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养生二十五个简易方法

合集下载

二十四式太极拳健身内功之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健身内功之法

二十四式太极拳健身内功之法一、预备式:舌抵上齿跟松静站,任督二脉通在先,气沉丹田排杂念,无极状态现自然,虚领顶颈时时要,百会尾闾一根线。

(下颌微收百会上顶,命门后撑吸神阙,尾闾内敛。

)二、起势:脚踩五行九宫,手推阴阳八卦,分出虚实阴阳,练功开始。

三、野马分鬃:劳宫涌泉二穴相交,心脑血管病可消。

四、白鹤亮翅:呼吸深匀细长胸怀扩,右手上撑左手下按身拉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中焦和。

五、拦雀尾:双手翻转调三焦,气血畅通百病消。

六、云手:左右云手似开弓,腰带脚手行自如,强肾壮腰显神通。

七、下势独立:左右仆步下势功,挤压脏腑胃肠蠕动增,有助消化两便通。

八、左右穿梭:双手绕动似揉球,阴阳平衡五行和,天地之间人安详。

九、收势:手採天阳脚吸地阴之气(吸气双手从两侧边外旋边向上抬起过头后手心相对),阴阳二气顺十四条经脉纳入下丹田(呼气,双手边内旋边下按),归于气海,以外气养内气。

十、整理式:用双手的二个食指腹分别按揉承浆、廉泉二穴顺逆时针各九次,然后做赤龙搅海(舌在口腔内先沿内齿龈)顺逆时针各九次,再沿齿外唇腮顺逆时针各九次,之后将口内津液分三次咽下(咽出咕咚之声),做腹式呼吸三次。

此法是把24式太极拳的有关几式,在中医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将人的五脏(附心包)六腑、经脉气血、穴位等在意念的引导下,与动功结合起来,进行内外兼修,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健身生活理念习武之人德为先,不争高低与人善,养生为主不能变;取人之长补己短,提高悟性细体验;虚实转换见真功,气血阴阳经脉通,舒展大方全身松,持之以恒始无终,百岁健康不是梦。

* 生克吉凶阴阳转,五行八卦太极功。

太极拳好。

*。

太极内功养生25个简易方法

太极内功养生25个简易方法
十一、调理颈肌:先以十指交叉后放于后颈部,以掌根夹住颈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双手十指掐住后颈部两条大筋(斜方肌),从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二、赤龙搅海:以舌头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搅动36次,再反方向搅36次,口中产生之唾液,称之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别代表精、气、神)缓缓咽入腹中,谓之"玉液还丹"。常习之对咽炎、口腔溃疡、口中异味有独到疗效。
十九、升清降浊:双手交叠置于下丹田关元穴处,指尖向下,然后双腿缓缓下蹲,同时双手向下分别经两侧大腿沿膝盖、小腿至脚踝,意念将周身之浊气通过手的导引从脚心涌泉穴入地化为乌有,而后双手再按原路线上行返回下丹田,意念将大地里的精华之气上引入全身。连做9次。
二十、屈指强心:小指伸出,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向里用力勾出81次。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小指乃手少阴心经循行之末端,故而常做此功有循经强心之效。另外,以一手拇指按压点揉另一手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81次,换手亦然,同具强心之效。
二十三、指点会阴:仰卧位,先以右手点穴指快速点按会阴穴(阴囊与肛门连线之中点)81次,再按顺逆时针各旋转81次,换左手亦然。
二十四、掌搓双肾:双手快速搓热之后,以掌心贴住双肾区旋转搓擦36次。
二十五、拉捏双耳:中医学理论认为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婴儿,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微缩点",所以用双手反复拉捏整个耳部,有调理周身之功效。练习太极内功养生法,我的体会是,不一定天天按次序都做一遍,可根据自身情况择其要者而行之。另外,要遵循太极拳的松、静、自然三要素,以意念、动作、呼吸三者有机结合,如此,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十三、鼓漱吞津:闭口鼓颊,如口含清水,而后如漱口状鼓动双颊36次,口中产生之津液分三口缓咽入丹田。
十四、叩齿固肾:口轻闭,前后牙齿各上下叩击36次。另外,小便时咬前牙,大便时咬后牙,均闭口勿言。祖国医学认为,齿为肾之余,故日日叩齿,可收肾坚齿固之功效。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

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太极养生功帮你强身健体1、野马分鬃初式成右半马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球。

左脚蹬,右脚弓,右手向右上侧掤出去,左手往左下侧松开。

转为左半马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

右脚蹬,左脚弓,左手向左上侧掤出去,右手往右下侧松开。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2、拳搓腰眼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两手握拳,拳背轻轻贴在左右腰眼处。

身体稍微下蹲地上下抖动,让拳背自然搓揉腰眼。

练36遍。

3、捧球托上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身体下蹲,两手在下抱球。

两脚蹬地而起,两手捧球上托到胸前,掌心向上。

身体再次下蹲,掌心翻转向下下落。

身体蹲到合适高度,掌心翻转向上在下抱球。

练18遍。

4、沉提借力初式成左丁虚步,八分重心在右实脚,两分重心在左虚脚,心静体松地站桩1~2分钟。

左脚由虚变实下落,脚底贴地,左手往下落;右脚由实变虚提起,脚尖点地,右手往上举,转为右丁虚步,心静体松地站桩1~2分钟。

右脚由虚变实下落,脚底贴地,右手往下落;左脚由实变虚提起,脚尖点地,左手往上举。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5、狮子摇头马步站立,两手分别在左右的软肋部位,松腰往右下、左上旋转,放松颈部,向右调头。

转为松腰往左下、右上旋转,放松颈部,向左调头。

左式、右式各练8遍。

6、开阔胸怀初式成右半马步,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两手交叉于腹前。

左脚蹬,右脚弓,两手分别向左前方、右前方挥出去。

转为左半马步,右手在外、左手在内,两手交叉于腹前。

右脚蹬,左脚弓,两手分别向左前方、右前方挥出去。

左式、右式各练18遍。

7、大雁飞翔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同肩宽。

身体下蹲。

两脚蹬起,两手分别往上抬到与肩平,掌心向下。

滚动手臂,翻转掌心向上,两手慢慢往头顶上方相合。

松腕,手指下垂,两臂屈肘放松下落,身体下蹲。

练18遍。

8、饿虎扑食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相距宽于肩。

弯腰,两膝微屈,两手向裆下后面甩去;起身伸腰,两手往上交叉于胸前之后向左右两边分开,两手握拳向下变掌撒开手指,马步下蹲。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是在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新、老架一、二路中,取其精华,结合太极功法,组合而成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简单又不失传统风格的养生气功。

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使身体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调整,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

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1、起势:左脚向左慢慢分开半步(脚跟抬起,脚尖先着地,两脚尖地,两脚尖向前),与肩同宽,两手稍移至大腿前外侧,两臂前举与肩同高同宽,两手下按,落至腹前,两腿屈膝。

2、金刚捣碓:身体微左转,两手翻转,右脚外摆,重心左移,两手平捋至身体侧前方。

重心右移,左脚提起,以脚跟内侧贴地面向左前方铲出,两手向右后方平推,左手臂屈肘横于胸前,右手划弧于右膝旁,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上步成右虚步。

右手划弧前撩,左手划弧回收,合于右前臂丰,右掌变拳上举,左掌落至腹前,右腿屈膝提起,右拳下落砸至左掌心,右脚于左脚内侧踏地震脚。

3、揽扎衣:左手手右拳,微右转再左转,右拳变掌划弧至右肩前上方,左手划弧至左胯旁,重心左移,右脚提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铲出,两手臂在胸前相合交叉,重心右移成偏马步,上体微左再向右转,右手划弧至右前方,旋臂塌腕立掌。

左手叉于腰侧,目视右手方向。

4、六封似闭:重心微左后右移,两手下捋,身体左转,两臂分摆,两手合于耳侧,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脚前掌点地成虚步,随转体两手向下按至右胯旁。

5、单鞭:左手向前微微外旋翻转,右手收于左前臂内侧,向右前方出勾上提,左手收于腹前手心向上,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提起贴地向左铲出,重心微左转再向右移,身体微右转,左掌上托旋转,划弧至左前方,立掌推按。

6、白鹤亮翅:两手划弧翻转,左脚外摆,右脚提起出腿,两手相合,身体微右转再向左转,右手云掌,收左步虚步亮展,虚步斜分掌。

7、斜形:上体左转,左手划弧置于左胯旁,右手外旋,划弧绕至右前上方。

身体右转,左掌拨拦,左脚提起,贴地铲出。

气功-太极内功养生法

气功-太极内功养生法

太極內功養生法通俗易懂,簡單易學,不出偏差,用於健身防病、康復養生確有獨特功效。

一、十指梳頭:雙手相貼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發熱,然後以十指尖從前髮際向上梳至百會穴,再下行梳至後頸部,向上梳時吸氣,向下梳時呼氣,連梳36次。

有醒腦提神、防神經衰弱及抗腦動脈硬化之功效。

二、掌心擦額:以雙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額部36次。

三、指叩百會:雙手十指尖從前髮際正中適度叩擊頭頂至後頸部,叩擊36次。

四、搖頭晃腦:頭頸部低垂,緩緩向左右兩側搖擺至最大限度,盡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五、面部擦抹:雙手貼於臉頰,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後由下而上,由裡而外劃圓弧旋抹面部36次,雙手上行吸氣,下行呼氣。

六、旋眼轉睛:兩眼微閉,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圓形旋轉36次,再反方向旋轉36次。

此法極具健目及鍛煉雙眼靈活性之功效。

七、敷眼貫氣:兩掌心勞宮穴相對,距胸約一尺,如抱球狀,意念收天地之精華,聚於雙掌之中,然後兩掌緩緩做開合拉氣旋轉揉氣之動作,待體會到兩手間有拉不開合不進之太極混元氣感時,緩緩靠近眼部擠壓或旋轉貫氣。

八、指揉太陽:雙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壓住無名指及小指指甲,將此劍指分別按於頭部兩側太陽穴上,按順逆時針各揉36次。

九、魚際擦鼻:雙手拇指根下魚際肌搓熱之後,從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

此法對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定療效。

十、天鼓齊鳴:雙手掌心捂住耳孔,大拇指放於後頸部,其餘四指放於後腦部,然後食指從中指上滑下叩擊後腦部。

此時耳中即有鳴鼓之音,做36次後雙手猛然向兩邊鬆開,並猛睜雙眼,立時有耳聰目明之感。

之後再以中指塞住耳孔,向前及向後各旋轉6圈,然後鬆手閃耳。

此法經常習練對耳鳴耳聾均有良效。

十一、調理頸肌:先以十指交叉後放於後頸部,以掌根夾住頸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雙手十指掐住後頸部兩條大筋(斜方肌),從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二、赤龍攪海:以舌頭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攪動36次,再反方向攪36次,口中產生之唾液,稱之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別代表精、氣、神)緩緩咽入腹中,謂之"玉液還丹"。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

李经梧太极内功的修为方法太极内功修炼方法,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和坚持的过程。

李经梧太极内功修为方法的核心目标是健康强身、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内力、调节气血、平衡心理和提升精神意识。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太极内功修为方法:第一步:调整呼吸太极内功修炼的第一步是调整呼吸。

在一个放松舒适的姿势中,将注意力集中在低腹,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

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通过练习深呼吸,可以有效地调整身体的能量和气血流动,增加气体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

第二步: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是太极内功修炼的重要环节。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尽量放松身体和心理。

通过冥想的练习,可以调节呼吸和平衡体内的能量。

冥想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或将注意力放到丹田(脐部),或想象自己练习太极拳的场景。

冥想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决定,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第三步:身体调理太极内功修炼还需要进行身体调理,包括柔软身体、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

可以通过进行柔软体操、拉伸运动、传统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等来实现。

柔软身体有助于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第四步:站桩功站桩功是太极内功修炼的核心练习。

站立于一个舒适的姿势中,脚距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放松,身体重心下沉。

双手下垂,手掌略微向外张开。

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感受身体的能量流动和内力的积聚。

站桩功可以增强肌肉和韧带、改进身体的姿势和对重心的掌握,培养内力和提高能量的运转效果。

第五步:太极推手太极推手是太极内功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找一个太极拳的伙伴,面对面站立,互相用手臂、肩膀、胸部等部位进行轻微的接触,并模拟拳击动作。

通过推手的练习,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调整呼吸,调节内力和提高精神意识。

推手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从慢慢的推手到快速的推手,并逐渐增加对手的力量和技巧。

补气血的太极养生法保持身体健康

补气血的太极养生法保持身体健康

补气血的太极养生法保持身体健康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以其独特的身体训练和调理功效备受推崇。

在太极拳的实践过程中,注重调理气血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补气血的太极养生法,帮助读者保持身体健康。

一、深呼吸调气血太极拳强调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通过深呼吸调理气血。

在练习太极拳时,尽量做到自然舒展的呼吸,使气血更好地循环。

同时,要注意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让呼吸与动作协调有序,从而发挥出最大的调理作用。

二、松紧有度补充气血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松紧有度,这也适用于调理气血。

身体的松紧恰到好处有助于气血的流通和补充。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做到身体放松、肌肉柔软,但不应呈现过度松弛的状态。

通过正确的松紧技巧,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补充气血的效果。

三、舒缓运动平衡气血太极拳的动作以缓慢舒缓为主,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平衡气血,避免气血的过度消耗或积聚。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的平衡和舒缓度,避免动作过于急促或过于用力,这样能更好地保持气血的平衡和流畅。

四、注重太极精神调气血太极拳注重内外的统一,强调修身养性,通过调理心态和情绪状态来调整气血。

减轻压力、舒缓情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和补充。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要注重太极精神的培养,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样能更好地调理气血,促进健康。

五、饮食调养补充气血除了太极拳的练习,饮食的调养也是补充气血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医的理论,一些食物具有补气血的功效,如红枣、黑豆、黑芝麻等。

搭配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补充气血,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

结语: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式,注重调理气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呼吸、松紧有度、舒缓运动、太极精神的培养以及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有效地补气血,保持身体健康。

因此,不妨通过太极拳来养生,享受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陈氏太极养生功

陈氏太极养生功

陈氏太极养生功
基本功训练
第一节关节活动操
1. 活动腕关节
2. 活动肘关节
3. 活动肩关节
4. 活动颈部
5. 扩胸振臂
6. 架臂转腰
7. 抡臂拍打
8. 活动髋关节
9. 活动膝关节
10.俯腰下蹲
11.活动踝关节
12.弓步压腿
13.仆步压腿
14.引体向上
15.弹抖放松
第二节缠丝劲训练
1.单手正面缠丝(单云手)
2.双手正面缠丝(双云手)
3.单手侧面缠丝
4.后履缠丝
5.前棚后履缠丝
第三节步法训练
1.前进步
2.前趟拗步
3.野马分鬃上步法
4.后退步
5.左右开步
6.并步云手
7.插步云手
8.插步转身
太极培元养气法
第一节静坐养气法第二节桩功聚气法
1.采气法
2.抓气法
3.丹田内转运气法
4.浑元桩
5.收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内功养生二十五个简易方法
1.十指梳头:双手相贴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发热,然后以十指尖从前发际向上梳至百会穴,再下行梳至后颈部,向上梳时吸气,向下梳时呼气,连梳36次。

有醒脑提神、防神经衰弱及抗脑动脉硬化之功效。

2.掌心擦额: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3.指叩百会:双手十指尖从前发际正中适度叩击头顶至后颈部,叩击36次。

4.摇头晃脑:头颈部低垂,缓缓向左右两侧摇摆至最大限度,尽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5.面部擦抹:双手贴于脸颊,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后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划圆弧旋抹面部36次,双手上行吸气,下行呼气。

6.旋眼转睛:两眼微闭,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圆形旋转36次,再反方向旋转36次。

此法极具健目及锻炼双眼灵活性之功效。

7.敷眼贯气:两掌心劳宫穴相对,距胸约一尺,如抱球状,意念收天地之精华,聚于双掌之中,然后两掌缓缓做开合拉气旋转揉气之动作,待体会到两手间有拉不开合不进之太极混元气感时,缓缓靠近眼部挤压或旋转贯气。

8.指揉太阳: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及小指指甲,将此剑指分别按于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按顺逆时针各揉36次。

9.鱼际擦鼻:双手拇指根下鱼际肌搓热之后,从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

此法对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