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级第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合集下载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17•【字号】甘政发[2010]65号•【施行日期】2010.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甘政发〔2010〕6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411部)名录和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0个)名单已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现予公布。

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市州、各部门要切实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附件:1.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411部)2.第一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10个)2010年8月17日附件1:第一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411部)一、汉文珍贵古籍(335部)(一)先秦两汉时期0001 志怪故事秦竹简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2 战国末期秦木板地图秦木板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3 日书甲乙种秦竹简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4 地节元年历谱西汉木简甘肃汉长城青水沟东墩烽燧遗址敦煌市博物馆0005 归义羌人册西汉木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6 康居王使者册西汉木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7 羌律册西汉木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8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西汉木简甘肃金塔金关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09 阳朔二年传车亶轝簿西汉木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10 永始三年诏书西汉木简甘肃金塔金关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11 相宝剑刀西汉木简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12 汉王杖诏书令册简西汉木简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武威市博物馆0013 甲本仪礼西汉木简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甘肃省博物馆0014 乙本服传西汉木简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甘肃省博物馆0015 丙本丧服经西汉竹简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甘肃省博物馆0016 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新莽木简甘肃金塔金关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17 东汉医简东汉木简甘肃武威旱滩坡1号汉墓甘肃省博物馆0018 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奉例册东汉木简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19 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东汉木简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20 建武三年死驹劾状东汉木简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0021 建武三年隧长病书册东汉木简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0022 三国志·步骘传(晋)陈寿撰晋写本敦煌研究院0023 大慈如来十月廿四告疏北魏兴安三年(454)写本敦煌研究院0024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北凉)释昙无谶译北魏写本敦煌研究院0025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如来性品第四之五(北凉)释昙无谶译北魏写本敦煌研究院0026 金光明经卷第二(北凉)释昙无谶译北朝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27 北魏禁军军官籍簿南北朝写本敦煌研究院0028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东晋)释佛陀跋陀罗译南北朝写本敦煌市博物馆002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南北朝写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0030 文选·运命论初唐写本敦煌研究院003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3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存一卷八纸0033 妙法莲华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敦煌市博物馆0034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35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36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37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38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咸亨三年(672)写本敦煌市博物馆0039 大乘密严经卷上(唐)释地婆诃罗译唐垂拱元年(685)写本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0040 大乘密严经卷下(唐)释地婆诃罗译唐写本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0041 [唐景云二年张君义勋告]唐景云二年(711)写本敦煌研究院0042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尾题)(北凉)释昙无谶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0043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三十五(北凉)释昙无谶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存一卷0044 大般涅槃经二卷(北凉)释昙无谶译唐写本敦煌市博物馆存一卷0045 大般涅槃经一卷唐写本敦煌市博物馆存一卷0046 说苑·反质第廿(汉)刘向撰唐写本敦煌研究院0047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唐)释道宣撰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48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唐)释玄奘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4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释玄奘译唐写本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存三卷(卷一、卷二百七十一、卷三百八十八)005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唐)释玄奘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005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七十五(唐)释玄奘译唐写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0052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七十八(尾题)(唐)释玄奘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0053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尾题)(唐)释玄奘译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005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四十六(首题)(唐)释玄奘译吐蕃统治时期写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005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唐)释般剌蜜帝译唐写本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005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十(唐)释般剌蜜帝译唐写本敦煌市博物馆0057 大乘无量寿经(唐)释法成译唐写本定西市安定区博物馆0058 大乘无量寿经一卷(唐)佚名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0059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唐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60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唐)义净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0061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0062 四分戒本一卷唐写本酒泉市博物馆0063 地志占云气书紫微宫星图唐绘制敦煌市博物馆0064 大乘无量寿经(唐)佚名译归义军时期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65 佛说无量大慈教经归义军时期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66 诸星母陀罗尼经(唐)释法成译归义军时期写本甘肃省图书馆0067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唐)释神会撰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唐)释神会撰南宗定邪正五更转(唐)释神会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授无相戒(唐)释法海集记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释净觉注归义军时期写本敦煌市博物馆0068 金光明经卷四(北凉)释昙无谶译唐末写本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三)宋辽夏金元时期0069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释不空译宋开宝八年(975)吴越国王钱俶刻本张绍重存52.9cm0070 三法度论三卷(晋)释僧伽提婆释慧远同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中)0071 大乘四法经一卷(唐)释实叉难陀译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唐)释那提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0072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一卷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一卷(唐)释不空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0073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一卷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一卷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一卷(南朝宋)释法贤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0074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唐)释弥陀山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0075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晋)释竺法护译宋靖康元年至绍兴二年(1126-1132)刻思溪藏本甘肃省图书馆0076 东莱吕太史文集四十七卷(宋)吕祖谦撰宋嘉泰四年(1204)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77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宋写本敦煌研究院0078 魏书一百十四卷(北齐)魏收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79 周书五十卷(唐)令狐德棻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80 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二卷(宋)李焘撰宋刻元明递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81 高峰和尚禅要一卷(元)释原妙撰洪乔祖编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082 通志二百卷(宋)郑樵撰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会宁县图书馆存六卷(卷一百二十九、卷一百三十九至一百四十一、卷一百六十二至一百六十三)0083 太上混洞赤文女青诏书天律□卷(元)玉京山化主撰元龙虎山静德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一卷(上)0084 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宋)范仲淹撰元天历至正间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卷八至十一配清抄本)甘肃省图书馆0085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元刻明修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九卷(卷一至九)0086 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唐)陆德明音义元刻明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87 监本附音春秋榖梁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唐)陆德明释文元刻明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88 汉隽十卷(宋)林钺辑元刻明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89 纂图互注荀子二十卷(唐)杨倞注元刻明修本甘肃省图书馆(四)明清时期0090 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十卷(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明初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091 冲虚至德真经八卷(晋)张湛注(唐)殷敬顺释文明初刻本周星诒跋、徐乃昌校甘肃省图书馆0092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撰明初刻嘉靖南京国子监递修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093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撰明初刻嘉靖南京国子监清顺治十六年(1659)递修本崇信县博物馆0094 永乐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明永乐十至十五年(1412-1417)刻本甘肃省图书馆存六千三百四十五册0095 永乐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刻本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存五千三百一卷0096 永乐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续藏四百十卷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刻万历十二年(1584)续刻本武威市博物馆存六千二百六十五册0097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释实叉难陀译明宣德九年(1434)陕西巩昌府南安禅寺瑁玉峰等金粉抄本天水市博物馆存六卷(卷二十三、卷三十六、卷五十四、卷五十九、卷七十六、卷七十八)0098 梅溪先生廷试策一卷奏议四卷文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宋)王十朋撰附录一卷明正统五年(1440)刘谦、何刻天顺六年(1462)重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099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明)王元晖注明正统十一年(1446)京都大德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00 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宋)张敦颐音辩(明)潘纬音义附录一卷明正统十三年(1448)善敬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01 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宋)张敦颐音辩(明)潘纬音义附录一卷明正统十三年(1448)善敬堂刻万历三年(1575)补刻本兰州市图书馆存二十一卷(卷一至十六、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0102 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宋)张敦颐音辩(明)潘纬音释附录一卷明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03 历代君鉴五十卷(明)代宗朱祁钰撰明景泰四年(1453)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04 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斯慧撰明景泰七年(1456)内府刻后印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存二卷(卷一、二)0105 增修埤雅广要四十二卷(明)牛衷撰明天顺元年(1457)蜀府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06 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07 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成化七年(1471)刻正德十四年(1519)重修本兰州大学图书馆0108 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成化七年(1471)刻本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存十二卷(卷一至九、卷十三至十五)0109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0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一卷(宋)朱熹撰(宋)尹起莘发明(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文考证(元)王幼学集览(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嘉靖吉澄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1 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明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2 资治通鉴纲目集览五十九卷(元)王幼学撰明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3 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明)商辂等撰明成化十二年(1476)内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4 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明)商辂等撰明成化十二年(1476)内府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15 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外纪四卷(宋)江贽撰明弘治二年(1489)司礼监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6 资治通鉴节要续编三十卷(明)张光启撰明正德九年(1514)司礼监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7 续资治通鉴六十四卷(明)王宗沐撰明隆庆五年(1571)刻本兰州大学图书馆0118 文选六十卷(梁)萧统辑(唐)李善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唐藩朱芝址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19 文选六十卷(梁)萧统辑(唐)李善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唐藩朱芝址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20 百川学海一百种一百七十九卷(宋)左圭辑明弘治十四年(1501)华珵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1 静修先生丁亥集六卷遗文六卷遗诗六卷拾遗七卷续集三卷(元)刘因撰附录二卷明弘治十八年(1505)崔暠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2 重刊嘉祐集十五卷(宋)苏洵撰明弘治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3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宋)欧阳修撰年谱一卷(宋)胡柯撰附录六卷明正德七年(1512)刘乔刻嘉靖十六年(1537)季本、詹治重修三十九年(1560)何迁递修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24 宋丞相李忠定公奏议六十九卷附录九卷(宋)李纲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胡文静、萧泮刻天启二年(1622)重修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25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撰明正德十一至十四年(1516-1519)刘洪慎独斋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6 大宋眉山苏氏家传心学文集大全七十卷(宋)苏洵苏轼苏辙撰明正德十二年(1517)刘洪慎独斋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7 文公家礼仪节八卷(明)丘濬撰明正德十二年(1517)直隶太平府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28 历代通鉴纂要九十二卷(明)李东阳等撰明正德十四年(1519)慎独斋刻本通渭县图书馆存三十四卷(卷一至二十九、卷六十三至六十四、卷七十三、卷八十九至九十)0129 读书录十卷(明)薛瑄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郑维新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30 [正德]姑苏志六十卷(明)林世远王鏊等纂修明正德刻嘉靖增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131 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明)罗本撰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3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宋)寇宗奭衍义明嘉靖二年(1523)陈凤梧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33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唐)释不空译明嘉靖三年(1524)汉中府云峰寺刻本天水市图书馆0134 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辑明嘉靖三年(1524)徐焴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35 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辑明嘉靖三年(1524)徐焴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36 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辑明嘉靖三年(1524)徐焴刻本甘肃联合大学图书馆0137 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辑明嘉靖六年(1527)张大轮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38 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四年(1525)汪谅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39 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四至六年(1525-1527)王延喆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40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辑明嘉靖六至七年(1527-1528)胡缵宗、陆采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41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辑明嘉靖六至七年(1527-1528)胡缵宗、陆采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42 重刊渼陂王太史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明)王九思撰明嘉靖十二年(1533)刻二十四年(1545)续刻崇祯十三年(1640)重修本天水市图书馆存十九卷(渼陂集十六卷续集三卷)0143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辑明嘉靖十三年(1534)晋府虚益堂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44 六子全书六十卷(明)顾春辑明嘉靖顾春世德堂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45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明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1597-1598)陈大科刻清岱云楼重修本甘肃联合大学图书馆0146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撰明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1597-1598)陈大科刻清岱云楼重修本兰州大学图书馆0147 太平御览一千卷目录十五卷(宋)李昉编明抄本甘肃省图书馆存九百四十三卷(卷一至八百三十八、卷八百九十六至一千)0148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卷(明)王守仁撰明嘉靖十四年(1535)闻人诠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49 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明嘉靖十四年(1535)苏献可通津草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50 [嘉靖]秦安志九卷(明)亢世英胡缵宗纂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清顺治增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151 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礼部韵畧七音三十六母通考一卷(元)熊中撰明嘉靖十五年(1536)秦钺、李舜臣刻十七年(1538)刘储秀重修本兰州大学图书馆0152 韩柳文一百卷(明)游居敬编明嘉靖十六年(1537)游居敬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53 韩柳文一百卷(明)游居敬编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莫如士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54 万首唐人绝句一百一卷(宋)洪迈辑明嘉靖十九年(1540)陈敬学德星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55 唐音十五卷(元)杨士弘辑(明)顾璘批点明嘉靖二十年(1541)温秀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56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三十卷(宋)真德秀辑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天胤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57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三十卷(宋)真德秀辑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天胤刻本天水市图书馆0158 晋溪本兵敷奏十四卷(明)王琼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廖希颜、江濬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59 医说十卷(宋)张杲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顾定芳刻本(卷二、序配清抄本)甘肃省图书馆0160 考证注解伤寒论十卷(明)黄甲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冯岳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61 增修诗话总龟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宋)阮阅辑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62 有宋福建莆阳黄国簿四如先生文稿五卷(宋)黄仲元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63 欧阳先生文粹二十卷(宋)欧阳修撰(宋)陈亮辑遗粹十卷(宋)欧阳修撰(明)郭云鹏辑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郭云鹏宝善堂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64 雍音四卷(明)胡缵宗编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清渭草堂刻本兰州市图书馆0165 雍音四卷(明)胡缵宗编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清渭草堂刻本陇西县图书馆0166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衡府厚德堂刻蓝印本甘肃省图书馆0167 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万历司礼监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68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明嘉靖汪文盛等刻二十八年(1549)周采等重修本甘肃省图书馆0169 南唐书三十卷(宋)马令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顾汝达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0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宋)孙兆改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顾从德影宋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1 六诏纪闻二卷(明)彭汝实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吴郡袁褧嘉趣堂刻金声玉振集本甘肃省图书馆0172 何氏语林三十卷(明)何良俊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阁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3 列仙传二卷题(汉)刘向撰续仙传一卷(唐)沈汾撰(明)黄省曾赞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黄省曾刻汉唐三传本甘肃省图书馆0174 唐诗正声二十二卷(明)高棅辑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韩诗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75 崔氏洹词十七卷附录四卷(明)崔铣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周镐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6 太保费文宪公摘稿二十卷(明)费宏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吴遵之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7 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十八卷(明)刘基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樊献科、于德昌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8 两汉博闻十二卷(宋)杨侃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鲁曾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79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明)丘濬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吉澄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80 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王安石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何迁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81 百丈清规二卷(元)释德辉重编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延福寺比丘释法聚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82 庄渠先生遗书十二卷(明)魏校撰明嘉靖四十年(1561)王道行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83 解学士文集十卷(明)解缙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84 野客丛书三十卷附录野老记闻一卷(宋)王楙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榖祥刻本潘承弼跋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85 张左华集十五卷(明)张光孝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宋应期等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86 古言二卷今言四卷(明)郑晓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项笃寿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87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宋)陆九渊撰明嘉靖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0188 春秋四传三十八卷明嘉靖吉澄刻樊献科重修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89 奕善堂集一卷(明)朱□□撰明嘉靖刻本甘肃省图书馆0190 空同先生集六十三卷(明)李梦阳撰明嘉靖黄省曾刻本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0191 空同先生集六十三卷(明)李梦阳撰明嘉靖黄省曾刻本甘肃省图书馆。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简介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简介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简介十堰地处汉江中上游,作为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境内文化遗产数量多,在全省有“文物大市”之誉。

境内共有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革命旧址2100多处,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县区级保护单位199处。

我市因发现“郧县人”、“郧县梅铺猿人”、“郧西白龙洞猿人”和“郧西黄龙洞猿人”等多处古人类化石而被专家誉为“古人类长廊”。

武当山古建筑群,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代表了近千年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世界文化遗产(1处)武当山古建筑群(2)、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1、武当山金殿,元、明,丹江口市武当山太和宫,国家级,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紫霄大殿,明代,丹江口市武当山紫霄村,国家级,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治世玄岳牌坊,明代,丹江口市武当山镇遇真宫村,国家级,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南岩宫,元、明,丹江口市武当山,国家级,1996年12月20日国发[1996]47号,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玉虚宫遗址,明代,武当山镇,国家级,2001年国发[2001]号,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郧县学堂梁子遗址,旧石器时代,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国家级,2001年国发[2001]号,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7、采皇木摩崖题刻,明代,竹溪县鄂坪乡慈孝沟河边,国家级,2001年国发[2001]号,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8、武当山古建筑群(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十堰市城区1、回龙寺,明、清,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街办西坪村,省级 ,2002年11月7日鄂政发[2002]35号,第四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河西宝卷河西宝卷含凉州、张掖、酒泉宝卷(张掖宝卷因故未能进入第一批国家名录)。

宝卷又名宝传,是一种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文学。

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受俗讲的孕育,历经宋代谈经、说参请、说诨经讲史等,并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其内容包含儒、释、道的三教合一及各种秘密宗教,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其结构为散韵相间,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

2.天祝土族格萨尔《格萨尔》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中的一块瑰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源于藏族,却广泛传播于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很多民族之中。

作为口头传唱的口碑古籍土族《格萨尔》,同样具有有别于其他口头传唱的英雄史诗,在形式、内容方面富有自己的特点,独具魅力。

挖掘、抢救和保护土族《格萨尔》,不仅能丰富和完善《格萨尔》英雄史诗,乃至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3.裕固族民歌从裕固族历史渊源和语言来说,其民歌与回鹘民歌和蒙古民歌有着同样的源流,歌词格律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且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特点。

裕固族民歌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部分,主要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已搜集、整理的有310余首。

裕固族民歌记叙了裕固族历史、英雄和生活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族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和依据。

4.花儿花儿是大西北各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山歌,因歌词中多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

它主要流行于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山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甘、宁、青三省区的广阔地带,成为汉、回、土、藏、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民族用汉语创作并演唱的一个歌种。

花儿有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之分。

前者以甘肃河州(今临夏)为中心,布及甘、青相邻的十多个农业县;后者以洮州(今临潭)、岷州(今岷县)为中心,只流行于甘肃境内的七八个县。

甘肃470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甘肃470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甘肃470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文明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古代的文化遗产现在仍然是人们探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

而甘肃省是中国历史名城和文化遗产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甘肃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比较多。

本文将着重介绍甘肃省470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甘肃省470处级文物保护单位指的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种,共有470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文物陈列馆等多种类型。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是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原来的历史风貌,同时也可以对大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研究。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甘肃省的各个地区,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保护范围。

首先是古遗址,古遗址是甘肃省文物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

古遗址指的是人类在古代所居住和活动过的遗迹,如麦积山石窟、嘉峪关长城、天水麦积遗址等等。

这些古遗址所在的区域一般都比较广阔,主要包括遗址本身以及周边环境。

对于古遗址的保护范围,一般按照“三区一线”进行划分。

其中“三区”指的是内围保护区、中围缓冲区和外围环境保护区;“一线”则指的是文物保护线。

在内围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开发和建设,同时也禁止游客进入。

中围缓冲区则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其除了一些文物研究和勘探人员以外,其他人禁止进行建设和破坏行为。

外围环境保护区则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这一区域只能进行一些轻微的建设和开发。

其次是古建筑,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的古建筑也比较多。

这些古建筑多数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如白塔、兰州西关大砦、天水秦安地窖等。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范围,一般采用分区管理的方式。

其中分为保护核心区、保护缓冲区和管理控制区。

保护核心区是指古建筑的实体部分,主要是建筑本身以及文物陈列等场所。

保护缓冲区则是指古建筑周围的环境,一般以围墙、园林等进行围合,同时也要保护其周边的文物或现代建筑。

管理控制区则是指保护核心区和保护缓冲区之外的区域,一般要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在此区域内禁止进行一些影响文物保护的活动,如扰噪、排污等。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61.03.04•【文号】•【施行日期】1961.03.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一八0处)的名单,现予公布。

文化部应当继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分批报国务院核定公布,并协同有关的地方和部门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在短期内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出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并逐步建立科学记录档案;同时还应督促有关的县、市人民委员会做好所辖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共计180处)(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1三元里平英团遗址1841年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22金田起义地址185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金田村33太平天国忠王府1860-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863年44韶山冲毛主席旧居1893年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55江孜宗山抗英遗址1904年西藏自治区江孜县6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11年广东省广州市77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1911年湖北省武汉市88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市东城区沙滩“五四”运动的纪念地址99上海中山故居1919年上海市香山路10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上海市淮海路渔阳里中央机关旧址1921年11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1921年上海市兴业路代表大会会址1212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1926年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址1313“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1927年江西省南昌市1414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1927年湖南省浏阳县1515海丰红宫、红场旧址1927-广东省海丰县中山西路1928年1616广州公社旧址1927年广东省广州市维新路1717井冈山革命遗址1927-江西省宁冈县1929年1818古田会议会址1929年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1919中山陵1929年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2020瑞金革命遗址1931-江西省瑞金县1934年2121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贵州省遵义市2222泸定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35泸定县年红军征途中强夺铁索桥役的纪念地2323延安革命遗址1937-陕西省延安县1947年2424卢沟桥北京市丰台区包括宛平县城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的纪念地.桥始建于金代2525平型关战役遗址1937年山西省繁峙县2626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1938年山西省武乡县2727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安徽省泾县1941年2828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1938年四川省重庆市红岩村及1946年曾家岩2929冉庄地道战遗址1942年河北省保定市3030天安门北京市1949年开国大典在此举行.明代始建,经历次重修.3131鲁迅墓上海市虹口公园1956年迁葬于此3232中苏友谊纪念塔1957年辽宁省旅大市3333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二)石窟寺(共14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341云冈石窟北魏山西省大同市352莫高窟北魏至元甘肃省敦煌县包括西千佛洞363榆林窟北魏至元甘肃省安西县374龙门石窟北魏至唐河南省洛阳市包括白居易墓385麦积山石窟北魏至明甘肃省天水市396炳灵寺石窟北魏至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407响堂山石窟东魏、北齐至元河北省邯郸市418克孜尔千佛洞唐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开拜城县凿于三世纪429库木吐喇千佛洞唐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开库车县凿于三世纪4310皇泽寺摩崖造象唐四川省广元县4411广元千佛崖摩崖造象唐、宋四川省广元县4512北山摩崖造象唐、宋四川省大足县包括佛湾、观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4613宝顶山摩崖造象宋四川省大足县包括大佛湾、小佛湾、广大山、龙潭、松林坡.4714石钟山石窟南诏、大理(公元649-云南省大理包括石钟寺、1094年)白族自治州剑狮子关、沙登川县(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2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481太室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492少室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03启母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14冯焕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25平阳府君阙东汉四川省绵阳县536沈府君阙东汉四川省渠县547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省肥城县558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东汉山东省济宁市569高颐墓阙及石刻东汉四川省雅安县5710褒斜道石门及其摩汉至宋陕西省汉中市崖石刻5811安济桥(大石桥)隋河北省宁晋县5912安平桥(五里桥)南宋福建省晋江县6013永通桥(小石桥)金河北省宁晋县6114嵩岳寺塔北魏河南省登封县6215四门塔东魏山东省历城县6316大雁塔唐陕西省西安市6417小雁塔唐陕西省西安市6518崇圣寺三塔唐、五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6619房山云居寺塔及隋、唐、北京市房山县石经辽、金6720兴教寺塔唐陕西省长安县包括兴教寺其他建筑物6821苏州云岩寺塔五代江苏省苏州市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物6922佑国寺塔北宋河南省开封市(铁塔)7023定县开元寺塔北宋河北省定县(料敌塔)7124佛宫寺释迦塔辽(应县木塔)山西省应县7225六和塔南宋浙江省杭州市7326广惠寺华塔金河北省正定县7427妙应寺白塔元北京市西城区7528真觉寺金刚宝座明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塔)7629海宝塔清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730义慈惠石柱北齐河北省易县7831赵州陀罗尼经幢北宋河北省宁晋县7932南禅寺大殿唐山西省五台县8033佛光寺唐至清山西省五台县8134大昭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于七世纪中叶,经历代修缮增建.8235昌珠寺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传为七世纪建8336光孝寺五代至明广东省广州市8437独乐寺辽河北省蓟县8538晋祠宋山西省太原市8639奉国寺辽辽宁省义县8740清净寺宋福建省泉州市8841善化寺辽、金山西省大同市8942隆兴寺宋河北省正定县9043保国寺北宋浙江省宁波市9144华严寺辽、金、清山西省大同市9245白马寺金至清河南省洛阳市即东汉创建的白马寺旧址9346永乐宫元山西省芮城县9447武当山金殿元、明湖北省光化县9548萨迦寺元西藏自治区萨迦县9649广胜寺元、明山西省洪洞县9750观星台元河南省登封县9851居庸关云台元北京市昌平县9952曲阜孔庙及金至清山东省曲阜县孔府10053故宫明、清北京市10154万里长城-明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10255万里长城-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10356万里长城-明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10457西安城墙明陕西省西安市10558天坛明北京市崇文区10659北海及团城明、清北京市西城区10760布达拉宫明至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0861噶丹寺明初至清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0962扎什伦布寺明初至清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县11063智化寺明北京市东城区11164塔尔寺明青海省湟中县11265沈阳故宫清辽宁省沈阳市11366国子监清北京市东城区11467雍和宫清北京市东城区11568普宁寺清河北省承德市11669普乐寺清河北省承德市11770普陀宗乘之清河北省承德市庙11871须弥福寿之清河北省承德市庙11972武侯祠清四川省成都市12073杜甫草堂清四川省成都市12174拙政园明、清江苏省苏州市12275颐和园清北京市海淀区12376避暑山庄清河北省承德市12477留园清江苏省苏州市(四)石刻及其他(共11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251西安碑林汉至近代陕西省西安市1262爨宝子碑东晋云南省曲靖县1273爨龙颜碑南朝云南省陆良县1284药王山石刻隋至明陕西省铜川市1295段氏与三十七大理(公元937云南省曲靖县部会盟碑-1094年)1306重修护国寺感西夏甘肃省武威县应塔碑(西夏碑)(公元1032-1227年)1317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南宋江苏省苏州市1328溪州铜柱五代湖南省湘潭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1339峨眉山圣寿万年寺宋至明四川省峨眉县铜铁佛像13410沧州铁狮子后周河北省沧县13511保圣寺罗汉塑像北宋江苏省吴县旧传为唐杨惠之塑(五)古遗址(共26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361周口店遗址旧石器时代北京市房山县1372丁村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临汾县1383仰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渑池县1394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西安市1405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县1416郑州商代遗址商河南省郑阳市1427殷墟殷河南省安阳市1438丰镐遗址周陕西省长安市1449临淄齐国故城周山东省益都县14510曲阜鲁国故城周至汉山东省曲阜县14611侯马晋国遗址东周山西省侯马市14712楚纪南故城东周湖北省江陵县14813郑韩故城东周河南省新郑县14914赵邯郸故城战国河北省邯郸市15015燕下都遗址战国河北省易县15116阿房宫遗址秦陕西省西安市15217汉长安城遗址西汉陕西省西安市15318汉魏洛阳故城东汉至北魏河南省洛阳市15419高昌故城高昌(公元5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640年)番县15520雅尔湖故城高昌(公元5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640年)番县15621大明宫遗址唐陕西省西安市15722太和城遗址南诏(公元649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包括--902年大理市南诏德化碑15823渤海国上京龙泉渤海(公元698黑龙江省宁安县府遗址--926年)15924辽中京遗址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16025辽中京遗址辽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16126古格王国遗址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约为公元十世纪前后(六)古墓葬(共19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621黄帝陵陕西省黄陵县1632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县1643秦始皇陵西汉陕西省临潼县1654茂陵西汉陕西省兴平县汉武帝刘彻墓1665霍去病墓西汉陕西省兴平县1676辽阳壁画墓群汉至晋辽宁省辽阳市1687洞沟古墓群高句丽(公元前吉林省辑安县包括好大王--37公元碑668年)1698封氏墓群北魏至隋河北省吴桥县1709昭陵唐陕西省乾县唐太宗李世民墓17110乾陵唐陕西省乾县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17211顺陵唐陕西省咸阳市武则天之母杨氏墓17312六顶山古墓渤海(公元698吉林省延边朝鲜族-926年)自治州敦化县17413藏王墓西藏自治区穷结县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等藏王的墓葬17514王建墓五代前蜀四川省成都市17615岳飞墓南宋浙江省杭州市17716明孝陵明江苏省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墓17817十三陵明北京市昌平县17918清东陵清河北省遵化县18019清西陵清河北省易县注:台湾省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待解放后补列。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法规类别】文物保护单位【发文字号】甘政发[2017]84号【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发布日期】2017.11.08【实施日期】2017.11.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政发〔2017〕8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划定的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6处)保护范围予以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7年11月8日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一、古遗址柳州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

小川瓷窑遗址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标志碑为基准点,东至黑石岘遗址区东侧道路以东300米,南至磁窑沟道路南侧山体以南250米山脊处,西至靖远瓷窑厂旧址西侧磁窑沟道路以西90米山脊处,北至大水沟遗址北侧道路以北200米山脊处。

老人沟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东至遗址所在东山山脊线,向南延伸300米,西至遗址所在西山山脊线,向北延伸300米。

宽沟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

雁掌坪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东至焦家沟西崖边缘以西50米,南至贺家崖山根以北100米,西至万崖沟东崖边缘以东50米,北至清水河石咀下(河滩)南缘以南200米。

风云雷雨坛保护范围:以坛体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米。

干城城址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

坪山小沟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向东、西各延伸150米,向南、北各延伸20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80处)(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33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 1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841年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2 2 金田起义地址 185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金田村3 3 太平天国忠王府1860-1863年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4 4 韶山冲毛主席旧居1893年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5 5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1904年西藏自治区江孜县6 6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11年广东省广州市7 7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1911年湖北省武汉市8 8 北京大学红楼(“五四”运动纪念地)北京市东城区沙滩9 9 上海中山故居1919年上海市香山路10 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1920-1921年上海市淮海路渔阳里(二)石窟寺(共14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34 1 云冈石窟北魏山西省大同市35 2 莫高窟(包括西千佛洞)北魏至元甘肃省敦煌县36 3 榆林窟北魏至元甘肃省安西县37 4 龙门石窟(包括白居易墓)北魏至唐河南省洛阳市38 5 麦积山石窟北魏至明甘肃省天水市39 6 炳灵寺石窟北魏至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40 7 响堂山石窟东魏、北齐至元河北省邯郸市41 8 克孜尔千佛洞(传开凿于三世纪)唐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42 9 库木吐喇千佛洞(传开凿于三世纪)唐至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43 10 皇泽寺摩崖造象唐四川省广元县(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48 1 太室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49 2 少室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0 3 启母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1 4 冯焕阙东汉河南省登封县52 5 平阳府君阙东汉四川省绵阳县53 6 沈府君阙东汉四川省渠县54 7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省肥城县55 8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东汉山东省济宁市56 9 高颐墓阙及石刻东汉四川省雅安县57 10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至宋陕西省汉中市(四)石刻及其他(共11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25 1 西安碑林汉至近代陕西省西安市126 2 爨宝子碑东晋云南省曲靖县127 3 爨龙颜碑南朝云南省陆良县128 4 药王山石刻隋至明陕西省铜川市129 5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大理(公元937-1094年)云南省曲靖县130 6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西夏(公元1032-1227年) 甘肃省武威县131 7 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南宋江苏省苏州市132 8 溪州铜柱五代湖南省湘潭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133 9 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宋至明四川省峨眉县134 10 沧州铁狮子后周河北省沧县(五)古遗址(共26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36 1 周口店遗址旧石器时代北京市房山县137 2 丁村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临汾县138 3 仰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渑池县139 4 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西安市140 5 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县141 6 郑州商代遗址商河南省郑阳市142 7 殷墟殷河南省安阳市143 8 丰镐遗址周陕西省长安市144 9 临淄齐国故城周山东省益都县145 10 曲阜鲁国故城周至汉山东省曲阜县(六)古墓葬(共19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62 1 黄帝陵陕西省黄陵县163 2 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县164 3 秦始皇陵西汉陕西省临潼县165 4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西汉陕西省兴平县166 5 霍去病墓西汉陕西省兴平县167 6 辽阳壁画墓群汉至晋辽宁省辽阳市168 7 洞沟古墓群(包括好大王碑) 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 吉林省辑安县169 8 封氏墓群北魏至隋河北省吴桥县170 9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陕西省乾县171 10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陕西省乾县。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酒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酒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酒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酒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将酒泉市第一批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

请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酒泉市人民政府2017年5月10日酒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一、肃州区酒泉城墙保护范围:南北走向的城墙以墙体底部为基点,墙体内向东延伸10米,墙体外向西延伸20米;北至酒泉城墙北端;东西走向的城墙以墙体底部为基点,墙体内向北延伸20米,墙体外至军分小区14号楼北侧;东端至军分小区15号楼西侧。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酒泉胜迹碑保护范围:以碑座底部向四周延伸10米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将泉湖公园整体划为建设控制地带。

二、金塔县一个地窝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中心(坐标:东经99°10′54.9″北纬40°06′32.6″,高程1231米)为基点,向东、西各延伸135米,向南、北各延伸75米。

遗址保护范围东西长27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4.1万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各扩延5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至唐
58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旧石器时代
59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旧石器时代
60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秦至宋
61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宋至明
62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宋至清
63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64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65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66
平凉市
第五批
11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2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3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4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5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6
兰州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7
兰州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代
18
定西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9
定西市
第五批
古墓葬
元至明
第五批
古建筑
明代
82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83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建筑
五代
84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墓葬
北魏
85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86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87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墓葬
元代
88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至宋
89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90
庆阳市第五批古遗址宋代91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92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67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68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69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70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71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72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周
73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武威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159
武威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160
武威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161
武威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162
武威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北朝至唐
163
金昌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64
金昌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新石器时代、汉
165
金昌市
第五批
古遗址
近代
129
张掖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130
张掖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131
张掖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待考
132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明代
133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4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5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6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7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8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39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40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唐
141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唐
142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43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44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45
武威市
第五批
古墓葬
魏、晋
146
武威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明
147
武威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代
148
武威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宋至明
109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民国
110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建筑
清代
111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2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3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4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5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6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7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8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207
临夏回族自治州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08
临夏回族自治州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09
临夏回族自治州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20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21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2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3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4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5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6
定西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27
定西市
第五批
185
酒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夏、商
186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北魏至清
187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大黑沟岩画
188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待考
189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待考
190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待考
191
酒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南北朝、五代、宋
192
甘南藏族自治州
第五批
古墓葬
汉代
119
张掖市
第五批
古墓葬
汉至魏晋
120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明
121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至明
122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至唐
123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汉至魏、晋
124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明代
125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明代
126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青铜时代、汉
127
张掖市
第五批
古遗址
西夏
128
张掖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周
74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周
75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周
76
平凉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77
平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北魏、唐、明、清
78
平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北魏至明
79
平凉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金至明
80
庆阳市
第五批
古建筑

81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02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03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04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05
庆阳市
第五批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106
庆阳市
第五批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107
庆阳市
第五批
石窟寺及石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