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主题2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主题2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主题24: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本节需要同学们掌握两个考点: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二、近代科学文化1.背景:(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

(2)技术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2.时间和国家: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美国和德国是领先的国家。

3.特点:(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广。

4.主要成就:(1)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 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的发明。

(发动机变革,新交通工具产生,石油成为新能源)(3)诞生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

二、电的应用——电的时代1. 发明:(1)1831年,法拉第—英国—电磁感应现象—“电气时代奠基人”。

(2)1866年—德国—西门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3)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4)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动力带动机器;(5)爱迪生—美国—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2.影响: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气的时代1.发明:1876年——奥托———德国——煤气内燃机;1883年——戴姆勒——德国——汽油内燃机;几年后——狄塞尔——德国——柴油内燃机。

2.影响:(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发动机的问题,引发了交通运输业的一场变革。

(2)带动了相关新兴工业的发展,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3)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化泶工业的产生。

3.新的交通工具:(1)19世纪80年代—本茨—德国—内燃机驱动汽车(2)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飞机(3)1905年——冯如——中国——飞机(4)1913年——福特——美国——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汇总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兴起: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前提),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直接原因)。

2、开始:(1)序幕: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2)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3)时间:18世纪60年代;(4)行业:棉纺织行业;3、实质: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生产领域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的改造: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2、蒸汽机的影响:蒸汽机可以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工厂制度: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三、火车与铁路1、火车:1825 年,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铁路: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①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19世纪中期,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4、扩展:从18 世纪后期起,法、美、德等西方国家法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5、工业革命的提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③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开始标 志 标志 结束的 标志 18世纪 年代到 世纪60年代到 世纪 1840年前后 年前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机 蒸汽机的发明及使用 大机器生产成为主 要生产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 年代 世纪70年代 世纪
电力的发明及 广泛应用
第一次 交通工具 蒸汽轮船、火车 蒸汽轮船、
讨 论 :
(1) 这是马克 思在评价哪次科 技革命? 这说 明了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2)从自由资 本主义发展到垄 断资本主义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各处于 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中国都没 有得到发展? 有得到发展?
(1)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 )第一次: 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 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 动。
第二次 汽车、 汽车、飞机
影 响
第一次
第二次
1、以美、德为中心, 以美、德为中心, 同时发生在几个资 本主义国家。 本主义国家。 2、侧重于重工业部 门。
特点
1、首先也主要发生 在英国, 在英国,其他国家 的发展进程相对缓 慢。 2、主要在轻工业部 门。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 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 史学界认为, ~ 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 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 史学界认为 体验中考 材料一 英国的社会变革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改变世界的蒸汽机 材料二: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的观点:“天朝物产 清朝统治者的观点 天朝物产 丰盈,无所不有, 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夷货物以通有无”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笔记,包括重要的时间、人物、事件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地点:首先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主要人物: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理查德·阿克莱特、塞缪尔·克朗普顿、詹姆斯·瓦特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标志着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它首先在英国开始,然后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重要事件:1. 纺织技术的革新: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织布机(1764);理查德·阿克莱特改进了水力纺纱机,并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771);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1779)。

2. 蒸汽机的改进: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其效率大大提高。

3. 铁路和公路的发展: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商用铁路在英国开通。

4. 工厂制度的兴起: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

影响:1.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2.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3. 贫富差距的扩大: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积累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4. 国际贸易的扩大:新的生产方式使得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量大幅增加。

5. 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空气和水的污染。

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中考历史考点三次工业革命讲解_学习指导

中考历史考点三次工业革命讲解_学习指导

中考历史考点三次工业革命讲解_学习指导解题中要避免“五种错”,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

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中考历史考点三次工业革命,以方便大家参考。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及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与1785年投入使用,使人类社会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发生一个飞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突飞勐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德国人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这一技术革新的发明及应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国的范畴,具有广泛的规模,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的技术革命,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它是以雄厚的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它不仅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统治和军事战略,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希望大家可以学会中考历史考点三次工业革命.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简述四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的内容

简述四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的内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工人阶级的贫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它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
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
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
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
(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
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
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交通运输的革新
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
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完成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过渡,工业革命完成,故选D
1.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科技的巨大进步
B.工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C.机器比人工的效率高
D.机器完全可以替代人
2.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图为英国陈列馆。

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日不落帝国”形成
D.工业革命完成
3.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4.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后面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它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说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1.A解析: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正是科技的巨大进步,用机
器取代了人力。

注意题意要求回答生产力提高的本质,所以答案A正确。

B项、C项都只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D项错误,排除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古希腊该亚女神的传说透露出人类社会早
期女性的崇高地位。

由此判断当时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故正确答案是D。

3.C 解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C。

4.答案:(1)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2)瓦特。

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图二所示机器给图三所示机器提供动力。

(4)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

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

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解析:(1)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给分)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2)瓦特。

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三所示机器(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4)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

(或答“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英国人”)
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技师)。

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或答“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说明:以上4点中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