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105例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中医药内外兼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中医药内外兼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中医药内外兼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作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并举的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6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38例,女25例。

年龄最小9岁,最大66岁,平均37.5岁。

病变部位:上肢21例,其中左侧7例,右侧12例,右手部2例;下肢42例,其中左侧17例,右侧25例。

发病原因:血源性33例,外伤(开放性损伤,烧伤感染)性21例,原因不详者9例。

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

2诊断依据临床以病变处感染破溃,久不收口并形成窦道,窦道最少1个,最多3个,窦道直径最小0.5cm×0.5cm,最大1cm×1cm,深达骨面,窦道内均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窦道口外创面最小3cm×5cm,最大5cm×7cm,疮口凹陷,周围色泽紫暗,病变处有深压痛;X线照片显示:病变处骨质有明显的破坏性改变,其中49例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高;9例骨膜硬化,骨髓腔阻塞;5例死骨形成。

脉象沉迟细滑。

85%的患者伴有纳差气短,面色萎黄或晄白,形体消瘦,畏寒肢冷等全身症状;15%的患者全身情况尚好。

3治疗方法3.1内治法治以温阳散寒,化湿除痰,破瘀解毒,益气补血,补肾壮骨。

药用:熟地15g,鹿角胶10g,肉桂8g,炮姜6g,白芥子10g,续断10g,牛膝10g,土元10g,露蜂房10g,炙甘草6g。

根据患者年龄大小及体质强弱,药物剂量可适当增减,并可随症加减。

脾胃气虚加黄芪12g,炒白术12g;痰湿重者加半夏10g,茯苓12g;热毒未尽加忍冬藤15g,白花蛇舌草12g。

每剂药煎煮2次,早晚各服1次。

同时加服小金丸(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每天2次,每次1.2g。

3.2外治法窦道内用七仙条[1]———红升丹50g,白降丹50g,熟石膏30g,冰片3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血竭15g共研细末,小米糊为条阴干,用时插入孔内,隔天换药1次;有游离的死骨,用推车散[1]———蜗牛、干姜各等份共研细末,做成药线插入孔内,次日死骨即出,待死骨排除后,用五五丹[1]———熟石膏、红升丹各等份共研细末,做成药线插入孔内,隔天换药1次;体表创面用七三丹[2]———熟石膏七分、红升丹三分共研细末外涂,隔天换药1次;脓尽改用自制生肌散———儿茶、制乳香、制没药、血竭、冰片、琥珀、人参、煅龙骨、煅炉甘石、煅石膏、轻粉等共研细末,隔天换药1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观察

现代 医学认 为扁平 疣 的发 病是 由人 乳 头瘤 病毒感 染
所致 , 主要是直 接接 触传 染 , 也有 报 道可 经接 触污染 物 但 传染 。免 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 患此 病。 祖 国医学认为 本病 多 由外感 风 热 , 内动肝 火 , 于肌 搏 肤所致 , 因肝 血不 足 , 气外 发 , 血凝 滞而成 。《 己 或 筋 气 薛 医案 》 出 :疣 属肝 胆少 阳经 , 指 “ 风热 血燥 , 动肝 风 , 怒 或肝
渐增粗 , 间歇性胀痛 , 间和活动过 度时加 重。 x线 片示 夜 ③
病变范围较广 , 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 , 残留骨吸收 区或 有
生素治疗慢性骨髓炎 5 , 6例 效果较好 ,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空洞 , 其中可有大小不等 的死骨 , 髓腔变窄或闭塞 , 时看不 有 到骨髓腔 ; 或见骨干变粗 , 质增 厚 , 皮 髓腔变窄或闭塞等 。
年龄 8— 6岁 , 5 平均 4 . 4 5岁 ; 病程 3个月 ~ 9年 , 平均 1 年 2个月 。发病部 位 : 胫骨 1 , 骨 1 , 9例 股 2例 跟骨 l , O例 跖骨 4例 , 趾骨 3例 , 指骨 6例 , 掌骨 2例 。
静脉滴注 , 连用 1 2周 , 手术部 位组织有 足够 的抗 生素 ~ 使
31 4—3 5 1.
本病 虽然病 因 明确 , 病情 单纯 , 是单 用 抗病 毒 药 收 但 效甚微 , 配用 中药 易见效 。本 法治 以清 热解毒 , 活血化瘀 ,
平肝 软坚 。方 中: 马齿 苋 、 大青 叶、 蓝根苦 寒清热 , 草 、 板 紫 赤芍 、 红花凉 血 、 活血通 经 , 木贼 草疏风 热、 宣肺 气 、 轻扬升 散, 生薏苡仁 上清 肺热 、 理脾 湿 ; 牡蛎 、 下 生 珍珠 母 平肝 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髓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骨髓纤维化或增生,病情进展缓慢但症状严重,常伴有贫血、骨痛、出血倾向和感染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西医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效果局限且易出现耐药性,且副作用较大。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骨髓炎患者,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本次观察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结合西医药物治疗;另外50例为西医治疗组,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主要症状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2%,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的76% (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贫血、骨痛、出血倾向和感染等症状均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呈现出长期稳定的疗效。

而西医治疗组的疗效相对较差,总有效率为78%。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相对更好的疗效。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医药的针对性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祛除湿邪等,改善患者的体质和抵抗力;而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炎症的进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两者相结合,能够发挥双重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药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时,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其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更多病例中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6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65例疗效观察
南外科学杂志 2 1 0 2年 5月第 l 8卷第 3期 H N N J U N FS R R y2 1 , o.墨, o3 E A O R ALO U GE Y Ma 0 2 V 11 N .

5 ・ 5
用, 过早活动 , 导致椎 体高度 丢失。势必会影 响术 后效果 。当 会 然 , 目增大注入剂量 , 盲 会承担较大 骨水 泥渗漏 的风 险 , 甚至会付 出更大的代价。故骨水泥注入 的量应有椎体压缩 的程度决定 。
慢 性 骨髓 炎 是 骨 科 较 常 见 的 一 种 疾 病 , 化 脓 性 细 菌 引 起 为
的骨髓 腔 、 、 骨 骨膜 及周 围组织 的化 脓性 炎症 , 临床表 现有局 部 红肿 、 疼痛 、 流脓 , 或不伴 有恶 寒 、 伴 发热 等全 身症状 , 数是 因 多 为急性 骨髓 炎治疗不 当以及开放性 骨折后继 发感染 引起。 由于 该病病灶 内常存 坏死组织和瘢痕组织 , 血供不丰 富 , 且 药物 在局 部很难达 到有效 浓度 , 临床 治疗 比较 困难 , 故 常常迁 延不 愈… 。 2 1 O —之 1 0 , 0 0一 3 O 1— 4 我科采 用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慢 性 骨 髓 炎 6 5例 疗 效 观 察
段 建 青
河 南夏 邑县 城 关镇 卫 生 院 夏邑 46 0 74 0
【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 探讨慢性骨髓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确诊为慢性骨
髓炎且符合 入选标准的患者 6 5例 ,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 2例 观察组 3 3例 。2组均 给予西 医治疗 , 观察 组在西 医治疗 的基础上 , 中医 予 治疗 , 比较 2组患者疗效 。结果 结论 观察组 治愈 2 6例 (8 8 ) 有效 5例 (5 2 ) 无效 2例 ( . %) 总 有效 率 9 . % ; 7 .% , 1.% , 61 , 3 9 对照 组治愈 1 3例 (0 6 ) 有效 9例 ( 8 1 ) 无效 1 ( 13 ) 总有效率 6 . %。2组治愈率 、 4 .% , 2 .% , 0例 3 .% , 88 总有效率差异 具有统计学 意义 ( 0 0 ) P< .5 。 运用 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优 于单纯 用西医治疗 , 得采用。 值

医学论文-骨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论文-骨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

骨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慢性骨髓炎中医治疗骨髓散慢性骨髓炎是整个骨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多由急性感染消退后遗留的慢性病灶或窦道而引发的,也有一开始即呈慢性病变过程者。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病情重、病程长、疗效差、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骨科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

目前临床上现代医学常采用手术配合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祖国医学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非急性发作期。

为探讨治疗慢性骨髓炎有效的中药制剂,笔者总结临床经验,研制出纯中药制剂骨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9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2](1)急性骨髓炎病史加患处红肿胀痛或伴有畏寒发热;(2)患肢长期不愈的窦道,流脓,黄色分泌物或有小死骨排出;(3)X光片显示局部增生或破坏,有死骨死腔,骨髓腔闭塞;(4)患肢粗大,皮下组织增粗变硬。

1.2 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在12~70岁之间;(3)能坚持服用本制剂至少1个疗程并能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查。

1.3 病例排除标准 (1)年龄在12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合并大面积骨皮缺损; (3)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

1.4 一般资料2004-03~2006-03,运用骨髓散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96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12~70岁,平均43.6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1年1个月;病变部位:股骨16例,胫骨32例,腓骨8例,足部6例,肱骨10例,尺骨8例,桡骨8例,手部2例,髂骨6例。

2 治疗方法 2.1 骨髓散处方组成生黄芪30 g,乳香12 g,没药12 g,赤芍15 g,金银花10 g,紫花地丁10 g,连翘10 g,黄柏8 g,淫羊藿10 g,熟地15 g,甘草6 g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目的观察、统计、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

结果随访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6%,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2%;对于住院时间,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76.3±7.8)天,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46.3±6.6)天。

结论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

标签:中西医结合;骨髓炎;疗效慢性骨髓炎是整个骨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表现为感染部分的骨组织的坏死、增生、硬化、死腔、包壳、窦道形成,反复化脓,缠绵难愈。

其致病菌,最常见以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病性最强[1],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等。

由于病程迁延,反复用药,病菌耐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院就这两种方法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下面是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具体资料:(1)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

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78±5.67)岁;(2)实验组:男33例,女17例。

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6.34±5.88)岁。

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种类较多,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的统计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n)组别例数胫骨股骨肱骨尺骨桡骨跖骨指骨跟骨对照组 50 25 6 5 4 3 2 2 3实验组 50 26 5 4 5 2 3 3 21.2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具体治疗步骤:①清理病灶[4]:首先将病变组织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洗,然后对病灶内坏死的骨组织进行清除,此外还包括一些肉芽组织、瘢痕组织、窦道和死骨及无效腔。

慢性骨髓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慢性骨髓炎的中医特色治疗陈岗涂宏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西医所谓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临床上,当急性的毒血症的症状消失后,病人一般情况好转时,而病变趋向慢性期,在急性期所形成的死骨,有可能因其四周的活骨被吸收,而逐渐分离出来;小块死骨片可被排出,也可能被新骨包围,最后可完全被吸收而为新骨所代替。

大块的死骨片是不可能被吸收的,它如同一具物,长期留在病灶处,成为一慢性刺激物,引起四周肉芽组织与新骨的大量增生,但总不能使感染消失,故在临床上可见局部骨径有显著的增厚,骨的表面,粗糙不平,压痛朋显,软组织亦肿胀,上面可能有多数窦道经常排出脓液,且经年不愈,如以探针检查,常可触到失去润滑的死骨片。

居过去有急性化脓f:X线更能明确诊崮爹断: 本病属于余毒耒清.兼二},肉腐则成且:足,气血两胃}病变的发展盈通化滞,气至临床上笮皂好。

正(虎杖及j直人窦道翦陲立f内服夕,0.炎补髓丸由《匆}阴养血、填精盂乓为君药。

川断.、消肿止痛,三!毒利湿,共为居比南作菇.廿茧一钱,每日.解毒消炎溺组成:金银(成人量)办,肿胀不消:经络郁遏,.,、’H Ly‘,,l,‘E阶廷等(侗医.)运用侗医药1笑中草药物捶突)3.3%,总有效寸慢性骨储炎白当归四逆汤治验举隅 徐秀玲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抚州344000 当归四逆汤为《伤寒论》方,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有改善末捎循环障碍和镇静、镇痛及抗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能调整血液循环,能促进消化,具有缓解肠痉挛以及缓解子宫痉挛疼痛等多种效用。

笔者常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多种老年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举例说明之。

中医治疗骨髓炎

中医治疗骨髓炎

中医治疗骨髓炎骨髓炎是由细菌通过血液扩散到骨或者外周血管、神经疾病,或糖尿病,开放性骨折以及通过注射或者服用药物激素所导致的骨的感染性疾病。

骨髓炎患者其症状差异很大,在儿童,发病快。

骨痛,行走困难,发热或发冷,局部红肿等。

在成人,发病相对缓慢,发热、寒战、局部肿痛等。

急性骨髓炎发病快,伴有疼痛、发热、关节僵硬。

通常继发于外伤性皮肤破损、手术或外伤后溃疡等。

慢性骨髓炎缓慢发作或呈潜伏状。

可能是以前骨髓炎复发,其症状包括发热、疼痛、红肿或局部流脓。

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

骨髓炎中医名字为附骨疽,民间俗称“铁骨瘤”,治疗骨髓炎首先要排毒,用具有排脓、腐蚀作用的中药,自内而外破坏窦道和死骨,促进脓液、死骨和无活力组织排出,使肉芽鲜红形成新鲜创面,是中医对骨髓炎的治疗基础。

二要生肌,这方面骨髓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具有祛腐生肌、长肉敛疮作用的中药,自内向外促进骨髓、骨质、肌肉及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最后使窦口愈合。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验方:1.血虚寒凝:温经散寒、养血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细辛3g,桂枝10g,桑寄生15g,牛膝g,茯苓12g,防已10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生甘草6g。

体虚者加党参12g,杜仲12g;病在上肢加羌洽9g,姜黄10g。

2.气血两虚:补益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9g,黄芪15g,肉桂1g(冲服),炙甘草6g。

3.肝肾不足:阴虚者,养阴清热;阳虚者,温阳散寒。

方药:阴虚者:秦艽鳖甲汤加减。

地骨皮、柴胡各30g,秦艽、知母各15g,鳖甲30g,当归15g,玄参9g。

阳虚者:阳和汤加减。

熟地30g,白芥子6g,炮姜3g,麻黄3g,甘草3g,肉桂3g,鹿角胶9g(烊化冲服),补骨脂10g,白术10g,茯苓12g。

4.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托里透脓散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0 ) 2 10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 年 1 05 月至 20 年 l 08 2
治愈率 4 . % , 6 7 总有效率 达 9 . %。结论 24
慢性骨髓 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 、 缠绵难愈 、 病程漫长 , 中医中药 对慢性骨髓炎有较好 的疗效 。 而 【 文章 编号 】 10 -6 5 (0 0 o —0 7 2 0 3 - 3 0 2 1 )4 5 —o -
3 结 果
3 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 : 全身及局部症
属 肾虚精亏 , 邪毒郁滞 。由 状 消失 , 化脓 性 窦 道 愈合 , 线 片 示 骨 质 修 复 良好 。 x 患 化 于 骨髓 空虚 , 伤后 再 感邪 毒 , 于筋 骨 而成 慢 性 骨 显 效 : 部肿 痛 显 明减 轻 , 脓 性 窦 道 口基 本 愈 合 , 外 客 肢 髓 炎 。慢 性 骨 髓 炎 后 期 , 病 缠 绵 , 一 步 累及 肾 骨质 破 坏 已大 部 分 修 复 。有 效 :全 身症 状 减 轻 , 骨 进
染 病史 , 局 部软 组织 感 染病 史 ; 反 复发 作 的局 部 酸 软 , 或 有 舌质 淡 , 薄腻 , 苔 脉沉 。治疗 宜 用 益 肾健 脾 、 温 红、 、 、 、 肿 热 痛 流脓 ; 患肢 增 粗 、 畸形 , 成贴 骨 瘢 痕 , 补 散寒 法 , 形 消解 邪 毒 。常 用 药 物 I 碎补 1 ,生 黄 骨 5g
色 素 沉着 ; 道形 成 , 久 不愈 , 复发 作 性 流脓 , 窦 经 反 有 芪 1 , 8 党参 l , g 8g枸杞子 1 , 8 当归 9g赤芍 9g菟 g , ,
时流 出小 死骨 ; X线 片示 病 变范 围 较 广 , 骨质 不 规 则 丝 子 1 , 角胶 l , 8g鹿 Og 淫羊 藿 1 , 仲 1 , 寄 Og杜 5g桑 增 厚 和硬化 , 残 留骨 吸 收 区或空 洞 , 中可 有大 小 生 1 , 有 其 0g 鹿含 草 1 , 年健 1 , 5g 千 5g 白花 蛇舌 草 1 , 5g 5 g 角刺 1 ,山 甲 5g 肉桂 9 g 川 断 l 5g , , 5 不 等 的死 骨 , 腔 变 窄 或 闭塞 , 时 看 不 到 骨 髓 腔 。 金 银 花 1 , 髓 有 ( )慢 性 硬化 性 骨髓 炎 : 见 于 抵 抗 力 较 强 的青 壮 g 五加 皮 1 , 2 多 , 5g 土茯 苓 1 , 苓 9 g 泽 泻 9g 红 花 2g 猪 , , 年 患者 , 现 为 患 肢 逐 渐 增 粗 , 表 间歇 性 胀 痛 , 间和 9 g 甘 草 3 g 。 夜 , 等 活动过 度 时加 重 ; x线 片见 骨 干 变粗 , 质 增 厚 , 皮 髓 腔 变 窄或 闭塞 。
V 1 lN . e ray2 1 o. o 4F bu r 0 0 2
HA N N ME I A OU NA I A D C LJ R L
< 海南医学) 0 0年第 2 卷第4期 21 l

经验交流 ・
中 医 治 疗 慢 性 骨 髓 炎 1 5例 效 果 分 析 0
黄 民兴
( N- 中医院 , 东 徐 闻 徐 g - 广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月运用 中医中药治疗 15例慢性 骨髓 炎病人 的临床 资料。结果 0 【 关键词 】 慢性骨髓 炎 ; 中医治疗 【 中图分类 号】 R 5 . 【 5 13 文献标识码 】 A
慢性 骨髓 炎 是 由化 脓性 细 菌经 血 液循 环 或 由外 标 准 及 中 医辨证 ;( )年 龄 在 1 2 4—6 5岁 之 间 ; 3 () 伤直接侵入骨组织引起的感染。其特点是感染引起 自愿 接受 中药 治疗 并 能坚 持 服用 中药 。
骨组 织增 生 、 硬化 、 死 , 成 死骨 、 腔 、 坏 形 死 窦道 , 肿 脓
13 一 般 资料 .
20 0 5年 1 至 20 月 0 8年 l 2月 ,
反 复 发 作 、 绵 难 愈 、 程 漫 长 , 的 可 长 达 数 十 运 用 中医 中药 治疗 慢 性 骨 髓 炎 病 人 15例 , 中男 缠 病 有 0 其 年 。该 病属 骨科 疑 难 病 症 , 重 影 响人 们 身 心健 7 J 严 8例 , 2 女 7例 ; 年龄 l 5—6 7岁 , 均 4 . 平 4 5岁 ; 程 病
康 。我们总结 临床经 验 , 讨治疗慢 性骨髓炎 15 3个 月 一 探 0 9年 , 均 1年 2个 月 ; 变 部 位 : 骨 l 平 病 股 3 例, 骨 3 胫 3例 , 骨 2 腓 0例 , 足部 1 , 骨 7例 , 3例 肱 尺 例 的有效 中药 疗 法 , 现总 结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 )慢 性 化 脓 性 骨 1 骨1 1例 , 骨 8例 。 桡
2 方 法
根据本病 的下述特点 : 患肢粗 大畸形 , 瘘管长期
髓 炎 : 急性 血 源性 骨髓 炎病 史 或 有外 伤 、 术后 感 不 愈 , 汁外 溢 , 清 稀 , 身 倦 困、 有 手 脓 质 伴 面黄 肌 瘦 、 膝 腰
气, 肾虚 精 亏 , 肾精 不 足 , 能 主骨 生髓 , 毒 郁 滞 。 体 轻 度 畸形 , 不 邪 时有 疼 痛 , 能 部 分 障碍 , 完 成 一 般 功 能 窦 X线 片检 查 示 骨 质 病 灶 稳 定 ; 局 部肿 痛缠 绵 不 休 , 道 伤 口难 愈 , 液 或 稀 或 稠 , 工 作 ; 道基 本 稳 定 ; 窦 脓 局部 骨质 硬 化 J 。无 效 : 状 及 患 症 骨 折不 愈合 或 延 迟 愈 合 ; 体 消瘦 , 形 面色 无 华 , 形 骨质 密度 不 均匀 ; 疲 体倦 , 晕 目眩 , 气 懒 言 , 力 自汗 , 悸失 眠 , 部 x线 片示无 修 复或 好转 。 头 少 乏 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