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准公共品和外部性
外部性与公共品

7、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关系
区别
公共物品强调的是成本与收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物品本身的属 性,本质在于如何使公共物品的供应更加合理、更有效率;外部效应强 调的是个体经济行为给其他行为主体带来的收益与成本问题,是某一经 济行为的存在性影响问题,其本质在于怎样更合理地分担成本与收益, 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所有制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产权的不明晰。 如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的悲剧”问题。
6、外部性的纠治:私人解决办法
其一,财产权的分配——产权界定 科斯第一定理认为,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或小得可 以忽略不计,市场机制自身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认为,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或不是 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使内部效 应内部化,合理地配置资源。 举例:如何内部化——种植小麦 的农民和养牛的牧民
其四,法律系统 限制:诉讼的交易成本较大而损失较小、厂商对外部性的损失进行控制、 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
7、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关系
联系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即不付费就可以分享物品的益处是典型的私人边际收益大于 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情况;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意味 着增加一个人消费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其生产成本是既定的,所以某一公 共物品的提供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产生了外部效应。 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外部效应可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共同定义纯公 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外部性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强的物品更具有纯公 共物品的特性,外部性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弱的物品更具有纯私人物品 的特性。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物品的生产与提供都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只不过有 的物品的外部效应不那么明显,而公共物品则是带来外部效应的极端的情况。
第五章-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

16
❖ 思考: ❖ 1.什么是外部性?举例说明生产和消费的外
部性。 ❖ 2.市场能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吗?
简述你的理由。
17
❖ 1.外部性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非自 愿的成本或收益,却不用支付由此带来的成 本或不能从这些收益中得到补偿。
❖ 例如:教育部门给社会带来了高于它本身 收益的社会收益,产生外部收益;
O
最适量 市场量
)
Q
供给曲线上升,刚好使私 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
本。
6
❖ 负的外部性(外部成本)也会发生在 消费者身上。
❖ 如吸烟有害他人健康、酒后闹事等
7
● 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边际收益:指某一经济主体通过市场上的
经济活动所得到的利益。 社会边际收益:指某经济主体的私人利益加上
10
§7-1 外部性
四、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 道德规范与社会约束 (如扔垃圾) ● 慈善行为(如非盈利公共环保组织、大学 的校友会) ● 私人市场(外部性内在化:eg:苹果种植 者和养蜂人)
讨论:市场能否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 问题?为什么?
11
产权界定与科斯定理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 当,大多由于产权不明确造成的。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物品
自然垄断
是 雪糕 衣服
消防 有线电视
排他性? 拥挤的收费道路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共有资源
公共物品
否 海洋中的鱼 环境
国防 知识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21
§7-2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与政府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该物品,非竞争性则表示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国防。
国防为整个国家的公民提供安全保障,无法将任何一个人排除在这种保护之外,而且一个人的享受并不会减少其他人所能获得的保护程度。
再比如灯塔。
灯塔为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无论有多少船只受益于灯塔的指引,都不会影响其他船只对灯塔服务的享受,并且也很难阻止某一艘船使用灯塔的照明。
公共物品在提供和分配上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有效地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因为私人提供者很难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获得足够的回报,从而缺乏提供的动力。
这就导致了公共物品的供应可能不足,需要政府介入来提供。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筹集资金,然后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正外部性的例子比如教育。
一个人接受教育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还能为社会带来好处,如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负外部性的例子比如工厂的污染排放。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但工厂可能并不会承担这些全部的成本。
外部性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生产者往往会过度生产,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对社会造成的全部成本。
而在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生产者可能会生产不足,因为他们无法获得全部的收益。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对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征税,使生产者承担更多的成本,从而减少其产量;对产生正外部性的行为给予补贴,以鼓励更多的生产。
三、公共物品与外部性例题例 1:假设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居民,A 和 B。
他们正在考虑是否共同出资修建一个公园。
修建公园的成本是 1000 元,A 对公园的价值评估是 600 元,B 对公园的价值评估是 500 元。
5.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
硫酸厂 硫 炼油厂 30万吨年 蒸 汽 燃 气 冷 却 水 脱硫渣 余热
燃气
温室 市政 供热
蒸汽
热电厂 150万千瓦 蒸 汽
石膏制板厂
养鱼场 蒸汽 混凝土 筑路
农田 肥料
污泥 生物制药厂 飞灰
关闭3500座烧油渣炉子 大大减少了烟尘排放 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 硫酸厂
蒸汽供热 制药厂 燃煤电厂 废水生物处理
只要存在一个污染权的自由市场,无论最初的配
置如何,最终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那些削减污染成
本相对较低的污染者在市场上将许可证出售给削减污
染成本相对较高的污染者。这种污染权的重新配置可
以使达标费用最小化,即能够以最低的社会成本达到
特定的污染或排放目标。
庇古税和排污交易的均衡
庇古税
价格 污染权市场需求 价格 污染许可 证供给
钢铁厂想增加排污量100万方。造
纸厂同意,若钢铁厂付给它50万 元,它就减少等量的污染。
AGREE?
36
AGREE!
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的交易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减
少污染需高成本的企业愿意为污染许可证出高价;
而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他们所拥
有的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交易市场存在的优点:
3、形成产业链
养蜂厂 苹果园
合作经营,既产苹果又养蜂
丹麦在发展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典范。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 )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 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至今仍成功运行着。虽然该案例涉及的模式还不是生 态工业园,但各企业通过协商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 料或者替代部分原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复杂的互 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
• 有 的 产 品 具 有 非 排 他 性 ( Nonexcludability ) , 即 无 法 对 消 费 行 为 收 费 (或收费成本太高),因而消费者不必支 付价格就能消费。例如,防治某种流行传 染病疫苗的使用降低了发病率,同时使每 一个人降低了患病概率,人们不必付费就 能得到好处。灯塔,汽球,国防都具有非 排他性。
• 运用类似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正外部性时,市场竞争机 制结果导致生产和消费不足,同样发生市场缺乏效率的市 场失灵问题。
外部性与市场有效性(2)
• 右图表示负外部性导致过 度供给和消费。D表示对 价格 纸张的需求曲线,MCp表
示厂家私人生产边际成本。
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则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
的供给曲线。因而在市场 机制作用下依据私人成本, MCp确定的最优产量是Qp;
外部性与市场有效性(1)
• 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缺乏效率。以排放污水工厂 为例,它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与材料,运输,资本, 劳动,管理等费用发生相联系发生的成本,但是对于整个 社会来说,纸张生产成本除了这些私人成本以外,还包括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等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和 损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决策是基于私人成本 和私人利益的比较。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或 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相一致时,对于企业或个人是最优 的决策不一定是社会的最优决策。因而,存在外部性效应 时,完全竞争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从造纸厂例子 来看,由于它不考虑环境污染成本,因而私人成本低于社 会成本,因而基于私人成本决定生产的数量会高于从社会 成本评价角度确定的最优产量。
• 可以通过补贴手段应对正外部 价 性影响。自然纤维做原料因而 格 在天然环境中可分解的绿色环 保餐具,研究发明之初成本较 高,与化学原料同类餐具相比 缺乏价格竞争力。
5-1 外部性

外部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第一个知识点——外部性。
在学习外部性定义之前,先来看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春天到了,你邻居庭院一片桃红柳绿花香四溢,你喜欢这片美景而不禁流连忘返驻足观赏。
很显然,你的福利提高了,从中得到享受,但是你向你的邻居付费了吗?通常,你并没有。
第二个例子,想象一下有一条河流,上游是一个炼油厂,它的排污水滚滚流向下游,而下游是一个渔场。
很显然,上游的排污会影响下游渔业生产,导致下游渔业生产产量急剧减少。
那么,上游的炼油厂会向下游的渔场支付赔偿金了吗?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没有。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通常都会受到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而受影响的一方很可能没有付费或接受赔偿。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外部性。
那么外部性(Externality),可以定义为,只要某个经济主体的福利,直接受另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的影响,那么就存在外部性。
这里的经济主体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这里的福利,包括效用和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讲就是效用,对于生产者来讲就是利润。
在此定义中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因为它没有通过价格传递。
比方说,下游的渔业产量如果仅仅受上游炼油厂油价的影响,那么就不存在外部性,否则存在外部性。
外部性具有的四种特性。
第一,外部性的分类。
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可以把外部性分成生产中的外部性和消费中的外部性。
当上游的炼油厂给下游的渔业产量造成影响的时候,就是生产中的外部性;当你邻居的花园给你带来福利的时候,就是消费中的外部性。
一种行为很可能同时兼具生产中的外部性和消费重的外部性,比方说上游的炼油厂给河流造成污染,给下游的渔业产量造成影响,它产生了生产中的外部性,同时它对河流周边的游客的福利造成影响,就产生了消费中的外部性,也就是说,上游的炼油厂的排污行为,同时兼具生产中的外部性和消费中的外部性。
第二,外部性有正负之分。
上面的两个例子,邻居的花园给你的福利带来的一个正向的影响,称为正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供给给所有人且一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
这类物品的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由政府来负责,以确保公众能够充分享受到这些物品的好处。
然而,公共物品的存在也带来了外部性的问题。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参与者以外的人或利益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产生正面效益的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教育。
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受益,还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和生产力水平。
通过提供公共教育,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负面外部性是指产生负面影响的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造成的损害。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环境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和废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生态破坏。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并确保能源和工业部门采用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税收和补贴来实现内部化。
通过对负面外部性活动征收税款,政府可以增加其成本,鼓励企业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
相反,政府可以对产生正面外部性的活动提供补贴,以激励企业和个人从事教育、科研等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来规范市场行为。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这样可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发生,并促使企业转向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
除了政府的角色外,公众也应该对外部性问题负起一定责任。
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行动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影响。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社会福祉至关重要。
总之,公共物品与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习题5-1-1 第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第五章外部性和公共物品1.(238).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而其本人得不到报酬时,()。
A . 市场供给过剩B . 市场供给不足C . 市场供求平衡D . 不能确定答案:B2.(239).当存在负的外部经济影响而其成本又不由其本人承担时,()。
A . 市场供给过剩B . 市场供给不足C . 市场供求平衡D . 不能确定答案:A3.(237).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时,()。
A .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B .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C .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D .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答案:D4.(475).关于垄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垄断厂商确定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厂商B . 垄断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C . 垄断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生产既定产量的产品花费较多的成本D . 垄断易造成寻租行为答案:ABCD5.(474).下列物品有可能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A . 国防B . 道路C . 家用小汽车D . 电视广播答案:ABD6.(476).市场失灵通常表现在以下领域()。
A . 私人产品领域B . 公共产品领域C . 垄断领域D . 商品的外部性答案:BC7.(251).私人收益答案:私人收益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8.(240).市场失灵答案:西方经济学关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结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得到的,如果完全竞争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和转移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失灵。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垄断、公共物品和外在性等。
9.(241).反垄断法答案: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是政府反对垄断及垄断行为的重要的法律手段,也是规范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行为的根本大法,因此也被称为经济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学者主张:当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 具有可排斥性,就宜采取收费方式: • 一方面防止过度消费; • 另一方面减轻税收负担。 • ——“谁享受谁负担”原则。 • ——香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原则。
3.负外部性(外部成本)分析
• 3.1 负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以排放污 染为例) •P 社会边际成本 • • 内部边际成本
• 实践中需要判断:
• (1)是否有外部效益?
• • ——能否通过市场获得补偿?
• (2)外部效益有多大?
——如果外部效益不大 ,考虑政府的税收 效率损失、行政成本等,政府介入也许得不偿失。
2.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以桥梁为例
2.1 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 益 P = AOB - C1- C2 –收费的效率损失 A C1:桥梁成本; C2:收费成本 2.2 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 益 = AOB – C1 – 收税成本 O – 税收的效率损失
最大容量
C2 C1
D
E
B Q
2.3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选择
1.3
具有外部性的产品
个体的行为不通过市场的传导机制而直接影 响其他人的福利时,是外部性。
•
1.3.1 负外部性(外部成本) • 个体的行为使别人受损,并且无法通过市场 的方式使他对受损的人做出补偿,产生负外 部性。
• 1.3.2 正外部性(外部效益) • 个体的行为使别人受益,并且无法通过市场 的方式使他从受益的人获取补偿,产生正外 部性。
• • • • O 社会边际成本
内部边际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 Q* Q1 Q
• 科斯定理的问题: • ——不考虑交易成本; • ——外部性涉及的对象(污染源和受污染 者)很多时,责任和补偿难于划分清楚, 没人愿意去谈判; • ——产权安排决定了收入分配情况。 • 科斯定理的适用情况: • ——当事人少; • ——外部性来源很清楚。
• 减少负外部性,受益者主要是谁? • ——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对环境质量的效用 评价高于低收入者。
• 3.4.2 从成本承担者角度分析
• ——主要消费者是谁? • 污染企业的产品将变得昂贵,使消费该产品 的人付出更多。 • ——企业减产,失业增加。
4.正外部性(外部效益)分析
——内部效益可排斥、竞争性;外部效益非排斥、非竞争
判断社会净收益的大小:
• 公共提供 • ①—桥梁成本 • ②—收税成本 • ③—收税的效率损失 市场提供 —桥梁成本 —收费成本 —收费的效率损失
• • • •
收税成本取决于税制的复杂程度。 税收的效率损失取决于税收政策的扭曲 性和中性程度。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主要考虑收费成本 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费成本主要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 收费的效率损失主要取决于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越大,效率损失越大。 结论:收费难度越大、需求弹性越大,越适 合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
• 4.1
• P • • • •
正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社会边际效益 内部边际效益 效率损失
外部边际效益
•
O
Q1 Q*
Q
4.2
•
解决办法:庇古补贴
补贴量为多少?依据是什么?
• ——政府补贴的量取决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 ——这是理论上的标准。
4.3
实践中正外部性及其大小的判断
• 如果严格定义,许多产品都有正外部性。关键的 是,正外部性显著到什么程度可以看为准公共产 品、由政府补贴?
• • O
D Q(污染量)
• 与庇古税比较: • 市场对污染权定价比政府定的价格(税收) 更能反应减少污染的成本的变化; • 市场价格能够自发涨落(税制的调整过程 缓慢得多)。 • 问题: • 企业可能以高价购买污染许可证以阻止其 他企业进入,达到垄断目的。
3.4 减少负外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3.4.1 从受益者角度分析
第五章.1具有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
品
增加消费者会使消费受到影响却无法阻止消 费者。 ——拥挤的城市街道;春节时放焰火。 由于非排斥性,只能公共提供。
1.2 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增加消费者不影响消费;可以阻止消费 者。
其中 :俱乐部产品 ——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 在一定的消费量约束之内许多人共同消费, 增加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质量;但当 消费者人数超过了一定的规模就会发生拥挤。 ——可排斥性
• • • • O Q* Q1 • ——阴影部分为效率损失 外部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 Q
3.2
市场化的解决办法
• 3.2.1 合并(企业一体化) P79 • 问题: • 3.2.2 科斯定理 P77-79 • ——只要界定产权,就可以用市场 化的方式来处理外部性问题,无须 政府干预。 • 如图:
• 科斯定理:界定产权(无论产权界定给 谁);交易成本为零。 •P • •
3.3
• • •
政府干预的办法
• 3.3.1 庇古税 (排污费) • P 税后内部边际成本
税前内部边际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
• O Q* Q1 • ——阴影部分为税收量。
Q
3.3.2
• P
庇古补贴
• •
•
O
Q* Q1
——阴影部分为补贴量
Q
• 征税和补贴,从效率角度都可取;但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
• 征税:外部成本内部化 • 补贴:道德问题,对污染者应该惩罚 而不是补贴。
3.3.3
数量管制(规制)
——规定企业的产量,使产量保持 在一个符合效率的水平上。 问题: (1)政府要为每一个企业规定各自 的限量 。 (2)并没有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仍 然由社会承担企业的成本。
3.3.4 污染权拍卖
——按照符合效率的产量确定排污量,将排 污指标放到市场上去拍卖。 • P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