和b应满足条件 ____a_≥_0_,_a_≤_b_______
10.解方程组: x+︱y︱=8 3x-2︱y︱=-1
11.解方程组: y=︱x︱+︱x-3︱ y-x=1
12.(吉林竞赛)解方程组:
︱x-1︱+︱y-2︱=6 ①
︱x-1︱=2y-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