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最终)

前言职业,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到“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古往今来,人间处处皆留下了对敬业乐群的吟咏和感叹。
而当今大学生正面临着就业的思考,对未来的职业总是充满了憧憬和担忧。
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就业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职业价值观不一样。
职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的观念。
在当今的高校职业价值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
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观也给予很多关注,这就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思考更加“迫切”。
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念,理性就业。
本次调查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在排版上,问卷力求做到简洁、美观、适宜阅读,此外问卷采用A4纸打印,要求被试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填写。
问卷内容整合自网络,小组成员先后进行了三次讨论、校对,问卷设计比较科学。
因此,我们避免了因问卷出现问题而影响调查结果;好的样本是调查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样本选取上,我们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抽样方案(详见附件),确保我们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第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本次调查数据处理运用的是SPSS19.0统计软件包,在数据录入之前我们对不合格问卷进行了剔除,对合格问卷进行编码,在数据录入前对录入员进行了培训。
数据录入采取全体集中、分工参与的形式,不仅确保了数据录入工作的及时完成,而且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数据合并后,我们对数据库进行了检查,确保了数据库数据准确无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数据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学习钻研了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阅读了相关书籍。
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
我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学长学姐,这样不仅避免了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确保了数据分析的正确性,进而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试析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试析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论文关键词: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个体的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上的体现。
本研究以师范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编制、宁维卫修订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对823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并对二者的分布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教师职业价值之间的差异。
价值观研究是众多学科关注的领域,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则是他们择业观念的核心要素。
对于预备以教师为职业的大学生,他们如何评价教师的职业价值?这一评价与他们对职业生活的基本价值欲求能够统合吗?从宏大尺度来看,该问题反映了蕴含在教师职业中的“传统价值”与青年学生身上的“当代价值”之关系的认识旨趣。
一、问题的提出价值观是人格的核心。
什么对我是重要的?对该问题的意识决定了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感。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样的人吗?对该问题的回答构成了自我认同感。
价值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个体,价值观则是群体相关的,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价值观不仅受社会文化背景和各种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体生活经历、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以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个人所在的群体考察该群体的价值观,本文的观察单位是个体,分析单位是群体,即师范专业大学生。
进而依照专业、年级、性别、生源地等与价值观相关的变量考察亚群体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有趣的,本文正是该项研究的一个部分,意在探究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一般特征。
价值观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复杂的分类,究其根本,乃是生活态度问题。
职业活动是人生历程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人的身份象征、谋生手段,也是反映生活态度、实现生活价值的重要途径。
从这个角度看,职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及分析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推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其就业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当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态度,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调查时间: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21年9月至10月。
调查地点:本次调查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高校。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主要关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态度、观念、期望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期许等内容。
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调查。
2. 面对面访谈:选取不同院校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探讨其对于就业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经过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价值观有着自己的认识与态度。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观念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逐渐变得理性化。
他们更加注重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升,以及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选择。
他们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 就业期望多元化:与以往不同,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位和企业就业,而是更加倾向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自由职业,甚至是外企就业等多元化发展方向。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3. 就业态度积极向上: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他们认为,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加大投入,并且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将会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调查分析基于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分析:四、结论与建议1. 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的分析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的分析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在大学生选择职业道路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追求,从而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自我评估第一步是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势、兴趣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自我评估:1.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回顾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或领域,这将有助于确定未来职业的方向。
2.参与实习或志愿者活动:通过参与实习或志愿者活动,与不同领域的工作接触,了解自己对某一职业的实际兴趣。
3.参加职业测评: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适合的职业类型,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调查研究第二步是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到与自己兴趣和价值观相符合的职业。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调查研究:1.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等信息,从而选择与自己兴趣和价值观相符合的职业。
2.参加就业咨询活动:参加就业咨询活动,与招聘公司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获取一手的职业信息和就业建议。
3.与职业导师交流:职业导师可以提供有关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建议,通过与职业导师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三、实践经验第三步是通过实践经验来验证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累实践经验:1.参加实习或工作体验:通过参加实习或工作体验,了解自己对特定职业的兴趣和适应能力,进一步细化和调整职业兴趣和价值观。
2.参加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参加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培训课程或研讨会,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
3.寻求专业建议:咨询职业导师或行业专家,了解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发展前景,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四、目标设定最后一步是制定职业目标和规划,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职业目标,并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准备。
最新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一】价值观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它是决定人们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
价值观念与人的行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价值观念决定人们的行为,是所有行为的指南,人的行为因此被赋予意义。
本研究旨在把握大学生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最新动态,探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机制,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与调研对象(一)调研内容与抽样本研究为随机问卷调查,调研内容包括学习观、就业观、友情观、爱情观、消费观、大学生消费分层以及家庭概况等方面。
本次调查对象为上海高校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按照分层、多段抽样法抽取样本,力求涵盖不同类型的高校:(1)被抽取的学校样本包括部委属、市属、民办等不同类型高校;(2)确定被调查学校后,从该校一年级到三年级所有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3)从该班级中系统抽取25名学生做调查;(4)问卷调查采取在调研员指导下的自填法。
被调查学校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上海工商外语职业学院、上海思博职业学院。
(二)调查对象共回收问卷432份,有效问卷360份。
360个样本中,男生193人(占53.6%),女生166人(占46.1%);独生子女300人(占83.3%),非独生子女57人(占15.8%);出生年份以1987年为最多(占30.3%),其次为1988年(占29.2%);一年级学生137人(占38.1%),二年级学生116人(占32.2%),三年级学生105人(占29.2%)。
被调查者父亲的职业类型众数是商业人员(占24.4%),其次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1.0%);被调查者母亲的职业类型众数是服务性人员(占25.2%),其次为办事人员及相关人员(占16.3%),被调查者父、母的职业为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比例分别为5.5%和4.9%。
国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国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使用的是修订的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 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
super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分为 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感创造力、智力激发、成就感、独立性、声誉、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监督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此量表在西方广为流行,影响较大。
宁维卫对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比原量表多了15个项目,并用修订过的量表测评了六种职业青年的价值观,得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主要由五个因素构成,它们分别是:进取心、经济价值、声望、工作安全性、生活方式。
郑伦仁” 的研究也同样采用的是修订后的 Supe的职业价值观量表,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五个主要因素是: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定性。
另外,何华敏_8 对我国内地企业职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余华、黄希庭“ 对大学生与内地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也都是采用的是修订过后的 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凌文栓等用自己研制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对6所大学8类科系共408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作了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发展因素。
另外,阴国恩等在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中参考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帕格和日本学者中西信男的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并对天津地区七所高校 66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充分发挥能力、收入、创造性、地位和名声、稳定性和将来的保障、自主成为领导者、同他人合作、冒险、帮助他人十个方面。
刘广珠叫在对青岛市十八家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采用的量表是修订过的 Raths编制的量表,含有 45个项目。
他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待遇、福利、环境、学以致用、工作时间、进修、休闲、升迁、同事、自主等 10个内容。
在倪陈明、马剑虹对企业员工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采取的是修订过后的Wollack等人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 Buchhoh的工作观念量表,研究得出职业价值观包含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和个人要求因素三个因子。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研究与思考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研究与思考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职业的倾向性意识和行为,它主要表达在人们的职业动机、职业理想和择业行为取向。
它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组成局部。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因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开展。
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研究和分析,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就业和成长,对我国建立事业的持续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职业动机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职业动机是驱动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内在动力。
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已经打破了方案时代价值观“大一统”的传统观念。
其职业动机植根于客观的社会现实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已经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转向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其职业动机呈现多样化格局。
他们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自我开展因素,又要考虑经济实惠因素,还要考虑职业的地位、声望、稳定性等诸多因素。
龚惠香等人1995年的调查研究说明:大学生对择业因素的考虑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注重自我开展因素;二是注意实惠和收入;三是多元化倾向明显,还要考虑人际关系、等。
因而,他们的职业动机已趋于多元化,不再以服从组织安排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自主和全面考察职业。
在择业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开展时机多、收入丰厚、环境宽松、机制灵活的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魏金明等2000年对福建千余名大学生就业调查和研究说明:70%以上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
石艳玲1996年对大连市的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64.5%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到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工作。
在行业选择上,那些开展前景好、福利待遇高,并兼顾稳定、有声望的行业成了大学生追求的理想职业。
据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xx年实施的首届3万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中,IT行业成为首选,其次为保险业……。
0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0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0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2000年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他们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到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影响,对于职业和工作的看法可能与之前的一代有所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正逐渐成为00后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对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的职业观念和态度,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增加,00后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困境。
他们在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深入研究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了解他们对于工作和职业的认知和态度,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和理想。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探讨他们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动机等方面的观念和态度。
通过对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在求职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和价值取向,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制定更符合00后大学生需求的职业指导政策。
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可以揭示他们在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合理的职业发展建议和支持。
研究的目的还在于探讨0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他们职业成长的启示,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3 研究意义00后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的主要求学群体,其职业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调查研究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也可以为教育部门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研究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可以探究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对职业的认知和期望,以及对职业发展的态度和规划。
通过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可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和辅导,促进其职业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 15.60( 11) 14.91( 13) 工作环境 15.51( 12) 15.07( 11)
P>0.05 15.49( 11) 15.00( 13) P>0.05 15.20( 12) 15.51( 11)
P>0.05 P>0.05
五、结论
变动性 14.97( 13) 15.30( 10) P>0.05 15.05( 13) 15.16( 12) P>0.05
在价值尺度上, 大学生最重视的前五项依次是: 同事关系、 生活方式、成就、独立性、声誉。最不重视的后五项为: 工作环境、 管 理 、变 动 性 、监 督 关 系 、安 全 性 。 从 专 业 方 面 的 比 较 结 果 来 看 , 理科生最重视的前五项依次是: 同事关系、生活方式、独立性、成 就、声誉。文科生重视的前五项为: 成就、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创 造性、独立性。从性别方面的比较来看, 男生重视的前五项为: 同 事关系、生活方式、独立性、成就、声誉。女生重视的前五项为: 成 就 、生 活 方 式 、同 事 关 系 、独 立 性 、声 誉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 职业价值
监督关系 14.85( 14) 14.54( 14) P>0.05 14.60( 14) 14.92( 14) P>0.05 观在择业中也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
安全性 14.19( 15) 12.84( 15) P<0.01** 13.51( 15) 13.80( 15) P>0.05
教育园地
CANGSANG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申 玉 王晓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 以山西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使 用 宁 维 卫( 1 992) 修 订 过 的 萨普尔( Super , 1 970) 职业价值观量表调查了 3 所大学 1 52 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 在择业时大学生依次重视的是: 外 在价值、内在价值、外在报酬。同时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和各个尺度上的差异。最后, 根据结果对学 校提出些许建议。
经 济 报 酬 、智 力 激 发 、管 理 、工 作 环 境 、监 督 关 系 和 安 全 性 上 , 理 率, 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的职业价值观。( 2)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专
科生的重视程度高于文科生。其中在独立性、声誉、经济报酬和 业教学, 加大实践在专业教学中的比重, 使得学校的教育能够满
安全性上, 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试工具为宁维卫( 1992) 修订过的萨普尔 ( 15.27) , 管理( 15.26) , 变动性( 15.05) , 监督关系( 14.87) , 安 全 性
( Supper,1970) 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 表 ”( Work Values Inventory, ( 13.58) 。
足未来工作的需要。( 3) 各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既要在观念上
3.不 同 性 别 的 大 学 生 在 职 业 价 值 尺 度 上 的 评 价 比 较 。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也要开展职业鉴定、职业咨
从表 2 可以看出, 在择业时男生更重视同事关系, 而女生更 询、职业信息服务、就业推荐、就业心理辅导等多方面服务。
学科类别 价值维度
理科 文科
T值
性别
P值
T值 P值
男生 女生
外在价值 16.43 16.04 P>0.05 1.057 16.18 16.40 0.590 P>0.05 内在价值 15.91 15.81 P>0.05 0.277 15.85 15.89 0.110 P>0.05 外在报酬 15.45 14.34 P<0.05* 2.564 15.07 14.86 0.471 P>0.05
择业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是人们对待职业 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 值取向。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其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 同 时, 选择职业、走入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 点, 因此, 研究青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了解他们的职业价值
观现状, 对大学专业设置, 专业结构的调整, 学校对大学教育体
从表 1 可以看出, 文理科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依次重视的是:
制和管理模式, 以及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 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但理科生的重视程度均高于文
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生。其中对外在报 酬 的 评 价 上 , 文 理 科 的 差 异 在 0.05 水 平 上
简称 WVI) 。萨普尔的 WVI 在西方广为流行, 影响较大, 他把职
2.不 同 学 科 的 大 学 生 在 价 值 尺 度 上 的 评 价 比 较 。
业价值观分成三个维度, 即内在价值( 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
- 158-
·沧 桑 · 2 0 0 8·1
CANGSANG
教育园地
表 2 不同学科、性别在价值尺度上的评价比较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调查研究
素) 、外 在 价 值( 与 职 业 本 身 性 质 无 关 的 因 素) 和 外 在 报 酬( 在 职
一、引言
业活动中能获得的因素) , 并在每个维度下又具体分为 15 个价 值尺度, 每个价值尺度包括四个问卷项目。该量表对于大学生被
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生产力 试来说, 其信度为 0.93。
学科类别
性别
价值尺度
P值
P值
理科 文科
男生 女生
同事关系 17.00( 1) 16.69( 1.5) P>0.05 16.93( 1) 16.76( 3) P>0.05
生活方式 16.87( 2) 16.69( 1.5) P>0.05 16.62( 2) 17.06( 2) P>0.05
独立性 16.85( 3) 16.09( 5) P<0.01** 16.51( 3) 16.56( 4) P>0.05
利他主义 15.63( 10) 15.91( 9) P>0.05 15.66( 10) 15.94( 8) P>0.05
此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从性别方面的比较结果可以看 出, 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职业的外在价值, 而男生则更注重外在报 酬。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1)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 女性开 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职业形象, 特别是作为知识女性, 在选择职 业时越来越重视职业所能带来的外在价值, 而男性则由于更多 考虑到毕业后要成家立业, 因此更多的关注职业所能带来的外 在报酬。( 2) 也可能由于调查误差所致。对于此种结果, 也有待进 一步研究证实。
到以下结论:( 1) 大学专业设置会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很
从表 2 可以看出, 理科生在择业时最重视的是: 同事关系; 大的影响。学校应适时改革大学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 调整专业
文科生最重视的是: 成就。在同事关系、生活方式、独立性、声誉、 结构和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 审定办学目标和提高办学效
重视成就。男生在同事关系、经济报酬、美感、管理上的评价高于 参考文献:
女生, 但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1]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
2000.5~7.
四、讨论
[2]凌 文 铨 , 方 俐 洛 , 白 利 刚 . 我 国 大 学 生 的 职 业 价 值 观 研 究 [J]. 心 理 学 报 ,1999,(3):343~347.
成就 16.72( 4) 16.72( 1) P>0.05 16.47( 4) 17.11( 1) P>0.05
声誉 16.71( 5) 15.99( 6) P<0.05* 16.32( 5) 16.54( 5) P>0.05
经济报酬 16.51( 6) 15.01( 12) P<0.001*** 16.10( 6) 15.55( 10) P>0.05
极为重要的方面。
次重视的是: 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
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大课题, 更是青年学生的一大抉择。职
2.不 同 学 科 的 大 学 生 在 职 业 价 值 维 度 上 的 评 价 比 较 。
业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 就是“职业价值观”, 也可称之为
表 1 不同学科、性别在职业价值维度上的评价比较
的重视程度高于男生,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 二) 研究对象
( 二) 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尺度上的评价比较
本研究抽取了山西省 3 所大学本科生共 152 人。山西大学
1.大 学 生 总 体 在 职 业 价 值 尺 度 上 的 评 价 。
55 人, 太原理工大学 60 人,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37 人 , 生 源 来 自 全 国
水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高, 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 职业 的类别和内部构成、外部关系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对职业这个概
三、结果
念的界定角度、所涉及的内涵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丰富。
职 业 指 人 们 从 事 相 对 稳 定 的 、有 收 入 的 、专 门 类 别 的 工 作 。
( 一) 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上的评价比较
[4]吴 谅 谅 , 宝 仙 . 大 学 毕 业 生 的 职 业 期 望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研
们对职业价值维度的重要性排序完全一致。由此可知, 大学生在 究[J].应用心理学,2001,(3):18~23.
选择职业时, 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的外在价值— ——声誉、同事关
[5]黄 希 庭,郑 涌.当 代 中 国 大 学 生 心 理 特 点 与 教 育[M].上 海
[3]王 垒 ,马 洪 波 ,姚 翔 .当 代 北 京 大 学 生 工 作 价 值 观 结 构 研
调 查 显 示 , 在 择 业 时 大 学 生 依 次 重 视 的 是 : 外 在 价 值 、内 在 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