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第五章-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

16
❖ 思考: ❖ 1.什么是外部性?举例说明生产和消费的外
部性。 ❖ 2.市场能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吗?
简述你的理由。
17
❖ 1.外部性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非自 愿的成本或收益,却不用支付由此带来的成 本或不能从这些收益中得到补偿。
❖ 例如:教育部门给社会带来了高于它本身 收益的社会收益,产生外部收益;
O
最适量 市场量
)
Q
供给曲线上升,刚好使私 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
本。
6
❖ 负的外部性(外部成本)也会发生在 消费者身上。
❖ 如吸烟有害他人健康、酒后闹事等
7
● 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边际收益:指某一经济主体通过市场上的
经济活动所得到的利益。 社会边际收益:指某经济主体的私人利益加上
10
§7-1 外部性
四、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 道德规范与社会约束 (如扔垃圾) ● 慈善行为(如非盈利公共环保组织、大学 的校友会) ● 私人市场(外部性内在化:eg:苹果种植 者和养蜂人)
讨论:市场能否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 问题?为什么?
11
产权界定与科斯定理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 当,大多由于产权不明确造成的。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物品
自然垄断
是 雪糕 衣服
消防 有线电视
排他性? 拥挤的收费道路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共有资源
公共物品
否 海洋中的鱼 环境
国防 知识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21
§7-2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与政府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外部性是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点公共物品是指能够同时被多个人使用而不互相排斥的物品。
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并不妨碍他人继续使用,而非排他性表示无法排除某个人的使用权。
公共物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非排他性: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被直接排除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之外,即使没有为公共物品付费也能够享用其利益。
2. 非竞争性: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公共物品的机会。
3. 难以收费: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很难对个体的使用行为进行准确计量并向其收费。
二、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外部性是指个体的生产或消费行为所产生的某种效应对其他个体或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可以从正面或负面两个方向来分类外部性。
1. 正面外部性:当个体的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其他个体或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时,称之为正面外部性。
例如,教育的正面外部性包括提高整体人力资本、促进社会和谐等。
2. 负面外部性:当个体的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其他个体或整个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时,称之为负面外部性。
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都是负面外部性的典型例子。
三、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联系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紧密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1. 公共物品与正面外部性的关系:公共物品的提供往往会产生正面外部性,进而带来社会效益。
例如,一座公园对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2. 公共物品与负面外部性的关系:一些公共物品的使用可能会产生负面外部性,特别是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下。
例如,公共交通系统的过度拥堵会给周围的居民和其他车辆带来不便。
四、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管理与解决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管理是经济学和政府政策的重要领域,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利益的实现。
1. 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于公共物品的难以收费性质,政府往往扮演着供给者的角色,通过税收或其他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满足非竞争性消费和非排他性消费两个条件的物品。
非竞争性消费意味着一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量,非排他性消费则表示无法排除个体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和受益。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公共安全、公园和道路基础设施等。
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公共物品是非竞争性的。
个体的消费并不会削减其他人的消费量,因此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质。
其次,公共物品是非排他性的。
无法排除不支付费用的个体使用公共物品,即使不支付费用也能享受到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
但是,公共物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排除非付费个体,因此可能会发生“搭便车”现象,即一些个体通过不支付费用就能享受到公共物品的好处。
这可能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二、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的影响超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直接交换。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指的是一方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的好处,而负的外部性则违背了其他人的利益。
外部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外部性是由于市场无法有效内部化外部影响因素所导致的。
当市场不存在完全竞争或信息不对称时,市场参与者可能无法全面考虑外部性造成的影响。
其次,外部性是由于产权不完善导致的。
当产权无法明确划分或无法取得时,市场参与者难以对外部性进行有效的内部化。
对于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干预,例如征收污染排放费用、实施环境标准等。
三、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影响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对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
由于公共物品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供给,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其次,外部性会破坏市场的效率。
生产或消费活动的外部性影响超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换,导致资源配置失调。
习题5-1-1 第五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第五章外部性和公共物品1.(238).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而其本人得不到报酬时,()。
A . 市场供给过剩B . 市场供给不足C . 市场供求平衡D . 不能确定答案:B2.(239).当存在负的外部经济影响而其成本又不由其本人承担时,()。
A . 市场供给过剩B . 市场供给不足C . 市场供求平衡D . 不能确定答案:A3.(237).当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影响时,()。
A .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B .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C .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D .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答案:D4.(475).关于垄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垄断厂商确定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厂商B . 垄断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C . 垄断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从而社会生产既定产量的产品花费较多的成本D . 垄断易造成寻租行为答案:ABCD5.(474).下列物品有可能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A . 国防B . 道路C . 家用小汽车D . 电视广播答案:ABD6.(476).市场失灵通常表现在以下领域()。
A . 私人产品领域B . 公共产品领域C . 垄断领域D . 商品的外部性答案:BC7.(251).私人收益答案:私人收益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8.(240).市场失灵答案:西方经济学关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结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得到的,如果完全竞争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和转移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失灵。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垄断、公共物品和外在性等。
9.(241).反垄断法答案: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是政府反对垄断及垄断行为的重要的法律手段,也是规范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行为的根本大法,因此也被称为经济宪法。
第5讲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政府对消费者 此时消费者
1 h
1 消费的每单位
h 征收税率为
t h 的税收。
1 面临的选择为:
max ( h ) t h h F .O .C . ( h )
1
h
0
th 0 ( h )
1
社会最优量
h 要求
h
( h )
i i i i
x 2 和 h 的需求与收入无关。 表示为:
i
m p 2 x 2 ( p , h ),从而间接效用函数可
i i i
v ( p , m , h ) g ( x 2 ( p , h ), h ) p 2 x 2 ( p , h ) m ( p , h ) m
外部性与效率
第五讲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一、外部性 二、公共物品
一、外部性
1. 2. 3. 4.
什么是外部性? 外部性与效率 外部性的解决 科斯定理
什么是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y)
一个消费者的福利直接受到生产者或另一个消费者的行为 的影响时,称经济中出现了消费的外部性(consumption externality)
这同样是 h 的消费量达到社会最优 赋予消费者 1同样可以使外部性活动
产权
外部性的解决
4. 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企业 1 生产数量为 x 的产品,价格为 p 。企业 1 每生产 2 造成 一单位的产品造成一单 位的污染,对企业 的利润为:
e(x) 单位的成本。两个企业
1
max px c ( x );
G 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要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或受益的物品,且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
然而,公共物品的存在往往会产生外部性问题,这是指某些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外部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本文将探讨公共物品的定义、分类以及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和分类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而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其他人使用该物品。
根据这些特点,经济学家将公共物品分为两类: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让一个人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物品,例如公园、街道照明等。
这些物品往往由政府提供,因为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这些物品,无法从中获取利润。
混合物品是指部分具有公共性质的物品,但也可以通过付费方式来排他性使用。
例如,收费公路、博物馆等。
这些物品的提供者可以通过收取费用来弥补成本。
二、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外部性问题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外部的影响。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 外部效益:当一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正面效益时,就会出现外部效益。
例如,一个人在自家花园中栽种花草,美化了整个社区的环境,让其他人也受益于此。
然而,花园的主人并没有收到其他人的付费,这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2. 外部成本:当一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时,就会出现外部成本。
例如,工厂的废气排放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居民没有选择购买这些外部成本,但他们却必须承受相应的健康风险。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因为市场机制无法充分考虑到外部影响。
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政府干预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1. 税收:政府可以对产生外部成本的行业征收环境税或污染税,以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
这样一来,您使用公共物品时,也会受到额外的税收负担,起到了一种激励作用。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学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探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点和影响。
一、外部性的特点和影响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活动对于除参与者外的其他人产生的正面或负面效果。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的利益,如教育、研发等;负面外部性则指的是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的损失,如污染、噪音等。
外部性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影响。
对于供给来说,当存在正面外部性时,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而存在负面外部性时,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
在需求方面,正面外部性会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负面外部性则会使得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这些变化将导致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发生相应的调整。
二、公共物品的特点和影响公共物品是指不排除任何人使用和消费的物品,其一旦提供就无法阻止其他人使用。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则表明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私有化。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它们的供给和需求都与一般物品不同。
对于供给来说,公共物品的供给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其供给曲线通常是垂直的;而对于需求来说,由于非排他性的特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通过投票或其他集体形式来表达的。
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从而产生市场失灵。
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上的价格无法反映社会成本或效益,因此,市场无法达到最优状态。
同样,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也无法提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通过提供和投资来满足公众需求。
四、解决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采取内部化外部性的方式。
内部化外部性是指通过税收、补贴、合同或法律等手段来使市场参与者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或收益。
例如,对于负面外部性问题如污染,政府可以实施污染税或者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减少污染的产生。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市场交易给除直接参与者外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而公共物品则是指供给一人后,其他人仍然可以共同享受的物品或服务。
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市场效率和政府干预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生产活动或消费行为给除了交易双方外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投资带来的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导致他人的健康受损。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完美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通常只会考虑他们自己的个体利益,忽视了对第三方的影响。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
例如,征收污染税或实施排放许可证制度来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立法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这些措施旨在内部化外部性,即让市场价格反映出外部效应的真实成本。
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给一人后,其他人无法排除地共同享受的物品或服务。
其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机会;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限制其他人的使用权。
公共物品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因为供给者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回收成本,从而导致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公共物品。
面对公共物品问题,政府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提供补贴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强制收费、许可证发放等方式限制公共物品的过度使用。
三、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区别和联系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两种不同的市场失灵情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首先,外部性可以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过程中。
例如,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从而产生正面的外部效应。
其次,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都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法律和政策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然而,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也存在一些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
硫酸厂 硫 炼油厂 30万吨年 蒸 汽 燃 气 冷 却 水 脱硫渣 余热
燃气
温室 市政 供热
蒸汽
热电厂 150万千瓦 蒸 汽
石膏制板厂
养鱼场 蒸汽 混凝土 筑路
农田 肥料
污泥 生物制药厂 飞灰
关闭3500座烧油渣炉子 大大减少了烟尘排放 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 硫酸厂
蒸汽供热 制药厂 燃煤电厂 废水生物处理
只要存在一个污染权的自由市场,无论最初的配
置如何,最终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那些削减污染成
本相对较低的污染者在市场上将许可证出售给削减污
染成本相对较高的污染者。这种污染权的重新配置可
以使达标费用最小化,即能够以最低的社会成本达到
特定的污染或排放目标。
庇古税和排污交易的均衡
庇古税
价格 污染权市场需求 价格 污染许可 证供给
钢铁厂想增加排污量100万方。造
纸厂同意,若钢铁厂付给它50万 元,它就减少等量的污染。
AGREE?
36
AGREE!
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的交易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减
少污染需高成本的企业愿意为污染许可证出高价;
而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他们所拥
有的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交易市场存在的优点:
3、形成产业链
养蜂厂 苹果园
合作经营,既产苹果又养蜂
丹麦在发展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典范。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 )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 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至今仍成功运行着。虽然该案例涉及的模式还不是生 态工业园,但各企业通过协商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 料或者替代部分原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复杂的互 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数量
消费的正外部性
社会评价=私人评价+外部利益 外部利益 教育的 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评价
需求 (私人评价) O 市场最优量 社会最适量 教育的数量
考虑教育培训消费
在消费具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
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最适量
——社会总剩余变小
消费的负外部性
烟价 均衡 社会评价=私人评价-外部损失 供给 (私人成本)
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需求 (私人评价) O 市场最优量
数量
生产的负外部性
社会成本
价格
外部 成本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需求 (私人评价) O 社会最适量 市场最优量
数量
考虑一个生产水泥的企业
在生产具有负外部性的情况下
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最适量
——社会总剩余变小
生产的正外部性
规定工厂排污 的最高水平 将任意倾倒有毒 物质列为犯罪 要求所有学生 注射疫苗
控制:对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和一些强制性的要求。
要求企业采用某项减少排污的技术; 要求企业使用洗涤器和其他排污设备; 要求企业修建规定高度的大烟囱等。
25
市场管制政策
矫正型税收或补贴 • 政府以税收和补贴为工具,调整私人激励 使之与社会效率一致。
庇古税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 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因此,庇古税增 加了政府的收入,也提高了经济福利。
矫正性补贴
补贴:
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企业或个人
实施政府补贴的政策。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价格 均衡
供给 (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补贴
需求(私人评价) O
第五章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 虽然微观经济学的主
——市场失灵时的微观经济政策
旨在于论证“看不见的 手”的原理,但现实的 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会 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 况,这种情况被称为 “市场失灵”。
1 1
火车的故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 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他边欣赏 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 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 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 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 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 )上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 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 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 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矫正性税收
庇古税 Pigouvian tax
用于纠正环境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 对污染者每单位产量征税,其税额正好等 于污染者在社会最优产量水平上造成的边际 损害。这样就使得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 成本一致,从而使社会实现其有效率生产。
WHY?
相比管制,经济学家更偏爱庇古税。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排污交易
庇古税 P P
污染权市场需求 O 污染数量 O
污染数量
某些情况下,出售污染许可证可能比实行庇古税更好
假设政府想使倒入河流的废物不超过1000吨
但由于政府并不知道污染的需求曲线,
它无法确定征收多少税才能达到该目标。
它可以简单地拍卖1000吨污染许可证。
拍卖价格就得出了适当的庇古税规模。
(二)私人解决方法
生产或消费的外部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或消费
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 他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 或消费的外部经济。——正外部性
生产或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或消
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予 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或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负外部性
(一)公共政策
直接控制型管制
技术标准 绩效标准
市场激励性管制
矫正型税收或补贴 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
思考:上述案例中可以采用哪些政策使外部影响内在化?
直接管制政策
政府以非市场途径(即规章制度)对生产或消费
外部性的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
命令:规定人们的行为必须达到某种 标准或明文禁止某些行为。
庇古税与直接管制的对比
在减少污染总水平上税收和管制同样有效
可以通过把税收确定在适当的水平上,
从而达到它想达到的任何污染水平。
庇古税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正如市场把物品 分配给那些对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一样,庇古税把 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 政府选择什么样的污染水平,它都可以用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
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提出,“ 当生产
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时, 外部经济效果便发生了;即成本或效益被 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 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或为此而获得报酬。 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 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 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 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9
存在负外部性时:
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
10
二、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各种形式的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一个 严重后果: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将 偏离最优!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 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 资源配置也不可能实现最优。“看不见的 手”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作用。
——为什么?
生产的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一旦产权设置得当,市场可以 自己解决外部E )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for his discovery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y"
庇古税对环境更有利
在命令与控制的管制政策下,一旦工厂达到了
政府规定的目标就不会再减少排污。而税收却能激
励工厂去开发更清洁的技术,因为更清洁的技术可
以减少工厂不得不支付的税收量。
庇古税与大多数 其他税不同
大多数税扭曲了激励,并使资源配置背
离社会最优。由于经济福利的减少大于
政府收入的增加量,引起了无谓损失。
第一节
外部性
什么是外部性? 为什么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什么公共政策能够解决外部性问题? 人们有时如何自己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一、外部性及其分类
外部性Externalities:
又称外部影响。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 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 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收益)或有害的影响 带来的损失(或成本)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价格
均衡
技术外溢 效应价值
供给 (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需求 (私人评价) O 市场最优量 社会最适量
数量
考虑生产无氟冰箱的企业
在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
市场最优量小于社会最适量
——社会总剩余变小
消费的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需求 (私人评价) O 市场最优量
– – – –
①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②慈善组织 ③把不同经营类型的商业组织合并 ④利益各方签定合约
1、社会道德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