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工艺更改管理办法

【密级:内部公开】编号:xx/xx-15-2015

图纸/工艺更改管理办法

版本:B/0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__

持有部门:_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 2015年02月28日实施日期:2015年03月01日

xxxxxxxxxx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了确保设计图纸与工艺的一致、协调、正确,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实现规范化生产,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计图纸、工艺的更改控制和管理

3术语

4职责

4.1技术员负责产品图纸的更改与修订;

4.2工艺员负责产品工艺的更改与修订、跟踪更改工艺的实施;

4.3技术经理负责审核图纸、工艺的更改或修订;

4.4总工程师负责批准;

4.5质量部负责监控更改图纸的执行;

4.6生产部负责按照图纸、工艺更改实施,对更改前的产品采取措施,防止混淆;

4.7 仓库对已入库更改前的产品和更改后的产品进行标识,防止错发。

5 程序

5.1更改原则

5.1.1图纸/工艺文件的更改,应按经审批的《图纸、工艺更改通知单》进行更改。

5.1.2更改流程(见附件一:图纸、工艺更改流程图)

1)由技术人员按照《图纸、工艺更改通知单》更改的内容逐项填写,不涉及的项,不用填写。

2)更改通知单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和审批,其程序应与被更改文件的评审和审批程序相同。

3)按更改通知单更改相关的工艺文件,并按相关规定填写其更改区。

4)试制阶段的工艺文件,有明显错误而妨碍正常生产时,由执行部门提出《更改申请单》,并作好记录,应及时提交技术部做好更改手续。

5.1.3 图纸/工艺文件的更改,不应降低产品质量,不应违背有关标准和规定。更改后的文件应正确、完整、

统一、清晰。

5.1.4 更改通知单下达后,需更改的文件应在实施前更改完毕。

5.1.5 更改通知单应编号,其原件或复制件应存档备查。

5.2更改方法 5.2.1更改方式

本标准规定的更改方式主要包括划改、增页、减页、换页、换版五种更改方式。 5.2.2划改 5.2.2.1更改标记

更改标记用带圈的小写拉丁字母或带圈的小写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a 、○b ,但字母i 、l 、o 不宜使用。表达形式如下:

同次更改,所有更改处的更改标记均应相同,如第一次更改用○a ,第二次更改用○b ,依次类推;同一份工艺文件中更改标记的表达形式应相同。

5.2.2.2 同一张工艺文件中的更改标记应顺次编排,不应出现跳空字母(i 、l 、o 除外)或数字。

5.2.2.3更改标记及更改内容应填写在更改部位附近。当更改部位附近空间有限时,可用指引线(细实线)将

更改标记及更改内容引至更改部位,如图2所示。 5.2.2.4 被更改文件中的更改标记应与更改通知单中的规定一致。 5.2.3文字和数字的更改

将需更改的文字或数字用细实线划去,被划去的部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内容,然后填写更改后的内容,同时注出更改标记。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5.2.4视图及图形符号的更改

在需要更改的视图或图形符号上用细实线画一“╳”,以表示该视图或图形符号被取消。被 划部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内容,一般在其附近空白处画上新改的视图或图形符号,同

时注出更改标记。其更改方式如下:

a ) 简单更改:图样进行简单更改时,可直接在视图上更改。如图3所示一轴类零件的移出剖视图被取消,

图4所示一板类零件图形及尺寸的更改。

图3

5.2.5填写更改区

在被更改文件的更改区内填写本次更改所用的更改标记、更改处数、更改次数、日期和更改人签字。 5.3增页、减页 5.3.1基本要求

工艺文件增页、减页时,原工艺文件编号保持不变。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可只更改首页的总页数,其它各页的总页数不变。 5.3.2增页的更改

5.3.2.1在工艺、图纸封面上填写增加的件号,确保封面与增加件号一致 5.3.2.2

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内容栏内填写“增加xxx 件号”字样。 5.3.3减页的更改

5.3.3.1在工艺、图纸封面上用细实线划掉所要删减的件号,确保封面与删减件号一致 5.3.3.2 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内容栏内填写“取消xxx 件号”字样。

5.3.3.3 被减页可从整份文件中抽出另存。也可保留被减页,但应在被减页上作醒目的失效标记。 5.4 换页

5.4.1在工艺、图纸封面上用细实线划掉所要更换的件号并填写新件号,确保封面与新件号一致 5.4.2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内容栏内填写“更换xxx 件号为xxx 件号”字样。 5.4.4 换下的页应保留备查,同时在其上作醒目的失效标记。 5.5 换版

5.5.1 在下列情况下,工艺文件应换版:

a) 经多次更改,文件或底图(卡)已模糊不清;

b) 虽初次更改,但牵涉到多种更改方式,操作复杂;

c)一次更改的内容较多,按其它的更改方式更改后文件会不清晰;

d)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工艺技术文件

d)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下,电子版工艺文件的更改。

5.5.2 工艺文件换版,其文件编号保持不变。

5.5.3换版后,旧版工艺文件应收回留存,并在醒目位置做失效标记。同时,原底图(卡)作失效标记,存档

备查。

5.5.4图纸作废,工艺人员必须先将原图纸收回,并盖“作废”章,标明作废日期,重新绘制图纸并经批准为

有效图纸后方可发放。

6 《图纸、工艺更改通知单》更改内容填写及更改后执行要求

6.1变更原因,在对应项目中打“√”;

6.2生产部负责在生产中对图纸/工艺更改前产品和更改后产品的处置,采取措施分清产品,防止混淆;

6.3仓库检查分清更改前和更改后的产品,进行明显标识,防止发货时出现混淆现象;

6.4更改通知单统一在技术部存档。

7 相关文件

8 相关记录

图纸、工艺更改通知单

生产计划

xxxxxxxxx有限公司编号xx/xx-15-2015

图纸/工艺更改流程图版本/修订状态A/0

页次4/5

流程图责任部门说明表单/文件

客服部

生产部

技术部

技术部

技术部

技术部经理

技术部

技术部

客服部根据客户要求,提出更改

生产部根据生产要求提出更改

技术部根据工艺要求提出更改

技术部评审图纸/工艺更改要求

按照5.1.2条款执行

技术部经理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按照5.2、5.3、5.4、5.5实施

更改

在图纸或工艺文件

由技术部派专人统一更改

更改后的图纸存档与现场使用

的应保持一致,防止图纸、工艺

非预期使用

图纸/工艺更

改申请表

图纸/工艺更改

通知单

图纸

工艺文件

图纸存档记录

受控发放

技术文件存档标识

图纸/工艺更改要求

评审更改要求

填写更改申请

审核批准

实施更改

受控发放

文件更改记录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 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 4.2.2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保证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 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 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年后,生产工艺运行稳定,修订临时工艺卡片,形成正式的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的审批、生效程序等同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必须有时间限制,过期自动作废。 5.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 5.2.1 下列情况应对工艺指标进行变更、调整: 1)未达到4.4要求的; 2)装置技术改造要求; 3)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 4)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工艺文件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明确技术类工艺文件的定义,规范技术类工艺文件的种类、编制、审批、编号、发放、更改及保管,以及在领取、使用、归还过程中,为防止发放错误、车间误用、滥用或使用过期作废的工艺文件,特制定本工艺文件管理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技术类工艺文件的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技术类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更改、发放、保管及发放工艺文件的 回收、作废和销毁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制造产品,确保准确无误; 3.3 品质部负责按照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制定相关的检验文件,监督产品制造与工艺 文件要求是否一致; 3.4 各部门、车间同时负责其部门、车间工艺文件的有效保管及作废工艺文件的及时有效回 收工作; 4. 管理规定 4.1 常用工艺文件的种类 技术类图纸、作业指导书、作业工艺卡、标准产能、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技术文件。4.1.1技术类图纸: 4.1.1.1采购规范:用于指导采购物料、零配件及检验相关物料、零配件; 4.1.1.2产品图:用于制做维修模具、检验测量产品、客户确认; 4.1.1.3成品图:用于指导生产过程的制做及控制、检验;用于指导生产、包装、标识的技术类图纸; 4.1.1.4设备配件、易损件图:冲床、拉伸机床、点焊机; 4.1.1.5模具结构图:模具结构、模具易损件图; 4.1.1.6工装治具图:测试治具、装配治具等图; 4.1.1.7其它类图:临时使用绘制的其它图纸; 4.1.1.8工艺流程图: 某种产品(零件)按其生产加工工序流程而编制的示意图; 4.1.2作业指导书:指导各生产工序作业员正确规范生产操作的技术性文件 4.1.2.1冲压作业指导书: 4.1.2.2拉伸作业指导书: 4.1.2.3点焊作业指导书:; 4.1.2.4装配作业指导书: 4.1.2.5氩弧焊作业指导书:; 4.1.2.6攻丝机作业指导书: 4.1.2.7测试包装类作业指导书: 4.1.2.8临时作业指导书: 临时编制、临时使用的作业指导书;

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编 制:时新浩 审 核:龙连廷 批 准:牛延军 2009-09-18发布 2009-09-18实施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技术部 发布 Q/GL-SC -403-2009 QB 企 业 标 准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工艺卡片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生产工艺卡片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术语和定义 无 4管理职责 4.1生产技术部是生产工艺卡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编制的组织、审查和管理,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公司级指标的审查和考核。 4.2化验检测中心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原材料、产品质量指标的分析。 4.3设备工程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生产设备运行指标数据的审查和考核。 4.4HSE管理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环保指标的审查和考核。 4.5生产单位负责公司级和分厂级的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和执行,负责分厂级工艺卡片的管理工作。

5管理程序和方法 5.1生产工艺卡片的总体要求 5.1.1生产工艺卡片是生产过程控制的依据。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或违反工艺卡片进行操作。 5.1.2生产工艺卡片实行公司、生产单位二级管理。 5.1.2.1公司级工艺卡片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设备工程部、化验检测中心、HSE管理部等部门,对原材料质量指标、主要操作条件(关键参数控制指标)、公用工程指标和环保指标进行管理。 5.1.2.2分厂级工艺卡片由分厂(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单位进行管理。 5.2生产工艺卡片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工艺卡片由封面、会签表、前言、目录和正文(表格形式)组成。封面、会签表、前言、目录具体格式见附件《工艺卡片模板》。 5.3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 5.3.1制定生产工艺卡片时,要依据装置设计资料、安全规范、原料性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方案和质量要求、生产技术台帐等,并参考国内外同类型装置编写。 5.3.2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要求如下: 5.3.2.1原辅材料质量指标。此项内容分为原料和辅助材料两项。各分厂(车间)根据本单位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辅材料逐项填写,其中原料一项在两级工艺卡片中均列为重点进行详细填写;辅助材料在公司级工艺卡片中可以选择

常见钣金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及表面处理

常见钣金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及表面处理钣金加工是钣金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也是钣金制品成形的重要工序。它既包括传统的切割2下料、冲裁加工、弯压成形等方法及工艺参数,又包括各种冷冲压模具结构及工艺参数、各种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还包括新冲压技术及新工艺。 常见钣金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及表面处理 钣金加工是钣金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也是钣金制品成形的重要工序。它既包括传统的切割下料、冲裁加工、弯压成形等方法及工艺参数,又包括各种冷冲压模具结构及工艺参数、各种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还包括新冲压技术及新工艺。 一、材料的选用 钣金加工一般用到的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板(SHCC)、镀锌板(SECC、SGCC),铜(CU)黄铜、紫铜、铍铜,铝板(6061、6063、硬铝等),铝型材,不锈钢(镜面、拉丝面、雾面),根据产品作用不同,选用材料不同,一般需从产品其用途及成本上来考虑。1.冷轧板SPCC,主要用电镀和烤漆件,成本低,易成型,材料厚度≤3.2mm。 2.热轧板SHCC,材料T≥3.0mm ,也是用电镀,烤漆件,成本低,但难成型,主要用平板件。 3.镀锌板SECC、SGCC。SECC电解板分N料、P料,N料主要不作表面处理,成本高, P料用于喷涂件。 4.铜;主要用导电作用料件,其表面处理是镀镍、镀铬,或不作处理,成本高。 5.铝板;一般用表面铬酸盐(J11-A),氧化(导电氧化,化学氧化),成本高,有镀银,镀镍。6.铝型材;截面结构复杂的料件,大量用于各种插箱中。表面处理同铝板。 7.不锈钢;主要用不作任何表面处理,、成本高。 二、图面审核 要编写零件的工艺流程,首先要知道零件图的各种技术要求;则图面审核是对零件工艺流程编写的最重要环节。 1.检查图面是否齐全。 2.图面视图关系,标注是否清楚,齐全,标注尺寸单位。 3.装配关系,装配要求重点尺寸。 4.新旧版图面区别。 5.外文图的翻译。 6.表处代号转换。 7.图面问题反馈与处埋。 8.材料 9.品质要求与工艺要求 10.正式发行图面,须加盖品质控制章。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临海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WD-JS-12-01 1目的 为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强公司技术文件的保密性和有效性,确保生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版本,特制订此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图纸、工艺、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全公司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更改,资料员负责技术文件的复制、发放和 归档管理。 3.2各相关车间(部门)负责本车间(部门)所使用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4 定义 本制度所述的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图、毛坯图、工装图、检具图,试制流程图、工艺规程、检验卡片、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文件资料等。 5 管理程序 5.1 试制阶段图纸文件的管理 5.1.1 试制阶段图纸文件底图由技质部项目负责人掌管,以便随时修改和指导试制工作。5.1.2 产品试制结束,且产品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经评审通过后,由技质部项目负责人 将所有文件资料整理完毕后,于7日内移交技术资料室归档。技术文件资料员同时 下发生产用图。各车间(部门)在收到生产用图时,必须将试制用图收齐送交技术文件资料员,由技术文件资料员统一将试制用图销毁。 5.2 生产阶段图纸文件的管理 5.2.1 图面污损,需要更换新图时,由各车间主任填写“文件增发/复制申请单”连同污损 图纸一起到资料室申请换发。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由技术文件资料员负责复印和发放。如在申请复印图纸时,没有递交污损图纸,技术文件资料员不予复印。 5.2.2 如图纸文件丢失,由车间主任填写“文件增发/复印申请单”,写明原因和责任人,每 丢失一张扣款5元上缴财务,经主管副总签字批准后,由技术文件资料员负责复印和。 5.2.3 如需新增图纸文件时,由车间主任填写“文件增发/复印申请单”,写明新增的原因, 经主管副总签字批准后,由技术文件资料员负责复印和发放。 5.2.4 外协加工需要图纸时,由外协人员填写填写“文件增发/复制申请单”,经采购主管签 字后到技术资料室申请复印。外协加工的图纸,须加盖“外协”章。 5.2.5 “文件增发/复制申请单”由技术文件资料员统一保管,保存期一年后销毁。 5.2.6 技术资料室必须建立图纸文件收发台帐,领用人必须签字后才能发放,以便核对和 文件更改后回收。 5.3 技术文件的更改管理 5.3.1 技术文件更改权限属技术部。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更改技术文件权力。 5.3.2 技术文件更改采用划改(不允许用修正液涂改),将需要更改的部分用细实线 划掉(被划掉部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情况),然后标注上新的尺寸/文字等, 在靠近更改部位写上更改标记(用加圈的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并在更改栏中填写上 相关的内容。更改时,须用黑色墨水笔更改,不允许用其它笔更改。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XXXXXXXX有限公司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保证工艺文件受控,正确指导产品制作和生产组织,出合格产品。 1、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工艺部编制的所有工艺文件及公司小件产品图纸的管理,包括外来文件的接收、编制、审核、发放、修改、回收等。 2、技术文件接收流程 收文台账上须记录收文时间、发放部门、发放文件编号及名称、页数、接收人签字。2.1 接收产品研发部技术文件,接收人核对后,在产品研发部发文本上签字,不再另行登记收文台账。 2.2 接收技术协议及产品标准,登录技术协议台账及产品标准台账,不再另行登记收文台账。 3、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3.1临时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试制用图、小批量试制用图,需及时编制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 大件产品的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的有效期按照产品部的试制计划执行,试制计划结束,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自动作废。 临时工艺由工艺员根据图纸编制,编制人员负责将打印的纸质临时工艺卡正确粘贴到对应的白图左上角,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校对栏和审核栏手签(姓名、日期)有效。 3.2 正式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小批量生产用图,需要编制正式工艺、正式工艺路线。正式工艺由工艺员根据试制情况,在临时工艺的基础上编制,编制人员负责打印纸质正式工艺卡,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校对栏和审核栏必须每页手签(姓名、日期),批准栏只需在正式工艺封面手签(姓名),加盖工艺部章、受控章及分发号有效。正式工艺路线下发电子版,由工艺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批准,加盖部门电子章及受控章有效。 3.3 工装图纸编审批流程 工装用图由工艺员设计,临时工艺随图纸编制,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校对栏和审核栏手签(姓名、日期)有效。 3.4 材料定额 自制零件的材料定额由工艺员计算,采用电子版,无需审批。

公司技术文件及资料管理制度

公司技术文件及资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公司技术文件及资料管理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充分发挥技术文件及资料在公司发展和调整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部门服务。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技术文件及资料是指各部门在经营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第三条把技术文件及资料工作纳入公司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中。建立资料库保证其技术文件材料的积累,达到收集齐全、整理系统,并按制度及时归档。以保证全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资料库集中统一管理全公司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工作,达到全公司技术文件及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第五条每个品牌、每个型号、每台设备技术项目完成或告一段落后,都要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要及时移交资料库归档。

第六条各部门或工作人员在移交技术文件资料时,交接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归档备查。凡不符合组卷要求或技术文件资料不全的,管理人员应协助当事人整理齐全入库归档。 第七条凡需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纸按规格绘制,电子文件齐全。严禁用笔和复写纸圈划,修改和删除电子文件。 第八条凡外来、外购回公司的图纸资料,随仪器、设备的图纸、使用说明书、电气线路图等在前,必须通知资料管理人员参加清点,如数归档。 第三章资料室的任务和管理人员的职责 第十条资料室的任务: 一、集中、统一、科学地管理好技术文件资料,维护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系统、准确和安全,并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 二、协助各部门和有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文件资料的正确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三、负责设备档案资料(设备图纸、使用说明书、机械或电器原理图、验收文件等)的保管、借阅与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技术文件资料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认真贯彻公司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科学地管理全公司技术文件资料,承办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接收、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复制、借阅、发放、鉴

冲压工艺流程冲压件加工工艺过程

冲压工艺流程冲压件加工 工艺过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冲压工艺流程_冲压件加工工艺过程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冲压加工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冲压件加工流程: 1.根据材质、产品结构等确定变形补偿量。 2.根据补偿量设计模具冲压出成品或半成品。 3.加工半成品至成品。 4.不良现象包括裂纹、起皱、拉伤、厚度不均、不成型等。 攻牙及螺纹加工: 1.内螺纹先钻底孔直径及深度(底孔尺寸根据螺纹规格确定尺寸);外螺纹先加工外圆至螺纹大径尺寸(根据螺纹规格确定尺寸)。 2.加工螺纹:内螺纹用相应等级的丝锥攻丝;外螺纹用螺纹刀车削或板牙套丝即可。 3.不良现象包括丝乱扣、尺寸不统一、螺纹规检验不合格等。 附:材料主要根据使用要求选用铜、铝、低碳钢等变形抗力低、塑性好、延展性好的金属或非金属。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冲压件主要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借助压力机的压力,通过冲压模具成形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冲压件是在材料消耗不大的前提下,经冲压制造出来的,其零件重量轻、刚度好,并且板料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使冲压件强度有所提高。 ⑵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模件尺寸均匀一致,有较好的互换性。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即可满足一般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⑶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表面不受破坏,故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外观光滑美观,这为表面喷漆、电镀、磷化及其他表面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冲压件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冲压。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环球的钢材中,有50~60%是板材制成的,此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榨成的成品。汽车的车身、散热器片,汽锅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但凡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办公呆板、保管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冲压是高效的临蓐举措,采取复合模,异常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技术操作,完成材料的自动生成。生成速度快,休息时间长,临蓐成本低,集体每分钟可临蓐数百件,受到许多加工厂的喜爱。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斗劲,存在薄、匀、轻、强的特性。冲压可制出此熟手径难于制造的带有增强筋、肋、盘曲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驳回粗糙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精度高、规格一

工艺部工作管理制度

工艺部工作管理制度 起草部门: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标示: 修订状态修改码修改理由/内容修改/日期批准/日期B-0 B-0

1.0 目的 为了构建工艺部高效的日常工作执行及反馈机制,提高部门工作执行能力,形成良好的沟通反馈体系,切实顺利开展部门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部所有人员的工作管理及推行活动。 3.0工作职责 3.1工艺部经理: 3.1.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发展计划,制定年度产品保障及工艺优化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1.2依据年度计划分解及工作运行状况制定月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1.3工艺部人员日常工作纪律,工作态度,执行效率的管理; 3.1.4工艺文件及处理方案正确性、合理性的评估及验审; 3.1.5对工艺规程、工装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作业效率; 3.1.6依年度/月度培训计划组织工艺部人员进行相关工艺知识培训,提高综合技能; 3.1.7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 3.1.8负责公司产品各工序的工价评估与审核。 3.2工艺工程师: 3.2.1协助制定部门的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并跟进实施情况; 3.2.2负责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表等工艺文件的编制与落实; 3.2.3负责重大异常立项整改,项目推进及最终结案; 3.2.4参与新产品的工艺评审,工序排布和工装夹具设计制造; 3.2.5协助部门经理结合生产问题及成本因素,进行产品工艺改良与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3.2.6处理生产工艺问题,对重点岗位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产品稳定性; 3.2.7完成部门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事项; 3.2.8负责公司产品各工序的工价测定核算,并拟写单价表报批。 3.3现场工程师/技术员: 3.3.1负责处理生产车间发生的工艺异常问题; 3.3.2对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与技能培训; 3.3.3对作业现场进行工艺纪律检查与监督; 3.3.4生产线重大工艺问题的跟进处理及向部门经理反馈;

机械加工工艺标准流程过程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详解 1.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之一,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1.1 机械加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依据工艺学原理和工艺试验,经过生产验证而确定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它是获得合格产品的技术保证,是指导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文件。正因为这样,在生产中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否则常常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生产率显著降低,甚至造成废品。但是,工艺规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工艺人员应总结工人的革新创造,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地汲取国内外的先进工艺技术,对现行工艺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必须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2)是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的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的技术依据 在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机床和其它设备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及数量、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除此以外,先进的工艺规程也起着推广和交流先进经验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指导同类产品的生产。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制定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成本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 制度

QB 企业标准 Q/GL-SC -403-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编制:时新浩 审核:龙连廷 批准:牛延军 -09-18发布 -09-18实施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技术部发布

生产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工艺卡片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生产工艺卡片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术语和定义 无 4管理职责 4.1生产技术部是生产工艺卡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编制的组织、审查和管理,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公司级指标的审查和考核。 4.2化验检测中心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原材料、产品质量指标的分析。

4.3设备工程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生产设备运行指标数据的审查和考核。 4.4HSE管理部负责生产工艺卡片中环保指标的审查和考核。4.5生产单位负责公司级和分厂级的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和执行,负责分厂级工艺卡片的管理工作。 5管理程序和方法 5.1生产工艺卡片的总体要求 5.1.1生产工艺卡片是生产过程控制的依据。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或违反工艺卡片进行操作。 5.1.2生产工艺卡片实行公司、生产单位二级管理。 5.1.2.1公司级工艺卡片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设备工程部、化验检测中心、HSE管理部等部门,对原材料质量指标、主要操作条件(关键参数控制指标)、公用工程指标和环保指标进行管理。 5.1.2.2分厂级工艺卡片由分厂(车间)工艺技术管理单位进行

管理。 5.2生产工艺卡片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工艺卡片由封面、会签表、前言、目录和正文(表格形式)组成。封面、会签表、前言、目录具体格式见附件<工艺卡片模板>。 5.3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 5.3.1制定生产工艺卡片时,要依据装置设计资料、安全规范、原料性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方案和质量要求、生产技术台帐等,并参考国内外同类型装置编写。 5.3.2生产工艺卡片的编制要求如下: 5.3.2.1原辅材料质量指标。此项内容分为原料和辅助材料两项。各分厂(车间)根据本单位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辅材料逐项填写,其中原料一项在两级工艺卡片中均列为重点进行详细填写;辅助材料在公司级工艺卡片中能够选择重点(对生产运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辅材)进行填写,在分厂级工艺卡片中要逐项详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管理规定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管理 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XXXXXXXX有限公司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保证工艺文件受控,正确指导产品制作和生产组织,出合格产品。 1、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工艺部编制的所有工艺文件及公司小件产品图纸的管理,包括外来文件的接收、编制、审核、发放、修改、回收等。 2、技术文件接收流程 收文台账上须记录收文时间、发放部门、发放文件编号及名称、页数、接收人签字。 2.1 接收产品研发部技术文件,接收人核对后,在产品研发部发文本上签字,不再另行登记收文台账。 2.2 接收技术协议及产品标准,登录技术协议台账及产品标准台账,不再另行登记收文台账。 3、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3.1临时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试制用图、小批量试制用图,需及时编制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 大件产品的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的有效期按照产品部的试制计划执行,试制计划结束,临时工艺、临时工艺路线自动作废。 临时工艺由工艺员根据图纸编制,编制人员负责将打印的纸质临时工艺卡正确粘贴到对应的白图左上角,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校对栏和审核栏手签(姓名、日期)有效。 3.2 正式工艺文件编审批流程

小批量生产用图,需要编制正式工艺、正式工艺路线。正式工艺由工艺员根据试制情况,在临时工艺的基础上编制,编制人员负责打印纸质正式工艺卡,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校对栏和审核栏必须每页手签(姓名、日期),批准栏只需在正式工艺封面手签(姓名),加盖工艺部章、受控章及分发号有效。正式工艺路线下发电子版,由工艺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副总批准,加盖部门电子章及受控章有效。 3.3 工装图纸编审批流程 工装用图由工艺员设计,临时工艺随图纸编制,交由其它工艺员校对,部门负责人审核,校对栏和审核栏手签(姓名、日期)有效。 3.4 材料定额 自制零件的材料定额由工艺员计算,采用电子版,无需审批。 4、工艺文件的发放流程 4.1 临时工艺文件发放流程 4.1.1 大件产品 临时工艺卡粘贴于白图上,返回产品部,同时登记发文本。 电子版临时工艺路线发放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 4.1.2小件产品 产品试制用图均为复印白图,工艺部负责根据工艺路线给相关部门发放对应的图纸,自制件临时工艺卡粘贴于白图上,随图纸发放,图纸加盖红色工艺部章有效,登记发文本。 工艺部原则上给外协、外购主管部门仅发放一份外协、外购图纸。如需要增加图纸的份数,外协、外购主管部门按《XXXXXXX有限公司产品图纸管理办

公司工艺卡片管理规定

附件2 工艺卡片管理规定 第一节管理职责 第一条公司生产运行处是工艺卡片的归口管理部门。生产运行处是生产装置工艺卡片的管理部门,机动设备处是动力、水气装置工艺卡片的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环保处是“三废”处理系统工艺卡片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一)确定工艺卡片的分级原则、编制内容、语言和格式; (二)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三)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四)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第二条相关专业(安全、运行、环保、质量、机动等)负责工艺卡片的专业审查及监督检查,其中: (一)工艺指标由运行主管部门监督执行和检查; (二)设备指标由机动主管部门监督执行和检查; (三)安全、环保及质量指标由质量安全环保主管部门监督执行和检查; 第三条车间负责工艺卡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节工艺卡片的编写 第四条工艺卡片指标来源于装置原设计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第五条工艺卡片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 页脚内容1

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分级标志、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具体格式见附表1。 第六条按照安全、环保、质量、运行、设备、动力全面受控的原则,依据指标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将工艺卡片指标分为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三级控制指标。其中: (一)公司级控制指标(在分级一栏中填公司级标志)是指直接影响到企业环保达标排放、产品出厂合格、确保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 装置关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装置公用工程系统关键指标 (二)分厂级控制指标(在分级一栏中填分厂级标志)是指影响装置经济技术水平的主要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 主要原料质量控制指标 主要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公用工程系统主要指标 主要环保指标 (三) 车间级控制指标(在分级一栏中填写车间级标志)是指“装置平稳运行控制指标”,指的是保证装置平稳运行、操作调整受控的指标。主要包括: 工艺操作平稳运行指标 设备操作平稳运行指标 页脚内容2

机械行业图纸与工艺文件的发放d

W L 青岛威龙锅炉辅机有限公司 03-07组2007版 压力容器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企业经管和技术规范 受控状态:受控本非受控本 发放编号:经管者: 2007-6-15发布2007-7-1实施 青岛威龙锅炉辅机有限公司发布

《企业规范》目录 03组经管制度 WL0311-2007 生产图纸及工艺文件晒印、发放经管制度WL0312-2007 生产计划、准备、调度经管制度 WL0313-2007 成品、半成品经管制度 WL0314-2007 档案经管制度 WL0321-2007 产品质量经管制度 WL0322-2007 产品质量分析制度 WL0323-2007 产品质量信息经管办法 WL0324-2007 产品质量统计经管办法 WL0325-2007 分包经管规定 WL0331-2007 计量器具经管制度 WL0332-2007 设备经管制度 WL0341-2007 焊工培训、考试及焊工档案经管制度 WL0342-2007 焊缝、焊工、检查钢印使用规定 04组制造检验规范

WL0411-2007 压力容器分类及受压元件划分的规定 WL0421-2007 关于产品焊接试板的规定 WL0431-2007 焊接接头编号办法 WL0433-2007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规范 WL0434-2007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验规定 WL0435-2007 无损探伤工艺守则 WL0441-2007 过程检验控制点规定 WL0442-2007 压力容器耐压实验和致密实验工艺守则 WL0443-2007产品检验通用工艺守则 05组材料规范 WL0511-2007 材料标记移植经管办法 WL0512-2007 材料保管与发放规定 WL0513-2007 焊接材料保管、烘干、发放规定 WL0514-2007压力容器用钢材及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规范 06组冷加工规范

技术文件、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

卓达新材集团 技术文件、图纸资料下发管理制度(试行) 文件编号:ZDXC- 版本:A 编制:日期:_ 审核:_日期:_ 审批:_______日期:_______主导部门:卓达新材集团/生产运营系统/计划调度中心 发布日期:2014年月日实施日期:2014年月日

1、目的: 明确技术图纸与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及标准化等内容,对技术图纸与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图纸、工艺图纸、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签署、下发、更改、归档及保密管理。 3、职责: 3.1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图纸、料单及设计文件、检验标准的设计 和下发; 3.2技术工艺管理中心负责工艺图纸、工艺文件的设计与下发; 3.3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图纸的接收、分发、保存和归档。 4、相关要求: 4.1技术文件的设计与发放 4.1.1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及图纸资料的形成应严格执行设计(编 制)、校对、审核三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的责、权、利。 4.1.2技术文件标题栏中的项目名称、编号、图纸名称、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栏中应签署齐全,签署不全的技术文件不得投放到相关部门,更不得使用。 4.1.3图纸投入使用,即投放到各使用单位(部门)之前,必须 加盖“受控文件”章,由技术中心发放到各使用单位并进行登记,技术中心负责图纸的发放。

4.1.4技术文件下发和复印转发,均需填写《技术文件、图纸资 料发放记录表》,并要求接收人签字接收; 4.1.5纸质技术文件或电子档技术文件等由技术中心收存并负责 保管。员工借阅技术文件应凭部门经理批准的借阅申请单向技质部借阅,用完后及时归还,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4.2技术文件的变更 4.2.1由于客户要求或者设计失误导致的临时性变更,责任部门 需按照《联络函下发管理制度》填写工作联络函进行更改。如需在技术文件上进行直接更改,需注明责任人和修改日期,并要保证技术资料的整体整洁。 4.2.2对于与设计有关的重大变更,如操作工艺、技术标准、配 方等,责任部门需提出修改理由及具体内容,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交于相关领导审批。 4.3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4.3.1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 据,必须加强管理,各部门应指定一名专职或者兼职资料员负责各种技术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收发、注销、归档和保密工作,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等。 4.4技术文件的保密 4.4.1技术文件除非因为工作需要,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打 印、复制,不得以电子文档等形式在网上传递或者用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拷贝出。

图纸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图纸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是公司进行物资采购,产品加工、装配、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的重要依据,为 了使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能有效地厉行节约、防止扩散,特制定图纸和技术文件管 理制度。 1.产品图纸管理制度 1)产品图纸统一由设计开发部负责发放和管理,并办理发放登记手续。 2)产品图纸除原图外,只允许复印全套图纸3份、零件明细表1份,并全部加盖“受控”章和“受 控编号”章,对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必须加盖“密级”章。 3)产品图纸发放范围和发放份数如下; a.设计开发部主管:全套图纸(复印)1份受控编号:01 b.质量检验部主管:全套图纸(复印)1份受控编号:02 c.生产设备部主管:全套图纸(复印)1份受控编号:03 d.采购供应部主管:零件明细表(复印)1份受控编号:04 e.资源环境部主管:全套图纸(原图)1份 4)图纸各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和登记造册,严禁图纸外借和扩散,特别是公司加盖“密级”章 的图纸。凡因保管管理不善,造成图纸丢失,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和给公司造成的 损失大小,予以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5)严禁使用没有加盖“受控”章的图纸,否则将根据情节轻重和经济损失的大小,予以责任人行政 处分和经济处罚。 6)图纸修改,只能由设计开发部派专人按“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进行修改,任何部门无权修改图纸。 7)图纸在使用过程中因损坏、弄脏而残缺不全、字迹不清无法继续使用的,可凭旧图纸到设计开发 部以旧换新。 8)图纸报废由设计开发部负责,因回收遗漏、销毁不彻底,造成报废的图纸仍在使用,由此造成的 经济损失,将视损失的大小,予以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2.工艺性文件管理制度 1)工艺文件统一由设计开发部负责发放和管理,并办理发放登记手续。 2)工艺文件除原件外,只允许复印2份,并全部加工盖“受控”章和“受控编号”章。 3)工艺文件发放范围和发放份数如下: a.设计开发部主管:工艺文件(复印)1份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范文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 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 4.2.2 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l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l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l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l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l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l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l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l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l 保证产品质量l 节能降耗l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 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办法

1. 2. 3.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办法 目的 明确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办法,有效开展产品工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持续提升。 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各生产厂可结合产品生产实际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职责 3.1公司技术主管领导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管理报告的批准。 3.2 技术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办法的制订,负责工艺提升项目的日常管理并组织评审,执行工艺纪律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建议。 3.3技术中心各产品开发所负责对产品图纸、零件明细表、整车使用说明书等技术 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做出判断与解释,参与工艺提升项目的评审。 3.4各生产厂技术质量科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组织、实施,负责工艺提升项目 的申报与组织。 3.5生产管理部负责审核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对生产现场 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的工艺纪律有权监督、抽查,参与工艺提升项目的评审。 3.6质量管理部负责审核检验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对生产现场执行过程检验的工艺 纪律有权监督、抽查,参与工艺提升项目的评审。 3.7运营管理部负责依据《生产现场工艺管理报告》确认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 提交公司考评委最终评审。 3.8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考核公报》兑现工艺考核。 4. 5.工作流程: 见附录A:生产现场工艺管理流程图控制要求

5.1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主要容 5.1.1技术/工艺文件的管理 a) 技术/工艺文件是指产品图纸、零件明细表、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参数对照表、样板、操作规程,以及技术/工艺通知等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 1 /19

b)c)d)e)f)g)h)作业的正式文件。 技术中心及各生产厂下发的技术/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指导现场作业。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文件,各生产厂有权不予执行。 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参照BH/QB16-03《工艺文件编制及管理规定》及BH/QB16-04《工艺文件编号方法》进行。 现场工艺员有责任对技术/工艺文件进行必要的解释,并要求现场生产作业人员按文件规定执行。 现场生产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工艺文件规操作,发生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义时,以现场技术/工艺指导为准。 现场工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时,要坚持以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及技术/工艺通知为标准,并有责任对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由各生产厂技术质量科协调修改,以使技术/工艺文件能够持续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作业。 技术/工艺通知与其他技术/工艺文件在指导现场生产作业时,一样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当对同一概念的界定发生冲突时,以最新下发的文件为准。各文件使用单位应对技术/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5.1 .2产品质量控制点管理 产品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及管理参照BH/QB16-02《产品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 5.1.3过程检验管理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