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外部效应理论
第四章政府经济与外部效应

第四章政府经济与外部效应第一节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性,外部影响,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别的企业或个人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反映。
因而,外部效应是没有反映在价格中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外部效应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的需要.1.按照外部效应的最终结果划分,可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也称外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好处,即收益,但这种收益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本企业或个人没有得到回报。
负外部效应,也称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损害,即成本,但这种成本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企业或个人没有对受害者给予赔偿。
2.按照社会再生过程分类,可将外部效应分为生产的正外部效应、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正外部效应、以及消费的负外部效应(1)生产的正外部效应。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了收益,但这种收益并未在产品价格中得到体现,没有获得任何报酬.。
(2)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过程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了损失、成本,但这种损失、成本并未在该企业或个人产品价格中得到体现,没有对受损方给予任何赔偿。
(3)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好处、收益,而这种好处、收益本人一般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报酬,即未体现在消费价格中。
(4)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损害、成本,但对他人的这种损害、成本并未给予补偿,即未体现在其消费价格中。
三、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1.正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在存在正外部效应时,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好处,即该企业或个人取得私人边际收益(MPB)的同时,其他企业或个人也得到好处,我们称之为外部边际收益(MEB),这样社会边际收益(MSB)等于两者之和,即MSB=MPB+MEB。
第4章 外部效应理论

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成本加到私人的边际
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成本。 对正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效益加到私人的边际 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收益。 内部化的具体措施大体上有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两类。 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达到调控产量(或消费量)的目的。 2、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E1
P0 C G
D
DD dd
○
Q1
Q0
Q2
Q
但是,如果免费提供准公共物品,也会导致过渡消费,从而造成社 会福利的损失,损失部分就是该图中三角形E0CD(E0FD)的面积(与三 角形CDG面积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正的外部效应是效益外部化,使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供给量小于帕 累托最优供给量。而当成本外部化时,就会导致负的外部效应,使产品 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供给量。
P DD dd P0 P2 P1 E1 A E0
SS
○
Qp
Q1
Q0
Q
图中三角形E1AE0,就是社会效率的损失。
上一页 下一页
准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 为了降低或消除准公共物品供给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就需要 政府进行干预,或者由政府进行供给。实际上,就是降低和消除上图 中三角形E1AE0的面积。
P A E0 F SS SS/
上一页
下一页
4、公共管制 公共管制就是通过行政和技术的手段来达到控制产量(或消费量) 的目的。 5、法律措施 法律措施是政府重要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来界定和保护产权 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外部效应的现象产生。
上一页
下一页
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效应理论
什么是外部效应理论?
答:所谓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外溢性、外在性等,是指某些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经济主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的关键是相互影响而又没有相应的补偿。
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或者社会受益,而受益者却无需为此付出代价。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或者社会受损,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体却没有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
财政学 外部效应

第4章外部效应经济学家关注外部性:马歇尔庇古-----“公共产品”科斯-----“外部侵害”奥尔森-----“集体行动”博弈论--------“囚徒困境”我国每年发生环境污染案件2万起---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维权新闻发布会(20080115)世界银行的环境和经济专家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地区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和硫磺含量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其中山西太原空气中悬浮微粒的含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8倍,济南接近7倍,北京和沈阳接近6倍。
至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重庆最高,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7倍。
另外,中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
如果把污染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美元计算,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加在一起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
研究项目1、建立我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财政政策研究,200701-0812,5万元2、环境外部性理论与中俄环境合作问题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6000万水污染控制战略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项目子课题1:水环境政策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子课题2:水环境政策评估实证研究4、支持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财政政策研究,黑龙江省财政厅,5万元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0BJY036,200007-200212),环境保护的经济生态机理及其经济调控手段体系研究。
学习目标:了解外部效应的多种解决机制关键概念:外部效应,科斯定理,庇古税,许可证知识总结:概括外部性特征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
”兰德尔: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
外部性的特征1.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2.是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种价格无偿转移。
3.是对市场之外第三者福利的影响 4.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性。
关于外部效应理论的概述

二、外部效应理论的概述外部性(Externality)是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随后由美国新制度学家科斯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业和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的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外部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
其中最基本的是根据外部效应的结果来分类,即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经济效益。
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无论是物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未在其决策中计入其间交易可能给其他企业或居民带来的益处,如消防设备的交易、传染病的免疫接种等。
负的外部效应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成本费用。
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物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未在其决策中计入交易可能给其他企业或居民带来的损害。
如工业污染、水污染等。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同社会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发生偏离,由此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从而使其生产和销售呈现不足状态;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导致其生产和销售会呈现过多的状态。
对外部性的矫正方法。
外部性的矫正方法概括起来包括经济激励、直接规制、社会习俗、法律准则等。
现实生活中常用方法一:市场化途径,即利用经济手段,直接作用于经济主体,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产生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主要包括以庇古为首的税收手段和以科斯为首的侧重通过界定产权解决外部性的手段。
拿庇古税来讲,比如对于对带有正外部效应的物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发放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收益大小的财政补贴,将其私人的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以此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如对疫苗接种者发放财政补贴,来增加消费者对接种疫苗的需求,实现接种疫苗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外部效应

今天,你吃地沟油了吗?
这张图是一位消费 者为了不让自己吃 过的火锅成为不法 商贩的地沟油,向 吃过的火锅里倒墨 汁。消费者已经对 整个行业产生质疑, 可见地沟油这种行 为产生了负外部效 应。
案例分析
违规商家的 食品不符合 安全食用的 标准或者是 其质量低下
消费者购买 食用后产生 一定负面影 响
信任度降低, 避免或减少该 产品的消费
3
4
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把外部边际效益加 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中,从而使物品或劳务的价 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外部效应的 内在化过程正是通过私人部门自身与政府部门 共同完成的
5
从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着手调整某种物品或服务的 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使得个人或企业的决策考 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的这个过程又称为矫正外 部效应
•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也曾 说过:“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 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没有在价 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 溢出效应说明市场机制相对于交易主体有非效率的一 面。在经济活动中,一个人的行为或某些资源的使用 影响到另外一些人的利益或福祉,但他们之间却没有 使用某种交换手段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市场 经济中潜在的不公平现象,有些领域如果放任该现象 不管还会对市场健康运行造成极大干扰。
针对地沟油事件
政府的鼓励及补助、 企业合并、公民的参 与、社会制裁以 及道德的监督
直接 管制
法律法规
安全监管体系
针对塑料袋事件: ——“限塑令”
由于塑料袋具有负外部效应,在治理塑料袋污染 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目前,我国塑料袋的 过度供给问题已非常严重,要解决塑料袋所造成 的环境问题必须运用关于外部效应问题的经济 学原理,发挥政府的作用,应用经济杠杆达到控制 塑料袋用量的目的。 2008 年6 月1 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 售、使用厚度小于0. 025 mm 的塑料购物袋, 这一法令被称为“限塑令”。法令的颁布将对 塑料袋的使用量产生较大的控制作用,这正是外 部效应内在化的具体体现。它为解决塑料袋污 染问题的提供了有效途径。
财政学外部效应理论

利用者自己还能增加收益)时,自己加大利用而其他人不加大利用则自己得利,自己加大 利用但其他人也加大利用则自己不至于吃亏,最终是所有人都加大利用资源直至不能再加 大(再加大肯定要受损)的纳什均衡水平,而这个水平肯定是高于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佳总 体效率,从而页。
▪ (1)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如A的邻居B拥 有一个美丽的花园,A也会因此而享受到该花园的效益。人们接种疫苗,因此减少了这一 疾病传播的可能等等,即为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 (2)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如吸烟者给 在场的不吸烟者造成损害,消费的攀比心理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害等,即为消费的外 部负效应。
P0
E0
S=MPC
MEC
D=MB
O
Q* Q0
产量
社会效率产量
实际产量
•从私人生产的角度来看, 如果MB大于MPC,他就进 行生产;如果MPC大于MB, 他就停止生产。因此,他 的最大产量位于MPC与MB 的交点,产量水平为E0。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成本
等于MPC+MEC,效率要求生 产仅限于MB大于MSC的产 量。因此,产量水平定在 MB和MSC两条曲线的交点 处。
▪ 公共地悲剧的例子
15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 设某村庄有个农户,该村有一片大家都可自由放牧羊群的公共草地。由 于这片草地的面积有限,因此草的数量只能让某一数量的羊吃饱,如果 在此草地上放牧的羊的实际数量超过此限度,则每只羊都无法吃饱,从 而羊的产出(毛、皮、肉的总价值)就会减少,甚至只能勉强存活或要 饿死。假设这些农户只在夏天才到公共草地上放羊,而每年春天决定养 羊的数量,则可看作各农户在决定自己养羊的数量时是不知道其他农户 的养羊数的,即各农户养羊数的决策是同时做出的。再假设所有农户都 清楚这片公共草地最多能养多少羊和在草地上羊的总数的各个水平下每 只羊的产出,这就构成了各农户之间关于养羊数的博弈,并且是一个静 态博弈。
公共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

附图1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返回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小结: 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 (1)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外部边际成本。 (2)产品供给高于资源有效配置时的产量水平,导致
产量过剩.
13
3、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图2:民众可得益的疫苗接种服务
价
格
、 效 45
MPC+MEC=MSC G S=MPC
B
10
A
MPC:私人边际成本 MSC:社会边际成本 MEC:外部边际成本 MSB:私人边际收益(假定 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最佳产量:A点 社会最佳产量:B点
D=MSB
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干预,
则私人造纸业主将过度生产,
从而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 优配置。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Q
P
价 格
效 益
成 本 ︹ 美 元 ︺
0
Q 纸张的产量(万吨)
8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美 元
︽
︺
0
S=MPC A
D=MSB ︽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9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美 元
︽
︺
0
MPC+MEC=MSC
G
B
10
A
S=MPC
D=MSB ︽︽
4.5Biblioteka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
○
Qp
Q1
Q0
Q
图中三角形E1AE0,就是社会效率的损失。
上一页 下一页
准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 为了降低或消除准公共物品供给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就需要 政府进行干预,或者由政府进行供给。实际上,就是降低和消除上图 中三角形E1AE0的面积。
P A E0 F SS SS/
上一页 下一页
(2)政府是土地的主人 政府是土地的主人意味着:农民要开垦土地必须向政府付钱。 对政府:只要农民所付的钱大于水土流失所导致的损失,就愿意。 对农民:只要所支付的钱小于其开垦所带来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谈判空间也同样在产量Q*和Q1之间。
问题:没有资源(财产、资产)的人会怎样?
3、社会制裁 社会制裁实际上反映的是道德的作用。但社会制裁往往显得比较软 弱。 (二)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1、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主要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边际成本的 调整。其思路为: 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 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或 成本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也就是将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进 行定价。
E1
P0 C G
D
DD dd
○
Q1
Q0
Q2
Q
但是,如果免费提供准公共物品,也会导致过渡消费,从而造成社 会福利的损失,损失部分就是该图中三角形E0CD(E0FD)的面积(与三 角形CDG面积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正的外部效应是效益外部化,使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供给量小于帕 累托最优供给量。而当成本外部化时,就会导致负的外部效应,使产品 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供给量。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生产活动产生的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某厂商因别的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益。如养蜂者接近苹果园。 7、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厂商的生产活动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损失。如厂商造成的污染。 8、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某厂商的生产活动给其他厂商带来损失。如湖边的纺织厂给养鱼者 带来损失。
返 回 下一页
(三)外部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
1、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指某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收益。如A的邻居B拥有 一个美丽的花园,A也会因此而受到该花园的效益。 2、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指某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如购买者偏好的变化 增加了对厂商产品的需求。 3、消费活动产生的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指某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如A嫉妒B的较高 的生活水平,他会因此而遭受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4、消费活动产生的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指某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如购买者偏好的变化 减少了对厂商产品的需求。 5、生产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人或家庭因某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益。如由于采用新的技术,使 得企业在追求例如最大化的同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质量更好的产品, 消费者就会因此而受到正的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负的外部效应
可能是由生产或消 费导致的,也可能 是由生产和消费共 同导致的
公共资源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外部效应导致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成本和收益,从而会使资源 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 1、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一种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反映其所带来的社 会边际收益。以教育(准公共物品)为例。
上一页
下一页
4、公共管制 公共管制就是通过行政和技术的手段来达到控制产量(或消费量) 的目的。 5、法律措施 法律措施是政府重要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来界定和保护产权 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外部效应的现象产生。
上一页
下一页
案例分析: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和S,其交点U的均衡价 格和人次为25元和10万人次。但社会需求是12万人次,因此,10万人次 是无效率的。因此需要进行矫正。
P E0 A SS社会成本
PO
P1
E1
ss(生产者供给曲 线)
MEC(边际外部成本)
DD ○ QO Q1 Q
图中三角形E0AE1就是由于过渡供给而导致的社会福利的损失,也 可以说是社会边际收益不足以补偿社会边际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负的外部效应有三种情况:不变、递增和递减。 3、公共资源与资源配置效率 以公共草地放牧为例。
返 回
下一页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例 由于农民的过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治理的 过程,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农民交易的过程。还是 用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
美元
a
b
d c
MSC=MPC+MD
MPC(个人边际成本) MD(水土流失的外部损失)
○
Q* Q1
MB
年产量Q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二是政府是土地的主人。
P
P0
E0
E1
SS+T
P1
SS DD DD/
○
Q0
Q1
Q
用矫正性税收使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一致。
上一页 下一页
3、正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用矫正性财政补贴使私人边际利益与社会边际利益一致。
P dd
DD E0
SS
SS-T E1
○
Q1
Q0
Q
矫正性财政补贴实际上也是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来达到控制产量 (或消费量)的目的。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当供给曲线为S时,市场均衡点为A,而具有效率的产量在F点。当供给曲线为 S/时,市场和社会的边际收益相等,MEB=0。也就是说,当边际外部效应递 减时,市场机制可以达到最佳效率。
上一页 返 回
本章问题
1、外部效应含义及其分类 2、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实质 3、科斯定理 4、用图说明正的外部效应纠正的工作过程 5、用图说明负的外部效应纠正的工作过程 6、画图说明“水土流失治理案例”
价 格 、 效 益 和 成 本 ( 元 ) S=MSC
45
30 25 10
Z V U H DD=MSB =MEB+MPB(边际社会收益) D=MPB(边际个人收益) 0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图中的V点,MSC=MSB,接种人数从10万人次增加到12万人次,社会获得 UVZ面积大小的净收益,价格从25元下降到10元,其中政府补贴的钱为20 元,市场均衡点为H。
边 际 收 益
SR
AR
MC
○
f*
f
羊群数
图中AR为每只羊的平均产肉量,MC为增加一只羊的边际成本,SR为 羊的边际社会收益。f为牧民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确定产量, f*社会角 度确定的羊的产量。 f > f* 表明私人市场机制下对公共资源的过渡利 用和效率损失。
上一页 外部效应的纠正 私人部门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体化 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的规模,将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内部化 ,来解 决外部效应的问题。如苹果园的主人同时经营养蜂业务。但必须在苹果 园足够大,使所有的蜂都在苹果园内才能实现。 2、产权与科斯定理 产权通常是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 科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科斯定理): 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而引起的,所 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的论点就是:只要产权明确界定并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 就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 结果的不同。
上一页
下一页
(1)农民是土地的主人 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意味着农民有开垦荒地的权利,从而可以从开 垦中获得收入。因此, 对农民:只要政府支付的钱大于农民开垦的收入,农民就可能放 弃开垦。即:政府的钱>农民的边际净收入=(MB-MPC) 对政府:只要政府支付的钱(治里水土流失的损失,图中MSC与 MPC之间的距离)小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政府就愿意付款。即 政府所支付的钱<水土流失的边际损害=MD。 当产量为Q1时: MB-MPC=0;而MD (即MSC与MPC之间的距离) >0 。 当产量为Q*时: MSC与MB(在这里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个人收益相等)相等,社 会净损失为零。 在Q*左边:政府所付的钱都大于MD 在Q*右边:政府所付的钱都小于MD,但大于农民的边际收入。 所以,政府只愿意补偿农民将产量从Q1减少到Q*时其个人的损失。 图中三角形abc就是政府和农民谈判时的空间。
第四章 外部效应理论
一、外部效应概论 二、外部效应的纠正 本章问题
一、外部效应概论
(一)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 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却没有 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市 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1、正的外部效应 也称之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 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2、负的外部效应 也称之为的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 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3、公共资源问题 公共资源的特征:希缺性和使用不受限止。 公共资源的外部效应是指多增加一个使用者(消费者)而给其他使 用者带来的外部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成本加到私人的边际
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成本。 对正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效益加到私人的边际 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收益。 内部化的具体措施大体上有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两类。 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达到调控产量(或消费量)的目的。 2、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