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的表观遗传学是什么

合集下载

2024年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件)

2024年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件)

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件)一、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一词最早由英国生物学家康韦·里德(ConradWaddington)于1942年提出,意为“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表观遗传学关注的是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而是通过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机制实现。

二、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1.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指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使DNA 暴露或隐藏于核小体中,从而影响基因表达。

染色质重塑主要通过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实现。

2.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基团转移至DNA上的过程。

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岛上,高甲基化状态往往与基因沉默相关,而低甲基化状态与基因活化相关。

3.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指组蛋白上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修饰。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4.非编码RNA: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miRNA可以通过与目标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过程。

三、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表观遗传学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肿瘤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紊乱,如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等。

表观遗传学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四、表观遗传学的应用1.肿瘤诊断与治疗:表观遗传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同时,针对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药物研发,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2.农业育种:表观遗传学在农业育种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改变植物表观遗传状态,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3.神经科学与心理学:表观遗传学研究为揭示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学问题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基因组印记与疾病
印记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伴有复杂突变和表型缺陷 的多种人类疾病。研究发现许多印记基因对胚胎 和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 行为和大脑的功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印记基因的 异常同样可诱发癌症。
基因组印记与脐疝-巨舌-巨人症综合征(BWS 基因组印记与脐疝-巨舌-巨人症综合征(BWS ) 基因组印记与Prader Willi/Angelman综合征 Prader基因组印记与Prader-Willi/Angelman综合征 (PWS/AS) 基因组印记与癌症
表观遗传的现象
DNA甲基化 组蛋白密码 母体效应 基因沉默 休眠转座子激活 X 染色体失活 基因组印记 核仁显性 RNA编辑 等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转移酶 CpG二核苷酸 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 甲基化转移酶 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 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
甲基化状态
CpG岛常位于转录调控区附近 体内甲基化状态有三种:持续的低甲基化状态, 如持家基因 诱导的去甲基化状态,如发育阶段中的一些基 因 高度甲基化状态,如女性的一条缢缩的X 染色 体
DNA 甲基化与疾病
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是致癌作用的一个关键 因素,它包括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和 CpG岛局部甲基化程度的异常升高,这将导 致基因组的不稳定(如染色体的不稳定、可 移动遗传因子的激活、原癌基因的表达) 。
X 染色体失活
Xist RNA结合在X染色体上,关闭整个X染色体基因的表达
X 染色体失活
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
特异性转录基因Xist,当失活的命令下达时,这个基因就会生 一个17kb 不翻译的RNA 与X 染色体结合,引发失活。 X染色体失活的选择和起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这个过程 被X 失活中心所控制 X 染色体的失活状态需要表观遗传修饰如DNA 甲基化来维持。 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还要特别关注于哪些因素调控了Xic 的功能、XistRNA 造成沉默的机制和一些像BRCAl 的蛋白 质在X染色体失活中的作用等问题。

表观遗传学知识讲解

表观遗传学知识讲解

表观遗传学摘要: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RNA editing)等。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RNA editing)等。

目录[隐藏]• 1 简介• 2 染色质重塑• 3 基因组印记• 4 染色体失活• 5 非编码RNA表观遗传学简介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与遗传学(genetic) 相对应的概念。

遗传学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表观基因组学(epigenomics)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

正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垃圾”序列的CpG二核苷酸相对稀少,并且总是处于甲基化状态,与之相反,人类基因组中大小为100—1000 bp左右且富含CpG二核苷酸的CpG岛则总是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并且与56%的人类基因组编码基因相关。

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CpG岛约为28890个,大部分染色体每1 Mb就有5—15个CpG 岛,平均值为每Mb含10.5个CpG岛,CpG岛的数目与基因密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9]。

表观遗传学简介

表观遗传学简介
mRNA一些非编码区的序列折叠成一定的构象,这些构象的改变应 答于体内的一些代谢分子,从而通过这些构象的改变达到调节mRNA转 录的目的,如抗终止子的形成。
·表观遗传学研究意义
在多细胞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中非常重要;
细胞记忆,调节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在医学上有巨大潜在应用,同时它在世 界上趋向多面的;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优势期,直至所有的部分出现从而形 成一个功能整体。”
1990,Robin Holliday;将表观遗传学定义为“在复杂有机 体的发育过程中,基因活性在时间和空间中调控机制的研 究。”
1993,Li E et,al;引进“表观遗传模板”这个术语。 1996,Arthur Riggs et,al;一项关于能引起可遗传的基因功 能改变的有丝分裂和/或减数分裂的研究,而这些变化是DNA 序列的改变无法解释的。
·转录抑制复合物干扰基因转录。 甲基化DNA结合蛋白与启动子区内的甲基化CpG岛结合,再与其
他一些蛋白共同形成转录抑制复合物(TRC),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 区靶序列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而抑制基因表达。 染色质构型变化伴随着组氨酸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许多乙酰化
和去乙酰化本身就分别是转录增强子和转录阻遏物蛋白。
·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
siRNA介导的RNAi
·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
miRNA(microRNA)介导的RNAi
·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
-其他内容
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 研究结果发现有大量的转基因植株不能正常表达,通常这并不是由
先天性遗传性疾:普拉德-威利综合征,Angelman综合 征等。

表观遗传学课件(带目录)

表观遗传学课件(带目录)

表观遗传学课件一、引言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基因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这种调控机制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疾病发生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调控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机制,控制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水平。

基因表达调控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环境适应等生命现象的基础。

2.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机制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

3.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等。

三、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至DNA分子的过程。

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抑制基因表达。

2.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指在组蛋白分子上发生的一系列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组蛋白与DNA的结合状态,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3.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指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使基因的表达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染色质重塑可以通过改变核小体结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实现。

4.非编码RNA调控:非编码RNA是指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分子,包括miRNA、lncRNA、circRNA等。

这些RNA分子可以通过与mRNA结合、调控转录因子活性等方式调控基因表达。

四、表观遗传学在疾病中的应用1.癌症:表观遗传学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

研究发现,癌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模式发生改变,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

通过研究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可以为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表观遗传学分类和生物学功能

表观遗传学分类和生物学功能

表观遗传学分类和生物学功能一、表观遗传学概述表观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的科学,这些变化并非由DNA序列的改变所引起,而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机制实现。

这些变化在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可以被传递,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

表观遗传学在理解生物发育、疾病发生以及药物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观遗传学分类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中,胞嘧啶残基的5位碳原子上共价结合一个甲基基团。

这种修饰可以关闭某些基因的表达,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

DNA甲基化通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建立,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维持。

2.组蛋白修饰:组蛋白是DNA的主要伴侣蛋白,它们可以发生多种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不同的组蛋白修饰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

3.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是指不直接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基因表达,包括与mRNA竞争性结合、调控转录等。

非编码RNA在生物发育、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指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组成来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

染色质重塑涉及多种蛋白质复合物和酶类,它们可以改变染色质的可及性和活性,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三、表观遗传学的生物学功能1.细胞分化:表观遗传变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系列的表观遗传修饰帮助将全能性的干细胞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

这些表观遗传变化不仅确定了细胞的类型,也维持了该类型的特征性表达模式。

2.基因沉默与激活: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能够沉默或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

例如,DNA甲基化通常与基因沉默相关,而组蛋白乙酰化则与基因激活相关。

这些调控机制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发育至关重要。

3.肿瘤发生与发展:表观遗传变化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名词解释 表观遗传学

名词解释 表观遗传学

名词解释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化学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等)或染色体结构改变(如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DNA双螺旋的结构,从而影响到DNA与转录因子等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表观遗传学的修饰可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细胞,因此可以对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产生长期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细胞分化、胚胎发育、肿瘤发生等。

通过研究表观遗传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生物学过程,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表观遗传学主要内容

表观遗传学主要内容

表观遗传学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之外对基因表达所产生影响的科学领域。

表观遗传学主要关注的是通过不影响DNA序列的改变,而对DNA及其相关蛋白进行修饰,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

表观遗传学被认为在细胞分化、发育、疾病进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噬菌体遗传等。

DNA甲基化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链上的胞嘧啶基团上添加甲基基团的修饰过程。

这种修饰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修饰是指组蛋白分子的赋予不同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等,以调节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和DNA的可读性。

非编码RNA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非编码RNA 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包括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它们可以通过介导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参与信号通路的调控等。

以及噬菌体遗传也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以传递到宿主细胞中,从而影响宿主的表观遗传修饰状态。

表观遗传学是一门综合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

通过研究表观遗传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也为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学必将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第二篇示例:表观遗传学是研究表观遗传现象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遗传变异、表观修饰、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它研究的对象不是DNA序列本身,而是对DNA序列的修饰和调控。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疾病发生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说的表观遗传学是什么?
表观遗传学作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研究方法越来越成熟,有相关的体系那么什么是表观遗传学?它包括那些内容
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定义: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包括内容:
DNA甲基化:胞嘧啶环的5'碳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

在人类细胞内,大约有1%的DNA碱基受到了甲基化。

在成熟体细胞组织中,DNA甲基化一般发生于CpG 岛;而非CpG甲基化则于胚胎干细胞中较为常见。

组蛋白修饰:许多组蛋白赖氨酸的5'碳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

包括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和SUMO化。

非编码RNA:以前跟多研究都认为生物体内有一些RNA是不编码蛋白的,但是它在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其调控作用。

这包括miRNA,LncRNA,circRNA,siRNA 等。

但是随着人类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今年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也能编码蛋白,所以upai相信目前这些概念将不断完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LncRNA,circRNA,以及ceRNA的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想写标书的童鞋可以试试这方面,毕竟双向加WB加ELASA的套路过于老套。

下讲将着重介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技术路线图的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