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计算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和要求,进行各种参数的计算和调整。
下面将针对污水处理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或者立方米/天。
污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水流量 = 污水产生量 + 污水进水量 - 污水出水量其中,污水产生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污水量,可以根据生活、工业等用水量进行估算;污水进水量是指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污水出水量是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量,通常要根据排放标准进行调整。
2. 污水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如下:污染物浓度 = 污染物质量 / 污水体积其中,污染物质量是指污水中某种污染物的质量,可以通过采样和化验分析得到;污水体积是指污水的总体积。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衡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的指标,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处理效率 = (进水浓度 - 出水浓度) / 进水浓度 × 100%其中,进水浓度是指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浓度;出水浓度是指处理后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4.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量 = 污水流量 ×污泥浓度其中,污泥浓度是指污泥中污染物的浓度,可以通过采样和化验分析得到。
5. 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消耗能源,常用的能耗计算公式如下:能耗 = 能源消耗 / 污水流量其中,能源消耗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可以根据能源计量设备进行测量。
总结: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计算各种参数和指标,可以评估处理效果、调整工艺参数,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调整。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环境问题。
污水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减少,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计算公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污水处理工程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应用。
首先,最基本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体积。
污水流量的计算对于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确定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和每人每天产生的污水量来估算污水流量。
常用的公式如下:污水流量(m³/d)= 城市人口数量 ×污水单位排放量其中,污水单位排放量是根据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污水量估计得出的。
这个值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污水的流量,还要关注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污染物浓度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污水样品中的污染物浓度来计算污水处理前后的去除率。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去除率(%)=(进水浓度-出水浓度)/ 进水浓度 × 100%污水处理前后污染物浓度的差值越大,去除率越高,说明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越好。
根据具体的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多个污染物的去除率,并综合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
此外,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需要考虑。
例如,污泥产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污泥处理的容量和工艺,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效能。
常用的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量(kg/d)= COD去除量(kg/d)/ 污泥体积指数其中,COD去除量是指单位时间内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量,污泥体积指数是表示污泥在水中所占体积的比例。
污泥产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污泥处理设备的规模,并制定适当的处理方案。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还有许多其他的指标和参数需要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进行计算和评估。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工艺和参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废水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或者立方米/天(m³/d)来表示。
污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水流量 = 污水产生量 ×污水排放时间例如,某工厂每天产生废水1000立方米,每天排放废水10小时,则污水流量为:污水流量 = 1000 m³/d × 10 h/d = 10000 m³/h2. 污水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者质量)内所含有害物质的量,通常以毫克/升(mg/L)或者毫克/公斤(mg/kg)来表示。
污水污染物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染物浓度 = 污染物质量 / 污水体积例如,某废水样品中含有100毫克的悬浮物,样品体积为1升,则悬浮物浓度为:悬浮物浓度 = 100 mg / 1 L = 100 mg/L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污水处理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水处理效率 = (进水污染物浓度 - 出水污染物浓度)/ 进水污染物浓度 × 100%例如,某废水处理厂进水悬浮物浓度为200 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为20 mg/L,则悬浮物去除率为:悬浮物去除率 = (200 mg/L - 20 mg/L)/ 200 mg/L × 100% = 90%4.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量,通常以干重或者湿重表示。
污泥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量 = 污泥浓度 ×污水流量例如,某废水处理厂污泥浓度为2%,污水流量为1000 m³/d,则污泥产量为:污泥产量 = 2% × 1000 m³/d = 20 m³/d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通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匡助我们确定污水处理的参数和工艺,实现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许多计算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并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进行分类和阐述。
一、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1 污水日平均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日平均流量 = 总污水量 / 处理天数1.2 污水小时平均流量计算公式:污水小时平均流量 = 污水日平均流量 / 241.3 污水峰值流量计算公式:污水峰值流量 = 污水日最大流量 / 处理小时数二、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2.1 化学需氧量(COD)负荷计算公式:COD负荷 = 污水流量 * COD浓度2.2 生化需氧量(BOD)负荷计算公式:BOD负荷 = 污水流量 * BOD浓度2.3 总氮负荷计算公式:总氮负荷 = 污水流量 * 总氮浓度三、污水处理设备尺寸计算公式3.1 曝气池尺寸计算公式:曝气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曝气时间3.2 沉淀池尺寸计算公式:沉淀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沉淀时间3.3 厌氧池尺寸计算公式:厌氧池体积 = 污水流量 * 厌氧时间四、污泥产量计算公式4.1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污水流量 * 污泥产率4.2 污泥脱水率计算公式:污泥脱水率 = (污泥湿重 - 污泥干重)/ 污泥湿重4.3 污泥干重计算公式:污泥干重 = 污泥湿重 * (1 - 污泥含水率)五、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5.1 污水处理能耗计算公式:能耗 = 功率 * 时间5.2 曝气能耗计算公式:曝气能耗 = 曝气机功率 * 曝气时间5.3 污泥脱水能耗计算公式:脱水能耗 = 脱水机功率 * 脱水时间结论: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为工程的设计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的顺利实施。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说明。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体积。
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m³/s),A表示污水流经的截面面积(m²),V表示污水的流速(m/s)。
2. 生化池通量计算公式:生化池通量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处理的污水量。
常用的生化池通量计算公式如下:F = Q / A其中,F表示生化池通量(m³/(m²·d)或m³/(m³·d)),Q表示污水流量(m³/s),A表示生化池的有效面积(m²)。
3.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单位处理污水量产生的污泥量。
常用的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Y = (M - M0) / Q其中,Y表示污泥产量(kg/m³),M表示进入处理系统的总悬浮物质量(kg),M0表示出水中的悬浮物质量(kg),Q表示污水流量(m³/s)。
4.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所含的悬浮物质量。
常用的污泥浓度计算公式如下:C = M / V其中,C表示污泥浓度(kg/m³),M表示污泥的质量(kg),V表示污泥的体积(m³)。
5. 污泥干固物含量计算公式:污泥干固物含量是指污泥中固体物质所占的质量比例。
常用的污泥干固物含量计算公式如下:S = (M - Mw) / M × 100%其中,S表示污泥干固物含量(%),M表示污泥的质量(kg),Mw表示污泥中水分的质量(kg)。
6. 污泥体积计算公式:污泥体积是指污泥所占据的空间体积。
常用的污泥体积计算公式如下:V = M / ρ其中,V表示污泥体积(m³),M表示污泥的质量(kg),ρ表示污泥的密度(kg/m³)。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者转化的过程,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循环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定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条件。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设备的废水体积。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污水流量 = 污水排放浓度 ×污水排放流量其中,污水排放浓度是指污水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污水排放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的废水体积。
2.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染物去除的能力。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水处理效率 = (进水浓度 - 出水浓度)/ 进水浓度 × 100%其中,进水浓度是指污水进入处理设备时污染物的浓度,出水浓度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3.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污泥产生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生量 = 污水流量 ×污泥产生系数其中,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设备的废水体积,污泥产生系数是指单位污水体积产生的污泥量。
4. 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是污水处理中一种常用的气体供氧方式,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提供氧气以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降解。
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曝气器深度 ×曝气器长度 ×曝气器宽度 ×曝气器通气量其中,曝气器深度是指曝气器的水深,曝气器长度和宽度是指曝气器的尺寸,曝气器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入曝气器的空气量。
5. 混合液回流比计算公式混合液回流比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从沉淀池底部回流到进水池的混合液量与进水量的比值。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液回流比 = 混合液回流量 / 进水量其中,混合液回流量是指从沉淀池底部回流到进水池的混合液量,进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处理设备的污水体积。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条件,以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处理。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计算公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污水流量计算公式1.1 平均日流量计算平均日流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流量。
计算公式如下:Q = Qp / T其中,Qp为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T为单位时间(通常为24小时)。
1.2 最大日流量计算最大日流量(Qmax)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流量。
计算公式如下:Qmax = Qpmax / T其中,Qpmax为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流量。
1.3 峰值流量计算峰值流量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浮现的流量峰值。
计算公式如下:Qpeak = Qppeak / T其中,Qppeak为某个时间段内的最大流量。
二、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2.1 化学需氧量(COD)负荷计算化学需氧量(COD)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能力的度量。
计算公式如下:COD负荷 = Q × COD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COD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COD含量。
2.2 生化需氧量(BOD)负荷计算生化需氧量(BOD)是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能力的度量。
计算公式如下:BOD负荷 = Q × BOD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BOD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BOD含量。
2.3 总氮负荷计算总氮是污水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计算公式如下:总氮负荷 = Q × TN浓度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TN浓度为单位体积内的总氮含量。
三、曝气池设计计算公式3.1 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是曝气池中供氧的量,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Q × DO需求量 / DO浓度差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DO需求量为污水中微生物对氧的需求量,DO 浓度差为曝气先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差值。
3.2 曝气池体积计算曝气池体积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池体积 = Q × HRT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HRT为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示例等。
二、设计原则1. 污水处理的设计应遵循“源头控制、分级处理、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2. 设计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确定适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 设计应考虑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和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和设备。
三、计算方法1. 污水流量计算污水处理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污水的流量。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污水流量 = 日均污水排放量 / 24小时2. 污水水质计算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需要计算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等。
可以通过取样分析或者使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流量,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根据不同的工艺,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如沉淀池的尺寸计算、曝气池的通气量计算等。
4. 污泥处理计算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可以根据污泥的产量和性质,计算出适当的污泥处理设备和处理能力。
四、示例假设某工业园区的废水日均排放量为1000立方米,要求COD浓度不超过100mg/L,BOD浓度不超过50mg/L,TSS浓度不超过30mg/L。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进行以下设计计算:1. 污水流量计算污水流量 = 1000立方米 / 24小时 = 41.67立方米/小时2. 污水水质计算根据取样分析结果,COD浓度为80mg/L,BOD浓度为40mg/L,TSS浓度为20mg/L。
3. 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根据上述水质和流量,可以选择生物处理工艺。
根据设计经验,确定曝气池的通气量为每小时100立方米。
4. 污泥处理计算根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和性质,确定适当的污泥处理设备和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平均流量: Q max = 350 ⨯1.5 m / d = 0.006 m / s ,总变化系数3.1 格栅的计算1.已知条件3 3K z =1.52.设计计算(见下图)⑴ 栅槽宽度①栅条的间隙数 n,个n =bhv式中 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α------格栅倾角,(o ),取 α=75 0;b ------栅条间隙,m ,取 b=0.01 m;n-------栅条间隙数,个;h-------栅前水深,m ,取 h=0.1 m;v-------过栅流速,m/s,取 v=0.6 m/s;则:n=(0.006×sin60°1/2)/(0.01×0.1×0.3)=18.61取 n=19(个)则每组细格栅的间隙数为 19 个。
②栅槽宽度 B设栅条宽度S=0.01m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 0.2~0.3 m,取 0.2 m;S S h 1 = h 0 k =β ( ) 3 v 2 sin α则栅槽宽度B= S(n-1)+bn+0.2=0.01×(19-1)+0.01×19=0.37(m)则栅槽宽度 B=0.37m⑵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 1h 1=h 0 ⨯ kh 0 =εv 2 sin α2g4, ε = β ( ) 3b式中 h 1---------设计水头损失,m;h 0 ---------计算水头损失,m;g ---------重力加速度,m/s 2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 3;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4b=0.03 (m)⑶ 栅后槽总高度 H ,m设栅前渠道超高 h 2=0.1mH=h+h 1+h 2=0.1+0.03+0.1k 2gmax=0.23(m)⑷ 栅槽总长度 L ,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 1。
设进水渠道宽 B 1=0.2,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α1=6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0.52m/s 。
L 1=(B- B 1 )/2×tan60 0=(0.37-0.2)/2×tan60 0=0.147mL 2 = L 1/2=0.074L= L 1 + L 2 +0.2+0.4+ H 1/tg60°=0.936m式中,H 1 为栅前渠道深, H 1 = h + h 2 =0.2 m.⑸ 每日栅渣量 W ,m3/dW = 86400 ⨯ Q ⨯ W 1 11000式中,W 1 为栅渣量,m 3/103m 3 污水,格栅间隙 6~15mm 时,W 1=0.10~0.05m3/103m3 污水;本工程格栅间隙为 10mm ,取 W 1=0.07污水。
W=86400×0.006×0.07/1000=0.036(m 3/d)<0.2 采用人工清栅B 1h h 2BH 1h 1hHÓ ËL1 0.20 H1/tan α 0.4L2¦ Á¸ ñÕ ¤É è¼ Æë¼ Æã3.2 调节池计算设计参数:Q=525m 3/d ,有效停留时间取 24h ;采用对角线调节池, 则1.有效容积 VV=Q/24×T/1.4=(525/24)×24/1.4=375m 32.有效水深取 h=2m3. 表面积 AA=V/H=375/2=187.5m 2则取 L=24m ,B=8m 的长方形水池。
纵向隔板间距为 2m ,将池宽分为 4 格,眼调节池长度方向设 3 个沉渣斗,宽度方向设 2 个沉渣斗,共六个沉渣斗,沉渣斗倾角为 4502m 0.3m8m45°设计参数:总进水量 Q 0 = 350 ⨯1.5m / d = 0.006 m / s ,排泥耗水量Q = 2205m / d = 0.0255m / s= 551.25m / d = 0.00638m / s24m水力循环澄清池3 35%,回流比为 4,喉嘴流速 v 0 = 9m / s ,喉管流速 v 1 = 3m / s第一絮凝室出口流速 v 2 = 0.06m / s ,第二絮凝室出口流速 v 3 = 0.04m / s 清水区上升流速 v 4 = 0.6m / s喉管混合时间t 1 = 0.3s设计循环总量331考虑 5%排泥耗水量Q1.水射器计算3 3喷嘴直径 d 0 =4Q 0 3.14⨯v 0= 0.03005m取 d 0 =35mm设进水管流速 v=1.5m/s,则进水管直径d=4Q 0 3.14⨯v 0= 0.0736m取 d=75mm设喷嘴收缩角 α 为 15°则斜壁高取 75mm喷嘴直段长度取 35mm ,则喷嘴管长=35+75=110mm要求净作用水头 hp=0.06 ⨯v(2)喉管计算喉管直径2 =2.64m取 110mm实际喉管流速喉管长度 h1=V1'.t1=0.804m取 h1=810mm取喇叭口直径 d5=3d1=330mm喇叭口斜边采用 45°倾角,则喇叭口高度为喷嘴与喉管的距离 S=2d=75mm(3)第一絮凝室计算上口直径上口面积取 d 2 =0.75m实际出口流速设第一絮凝室高度为 h2,锥形角取 30°,则(4)第二絮凝室计算第二絮凝室进口断面积取 1.2m第二絮凝室直径d3 = 1.17m 取d3=1.2m实际进口断面积实际进口流速取 0.037m/s第二絮凝室高度取 h4=1m,其中第二絮凝室至第一絮凝室上口高度h5=0.8m第一絮凝室上口水深 h3=0.1m(5)澄清池直径计算澄清池直径(6)澄清池高度计算取 3.9m= ⨯ tan直壁部分体积锥体部分体积H=喷嘴管长+喉管长+第一絮凝室长+超高+喷嘴与喉管距离0.11+0.81+0.11+0.075+1.2+0.1=2.405m取 2.4m(7)坡角计算坡地直径采用 0.7m,池底坡角采用 γ=45 °,则池底斜壁部分高度为H13.9 - 0.7 2 π 4= 1.6m池子直壁部分的高度为 H2=H-H1=0.8m(8)澄清池停留时间计算1 澄清池总体积池的总体积 V=V3+V4=17.268 m 3f 总停留时间(9)排泥设施计算泥渣室容积按澄清池总容积 1%计,即V 泥=17.268 ⨯0.01 = 0.1768m 3排泥采用倒立正四棱锥体,其锥底边长和锥高均为 Z,则取 0.81m排泥历时取 t 5 = 10s,排泥管中流速取v5 =3m/s,则排泥流量π4q 0 4 ⨯ 0.01768取⨯ 1.5=525 m ,表面负荷 q=1m / (m .h ),沉淀时间 t 取 1h ,超高取 0.2m ,坡度取 0.05 B = = 2m2d5=90mm平流式沉淀池尺寸计算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Q max =3502321 沉淀池总有效沉淀面积A =Q maxq= 21.875m22 沉淀池有效水深h = q ⨯ t = 1⨯1 = 1m3 沉淀池长度取 L=11m ,则宽度AL4 污泥区尺寸计算0.2m 1m0.6m0.6m 452m= 0.075 ( m )- Á ³ µ Í Ê = 350 ⨯1.5⨯ 0.05 = 26.25m / d= 350 ⨯1.5⨯ 0.05⨯1.05 = 27.5625m / d令污泥含水率为 98%,则 取 c 初=60mg / s Qmax⨯ (c 初末c ) 3W =1000 ⨯ ρ ⨯ (1- 0.98)c 末 =35mg / s高度 h 1 =0.6m则 沉淀池总高度(采用机械刮泥设备)H = h 1 + h 2+h 3+h 4 = 0.6 + 0.6 +1+ 0.2 = 2.4m沉淀池总长度L=0.3+1.8+11=13.1m1.8m11mƽ ÷Ê ½ Á í³ Ø ¼ ¾浓缩池计算1 污泥总量(进池含泥量安 5%计算)Q13澄清池产出污泥量为进水量的 5%,则Q23= 26.25 + 27.5625 = 53.7625m / d+ Q V = = 17.96mS = = 6m Ë Q = Q 1232 浓缩池面积(停留时间取 8h )53.7625⨯ 8 243采用浓缩池的工作高度为 3mv 32长取 2.4m ,上底采用 2.4m ⨯ 2.4m ,下底采用 0.2m ⨯ 0.2m ,角度为 45°,则泥斗高度 h= h = 1.2 - 0.1 tan 45︒= 1.1m超高取 0.5m ,缓冲层高度 0.4m ,则浓缩池的高度为H = 3 +1.1+ 0.5 + 0.4 = 5m³ ¬¸ ßÓ Ð §¸ ß¶ È» º³ åÇ øÎ ÛÄ àÅ ¨Ë õ³ ؼ ÆãÍ ¼Ê ¾= = 2.39m ≈ 2.4m = V ⨯d = = 1.2m ³ Í Ê污泥贮存池1 浓缩后的体积取浓缩前含水量为 0.98,浓缩后含水量为 0.85,则V 217.96 ⨯ (1- 0.98) 3 3 1- 0.85贮存池的设计取圆柱形,保留时间取 8h ,则V 2 3 = 2.4m3高度 H=2m ,超高取 0.3m ,则π 42V H则 d=1.237m 取 1.24mÖ ü´ æ Ø ¼ ¾清水池该池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池顶用预制水池盖板封盖,设计的有效容积取 60 m 3深度取1m,长取10m,宽取6m,超高0.5m,进水管取100mm,即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