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前,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急性腹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表现为手术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病人恢复快,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更先进。
由于有利的安全性和短
暂的疼痛,腹腔镜手术被认为是抢救患者尤其是急性腹症患者的首选手术技术。
腹腔镜技术主要应用于急性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其应用主要涉及到胆道,胰腺,
消化道等疾病的诊治。
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是腹腔镜技术在腹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两
种疾病,需要用腹腔镜技术来开展诊断和治疗。
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或急
性胆管炎,减轻患者的病情。
此外,腹腔镜技术还可以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该疾病的症状是腹部急性疼痛,可
用腹腔镜技术检查胰腺病变,剔除胰腺结石,增加胰腺造影时的清晰度,并可胆囊镜检结
肠梗阻,结肠穿孔等病变。
其优势是可以获得更多的视野,并减少手术创伤,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更具优势。
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急性腹腔症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腹腔镜技术需要护士,外
科医师和胃肠外科医师之间及时,有效和协调的沟通,以及高水平的技术来实现。
它的使
用取决于机构的技术设施和所需的客观服务,以及医务人员的技能和经验。
因此,腹腔
镜手术既不能被长期占用手术室,也不能轻易用于复杂手术和病情尚不成熟的患者。
只有
在腹腔镜手术并用护理,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治疗机制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
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急腹症方面的优势。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分析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中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2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研究普外科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价值。
结果:本研究125例患者全部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经腹腔镜诊断之后全部治疗痊愈出院,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疼情况,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患者出院之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出现。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在临床研究的过程当中选择腹腔镜应用在普外科急腹症状当中的诊疗过程中具有典型的诊疗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并且能够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是具有推广使用价值的一种诊疗方法。
标签:普外科急腹症;腹腔镜;诊疗分析普外科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急腹症状相对较多,这些病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病因比较复杂,病情进展相当快,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在临床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时候还存在着各种困惑,可能会因为诊断不清出现病情延误治疗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
临床上做好普外科急腹症状的诊断工作,将腹腔镜应用在其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据此进行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择的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的125例患者均为我院普外科所收治的急腹症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8例。
患者的年龄为17~75岁,平均年龄为(45.2±14.8)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急腹症,其中有阑尾炎患者75例,胃肠穿孔并腹膜炎患者14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16例,肠肿瘤患者1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例,异位胰腺组织患者3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腹腔镜外科急腹症探查及疗效。
结果20例经腹腔镜探查全部明确诊断,17例免除开腹手术,所有病例均恢复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
结论急诊腹腔镜探查可以提高急腹症的确诊率,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
【关键词】腹腔镜急腹症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科2010年1月~11月共施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20例,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例术前均有急诊手术探查指征,但其中(1)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尚难明确17例,男10例,女7例,19~80岁;(2)腹部外伤患者3例,男2例,女1例,35~50岁。
2 结果20例患者急诊腹腔镜探查均成功,全部病例均在急诊腹腔镜下得到确诊,并得到了相应的合理治疗。
具体情况如下:急性阑尾炎8例,于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6例肠梗阻中5例为部分粘连性肠梗阻,经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痊愈,另1例粘连严重而中转手术;非特异性腹痛1例、急性盆腔炎2例,经腹腔镜探查确诊后转为保守治疗,避免了阴性剖腹探查;外伤性肝破裂2例,1例镜下修补成功,1例中转开腹;外伤性脾破例1例,术中中转开腹。
术后均于1~2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术后4~9d治愈出院。
本组病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
3 讨论3.1腹腔镜探查与剖腹探查的比较剖腹探查是处理急腹症的常用手段,但它在带来明确诊断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创伤。
据报道12%~22%的剖腹探查是不必要的,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所致并发症率为5%~22%[1]。
现在,腹腔镜以很小的创伤即可直接观察腹内病变,视野开阔,确诊率高。
可以说,它保留了剖腹探查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其缺点,令我们在处理疑难急腹症时不再处于两难的境地。
本组全为术前未能确诊的病例,但在腹腔镜下全部得到确诊。
其中14例在镜下同时完成合理的手术治疗,3例及时中转剖腹,3例转为保守治疗。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探讨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间应用腹腔镜诊治的7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78例急腹症中腹腔镜手术成功74例(94.8%),4例中转手术(6.2%),本组无死亡病例,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损伤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所适用的外科急腹症范围一般是指腹部闭合或开放性外伤、局限性腹痛或全腹痛等两大类。
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已广泛用于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78例疗效满意,现将其应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3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5岁。
术前未确诊的4例全部均经腹腔镜确诊。
急性阑尾炎38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胆囊炎3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5例。
1.2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腹手术。
腹腔镜操作方法:仰卧位,根据术中需要取头高或脚高10°~15°,左或右侧倾斜10°~15°,脐下缘作为观察孔,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1.6~2.0kPa,经鞘置入腹腔镜环视腹腔,明确诊断。
根据病灶位置选择操作孔位置,一般2~4个,手术结束后于直视下拔除。
麻醉方法:全麻。
2结果本组腹腔镜手术成功74例(94.8%),4例中转手术(6.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腹腔引流管于术后48h无明显液体引出后拔除。
术后住院3~7d,切口均甲级愈合,无胆漏、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出血等并发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8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3~7d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未发生手术并发症。
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5例,穿孔直径0.5~0.8cm,腹腔内积液量500~l000mL,术后48-72h内胃肠功能恢复,腹腔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后拔除,术后72h进流食,术后7~10d切口甲级愈合痊愈出院。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46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6例急腹症患者经探查: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溃疡穿孔4例、胆囊结石13例、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扭转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肠梗阻4例、急性阑尾炎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2例、宫外孕4例、急性盆腔炎2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
46例患者在术中全部明确诊断,确诊率达到100%。
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44例,占95.6%;中转开腹2例,占4.4%。
术后住院时间为(6.37±1.09)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腹腔镜技术确诊率高、安全性和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明显。
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患的简称,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疾患类型多、病情复杂等特征。
作为一种常见、多发性外科疾病,往往患者在发病后才会意识到。
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因此而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并实施相应而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1—2]。
根据本科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在确诊病因、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并发症方面比传统剖腹探查更具优势。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科2010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46例患者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7~69岁,平均34.7岁;都有腹痛史,入院前腹痛时间2~48 h,平均7.9 h;持续性腹痛22例,阵发性腹痛17例,阵发转持续性腹痛7例,伴发热7例。
所有病例在排除内科疾病或经内科治疗无效,因病史、体征不具典型特征而以“腹痛待查”入院治疗。
1.2 方法患者平卧位(术中按需要可进行调整),采用气管插管吸入麻醉。
先于脐部用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对不同部位疼痛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戳孔的位置,大多数采用三孔法),并维持10~14 mm Hg的压力。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腹腔镜技术是一种现代胃肠外科手术技术,它凭借微创、疼痛小、恢复快等优势,已经成为急腹症探查及治疗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从腹腔镜技术的特点、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腹腔镜技术的特点1. 微创性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壁小孔进入腹腔,无需进行传统的大开放手术切口,因此可以减少外科创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2. 明晰视野腹腔镜手术使用的是高清晰度的摄像头,能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因人眼视野受限而带来的局限性。
3. 减少感染风险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外科创口的数量和大小,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4. 更精准的手术腹腔镜手术操作灵活,镜下能够进行精细的操作,因此在一些复杂手术中更为优势。
二、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胃肠穿孔、肠梗阻等疾病的探查及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在这些急腹症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选择,也被广泛证实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 急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常采用腹腔开放手术。
而腹腔镜手术能够通过腹腔镜探查,清楚地观察阑尾炎的病变情况,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容易出现的盲目切除。
3. 胃肠穿孔和肠梗阻的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和肠梗阻是急腹症中比较严重的病症,传统手术使用开放手术治疗。
而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地发现病变部位,进行病变切除和修复,术后患者康复快,术后疼痛少。
1. 减少外科创伤腹腔镜手术无需进行大的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外科创伤,降低了手术后瘢痕形成的几率,术后患者美观。
2. 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轻,恢复快,术后肠功能也能够快速恢复正常。
尽管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摘要:诊断性腹腔镜检对急腹症病人的手术决定起重要作用,从而能减少阴性和非治疗性剖腹探查,不容置疑,腹腔镜治疗经选择的急腹症病人效果良好。
因此,腹腔镜为急腹症的诊治开辟了新途径。
至于腹腔镜治疗在各种急腹症中选择病人的标准和实际结果,有待于随机对照性研究的进一步确定。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急腹症中分类号:R 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4-0219-03Role of Lapa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AbdomenZHANG Yue(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149th Hospital of PLA,Lianyungang222042,China)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获得成功,从而促进了外科微创入路手术(Minimal access surgery,MAS)的广泛采用[1,2]。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1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诊断性腹腔镜检查(Diagnostic laparoscopy,DL)已应用于急腹症、腹部创伤以及危重病人,能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探查,使病人及时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从而避免延误诊断。
1.1 用于急腹症即便借助于复杂的诊断工具,许多急腹症在术前确诊仍有困难,这常导致手术的延迟或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延误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带来的并发症率为5%~22%,并增加浪费。
由于这些原因,DL得以应用。
早在1975年Sugarbaker等首次报道术前应用DL诊断急腹症,诊断准确率达96%,而未行DL的急腹症病人的剖腹探查阴性率为22% ,而且不必行剖腹探查的DL组病人比未行DL的阴性剖腹探查组病人的住院期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
此后,一些研究证实了DL诊断急腹症的价值[3,4]。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探查术,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诊断治疗,对两组诊治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术中确诊率为95.28%,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术中确诊率为80%,治疗总有效率为8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协助急腹症诊治具有确诊率高、安全、高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腹腔镜;开腹探查术;急腹症;诊治急腹症作为普外科一种常见的急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因复杂等特点[1],需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若诊治不当可能会威胁到患者性命。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因其诊断率高、安全、快速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龄在17~66岁,平均(33.1±2.6)岁。
腹痛部位:上腹痛46例,下腹痛43例,脐周23例,全腹痛18例。
疼痛性质:持续性腹痛39例,阵发性腹痛25例,阵发性转持续性腹痛47例,放射痛19例。
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行开腹探查术,切口位置取决于患者腹痛部位,把腹壁各层切口后一层一层的进入腹部,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相应的探查腹痛部位器官及组织,根据探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对患者病情进行客观的诊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需手术的患者常规操作即可。
实验组:该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诊治方式,帮助患者选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行Veress气腹针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压力为10~14mmHg。
慢慢的把腹腔镜放入患者体内,电视监控下利用探头探查患者腹腔内相关器官及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术中见腹腔内 300ml淡黄色液体,探查见阑尾无 明显炎症改变。 • 末段 50cm 回肠肠壁增厚变硬,肠管稍增粗,部 分浆膜面少量纤维素附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术后诊断:末端回肠炎性肠病(克罗恩病)。 • 360百科:克罗恩病于1932年由Crohn、Ginzterg和 Oppenheime最早描述,故得此名。本病又曾被称为“局 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慢性肠壁全层炎”等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 病定名为Crohn病。其特点为病因未明,多见于青年人, 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可侵及 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门,病变呈节段性 或跳跃性分布,并可侵及肠道以外,特别是皮肤。临床 表现因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多样化,病程缓慢 ,易复发。
• 急腹症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病人临 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不易明确诊断,待指征出 现才能手术,此时已脏器穿孔或坏死引起继发性 腹膜炎,往往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在临床工作中,外科医师很难在不必要的剖腹探 查和延误手术时机之
• 可以早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 经腹腔镜诊断治疗一体化同步而行,处理及时。 • 女性原因不明的下腹部急腹症患者可首选腹腔镜 探查。 •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 症少等优点,而且腹腔镜检查不受体态肥胖、腹 壁肥厚等因素影响,可全方位探查。 • 术中处理措施完善,疗效确切。
治疗(腹腔镜在我科急腹症的治疗中开展情况)
•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症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 急性阑尾炎--LA
• 上消化道穿孔
• 肠梗阻
• 腹部损伤
• 综上所述,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急腹症作为新兴的 治疗手段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病情较重的 急腹症病人,腹腔镜操作避免了开腹手术带来的 体液丧失和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干扰,节省了 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术后肠粘连、胃瘫 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 及出院时间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急腹症的一种 有效的手段。
1 曹月敏,主编.腹腔镜外科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12. 2 Thompson MM, Underwood MJ,Sayer RD,etal.Role of sequential leucocyte counts and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 in acute appendicitis.Br J Surg,1992,79(8):822-824. 3 曹其武,魏培翰,行永利.等.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78例分析[J].中国 误诊学杂.2008.8(1):169一170.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浦南医院普外科 陶国强
病例1
• 患者:***,女性,61岁。2012-9-2 入院。 主诉:持续性下腹疼痛3天入院。 查体:腹软,有压痛,右下腹明显,伴反跳痛。 检查:2012-8-30血常规WBC12.2*109/L,N75%。 2012-9-2我院急诊B超提示有腹腔积液。 • 术前诊断:急性腹膜炎,阑尾炎穿孔? • 治疗:做好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术。
病例2
• 患者:***,男性,53岁。2014-3-30入院。 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痛9小时。 查体:腹软,右下腹及脐周有压痛,伴反跳痛。 检查:2014-3-30血常规WBC9.5×109/L,N62.7% 。腹部平片示右中上腹数枚小液平,腹部CT( 554310)提示:1、腹腔积液,阑尾炎可能;2、 右侧中下腹部分小肠扩张。 • 术前诊断:局限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 • 治疗:做好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术。
• 术中见腹腔内暗红色液体约 700ml ,部分小肠肠 管呈暗紫色,结果发现部分小肠经大网膜裂孔疝 出,形成内疝并肠管绞雜。
• 术后诊断:小肠绞窄性內疝 • 处理:小肠部分切除
诊断(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因腹膜炎而进行开腹探查术,阴性率可高达22% [1] 。 • 阑尾炎阴性剖腹率达30%~70% [2] 。 • 急腹症治疗的研究中发现,急腹症开腹探查中有大约 32%是不必要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