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P23页《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2、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高口算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迁移类推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团结竞争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每个四人小组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教学过程:一、设境引入,激发探索兴趣1,师:小朋友们,听说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老师今天将带着小朋友们去另一个王国里游玩,在这个王国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宝宝,它就是——数学王国,你们想去吗 (多媒体出现数学王国图)2,学生进行开火车口算:7+8 16-7 15-6 2+9 14-7 13-5 11-412-9 6+8 14-6 13-7 17-9 12-5 15-8师:回忆一下,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哪些方法啊有:想加算减,破十法等等儿歌记忆:退位减,我会算十几减9,是几加1,十几减8,是几加2,十几减7,是几加3,十几减6,是几加4,十几减5,是几加5.以15-8=为例,加以说明讨论: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啊3,师:火车开得真快,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口.看,数学小天使飞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只要你们回答出数学老爷爷提出的问题,数学王国的大门就会为你们打开了!)4,师(顾作神秘地):数学老爷爷想考小朋友们什么呢二,建构20以内退位减法表多媒体出示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完整表格.11-9 11-8 11-6 11-5 11-4 11-2 12-9 12-8 12-7 12-612-4 12-3 13-8 14-9 14-7 15-9 15-8 15-6 16-9 16-7 17-8 18-9师:聪明的小朋友们,知道这题的意思吗你们会将这表格填写完整吗(学生将书本23的表格填写完整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学设想: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加以改造,让学生找规律填空.有利于诱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动手.实践表明多数学生能正确的填出所缺的所有算式.]1,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这时学生一般只能直观地感知规律,如回答第一列第3格为什么填12-9,学生会说:"因为上面是11-9,12-9,所以下面应该是13-9."不经提示,就能自觉地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来总结规律的学生毕竟不在多数.](多媒体出示完整的表)指出:表中的这些算式,都是我们前一阵刚学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来给这张表起个名字吧3.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4.讨论(出示已填完整的减法表).a.竖着看,第一列的算式有什么规律得数有什么规律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教学设想:这里,先让学生说出竖看每一列得数的规律,再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差会从小到大依次增加1,从而让学生发现每一列的减数都相同,被减数从上至下一个比一个大1,所以差也依次增加1.这样引导,学生容易发现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感悟被减数,减数与差的依存关系.类似的,横着看也这样引导.]c,斜着看呢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的每行得数相同)竖看:(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十几减9,减8,减7,……的顺序排列的.(2)各竖行的被减数都是按11,12,13,……减几的顺序排列的.(3)各竖行式题中的得数,下边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比如13-7比12-7的得数大1.横看:(1)第一排都是11减几,第二排都是12减几… …(2)每一横排的减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减9,减8,减7……(3)每题的得数都是右边一题比左边一题大1.例如,12-6比12-7大1.斜看:每一斜行算式的答案都相同.最外面一行的算式答案都是9,依次是8,7等等.d.学生如果发现其他有规律的排列,要给予表扬.(如下)(1)有四道减数与差一样的题.12-6=6,14-7=7,16-8=8,18-9=9.(2)每一横排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两个减数的和,正好是这一排中的被减数.如12-9和12-3;12-8和12-4;12-7和12-5.[教学设想: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然后汇报整个退位减法表的规律.引导学生有规律的观察,竖行,横行,斜行.20以内退位减法和加法一样,共有36道题.可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看减法表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将减法表缩小,只记住一个系统(20道)就要以记住全部.将练习五的第一题穿插在中间的找规律中,这样就比较自然.]三,应用规律,强化理解.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回答出数学老爷爷提出的问题,因些数学王国的大门就会为你们打开了,但是入去里面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宝宝等着我们呢!1.找出十几减8的算式十几减5呢说说你是怎么找的2. 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呢( 11-5,12-6;13-7,14-8,15-9)[教学设想: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也许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我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上来.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板书算式 11-5,12-6,13-7,14-8,15-9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吗师: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3. 老师随便指一个算式,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为什么你算得这么快呀[设计的目的:运用规律,加强计算的速度.]四,计算的实践练习1.看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第24页的第2题.)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师:谁能根据图意,来列算式7+5=12 8+7=155+7=12 7+8=1512-5=7 15-7=812-7=5 15-8=7师:关于这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只要学生说出有三个数5,7,12是相同的就可以了,问:是哪三个数字加法中的和在减法里是什么数 ——被减数.)小结:对呀,我们算减法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想加算减",很快写出得数.那就得要求我们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了,因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而且这种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很重要.2.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第24页的第3题)3.游戏:教师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卡片,打乱顺序,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卡片,打乱顺序,放在纸盒里,每个小组一份.规则: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学生交换角色,再玩.4,开放性计算练习师:猜猜鲜花后面藏着几!(1)3-( )=6 13-( )=11-2 14 -( )=( )-(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答案呢(2)13-( )〈6 16-( )〈 7五,小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设计1, 按顺序熟读20以内退位减法表.2, 口算练习.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在本次的教学中基本达到了这个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戏,听故事,竞赛等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本着上述思想,通过创设让学生游览数学王国的童话情境,将学生带到了新奇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二,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试教时处理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整理的过程,每个四人小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来把这些算式排排队.我认为,如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说出为什么这么排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规律.如果给学生一个现成的表格,或者根据规律来把表格补充完整,这样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框住了,发现表格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服务.第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20以内退位减法和加法一样,共有36道题.小精灵的问题,可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看减法表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第四,练习体现注重开放性,突出实践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思考的空间.14 -( )=( )-( ) 13-( )>6 16-( )< 7这三题都是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只要等号,不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符合条件都可以的.有些学生可以在所填的数中找到规律,进而总结解这一类型题目的一般方法,另一些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知识水平,填出几个符合条件的数.通过这三道题的练习,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有收获.第五,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是:1,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考虑到学生集体的参与性,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形式,创设机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2,一个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他找到了斜行算式的排列规律.算式的答案都是 9,被减数一个个增大,减数一个个减小,而差却不变.而我在这里引导的不够及时,应该可以继续问,那第二斜行的算式又有什么规律呢再验证一下规律,最后总结规律,缺乏这两个过程.然后可以马上引导学生:"你能很快找出差是5的算式有哪些吗" 11-6,12-7,13-8,14-9 板书这些算式,让学生明白算式有哪些的同时,更容易观察这些算式在表中的排列规律.如果不看表,你怎么能一下说出差是7的算式有哪些吗为什么你第一个说的是11-4呢让学生理解并能应用斜行算式的排列规律.。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

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操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应用学法,培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乐趣。

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写算式的小卡片,蓝色红色黑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1. 回顾整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1)任意写出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里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请你在卡片上任意学出一道十几减9的算式。

要求:被减数用蓝色,减数用红色,差用黑色。

(学生自由写,老师挑选醒目的不同的算式由学生本人随意贴黑板上。

)(2)回顾计算方法。

(3)整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这些算式现在看着有些凌乱,你能将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1名学生上台排列十几减9的算式)请同学们观察,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2.回顾整理十几减8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1)全部写出十几减8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学生自由写。

)(2)分享快速写出的好方法。

咦?有的同学怎么这么快就全部学完了?分享一下你的好方法吧!(按顺序写)(3)整理十几减8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2名学生上台分别排列十几减8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算式)二、小组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全部算式。

1. 小组合作,写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全部算式。

提示:按怎样的顺序写才能写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全部算式?2. 小组合作,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全部算式。

(小组代表上台补充排列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三、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交流与分享横着看: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竖着看: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整理复习课中,学生需要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但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在退位减法的运算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复习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学生对减法的运算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减法运算律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减法运算。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减法运算的过程,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指导,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思考。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讲解新课:讲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重点讲解减法运算律的应用。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应用: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运算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14课时--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三)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一下数学第14课时--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三)公开课课件教案

七校课改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课时—总课时14-14学习目标 1.对本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重难点沟通联系, 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课前预习课本第25~26页部分习题。

课型整理和复习课教学准备插图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师: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对比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6= 6+5= 8+7= 9+4=6+7= 5+6= 7+8= 4+9=13-7= 11-5= 15-8= 13-9=13-6= 11-6= 15-7= 13-4=2.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练习六第4题)3、练(以固学案出示,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完成练习六第3.6.7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 可由学生进行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

板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法⼀: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思维⼒,⾸先要求学⽣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法⼆: “破⼗法”12-5=10-5+2=7 “破⼗法”这个计算⽅法如果让学⽣⾃⼰思考计算⽅法,它是⼀个不受欢迎的⽅法。

这⽅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才能掌握,⾸先告诉学⽣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位借1变成⼀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起成了7。

⽅法三: “平⼗法”14-5=14-4-1=9 “平⼗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定要拆对。

⽅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成够减的数”这个⽅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

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就更容易掌握了。

【篇⼆】⼩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课题: ⼗⼏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减9的练习课 教学⽬标: 通过⼗⼏减9的练习,进⼀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算⽅法,提⾼计算能⼒。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自用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自用
6+4=10(元) 答:我原来给了售货员阿姨10元 钱。
解决问题。
2、家里吃掉了6个鸡蛋后, 还剩下8个,家里原来有多少 个鸡蛋?
6+8=14(个) 答:家里原来有14个鸡蛋。
23
4
56
789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横着看,有什么发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3
4
567
89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横着看,有什么发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2
3
4
5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6
7 8
9
竖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3
4
5
6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
20以内退位减法 整理和复习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9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儿歌
退位减,我会算 十几减9,是几加1, 十几减8,是几加2, 十几减7,是几加3, 十几减6,是几加4, 十几减5,是几加5。
减九想一
11-9,见减数9想1,1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1得2,所以11-9=2
减八想二
11-8,见减数8想2,2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1得3,所以11-8=3
减七想三
11-7,见减数7想3,3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1得4,所以11-7=4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圈,三个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2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回顾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梳理。

2.引导学生有序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经历把零散的算式整理成表格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在观察减法表中发现规律,梳理算法,能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减法表的整理过程,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掌握计算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36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和复习。

请你打开教科书第8页到第24页,看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预设: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按计算和解决问题两大板块的内容进行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与计算有关的内容。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口算练习,整理方法课件出示:17-8=13-6=15-7=12-3=13-7=11-9=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选择其中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以17-8为例,回顾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用“破十法”计算。

把17分成7和10,先算10-8=2,再算2+7=9。

方法二:用“连减法”计算。

把8分成7和1,先算17-7=10,再算10-1=9。

方法三: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因为8+9=17,所以17-8=9。

师:看来大家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都掌握得不错。

师:谁知道像这样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一共有多少道?(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式,学生可能说不全。

)师:看来一下还真说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一下。

2.整理退位减法表,发现规律(1)写出减法算式,整理减法表师:你能写出所有的11-的退位减法算式吗?学生可以写出: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小学下册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下册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下册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0篇〕小学下册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精选10篇〕小学下册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1教学课题:十几减7、6教学内容:十几减7、6教学目的: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考虑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想加算减法”的考虑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128+=135+=117+=149+=166+=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1、出例如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挪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10-7=37+6=133+3=613-7=6[谁有不同的想法?让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刚刚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考虑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考虑的过程。

l3-6=7想:10-6=44+3=7还可以这样算;7+6=1313-7=613-6=7三、检测与反应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考虑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观察比拟使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

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十几减7、613-7=613-6=710-7=37+6=1310-6=43+3=613-7=64+3=7还可以这样算;7+6=1313-7=613-6=7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四种算法的比拟中,学生已习惯使用想加算减法来口算,体会到了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