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后机械并发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治疗策略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治疗策略ppt课件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 缩力减弱,心脏泵血 功能下降。
心脏破裂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失去弹性,心脏收 缩时容易发生破裂。
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使心室壁扩张、变 薄,形成室壁瘤。
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组 织可能形成血栓,导 致血管栓塞。
并发症对疾病进程的影响
心律失常
可能导致猝死或严重的心脏事件,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1
02
心力衰竭
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的活 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03
心脏破裂
可能导致患者迅速死亡,预后极差。
血栓形成
可能导致血管栓塞,引起脑、肾、脾 等重要器官的缺血性损伤。
05
04
室壁瘤
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 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0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预 防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
肝素、华法林等,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防 止血栓扩大。
β受体拮抗剂
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降低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痛。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冠 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 的血栓,恢复心肌供血。
电复律治疗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使 用电刺激使其恢复正常心律。
综合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训练方法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 稳定性。
平衡训练
如单脚站立、平衡板等,可以提高平衡能 力。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拉伸等,可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和灵活性。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参考ppt课件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参考ppt课件

2023/10/26
10
2023/10/26
心律失常
室颤的治疗首选非同步电复律(200-360J)。血流动力学 稳定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用 的药物包括①利多卡因:先给予1.0-1.5mg/kg的负荷剂量,然 后以20-50ug/kg持续静脉点滴。②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 维持量0.5-1.0mg/min,持续静脉点滴。胺碘酮不仅有较强的抗 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扩张冠状动脉,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 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也可选用索他洛尔。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行电转复。
2023/10/26
18
2023/10/26
心脏破裂
心脏游离壁破裂 室间隔破裂穿孔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游离壁破裂 临床特点 ①高龄患者多发,女性患者发生率更高,为男性患者的4-5 倍; ②高血压者更常见; ③多为初次心肌梗死,既往无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证据; ④大面积STEMI较易发生,尤其是梗死面积累及20%以上心 肌的大面积心肌梗死;
2023/10/26
22
2023/10/26
心脏游离壁破裂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心脏机械性并发症诊断的有效手段,游 离壁破裂时超声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有时可探及破裂口和分 流,并可确定心包积液程度。但病情危急的患者往往来不及进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游离壁破裂预防 ①早期成功再灌注和开放侧枝循环; ②已经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反复发生严重的胸痛,在警惕
6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AMI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 内最多见,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 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断药的广泛应用,心肌梗死后48h内室性心 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低血钾、低血镁等电解质紊乱是室性 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室游离壁破裂
梗死心室的游离壁破裂可发生在10%的院内死亡 病人中。心尖部心室壁较薄,供血终端区的坏死程度显 著,侧枝循环少,心肌收缩对无活动力并僵硬的坏死区 产生的剪切力效应,以及心肌老化心肌微结构撕裂,都 是引起破裂的局部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 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者(特别是下壁心梗时),有无杂音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能明确 诊断。 • 预后: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也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后内 乳头肌断裂,比前外侧乳头肌断裂相对多见,后者是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引起。右室乳头 肌断裂相对罕见,但可引起三尖瓣反流和右心衰竭。 • 乳头肌断裂可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因其快速剧烈的返流而致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PPT25页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PPT25页
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ppt课件
21
22
三、室间隔穿孔(破裂)
• 急性心梗患者室间隔穿孔的发生率为1%-3%,占心梗患者院内死 亡原因的5%。室间隔穿孔在前壁心梗时多见于室间隔心尖部, 下壁心梗时多见于室间隔下基底部。两种情况的发生率相似。
• 患者临床表现休克症状,同时出现新近产生全收缩期杂音,S3 及肺部罗音。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向右分流。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 诊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三科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 症
2
3
4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 总发生率:50%。 • 原因: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
• 心室内张力使无收缩的梗死心肌拉长,产生梗死区膨出,随每次 心脏收缩梗死区相对薄弱的坏死心肌和显微组织薄层隆起。随时 间延长,室壁瘤的瘤壁成为致密的纤维组织,但仍随每次心脏收 缩向外隆起,使左室心搏量有部分是无效的。。
29
30
31
32
33
栓塞
• 发生率1-6%。 • 常见于起病后1-2周,可为左心室附壁血栓所致,引起脑肾脾或
23
24
25
26
• 手术治疗仍是第一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患者死亡率接近100%。 手术前通常需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升压药及气囊泵反搏治疗以维 持动脉压和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 术后1月、1年及5年随访死亡率分别为64%、59%、47%。手术 包括穿孔修补和/或梗死心肌切除,合并二尖瓣返流者可行修补 或瓣膜置换术,以及冠脉旁路术。
10
11
12

急性心梗PPT课件

急性心梗PPT课件

确诊AMI。
近年来,国际上已将心肌酶学的异常升高为必备标准。但在 STEMI,一旦ECG有ST段上抬,就应当尽早给与再灌注治疗,
切不可因等待心肌酶学的结果确诊而延误了冠状动脉再痛治
疗。因此,临床上患者只要有典型的症状,ECG连续2个或以 上导联ST段抬高>=1mm(或压低),或新出现CLBBB,则STEMI
6
10-24
24
10-
5-10
5-14
3-4
2-4
其他检查
胸片 超声心动图 了解室壁活动(阶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功能 诊断室壁瘤/乳头肌功能不全
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象/血池扫描
AMI诊断
传统国际标准:只要符合上述持续胸痛>30分钟典型缺血症状、 ECG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的异常升高三项指标中任何两条就可
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实施直接PCI(I,B)
治疗
治疗原则
1)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 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溶 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
2)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3)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上述心脏周围特定部位“轻度不适”
2)某些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可无疼痛症状,仅有周身不 适、疲乏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如果突然出现恶心、呕 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和体征则是“非常特异” 的临床表现。
3)某些老年AMI患者可以急性左心衰、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反复晕厥,甚至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往往 伴有恶心、呕吐、满色苍白和大汗淋漓等特征性症状 和体征。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0.5小时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排除心衰
心衰不确定
心衰可能
(急性 心衰)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创伤性监测
超声心动图监测 节段性室壁运动的评估 1 室壁运动正常 2 轻中度运动减低 3 严重运动减低 4 矛盾运动 5 室壁瘤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创伤性监测
超声心动图监测 EF EF与梗死后存活率成付相关 1级(正常):EF>60% 2级(轻度收缩功能不全):EF40%~60% 3级(中度收缩功能不全): EF20%~40% 4级(重度收缩功能不全): EF<20%
急性左心衰竭紧急处理措施评价
必要的氧疗和通气支持 普通氧气吸入是需要的,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增加氧流量可显著改善预后。有研究显示,组织氧过多可能降低冠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升高血压,增加循环血管阻力
急性左心衰竭紧急处理措施评价
必要的氧疗和通气支持 通气支持 非创伤性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短期有效,对AHF有益,可显著降低有创通气的必要性 适用对象: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吸氧和药物治疗仍不能纠正时应及早应用。主要用于呼吸频率> 20次/min、能配合呼吸机通气的早期呼吸衰竭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创伤性监测
临床表现的监测 呼吸困难是加重或减轻是心力衰竭病情轻重的晴雨表,端坐呼吸与肺毛细血管压的升高具有良好相关性,敏感性近90%。 四肢皮肤的温湿度是干而暖(A)、湿而暖(B)、湿而冷(C)、干而冷(L)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创伤性监测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创伤性监测
急性左心衰竭紧急处理措施评价
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是紧急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最安全和最万能的药物,最常用于ACS所致的心力衰竭。 一般从20 μg/min开始,每次增加20 μg,剂量反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
急性左心衰竭紧急处理措施评价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PPT课件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PPT课件
•政府和行业对 技术的重视
•新技术的发明 和进展
•技术传播的速 度
•折旧和报废速 度
OT机会与威胁分析方法一:波特五力模型
行业内竞争者的均衡 程度、增长速度、固 定成本比例、本行业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 程度、退出壁垒等, 决定了一个行业内的 竞争激烈程度
购买者转而购买替代品的转移 成本;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来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来降 低消费者购买替代品的风险?
3.栓塞
Special lecture notes
其发生率约1%~3%,见于起病后1~2周,常 见的血栓有两处:一是发生在左心室心肌坏死 处,叫做附壁血栓,这种血栓脱落后进入血液 循环,可引起脑、脾、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另一个易形成血栓的部位为下肢静脉,与绝对 卧床、心功能减退有关,一旦脱落,随静脉血 流到肺,可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致猝死。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Applicable to lecture training work report】
Special lecture notes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Special lecture notes
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 坏死造成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出现心前区 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断裂多 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进行性心力衰竭,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 死亡。
W
太好 •认知率不高
•以邮局为服务终端,服务 网络覆盖面广
•可靠性与速度不及私营公 司
•私部环境不利
O •中小机构、个人的需求得 T •速递业竞争对手林立,正
不到满足,是个被忽视的
面冲突可能招致报复
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乳头肌断裂:AMI若累及乳头肌血供,则可导 9
致其断裂,常导致急性重度二尖瓣反流和急性肺水肿。
特征:
10
前外乳头肌因有前降支和回旋支共同供血,较少发生断 裂,后内乳头肌血供来自右冠状动脉,断裂发生率远高 于前外乳头肌。
症状严重程度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相关,同时症状严重程 度也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重要因素。
生命支持(ECLS)可能是必要的
(IABP、心室辅助装置、体外膜肺等)
外科手术、介入封堵。
7
8
一系列回顾性研究证实了经皮器械治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目前仅部分缺损 可实现修复。
预后 不加干预的存活率极低,但外科手术的死亡风险也较高。 有研究报道称,院内30天死亡率为43%,长期死亡率达到 65%~79%,经皮器械封堵疗法的院内30天死亡率约为32%。
①"渗出型":心包中无明显出血源,血液缓慢积聚;
②"爆裂型":具有明显的缺损,大量血液引起心包填塞。 临床症状不一,可能出现轻微至严重胸痛、猝死等。
14
处理:
15
经皮心包穿刺可明显缓解压迫和循环衰竭,但心包腔内可能会 存在凝块。
因缝合线很容易穿透脆弱的坏死心肌壁,故尽量避免直接缝合。 常用方法: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经典的梗死区切除术,并用补片 将破损处补齐,或应用补片加生物胶进行粘合修复。
预后:
16
在各种机械并发症中,FWR预后最差。SHOCK研究显 示,院内死亡率约为60%。
四、左室动脉瘤:室壁瘤
17
动脉瘤通常累及左心室,左心室运动障碍区域干扰正 常的心脏功能,引起心力衰竭症状。左室动脉瘤常表 现为ST段持续抬高、心脏扩大、左室边缘部位钙化。 术前建议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评估心肌活力,尤其是 心脏MRI、多层CTA。
18
19 左室动脉瘤较大且出现心衰症状或存在高危破裂风险、左 室血栓较大、动脉瘤引起心律失常时,建议行动脉瘤修复 术。
线性闭合和心室内补片成形术(SVR)是最常用的治疗方 法,前者只是简单的切除形成动脉瘤的疤痕组织,后者一 般同时行CABG和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两种方法均需行 胸骨切开术及心肺分流术。
24
发展到严重肺水肿和心衰的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经皮 ECLS,或考虑IABP。
乳头肌断裂程度决定着是否行外科手术。二瓣叶脱垂或连枷的完全断裂者,更适合 二尖瓣置换术,部分断裂者可行二尖瓣修复术。极高危患者可考虑边对边修复术。
11
乳头肌完全断裂。A:暴露二尖瓣的标准左房切口,箭头处 示断裂的乳头肌;B:乳头肌断裂时切除的二尖瓣前叶(星 号处)
预后
12
相关数据显示,术后院内死亡率为20%~25%,1 年、5年、10年整体生存率分别为70%~80%、 65%、30%~50%。
三、游离壁破裂:游离壁破裂(FWR)多累及左 13
心室,局部组织发生透壁性坏死,随后缺血性心室壁破裂 导致。心包腔内出血最终会导致心包填塞。
两种不同类型的FWR:
20
预后:
21
SVR后30天死亡率为5%~7%。RESTORE研究显 示,SVR后5年总生存率约为70%。
五、左室假性动脉瘤:左室假性动脉瘤是左室 22
游离壁破裂后未及时发现,或未及时干预的晚期结果。
与左室动脉瘤相比,左室假性动脉瘤在侧面及隔膜面较为常见。由于左室假 性动脉瘤进行性生长和破裂的倾向较高,故在确诊后应进行紧急外科转诊。值 得注意的是,区分真、假性动脉瘤具有一定难度,有时超声心动图不足以进行 诊断,需使用心脏CT或MRI。
VSR通常与血管完全闭塞有关,罪犯血管以左前降 支(LAD)和右冠脉后降支(RCA-PD)为主。 间隔缺损位置与罪犯血管位置有关。心尖和前部 VSR与LAD闭塞有关,后部VSR常与后降支闭塞有 关。其中,后部VSR预后更差。
疾病特点:
6
病情恶化迅速
维持基本组织灌注,降低左室充盈压和
后负荷
顽固性心源性休克:立即进行经皮体外
1
急性心梗后机械并发症
PCIAMI后机械并发症明显减少,一旦发生,死亡风险极高
分类:
2
一、心梗后室间隔穿孔(VSR): 是AMI后 3
室间隔出现破裂引起的继发性室间隔缺损,可导致左 向右分流、肺循环不稳定及双心室衰竭。
4
特征:
5
梗后数日至2周内,药物溶栓时代1-2% ;PC糙的 全收缩期杂音。
某些情况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或位置会增加传统胸骨切开术的难度,外科 医生应做好迅速进行体外分流术的准备。假性动脉瘤的修复与真性动脉瘤相似。
既往研究已证实,外科手术高危患者行经皮封堵术可行、有效,前提是要由 经验丰富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生操作,这也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
23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