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价值观的民间视野_客家谚语解读
12539客家古邑文明谚语

12539客家古邑文明谚语客家古邑文明谚语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社会公德类好心好大家,歪心坏自家。
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是客家人的普遍家训和做人准则。
好心待人、厚道处事,对大家包括自己都有好处,而使坏心,做坏事,当坏人,轻则招致名誉受损,重则受到法律制裁,到头来还是害了自己。
人要衣裳,地要绿装。
我们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正如人要穿衣裳来保持体温,同时以作装饰,地球也需要绿色森林的保护和装扮。
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合理保护,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秀美的山川,就会一直陪伴我们。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有理走遍天下,冇(无)理寸步难行。
为人处事,就一个“理”字了得。
客家人践行的一条做人准则,便是“有理不在年高,无理空活百岁”。
过(进)门就係(是)自家人。
孔夫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客家人不仅以此作为待客之道,而且十分看重邻里乡亲或远方来客之间的相互串门,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家常话,说说贴心语,如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唔(不)管客家唔客家,来到河源就一家。
海纳百川水,人容四方客。
这是客家人的秉性修养和伟大胸怀。
隔屋唔(不)隔心,相邻也係(是)亲。
客家人奉行把邻居当亲人,以亲情待相邻,注重平常相互串门走动,喝杯茶,饮杯酒,拉拉家长里短,说说酸甜苦辣,增进了解,加深情谊。
碰上农忙、盖房、疾病什么的,或有红白喜事,互相帮忙庆贺,或雪中送碳,或锦上添花。
一个好邻里,不亚一家亲啊~公交车上多让位,路人有难出手帮。
见义勇为,遇难肯帮,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比如乘坐公交车,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小孩让座位;看到路上有人摔倒,会主动将其扶起来,有需要的则送往医院救治。
这是行善积福。
开车唔喝酒,喝酒唔(不)开车。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这是经过许许多多鲜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家庭的惨痛换来的行车真谛。
开车者,须谨记。
人在四方,爱国爱乡。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近亿客家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客家人。
客家小话讲四海的意思

客家小话讲四海的意思
“客家小话讲四海”是一句客家谚语,意思是客家人即使讲着家乡的方言,也能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
这句话体现了客家人的开拓精神和广泛分布的特点。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战乱等原因,客家人也分布在海外各地,如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
因此,客家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自己的社群和文化传承。
“客家小话讲四海”这句话也反映了客家人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客家人的语言——客家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虽然在音调、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但仍然能够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中相互理解和交流。
总之,“客家小话讲四海”这句话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自信和开拓精神,也反映了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分布和文化传承。
关于客家人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客家人的谚语有哪些客家文化有很多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客家人谚语,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客家人谚语1、生疮唔知化脓,打屁唔知脸红。
2、头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正精华。
3、嫁鸡腾鸡,嫁狗腾狗,嫁倒狐狸满山走。
4、人会算,天会断;听打算,冇穷汉。
5、唔怨天,唔怨地,只怨自家唔争气。
6、好打一身伤,好赌一身光,好嫖一身疮。
7、讲就讲,笑就笑,动手动脚冇家教。
8、君子不吃过量酒,正人不贪意外财。
9、唔使俉屙金屙银,就爱俉手勤脚勤。
10、养子莫养两,轮食冇菜挷;养子莫养三,过年受孤单。
11、唔同人家赛过年,要同人家赛耕田。
12、一人治一人,门官治灶神。
13、若要真,问细人。
14、出门冇老大,各人包袱各人带。
15、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
16、六十六,学唔足,阿公换酒,孙子换肉。
1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8、唔爱嫁得早,就爱嫁得好。
19、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0、还生不孝顺,死后骗鬼神。
21、地理先生冇屋场,算命先生半路亡。
22、鸭嫲多懒生卵,子嫂多懒洗碗。
23、天高不为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化成酒,还嫌猪冇糟。
24、卓丝唔成线,独木唔成林。
25、朝里冇人莫望官,厨下冇人莫去钻。
26、唔怕唔识货,就怕货比货。
27、有钱妻贤子肖,冇钱蛇声鬼叫。
28、亲戚如拉锯,俉唔来,涯唔去。
29、独墙难挡四面风,独柴难烧一锅红。
30、有样看样,冇样看世上。
31、一回香,二回臭,三回惹人咒。
32、读书肯用功,茅屋出相公。
33、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4、家才万贯,不如薄艺在身。
35、有花唔怕冇盆装,有女唔怕冇婿郎。
36、蒸酒做豆腐,唔敢逞师傅。
37、死了张屠夫,也唔会食连毛猪。
38、耕田唔好误一年,娶妻唔好误一生。
39、食人一口,报人一斗。
40、看人莫短,讨食也有三年时运转。
41、口带天才,边食边来。
4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3、靠哥靠嫂,篱穿壁倒;靠姊靠妹,唔当靠自家手盘手背。
44、百货中百客,伯母中阿伯。
客家谚语中的思想观念

客家谚语中的思想观念客家谚语包含了客家人丰富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价值观。
1、勤劳节俭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勉励人们要爱惜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做事,如此才容易成功。
食死老公眠烂席:讽刺只会依赖老公供养的懒妇。
后生唔做家,老欸正知差:年轻时不节俭,到老就会后悔。
2、自立自强好女唔贪嫁时衣,好男唔贪爷田地:意指好儿女是不需要父母的帮助,而能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事业和生活。
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比喻敢作敢为敢担当。
牛角唔尖唔过冈:比喻没有一定本事,不敢外出谋生。
3、务实求效看山倒樵,看菜傍饭:比喻从实际出发,看待和处理问题。
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
比喻做事要能掌握关键。
打屁安狗心:原是说先放屁来安慰饥饿的狗,后指说些不实际的话来敷衍应付。
4、遵时守序打得更来夜又长:比喻时间拖长了,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故凡事应及时进行。
莳田莳到立夏节,唔当上山去拗蕨:莳田,插秧。
唔当,不如。
拗蕨,采蕨。
说明早稻插秧宜在谷雨前,立夏就太迟了。
吂学行先学走:谓小孩未学走先学跑,容易跌倒。
比喻做事秩序颠倒,不容易成功。
5、崇文重教家有千两黄金,不如藏书万卷:指书比黄金重要。
唔读书,瞎眼珠:不读书、不识字,如同睁眼瞎。
读书肯用功,茅寮里面出相公:指用功读书,贫苦人家也能出人才。
6、孝亲敬老还生食四两,当过死后祭猪羊:还活在世上时可以吃到四两肉,胜过死后用整只猪羊祭祀。
劝人及时行孝。
千跪万拜一炉香,唔当生前一碗汤:对死去的父母虔诚礼拜,不如生前恭敬地侍奉一碗汤。
劝人行孝要及时。
蔗就老来甜,姜就老来辣:比喻上了年纪的人,经验较为丰富。
7、扬善抑恶修心当过食斋:比喻做好事胜过吃素修道。
行得夜路多,必有遇鬼时: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用来比喻坏事做太多总有被发现的一天。
恶人自有恶人磨:再凶恶的马也有很凶的人来骑;用以比喻不管是如何凶狠的人,还是会有人可以制得住的。
8、看重情义只爱人情好,食水也咹甜:爱,要。
咹,很。
说明交往重在情谊,而不在吃吃喝喝上。
客家谚语大全

客家谚语大全“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
”读之琅琅上口,读后回味无穷,形容的正是在客家民间地区广为流传的客家谚语,它是客家民间文学中最精致的作品。
一条好的谚语,凝聚了客家人的集体智慧,是透视客家人文化的心理窗口。
旧时客家地区,谚语记录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客家人勤俭独立、安贫乐道等为人处事原则。
如今,部分谚语依然在坊间流传。
岁月如歌,客家谚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客家人的成长,成为客家人的“精神花园”。
●旧时农业生产靠谚语指导“子大靠娘,禾大靠秧。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
”●宗族观念一代亲,二代表,三代闲了了,四代屙尿瓢;好子毋爱爷田地,好女毋爱娘嫁衣;兄弟分家成邻舍,上昼分家下昼借;生子防绝,生子为孝,生子防穷防老。
●家居观念再好个眠床毋当自家个狗薮;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子孙观念爷嫒思量子女兮长江水,子女思量爷嫒无担竿长。
●家庭教育还细无管教,大矣对佢叫。
还细偷针,大矣偷金。
还生毋贤孝,死来奉鬼神。
●婚姻观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分狐狸满山走;千挑万拣,拈到烂灯盏。
●服饰观念旧个无去,新个毋来;着龙袍都毋参太子;烂衫烂裤莫乱丢,老矣留来好遮羞。
●饮食经验油多唔会坏菜;蒸酒磨豆腐,毋敢逞师傅;佢毋食尔猪肉,汝若何毋食吾咸菜。
●农业习俗早禾难出易黄,番禾易出难黄;耕田懵懵懂,惊蛰好浸种。
●气象预测雷公先唱歌,有雨无几多;立夏小满,河满海满;盲到惊蛰先响雷,四十五日暗颓颓;朝霞夜雨,晚霞晒出脑使。
●为人处世人爱面目树爱皮;讲讲笑笑係正理,讲人闲事惹是非;猪嫲过得,猪仔漏漏都过得;禾哔儿,喙哇哇,有喙话别人,无喙话自家。
●团结和睦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
●生活态度懒人有懒命,镬头毋洗狗舐净;博一博,单车变摩托;糯米蒸酒,粘米煮粥,擂锤打凿凿打木。
以下是客家谚语体现出来的客家人的十二个比较突出的思想观念,不知道您身上都符合哪些呢?勤劳节俭◆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注释】勉励人们要爱惜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做事,如此才容易成功。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民间谚语、童谣集趣》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喜爱的口头语言。
其文字洗练,简明意切,比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且富于哲理。
民谚是千百来劳动人民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粤东北各县是纯客家地区,讲客家话,因而形成民间谚语具有浓厚的客家方言语音特色,谚语通常以联对形式出现,使用起来格外亲切。
现特选录如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贵人相逢相遇,恶人远隔千里。
肯借是人情,唔借也道理。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无钱唔敢乱赴圩,搭床唔敢乱邦〔扯〕被。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人生七十古来稀,虎入平原遭犬欺。
情人眼里出西施,初学剃头遇胡须。
人善被人欺,马善惹人骑。
无药能医真病,有钱难买早知。
肚胞唔知人肚饥,朋友之妻不可欺。
食爷饭,着爷衣。
三人同行有我师。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子多爷难做,官大好题诗。
药能医假病,真病无药医。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有事掂掂做,有礼不在迟。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人留面目树留皮,鸟子飞过也留声。
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唔声就唔声,一声打烂罂。
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唔惊。
食得平,使得行。
三日无食腥,行路踩脚踭。
久旱求甘雨,久雨望天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讲就百零两,做就无幺成。
人无千日好,针无两头利。
懒人多屎尿,好心有好报。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口讲风吹过,纸笔定山河。
爱好又爱好,又爱马子唔食草。
有这样后来娘,就有这样后来爷。
三人唔等两,一正压千邪。
仇难报,恩难谢。
兄弟分开成邻舍,上昼分开下昼借。
上船唔讲价,下船就相惹。
老实就老实、担屎唔偷食。
学勤三年,学懒三日。
朝里无人莫做官,厨下无人莫去钻。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面色。
人爱长交,数爱短结。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一日阉九猪,九日无猪阉。
有食自然到,唔使爬上灶。
大食三日,耐饿七餐。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夜路行得多,总遇得鬼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看风驶舵,顺风打旗。
红心拨番石榴,蜂刁梨。
人怕见面,树怕剥皮。
杀鸡儆狗,打狗教猴。
客家俗语辑解

客家俗语辑解客家俗话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
它凝聚了客家人文化发展成果,反映了客家人的某些观念意识,体现了客家人的情操和精神境界...(一)二字句:1.寒酸(指小气)2.孤寒(指小气)3.啜壳(与“喝西北风“同义)4.等路(即“手信“)5.驳脚(意即续弦)6.水客(对“专门帮助乡亲从国外带回书信、款、物的人“的称谓)7.降子(指生孩子)8.仙家(指潇洒的人)9.巫斩(意即不可救药)10.啜子(即骗子)11.烂仔(指二流子)12.歪仔(指调皮)13.乓鬼(指说话不实在的人)14.撩刁(意即惹是生非)15.赌采(凑碰)16.练雀(讲人爱打扮)17.酸货(指爱讲下流话的人)(二)三字句:1.灶下鸡、缸下拐、缩窿拐(拐“即“青蛙“,意思是指胆小怕事,不敢出门)2.躁缸猪(胡乱动之意)3.金乌蝇(“乌蝇“即“苍蝇“,指表里不一的人)4.打铁老(指吃饭很多的人)5.狐狸精、搞潭精、辘屎棍(均指为人狡猾、喜欢拨弄是非者)6.食死佬(指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7.苦瓜虫(指食内不食外的人)8.鸡毛衫(指轻浮)9.铁公鸡、石屎不(“屎不“即“屁股“,意为小气)10.鸡妈啼(意为异常,即不祥之兆)11.刘阿斗(指刘禅,意思为败家子)12.面线话(指说话罗喀,跟面线一样连连牵牵)13.车大炮(指吹牛)14.糍粑心(心太软)15.大水扯、搭脚头(逢人便停下来讲话,没有个完)16.鸦片鬼(不象人样)17.四六货(指精神不正常的人)18.懒尸嬷(指懒惰的女人)19.轻骨头(指不知福的人)20.尿桶底(酒醉貌)21.叶下桃(喻依靠父母享福)22.烂铜锣(比喻说话不看场合)23.阴质哥(指搞阴谋诡计的人)24.白鼻之(败家子?quot;白“读“Pa“音)25.送背铳(意即事后诸葛亮)26.粘人虫、缠背狗(指小孩老缠着大人)27.白目珠(指不孝子孙)28.痰火鬼(指脾气坏的人)29.屎爬虫(意即乱钻)30 .信人拐(指相信别人欺骗)31.狗咬狗(指坏人自相殴斗)32.三只手(指小偷、扒手)33.落汤鸡(狼狈相)34.唔知春(意即不识时务)(“唔“即“不“)35.笑面虎(与“笑里藏刀“同义)36.夭寿子(即短命子)37.大番薯、大昂磅(指傻头傻脑,’大“读“tai“音)38.煞打鬼(这是咒骂语,指会被恶煞打死)39.猫徙斗(“斗“指“窝“,意即经常搬家)40.扫把星(即彗星,比喻带来不幸的人)41.大尸鸭(意即很笨)42.大鹅条(傻里傻气)43.搭事婆(爱管别人闲事的人)44.出目屎(与“出洋相“同义)45.苦老命(命该辛苦一辈子)46.花舌子(指爱撒谎的人)47.巫世出(意即没有出息)48.难捱豺(不好办,“豺“读“sui“音)49.豺罗伯(贪吃)50.气档人(撒娇气)51.衰哥(意即“郎里郎当“)52.挡子妈(即土婊)53.难惹头(不好对付的人或事)54.打牙祭(即打斗四)55.打拗撑(意即跟长辈的教育作对)56.发鬼屎(与“敷衍塞责“同义)57.打斗四(即几个朋友各自出料或出钱合伙聚餐)58.败家子59.豹子胆(与“狗胆包天“同义)60.诺人子(即私生子,常常作为骂人的口头禅)61.刮地舍(即严重剥削)62.拗豹子(指不孝子)63.凄老哥(小气)64.岸吹过(可怜)65.哇哇氏(指在国外出生的华侨)66.旷仆子(捉迷藏)67.赶人子(一种儿童游戏)68.亍街皮(不务正业)69.耕石街(城里人无田耕,在街上做二道贩子)70.摇鼓弄(即货郎担)71.岸足相(傲气)72.搞尿泥(瞎搞)73.鼻塞塞(意即了不起的样子)74.闹差代(搞错了辈分)75.猪头皮(即腺炎)(三)、四字句:l.养蛇食鸡(意即好心没有好报)2.烂扇多风(比喻不正派的人背后中伤他人)3.枉食钱粮(比喻不中用)4.火烧眉毛(比喻情况紧急)5.踏死蚁公(比例动作迟缓)6.倒拿拐棍(指上辈给下辈送礼,受不起)7.捻烧怕冷(比例患得患失)8.雷打火烧(这是一种咒骂语,意即恶人没有好报应)9.鸡啄称砣(意思是白费气力)10.鸡落汁缸(狼狈相)11.脓头血极(比喻坏到极点)12.烂伞尽潘(“潘“即“甩“,与“破罐子破甩“同义)13.贼喊捉贼(指装模作样,蒙混过关)14.财大气粗(有钱人说话口气大,摆架子)15.苦尽甘来(比喻事物会在~定条件下转化,坏事会变好事)16.坐食山空(意即不劳动再多财也会吃空)17.久病成医(意思是有长期亲身经历,可以增长知识)18.捉牛上树(与“难于登天“同义,比喻主观和客观相脱离)19.佞头落下(指下流习气)20.蛇过打棍(意即坐失时机)21.奶巫食足(比喻呆头呆脑,“巫“读“mo“音,即无,“奶“读“1èn“音)22.自说巫嫌(意即自夸)23.人事唔醒(这是一种咒吗语,意思是头脑不清楚)24.白纸黑字(比喻真凭实据)25.断子绝孙(这是对坏人的咒骂语,意即绝代)26.问客迟鸡(“迟“即“杀“,意即没有真情实意)27.过桥丢板(比喻没有良心)28.干蓖食客(“干蓖“即“臭虫“,比喻主人吃、客人请,颠倒)29.虎头蛇尾(指做事不认真)30.才人巫貌(意思是不能以貌相人)31.树大招风(与“枪打出头鸟’词义)32.企客难留(站着的来客不能久待)33.甲长伯姆(比喻爱管闲事的人)34.巫屎拉肠(比脱离实际,后果严重)35.退财折灾(比喻坏事会变好事)36.狼狼当当(意即狼藉)37.碌碌缩缩(局促貌)38.簇新刮烂(指不爱惜衣物)39.鳞光极净(全部完了)40.目屎烂钵(指不清洁)41.阎王圈簿(准死)42.酒囊饭袋(饭桶)43.花花舌舌(撒谎)44.鸡争狗啄(意即谁都来欺负)45.低三下四(意即点头哈腰)46.罗罗拖拖(意即拖泥带水)47.骗骗啜啜(诈骗)48.头乌面暗(脸部很肮脏)49.糊里麻加(与“糊糊涂涂“同义)50.头硬尾挫(与“点头哈腰“同义)51.疑疑四四(意即小气)52.哇歌里唱(随便唱歌)53.知知嘟嘟(后面发罗嗦)54.的的突突(指说话不流利)55.衰衰夹夹(指不吉利)56.惊惊克克(意即提心吊胆)57.指鼓道圣(与“抬手画脚“相近义)58.凝凝缠缠(意即纠缠不休)59.狼缸赖派(指做人不象样)60.抽功道劳(意即讨功劳)61.嗜好话事(意即不好意思)62.勒勒舌舌(意即胡说八道)63.掳手捋脚(打架的架势)64.摸摸搔搔(指做事动作慢慢吞吞)65.黄头骚督(头部表现出来的病态)66.赶烧落肚(比喻抓紧时间)67.目栏四汁(流眼泪貌)68.搜肠刮肚(把所有东西都倒出来了)69.恶人小胆(意即貌似凶恶,其实胆小如鼠)70.纳梏晤到(意即和不来)71.鬼画葫芦(乱涂乱画,指学习不认真)72.横肠吊肚(与“胸怀鬼胎“同义)73.骨头抹碎(意即没有的事)74.穷过水鬼(一贫如洗之意)75.彩头唔好(运气不好)76.天唔作美(老天爷不帮忙)(四)五字句:1.山猪学达(食)糠(比喻办事要看主客观条件)2.老来学吹笛(意即难学好或难办)3.天晴防落雨(意即有备无患或未雨绸缎)4.烂灯笼吊框(意思是个废物还摆架子)5.田螺稳死窟(指永远呆在一个地方,没有出息)6.水浸牛妈皮(意思县重是没有增减变化,比本性难移)7.诈癫食马屎(意即装模作样)8.鸭子大过鹅(意即自高自大,没有礼貌)9.鸡蛋(读“春“)碰石头(比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乱干)10.打屈安狗心(意即骗人)11.倒打猪哥米(意即亏本生意)12.脚踏两片船(比喻两面派)13.人穷志唔穷(意思是穷而有志)14.偷食巫洗嘴(“嘴“读zhài音,指做了坏事还留有痕迹)15.卖花说花香(意即自卖自夸)16.恶人先告状(比喻倒打一耙)17.生人对死案(指无头公案,比喻难办)18.好心巫好报(意即事与愿违,或恩将仇报)19.好心着雷打(意即事与愿违,或恩将仇报)(’着“读“凿“音)20.人心隔肚皮(意即难摸透)21.食屎赢三堆(与“利欲熏心“同义)22.巫官一身轻(意即清高)23.杀鸡用牛刀(比喻小题大做)24.同行便是贼(指要提防竞争对手)25.百货中百客(意思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卖出去)26.巫风不起尘(意即事出有因)27.主人打帮客(宴请客人,主人也可美食一餐)28.长病巫孝子(指要求子女伺候长期生病的父母,很难做到)29.铁打出头鸟(意即出了名会有人中伤你)30.噩狗想飞鸟(“鸟“读“雕“音,意即痴心妄想)31.鸭子听雷公(意即不识不怕,或听不懂)32.见水三分净(指敷衍塞责)33.老鼠入风箱(比喻两头受气)34.脚底下抹油(比喻逃脱责任,溜得快)35.纸包唔住火(意思是做坏事必定会破露)36.哑子食黄连(有口难言)37.肚饱唔食鸡(指美味佳肴吃厌了,连鸡都不爱吃)38.懒人屎尿多(比喻借故偷懒)39.痴哥出哩面(“痴哥“即“麻疯“,比喻问题已经破露)40.出门衣冠壮(指外出要讲究穿着)41.屙脓刮赤痢(比喻乱七八糟)42.衫尾劈死人(得意忘形)43.大炮打蚊家(小题大做)44.家神透外鬼(内外勾结)45.鸡公带鸡子(难办)46.老人成细子(老人有童心)47.疑心生暗鬼(多疑会出坏事)48.调皮莫跳骨(意即不要过份)49.糙食莫糙丧(意即不要浪费)50.面皮八尺厚(指不知羞耻)51.命下该食粥(意即命中注定,“下’犊“Ha“音)52.鸡妈带鸡子(比喻写字不工整,有大有小)53.水淘米--刮醒(歇后语,意即很清楚)54.好食盐蘸糍(比喻好出风头、不怕出洋相)(五)六字句:1.寒狗唔识热天(比喻不识时务)2.巴掌生毛--老手(歇后语)3.烂泥糊唔上壁(意即不争气)4.牛耕田马食谷(指受剥削,或比例为人作嫁衣裳)5.沙和尚假正当(比喻装模作样)6.外甥孙指墓墩(意思是依靠外孙,别想指望)7.细镜子人多药(比喻小孩子吃饭多)8.狗食糯米--巫变(歇后语)9.打死拐子硬冁(“拐子“即“青蛙“,比喻强逼招供)10.石壁上打篱桩(意即主观蛮干,适得其反)11.后来妈每过蛇(“后来妈“即“继母“,意思是后娘对前房的儿子狠毒)12.孩儿面随时变(意即变化无常)13.捶背搭食局卵(比喻两头吃亏)14.草蜢敢撩鸡公(意即自取灭亡,或自惹其灾)15.三合米打糍粑(意即糊完了)16.指冬瓜画葫芦(意即对不上号)17.死老鼠任猫拖(意即随它的便,尽其做来)18.食盐唔知米价(比喻脱离实际)19.鸡毛拿来试火(比喻自取灭亡)20.闲时物急时用(意即废物利用)21.牛头唔对马嘴(与“文不对题“、“风马牛不相及’词义)22.老鼠咬破米袋(比喻暗藏的敌人最危险)23.吹牛唔使本钱(指牛皮大王)24.人吓人巫药医(精神创伤无药可医)25.讲曹操曹操到(比喻巧合)26.寒莫动穷莫徒(比喻办事要看条件)27.人比人气死人(机遇、条件不同,不能比高低贵贱)28.老虎借猪一巫还(歇后语)29.打蛇爱打七寸(比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30.唔怕蚀总怕歇(意思是亏本不要紧,停业失机遇,无法挽救)31.胜过宝(意即要尊敬父母)32.一走茶就凉(比喻忘恩负义)33.巫油唔好脱锅(读wa音,意即要有施舍才能脱身)34.人盲老,脚先老(脚走不动,是人老的先兆)35.墙有窿,壁有耳(意即谨防窃听)36.六十六,学唔足(比喻学无止境,或活到老,学到老)37.人是钢,饭是铁(意思是身体好要有营养)38.迟巫毛,割巫血(与“山穷水尽“同义)39.一百句,五十双(意即一般般,没有两样对:比喻讲话没有用)40.人会算,天会断(比喻凡事是可以预见的)41.瘦猪妈,屙硬屎(意即难得出,苦恼)42.念经少,咳嗽多(比喻办事或读书不专心)43.空骨头庵假壮(比喻麻痹大意)44.一完一,二完二(意即两码事要分开)45.八字唔曾生正(指命运不好,成不了大事)46.甘贵子一车拉(“甘贵子“指一种贝类海产,比喻一大串)47.横横擎,脑脑会(指睡觉不规矩)48.冒故狗,咬死人(比喻平时不爱讲话,一讲话就致人死命)49.大做样,细学样(意即父母的榜样,对儿子好坏关系很大)50.鸡罗鸭,鸭罗鸡(胡混)51.擎扯把入城门(“扯“即“柴“,指大口吃东西)52.二矮古子心事多(矮子聪明有谋略)53.盲学爬先学走(比喻超越阶段,急于求成)54.咸鱼子会翻生(意即不可能,或比喻痴心妄想)55.一条裤带出门(出外谋生起步艰难)56.拳头打鼓--紧佛(“佛“即“槌“,歇后语)(六)七字句:1.天塌下来大笠麻(意思是再大的事情都不怕,比喻敢做敢当)2.浪子回头金不换(意思是浪荡子能改正过来,比金子还宝贵)3.早死爷娘巫教训(这是对野性横蛮者的指责)4.三日行程门扇背(比喻说空话,没有行动)5.河屎唔出怨壁角(比喻把产生问题的原因推向客观)6.牛皮写字狗食撇(意即白干)7.金乌蝇一肚子屎(比喻表面美丽,却是愚蠢的人)8.石灰掩路--打白行(歇后语)9.驼背子下冈--顺势(歇后语)10.棕树打倒不识一(指文盲)11.偷鸡也爱蚀把米(比例办什么事都要有本钱)12.百子千孙两公婆(子孙再多,还得靠夫妻互相关心)13.竹篮打水--一场空(歇后语)14.猫哭老鼠--假慈悲(歇后语)15.人心不足狗心肝(与“狠心狗肺“同义)16.唔怕屎不生溜苔(比例不知羞耻)(“生“字读“衫“音)17.一样饭供千样人(意即条件相同,却有千差万别的结果)18.人心难合水难量(意即人的思想难摸清楚)19.狐狸唔知尾下臭(比喻不知羞耻)20.照字读经--打乓嘴(歇后语,指读书不求甚解)21.死上死下死喀倒(暗示永远健康)22.朝中巫人莫望官(意思是做官要有背景)23.土地公放屁--神气(歇后语)24.灯芯撬石板--巫动(歇后语)25.饨刀切菜望缸帮(希望帮助)26.和尚头上捉虱妈(没有希望)27.饨刀子割唔出血(比喻工具不好,成不了器)28.狗嘴里巫屎跌撇(意思是吃得精光,“撇“即“掸“意)29.有钱难买老来瘦(老人身体瘦而不弱是好事)30.有食想到巫食时(意即瞻前顾后)31.打人唔使拣日子(意即要怎样就怎样,“唔使“即“不要“)32.扶得头来尾又翘(与“顾此失彼“同义)33.有钱难买早知得(意即难以预料)34.巫领衫子挂招牌(意即穿着简单)35.十个指头捉狗虱(比喻小题大做)36.烂泥田里打辘轴(意即行不通)37.莫在人前夸海口(意即不能自夸)38.一个巴掌打晤响(比喻要依靠集体力量)39.读书唔识打乓嘴(指读书不求甚解,“乓“读“胖“音)40.食得人去屙唔出(比喻贪赃枉法,没有好下场)41.目珠落隔背也驼(指病态)42.食饭唔知日子过(比喻吃喝玩乐度日)43.命长才吃得饭多(指身体健康的重要)44.苦瓜爬石壁--跌苦(歇后语)白须怕乌须,乌须怕无须.........比喻年纪越轻,越不知规矩.会叫个鸟子无三两重............沉默是金草蜢撩鸡公--------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识得麻衣法,轻贱世间人--------看破世间的红尘热闹日荷长江水,夜荷草头黄[荷,音khai1,挑,担]-----日晕意味着下雨,反之...云上江西, 着烂蓑衣, 云下东石, 晒烂被席.[未曾]食五月粽,还有三日冻. [未曾]音mang2懵懵懂懂,惊蛰浸种.人爱灵通,火爱窿空------灶底下烧火时唔好过多架搁樵头。
客家文化|影响客家人一生的谚语俗语

客家文化|影响客家人一生的谚语俗语一、勤劳节俭类1.平时省一口,冇时有一斗。
2.不怕穷,只怕朝朝睡到日头红。
3.有油莫点双盏火,免得无油打暗摸。
4.省食有存,省穿有新。
5.在家爱穿靓,出门无新物。
6.不怕事难,就怕人懒。
7.烂衫烂裤不可丢,留来日后好遮羞。
8.烂衫好遮羞,烂鼓好救月,烂铜锣可吓贼。
9.毋食烂饭毋得饱,毋着烂衫毋得老。
10.会算会除,无米煮蕃薯。
11.男人勤,吃得饱;女人勤,穿得好。
12.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
13.冤枉钱,水流田;血汗钱,万万年。
14.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
15.又要耕田,又要耕圃,一日做到两头乌。
16.勤劳身体好,懒惰催人老。
17.早睡早起,存谷堆米;晚睡晚起,锅头吊起。
18.勤俭粮满仓,懒惰空米缸。
二、读书教化类1.补漏趁天情,读书赶少年。
2.一字值千金,千金难买圣贤心。
3. 细空若无补,大空就叫苦。
4.刀无磨会生鲁,人无学会落后。
5.竹要嫩时抝,子要幼时教。
6.好子毋使爷田地,好女毋着嫁时衣。
7.地要日日扫,田要日日到,书要时时读。
8.湿柴难烧,娇子难教。
9.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10.耕田爱养猪,养子要读书。
11.后生不肯学,老来无安乐。
12.有田不耕谷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13.养子要教,养老要孝。
14.枯树无果实,空活无价值。
15.上家人教子,下家子学乖。
16.口说如风吹,纸笔定山河。
17.来到冬节先挪圆,三十暗埔喊无钱。
18.子弟不读书,好比无目珠。
19.养子毋教育,耕田毋割谷。
三、养生哲理类1. 饭后一杯茶,饿死医生济。
2.坐久变懒,睡久成病。
3.苦瓜虽苦连皮吃,甘蔗虽甜要呸喳。
4.花开满园自然香,八月秋风渐渐凉。
5.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6.人怕人打落,火惊人烧着。
7.多子多女多连迁,少子少女像神仙。
8.未有六十六,不可笑人大脚目。
9.未有八十八,不可笑人目珠瞎。
10.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11.好汉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 第9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7 No.9 2008年9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Sep. 2008文章编号:1008-8717(2008)09-0026-02客家人价值观的民间视野——客家谚语解读郭 起 华(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客家谚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谚语所描述的内容,是祖先的处事原则和经验教训之总结,它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重视品行的处世观念、崇文重教的向学观念、报本寻根的伦理观念、团结协作的群体观念、清洁澡世的卫生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客家民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客家人。
关键词:客家;客家谚语;价值观中图分类号:H176 文献标识码:A谚语发端于劳动,源于文字之先,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和世代传承的一种艺术语言。
“谚语作为民众群体意识最主要的表达渠道之一,是洞察民众思想的重要窗口。
”[1]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虽然这些谚语粗野、质朴,但内涵丰富、用词精练、形象生动,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
正如有学者说:“每一种语言都意味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1]作为客家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流传在普通民众口头的客家谚语映射着客家人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关于客家谚语的研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冯辉岳的《客家谣谚赏析》[2]、何石松的《客谚一百首》[3]两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价值。
温珍琴通过客家饮食谚语,探讨了客家精神的特质。
[4]卢小燕认为客家谚语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以农为本、安贫乐道等农业文化心理。
[5]总体看来,学术界对客家谚语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因此,本文试从大量的客家谚语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其内涵,探讨客家人的多重价值观念。
一、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家人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早起三朝当一工(天)”,这一传统美德。
由于战乱、灾荒而不断迁徙,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精神就是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历练出来的。
又因客家先民的入居地都是在比较贫困的山区,定居山野,“其出入必盘山越岭,习苦耐劳”[6],相对短缺的资源、相对落后的交通,加上当地族群的排斥,要落地生根、安家立业、繁衍生息,就必须以勤劳节俭的精神去建设自已的家园,开拓一片新天地。
勤俭观中首先是强调要辛勤创业:“想爱(要)光景好,日日巷(起)得早”,“唔怕穷,就怕朝朝睡到日头(太阳)红”。
可见,在客家人的价值观里,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大计,只要抓住勤劳这个根本,做一个勤劳的人,其他一切问题都会相应解决。
客家人还通过大量的客家谚语来教育子弟要以勤为本、树立勤劳的价值观念,如:“田要日日到,屋要朝朝扫”,“廖成的阿官(无能),练成的角子(能手)”。
“有几多晴就有几多雨,有几多甜就有几多苦”,苦与勤是相辅相成的,但客家人坚信“熬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客家人视勤劳为农家最大的美德之一,鄙视懒惰者,“瘸有用,瞎有用,懒人就冇用”。
不勤劳,则会“晓食唔晓动,金山也食空”,因为“天上冇落,地下冇捡”。
客家先民能在艰险丛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立身处世、生存发展,勤劳是重要因素之一。
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富裕,但过生活还得节俭,只有这样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这可在客家谚语中窥得一二,如:“一餐省一口,一年省一斗”,“食唔穷,着(穿)唔穷,冇划冇算一世穷”。
“客家可说是比较节俭的民系,尤其是他们的妇女,真是节俭朴素极了。
客家妇女最喜储蓄,最善筹划,预备几年要买屋若干,买田若干,皆以节俭为原则;稍好的衣服,爱惜至极,不肯常穿,鞋袜亦仅于年节或出外作客时稍为穿穿,平常总是赤脚磨沙或稍穿木屐的”[6]。
“大子冇旧衫,二子冇新衫,三子着烂衫”,“平时爱(要)着好,作客冇新祆”,这些谚语是客家人在家庭经济生活中节俭防奢,尽量降低物质愿望,达到俭朴持家,立业永久目的的最好注脚。
客家人的日常蔬菜,大体以家产为限,油盐柴米,不肯稍多花消,“有油唔点两盏火,免得冇油打暗摸”。
男子虽说不像妇女们那样讲究经济,然其算盘也是打得很精的:“宁将有日当冇日,唔把冇时当有时”,“常将有日思冇日,唔到冇时思有时”。
在客家人的概念中“建家”、“居家”必然要节俭,把“节俭”称作“做家”,视两者为等同,“后生唔做家(节俭),老里正知差”,“平时会做家,唔至浴堂做灶下(厨房)”,这些谚语无不体现出客家人节俭的观念。
二、重视品行的处世观念“传统客家伦理精神的血缘根基和心理倾向牢牢地奠定了客家伦理精神的情感主义根基。
恪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客家人把良心、道德评判标准建立在以血缘情感为根基的自然情感平台上,使其道德取向具有浓厚的人情味,普遍客家人都崇尚人情味,离不开人情味。
”[7]客家谚语“食人家一杯水,还人家一碗油”,“有话要跟智人(讲)哇,有食要跟饥人食”,正是客家人崇尚“人情味”的真实写照。
在客家宗族组织中,“利益的本位是家族,因为离开了宗族就无法生存,因而,个人的权利就受到了忽视,本分、听话和服从必须成为天职!维持这样的人群,自然是不能讲利的。
因为讲到利,人就散了,只能讲义!”[8]所以“食人俸禄,工夫做足”,讲义不讲利的观念在客家人中非常普遍。
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客家人有一套又一套的规则,如:“上树上到尾,为人为到头”,“人唔层(曾)到八十八,唔笑人家脚瘸眼瞎”。
众多客家谚语皆对客家人要形成良好的品行作出了描述,“树上企(站)得稳,唔怕树下摇”,“要打当面鼓,唔敲背后锣”,要求族人讲求良心,以道德规范为行为的标准。
杀人伤害、窃盗赌博、败坏家产、游荡非礼等行为均被视为不孝而成为不赦之大罪,这在客家谚语中皆有体现,如:“偷来介(的)锣鼓打唔得”,“贪秆(稻草)食,鼻公贪出血”。
客家谚语中,鼓励子弟争气自强的内容也是信手拈来:“只有上唔去的天,冇过去的唔山”,争气、自强,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也得闯过去。
“唔怕火烧屋,只怕人冇志”,对没有志气的子弟,客家人是鄙视的,“有志成龙,无志成虫”。
客家谚语中的“网烂纲唔烂,人穷志不穷”则告诫客家子弟要有志气,即使人穷,志也不能穷。
三、崇文重教的向学观念崇文重教这一客家人的风尚,早在北宋时期的客家地区就已经遍地开花结果。
一方面是因为客家先民多系中原门户清高者,他们受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熏陶,向存读书为贵之价值观念:“读书爱(要)专心,一字值千金”;另一方面因为客家地区山多田少,耕作困难,随着人口的繁衍发展,已不足生计。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家贫本是读不起书的,但富有进取精神的客家人不甘心子弟穷,越是贫穷,越是想改变这一贫穷面貌,就越是要子弟读书仕进:“读书肯用功,茅寮里面出相公”。
这便成了客家人坚定的信念,生活的准则,普遍的价值观念。
众多的宗族谱牒均强调宗族的教育要造就知书识礼的后代子孙,并积极鼓励培养族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得功名宦绩。
族人也以子弟的优异学业成绩为荣,因此宗族组织总是采取各种手段支持和奖励后生向学。
于是“鸡寻食,人求知”,这种崇文重教的风气便在客家山区逐渐形成。
谁能读书,谁就受到家庭、宗族乃至社会的褒扬,反之,则为人所瞧不起:“子弟唔读书,好比冇眼珠”,“三代唔读书,蠢如一只猪”。
不读书便不成人,连猪也不如,所以客家人对子弟是否愿意读书十分看重。
“天光唔起误一日,少年唔学误一生”,“捡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客家子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读书才有出头之日的价值观。
无论过去或现在,客家父母再苦再累也要为子女读书成才创造条件,因为他们坚信“家中出秀才,好事密密来”。
四、报本寻根的伦理观念“汉民族本来是安土重迁的,客家人为着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外迁,但远徙始终只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在他们的意识深处蕴蓄的依然是故土难离,叶落归根。
”[9]在客家谚语中,反映客家人这种情怀的谚语比比皆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树高唔离土,叶落爱(要)归根”,这是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客家人因长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窘境中,最为痛切地体验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可贵,因而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命长唔怕家乡远”,客家人对故土的留恋,“离乡唔离腔”的寻根念祖情怀显得特别强烈。
客家谚语“金窝银窝,唔如自家狗窝”都是客家人乡土观念的表露。
“南迁汉民有极强的民族意识,他们总是以中原贵胄、炎黄正宗自诩,把族谱修到中原某郡某望,近乎顽固地坚持夏传统文化,表现出明显的慎终追远和念祖思乡情结。
”[7]为了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客家人修族谱十分普遍。
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谁都不忘自已根之所在,本之所依,正所谓“摘瓜寻藤,念祖寻根”。
所以,客家人即使远渡重洋,在异国创建了辉煌家业,成为一方巨富,但他们并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无论发达与否,他们都将故土祖地牢牢记住、代代相传,一有机会,他们便要寻根谒祖,因为“衫爱新,人爱旧”。
正是这种强烈的意识让客家人坚守“富贵不离祖,游子思故乡”的乡土观念。
“客家人的这类爱乡举动,决不仅仅是个别人的一时表现,而是深深植根于客家民系共同心理底蕴的自觉行动。
”[9]五、团结协作的群体观念客家伦理注重选择群体本位,重视“人心齐,泰山移”以和为贵的群体精神,信奉“天下客家是一家”的团结理念。
由于不断地迁徙、飘泊,客家人每到一地,总是一切从头开始、白手起家,因此必须“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脚踏实地抱成团。
生存环境的恶劣,毒蛇猛兽的侵袭,使他们懂得“众人一心,有钱堪买金;各人一个心,冇钱堪买针”,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正是“鼓破众人擂,墙倒众人推”的群体精神支撑着客家人依靠群体的力量与迁入地的险恶环境进行生存抗争,共同开拓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客家先民是外来的族群,在迁入地被视为“客”而自成部落的现实环境使他们以血缘为纽带把个体生命联结成生死与共的整体:“家中唔和旁人欺,楼中唔和外人欺”。
每次的迁徙、流落他乡,使客家人深刻体验到战争离乱、民族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民族的生存、发展只有靠团结。
因为客家人明白只有形成“独木架桥难行走,众木成排好渡江”的团结精神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
客家人定居地大都比较偏僻、交通闭塞,在这里,不仅农业生产依附于土地,而且整个社会结构也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下转45页)但同时由于他在封建统治阶级里曾长期受到歧视和排挤,他对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女又怀有同情。
[13]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杜牧、柳永还是其他这类意识的封建士层,尽管他们了解下层妇女的不幸与痛苦,自己有时也感慨无能为力拯救她们,但是他们连自己的行为都不加以限制,反而还片面夸大自己的失意与苦闷,却忽略了这些女性的思想,依旧迎合当时世风,出入教坊,排遣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