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说明在施工定额基础上编制预算定额的基本定理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依据、和步骤

(一)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1.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
即按照“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确定定额水平。
所以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工艺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完成单位分项工程基本构造要素所需的劳动时间。
预算定额的水平以施工定额水平为基础。
预算定额中包含了更多的可变因素,需要保留合理的幅度差。
预算定额是平均水平,施工定额是平均先进水平。
所以两者相比预算定额水平要相对低一些。
2.简明适用原则。
编制预算定额贯彻简明适用原则是对执行定额的可操作性便于掌握而言的。
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原则。
所谓统一性,就是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规范计价行为出发。
所谓差别性,就是在统一性基础上,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根据本部门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部门和地区性定额、补充性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预算定额编制依据(1)现行劳动定额和施工定额;(2)现行设计规范乙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3)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及有关标准图;(4)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等;(5)有关科学实验、技术测定的统计、经验资料;(6)现行的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及有关文件规定等。
(三)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1、准备工作阶段;(1)拟定编制方案。
(2)调抽人员根据专业需要划分编制小组和综合组。
2、收集资料阶段;(1)普遍收集资料;(2)专题座谈会;(3)收集现行规定、规范和政策法规资料;(4)收集定额管理部门积累的资料;(5)专项查定及实验。
3、定额编制阶段;(1)确定编制细则;(2)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3)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的计算、复核和测算。
4、定额报批阶段;(1)审核定稿;(2)预算定额水平测算。
5、修改定稿、整理资料阶段。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总结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总结工程建设定额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环节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对工程量、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测算和预算,得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工程建设标准。
工程建设定额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工程建设定额的原理与实务进行总结。
一、工程建设定额的原理:1.统筹兼顾原则:工程建设定额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多个因素,确保各项因素的协调与平衡。
2.分项计算原则:工程建设定额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特点,将工程量按照不同的分项进行计算,确保每个分项的工程量和造价都能得到准确的计算和预算。
3.现行标准原则:工程建设定额的制定应参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预测和调整原则:工程建设定额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调整,确保定额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实务:1.定额的编制:工程建设定额的编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测算和预算,确保定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额的应用:工程建设定额的应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结合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造价的预算,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3.定额的调整:工程建设定额的调整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工程量的变化和工程造价的波动,进行定额的预测和调整,确保定额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4.定额的监督:工程建设定额的监督应由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确保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定额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定额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统筹兼顾、分项计算、现行标准和预测调整等原则的应用,可以确保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通过定额的编制、应用、调整和监督等实务的操作,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并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预算定额的编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补充程序
补充预算定额需要经过调研、分析、编制等 程序,确保补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预算定额的废止
废止条件
当预算定额不再适用或存在重大缺陷时,需要废止该预算定额。
废止程序
废止预算定额需要经过评估、审核、批准等程序,确保废止的合理 性和科学性。
废止影响
废止预算定额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项目投资、编 制施工图预算、衡量工程设计方案经 济合理性和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 依据。
预算定额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 标等。
按专业性质分类
分为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
按主编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
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和企业定额等。
市场调查数据
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收集相 关价格、成本等信息,作为预 算定额编制的重要参考。
企业内部数据
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历史成 本记录等可以作为预算定额编
制的重要依据。
03
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经验估计法
总结词
基于经验进行估计
详细描述
经验估计法是一种基于历史经验和专家判断的预算定额编制方法。它根据以往 类似项目的实际数据和专家对当前项目的预测,对各项资源的需求量进行估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限于经验和数据的准确性。
ABCD
内部审查
组织内部团队对初稿进行再次审查,确保内容符 合编制目标、依据充分、逻辑严密。
发布实施
将终稿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发布实施,确保预算 定额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05
预算定额的动态管理
8.预算定额的编制(第二版)——【工程建设定额实务】

模块五教学单元1 预算定额的编制 四、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
1. 确定和控制建安工程造价的基础
4. 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2. 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的依据 5. 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基础
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6. 编制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基础
(1)底宽0.8m以内占50%,1.5m以内占40%, 3m以内占10%。
(2)底宽3m以内单面抛土按50%。 (3)人工幅度差按15%计。 则每1m3挖土人工定额为:
模块五教学单元1 预算定额的编制
预算定额人材机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主要材料
材料消耗量指标
辅助材料 周转材料 其他材料
模块五教学单元1 预算定额的编制
0.170 0.050
0.110 -
3-68
硅酸盐砌 块墙
1599
306.80 1285.08
7.15
11.800
8.800 0.260 0.930 0.600 4.500
0.160 -
模块五教学单元1 预算定额的编制
从表中可知每10m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项目,定额编号为3-67。 人工费=10.400×26.00=270.40(元) 材料费
(3)砌筑10m3毛石砌体需200L砂浆搅拌机5.5台班,机械幅 度差为15%。
模块五教学单元1 预算定额的编制
• 试计算: • (1)砌筑每1m3毛石护坡工程的人工时间定额 和产量定额。 • (2)假设当人工日工资标准为22元/工日,毛石 单价为58元/m3;M5.0水泥砂浆单价为121.76元 /m3;水单价为1.80元/m3;其它材料费为毛石、 水泥砂浆和水费用的2%。200L砂浆搅拌机台班费 为45.5元/台班。试确定每10m3砌体的单价。 • (3)若毛石护坡砌筑砂浆设计变更为M10水泥 砂浆, 该砂浆现行单价143.75元/m3, 定额消耗量 不变,每10m3砌体的单价又为多少?
02 工程定额原理

抹灰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 12×26×12=3744(㎡)
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
1、概念
是指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 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 规格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 、电、动力等资源(统称为材料)的数量标 准。 主要材料
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 小的材料 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 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如模板,脚手架等 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 计算的次要材料
第二章 工程定额原理
《土木工程造价》
2.1 2.2 2.3 3
概述 施工定额编制原理
预算定额编制原理
概算定额编制原理
2.4 4
2.1 概述
2.1.1 工程定额的含义及其历史沿革 定义
• 工程定额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工程施工
中的标准和尺度,为建设工程造价计价 和管理中各类定额的总称,包含许多种 类定额。
选用多份设计图纸,进行测算取定数量。
•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人工的工日数可以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劳动定额为 基础确定;一种是以现场观测资料为基础计算。预算定额 中人工消耗量指标应包括为完成该分项工程定额单位所必 需的用工数量,即应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两部分。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是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 工。
群众性 和先进 性
相对稳 定性
2.2 施工定额编制原理
2.2.1 施工定额的概念 施工定来自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为标定对象,
表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工程或者工序所需
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由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 台班消耗定额组成,是工程定额体系中的基础性定额。
工程建设定额编制原理与方法(简洁明了)

3) 施工消耗定额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有效手段。 4) 是编制施工项目目标计划成本和项目成本核算的
重要依据,也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 进行工料分析和“核算对比”的基础。
5) 是修正投标报价水平和企业编制与补充新的施工 消耗定额的基础。
(二)施工定额的分类和组成
(二)比较类推法
• 又称典型定额法,是以精确测定好的同类型工序或产品 的定额,经过对比分析,类推出同类中相邻工序或产品 定额的方法。
• 优点:采用这种方法制定定额简单易行、工作量小。 • 缺点:往往会因对定额的时间组成分析不够,对影响因
素估计不足或所选典型定额不当而影响定额的质量。 • 适用:本法适用于制定同类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的劳动
• 优点:简便易行,工作量小,省时省力,比经验估计 法有较多的统计资料,能反映生产实际情况。采用本 法必须具备包括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经过初步整理 的完整而可靠的历史统计资料。
• 缺点:由于它是以过去的记录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对 其中存在不合理的虚假因素、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今 后的改进和发展估计不足,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
它是建设系统作为计划管理、宏观调控、确 定工程造价、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 衡量劳动生产率的尺度,是总结、分析和改进 施工方法的重要手段。
二、定额的特性
1. 定额的科学性 2. 定额的法定性 3. 定额的先进性、群众性 4. 定额的时间性
1.定额的科学性
第二章 工程建设定额编制 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定额 第三节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第四节 单位估价表 第五节 施工企业定额编制 第六节 概算定额
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及依据

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及依据摘要:预算定额用于技术数量、材料和劳力消耗的标准确定,是技术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
它不仅与建设项目的成本投入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将预算定额编制视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策略引言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建设条件下,完成给定计量单位的工程任务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财政数额标准。
我国的工程预算定额正在逐步制定,成形和完善,预算定额按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班次定额,按专业领域分为房屋建设定额、市政定额、高速公路定额、铁路定额、电力定额、节水定额定额和安装定额,石油定额、土地整理定额等。
预算定额常用于建筑公司制定建筑组织计划、编制项目材料预算、确定项目价格和评估公司内部的各种经济指标。
预算配额是最常用的配额,预算配额是建筑公司制定人员,材料和机械班次要求计划,计算完成的工程量并评估施工单位的施工结果的有效依据。
由于结构单位在某个建设项目中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人员、材料和机械,因此需要对所有相关建设相关因素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类型进行初步规划。
只有明智的计划和明智的消费才能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假设家庭比率代表了该地区社会的平均水平,如果最终消费水平低于预算定额,则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否则经济效益较低。
一、建设项目预算定额制定存在的问题1.1建设项目预算定额创建时材料成本差异问题工程总造价的核心是材料费,而建立工程材料定额是这方面的主要部分。
目前在制定材料成本预算比率的过程中,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单价估算的准确性不够,对钢铁、水泥、骨料等技术性原材料的单价波动估算不够,单价预测以单价为基础的国内建材由于行业变化和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偏离实际市场价格,使得材料成本定额的建立无效。
面向未来进入实际土建阶段后,材料采购价格明显超过以前的预算配额。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预算定额编制原则

二、简明适用原则 定额的简明与适用是统一体中的一对矛盾,如栗只强调简
明,适用性就差;如果单纯追求适用,简明性就差。因此,预 算定额应在适用的基础上力求简明。
满足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投标报价、成本核算、 编制各种计划的需求。
定额单位要考虑计算工程量的简化。 定额中的说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编制定额时少留“活口”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一、平均水平原则
平均水平是指编制预算定额时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即按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其人工、材料、机 械台班消耗量。
这就是说,在正常施工条件,以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 的技术熟练程度、平均的技术装备条件,完成单位合格建筑 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来确定预算定额的消耗量水平。这种 以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就称为平均水平 原则。
二、简明适用原则 定额的简明与适用是统一体中的一对矛盾,如栗只强
调简明,适用性就差;如果单纯追求适用,简明性就差。因此 ,预算定额应在适用的基础上力求简明。
满足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投标报价、成本核 算、编制各种计划的需求。
俗易懂。
编制定额时少留“活口”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一、平均水平原则 平均水平是指编制预算定额时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即按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其人工、材料、机 械台班消耗量。
这就是说,在正常施工条件,以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 的技术熟练程度、平均的技术装备条件,完成单位合格建筑 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来确定预算定额的消耗量水平。这种 以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就称为平均水平 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说明在施工定额基础上编制预算定额的基本定理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有社会平均水平原则、简明适用原则、坚持统一性和因地制宜原则、专家编审责任制原则、与公路建设相适应原则和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原则。
以下是详细的法则介绍。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预算定额理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按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其价值。
2、简明适用的原则,预算定额要在适用的基础上才力求简明。
3、坚持统一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利于通过定额管理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建筑安装工程价格的宏观调控。
通过统一的使工程造价具有统一的计价依据,也使考核设计和施工的经济效果具备同一尺度。
4、专家编审责任制原则,编制定额应以专家为主,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编制要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与管理知识全面、有一定政策水平的、稳定的专家队伍。
5、与公路建设相适应的原则。
6、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