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动作名称及分解说明(修正版)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45式)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

动作名称及分解说明

(修正版)

一.起势(面向正南)

1.并步直立(南)

2.(左)开步站立(南)

3.双臂上掤(上举)(南)腕同肩高,手心斜向下

4.曲膝按掌(南)手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二.右揽雀尾

1.(左)虚步掤手(南)左脚上步,脚跟着地,手向外划弧至腰

2.(左)弓步前挤(南)左手横于胸前,左手指向右,手心向内,右手指向上

3.(左)扣脚抹掌(右45度)左脚内扣45度,右手向前抹掌,手心向左前方,指尖向上

4.(右)虚步掤手(西)右脚跟内碾,提脚上步,脚尖翘起,指尖与鼻同高

5.(右)弓步前挤(西)同上2,方向相反

6.坐腿下捋 右手收至胯旁,掌心向下,脚尖起

7.弓步前掤 身体左转时,右手渐至胸高,成右弓步时,腕同肩高

8.座腿托掌

9.扣脚按掌 身体左后转(面向南)右脚尖内扣,右掌向左前方按,指尖向上腕同肩高

三、左单鞭

1.撤步勾手(左脚撤步落点在左45度线上)

四、提手上势

1.虚步掤手

A.上体右转时,左手举至左额上方,手心向前,右勾变掌

落于右胯前。

B.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向上至胸前,手心向上,虎口向上,

右脚跟内收后向前上步,脚跟着地成右虚步

2.弓步前挤

3.开步撑按(胸向南)

五、白鹤亮翅

1.直立举臂(胸向南)

2.曲蹲垂肘

六、左右搂膝拗步(东)

1.上步提按

2.弓步搂推(东)

3.提步摆挑

4.上步提按

5.弓步搂推

6.提步摆挑

7.上步提按

8.弓步搂推

七、手挥琵琶(东)

1.坐腿掤手

2.弓步前推

3.开步掤举

八、进步搬拦捶

1.屈蹲按抱 两手心约10厘米

2.弓步平抹

3.坐腿回捋

4.立身拦掌(胸向东)

5.弓步打捶

九、如封似闭(东)

1.坐腿回抽

2.弓步按推

十、十字手

1.弓步分掌(胸向南)

2.屈蹲合抱

十一、左揽雀尾

1.上步提按 左脚左前上步(东南)

2.弓步搂推

3.坐腿下捋

4.弓步前掤

5.坐腿托掌

6.扣步按掌(胸向西南)

十二、右单鞭

1.撤步勾手 右脚向右后(东北)撤步,脚尖外碾落地2.马步平捋 (胸向西北)右掌心向正北

十三、右下势

1.弓步平搂

A身体右转胸朝东

B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西)

C两手心相对,平举胸前与肩同高同宽,指尖向正东2.仆腿下势

A上体左转,两掌心向外向左划弧,至左肩外侧,腕与肩

B双掌先下按成右仆步穿掌

十四、金鸡独立

1.弓步前穿 右弓步穿掌,右掌心向下,左掌穿至右肘下,手心向上

2.提膝撑按 左掌内旋至左额前,手心斜向上,指尖向右,右掌下按至左膝内侧,左腿屈膝外展,提至体前,脚尖稍上翘外撇(眼看前方,东)

3.弓步劈穿

4.提膝撑按

十五、左右倒卷肱

1.退步搂推

2.坐腿提按

3.退步搂推

4.坐腿提按

5.退步搂推

十六、右海底针

1.坐腿前举

2.丁步下插 右指尖离地约20厘米,左手前摆划弧屈臂向上收至右耳侧,掌心向外

十七、左闪通背

1.上步挑掌

2.马步架推 左脚尖内扣落地,身体右转(胸向南)两脚尖外展约45度十八、撇身捶

1.转身撇捶

A.右脚外展,左脚内扣,身体微右转(胸向西南)

B.右拳打出与肩同高,拳心斜向上

2.弓步前推 推掌时,腕与肩高,右拳收至右腰眼。

十九、肘底捶

1.撤步按掌

2.虚步看捶(胸向西)左拳腕与肩高

二十、左右野马分鬃

1.上步合手

2.弓步分靠 右手举至右前上方,与头同高,眼看左手

3.上步合手 (胸约偏西北)右手收至左肩前,手心向外,眼看左前方

4.弓步分靠 右手至右胯旁,手心向下,左手举至左前上方,手心斜向上,眼看右手。

二十一、玉女穿梭

1.提步穿手

2.弓步前掤(上体右转,偏向西北)

3.坐腿旋举

4.弓步架推(胸向西北)

5.转身合抱(胸向西南)两臂合抱胸前。

6.弓步前掤(胸向东南)左腕与肩高

7.坐腿旋举

8.弓步架推(胸向东南)

二十二、云手(向左)

1.弓步托按(胸向西南)

2.横弓步靠(胸向南)

3.合步托按(胸向东南)

4.开步旋摆(胸向西南)

5.横弓步靠(胸向南)

6.合步托按(胸向东南)

7.开步旋摆(动作同4)

8.横弓步靠(动作同5)

二十三、右高探马

1.跟步托按

2.虚步前推(胸向东)

二十四、右分脚

1.弓步抹掌

A.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东北)

B.右手举至右前方(东南)

2.合臂下劈

3.提膝上架(胸向东)

4.分脚劈掌

二十五、左分脚

1.弓步抹掌

A.右弓步(胸向东北)

B.左手划弧伸向左前方(东北)

2.合臂下劈(动作与右分脚2同,方向相反)3.提膝上架

4.分脚劈掌(动作与右分脚同方向相反)

二十六、左右打虎

1.撤步合掌

2.提腿按掌

3.弓步下捋 右脚向右后方落步(西南)

4.提膝抱架(胸向东南)

5.撤步合掌 左脚向右后方落步(西北)

6.弓步下捋

7.提膝抱架(胸向东北)

二十七、右蹬脚

1.垂脚抱掌

2.蹬脚劈掌 右脚向右前方蹬出(东南)

二十八、双峰贯耳

1.屈膝合手(胸向东南)

2.上步分落

3.弓步掼拳 拳高与耳齐,拳眼斜对,两拳相距10CM 二十九、斜飞势

1.叉步掩肘2.提腿下劈3.弓步穿靠

三十、右迎面掌

1.提步按掌

2.上步推抱

三十一、十字拍脚

1.转身摆掌 身体左后转180度(胸向西)

2.独立拍脚

三十二、搂膝左栽捶

1.落步提按

2.弓步搂推

3.提步摆挑

4.上步提按

5.弓步栽捶

三十三、左海底针

1.收脚前举

2.丁步下插

三十四、右闪通背

1.上步挑掌

2.马步架推(胸向南)

三十五、云手(向右)

与第二十二势云手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三十六、左高探马

1.跟步托按

2.虚步前推 与二十三式右高探马动作相同,方向相反三十七、回身指裆捶

1.转身提按(胸东南)

2.弓步打捶

三十八、左下势

1.弓步前举

2.转身平捋

3.仆腿下势

三十九、上步七星

1.弓步前穿(胸向东)

2.虚步架掌四十、退步跨虎

1.撤步双按(胸偏向正南)

2.提膝推掌(胸向东南)

四十一、左迎面掌

1.上步按掌(胸向西南)

2.弓步抱推(胸向西)

四十二、转身摆莲

1.扣脚合手(胸向东北)

2.虚步摆掌(胸向东)

3.摆腿拍脚

四十三、弯弓射虎

1.落步伸掌

2.弓步下捋

3.拧腰提拳

4.弓步贯冲(胸向东北),拳向东北四十四、退步搬拦捶

1.坐腿旋捶

2.退步下捋

3.坐腿拦掌

4.弓步冲拳

四十五、收势(南)

1.弓步分掌

2.收脚合手

3.落掌并步

二十四式太极拳讲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 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 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 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 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 举,两手高与肩平, 与肩同宽,手心向 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 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要 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屈 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 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 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 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 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 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 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 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尖点地;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 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 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 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 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 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 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 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 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动作呈弧型,连贯而圆活,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中国六大太极拳流派中,河北邯郸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是在河南焦作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北京吴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基础上形成,河北保定孙氏太极拳源于武氏太极拳。故多认为陈氏太极拳为中国太极拳的最早雏形。但仍存在部分争议。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焦作温县被中国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文化部、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指导,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支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 全球近200万网友通过国际[1]在线的12个语言网站踊跃投票,评选中国太极拳祖祠所在地焦作温县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乡“。 新派太极是中国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以杨式风格为主,并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自1957年以来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套路。国家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另外,针对不同的门派,又创编了杨氏四十式、陈氏五十六式、吴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和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该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太极拳很重视练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传统吴式太极拳83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编制第一段 [十式] 无极势 (预备势) 自然步站立全身放松下颌微收眼前平视 第一式太极起式 (4动) 1左脚横移 2两脚平立 3两腕前掤 4两掌下采第二式.揽雀尾(8动) 1左抱七星虚步抱掤 2右掌打挤左弓步挤 3右抱七星右虚步七星 4左掌打挤右弓步挤 5右掌回捋坐身回捋 6右掌前掤右掌上挒 7右掌后掤坐身反采 8右掌前按第三式斜单鞭(2动) 1右掌变勾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马步平捋 第四式提手上式(4动) 1半面右转虚步抱掤 2左掌打挤右弓步挤 3右掌变勾捏勾提腕 4右勾变掌收脚撑按第五式白鹤亮翅(4动) 1 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屈膝坠肘 第六式搂膝拗步(12动) 1左掌下按转身提按 2右掌前按弓步搂推 3右掌回捋4左掌前掤虚步抱掤 5左掌下按虚步提按 6右掌前按弓步搂推 7右掌下按上步提按 8左掌前按弓步搂推9左掌下按上步提按10右掌前按弓步搂推 11右掌回捋 12左掌前掤坐腿前合第七式手挥琵琶(2动) 1左掌前掤弓步前推 2左掌上掤收脚上举 第八式上步搬拦锤(4动) 1左掌下合屈膝合按 2左掌前掤弓步搬抹 3左掌回捋(拦)后坐回捋 4右拳前伸弓步打捶第九式如封似闭(2动) 1右掌回捋后坐抽收 2两掌前按弓步前按 第十式抱虎归山(4动) 1双掌前伸 2两掌展开弓步展掌 3两掌上掤 4两肘下垂屈膝合腕第二段 [十五式] 第十一式左右隅步搂膝 (4动) 1左掌斜搂上步提按 2右掌斜按弓步搂推 3右掌回捋转身提按 4左掌斜按弓步搂推第十二式隅步揽雀尾(6动) 1 左掌翻转 2右掌前按 3右掌回捋坐身回捋 4右掌前掤右掌上挒 5右掌后掤坐身反采 6右掌前按第十三式斜单鞭(2动) 1右掌变勾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马步平捋 第十四式肘底看锤(2动)1左掌前伸弓步展勾 2左肘上提虚步看捶 第十五式倒撵猴(6动) 1两拳变掌虚步提按 2左掌前按退步搂推 3左掌下按虚步提按 4右掌前按退步搂推 5右掌下按虚步提按 6左掌前按退步搂推第十六式斜飞式(4动) 1左掌上掤立身展臂 2左掌下捋提脚合臂 3左脚前伸马步合掌 4左肩左靠弓步分展第十七式提手上式(4动)同第四式 1半面右转虚步抱掤 2左掌打挤右弓步挤 3右掌变勾捏勾提腕 4右勾变掌第十八式白鹤亮翅(4动)同第五式 1 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收脚撑按 第十九式搂膝拗步(2动)1左掌下按转身提按 2右掌前按弓步搂推 第二十式海底针(2动) 1右掌前指后坐挑掌 2右掌下指丁步下插 第二十一式扇通背(2动)1两掌前伸起身上挑 2左掌前按马步架推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42式太极剑名称与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拉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一、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3)上步送剑成丁步 (4)转身弓步前指 二、并步点剑(1)上步穿剑(2)收脚分剑(3)弓步接剑 (4)并步点剑(方向--东北) 三、弓步削剑(1)合剑提脚(2)撤步转身削剑 四、提膝劈剑(1)坐腿摆剑(2)举剑提腿前劈 五、左弓步拦(1)绕剑转身撤步(2)弓步拦剑 六、左虚步撩(1)转身收脚绕剑(2)上步绕剑(3)虚步前撩(东南) 七、右弓步撩(1)转身绕剑(2)上步弓步前撩 八、提膝捧剑(1)坐腿.剑向左平带(2)退步.剑向右平带分开(3)活步提腿独立捧剑 九、蹬脚前刺辰剑、收、蹬脚、刺剑 十、跳步平刺(1)落脚向前送剑(2)跳步收剑(3)上步.弓步.前刺十一、转身下刺(1)收脚收剑(2)扣脚转身(3)弓步下刺 十二、弓步平展(1)合剑收脚(2)开步平斩剑(东南-西北) 十三、弓步崩剑(1)转腰摆剑(2)插步带剑(3)提腿捧剑(4)弓步转身、发力崩剑 十四、歇步压剑(1)举剑插脚(2)歇步下压(剑尖指西南) 十五、进步绞剑(1)虚步提剑(西南)(2)进步绞剑(3)进步绞剑 (4)进步绞剑、两手相合 十六、提膝上刺(1)坐腿收脚(2)独立上刺(西南)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解动作 (一)第一组 1. 起势 ①开步站立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 宽,膝关节微微弯曲,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目向前平视(图3-1)。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排除杂念,精神集 中,呼吸自然。 ②提气升掌 随吸气重心慢慢升高;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图 3-2)。 ③屈膝按掌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目 向前平视(图3-3)。 要领:下蹲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前俯后仰;手的升降动作与两腿的屈伸、呼吸配合一致;呼吸均匀细长。 2. 左右野马分鬃 (1) 野马分鬃一 ①丁步抱球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 脚尖点地;目视右手(图3-4)。 要领:抱球手离身体30厘米左右,双肘不要内 夹。 ②转体迈步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 出,脚跟着地;两手掌微微分开;目视左手(图3-5)。 要领:迈步落脚要轻,重心留在右脚,不要急于前移。 ③弓步分掌 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左腿 前弓,脚掌慢慢踏实,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 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 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随左手转 视(图3-6)。 要领:分掌和弓步动作同时完成;胸微微内含, 双臂保持自然弧形。 (2) 野马分鬃二 ①重心后坐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上肢动作保持不变(图3-7)。 要领:重心后坐时,上体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 ②前移抱球 左脚尖微向外撇(大约45°~60°),身体左转,随后右腿蹬伸,左腿慢慢前弓,脚掌慢慢踏实,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吴氏十六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和要点

一、预备式、起式 1、左脚横移 2、左脚落平 3、两腕前掤 4、两掌下采 二、揽雀尾 1、左抱七星 2、右掌打挤 3、右抱七星 4、左掌打挤 5、右掌回捋 6、右掌前掤 7、右掌后掤 8、右掌前按 三、野马分鬃 1、右掌斜掤 2、两掌下合 3、两掌回捋 4、右肩右靠 5、左掌回捋 6、左肩左靠 7、右掌回捋 8、右肩右靠 9、两掌内合 10、右掌下采 11、右脚横移 12、右肩右靠 四、玉女穿梭 1、右掌翻转 2、左掌斜掤 3、左掌反采 4、两掌前掤 5、左掌后掤 6、右掌前按 7、左掌右转 8、右掌斜掤 9、右掌反采 10、两掌前掤 11、右掌后掤 12、左掌前按 13、两掌内合 14、右掌下采 15、右脚横移 16、右肩右靠 17、右掌翻转 18、左掌斜掤 19、左掌反采 20、两掌前掤 21、左掌后掤 22、右掌前按 23、左掌右转 24、右掌斜掤 25、右掌反采 26、两掌前掤 27、右掌后掤 28、左掌前按 五、左右打虎 1、两掌捋采 2、两拳并举 3、两掌回捋 4、两拳并举 六、双峰贯耳 1、两拳高举 2、两掌平分 3、两掌下采 4、两拳相对 七、搂膝拗步 1、左掌下按 2、右掌前按 3、右掌下按 4、左掌前按 吴氏十六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和要点

5、左掌下按 6、右掌前按 八、倒撵猴 1、右掌下按 2、左掌前按 3、左掌下按 4、右掌前按 5、右掌下按 6、左掌前按 7、左掌下按 8、右掌前按 9、右掌下按 10、左掌前按 11、左掌下按 12、右掌前按 13、右掌下按 14、左掌前按 九、斜飞式1、左掌斜掤 2、左掌下捋 3、左掌前伸 4、左肩左靠 十、提手上式 1、半面右转 2、左掌打挤 3、右掌变钩 4、右钩变掌 十一、白鹤亮翅 1、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十二、云手 1、左右横捋 2、左掌平按 3、右掌平按 4、左掌平按 5、变钩开步 6、左掌平按 十三、弯弓射虎 1、左掌前掤 2、卸步回捋 3、两掌右摆 4、两拳俱发 5、两掌左摆 6、两拳俱发 十四、卸步搬拦捶 1、退步右搬 2、退步左搬 3、左掌右拦 4、右拳平冲 十五、如封似闭 1、两掌分搁 2、两掌平按 十六、抱虎归山 十字手收式 1、两掌下按 2、两掌横分 3、两掌上掤 4、两掌沉采 5、两肘平分 6、太极还原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围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以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林墨根 余自从跟式太极宗师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

中华剑术套路名称

中华剑术套路名称---续 剑术套路繁多,常见的有:自选剑术、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备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 刺剑撩剑劈剑腕花剑点剑崩剑云剑 武术剑,又称太极剑,以软剑为主,可做表演剑使用,均未开刃,长短按身高来订,28寸是男女最通用的一个尺寸,我们也可另外按您要求批量订制24寸,26寸,28寸,30寸,32寸等不能规格的剑,详情可与客服联系!订做按要求定价格,品质保证!特别注意本店所使用的不锈钢,统一都用铁素体类不锈钢材料,为铁磁性不锈钢材料,性能良好,只要保持剑刃干净,永不生锈,并非大家说的无磁性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不管有没有磁性都不会影响您的正常使用,希望大家购买前注意留意一下这一点。 (2009-02-01 10:55:12) 转载 标签: 武魂 昆吾剑 《武当》 龙剑 吉林市 杂谈 十二画及十二画以上:

(698)寒子剑(二十六式) (699)童子剑(二十八式) (700)混元剑(六十式) (701)混元太乙剑(《全械录·子母绵掌》) (702)浑元气功太乙剑(三十式)(《武林》总117、118页)(703)舒怀剑(《中华武术》总188期) (704)搜风剑(五十三式) (705)短剑(鱼藏剑)(三种二十一法) (706)短缨剑(三十七式)(吉林市刘师傅在秦皇岛学)(707)提袍剑(十九式)(《浙械录·北拳》457页) (708)提袍剑(四十二式)(《浙械录·北拳》457页)(709)简化武当剑(二十七式)(《武魂》总188期)(710)摄云十三剑(《武当》1990年第3期) (711)醉剑(五十四式)(《武林》总17—21期) (712)醉仙剑(《武当》1991年第3期) (713)短穗双剑(四十九式)(孙民杰、运冠霞编) (714)鸾凤剑(一)(三十七式) (715)鸾凤剑(二)(二十六式) (716)蟠龙剑(三十五式)(《剑术》蔡龙云)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 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 1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2 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图1.JPG 二、野马分鬃攻防含义图解 甲向前逼近,以右顺步直拳击打乙头部,乙右手外接掳抓甲右手腕部,侧闪进,上左步落于甲身体右后侧,管别其脚;同时左臂穿、靠于甲腋下,左转腰,肩背臂部向左后旋靠甲上体,使甲身体后仰歪斜,右手顺势随送,身体重心前移过渡成弓步夺其位,甲失去重心倒地。(图2-1、2、3、4)。右势与左势动作相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图解知识分享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 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 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 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 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 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 举,两手高与肩 平,与肩同宽,手 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 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 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 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 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 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 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 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 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 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 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 (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 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 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 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 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 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 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 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 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 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 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 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 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 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 2014年2月13日改编 第(一)段 第一式起势 ⑴并步静立⑵左脚横移⑶两腕前掤⑷屈膝按掌 第二式右揽雀尾 ⑴虚步抱棚⑵弓步打挤(左)⑶扣脚抹掌⑷虚步抱掤(右) ⑸弓步打挤(右)⑹后坐回捋⑺弓步前掤⑻后坐托掌⑼扣脚前按 第三式左单鞭 (1)撤步勾手 (2)马步平捋 第四式提手上势 ⑴虚步抱掤⑵弓步打挤⑶收脚撑按 第五式白鹤亮翅⑴开步举臂⑵屈膝垂肘 第六式左右搂膝拗步 ⑴转身提按⑵左弓步搂推⑶提脚上步(4)右弓步搂推 (5)提脚上步 (6)左弓步搂推 第七式手挥琵琶 ⑴坐腿前合⑵弓步前推⑶收脚上举 第八式进步搬拦捶 ⑴屈膝合按⑵弓步搬抹⑶后坐回捋⑷转腰拦掌⑸弓步打捶 第九式如封似闭⑴后坐抽收⑵弓步前按 第十式十字手⑴弓步展掌⑵屈膝合腕 第十一式左揽雀尾 ⑴上步提按⑵弓步搂推⑶后坐回捋 (4)弓步前棚 (5)坐腿托掌 (6)扣脚按掌 第十二式右单鞭⑴撤步勾手⑵马步平捋 第十三式右下势⑴弓步搂抹⑵仆步穿掌 第十四式金鸡独立 ⑴弓步前穿⑵提膝撑按⑶弓步劈穿⑷提膝撑按 第(二)段 第十五式左右倒卷肱 ⑴退步搂推⑵后坐提按⑶退步搂推 (4)后坐提按 (5)退步搂推 第十六式右海底针⑴后坐挑掌⑵丁步下插 第十七式左闪通背⑴上步挑掌⑵马步架推 第十八式撇身捶⑴转身撇捶⑵弓步前推 第十九式肘底捶⑴退步按掌⑵虚步进捶 第二十式左右野马分鬃 ⑴上步合掌⑵隅步靠分(右)⑶上步合掌⑷隅步靠分(左) 第二十一式玉女穿梭 ⑴提脚穿手⑵弓步前掤⑶后坐旋架⑷弓步架推 ⑸扣脚合抱 (6)弓步前棚 (7)后坐旋架 (8)弓步架推第(三)段 第二十二式云手 ⑴弓步托按⑵弓步靠云⑶收脚旋云⑷碾脚旋云 ⑸弓步靠云⑹收脚旋云 (7)碾脚旋云 (8)弓步靠云 第二十三式右高探马⑴跟步托掌 (2)虚步前推

42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说明书

四十二式太极剑剑谱暨各式动作分解 新编太极剑竞赛套路,全套共有42个动作名称,其中包括十八种剑法、五种步型、三种平衡、三种腿法和三种不同的发劲动作,本套路既保留了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又有所创新,不仅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编排新颖、布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28、右左云抹42、收势 招式动作分解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拢,脚尖朝前;畅胸舒背;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右手成剑指,手心朝里;左手持剑,手心朝后;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上体保持自然,不可挺胸收腹。两肩臂要自然松沉;剑刃不可触及身体;精神要集中。 一、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摆剑曲蹲抱剑提脚 (3)上步送剑成丁步(4)转身弓步前指 动作说明 1. 左脚提起向左迈半步,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两臂微屈略内旋,两手距身体约10 厘米;目视前方。 2. 两臂自然伸直向左前方摆举至与肩平,手心朝下;上体略右转,随转体右手剑指右摆,至右前方后屈肘向下划弧至腹前,手心朝上;左手持剑,右摆后屈肘置于体前,腕同肩高,手心朝下;两手心相对;同时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提至左脚内侧(脚不触地);目视右前方。 3. 右脚向右前方(约45 °)上步,随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右

武术课太极拳理论作业

太极拳介绍以及其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技击效果和保健作用的运动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健身需求日益强,太极拳运动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推广,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许多人日常健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民健身的需求不断刺激着太极拳的发展,太极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全民健身的发展。太极拳之所以发展速度快, 练习人数多, 其主要原因是太极拳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兼容了传统哲学、古代医学、拳学、兵学、美学等, 特别是与易经八卦学说有着较密切的渊源。结合导引、吐纳, 使气与力合, 着重内壮, 成为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的内功拳运动, 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协调配合, 因而在逐渐形成独特的拳术运动的同时, 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 具有别具一格的技击、哲理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本文阐述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太极拳的中医学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太极拳介绍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动作呈弧型,连贯而圆活,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新派太极是中国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以杨式风格为主,并吸收了陈、吴、武、孙多家太极的特点,自1957年以来先后创编的多套新编太极套路。国家套路主要有: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另外,针对不同的门派,又创编了杨氏四十式、陈氏五十六式、吴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和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 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套路介绍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该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太极拳很重视练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2.太极拳健身原理分析 太极拳融武术、气功为一体, 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的精萃, 它能使练习者收到健身、修身、防身之功效。 2.1太极拳的养生价值 太极拳的练拳过程实质上是以动养形, 又兼养神以静养形, 又兼养神, 达到形神共养, 强身益寿的一完整的养生法。这既符合太极拳阴阳之道, 又与中国统养生法相吻合,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2.1.1太极拳对形的养生价值 形包括人体的大脑、组织、细胞、脏腑、关节、筋骨、韧带、皮肉、经脉及充满其间的精、气、血、津等等,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对脏腑的作用。太极拳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丹田为内中轴, 将腹胸部开合的运动与深长呼吸、气沉丹田、五弓形变化、活腰壮肾等运动相合为一体, 使五脏六腑受到轻松、柔和、缓慢、方圆的揉搓、挤压和按摩。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太极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 , 依次带动关节, 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满、圆的整体性武术运动。这样必然会使人体各系统特别是腰和四肢都得到良好的刺激, 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将人体筋骨肌肉练得又有弹性又有力量, 加强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 从而保证关节2.1.2 太极拳对神的养生价值

吴氏内功太极拳108式拳谱

吴氏内功太极拳108式拳谱(南派)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太极拳培训班讲义) 传承:吴全佑---吴鉴泉---杨孝文---陈根源---李斌 第一段 1、预备式 2、太极起式 3、七星式 4、揽雀尾 5、单鞭 6、斜飞式 7、提手上势8、白鹤亮翅9、搂膝拗步10、七星式11、搂膝拗步左右三度12、七星式 13、手挥琵琶14、进步搬拦捶15、如封似闭 16、十字手 第二段 17、抱虎归山18、七星式19、揽雀尾20、斜单鞭21、肘底看捶22、倒撵猴左右三度 23、斜飞式24、提手上势25、白鹤亮翅26、搂膝拗步27、海底针28、扇通背29、翻身撇身捶30、退步搬拦捶31、上步揽雀尾 32、单鞭33、云手左右三度34、单鞭 35、左高探马36、右分脚37、右高探马38、左分脚39、转身蹬脚40、搂膝拗步41、进步栽捶42、翻身撇身捶43、高探马 44、右披身踢脚45、退步打虎式46、二起脚 47、双峰贯耳48、披身踢脚49、转身蹬脚50、撇身捶51、进步搬拦捶52、如封似闭 53十字手 第三段 54、抱虎归山55、七星式56、揽雀尾 57、斜单鞭58、七星式59、野马分鬃左右三度 60、七星式61、分手式62、上步玉女穿梭63、转身女穿梭64、七星式65、分手式 66、上步玉女穿梭67、转身玉女穿梭68、七星式 69、揽雀尾70、单鞭71、云手左右三度72、单鞭73、下势74、左金鸡独立75,右金鸡独立76、倒撵猴左右三度77、正斜飞式 78、提手上势79、白鹤亮翅80、搂膝拗步 81、海底针82、扇通背83、翻身撇身捶84、上步搬拦捶85、上步揽雀尾86、单鞭 87、云手左右三度88、单鞭89、高探马 90、扑面掌91、转身单摆莲92、搂膝拗步 93、上步指裆捶94、上步揽雀尾95、单鞭

太极剑谱

4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1、起势15、进步绞剑29、右弓步劈 2、并步点剑16、提膝上刺30、后举腿架剑 3、弓步削剑17、虚步下截31、丁步点剑 4、提膝劈剑18、右左平带32、马步推剑 5、左弓步拦19、弓步劈剑33、独立上托 6、左虚步撩20、丁步托剑34、进步挂剑 7、右弓步拉撩21、分脚后点35、歇步崩剑 8、提膝捧剑22、仆步穿剑36、弓步反刺 9、蹬脚前刺23、蹬脚架剑37、转身下刺 10、跳步平刺24、提膝点剑38、提膝提剑 11、转身下刺25、仆步横扫39、行步穿剑 12、弓步平斩 26、弓步下截40、摆腿架剑 13、弓步崩剑 27、弓步下刺41、弓步直刺 14、歇步压剑 28、右左云抹42、收势

32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起势、 17.转身回抽 1.并步点剑 18.并步平刺 2.独立反刺 19.左弓步拦 3.扑步横扫 20.右弓步拦 4.向右平带 21.左弓步拦 5.向左平带 22.进步反刺 6.独立抡劈 23.返身回劈 7.退步回抽 24.虚步点剑 8.独立上刺 25.独立平托 9.虚步下截 26.弓步挂劈 10.弓步刺剑 27.虚步抡劈 11.转身斜带 28.撤步反击 12.缩身斜带 29.进步平刺 13.提膝捧剑 30.丁步回抽 14.跳步平刺 31.旋转平抹 15.左虚步撩 32.弓步直刺 16.右弓步撩收势

盘龙剑动作名称 虚步持剑前指(出势跨虎),提膝独立平举剑(罗汉上殿)。弓步持剑前指(仙人指路),虚步抱剑(袖藏青蛇)。 一段 弓步前刺(弩箭穿心) 叉步下点(孔雀顾影) 弓步平斩(玉带拦腰) 弓步平撩(海底采珠) 云剑提撩平斩(乌云盘顶) 歇步后刺(金蛇伏穴) 挂剑转身弓步直刺(猛虎掉尾) 虚步提撩(童子献书) 第二段 左右抄挂(左右插花) 屈腿后举探海前指(蝎子翘尾) 点步下格(柳桩栓马) 抹剑弓步前刺(白蛇吐信) 弓步劈剑(吴刚伐桂) 云剑盘腿平斩(乌龙摆尾) 三段 撩剑提膝独立上架(黄莺上架) 挂剑弓步下刺(织女掷梭) 翻身弓步劈剑(泰山压顶) 反崩弓步下刺(黑龙入洞) 提膝独立绞剑下击(子陵钓鱼) 盖步点剑(凤凰点头) 翻身架剑(银蟒翻身) 抄挂歇步抱剑(怀报琵岜) 四段 跃步崩剑后举腿平衡(凤凰还巢) 仆腿云剑下压(银针落地) 弓步直刺(弩箭穿心) 左右虚步撩剑(左右挎蓝)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搂推协调,转身蹬地推掌。 五、手挥琵琶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十字手 7、金刚捣碓 8、庇身锤 9、青龙出水 10、双推掌 11、三换掌 12、倒卷肱 13、退步压肘 14、中盘 15、白鹤亮翅 16、斜行拗步 17、闪通背 18、掩手肱锤 19、大六封四闭 20、单鞭

21、前招后招 22、野马分鬃 23、大六封四闭 24、单鞭 25、运手 26、双摆莲 27、铁叉 28、上步七星 29、退步跨虎 30、转身双摆莲 31、当头炮 32、金刚捣碓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要领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鼻祖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

48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48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预备 身体自然直立 起势 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手前平举 3.屈腿下蹲 一、白鹤亮翅 1.收脚抱手 2.向后退步 3.坐腿转腰分手 4.虚步分掌 二、左搂膝拗步 1.右手前摆 2.转腰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手推掌 三、左单鞭 1.转腰坐腿带手 2.收脚抱手 3.转身上步穿手 4.弓步平云手 5.坐腿转腰平云 6.勾手收脚 7.转身上步 8.弓步推掌 四、左琵琶势 1.跟步摆臂 2.坐腿挫手摆臂 3.虚步合手 五、捋挤势(3) (1)1.移脚活步穿掌2.弓腿抹掌3.收脚捋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 (2)1.坐腿扣脚穿手2.3.4.5.同上(3)1.扣脚穿手 2.3.4.5.同上 六、左搬拦捶 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握拳 3.摆步搬拳 4.收脚转腰摆臂 5.上步拦掌 6.弓步打拳 七、左掤捋挤按 1.转腰撇脚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腰上步 4.弓步掤手 5.旋臂送手 6.坐腿后捋 7.转腰搭手 8.弓步前挤 9.坐腿引手后掤10.弓步前按 八、斜身靠 1.转身扣脚分手 2.收脚抱手(两手成十字交叉) 3.上步握拳 4.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 1.转身摆掌 2.抱手收脚 3.摆步撑手 4.跟步提手 5.坐腿握拳 6.虚步劈打 十、倒卷肱(4) (1)1.撤手翻掌2.退步屈臂卷肱3.虚步推掌(2)(3)(4)同上 十一、转身推掌(4)

(1)1.撤步碾脚转身2.屈臂上步3.丁步搂手推掌(2)1.碾脚转身2.3.同上 (3)(4)同上 十二、右琵琶势 1.向后撤步 2.坐腿摆臂挫手 3.虚步合手撅臂 十三、搂膝栽捶 1.撤步捋手 2.上步搭手 3.跟步平云手 4.坐腿转腰摆臂 5.屈臂握拳上步 6.弓步搂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2) (1)1.转身提拳2.转身摆脚摆掌3.歇步推掌 (2)1.转腰摆臂2.屈臂上步3.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2) (1)1.转腰展臂2.上步抡臂3.抡臂拍脚4.盖步摆臂5.转身上步6.弓步贯拳 (2)1.扣脚穿手2.3.4.5.6.同上 十六、左撇身捶 1.坐腿扣脚翻手 2.弓步分手 3.收脚握拳 4.上步举拳 5.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 1.撇脚转腰分手 2.收脚握拳 3.穿拳开步 4.仆步穿拳 十八、独立撑掌(2) (1)1.弓腿挑拳2.收脚翻掌3.独立撑掌 (2)1.落脚上步收手2.3.同上 十九、右单鞭 1.退步伸掌 2.坐腿后捋 3.旋臂搭手 4.弓步平云 5.坐腿转腰平云 6.勾手收脚 7.转身 上步8.弓步推掌 二十、右云手(3) (1)1.坐腿转腰左云松勾2.右云翻掌收脚 (2)1.转腰左云翻掌出脚开步2.右云翻掌收脚并步 (3)1.左云翻掌出脚2.右云翻掌收脚 二一、右左分鬃 1.抱手提脚 2.转腰出步 3.弓步采靠 4.转腰撇脚 5.抱手收脚 6.转腰上步 7.弓步采靠 二二、高探马 1.收脚展臂 2.坐腿屈臂 3.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

吴氏太极拳45式口令

吴氏太极拳45式口令 一.起势(面向正南) 1.并步直立(南) 2.(左)开步站立(南) 3.双臂上棚(上举(南)腕同肩高,手心斜向下 4.曲膝按掌(南)手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二.右揽雀尾 1.(左)虚步棚手(南)左脚上步,脚跟着地,手向外划弧至腰 2.(左)弓步前挤(南)左手横于胸前,左手指向右,手心向内,右手指向上 3.(左)扣脚抹掌(右45度)左脚内扣45度,右手向前抹掌,手心向左前方,指尖向上 4.(左)虚步棚手(西)右脚跟内碾,提脚上步,脚尖翘起,指尖与鼻同高 5.(左)弓步前挤(西)同上2,方向相反 6.坐腿下捋右手收至胯旁,掌心向下,脚尖起

7.弓步前棚身体左转时,右手渐至胸高,成右弓步时,腕同肩高 8.座腿托掌身体左后转(面向南,左脚尖内扣,右掌向左前方按,指尖向上腕同肩高 三、左单鞭 1.撤步勾手(左脚撤步落点在左45度线上) 2.马步平捋(胸向东南)马步呈倒八字 四、提手上势 1.虚步棚手 A.上体右转时,左手举至左额上方,手心向前,右勾变掌落于右胯前。 B.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向上至胸前,手心向上,虎口向上,右脚跟内收后向前上步,脚跟着地成右虚步 2.弓步前挤 3.开步撑按(胸向南) 五、白鹤亮翅 1.直立举臂(胸向南)

2.曲蹲垂肘六、左右搂膝拗步(东) 六.左右搂膝拗步 1.上步提按2.弓步搂推(东)3.提步摆挑4.上步提按5.弓步搂推6.提步提挑7.上步提按8.弓步搂推 七、手挥琵琶(东) 1.坐腿棚手2.弓步前推3.开步棚举 八、进步搬拦捶 1.屈蹬按抱两手心约10厘米 2.弓步平抹 3.坐腿回捋 4.立身拦掌(胸向东) 5.弓步打捶 九、如封似闭(东) 1.坐腿回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