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作品集

合集下载

03(庐隐-人生路上的)

03(庐隐-人生路上的)

2
女高师“四公子”:
程俊英和庐隐、世瑛、定秀友善,四人志趣相投,学术相 讨,生活相共,衣服相同,时人称为“四公子”。
苏梅(字雪林)《戏赠本级诸同学》长歌一首,其中一则 涉及“四公子”: 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 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 亚洲侠少气更雄,巨刃直欲摩苍穹。夜雨春雷茁新笋,霜 天秋淮搏长风(黄庐隐,自号亚洲侠少)。
福州三才女(冰心、林徽因、庐隐)
5
► 1922高师毕业从教,1923与民主主义者郭孟
良结婚,婚事轰动一时。1925郭病逝,后又 经历好友石评梅、大哥早亡的打击。为谋生在 各地教书、做编辑,坚持写作。苦海中挣扎阶 段。 ► 1928与青年李唯建相恋,跳出苦海,她感到 自己“从重浊肮脏的躯骸中逃逸出来了,成了 一朵花、一只鸟、一阵清风、一颗亮星,前面 有一盏光明的灯,一杯幸福的美酒,还有许多 青葱的茂林满溢着我们生命的露滴。” 《云 鸥情书集》68封。1930东渡日本,并结婚。 1931回国居上海,创作开始发生转变, 1934.5.14因难产病逝。
第三讲 庐隐:人生路上 的怯者
1
► 一、庐隐生平简介
黄英(1899-1934) 封建官僚家庭,6岁丧父 随母居舅家,从小体弱多病。1912考入北京女 子师范学校的附小,后入中学。毕业后,在北 京、安徽、河南等地教书为生。1920考入北京 国立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参加五四运动, 开始写作,笔名“庐隐”。 第一部发表的作品是《一个著作家》,以问 题小说步入文坛,后集中书写两性之爱的痛苦。 发表了著名的《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 《归雁》、《象牙戒指》、《胜利以后》、 《何处是归程》等作品。
18
► “纵使有爱情,也仅仅是爱情。‛ ► ‚在今日的世界,男人或女人在求爱的时

庐隐作品及简介

庐隐作品及简介

庐隐庐隐——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庐隐- 著作年表庐隐选集1920年《“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晨报副刊》,2月19日,杂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杂论) 《金陵》(《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新诗)《思想革新的原因》(《人道》,8月5日第1号,杂论)《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批评》,12月5日第4号“新村号”,杂论)1921年《劳心者与劳力者》(《批评》,1月11日第6号,杂论)《海洋里底一出惨剧》(《时事新报》,1月25~26日,小说)《一个著作家》(《小说月报》,2月10日第2卷第2号,小说)《近世戏剧的新倾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3期,杂论) 《小说的小经验》(《时事新报·文学旬刊》,5月29日第3期,杂论)《一封信》(《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2卷第6号,小说)《一个病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6月30日第6期,小说)《红玫瑰》(《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小说)《创作的我见》(《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杂论)《月夜里的箫声》(《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小说)《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杂论) 《两个小学生》(《小说月报》,8月10日第12卷第8号,小说)《“作什麼?”》(《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小说)《砍柴的女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新诗)《哀音》(《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13期,小说)《王阿大之死》(《时事新报·学灯》,9月4~6日,小说)《灵魂可以卖吗?》(《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2卷第11号,小说)《祝晨报第三周(年)的纪念》(《晨报副刊》,12月1日,新诗)《思潮》(《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2卷第12号,小说)1922年《馀泪》(《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3卷第6号,小说)《一个女教员》(《时事新报·文学旬刊》,2月1日、3月1日第29、30期,小说)《一个夜里的印象》(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邮差》(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傍晚的来客》(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一个快乐的村庄》(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碧涛之滨》(《学艺》,9月第4卷第3号,散文)《灵魂的伤痕》(《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1日第46期,散文)《悠悠的心》(《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21日第47期,新诗)《东游得来的礼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48期,散文)《华严泷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1日第49期,散文)《海边的谈话》(《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21日第50期,散文)《最后的光荣》(《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0月10日第52期,散文)《月下的回忆》(《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3卷第10号,散文)《月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1月10日第55期,散文)《或人的悲哀》(《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3卷第12号,小说)1923年《徬徨》(《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4卷第1号;又载《北京周报》(日文版),3月4、11日,小说)《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3月21日第68期,散文)《浮桑印影》(《学艺》,4月第4卷第10号,散文)《最后的命运》(《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日,散文)《丽石的日记》(《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4卷第6号,小说)《月色与诗人》(《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1日,杂论)《中国小说史略》(连载于《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21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8月11日、8月21日、9月1日、9月11日;又以《中国历代小说》为题,连载于《北京周报》(日文版),8月5日~10月19日,杂论)《流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0月1日、10月12日、10月21日、11月21日、12月21日,小说)《秋别》(《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寂寞》(《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海滨故人》(《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4卷第10号、12月10日第14卷第12号,小说) 《淡雾》(《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2月1日,小说)《新的遮拦》(《星海》,12月10日,小说)《将我的苦恼埋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2月11日,新诗)1924年《寄一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月11日,散文)《灰色的路程》(《东方杂志》,1月25日第21卷第2号,小说)《中国的妇女运动问题》(《民铎》,3月1日第5卷第1号,杂论)《沦落》(《小说月报》,4月10日第15卷第4号,小说)《旧稿》(《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5卷第5号,小说)《前尘》(《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5卷第6号,小说)《醉鬼》(《时事新报·文学周报》,6月30日第128期,小说)1925年《父亲》(《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6卷第1号,小说)《海滨消息——寄波微》(《京报副刊·妇女周刊》,3月,散文)《幽弦》(《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6卷第5号,小说)《胜利以后》(《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6卷第6号,小说)《呓语》(《京报副刊·妇女周刊》,9月2日,散文)《秦教授的失败》(《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6卷第10号,小说)《危机》(《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6卷第12号,小说)《海滨故人》(商务印书馆,7月初版,短篇集)《诗人李白》(《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杂论)《郭君梦良行状》(《时事新报·学灯》,12月7日,祭文)1926年《寄天涯一孤鸿》(《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7卷第10号,散文)《灵海潮汐致梅姐》(《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7卷第11号,散文)《寂寞》(《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7卷第12号,小说)1927年《蓝田的忏悔录》(《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8卷第1号,小说)《何处是归程》(《小说月报》,2月10日第18卷第2号,小说)《文学与革命》(《国闻周报》,5月22日第4卷第19期,杂论)《月夜孤舟》(《蔷薇周刊》,5月24日第2卷第26期,散文)《秋风秋雨愁煞人》(《蔷薇周刊》,6月14日第2卷第29期,小说)《憔悴梨花风雨后》(《蔷薇周刊》,6月21、28日第2卷第30、31期,小说) 《吊英雄》(《蔷薇周刊》,7月5日第2卷第32期,新诗)《愁情一缕付征鸿》(《蔷薇周刊》,7月26日第2卷第35期,散文)《妇女的平民教育》(《教育杂志》,第19卷第9号“平民教育专号”,杂论) 《归途》(《蔷薇周刊》,10月18日第3卷第46期,随笔)《英雄泪》(《蔷薇周刊》,12月5日第2卷第47期,新诗)《研究文学的方法》(《蔷薇周年纪念增刊》,杂论)《公事房》(《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小说)《牺牲》(《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剧本)1928年《曼丽》(北平古城书社,1月发行,短篇集)《寄波微》(《蔷薇周刊》,1月16日第3卷第53期,散文)《侦探》(《蔷薇周刊》,2月28日第3卷第58期,小说)《妇女的平民教育》[10](商务印书馆,4月,单行本)《弱者之呼声》(《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新诗) 《雪耻之正当途径》(《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杂论) 《祭献之辞》(《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祭文)《石评梅传略》(《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传记)《雨夜》(《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9卷第12号,小说)1929年《素心兰——夜的奇迹之一》(《鴞》,1月9日第4期,散文)《云萝姑娘》(《小说月报》,1月10日第20卷第1号,小说)《文学家的使命》(《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杂论)《夜的奇迹》(《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散文)《归雁》(《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8期,小说)《畸侣先生》(《真善美》,2月2日纪念一周年号外“女作家号”,小说)《星夜》(《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美丽的姑娘》(《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病中》(《河北民国日报副刊》,2月28日第65号,小说)《空虚——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1日第66号,新诗)《漠然——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5日第69号,新诗)《乞丐》(《华严月刊》,3月20日第1卷第3期,小说)《春的警钟》(《华严月刊》,4月20日第1卷第4期,散文)《树荫下》(《认识周报》,5月15日第1卷第16号,小说)《冲突》(《华严月刊》,5月20日第1卷第5期,剧本)《介之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不幸》(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穴中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秋声》(《华严月刊》,6月20日第1卷第6期,散文)《我生活在沙漠上》(《华严月刊》,7月20日第1卷第7期,散文)《青春的权威者》(《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亡命》(《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妇女生活的改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0月初版,平民读物)《来呵!我的爱人》(《蔷薇周刊》,9月10日第126期,新诗)《去年今日——悼石评梅》(《世界日报·评梅逝世周年纪念特刊》,10月6日,散文)1930年《人间天堂》(《益世报》,1月3~9日;又以《地上的乐园》为题,载《新月》,6、7月第3卷第5、6期,小说)《云鸥的通信》(《益世报》,2月14日~4月8日)《归雁》(神州国光出版社,3月,中篇小说)《东京小品·一、咖啡店,二、庙会,三、邻居,四、沐浴》(《妇女杂志》,12月第16卷第12号)1931年《灵海潮汐》(上海开明书店,1月初版,短篇集)《云鸥情书集》(庐隐、李唯建合著)(神州国光社,2月初版,书信集)《井之头公园》(《晨报副刊·学园》,2月25日第16号,散文)《几句实话》(《晨报副刊·学园》,3月26、27日第45、46号,散文)《苹果烂了》(《小说月报》,5月10日第22卷第5号,小说)《象牙戒指》(未完)(《小说月报》,6、7、8、9、11、12月10日第22卷第6、7、8、9、11、11号,小说)《东京小品·五、樱花树头》(《妇女杂志》,第17卷第5号,散文)《东京小品·六、那个怯弱的女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6号,散文)《东京小品·七、柳岛之一瞥》(《妇女杂志》,第17卷第7号,散文)《东京小品·八、烈士夫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8号,散文)1932年《搁浅的人们》(《读书杂志》,1月10日第2卷第1期,小说)《豆腐店的老板》(《读书杂志》,4月1日第2卷第4期,小说)《飘泊的女儿》(《申江日报·海潮》,9月18日第1号,小说)《云端一白鹤》(《申江日报》第4版,9月18日,古诗)《异国秋思》(《申江日报·海潮》,9月25日第2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华年周刊》,10月1日第1卷第25期,散文)《碧波》(《申江日报·海潮》,10月23日第4号,小说)《补袜子》(《申江日报·海潮》,10月26日第6号,小说)《野妓拉客》(《申江日报·海潮》,10月30日第7号,小说)《秋光中的西湖》(《申江日报·海潮》,11月13日第9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二)》(《申江日报·海潮》,11月20日第11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三)》(《申江日报·海潮》,12月11日第13号,散文)《跳舞场归来》(《申江日报·海潮》,12月25日第15号,小说)《小小的呐喊》(《女声》,12月第1卷第6号,小说)1933年《人生的梦的一幕》(《申江日报·海潮》,1月8日第17号,小说)《前途》(《前途》,1月10日创刊号,小说)《一个情妇的日记》(《申江日报·海潮》,1月15日、1月22日、2月5日、2月19日、2月26日第18、19、20、22、23号,小说)《好丈夫》(《女声》,1月15日第1卷第7期,小说)《一段春愁》(《时代画报》,2月1日第3卷第11期,小说)《女人的心》(《时代画报》,2月14日~5月5日,小说)《女人的心》(四社出版社,6月,中篇小说)《玫瑰的刺》(中华书局,3月,中、短篇集)《今后妇女的出路》(《女声》,3月16日第1卷第12期,杂论)《水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3月初版,平民读物)《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发刊词》(《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著作家的修养》(《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丁玲之死》(《时事新报·青光》,7月2日,杂论)《灾还不够》(《时事新报·青光》,7月7日,杂论)《屈伸自如》(《时事新报·青光》,7月14日,杂论)《监守自盗》(《时事新报·青光》,7月21日,杂论)《愧》(《时事新报·青光》,7月28日,杂论)《恋爱不是游戏》(《时事新报·青光》,8月4日,杂论)《花瓶时代》(《时事新报·青光》,8月11日,杂论)《我愿秋常驻人间》(《时事新报·青光》,8月18日,杂论)《男人和女人》(《时事新报·青光》,8月25日,杂论)《代三百万灾民请命》(《时事新报·青光》,9月1日,杂论)《水灾》(《女声》,9月1日第1卷第23期,小说)《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女声》,9月16日第1卷第24期,散文)1934年《我的创作经验》(《女青年月刊》,3月第13卷第3期,杂论)《窗外的春光》(《人间世》,4月5日第1期,散文)《读诗偶得》(《人间世》,5月2日第4期,散文)《象牙戒指》(商务印书馆,5月,长篇小说)庐隐- 生平简介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

卢隐·卢隐自传·卢隐文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

卢隐·卢隐自传·卢隐文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

卢隐·卢隐自传·卢隐文集[M]·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 20
《庐隐自传》主要内容包括:庐隐自传、云鸥情书集(节选)、呓语、寄天涯一孤鸿、寄燕北故人、灵海潮汐致梅姊、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丁玲之死、郭君梦良行状等。

朋友对她的评价是:一她要笑,笑到一切人心跳;她要哭,哭道所有的眼泪都流干。

她的自述是:我从小就不喜欢一切女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我也更讨厌机械型的东西与生活。

我怕开形式庄严的会议,我怕背死板的书,我怕整齐的数目字,我怕在一定的格子里写楷书;一到底庐隐是怎样的一个女作家,《庐隐自传》为读者揭开答案,希望通过自序与旁观的互视来纪念这位在三十五岁的年纪上英年早逝的作家,献给她在一个天翻地坼的时代中冲破牢笼、自寻新路的践行。

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生于福建闽侯。

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之意。

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与冰心、林徽因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海滨故人》,亦是她的代表作。

她的作品多以青年人的爱情婚姻为题材,以女知识青年为主人公,写她们对爱情的追求。

鲜明地反映了她的创作风格。

庐隐不仅留下了蜚声文坛的小说作品,而且在散文创作方面也成绩不菲。

庐隐作品

庐隐作品

庐隐作品
1920年《一个著作家》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一次以庐隐的笔名) 1922年短篇小说《或人的悲哀》,中篇小说《海滨故人》(代表作) 1925年第一部小说集《海滨故人》出版其中《或人的悲哀》被译成德文连载
1927年结集出版《灵海潮汐》和《曼丽》两书
1929年中篇小说《归雁》,散文《夜的奇迹》
1930年《东京小品》及长篇小说《象牙戒指》
1931年中篇小说《女人的心》,《地上的乐园》
1932-1934年长篇小说《火焰》,杂文《监守自盗》《代三百万灾民请命》《花瓶时代》《男人和女人》《今后妇女的出路》
1934年之后出版《庐隐自传》,《火焰》,《东京小品》及译作《格列佛游记》
庐隐风格
庐隐的抒情风格,清浅直切,又不失隽丽潇洒,缠绵悱恻与慷慨悲歌间有,笔锋常带感情;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风格感伤,基调悲戚,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媲美;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大多数采用日记或书信或讲故事的形式,这在“五四”小说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她的语言流利、自然、真切,纤细而不失酣畅;她小说的结构趋向散文,在缺少约束的行文中浸透着浓郁的感情,细腻蕴藉,沉哀入骨,前期作品结构松散,词藻华丽,
后期有长足的进步。

人物评价
庐隐是一位感伤的悲观主义者。

除了早期若干篇作品外,作品都没有摆脱悲哀的色调。

她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作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

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把悲哀看作是伟大的圣者。

庐隐

庐隐

• 泪,这样他们俩渐渐亲密起来。接着林鸿俊向她 这样他们俩渐渐亲密起来。 提出结婚,而她的母亲和哥哥觉得他太没深造, 提出结婚,而她的母亲和哥哥觉得他太没深造, 家又穷,因此拒绝了他。 家又穷,因此拒绝了他。当时庐隐正莫名其妙地 憎恶和恐惧结婚,并想过一生独身的生活。但母 憎恶和恐惧结婚,并想过一生独身的生活。 亲和哥哥的作为激起了她一腔义愤, 亲和哥哥的作为激起了她一腔义愤,她觉得自己 有必要挺身仗义反对母亲和哥哥, 有必要挺身仗义反对母亲和哥哥,于是给母亲写 了一封信: 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 了一封信:“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 都愿承受。 母亲深知庐隐倔强的性格, 都愿承受。”母亲深知庐隐倔强的性格,只好答 她签了字,接受母亲的条件: 应。她签了字,接受母亲的条件:大学毕业后才 能举行婚礼。 能举行婚礼。 • 1916年,她十八岁,中学毕业。但当时还没 年 她十八岁,中学毕业。 有女子大学,别的大学又不开女禁, 有女子大学,别的大学又不开女禁,暂时不能继 续升学。这时,母亲希望她工作,以帮助家庭。 续升学。这时,母亲希望她工作,以帮助家庭。 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无可奈何地思考着,彷徨着。 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无可奈何地思考着,彷徨着。

在1917—1918年间,应在安庆省立安徽女师附 1917—1918年间, 年间 小当校长、 小当校长、原北京慕贞学院同学舒畹荪女士的邀 她要远走高飞了。这时她心里跳跃着活力, 请,她要远走高飞了。这时她心里跳跃着活力, 摆脱家庭,独立生活的理想兴奋着她, 摆脱家庭,独立生活的理想兴奋着她,在她回忆 起安庆任教时的心情时写道: ……到火车站 到火车站, 起安庆任教时的心情时写道:“……到火车站, 我匆匆的买好车票,心雄万夫似的跳上车子, 我匆匆的买好车票,心雄万夫似的跳上车子,当 车轮蠕蠕而动,我和表哥告别时, 车轮蠕蠕而动,我和表哥告别时,在 我心头没有离愁,没有别绪, 我心头没有离愁,没有别绪,只有 情绪, 一股洒然的 情绪,充塞着我的灵 宫。我觉得这十余年如笼中鸟般 的生活,我实在厌倦了, 的生活,我实在厌倦了,时时我 希望着离家,去过漂流的生活。 希望着离家,去过漂流的生活。”

庐隐女士主要作品

庐隐女士主要作品

1920年《“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晨报副刊》,2月19日,杂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杂论)《金陵》(《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新诗)《思想革新的原因》(《人道》,8月5日第1号,杂论)《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批评》,12月5日第4号“新村号”,杂论)1921年《劳心者与劳力者》(《批评》,1月11日第6号,杂论)《海洋里底一出惨剧》(《时事新报》,1月25~26日,小说)《一个著作家》(《小说月报》,2月10日第2卷第2号,小说)《近世戏剧的新倾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3期,杂论)《小说的小经验》(《时事新报·文学旬刊》,5月29日第3期,杂论)《一封信》(《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2卷第6号,小说)《一个病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6月30日第6期,小说)《红玫瑰》(《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小说)《创作的我见》(《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杂论)《月夜里的箫声》(《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小说)《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杂论)《两个小学生》(《小说月报》,8月10日第12卷第8号,小说)《“作什么?”》(《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小说)《砍柴的女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新诗)《哀音》(《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13期,小说)《王阿大之死》(《时事新报·学灯》,9月4~6日,小说)《灵魂可以卖吗?》(《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2卷第11号,小说)《祝晨报第三周(年)的纪念》(《晨报副刊》,12月1日,新诗)《思潮》(《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2卷第12号,小说)1922年《馀泪》(《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3卷第6号,小说)《一个女教员》(《时事新报·文学旬刊》,2月1日、3月1日第29、30期,小说)《一个夜里的印象》(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邮差》(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傍晚的来客》(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一个快乐的村庄》(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碧涛之滨》(《学艺》,9月第4卷第3号,散文)《灵魂的伤痕》(《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1日第46期,散文)《悠悠的心》(《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21日第47期,新诗)《东游得来的礼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48期,散文)《华严泷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1日第49期,散文)《海边的谈话》(《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21日第50期,散文)《最后的光荣》(《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0月10日第52期,散文)《月下的回忆》(《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3卷第10号,散文)《月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1月10日第55期,散文)《或人的悲哀》(《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3卷第12号,小说)1923年《徬徨》(《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4卷第1号;又载《北京周报》(日文版),3月4、11日,小说)《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3月21日第68期,散文)《浮桑印影》(《学艺》,4月第4卷第10号,散文)《最后的命运》(《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日,散文)《丽石的日记》(《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4卷第6号,小说)《月色与诗人》(《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1日,杂论)《中国小说史略》(连载于《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21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8月11日、8月21日、9月1日、9月11日;又以《中国历代小说》为题,连载于《北京周报》(日文版),8月5日~10月19日,杂论)《流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0月1日、10月12日、10月21日、11月21日、12月21日,小说)《秋别》(《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寂寞》(《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海滨故人》(《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4卷第10号、12月10日第14卷第12号,小说)《淡雾》(《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2月1日,小说)《新的遮拦》(《星海》,12月10日,小说)《将我的苦恼埋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2月11日,新诗)1924年《寄一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月11日,散文)《灰色的路程》(《东方杂志》,1月25日第21卷第2号,小说)《中国的妇女运动问题》(《民铎》,3月1日第5卷第1号,杂论)《沦落》(《小说月报》,4月10日第15卷第4号,小说)《旧稿》(《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5卷第5号,小说)《前尘》(《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5卷第6号,小说)《醉鬼》(《时事新报·文学周报》,6月30日第128期,小说)1925年《父亲》(《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6卷第1号,小说)《海滨消息——寄波微》(《京报副刊·妇女周刊》,3月,散文)《幽弦》(《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6卷第5号,小说)《胜利以后》(《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6卷第6号,小说)《呓语》(《京报副刊·妇女周刊》,9月2日,散文)《秦教授的失败》(《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6卷第10号,小说)《危机》(《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6卷第12号,小说)《海滨故人》(商务印书馆,7月初版,短篇集)《诗人李白》(《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杂论)《郭君梦良行状》(《时事新报·学灯》,12月7日,祭文)1926年《寄天涯一孤鸿》(《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7卷第10号,散文)《灵海潮汐致梅姐》(《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7卷第11号,散文)《寂寞》(《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7卷第12号,小说)1927年《蓝田的忏悔录》(《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8卷第1号,小说)《何处是归程》(《小说月报》,2月10日第18卷第2号,小说)《文学与革命》(《国闻周报》,5月22日第4卷第19期,杂论)《月夜孤舟》(《蔷薇周刊》,5月24日第2卷第26期,散文)《秋风秋雨愁煞人》(《蔷薇周刊》,6月14日第2卷第29期,小说)《憔悴梨花风雨后》(《蔷薇周刊》,6月21、28日第2卷第30、31期,小说)《吊英雄》(《蔷薇周刊》,7月5日第2卷第32期,新诗)《愁情一缕付征鸿》(《蔷薇周刊》,7月26日第2卷第35期,散文)《妇女的平民教育》(《教育杂志》,第19卷第9号“平民教育专号”,杂论)《归途》(《蔷薇周刊》,10月18日第3卷第46期,随笔)《英雄泪》(《蔷薇周刊》,12月5日第2卷第47期,新诗)《研究文学的方法》(《蔷薇周年纪念增刊》,杂论)《公事房》(《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小说)《牺牲》(《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剧本)1928年《曼丽》(北平古城书社,1月发行,短篇集)《寄波微》(《蔷薇周刊》,1月16日第3卷第53期,散文)《侦探》(《蔷薇周刊》,2月28日第3卷第58期,小说)《妇女的平民教育》(商务印书馆,4月,单行本)《弱者之呼声》(《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新诗)《雪耻之正当途径》(《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杂论)《祭献之辞》(《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祭文)《石评梅传略》(《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传记)《雨夜》(《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9卷第12号,小说)1929年《素心兰——夜的奇迹之一》(《鴞》,1月9日第4期,散文)《云萝姑娘》(《小说月报》,1月10日第20卷第1号,小说)《文学家的使命》(《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杂论)《夜的奇迹》(《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散文)《归雁》(《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8期,小说)《畸侣先生》(《真善美》,2月2日纪念一周年号外“女作家号”,小说)《星夜》(《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美丽的姑娘》(《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病中》(《河北民国日报副刊》,2月28日第65号,小说)《空虚——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1日第66号,新诗)《漠然——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5日第69号,新诗)《乞丐》(《华严月刊》,3月20日第1卷第3期,小说)《春的警钟》(《华严月刊》,4月20日第1卷第4期,散文)《树荫下》(《认识周报》,5月15日第1卷第16号,小说)《冲突》(《华严月刊》,5月20日第1卷第5期,剧本)《介之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不幸》(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穴中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秋声》(《华严月刊》,6月20日第1卷第6期,散文)《我生活在沙漠上》(《华严月刊》,7月20日第1卷第7期,散文)《青春的权威者》(《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亡命》(《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妇女生活的改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0月初版,平民读物)《来呵!我的爱人》(《蔷薇周刊》,9月10日第126期,新诗)《去年今日——悼石评梅》(《世界日报·评梅逝世周年纪念特刊》,10月6日,散文)1930年《人间天堂》(《益世报》,1月3~9日;又以《地上的乐园》为题,载《新月》,6、7月第3卷第5、6期,小说)《云鸥的通信》(《益世报》,2月14日~4月8日)《归雁》(神州国光出版社,3月,中篇小说)《东京小品·一、咖啡店,二、庙会,三、邻居,四、沐浴》(《妇女杂志》,12月第16卷第12号)1931年《灵海潮汐》(上海开明书店,1月初版,短篇集)《云鸥情书集》(庐隐、李唯建合著)(神州国光社,2月初版,书信集)《井之头公园》(《晨报副刊·学园》,2月25日第16号,散文)《几句实话》(《晨报副刊·学园》,3月26、27日第45、46号,散文)《苹果烂了》(《小说月报》,5月10日第22卷第5号,小说)《象牙戒指》(未完)(《小说月报》,6、7、8、9、11、12月10日第22卷第6、7、8、9、11、11号,小说)《东京小品·五、樱花树头》(《妇女杂志》,第17卷第5号,散文)《东京小品·六、那个怯弱的女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6号,散文)《东京小品·七、柳岛之一瞥》(《妇女杂志》,第17卷第7号,散文)《东京小品·八、烈士夫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8号,散文)1932年《搁浅的人们》(《读书杂志》,1月10日第2卷第1期,小说)《豆腐店的老板》(《读书杂志》,4月1日第2卷第4期,小说)《飘泊的女儿》(《申江日报·海潮》,9月18日第1号,小说)《云端一白鹤》(《申江日报》第4版,9月18日,古诗)《异国秋思》(《申江日报·海潮》,9月25日第2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华年周刊》,10月1日第1卷第25期,散文)《碧波》(《申江日报·海潮》,10月23日第4号,小说)《补袜子》(《申江日报·海潮》,10月26日第6号,小说)《野妓拉客》(《申江日报·海潮》,10月30日第7号,小说)《秋光中的西湖》(《申江日报·海潮》,11月13日第9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二)》(《申江日报·海潮》,11月20日第11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三)》(《申江日报·海潮》,12月11日第13号,散文)《跳舞场归来》(《申江日报·海潮》,12月25日第15号,小说)《小小的呐喊》(《女声》,12月第1卷第6号,小说)1933年《人生的梦的一幕》(《申江日报·海潮》,1月8日第17号,小说)《前途》(《前途》,1月10日创刊号,小说)《一个情妇的日记》(《申江日报·海潮》,1月15日、1月22日、2月5日、2月19日、2月26日第18、19、20、22、23号,小说)《好丈夫》(《女声》,1月15日第1卷第7期,小说)《一段春愁》(《时代画报》,2月1日第3卷第11期,小说)《女人的心》(《时代画报》,2月14日~5月5日,小说)《女人的心》(四社出版社,6月,中篇小说)《玫瑰的刺》(中华书局,3月,中、短篇集)《今后妇女的出路》(《女声》,3月16日第1卷第12期,杂论)《水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3月初版,平民读物)《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发刊词》(《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著作家的修养》(《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丁玲之死》(《时事新报·青光》,7月2日,杂论)《灾还不够》(《时事新报·青光》,7月7日,杂论)《屈伸自如》(《时事新报·青光》,7月14日,杂论)《监守自盗》(《时事新报·青光》,7月21日,杂论)《愧》(《时事新报·青光》,7月28日,杂论)《恋爱不是游戏》(《时事新报·青光》,8月4日,杂论)《花瓶时代》(《时事新报·青光》,8月11日,杂论)《我愿秋常驻人间》(《时事新报·青光》,8月18日,杂论)《男人和女人》(《时事新报·青光》,8月25日,杂论)《代三百万灾民请命》(《时事新报·青光》,9月1日,杂论)《水灾》(《女声》,9月1日第1卷第23期,小说)《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女声》,9月16日第1卷第24期,散文)1934年《我的创作经验》(《女青年月刊》,3月第13卷第3期,杂论)《窗外的春光》(《人间世》,4月5日第1期,散文)《读诗偶得》(《人间世》,5月2日第4期,散文)《象牙戒指》(商务印书馆,5月,长篇小说)[4]。

庐隐

庐隐

庐隐印象 矛盾《庐隐论》

庐隐与“五四”运动,有“血统”的关系。庐隐,她是被“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 氛围中掀起来的,觉醒了的一个女性;庐隐,她是“五四”的产儿。 我们读了庐隐的全部著作,总觉得她的题材的范围很仄狭;她给我们看的, 只不过是她自己,她的爱人,她的朋友,——她的作品带着很浓厚的自叙传 的性质。 庐隐作品的风格是流利自然。她只是老老实实写下来,从不在形式上炫奇斗 巧。她的前期的作品(包括短篇集《海滨故人》及《曼丽》),结构比较散 漫:《海滨故人》那样长的短篇作品,故事的结构颇觉杂乱,人物很多,忽 而讲到这个,忽然又讲到那个,“控制”不得其法。 庐隐未尝以“小品”文出名。可是在我看来,她的几篇小品文如《月下的回 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在小品文中,庐隐很天真地把 她的“心”给我们看。
庐隐小说的价值

拓展了女性婚恋题材领域,现代抒情小说的开拓者之一。

突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呼喊出一个觉醒了的“人之子”的真实心 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个性解放思潮的高涨。
庐隐印象 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

庐隐第一次给我的印象,似乎不怎样动人,身材短小,脸孔瘦而 且黄,而且身在客中,常有抑郁无欢之色,与我们谈话时态度也 很拘束。

1930年与李唯建结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欧情书 集》。婚后她们一度在东京居住,出版过《东京小品》。 回国后,生活在杭州,写出了长篇《象牙戒指》,出版了一部短 篇集《玫瑰的刺》。 离开杭州到上海后,发表了她的中篇小说《女人的心》及短篇小 说《情妇日记》,创作了中篇小说《地上的乐园》和《火焰》。

庐隐创作的艺术特点

1、带“自叙传”的性质 题材多是自己及同学、友人、家人的浮沉与悲欢。都是现实主义 的,因为它们反映了社会的一个侧影,是真实的现实。 2、悲哀的主旋律 “总是充满了悲哀,苦闷,愤世,嫉邪,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 间人无一惬心”(《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 --苏雪林 1>身世所致。自幼缺乏家庭温暖,开始创作后,母亲、父亡、兄 凋、友逝,苦浪跌至,心痂百结。

庐隐女士主要作品剖析

庐隐女士主要作品剖析

1920年《“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晨报副刊》,2月19日,杂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杂论)《金陵》(《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新诗)《思想革新的原因》(《人道》,8月5日第1号,杂论)《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批评》,12月5日第4号“新村号”,杂论)1921年《劳心者与劳力者》(《批评》,1月11日第6号,杂论)《海洋里底一出惨剧》(《时事新报》,1月25~26日,小说)《一个著作家》(《小说月报》,2月10日第2卷第2号,小说)《近世戏剧的新倾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3期,杂论)《小说的小经验》(《时事新报·文学旬刊》,5月29日第3期,杂论)《一封信》(《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2卷第6号,小说)《一个病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6月30日第6期,小说)《红玫瑰》(《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小说)《创作的我见》(《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杂论)《月夜里的箫声》(《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小说)《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杂论)《两个小学生》(《小说月报》,8月10日第12卷第8号,小说)《“作什么?”》(《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小说)《砍柴的女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新诗)《哀音》(《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13期,小说)《王阿大之死》(《时事新报·学灯》,9月4~6日,小说)《灵魂可以卖吗?》(《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2卷第11号,小说)《祝晨报第三周(年)的纪念》(《晨报副刊》,12月1日,新诗)《思潮》(《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2卷第12号,小说)1922年《馀泪》(《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3卷第6号,小说)《一个女教员》(《时事新报·文学旬刊》,2月1日、3月1日第29、30期,小说)《一个夜里的印象》(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邮差》(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傍晚的来客》(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一个快乐的村庄》(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碧涛之滨》(《学艺》,9月第4卷第3号,散文)《灵魂的伤痕》(《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1日第46期,散文)《悠悠的心》(《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21日第47期,新诗)《东游得来的礼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48期,散文)《华严泷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1日第49期,散文)《海边的谈话》(《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21日第50期,散文)《最后的光荣》(《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0月10日第52期,散文)《月下的回忆》(《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3卷第10号,散文)《月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1月10日第55期,散文)《或人的悲哀》(《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3卷第12号,小说)1923年《徬徨》(《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4卷第1号;又载《北京周报》(日文版),3月4、11日,小说)《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3月21日第68期,散文)《浮桑印影》(《学艺》,4月第4卷第10号,散文)《最后的命运》(《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日,散文)《丽石的日记》(《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4卷第6号,小说)《月色与诗人》(《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1日,杂论)《中国小说史略》(连载于《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21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8月11日、8月21日、9月1日、9月11日;又以《中国历代小说》为题,连载于《北京周报》(日文版),8月5日~10月19日,杂论)《流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0月1日、10月12日、10月21日、11月21日、12月21日,小说)《秋别》(《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寂寞》(《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海滨故人》(《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4卷第10号、12月10日第14卷第12号,小说)《淡雾》(《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2月1日,小说)《新的遮拦》(《星海》,12月10日,小说)《将我的苦恼埋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2月11日,新诗)1924年《寄一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月11日,散文)《灰色的路程》(《东方杂志》,1月25日第21卷第2号,小说)《中国的妇女运动问题》(《民铎》,3月1日第5卷第1号,杂论)《沦落》(《小说月报》,4月10日第15卷第4号,小说)《旧稿》(《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5卷第5号,小说)《前尘》(《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5卷第6号,小说)《醉鬼》(《时事新报·文学周报》,6月30日第128期,小说)1925年《父亲》(《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6卷第1号,小说)《海滨消息——寄波微》(《京报副刊·妇女周刊》,3月,散文)《幽弦》(《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6卷第5号,小说)《胜利以后》(《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6卷第6号,小说)《呓语》(《京报副刊·妇女周刊》,9月2日,散文)《秦教授的失败》(《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6卷第10号,小说)《危机》(《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6卷第12号,小说)《海滨故人》(商务印书馆,7月初版,短篇集)《诗人李白》(《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杂论)《郭君梦良行状》(《时事新报·学灯》,12月7日,祭文)1926年《寄天涯一孤鸿》(《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7卷第10号,散文)《灵海潮汐致梅姐》(《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7卷第11号,散文)《寂寞》(《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7卷第12号,小说)1927年《蓝田的忏悔录》(《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8卷第1号,小说)《何处是归程》(《小说月报》,2月10日第18卷第2号,小说)《文学与革命》(《国闻周报》,5月22日第4卷第19期,杂论)《月夜孤舟》(《蔷薇周刊》,5月24日第2卷第26期,散文)《秋风秋雨愁煞人》(《蔷薇周刊》,6月14日第2卷第29期,小说)《憔悴梨花风雨后》(《蔷薇周刊》,6月21、28日第2卷第30、31期,小说)《吊英雄》(《蔷薇周刊》,7月5日第2卷第32期,新诗)《愁情一缕付征鸿》(《蔷薇周刊》,7月26日第2卷第35期,散文)《妇女的平民教育》(《教育杂志》,第19卷第9号“平民教育专号”,杂论)《归途》(《蔷薇周刊》,10月18日第3卷第46期,随笔)《英雄泪》(《蔷薇周刊》,12月5日第2卷第47期,新诗)《研究文学的方法》(《蔷薇周年纪念增刊》,杂论)《公事房》(《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小说)《牺牲》(《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剧本)1928年《曼丽》(北平古城书社,1月发行,短篇集)《寄波微》(《蔷薇周刊》,1月16日第3卷第53期,散文)《侦探》(《蔷薇周刊》,2月28日第3卷第58期,小说)《妇女的平民教育》(商务印书馆,4月,单行本)《弱者之呼声》(《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新诗)《雪耻之正当途径》(《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杂论)《祭献之辞》(《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祭文)《石评梅传略》(《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传记)《雨夜》(《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9卷第12号,小说)1929年《素心兰——夜的奇迹之一》(《鴞》,1月9日第4期,散文)《云萝姑娘》(《小说月报》,1月10日第20卷第1号,小说)《文学家的使命》(《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杂论)《夜的奇迹》(《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散文)《归雁》(《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8期,小说)《畸侣先生》(《真善美》,2月2日纪念一周年号外“女作家号”,小说)《星夜》(《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美丽的姑娘》(《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病中》(《河北民国日报副刊》,2月28日第65号,小说)《空虚——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1日第66号,新诗)《漠然——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5日第69号,新诗)《乞丐》(《华严月刊》,3月20日第1卷第3期,小说)《春的警钟》(《华严月刊》,4月20日第1卷第4期,散文)《树荫下》(《认识周报》,5月15日第1卷第16号,小说)《冲突》(《华严月刊》,5月20日第1卷第5期,剧本)《介之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不幸》(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穴中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秋声》(《华严月刊》,6月20日第1卷第6期,散文)《我生活在沙漠上》(《华严月刊》,7月20日第1卷第7期,散文)《青春的权威者》(《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亡命》(《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妇女生活的改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0月初版,平民读物)《来呵!我的爱人》(《蔷薇周刊》,9月10日第126期,新诗)《去年今日——悼石评梅》(《世界日报·评梅逝世周年纪念特刊》,10月6日,散文)1930年《人间天堂》(《益世报》,1月3~9日;又以《地上的乐园》为题,载《新月》,6、7月第3卷第5、6期,小说)《云鸥的通信》(《益世报》,2月14日~4月8日)《归雁》(神州国光出版社,3月,中篇小说)《东京小品·一、咖啡店,二、庙会,三、邻居,四、沐浴》(《妇女杂志》,12月第16卷第12号)1931年《灵海潮汐》(上海开明书店,1月初版,短篇集)《云鸥情书集》(庐隐、李唯建合著)(神州国光社,2月初版,书信集)《井之头公园》(《晨报副刊·学园》,2月25日第16号,散文)《几句实话》(《晨报副刊·学园》,3月26、27日第45、46号,散文)《苹果烂了》(《小说月报》,5月10日第22卷第5号,小说)《象牙戒指》(未完)(《小说月报》,6、7、8、9、11、12月10日第22卷第6、7、8、9、11、11号,小说)《东京小品·五、樱花树头》(《妇女杂志》,第17卷第5号,散文)《东京小品·六、那个怯弱的女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6号,散文)《东京小品·七、柳岛之一瞥》(《妇女杂志》,第17卷第7号,散文)《东京小品·八、烈士夫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8号,散文)1932年《搁浅的人们》(《读书杂志》,1月10日第2卷第1期,小说)《豆腐店的老板》(《读书杂志》,4月1日第2卷第4期,小说)《飘泊的女儿》(《申江日报·海潮》,9月18日第1号,小说)《云端一白鹤》(《申江日报》第4版,9月18日,古诗)《异国秋思》(《申江日报·海潮》,9月25日第2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华年周刊》,10月1日第1卷第25期,散文)《碧波》(《申江日报·海潮》,10月23日第4号,小说)《补袜子》(《申江日报·海潮》,10月26日第6号,小说)《野妓拉客》(《申江日报·海潮》,10月30日第7号,小说)《秋光中的西湖》(《申江日报·海潮》,11月13日第9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二)》(《申江日报·海潮》,11月20日第11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三)》(《申江日报·海潮》,12月11日第13号,散文)《跳舞场归来》(《申江日报·海潮》,12月25日第15号,小说)《小小的呐喊》(《女声》,12月第1卷第6号,小说)1933年《人生的梦的一幕》(《申江日报·海潮》,1月8日第17号,小说)《前途》(《前途》,1月10日创刊号,小说)《一个情妇的日记》(《申江日报·海潮》,1月15日、1月22日、2月5日、2月19日、2月26日第18、19、20、22、23号,小说)《好丈夫》(《女声》,1月15日第1卷第7期,小说)《一段春愁》(《时代画报》,2月1日第3卷第11期,小说)《女人的心》(《时代画报》,2月14日~5月5日,小说)《女人的心》(四社出版社,6月,中篇小说)《玫瑰的刺》(中华书局,3月,中、短篇集)《今后妇女的出路》(《女声》,3月16日第1卷第12期,杂论)《水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3月初版,平民读物)《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发刊词》(《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著作家的修养》(《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丁玲之死》(《时事新报·青光》,7月2日,杂论)《灾还不够》(《时事新报·青光》,7月7日,杂论)《屈伸自如》(《时事新报·青光》,7月14日,杂论)《监守自盗》(《时事新报·青光》,7月21日,杂论)《愧》(《时事新报·青光》,7月28日,杂论)《恋爱不是游戏》(《时事新报·青光》,8月4日,杂论)《花瓶时代》(《时事新报·青光》,8月11日,杂论)《我愿秋常驻人间》(《时事新报·青光》,8月18日,杂论)《男人和女人》(《时事新报·青光》,8月25日,杂论)《代三百万灾民请命》(《时事新报·青光》,9月1日,杂论)《水灾》(《女声》,9月1日第1卷第23期,小说)《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女声》,9月16日第1卷第24期,散文)1934年《我的创作经验》(《女青年月刊》,3月第13卷第3期,杂论)《窗外的春光》(《人间世》,4月5日第1期,散文)《读诗偶得》(《人间世》,5月2日第4期,散文)《象牙戒指》(商务印书馆,5月,长篇小说)[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0年《“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晨报副刊》,2月19日,杂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杂论) 《金陵》(《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2期,新诗)《思想革新的原因》(《人道》,8月5日第1号,杂论)《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批评》,12月5日第4号“新村号”,杂论)1921年《劳心者与劳力者》(《批评》,1月11日第6号,杂论) 庐隐著《春愁何处是归程》《海洋里底一出惨剧》(《时事新报》,1月25~26日,小说)《一个著作家》(《小说月报》,2月10日第2卷第2号,小说)《近世戏剧的新倾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文艺会刊》,4月1日第3期,杂论) 《小说的小经验》(《时事新报·文学旬刊》,5月29日第3期,杂论)《一封信》(《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2卷第6号,小说)《一个病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6月30日第6期,小说)《红玫瑰》(《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小说)《创作的我见》(《小说月报》,7月10日第12卷第7号,杂论)《月夜里的箫声》(《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小说)《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时事新报·文学旬刊》,7月30日第9期,杂论) 《两个小学生》(《小说月报》,8月10日第12卷第8号,小说)《“作什么?”》(《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小说)《砍柴的女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0日第10期,新诗)《哀音》(《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13期,小说)《王阿大之死》(《时事新报·学灯》,9月4~6日,小说)《灵魂可以卖吗?》(《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2卷第11号,小说)《祝晨报第三周(年)的纪念》(《晨报副刊》,12月1日,新诗)《思潮》(《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2卷第12号,小说)1922年《馀泪》(《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3卷第6号,小说)《一个女教员》(《时事新报·文学旬刊》,2月1日、3月1日第29、30期,小说) 《一个夜里的印象》(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 《邮差》(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傍晚的来客》(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一个快乐的村庄》(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商务印书馆,5月初版,小说) 《碧涛之滨》(《学艺》,9月第4卷第3号,散文)《灵魂的伤痕》(《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11日第46期,散文)《悠悠的心》(《时事新报·文学旬刊》,8月21日第47期,新诗)《东游得来的礼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日第48期,散文)《华严泷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11日第49期,散文)《海边的谈话》(《时事新报·文学旬刊》,9月21日第50期,散文)《最后的光荣》(《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0月10日第52期,散文)《月下的回忆》(《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3卷第10号,散文)《月下》(《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1月10日第55期,散文)《或人的悲哀》(《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3卷第12号,小说)1923年《徬徨》(《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4卷第1号;又载《北京周报》(日文版),3月4、11日,小说)《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时事新报·文学旬刊》,3月21日第68期,散文)《浮桑印影》(《学艺》,4月第4卷第10号,散文)《最后的命运》(《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日,散文)《丽石的日记》(《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4卷第6号,小说)《月色与诗人》(《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11日,杂论)《中国小说史略》(连载于《晨报副刊·文学旬刊》,6月21日、7月1日、7月11日、7月21日、8月1日、庐隐遗影8月11日、8月21日、9月1日、9月11日;又以《中国历代小说》为题,连载于《北京周报》(日文版),8月5日~10月19日,杂论) 《流星》 (《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0月1日、10月12日、10月21日、11月21日、12月21日,小说)《秋别》 (《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寂寞》 (《晨报副刊》,10月7日,新诗)《海滨故人》(《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4卷第10号、12月10日第14卷第12号,小说)《淡雾》(《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2月1日,小说)《新的遮拦》(《星海》,12月10日,小说)《将我的苦恼埋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2月11日,新诗)1924年《寄一星》(《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月11日,散文)《灰色的路程》(《东方杂志》,1月25日第21卷第2号,小说)《中国的妇女运动问题》(《民铎》,3月1日第5卷第1号,杂论)《沦落》(《小说月报》,4月10日第15卷第4号,小说)《旧稿》(《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5卷第5号,小说)《前尘》(《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5卷第6号,小说)《醉鬼》(《时事新报·文学周报》,6月30日第128期,小说)1925年《父亲》(《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6卷第1号,小说)《海滨消息——寄波微》(《京报副刊·妇女周刊》,3月,散文)《幽弦》(《小说月报》,5月10日第16卷第5号,小说)《胜利以后》(《小说月报》,6月10日第16卷第6号,小说)《呓语》(《京报副刊·妇女周刊》,9月2日,散文)《秦教授的失败》 (《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6卷第10号,小说)《危机》(《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6卷第12号,小说)《海滨故人》(商务印书馆,7月初版,短篇集)《诗人李白》(《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专号”,杂论)《郭君梦良行状》(《时事新报·学灯》,12月7日,祭文)1926年《寄天涯一孤鸿》(《小说月报》,10月10日第17卷第10号,散文)《灵海潮汐致梅姐》 (《小说月报》,11月10日第17卷第11号,散文)《寂寞》(《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7卷第12号,小说)1927年《蓝田的忏悔录》(《小说月报》,1月10日第18卷第1号,小说)《何处是归程》(《小说月报》,2月10日第18卷第2号,小说)《文学与革命》(《国闻周报》,5月22日第4卷第19期,杂论)《月夜孤舟》(《蔷薇周刊》,5月24日第2卷第26期,散文)《秋风秋雨愁煞人》(《蔷薇周刊》,6月14日第2卷第29期,小说)《憔悴梨花风雨后》(《蔷薇周刊》,6月21、28日第2卷第30、31期,小说) 《吊英雄》(《蔷薇周刊》,7月5日第2卷第32期,新诗)《愁情一缕付征鸿》(《蔷薇周刊》,7月26日第2卷第35期,散文)《妇女的平民教育》(《教育杂志》,第19卷第9号“平民教育专号”,杂论) 《归途》(《蔷薇周刊》,10月18日第3卷第46期,随笔)《英雄泪》(《蔷薇周刊》,12月5日第2卷第47期,新诗)《研究文学的方法》(《蔷薇周年纪念增刊》,杂论)《公事房》(《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小说)《牺牲》(《蔷薇周年纪念增刊》,剧本)1928年《曼丽》(北平古城书社,1月发行,短篇集)《寄波微》(《蔷薇周刊》,1月16日第3卷第53期,散文)《侦探》(《蔷薇周刊》,2月28日第3卷第58期,小说)《妇女的平民教育》[10](商务印书馆,4月,单行本)《弱者之呼声》(《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新诗) 《雪耻之正当途径》(《蔷薇周刊》,6月2日第4卷《国耻纪念特刊》,杂论) 《祭献之辞》(《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祭文)《石评梅传略》(《世界日报》,12月《石评梅女士纪念特刊》,传记)《雨夜》(《小说月报》,12月10日第19卷第12号,小说)1929年《素心兰——夜的奇迹之一》(《鴞》,1月9日第4期,散文)《云萝姑娘》(《小说月报》,1月10日第20卷第1号,小说)《文学家的使命》(《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杂论)《夜的奇迹》(《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期,散文)《归雁》(《华严月刊》,1月20日第1卷第1~8期,小说)《畸侣先生》(《真善美》,2月2日纪念一周年号外“女作家号”,小说)《星夜》(《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美丽的姑娘》(《华严月刊》,2月20日第1卷第2期,散文)《病中》(《河北民国日报副刊》,2月28日第65号,小说)《空虚——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1日第66号,新诗)《漠然——夜的奇迹之一》(《河北民国日报副刊》,3月5日第69号,新诗)《乞丐》(《华严月刊》,3月20日第1卷第3期,小说)《春的警钟》(《华严月刊》,4月20日第1卷第4期,散文)《树荫下》(《认识周报》,5月15日第1卷第16号,小说)《冲突》(《华严月刊》,5月20日第1卷第5期,剧本)《介之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不幸》(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穴中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6月初版,平民读物)《秋声》(《华严月刊》,6月20日第1卷第6期,散文)《我生活在沙漠上》(《华严月刊》,7月20日第1卷第7期,散文)《青春的权威者》(《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亡命》(《华严月刊》,8月20日第1卷第8期,散文)《妇女生活的改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0月初版,平民读物)《来呵!我的爱人》(《蔷薇周刊》,9月10日第126期,新诗)《去年今日——悼石评梅》(《世界日报·评梅逝世周年纪念特刊》,10月6日,散文) 1930年《人间天堂》(《益世报》,1月3~9日;又以《地上的乐园》为题,载《新月》,6、7月第3卷第5、6期,小说)《云鸥的通信》(《益世报》,2月14日~4月8日)《归雁》(神州国光出版社,3月,中篇小说)《东京小品·一、咖啡店,二、庙会,三、邻居,四、沐浴》(《妇女杂志》,12月第16卷第12号)1931年《灵海潮汐》(上海开明书店,1月初版,短篇集)《云鸥情书集》(庐隐、李唯建合著)(神州国光社,2月初版,书信集)《井之头公园》(《晨报副刊·学园》,2月25日第16号,散文)《几句实话》(《晨报副刊·学园》,3月26、27日第45、46号,散文)《苹果烂了》(《小说月报》,5月10日第22卷第5号,小说)《象牙戒指》(未完)(《小说月报》,6、7、8、9、11、12月10日第22卷第6、7、8、9、11、11号,小说)《东京小品·五、樱花树头》(《妇女杂志》,第17卷第5号,散文)《东京小品·六、那个怯弱的女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6号,散文)《东京小品·七、柳岛之一瞥》(《妇女杂志》,第17卷第7号,散文)《东京小品·八、烈士夫人》(《妇女杂志》,第17卷第8号,散文)1932年《搁浅的人们》(《读书杂志》,1月10日第2卷第1期,小说)《豆腐店的老板》(《读书杂志》,4月1日第2卷第4期,小说)《飘泊的女儿》(《申江日报·海潮》,9月18日第1号,小说)《云端一白鹤》(《申江日报》第4版,9月18日,古诗)《异国秋思》(《申江日报·海潮》,9月25日第2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华年周刊》,10月1日第1卷第25期,散文)《碧波》(《申江日报·海潮》,10月23日第4号,小说)《补袜子》(《申江日报·海潮》,10月26日第6号,小说)《野妓拉客》(《申江日报·海潮》,10月30日第7号,小说)《秋光中的西湖》(《申江日报·海潮》,11月13日第9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二)》(《申江日报·海潮》,11月20日第11号,散文)《给我的小鸟儿们(三)》(《申江日报·海潮》,12月11日第13号,散文)《跳舞场归来》(《申江日报·海潮》,12月25日第15号,小说)《小小的呐喊》(《女声》,12月第1卷第6号,小说)1933年《人生的梦的一幕》(《申江日报·海潮》,1月8日第17号,小说)《前途》(《前途》,1月10日创刊号,小说)《一个情妇的日记》(《申江日报·海潮》,1月15日、1月22日、2月5日、2月19日、2月26日第18、19、20、22、23号,小说) 庐隐著《一个情妇的日记》《好丈夫》(《女声》,1月15日第1卷第7期,小说)《一段春愁》(《时代画报》,2月1日第3卷第11期,小说)《女人的心》(《时代画报》,2月14日~5月5日,小说)《女人的心》(四社出版社,6月,中篇小说)《玫瑰的刺》(中华书局,3月,中、短篇集)《今后妇女的出路》(《女声》,3月16日第1卷第12期,杂论)《水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3月初版,平民读物)《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发刊词》(《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 《著作家的修养》(《上海工部局女中年刊》,5月2日创刊号,序言)《丁玲之死》(《时事新报·青光》,7月2日,杂论)《灾还不够》(《时事新报·青光》,7月7日,杂论)《屈伸自如》(《时事新报·青光》,7月14日,杂论)《监守自盗》(《时事新报·青光》,7月21日,杂论)《愧》(《时事新报·青光》,7月28日,杂论)《恋爱不是游戏》(《时事新报·青光》,8月4日,杂论)《花瓶时代》(《时事新报·青光》,8月11日,杂论)《我愿秋常驻人间》(《时事新报·青光》,8月18日,杂论)《男人和女人》(《时事新报·青光》,8月25日,杂论)《代三百万灾民请命》(《时事新报·青光》,9月1日,杂论)《水灾》(《女声》,9月1日第1卷第23期,小说)《中学时代生活的回忆》(《女声》,9月16日第1卷第24期,散文) 1934年《我的创作经验》(《女青年月刊》,3月第13卷第3期,杂论)《窗外的春光》(《人间世》,4月5日第1期,散文)《读诗偶得》(《人间世》,5月2日第4期,散文)《象牙戒指》(商务印书馆,5月,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