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格栅设计
污水处理工艺—格栅和筛网

污水处理工艺—格栅和筛网
一、格栅
描述: 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作用: 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选用栅条间距的原则:不堵塞水泵和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
格栅种类:平面格栅(栅条+框架)、曲面格栅
二、格栅的清渣方法
人工清除:与水平面倾角:45°60°°,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
机械清除:与水平面倾角:60°~70°,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1.2
筛网:筛网用金属丝或纤维丝纺织而成,与格栅相比,筛网主要用来截留尺寸较小的悬浮固体,尤其适应于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细碎的纤维类悬浮物(如羊毛、棉布毛、纸浆纤维和化
学纤维等),也可作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以降低悬浮固体含量
形式: 振动筛网、水力筛网
三、格栅和筛网的操作管理
日常管理:注意对栅条、除渣耙、栅渣箱和前后水渠的清扫,经常清运栅渣,保持格栅
定期检查维修:消耗性零部件的更换期大约1~2年,基础部件3-10年。
出现初期故障时,应及时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污水处理厂格栅间的设计

污水处理厂格栅间的设计1 格栅间形式选择格栅间主要由进水井、过水渠组成。
主要设备包括格栅除污机、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及吊运设备。
根据格栅底与地面高差、格栅的安装位置,格栅间分为地面式和半地下式(见图1、2)。
因为地面式格栅间可将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安装在地面上,运行和维护方便,减少工程投资和降低施工难度,所以在满足格栅除污机机械强度、刚度及除污能力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采用。
2 格栅迎水面设检修平台通常的设计在格栅的背水面设有清除栅渣的工作台。
实际运行中发现,迎水面无检修平台给格栅除污机的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格栅间迎水面增加检修平台(见图1、2),平台宜高出正常水位0.5 m,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3 过水渠增设排风设施格栅间过水渠道是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和聚集的主要场所,极易发生中毒事故。
为消除事故隐患,在格栅间内应增设机械排风系统,取风口设在过水渠道内。
在检修前先打开排风机,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4 屋顶设天窗降低格栅间高度格栅间内安装起吊设备,用于栅渣起吊外运和格栅起吊检修。
由于格栅较高,所需起吊高度较大,增加了格栅间的高度,土建造价高。
设计时考虑厂房高度可仅满足栅渣外运的要求,对于格栅检修,可在屋顶设置天窗,天窗的尺寸满足格栅长、宽要求,适当地降低格栅间高度。
5 进水渠格栅预留槽与格栅尺寸相吻合目前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格栅尺寸小于进水渠的格栅预留尺寸,污水中的部分栅渣会从缝隙之间绕过,影响了除渣效果。
设计时将二者间隙控制在2cm以内,保证除渣效果。
6 减少栅渣压实设备根据国内的污水水质,栅条间隙>25 mm粗格栅清除的栅渣,多数为塑料薄膜等大块杂质,不经压实可收集外运,在格栅间内不需要安装栅渣压实机,但应在栅渣收集箱周围做排水坑和冲洗设施。
7 备用格栅的选用格栅间设置格栅不宜少于2台。
如果格栅底与地面高差小于2.5 m,应选人工清除格栅备用;格栅底与地面高差较大时,人工清除栅渣非常困难,备用格栅也应选用机械格栅。
格栅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格栅一、作用: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泵)前,均需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
二、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栅条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6—40mm)、细格栅(3—10mm)三种;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种。
三、设计数据: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净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25——100mm;机械清除:16——100mm;最大间隙:100mm。
污水处理厂可设置中、细两道格栅,大型污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3.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³栅渣/103m³污水;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³栅渣/103m³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密度约为960kg/m³。
4.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³),一般采用机械清渣。
小型污水处理厂也可采用机械清渣。
5.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
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6.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7.栅前流速,一般采用0.4——0.9m/s。
8.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
人工清除的格栅倾角小时,较省力,但占地多。
9.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10.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11.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人工清除:不应小于1.2m;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m。
12.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生活污水处理-一级处理:格栅

格栅的 作用
格栅由一组(或多组) 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 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 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 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 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作用:去除可能堵 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 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 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 运行。
选用栅条间距的原 则:不堵塞水泵和水处 理厂、站的处理设备。
3.栅后槽的总高度h总
h总 h h1 h2
式中:h——栅前水深,m; h2——格栅的水头损失,m; h1——格栅前渠道超高, 一般h1=0.3m。
格栅的建筑尺寸
4.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
L L1 L2 1.0 0.5 H1 / tg
5.每日栅渣量W
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
的长度,m;
L1
b b1
2 tg1
其中:b1 ——进水渠道宽度m; α1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
展开角度,一般α1=20°;
L2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
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一般
W qvmax W1 86400 K Z 1000
式中:W1——栅渣量,m3/
(103m3污水);
KZ——生活污水流量总
变化系数。
过格栅渠道 的水流流速
一方面泥沙不至于 沉积在沟渠底部
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染 物又不至于冲过格栅
污水过栅条 间距的流速
通常采用0.4~0.9m/s
格栅栅条 断面形状
过格栅渠道 的水流流速
污水过栅条 间距的流速
为防止栅条间隙堵塞, 一般采用0.6~1.0m/s
最大流量时可高 于1.2~1.4m/s
渐扩α=20°, 沉底大于水头损失
城市污水一般取0.1~0.4m。
格栅的建筑尺寸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第一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一、泵前中格栅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5×104m3/d=578.7L/s栅前流速v1=0.7m/s,过栅流速v2=0.9m/s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20mm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3污水2.设计计算(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则栅前水深(2)栅条间隙数(取n=48)(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48-1)+0.02×48=1.43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6)过栅水头损失(h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其中ε=β(s/e)4/3h0:计算水头损失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7)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64+0.3=0.94m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64+0.103+0.3=1.04(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0.77/tanα=0.206+0.103+0.5+1.0+0.77/tan60°=2.35m(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1.79m3/d>0.2m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10)计算草图如下:▲二、污水提升泵房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578.7L/s,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2.泵房设计计算采用氧化沟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旋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砂滤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神仙沟。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见高程计算。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 ] μn
=
0.47e0.098(T −15)
×
⎡ ⎢⎣
N
+
N 10 0.05T
−1.158
⎤ ⎥⎦
×
⎡ ⎢ ⎢⎣
K
O2 + O2
O2
⎤ ⎥ ⎥⎦
[ ] =
0.47e 0.098(15−15)
×
⎡ ⎢⎣
2
+
10
2
0.05×15−1.158
⎤ ⎥⎦
×
⎡2 ⎢⎣1.3 +
2
⎤ ⎥⎦
=0.204 d-1
= 0.26m3
(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
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 3m3/105m3, 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1.5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a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60°,斗高hd=0.5m, 则沉砂斗上口宽:
a
=
2hd tan 60°
+
a1
=
2 × 0.5 tan 60°
2)采用污泥龄 20d,则日产泥量为:
aQSr = 0.6 ×10000 × (190 − 6.4) = 550.8 kg/d 1 + btm 1000 × (1 + 0.05 × 20)
设其中有 12.4%为氮,近似等于 TKN 中用于合成部分为: 0.124× 550.8=68.30 kg/d
即:TKN 中有 68.30 ×1000 = 6.83 mg/L 用于合成。 10000
=0.88+0.44+0.5+1.0+0.77/tan60°=3.26m
(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 2.6 ×104 ×103 × 0.1 1.5
污水处理格栅和调节池设计计算书

1.格栅设计由于废水中的固体以悬浮状为主,个体较小,设计流程只选择细格栅,人工捞渣方式,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担。
1.1 设计参数设定:a.栅条宽度为S=0.01m ;b.格条间隙宽度b=10mm ;c.栅前渠道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8m/s ,取0.6m/s ;d.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取0.8m/s ;e.栅前水深h=0.2m ;f.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
人工清除格栅倾角小时,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1]。
1.2 设计计算:a.流量为Q=1000m 3/d=0.012m 3/s ;取废水变化系数为K=3,则最大设计流量Q Max =K ·Q=3×0.012=0.036m 3/s ;格栅间隙数目n =v h b Q Max ⨯⨯αSin =6.02.001.060036.0⨯⨯︒Sin =28(个) 格栅总宽度B = S ·(n -1)+b ·n=0.01×(28-1)+0.010×28= 0.55(m )取B=0.6m ,则B=S ·(n -1)+b ·nn=30b.取进水渠道宽度B1=0.3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20°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αtg B B 21- =︒-2023.05.0tg =0.27(m)c.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21l =227.0=0.14(m)d.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取格栅断面为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设计水头损失为h 0,格栅阻力增大系数为k ,根据经验定k=3,则格栅前后水位落差h 1为[20]: h 1=h 0·k =k g v b s ⨯⨯⨯⎪⎭⎫ ⎝⎛⨯αβsin 2234 =360sin 28.001.001.083.1234⨯︒⨯⨯⎪⎭⎫ ⎝⎛⨯g =0.16(m)则栅室总高度为H 1=h+h 1+h 2=0.2+0.16+0.3=0.66(m)f.栅槽总长L=l 1+l 2+0.5+1.0+αtg h h2+ =0.27+0.14+0.5+1.0+︒+603.02.0tg =2.2(m )g.出水管计算取水流流速为0.5m/s ,则管径应为D=vQ π4=0.175(m ), 取管径为200mm ,则流速为0.54m/s 。
污水处理格栅设计

污水处理格栅设计引言:污水处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有助于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保护水资源的平衡和环境的健康。
而格栅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能够有效地筛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格栅的设计原则和关键因素。
一、设计原则在设计污水处理格栅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格栅的设计应根据污水的流量、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格栅孔径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选取。
3.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工作,方便操作和维护。
4.格栅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温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
二、关键因素在设计污水处理格栅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污水流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格栅尺寸和孔径,以适应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废水处理需求。
2.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不同污染物对格栅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格栅形式,以确保有效去除污染物。
3.格栅孔径:格栅孔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格栅的过滤效果,应根据污染物的尺寸进行合理选择,既要确保尽可能去除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又要避免过度堵塞。
4.材料选择:格栅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常见的材料有不锈钢、高聚物等。
5.设备布局:格栅的布置应符合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处理效果的理想性。
6.清理方式:格栅的清理方式有手工清理和自动清理两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三、设计步骤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污水流量和处理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测算污水的流量和处理要求,作为设计的基础数据。
2.选择格栅孔径和尺寸: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选择合适的格栅孔径和尺寸,保证过滤效果和处理效率。
3.材料选择: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运行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造,确保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
4.设备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备的布局和安装方式,确保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26+0.3+0.126=1.686m
(4)格栅的总长度L
设进水渠内流速为v进=0.85m/s在0.4-0.9m/s符合 要求。 B1=Qmax/v进*h=2.083/(0.85*1.26) =1.94m α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一般α1=20°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L1 L1=B-B1/2tanα1=(2.3-1.94)/2*tan20° =0.49m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格栅
第一组
概述
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
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 进水泵站及水井的进口处,或取水口的进 口端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杂质。 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 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 常运行。
格栅的设计要点
格栅的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1)污水处理水量为15万m3/d
(2)污水流量总变化系统数取1.2
2、设计计算 (1)格栅槽总宽 bhv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取α=60°; b—— 栅条间隙,取b=0.02m n—— 栅条间隙数,个; h—— 栅前水深,m, v—— 过栅流速,m/s,取1.0m/s。
最大设计流量 Qmax =1.5*105*1.2/(24*60*60)
=2.083m3/s 栅前水深 h=1800mm*0.7=1.26m
格栅间隙数 n=2.083*√sin60/(0.02*1.26*1.0)
格栅槽总宽度
B=S(n-1)+b*n
式中:B-格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取s=0.01m
=77(个)
B=0.01*(77-1)+0.02*77 =2.3m
(2)过栅水头损失
阻力系数 ( s ) 3 b
4
h2 h0 k
v h0 sin k 2g
式中:h0-计算水头损失,m; 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m/s2; k-考虑到由于格栅受污染物堵塞 后,格栅阻力增大的系数,一般采用 k=3。
1、应设计成平面型,倾斜安装机械格栅,所以要求 每日栅渣量要大于0.2m3 2、该设计要求中格栅,因此格栅栅条间隙为10~ 40mm 3、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为0.4~0.9m/s,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格栅倾角一般为 45°~70°,而机械格栅一般为60°~70°,特 殊类型可达90°。 4、栅前水渠设计成渐扩,防止阻水回流。通过格栅 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L2 L2=0.5L1=0.5*0.49 =0.245m 格栅前槽高H1 H1=h+h1=1.26+0.3 =1.56m
格栅的总长度L L=L1+L2+0.5+1.0+H1/tanα =0.49+0.245+0.5+1.0+1.56/tan60°
=3.1m
(5)每日栅渣量W
W=Qmax*W1*86400/(Kz*1000)
中格栅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取0.05m3/(103m3 污水)符合要求 W=2.083*0.05*86400/(1.2*1000) =7.50m3/d >0.2m3/d 因此符合机械清渣的要求。
2
栅条断面形状取锐边矩形
h0=2.42*(0.01/0.02)4/3*1.02/(2*9.81)*sin60。
=0.042m
格栅的水头损失
h =k*h =3*0.042=0.126m 2 0 h2=0.126m在0.08-0.15m之间符合要求
(3)栅后槽的总高度H
H=h+h1+h2
设格栅前渠道超高h1为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