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合集下载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白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他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放不羁。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和传说,通过这些神奇的故事和人物,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执着。

李白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对神话和传说的运用以及对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和思考。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

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自由、生命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段诗歌传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气概。

李白的诗歌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意象。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束缚,而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历史和现实融入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之中。

例如,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三国周郎赤壁,渔樵江渚皆度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中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奔放的个性: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放浪、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
往。

他倡导饮酒作乐,追求人生快乐,表现出了对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2.自然意境的追求:李白的诗歌中大量描绘了自然景色,他通过对山水、花草、
月夜等自然景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并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3.对历史传说的神秘迷恋: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涉及神话传说、仙侠传奇等题材,
展现了对神秘、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他常常将自己幻想成仙、化身为神佛,表现出对超越尘世的渴望。

4.理想化的爱情观念:李白诗歌中描绘了对于理想化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表现
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浪漫情感。

他将爱情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而非俗世间的柴米情感。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摘要: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他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本文主要从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清新质朴的语言几个方面来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夸张艺术比喻想象清新质朴正文: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被后人誉为“诗仙”。

“狂”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侠肝义胆、仙趣、狂醉畅饮极大的激发了其个性中的高傲狂放,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狂放不羁、豪爽达观的性格。

尽管在其诗歌中总是流露出人生如梦、应该及时行乐的感慨,但其出于内心深处的是对自由自在洒脱人生的向往,对随性、融入自然的渴望。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李白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歌都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含蓄而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歌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纵观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是其主要特色。

本文将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阐述。

一、李白的诗词豪迈奔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极其乐观。

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它曾经鼓舞过众多颓唐失意的人奋起前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诗人用他炽热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种情怀大气磅礴、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里行间充满火热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表现出自己的清高。

李白被唐玄宗召赴长安时,他满心喜悦,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明白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的时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然离去。

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境阔达,气势磅礴。

二、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李白善于借助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或象征他的炽烈感情时,他便借助于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

李白诗歌的浪漫特点

李白诗歌的浪漫特点

李白诗歌的浪漫特点李白诗歌的浪漫特点说起李白的诗歌,总离不开他诗歌中体现的浪漫特征,下面来看看!李白是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诗人。

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深受“儒”、“道”、“侠”等思想的影响,生性豪放不羁,故而诗歌形成了飘逸豪放的浪漫风格。

一、李白诗歌体现的浪漫精神在中国文学浪漫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无冕之王,独树一帜。

以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开拓了中国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视野。

他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正是李白诗歌飘逸豪放的浪漫特征的最好概括。

李白的诗歌,从思想内容上看,浪漫精神时时流露;从形象塑造、体裁结构和表现手法看,浪漫特征处处彰显。

讴歌理想,抒发悲愤,是诗歌浪漫精神的重要内容。

李白深受儒家“达则济天下“思想的熏陶,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

等待皇帝“赤车蜀道迎相如。

”他说“申官晏之谈,谋帝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是李白诗歌浪漫精神的重要特色。

当政治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于是诗人郁结胸中的怀才不遇、英雄失意的情绪,随时在笔下喷出来:“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所追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从思想(诗歌内容)到行动都表现出对权贵的'极端蔑视与傲慢。

道家思想的影响使他更加向往访道求仙、游山玩水的自由生活。

李白有时自称儒生,然而却不甘做一个皓首穷经而缺乏能力的儒生,他对儒生拘泥守常的生活尤其鄙视。

他倾慕的是古代侠士们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生活态度和他们所奉行的游侠精神,所以他说:“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他敢于蔑视封建秩序和礼教,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嘲鲁儒,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

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逸、洒脱不羁的特点。

我把李白诗歌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五、李白诗歌具有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每每和学生讲到李白的诗歌,都不约而同都记起的是《静夜诗》、《赠汪伦》、《行路难》等诗歌。

如果要同学们介绍下李白,都会同声响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诗仙”。

今天,在和同学上课讲到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要掌握这篇文章就不得不讲到李白的身世和此诗歌的背景材料,以及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浪漫注意特点,李白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因此,在课堂上我首先叫同学们写与李白有关的词或叫同学们画自己印象中李白的画像。

看着眼前学。

生们对李白的了解,我的思绪更不可收拾,于是,写下了这篇小论文,我也想谈谈李白及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

礼拜的诗歌美丽就一这样的一种力量征服了当时以及后世许多的读者的心。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盛唐诗则是这高峰的顶点。

从公元 712年到年,即唐玄宗初年到唐代宗初年这半个世纪,历史上称为盛唐。

这一时期诗的创作十分繁荣,杰出的诗人如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多人,都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唐朝最著名的诗人,其创作的“白诗”,今天仍受到极大的关注,它既
古雅沉着,又不乏浪漫的情调、独特的生活观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另一个经典。

如何解读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首先来看李白的写作手法,他采用了合成、拟人、比喻、撷取等语言表现手法,使表达清晰,鲜明,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贯穿其间既有灵动空灵之气,也有灿烂多彩之景,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文字中的浪漫气息。

再来看李白的人生态度,沉浸在他艺术的文学中,一遍又一遍感受到李白的浪
漫主义。

他的主题关注的是爱情、抒发追求自由和为自己追求理想的热情,读起来气派豪迈、情怀深沉。

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行白,把战争悲惨也客观描述,却从另一个境界凝释出人生的珍贵,是激发着战士们前进勇往的精神财富。

更重要的是,李白诗歌的浪漫风格表达的是一种空灵向上的心灵之旅,无论在
哪里,即使在忧愁失意的时候,他也将会根植在他的自由梦想中,并通过他的诗歌发出智慧的呼唤,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句,他表达出绝望中的挣扎,力求超越一种平凡之行,他的作品中满溢着浪漫主义者永恒的热望。

总而言之,解读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主要体现在诗歌中写作手法的独特性,以及其对人生、自由梦想的不灭深情,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提示,可以为当下的生活娱乐提供新的思考。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

李白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下面我就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李白诗歌的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诗人,隐居读书、漫游山水、追求功名、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细致客观的描绘,而是经常通过简练的语言来作直捷爽快的抒发,他的诗不是回旋掩抑,而是喷薄而出,奔腾直泻。

李白诗歌的强烈主观抒情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中,在那些描写祖国山川的篇章中,同样跃动着胸襟远大、性格傲岸的诗人自我。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

他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特色与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相关联,丰富奇特的想象,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摘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

清新自然是李白诗的重要风格,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他生活在“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

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

而在他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

本文就是试图通过他的这首名作来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及其成因。

该诗题又作《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唐都长安受权贵们的排挤,被放出京。

次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越中,行前以此诗书赠友人。

全诗托以梦幻,设以虚境,用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奇特想象,寄以情怀,向山东诸公申明心迹;通过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

关键词:浪漫主义特色(强烈、奇诡、跳跃、逸宕)成因正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以其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诗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他却在求仙访道的途中,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

而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以高歌祖国名山大河的神奇与秀丽、险伟与阳刚为主,配以作者奇特的想象与感受,融入更多的美学象征成分,创造出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作传统的新天地,从而影响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那么,如何来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着手:一、李白诗歌概述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

在他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张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维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而无所拘束。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还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创造出特异惊人的艺术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加之他那生动、明净、华美而自然清新的语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纵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

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

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

《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

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国的爱国精神。

《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

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

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

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

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

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加之他那生动、明净、华美而自然清新的语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在李白众多的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首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突出。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这首诗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写景处意境鲜明且富有变化,议论时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事权贵的坚定决心。

诗歌中有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张扬的意境,这些都要细加体会。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那么,我就从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吧!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形成以及表现在其中的浪漫主义特色(一)诗歌的创作和形成过程在唐玄宗天宝四年,李白由于遭到宧官高力士等人的谗害而被迫离开长安官廷。

当时,权贵的谗毁、玄宗的疏远激起了李白内心的极度苦闷和矛盾,也因此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唐王朝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官场的复杂以及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他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三年的供奉翰林生涯没能实现他“济苍生”、“安黎元”的夙愿,这是他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他曾一度消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以此表示对现实的愤懑。

那年,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留别友人时,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本诗即行前与友人们表白自已蔑视权贵的愤激心情而作的。

而诗题中的天姥,是指令浙江天台的天姥山,李白在诗中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把天姥山的瑰丽神奇虚写了出来。

诗中首先写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渺茫难找来衬托天姥山的“云霞明灭或可”景致优美及容易寻找。

然后再极言天姥山高得与天相连,运用夸张的笔调写天姥山的冈峦在天空中横贯。

至于描绘天姥山的气势,李白以五岳被它超出,赤城为其掩蔽来衬托出天姥山的不凡气势。

另外,李白又以高四万人千丈的天台和天姥山相比,指出天台对比起天姥颢得矮小,以致像要倾倒在它的东南面,由此天姥山之高便不言而喻了。

然后李白笔锋一转,写自己做梦到吴越去,并游经谢灵运从前往宿的地方,并且描绘了天色突然转暗,雷电交加中仙人洞府的石门,訇然开了。

仙人洞中有一座金银筑成的台,而仙人们乘风一个个降下来,并且密如乱麻。

由于突如其来的看到这些景象,诗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而亦因此而惊醒起来。

当李白醒后回味刚才的情景时,使他悟得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如流水般一去不回。

从而再深一层指出自己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自己活得不开心。

当李白醒后回味刚才的情景时,使他悟得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如流水般一去不回。

从而再深一层指出自己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自己活得不开心。

(二)具体的浪漫主义特色在诗中的体现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1.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主要采用了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开头先以传说导入,是虚写,然后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天姥山,是实写,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的神奇伟壮,暗含赞美和向往之情。

中间梦境的描写全用幻笔来写游景与游仙,或超然自得、飘逸洒脱,或瑰丽神奇、变幻多姿,幻化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梦游图。

游景采用叙述游踪与景物描写并用的手法,从梦入吴越到飞度镜湖,从至剡溪到攀登天姥山,一路写来,景物也随之变换,同时又有联想,联想到谢公当年著屐登山。

尤其是登山所见的景物描写,写得极其别致。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仅仅十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一个曙光初照的景象,而且视听并用,声色俱佳。

随后的景物描写:千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林慄颠惊、云清水淡,更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游仙的描写更是奇诡怪异,气象万千。

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洞天门开,“洞天福地”的仙界景象随之展现:青冥浩荡、日月照耀、霓衣风马、虎鼓瑟而鸾回车、云君仙人纷纷而出。

惊心动魄的场景和光彩缤纷的仙境,幻象叠出,想象神奇。

结尾是醒后言志抒情,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失落感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不自由的愤恨。

整首诗又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熔铸为一体,把心灵情志的“真”与艺术表现的“幻”妙融为一境。

2.诗歌以梦游留别为题,兼及游仙。

其实整首诗对梦境和仙境的描写,也是与现实的比衬。

诗歌构思奇特而有致,由现实导入梦境,由梦境又回到现实,而以梦境的描写为主。

所以显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场景的变换、意蕴的不同,又使结构层次波澜起伏,诗情意绪也随之波动。

诗歌的手法以想象为主,但也变化多端,叙述、描写、对比、夸张、议论、抒情,无所不用,使诗歌的手法显得新奇多变而富于表现力。

诗歌意境雄奇而伟壮,形象缤纷而奇幻,句式参差错落,自由而流畅。

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能。

三、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行成的原因(一)浪漫主义诗作形成的社会因素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昌盛,这种环境下形成了李白豪迈的性格、炽热的情感、敏锐的政治追求,这些条件奠定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