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一(含答题纸)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现代学术研究,无不唯西方是瞻。
自然科学倒也罢了,我们自愧不如,虚心甚至甘心亦步亦趋尚无可厚非;而眼下的情况是,社会学科以至人文学科同样是“西风压倒东风”,举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无不奉行“拿来主义”,照单全收,现学现卖,似乎中国自古以来便无经济、社会、管理之学问,“临渊羡鱼”之后,完全无法“退而结网”。
《情商中国》的问世填补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来探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这一方面著述的空白。
中国文化淡于宗教,而最重人情,甚至可以说是“以情为教”。
因为重情义,故而贬财利,于是有了儒家的“义利之辨”。
其实,儒家亦认同人们对富贵利达的追求,只不过儒家主张的是合乎道义的富与贵。
古代中国早有成熟而自洽的市场交换原则及富国庶民之道。
尤其是秦商、徽商、晋商的出现,以及票号、钱庄、银楼的通行,无不说明儒道与商道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共生共荣,成为滋养社会生活和自然经济的肥沃土壤。
《情商中国》的新颖在于它将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义利”关系问题加以置换,以颇具现代感的“情商”二字出之,更将“情”与“商”做了拆分,非常细腻而精彩地分析了情感的商业性质,以及商业的情感参与。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比如情感可以交换,“不平等产生情感”“不公平产生情绪”。
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因为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无论时代及个人生活多么“瞬息万变”,在中国人的生存之道中仍然挺立着某种“不变”的东西,仍有一种超越一切的“道”,顽强地存在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方社会而言,形下之“器”的不断增量,绝不会成为形上之“道”的“终结者”;那些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古老法则,绝不会因为人类衣食住行的日益趋同而就此失效。
换言之,我们可以接受一种“顶层设计”的调整和借鉴,却无法接受一个民族在文化心灵和生活趣味上的整体溃败,如同在一次其乐融融的亲朋聚会上,我们固执地拒绝所谓“AA制”,而喜欢看到有人抢着买单。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5月份月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
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
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
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
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
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
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下语文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要有忧患意识,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3)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祭过路神,出发去秦国时,高渐离击筑并“前而为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送别友人。
(4)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刘启以拯救地球为己志,他心知任务艰巨,故生活中刻苦磨砺意志,这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可阐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3. (5分)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胡人吹李 白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从梁宋来到安徽宣城。
②梅花:笛子曲,又称《梅花落》。
笛①花②A.诗以笛声写起,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个人及其对国家的忧思和感慨作了铺垫。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号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花鸟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果实。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特征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泽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洗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
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
”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
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
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
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既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
形成错落之美。
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
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
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罗联添也说:“韩愈所以多作古诗,少作近体,是因近体篇幅短小,又有格式限制,不易发挥其才力,也较难于表现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
高二下册语文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册语⽂⽉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为了帮助⼤家扎实的复习备战⾼⼆语⽂⽉考考试,做⼀份语⽂⽉考试题巩固⼀下语⽂知识吧。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下册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册语⽂⽉考考试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类要求装饰的动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服的民族,⽽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上插⼀⽚⽻⽑,在⾝上涂些泥⼟或⾊彩。
⼈猿在⾏⾛的时候,带着⼀根绳⼦,⼀块破布,⼀⽚草⽪,或⼀条枝杈。
他们使⽤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的快乐。
⽆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类具有同⼀⽬的——是对于装饰发⽣兴趣的表⽰。
⼈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的快感,还在扮演⼀个⾓⾊,如同做⼀种游戏般,激动⼀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以引起别⼈的赞慕的⾏为,为装饰的主要⽬的。
但是除了满⾜⾃⼰快乐之外,还含有供⼈欣赏,以激起⼈与⼈间之感情交流的作⽤。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童,⽆意为了名誉⾦钱,⽽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的,⽽后者,是⽤⾝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番研讨。
⼈既直⽴了,两⼿就可以⽤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的区别,并且可以⽤⼿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久之,就有⼈在坚柔、⼤⼩、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的两⼿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这些举动⼀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河南省信阳市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十九首》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杰出、如此重要的一组诗,我们大家却始终不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说:"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词人遗翰,莫见五言。
”又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枚叔即墨枚乘,是西汉景帝时的人,傅毅是东汉明帝、章帝时的人。
大家知道,景帝的时代比成帝早得多,如果景帝时代的枚乘写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五言诗,那么成帝时代编选作品时怎么会不选这些诗呢这已经是一个问题。
但认为这些诗里有枚乘作品的,还有徐陵。
他编的《玉台新咏》中,收了九首枚乘的诗,其中有八首在《古诗十九首》之内。
然而,刘勰、徐陵和昭明太子萧统都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以《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和《玉台新咏》这三部书相比较,《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最晚。
《昭明文选》选了这一组诗,标为"古诗十九首”,说明萧统当时不知道它们的作者;《文心雕龙》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说明刘勰也不敢确指枚乘就是这些诗的作者;那么徐比他们的年代稍晚,怎么反而能够确定枚乘是它们的作者呢其实,比他们年代更早的,还有陆机。
(完整版)高二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攫.取(jue)打烊(yang)粮囤(dun) 奄奄一息(yan)B.两靥(ye)挂罥(juan) 庇佑(bi)一哄而散(hong)C.拾掇(duo)掎角(ji) 瘪包(bie)敛声屏气(bin)D.央浼(mei)丛冢(zhong) 乖角(jue) 咄咄逼人(du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砥砺琐碎黄粱梦充耳不闻B、原委精典绵里针歪风斜气C、沧桑希翼亮澄澄惊皇失措D、打烊暴燥破天荒委屈求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0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B、面对这滚滚麦浪、袅袅炊烟,你能想象五十年前这里哀鸿遍野、万人空巷....的情形吗?C、“两岸之道唯与合”,汪老穷一生心力归纳出来的对两岸关系思考的心血结晶,对于那些心怀人民福祉的政治人物而言,或许是他们的暮鼓晨钟....,提醒他们的思考方向。
D、目前,不少电视台热播的鉴赏类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
但是,少数鉴宝专家为了鼓动观众,对良莠不齐....的真品、赝品,一味估出高价,严重扰乱了收藏品市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称无论华南虎照真假都不能完全说明野生华南虎在当地生存的状况,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进行虎照鉴定。
B.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们又该如何面对呢?C.我省首个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于近日成立,意图采取变“堵”为“疏”,对解决未成年人沉溺网络问题进行探索。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加工厂,每年汽车的生产,不仅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大量远销国外。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逾期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时间:50分钟必做85+选做15=100分命题人:张忠洋杨莹必做题部分一、文言基础题(本题共13小题,39分)1.下列各句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长沮、桀溺耦而耕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其脆易泮B.施从良人之所之往送之门,戒之曰起于累土C.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能不龟手一也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听.而斫之任意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眨眼、眼睛转动B.此小大之辩.也区别好知.不好学智谋C.举直错.诸枉安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凋零D.非由外铄.我也销毁莫.春者,春服既成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3分)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B.能使枉者直.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C.尧舜其犹病.诸饭.疏食饮水D.月.攘一鸡贼.仁者谓之贼4.下列各句中词语活用现象归类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大.小多少②人能弘.道③己欲达而达.人④今王鼓.乐于此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⑥是以圣人犹难.之⑦图难于其易.⑧秋水时.至⑨顺流而东.行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B.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⑨D.①⑥/②③/⑤⑦/④⑧⑨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丘不与.易也参与往者不可谏.劝谏B.芒芒然...归疲倦的样子无是,馁.也萎靡不振C.歌.而过孔子唱歌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忧虑D.来者犹可追.补救,改变士不可不弘.毅广大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杖荷.蓧担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B.今之从政者殆.而几乎没有恶.乎成名哪里C.植.其杖而芸插闻义不能徙.改变D.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不愤.不启郁结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君子必自反.返回巧.笑倩兮美好B.当仁,不让.于师谦让其蔽也荡.放浪而无所持守C.抑.为之不厌不过能致.其身奉献D.诲.女知之乎教育不贰.过重复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阳之气有沴.不和其待我以横逆..横暴不顺理B.天下归.仁焉归顺见危授.命接受C.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也许两涘.渚崖之间水边D.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引来莫逆..于心意气相投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栽种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开始B.则瓠落..无所容宽大的样子为大于其细.形作名,细小的地方C.非不呺然..大也内中空虚的样子为.无为把……当作有作为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远离难易相成.促成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调转死而不亡.寿通“妄”,荒谬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长短相形.对照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也,笃.于时也固定强.行者有志强大的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悬无怛.化惊恐11.下列各句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3分)A.遇丈人造次必于是B.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其死也坚强C.子路从而后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君子学道则爱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12.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谁以易之何以能田猎也而相泣于中庭B.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子何为者邪C.措杯水其肘上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我之谓也兵强则灭,木强则折13.下列各组句子与“死而不亡者寿”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B. 王语暴以好乐C. 请买其方百金D. 报怨以德二、语言运用题(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
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手忙脚乱千人一面蜂拥而上崭露头角B. 眼花缭乱千篇一律一哄而上脱颖而出C. 眼花缭乱千篇一律蜂拥而上崭露头角D. 手忙脚乱千人一面一哄而上脱颖而出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三、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9分)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
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
事亲以孝闻。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
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徇河北。
真卿腰斩子光,密藏三首。
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
代宗嗣位,车驾自陕将还,真卿请皇帝先谒五陵、九庙而后还宫。
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载深衔之。
旋改检校刑部尚书知省事,累进封鲁郡公。
德宗朝,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罢礼仪使。
真卿候杞于中书曰:“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杞矍然下拜,而含怒心。
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
时朱滔、王武俊等在坐,目真卿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师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
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
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诸贼不敢复出口。
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德宗复宫阙..希烈弟希倩在朱泚党中,例伏诛。
希烈闻之怒,遂缢杀真卿,年七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B.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C.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D.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人的表字。
古人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孩子出生以后长辈便把名和字取好。
B.五陵,指的是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
C.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
D.宫阙,指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文中指代长安。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真卿预料到安禄山将造反后,做好各种城防准备,还召集文人乘船游玩饮酒赋诗,以迷惑安禄山。
河朔被攻陷,只平原郡城郭守卫完备。
B.安禄山攻陷洛阳,杀死李憕、卢奕、蒋清,派段子光拿三人的头来黄河以北示众。
颜真卿腰斩了段子光,后来又为三人用草做成身体四肢,用棺木殡葬,还为三人立了牌位并哭悼。
C.卢杞独揽大权,虽然心中畏忌颜真卿,改任他做了太子太师,并罢免了他礼仪使一职,但还是十分推崇颜真卿的才能,向皇上推荐,认为只有颜真卿才能招降李希烈叛军。
D.朱滔、王武俊等叛贼在李希烈犒赏爪牙的酒宴上诱胁颜真卿为相,颜真卿严正驳斥,誓死保持气节。
李希烈在弟弟李希倩因牵涉朱泚案被朝廷处死后,缢杀了颜真卿。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2)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
(9分)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①,两年寒食负先生②。
[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②尾联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
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
B.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