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的5种方法

合集下载

《12、13减几》20以内的退位减法PPT

《12、13减几》20以内的退位减法PPT
课件PPT
第六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13减几
-.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理解利用破十法计算12,13减几 的算理。
2.掌握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
复习导入
你知道用破十法计算11减 几的方法吗?
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把11分成10和1, 先算10减几,再将得数和1相加。
复习导入
例 看图列式计算。
探索新知
(3)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 2,先算10-4=6,再算6+2=8。
探索新知
计算12减几,可以用连减法、想 加法算减法、破十法。其中破十 法比较简单。 用破十法计算12减几,把12分成 10和2,先算10减几,再将得数 和2相加。
情景导入2
课件PPT
探索新知
左边有9只猴在拔河,右边有4只 猴在跳绳,共有13只猴。
1. 计算。
课件PPT
12-4=
12-6=
解题思路: 把12分成10和2 计算10减几 得数加2
典题精讲
解答:8 6
课件PPT
典题精讲
2. 计算。
课件PPT
13-5=
13-8=
解题思路: 把13分成10和3 计算10减几 得数加3
典题精讲
解答:8 5
课件PPT
易错提醒
看图列式计算。
课件PPT
探索新知
求右边猴的数量,用13-9。 计算时把13分成10和3,先算 10-9=1,再算1+3=4。
探索新知
求左边猴的数量,用13-4。 计算时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 4=6,再算6+3=9。
探索新知
用破十法计算13减几,把13分成 10和3,先算10减几,再将得数和 3相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5、4、3、2》教案(三篇)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5、4、3、2》教案(三篇)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5、4、3、2》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十几减5、4、3、 2的各种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事物之间有联系的观点。

【学情分析】经过十几减9、8、7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能够用多种方法做题,只是熟练程度不够,多数学生也能将前面学习的方法迁移到本课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来。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突破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评价激励。

【教学难点】:对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突破方法:多说算理,加强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抢答。

15-6= 11—6=14—8= 15—7=12—7= 13—9=17—9= 14—7=师:算得真快,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能举例说说吗?指名学生说一说算理。

小结:我们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用破十的方法,还可以用连减的方法,都可以很快地算出答案。

活动2【讲授】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以旧引新,解决问题12-5=(1) 学生自己先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 全班反馈生1:我用的是“破十法”如:计算12-5时,可以把12分成10和2, 先用10-5=5,再用5+2=7(课件演示破十法)生2:我用的是“想加算减”。

如:计算12-5时,我先想5+(7)=12, 所以12-5=7(课件演示想加算减)生3:我用的是连减的方法:5可以分成2和3,先用12—2=10,再用10—3=7。

(课件演示连减)(4)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用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借助方法,自主探究11—2=11—3=11—4=学生做在草稿本上。

20以内退位减法的5种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的5种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几‎种方法:以8+5=13为例:1、数数法用数手指头‎或画点子逐‎一计数。

2、接数法基本仍是数‎数法,只不过是在‎第一个数的‎基础上再逐‎一计数。

例如8+5,第一个数8‎不用数,接上去数8‎+1+1+1+1+1。

3、双手助记法‎差生可以用‎“双手助记法‎”帮忙,一只手表示‎一个数,大姆指表示‎5,其他四指各‎表示1。

例如8+5,按照规定伸‎出双手,一看即知,8+5=13,经常练习后‎,学生看到算‎式,即在头脑中‎呈现双手的‎表象,借助表象,学生便可以‎立即算出得‎数。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简便‎的数学模型‎。

这同数手指‎不同,数手指是逐‎一计数,水平较低,而“双手助记法‎”属于按群计‎算了,达到了高一‎级层次。

4、珠心算是80几岁‎高龄的数学‎教育家陈子‎镜老先生创‎立的一种珠‎算和心算相‎结合的新算‎法,其基本方法‎是借助手形‎码来计算,右手大姆指‎代表5,其余每个手‎指代表1,左手每个指‎头代表10‎。

在计算中做‎到口、心脑并用。

5、凑十法8+5=8+2+3=13,把第二个加‎数分解,与第一个加‎数凑十再算‎。

6、口诀法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熟记加法口‎诀,直接报出结‎果8+5=13(八五13)。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几‎种方法:以13—9=4为例:(1)“数数法”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

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

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建立错题病因卡,每个孩子当医 生找准错因,对症下药。
4、以3分钟口算,比比哪个组算得 快,同桌互算等多种多样的形 式,坚持天天练,不断线。
11 3
3
7 2
116页
知道的 要求的
这是第一次出现表格应用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表格:说一件什么事 然后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接着 看:“一共画”是什么意思?确定方法
用直尺数。从9往后数5个数: 10、11、12、13、14,所以9+5=14
9
5
10
4
14
9
5
9
5
1个十
4个一
14
9 + 5= 14 14 10
9 + 5 = 14 45
10
9和1凑成10,把5 分成1和4,9加1等于 10,10再加4等于14, 所以9+5=14
5和5凑成10,把9分成 4和5,5加5等于10,
10

8、7、6加几
8+5= 13 想: 5加( 5 )得10。
35
10加( 3)得( 13 )。
10
8、7、6加几
8+9= 17
27 10
想: 8加( 2)得10。 10加( 7)得( 17)。
计算又对又快的方法:
1、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尤其 是10的组成。
2、熟练地掌握7+6=13 8+6=14 这 些 易错题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重点:
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的算 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加数比较接近的进位 加法。
(一)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同 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凑十法” 。
9加几的进位加法

小学数学 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心得二

小学数学 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心得二

教学心得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9=,然后借助小棒,算出得数.最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从15里面去掉 9个,14、13、12、11……6,15-9=6
方法2:10 减 9等于1, 1 加 5 得 6
方法3:15 先减 5得 10,10 减 4 得 6
方法4:因为 9+6=15,所以15-9=6
方法5:15-10=5,5+1=6
教师让选择同一种方法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一起计算15-7= 15-8=.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计算过程.做完的小组马上举手.做完后老师问:为什么有的小组做的快,有的小组做的慢呢?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指出这几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生1:第一种方法太笨了,如果减去的数太大的话,就太麻烦.
生2:我比较喜欢第4种方法,但如果加法不熟的话,就没法用这种方法.
生3:第 5 种方法算得快,但它对我来说太难了.
学生发表意见后,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改进方法,又重新选择了计算方法.小组经过讨论,分别给自己的方法起名.“破十法”、“连减法”“想加法算减法”等.
对于这几种方法,教师不是评价算法的优劣,而应指出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心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内容总结
(1)教学心得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9=,然后借助小棒,算出得数.最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从15里面去掉 9个,14、13、12、11。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清单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清单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清单一、什么是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就是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小于减数时,需要从十位借 1 当 10 来减的计算方法。

例如:13 5,因为 3 小于 5,所以需要从十位借 1 当 10,10 + 3 =13,13 5 = 8。

二、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1、破十法破十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比如计算 15 8,先把 15 分成 10 和5,用 10 减去 8 得到 2,再用 2 加上 5 等于 7。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 15 分成 10 和 5。

第二步:计算 10 8 = 2。

第三步:2 + 5 = 7。

2、平十法平十法是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先减去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使其变成10,再用 10 减去剩下的数。

例如 13 5,把 5 分成 3 和 2,先算 13 3 = 10,再算 10 2 = 8。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把 5 分成 3 和 2。

第二步:13 3 = 10。

第三步:10 2 = 8。

3、想加法算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想加法来计算减法。

因为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比如计算 12 7,就想 7 加几等于 12,因为 7 + 5 = 12,所以 12 7 = 5。

三、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有很多,例如:11 2 = 9 11 3 = 8 11 4 = 7 11 5 = 6 11 6 = 5 11 7 = 4 11 8 = 3 11 9 = 212 3 = 9 12 4 = 8 12 5 = 7 12 6 = 6 12 7 = 5 12 8 = 4 12 9 = 313 4 = 9 13 5 = 8 13 6 = 7 13 7 = 6 13 8 = 5 13 9 = 414 5 = 9 14 6 = 8 14 7 = 7 14 8 = 6 14 9 = 515 6 = 9 15 7 = 8 15 8 = 7 15 9 = 616 7 = 9 16 8 = 8 16 9 = 717 8 = 9 17 9 = 818 9 = 9四、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小学生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附背诵技巧!

小学生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附背诵技巧!

学习10和20以内的加减法窍门101、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2、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20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

用3种方式描述数:1)个位是2,十位是1 。

2)1个十,5个一。

3)比11大,比13小。

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

家长说数,孩子拨数。

边拨边说数的组成。

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

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

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我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

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

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

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9+6=9+(1+5)=(9+1)+5=10+5=15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
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3—9为例:
(1)“数数法”
孩子很可能从13个里一个一个地去减,减去9个后,还剩4个。

这种算法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孩子已经学会数20以内的数,有部分孩子会通过“数”的方法来实现“减”的目的。

刚开始接触退位减时,可以允许孩子用这样数的方法,但是以后应该慢慢让孩子通过练习,体会到其他的算法更快更简便,计算时应该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2)“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还剩4个。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平十法”
也就是说,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还剩4个。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4)“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也有可能孩子会把13减9想象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9=13-10+1=4。

这也是一种很好很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孩子提出这样的算法,应该给予嘉奖、表扬!
在这些算法中,第一种算法最容易,但是最费时。

第二、三种算法比第一种快多了,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但却比第四种算法容易,就是需要两步计算,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想到的。

第四种算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第五种算法,聪明的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法,因为和整十数有关的加减法总是算起来比较简便的。

要引导、鼓励孩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退位减,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