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从教3—8年之间,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最迅速的阶段。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已有较 多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已获得初步的教育 教学经验。已掌握了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已 经与学生建立起了感情的纽带,逐步达到了 称职教师的标准。
第三阶段----称职阶段
又称为高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一般是35岁以后。 这阶段,教师已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能驾驭班 级、课堂。业务水平、自信心、外部的评价都达到 较高水平。 但是,约80%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在这一 时期开始缓慢下来,一部分教师甚至出现了停滞, 定型为教书匠,他们由于个人抱负、意志品质、教 育观念、知识结构以及种种的外部条件的制约终究 未能冲出高原阶段。 另有20%的教师通过个体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及外 部积极因素的作用,就会突破“高原现象”,其教 育、教学能力会获得新的发展。

3、“双师型”内涵的明确表述
教育部职教司2004年:
“双师型”教师通常应持有“双证”,即教师 资格证和证明其专业实践技术水平的相关职业资格、 专业能力或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等证书。 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 有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突出,具有“一体化” 特点的专、兼职教师,按照相关标准,通过一定的 程序,也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双证”的要求
A、与专业相关 B、与职称或技能等级相关
(三)“双师型”师资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2、开展行业联系能力 3、从事课程开发能力 4、实施教学与培训能力 5、实施鉴定能力 6、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能力 7、指导职场健康与安全能力 8、学生服务与管理能力 9、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名 师 层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成为专家和权威 成为学科带头人
骨干层
合格层
具备双师素质
(一)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是“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
1、合格层
对象------入校三---五年内的青年教师。 目标------教师取得两证,胜任教育教学。 途径和方式---A、参加校本培训,提高教育素养 B、参加企业实践,引发实践反思 C、聆听专家讲座,引领专业发展 D、参加两证考试,获得任教资格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将经历 重大改造,认知、情感、人格等全面升华, 形成了自己教育教学的独特风格和特色,成 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对教育教学 理论某些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成为专 家型、学者型教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不仅 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实践也要与理论结合。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才能走向科学,理论需要 实践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实现专业理论 与操作技能、与社会岗位实践结合,才能实 现专业发展。
论题二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 指导思想和原则

人本教育的核心思想



人本主义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本主义的思想菁华和终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以纯真的爱 和天赋的善追求人类的最大福祉。 以人本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人文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完善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强调人的理性、 道德、精神等方面和谐发展。 人本教育的基本思想在于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 个人,其内涵核心可概括为三点: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 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教师的人本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树立教师 第一的新观念,并把这一观念真正的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中 去。
兼职教师的重要性认识:
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适应产学研有机结合和专业变化要求的一 项重要措施 是促进人才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兼职教师的来源、编制比例、管理方式
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
一般从企事业单位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有特殊技能 的人员中选聘,也可以从退休、离职但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 人员中选聘。
之二:“双能力(双素质)”说
一是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是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 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
之三:“双证书”说
最初的含义: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1995年延伸为:教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之四:“叠加”说
该学说认为:双师:双证+ 双能 “双证”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和外延 “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
(二)“双师型”师资的内涵的界定

一元论表述

二元论表述
二元论表述的价值意义

“双师型”师资的局限性
对高职教师来讲: 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很难集于一身,要么通过内部分 工合作来实现,要么通过聘请兼职教师来完成。 对中职教师来讲: 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不是很深,技能要求也不是 很高,完全可以使知识与技能集于一身,成为复合 型教师即“双师型”教师。 从历史发展角度讲: “双师型”师资提法,是我国独创,是历史性产物, 也必将逐步出历史。
之五:“双层次”说
该观点认为: 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 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 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层次一:能力之师=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
层次二:素质之师=人师(
价值引导)
+事师(职
业 指 导)
之六:“一证一职”说
既有教师职称,也具有其他非教师系列职业 资格证书的教师-----校本教师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也具有其他非教师系列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能职称的教师----------校外教师或兼职教师 二元论认识: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双师型”概念的最早提出 2、“双师型”概念的发展演变 3、“双师型”内涵的明确表述
1、“双师型”概念的最早提出
“双师型”概念最早由工科类专科学校在实践 中提出的。 1990年,上海冶金专业专科学校仪电系王义 澄主任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建设“双 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介绍了上海冶金 专科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做法。
主要论题

“双师型”师资的基本理论问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论题一
“双师型”师资的基本理论问题
1、“双师型”概念的由来及发展演变 2、“双师型”师资的内涵的基本界定 3、“双师型”师资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4、“双师型”师资的局限性
(一)“双师型”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专职与兼职结合

学校与企业结合 培养与引进结合 学历提高与专业培训并重
论题三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五大途径
校本培训 国内外专业培训 企业实践 高校进修 教师自学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基本策略:
分层进行 分类培训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 资源的观念,按照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应 用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不断完善职业教 育师资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开展师 资培训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造就 一支对职业教育规律有深刻认识,数量足够、 技艺高超、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 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 师队伍。
教师专业成长理念

教师成长规律:爱岗敬业+积极心态+宽广的心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维度:观念+行为+个性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层面:文化底蕴(学识修 养)+理想+信念


二十一世纪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
学会志远, 学会认真, 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 学会研究。
(二)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 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2、“双师型”概念的发展演变
“双职称”说 “双能力(双素质)”说 “双证书”说 “叠加”说 “双层次”说 “一证一职”说

之一:“双职称”说
“双师型”教师就是讲师+工程师 他既是讲师、教授,同时他还是工程师或高 级工程师,即所谓的双师型教师。 “双职称”学说是“双师型”教师的最初含 义,“双师型”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兼职教师所占编制比例
原则上兼职教师不少于核定编制专任教师的15%
兼职教师的管理方式
被聘任后,其原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可保留。 兼职教师实行合同管理,聘用期间享受并履行合同规定的权 利和义务。兼职教师职务按照所聘教师岗位确定
创新机制是促进“双师型”师 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推进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专业能力 整体
能力 方法能力
个人能力
社会能力
职教教师:
不仅注重专业能力,而且还注重社会能 力和方法能力; 不仅注重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 的能力,而且还注重包括健康个性心理品质 方面的能力; 不仅注重个人发展的能力,而且注重个 人对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能力; 不仅注重目前的适应能力,而且还注重 未来的发展能力。
“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思考 隋广智
二00九年十月
与您共探讨----如何做职业学校的教师? ↓ 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 如何做职业学校的“名师” ?
前 言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规模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质量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国家解决“双 师型”师资问题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新论》:姜大源,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 长助理,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2、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刘育锋 ,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研究 员 3、《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吴全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 所教师资源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职教学会课程研究会秘书长、中德 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协调员 4、《职业教育目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邓泽民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研究所师资资源研究室主任、教授 5、《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课程与动态教学观》,雷正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课程开发研究会副主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兼职教授 6、《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赵志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7、《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 》,陈永芳,同济大学职教学院教授 8、《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比较漫谈 》,张则钢,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 中心教授 9、《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卢双盈,天津职业技术 师范学院成教部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职 10、《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简析》,吴全全、赵清梅、王泽荣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全国教师发展委员会邵宝祥教授研究成果) 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适应阶段; 第二,成长阶段; 第三,称职阶段,又称为高原阶段; 第四,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适应阶段
从教的1—2年内,初为人师,环境全新,课 堂实际与师范教育所学理论反差较大:对新 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教育实践, 尽快完成理论与实际的初步结合。初步形成 自己的教学实践技能和技巧,使自己适应课 堂教学工作的基本需要。 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大学生向教师 的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 转变。
谢谢!欢迎交流!
2、骨干层
对象----“双师型”教师 目标-----成为学科带头人 途径和方式: A、承担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辅导工作 B、开展教学研究,提高科研素质 C、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开发校本课程 D、参加技能大赛 E、外出培训,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层次
3、名师层
对象---专业骨干教师 目标---促使他们成为“名师” 途径和措施---启动“名师工程” 自主培养、自我发展 1、充分利用发展平台 2、参加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习 3 、获取高级专业技能证书 4、积极寻求彰显其才能的机会 名师引领 1、走出去 2、请进来 不是人人都会成为名师,但都可以成为成功的教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