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现代社会对于儿童的健康教育日益重视,特别是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旨在为学前教育者提供有关儿童健康的全面指导。
一、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者应该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包括正确刷牙、洗手、洗澡等。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自体验并学习正确的卫生方法。
1.2 营养均衡的饮食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教育者应该注重教育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该包含各类食物的充分营养,并强调适量的摄入。
教育者可以通过亲子厨房活动和蔬菜水果摊位体验等方式,增强儿童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
1.3 合理的运动锻炼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者应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各类运动活动,如跑步、游泳、跳舞等。
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二、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身体健康,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
心理健康的培养可以使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交与学习环境,促进他们自信、积极地成长。
2.1 建立积极的情绪认知学前儿童通常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学习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儿童了解和处理情绪,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2.2 培养自信心与独立性自信和独立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
教育者应该通过赞美、鼓励和感恩教育等方式,提高儿童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与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
2.3 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培养儿童的合作、分享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育者应该在与儿童互动时,注重倾听和理解,关心儿童的感受,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环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三章)

家园共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社会健康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2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特点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活动设计为 保教目标服务
01
02
活动设计注重 幼儿的参与
活动内容有 一定的程序性
04
03 活动设计具有
一定的整合性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3
(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特点
活动开放化
活动理念的接纳性(尊重个体差异,接纳现有水平) 活动时间的弹性化(根据兴趣弹性伸缩活动时间) 活动空间的灵活性(活动不局限在教室、座椅)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观察, 权衡幼儿的 兴趣和能力, 调整出适合幼儿的主题和活动。
活动过程互动化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快速和深入的,有效的学 习。教师提供环境和材料,幼儿会自发游戏。
•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名保育老师不仅照顾好幼儿进餐 、搞好卫生,又做有心人,结合教育让凡凡改掉坏毛病,养成好 习惯,这正是突出了保中有教的保教结合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与要求
9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特点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 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 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 育。它具有及时、 生 动特点, 可以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
6
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7
活动反思
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
出有效对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15
活动目标
➢目标数量不宜过多,以2-3条为宜;
➢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 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 ”,)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一)生理健康方面: 1、人体认识与保护教育: 2、体育锻炼与健康: 3、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 4、环境教育: 5、营养教育 6、病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
(二)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和性教育。培 养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情绪,学会友好 与人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社会发展与要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 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类
1、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 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已;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以3-5周岁学前儿童的身 心发展特征为依据而确定的教育目 标.(参见补充材料 )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这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阶段 目标的具体实现。
教育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 道……”,“理解……”,“学会……”, “用自己的话来……”,“区分……”, “把……配对”,“对……进行分类” 等 ; 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 是反应的多元性 “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 式之一。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 标和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一、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 标的依据
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学前 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
2、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了我国幼 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从五 个方面具体化了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 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原则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有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儿童的健康发展。
1. 综合性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涵盖身体、心理、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教育内容应当综合考虑儿童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2. 参与性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
儿童可以通过实践和互动来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主能力。
3. 针对性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过程,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针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4. 渐进性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能力进行分步教学。
教育内容和活动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逐步提高难度,适应他们的成长过程。
5. 养成性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培养良好习惯和行为的过程。
通过模仿、训练和激励等方式,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以及积极的情绪和社交行为。
总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参与、针对、渐进和养成的过程,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三)疾病的防 治意识
1.不挑食,不偏食 2.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
(四)饮食与营养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危险东西不乱动 2.药品不乱吃 3.不理陌生人 4.不舒服及时说
(五)安全自护
二、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方法
1.生活行为练习 2.榜样示范法 3.游戏法
三、3-6岁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一)教育活动 (二)家园合作
01
02
(三)生活活动
03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单元主题教育活动
10%
学科课程
20%
活动课程
45%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单元主题教育活动
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认识发展的需 要,在一定阶段围绕一个教育中心课题,综合 选用多种教育形式,组成一系列活动,发挥各 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各领域相互融合,促 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地 发展。
5
安全 自护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睡眠习惯(懂得) 2.个人卫生习惯(懂得) 3.生活自理能力(初步) 1.能用手指出嘴巴、鼻子、 耳朵、眼睛等 2.能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一)良好的生 活卫生习惯
(二)认识自己 的身体
一、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打针、吃药能防治病 2.按时打针吃药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教育活动
生活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常常比 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来得及时
2.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 活动得以延伸,有利于巩固幼儿健康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健康概念与健康教育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儿童疾病。
其主要内容包括:1. 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定时作息、规律饮食、勤洗手等。
2. 通过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
3.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高情绪稳定性。
4. 预防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等。
5. 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伤害。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包括:1.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让儿童了解健康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片、音乐等,向儿童传递健康知识。
3. 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健康知识,实现家校合作。
4. 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
5.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如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与反思为了更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评价内容包括:1. 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兴趣度。
2. 儿童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情况。
4.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
5. 预防常见疾病的成效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了解教育效果,从而对教育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也要反思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等。
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稳定的行为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也关系到儿童的家庭和社会稳定。
第三章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二、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与其环境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
习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 质与其环境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种类与特征
生长条件
部位与功能
植物
种子与繁殖
对人类的功用
其他繁殖方式
植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 质与其环境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繁殖与哺育
成长变化
移动方式
种类与特征
动物
食物
对人类的功用
居住环境
动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2.无生命物质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球的成分
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电路
导电机
电
光
功用与安全
静电
自然现象
杠杆 轮子 螺旋
简 易
磁铁
声音
机
械
传穿吸
介透附
性力性
功用 反射 颜色 影子的形成
声音的形成 声音的传送
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 念,并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掌握物体分类的方法 探索“1”和“许多”及其关系 通过实物操作、比较、游戏等方法来学习十位或百位以 内的数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量的比较,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和量 的守恒 在空间方位上,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里外、远近 等
第四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三章)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2.2与其他 领域的关系
健康
科学
五
社会
指
语言
艺术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2.3与其他领 域的整合方式
(一)学科领域的整合
1、以健康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2、以语言领域为中心设计的整合课程
具有教育 活动的整 体功能
以保障幼儿身心 的健康发展为出 发点和归宿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施
课程的特点
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容易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3.1.施2教育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 施
洗手歌
鼓鼓掌,拍拍手,讲卫生呀勤洗手, 大家一起来唱歌,互相提醒小朋友。 进屋洗,饭前洗,手背洗呀手心洗, 肥皂搓搓来清理,养成习惯靠自己。 拍皮球,画图画,捉迷藏呀,玩游戏, 回家洗手别忘记,偷懒只能害自己。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
02 整合课程中的健康 教育活动设计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思考与练习
在设计学前儿童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时,应 遵循什么原则?
试述学前教育机构整合课程的特点。
学前儿童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其组织策 略包括哪些方面?
3.2.4活动设计 的组织策略
选择使儿童能进行深入观察、探索和调查的主题
运用跨学科、具有生成性的策略
选择贯穿多领域的关键性概念
采取真实评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活动形式
1.集体活动 2.小组活动 3.自选活动
(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方法
1.讲解示范法 2.练习法 3.游戏法 4.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
5.信号法 6.领做法 7.比赛法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方法
1.动作与行为练习 2.讲解演示 3.情境表演
4.感知体验 5.讨论评议 6.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五)各年龄班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方法运用的特点 1.取决于教育内容 2.取决于幼儿的年龄
(三)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要结合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进行 2.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必须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 3.集体健康行为的指导与个别健康行为的指导相结合 4.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要结合幼儿园其他各领域教育进行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要保持一致 (二)教育内容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 (三)教育内容要为学前儿童一生发展服务 (四)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正规性体育活动 2.早操活动 3.户外体育活动 4.其他的组织形式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日常生活中,重视教师对幼儿情感的影响 (二)鼓励学前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利用艺术手段,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健康教 育情感体验的有力手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日常化原则 二、整合性原则 三、全面发展原则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方法、原则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两个方面 (一)学前儿童身体锻炼教育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教育
(一)学前儿童身体锻炼教育
1.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2.身体素质练习 3.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
四、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五、趣味性原则 六、安全性原则
THANKS
谢谢聆听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1.营养与饮食 2.自身安全保护 3.人体认识与保护 4.生活卫生习惯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4.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5.性教育 6.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